第一篇:打造劳务品牌 加快劳务输出
打造特色劳务品牌
加快劳务经济发展
从陕西的“米脂婆姨”到浙江的“衢州保姆”,从江苏的“扬州三把刀”到山东的“山东保安”,一个个劳务品牌在国内不断创建、打响、树立,在整体上增强了当地劳务输出的市场竞争力,品牌意识已深入人心。在劳动力过剩、劳务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劳务输出的竞争已更多地成为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谁能早一步形成自己的品牌,谁就能在劳务市场上占得先机。对于拥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年劳务收入过亿元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台县,劳务经济的战略地位和劳务产业的支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有目共睹的。
近年来,高台县人社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狠抓劳务输出,认真分析、准确定位,积极打造劳务品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强化培训、提升素质,发展中介、培育市场,发挥优势、拓展基地,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有序化输出的劳务品牌新路子。
一、认真分析,准确定位,积极创建特色劳务品牌 劳务品牌作为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的核心和关键,应根据当地自然特点、人文环境、生活习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劳务输转状况以及市场需求而科学定位。“金张掖宣化金瓦刀”劳务品牌兴起于高台县宣化镇。宣化镇建筑业起步早、发展快,上世纪70年代末,该镇农民许会业、赵国福等不甘贫困的社队能人组织劳力“走西口”搞副业,悄然揭开了搞活农村经济 1 的序幕。他们紧跟时代变革的步调,“招兵买马”转战四方,由集体小队逐步发展为乡镇企业,书写了“亿元乡”的辉煌历史。随着市场的拓展,1995年宣化建筑集团成立,从此宣化建筑业风生水起,有2户2级资质建筑企业,5户3级资质建筑企业,年产值在200万元以上的建筑队20多个,建筑企业全年可完成产值8000多万元,施工工地遍布河西走廊,在全市也小有名气。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尤其是依托建筑业优势打造劳务品牌,使劳务输出向品牌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2007年3月,县上指导宣化镇趁热打铁,依托建筑业优势推出劳务品牌,委托张掖市商标事务所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金张掖宣化金瓦刀”品牌,在全市劳务领域捷足先登,不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也为当地以建筑业为主的劳务经济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从此,“金张掖宣化金瓦刀”这面旗臶树立在了高台大地上,将高台建筑业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为走以品牌占市场、增收入的劳务输转路子奠定了基础。而“陇原高台爱心家政”,是由高台县妇联专门抽调人力赴北京开展调查回访工作,召集在京家政服务员举办座谈会,了解她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工资待遇及今后打算,并多方协调,在提高家政服务员薪酬待遇、维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后,于2007年8月在北京富平学校的协助下成立了高台县在京家政服务员妇委会和维权站,聘请富平学校常年驻校的2名法律工作者担任维权站顾问,实现了外出务工妇女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为了打响家政服务品牌,2007年9月,高台县妇联与县劳动局联合注册了“高台 2
爱心家政”劳务品牌,从而为劳务输出工作走品牌化的路子打好了基础。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牢固树立劳务品牌意识 “酒好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劳务品牌,如果不宣传的任其发展,品牌的带动作用和延伸效应有可能就被弱化,为了逐步把“金张掖宣化金瓦刀”、“ 陇原高台爱心家政”品牌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劳务品牌,高台县人社局、高台县妇联和宣化镇党委、镇政府在积极申报注册的同时,精心设计、包装、宣传“金张掖宣化金瓦刀”、“ 陇原高台爱心家政”品牌。一是积极筹划,把宣化及全县的建筑业从改革开放后的起步、发展、壮大的创业历程制作成专题片,大力宣传建筑业领域近几十年取得的辉煌成果,充分展示勤劳勇敢的高台建筑工的精神风采和能工巧匠们的精湛手艺,凸现“金瓦刀”的独到之处;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对外大力宣传推介“金张掖宣化金瓦刀”、“ 陇原高台爱心家政”劳务品牌,大力营造培育劳务品牌的舆论氛围,使打造劳务品牌的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充分利用招商洽谈会、项目衔接会、座谈联谊会、工作安排会等各种会议以及参观学习考察的机会,加大“金张掖宣化金瓦刀”、“ 陇原高台爱心家政”劳务品牌的对外宣传和推介力度,使各级领导及新闻媒体、厂矿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对高台县妇联和宣化打造劳务品牌的工作给予大力关注和支持。四是坚持点面结合,引导务工人员树立打造品牌的主流意识。坚持对从事品牌劳务取得可观收益、有一定 3
知名度的务工人员进行多渠道、大张旗鼓地宣传,通过对比效应,典型引路,帮助广大务工人员更新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在品牌的“包装”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空间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变盲目流动为提高专业技能、加入品牌劳务队伍的自觉行动,逐步在广大劳务人员中尽快形成“要想富,搞劳务”和“要想稳定致富,依靠品牌劳务”的共识,使打造劳务品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打造劳务品牌和保护劳务品牌的行列中。五是全县上下进一步增强创建品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打造劳务品牌、发展劳务经济摆上重要位臵,提上重要日程,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常抓、常议、常过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班人协调配合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至目前,全县共发放《劳务指南》3万多册,编印高台劳务80多期,制作永久性宣传牌65块,刷写固定性标语4000多条,散发资料5万多份,召开各种会议610多场次,播放劳务新闻120多期。
三、强化培训,增强素质,努力提高品牌带动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各行业对劳务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升劳务品牌的实力,它才能不断发展。劳务品牌的效应,最终要通过劳务人员来体现,没有一支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劳务人员队伍,就不可能打造出知名的劳务品牌,为此,高台县确定了“培训育品牌、品牌拓市场、市场促就业”的劳务发展思路,狠抓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按照“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一是 4
在用工企业的需求上做文章。坚持“求精求专、面向市场、发挥优势、扩大规模”的原则,根据用工企业需求,积极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参加电焊、电工、建筑、家政服务等六大工种专业的技能培训,以“订单”培训的方式满足企业对务工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二是在提高务工人员技能上下功夫。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的原则,注意开展培训周期短,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工种培训。培训中做到了四个结合,即技能培训与群众需求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技能培训与转移输出相结合;技能培训与特色品牌相结合,不断提高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品牌劳务的质量,增加市场信誉度,扩大劳动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三是在培训方式上求突破。为了进一步形成“以培训促输转、以技能促就业、以品牌打市场”的工作格局,我县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去年探索出了“乡村组织、职业中专培训、劳务办监督检查”的培训模式。打破了以往只有乡镇培训机构负责培训,师资力量弱,培训质量不高拘限,改为乡镇培训机构只负责培训人员的组织和管理,由职业中专组成6人的农民工培训小组,专门负责农民工的授课和各类培训资料的整理,县劳务办负责监督检查的方式,提高了培训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四是在培训领域上求拓展。为了增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使更多的“打工者”成为“创业者”,对有资金、有技术、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创业人员,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促进经济回流,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 5
近就地转移就业。至目前,全县共举办技能培训班4期8132人,其中建筑砌筑工511人,计算机操作员200人,务工人员都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培训,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他们也以技术过硬、诚实守信、勤劳吃苦的优秀品质在各劳务基地占稳了脚跟,树立了宣化务工人员的良好形象。
四、培育载体,市场运作,积极促进培训输转相结合 为了加快劳务输出的市场化运作步伐,走“政府引导、劳务能人带动、劳务中介和劳务经纪人组织输出”的路子,达到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动培训的目的,我们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发展壮大劳务能人和劳务经纪人队伍,进一步培育壮大市场载体,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劳务中介市场行为。充分发挥劳务中介机构门路广、反应灵、信息多、行动快的优势,把“劳务中介”和“ 劳务基地”有机联系起来,建立了资源共享、有序竞争的输出机制,搭建起了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对接平台,合理配臵劳动力资源,使劳务输出由政府推动向市场化运作转变。至止前已发展劳务经纪人268个,发展劳务中介机构10个,其中有3个被评为市级星级劳务机构。
五、发挥优势,提升服务,积极拓展劳务基地和范围 发挥品牌优势,按照“量上发展、质上提高、打造品牌、争创一流”的工作思路,通过政府引、劳务经纪人送、能人带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的基地和领域,在巩固好已建起安西、嘉峪关、酒泉、山丹、民乐、高台等6个较为稳定的常年性建筑业劳务输转基地的基础上,鼓励能人开辟新的劳 6
务基地,做到输出一批、巩固一批,建立一个点、发展一大片,使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向有组织、规模化、成建制方向发展。一是拓基地。高台县人社局及各乡(镇)层层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积极选派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青年干部长期进驻深圳、北京等劳务基地,搜集用工信息,扩大劳务订单,有计划、有组织地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同时,积极打造“金张掖宣化金瓦刀”商标和“陇原高台家政服务”等劳务品牌,全面加强与省内外用工企业的沟通联系,与经济实力强、用工信誉好、就业岗位多的北京、天津、浙江、新疆等地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劳务协作关系,至目前开辟省内外劳务基地83个,切实拓宽了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渠道。二是搞服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信息收集、基地考察、用工洽谈、组织招工、教育培训、签订合同、专人护送、跟踪服务”的工作流程,通过跟踪服务,有力地保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做到了让务工人员安心,家长放心。三是抓监督。为了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劳务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联合劳动监察、公安、工商等部门进行了专门的中介机构清理整顿,对超收职业介绍费、提供虚假用工信息等行为的进行了严肃查处,对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的中介机构限期整改,并要求将各项制度、收费标准、监督电话和各类证照上墙,对务工人员反映的问题及时向企业负责人反馈协调解决,避免劳资纠纷发生和矛盾激化,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六、合理流动,有序输转,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益
劳务品牌是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效益必不可少的“绿卡”和名片。近年来,随着劳务输出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成效一年比一年好,我们坚持以“适时、适地、适才、实际、实用、实效”为基本原则,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增强品牌劳务市场竞争力,整合相关行业信息,指导外出打工者有序流动,从而使劳务输出由纯体力型向职业技能型转化,产生良好的品牌效应,获得更多的市场就业机会。至目前共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9.8 万人次,其中每年品牌带动输出1.4万人次左右,实现劳务收入达10.15亿元,劳务品牌的贡献率达60%以上。
第二篇:精心打造劳务品牌
精心打造劳务品牌 努力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
---崇信县劳务品牌发展纪实
一、品牌简介
2007年11月,由中国就业
“崇信人”劳务品牌注册于促进协会颁发。商标采用“崇信人”汉字拼音“chong xin”打头字母“C”、“X”和“人”的组合变形组合而成,“C”的变形可理解为广阔的天空和强大的发展力;中部“X”和太阳组成一个顶天立地人的形象。寓意来自“公刘故里”,有着古老文化、悠久历史的崇信务工者们尊崇信任、推崇信义、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定会在广阔的天地和市场中奋勇拼搏,不断发展壮大,开拓出“崇信人”的一片新天地。
二、主要做法
(一)挖掘本地历史传承,打造劳务品牌。崇信县儿女勤劳纯朴,文化底蕴深厚。充分挖掘本地历史传承,通过引导扶持,精心打造劳务品牌。崇信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公刘故里”之称。春秋战国时属西戎古地,秦属北地郡,唐为左神策军“京师西北八镇”之一,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建县,距今已有一千零三十八年的历史。金、元、明、清初属平凉府,中华民国期间先属泾川道,后隶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解放后1958年4月撤崇信县建制并入华亭县,1959年1月并入泾川县,1961年恢复崇信县建制至今。悠久的历史文化给予了“崇信人”劳务品牌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发挥就业培训优势,打造劳务品牌。把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和职业技术院校作为主阵地,结合市场需求,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引导培训机构结合各自实际,打造拳头专业,培育崇信人劳务品牌。一是整合师资力量。由“崇信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负责,健全教师队伍,针对全县各类培训机构各自为政、培训资源重叠交叉浪费的实际,从整合培训机构入手,对现有分散的农广校、职校、农技培训中心、就业培训中心等单位进行有机整合,并根据市场需要开设机动灵活的培训科目。二是整合培训资金。每年列支就业专项资金的10%全力支持农民工培训工作,为劳务培训工程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整合培训项目。按照“培训——输转——跟踪——服务”的思路,积极开展市场化技能培训,加速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形成政府牵头、部门(乡镇)实施、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培训机制。四是扎实实施培训。今年计划培训农民工12期9000人(其中技能培训5期2000人,引导培训7期7000人)。通过多种措施抓紧抓好培训,促进我县劳务输转规模不断壮大,努力形成“签定订单→技能培训→输出就业”的劳务输出新格局。
(三)围绕市场劳务需求,打造劳务品牌。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我们注重捕捉市场信息,调查市场劳务需求,着力劳务基地建设,通过市场引导、典型带动,结合实际培育发展劳务品牌。大力推介打造品牌输出基地,寻求建立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扩大用工信息网。依托“崇信人”劳务品牌,在原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针对我县农民工的优势,着力开发以“崇信人”为特色新型的劳务基地。今年至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宝鸡、青岛等地联席发展规模较大的劳务基地多次。接孩子目前累计建立各类劳务基地达72个,其中百人以上的劳务基地48个,省外26个。
(四)依托我县优势产业,打造劳务品牌。崇信县坚持“人才、规模、品牌”的战略思想,确立“以诚信闯市场,以质量树品牌,以联合促发展”的方针,从而进一步提升巩固了我县“崇信人”劳务品牌的地位。我县按照煤电产业集中低碳发展,草畜产业规模连片开发,果菜产业适宜区全覆盖的思路,根据资源布局,科学规划了铜城煤电化循环经济、新窑煤炭工业、汭河川现代农业、龙泉寺—五龙山—唐帽山生态旅游四大功能区。以我县四大功能区的开发的为优势,进一步推动了我县劳务产业的发展。
三、主要成效
(一)劳务品牌成为就业名片。我县“崇信人”劳务品牌传承历史,传承文化,既有传统文化特色,又反映崇信人呢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特点,大大增强了崇信人在劳务市场的竞争力。此品牌凭借过硬技术,诚信的服务,成为一张张人力资源市场的“就业名片”。
(二)劳务品牌成为人力资源优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劳务品牌为载体,加强劳务品牌专业的培训,坚持先培训后就业,为企业提供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使劳务品牌转化为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重要举措。
(三)劳务品牌成为我县经济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了劳务品牌的效应,推动形成了区域性产业集群,将劳务品牌转化为产品品牌或技术品牌,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存在问题
1.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偏低,致使劳务品牌发展不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对技能型人才和高中以上学历人员需求增加,单纯体力型劳力需求减少。而我县文化程度普遍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劳动技能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收入低,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
2.县乡配套投入能力有限,致使城乡劳动力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导致劳务品牌开发不到位。资金的缺乏仍是阻碍当前我县大规模开展就业培训的主要因素。加之,目前没有农民工培训的专用场所,很难适应城乡统筹就业培训的需求。
3.劳务经纪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能力差,致使与劳务品牌保护不到位。有些劳务经纪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依法维权意识,发生劳务纠纷时,不能很好的以法律为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对策建议
1.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增强劳务品牌竞争能力。一要加强政府扶持,统筹规划指导。县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就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增加培训补贴,配齐培训设施。二要整合培训资源,多方配合协作。为提高培训效果,政府要整合有关部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手段,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培训。
2.进一步擦亮品牌,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及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一要理顺管理体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涉及劳动、农办、农业、教育、公安、司法等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协作,需要建立一种长效工作机制。二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要建立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服务性的县、乡镇(街道)两级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不断提升档次标准,努力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转移,是一项涉及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发展。
3.健全完善有关政策和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改革体制,完善制度,尽快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障碍,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一要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要健全劳动保障监控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加大对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及时受理劳动争议。二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要把农民工纳入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公共财政应兼顾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需要,安排适当资金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公共福利和必要的救济、救助等公共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在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三要规范土地流转机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土地流转制度,鼓励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多种方式流转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三篇:井陉县采取四项措施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井陉县采取四项措施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近年来,井陉县把提升外出劳务人员的思想和技能素质,打造劳务输出人员质量品牌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从而实现了由劳务输出人数大县向质量强县的转变。
井陉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2万多人,占农业总人口的36%,主要分布在京、津、沪、江、粤、浙等经济发达地区。行业涉及建筑安装、服装裁剪、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种植养殖等领域。挣钱不出力,出力难挣钱。由于一度忽视了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相当数量的劳务人员技能低下,只适应做粗壮工,工资收入远远低于“白领”和技术人员。对此,县委、县政府及县劳动保障部门,采取四项措施,倾力打造劳务输出质量品牌。
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县乡劳动保障平台,掌握用工信息,合理引导劳务人员流动。县成立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通知》、《乡镇劳务输出管理办法》等文件,将劳务输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政府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同时,县成立集“就业登记、用工管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信息发布”等功能为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在17个乡镇和街道办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摸清了全县劳务输出人员数量、去向、1文化程度和业务专长;365个行政村配备了劳务信息员。县乡联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召开外出人员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省内外劳务信息,形成了以县劳动力市场为中心,辐射全县乡镇、村、街道(社区)的三级劳务输出网络,从而为科学推荐就业和有的放矢开展培训打造质量品牌奠定了基础。
二是整合培训资源,“订单培训”与常年培训相结合,全面提升务工人员素质。以县农广校、县职业技术学校等6所学校和培训中心为依托,坚持“以需定供、定向就业”的路子,聘请专业教师执教,并在17个乡镇设立以服装裁剪、电工电焊、家电维修、建筑安装、微机电脑、市场营销、种植养殖、中式烹饪、家政服务等专业为主的136个培训网点,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授课,统一验收,抓好突击性“订单”培训和常年性基础培训。参加培训成绩合格者,按规定发给结业证书和国家规定的岗位等级证书。以培训促“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的转变,“人力资源”输出向“人力资本”输出的转变,全力打造拿得出叫得响的质量品牌。截至2008年5月,全县31万多名劳务输出人员中,拥有技术专长的达13.3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43%,比2003年增长20个百分点。数以万计的外出务工者成了“白领”和技术骨干,有的还成为企业的老板。务工人员月平均工资1200——1500元,比2003年增40%。拥有技术专长者月工资
1800--2000元,高者达3000余元。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年净创劳务收入15亿元。缝纫裁剪、电工电焊、特种蔬菜种植、特种水产品养殖、农机驾驶、足疗成为全国驰名的劳务品牌。近年来,怀远的种植、养殖务工人员遍及上海、南京,服装裁剪缝纫人才跻身苏南浙东,足疗人员供不应求。重庆、南京、徐州、苏州、泰州、合肥六大城市就有怀远足疗人员3800人,人均月收入2000余元,最高的达4000元。
三是创建劳务输出基地,创新服务理念,倾情维权服务。井陉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上海(5万人)、诸暨(3万人)、深圳(2万人)、苏州(2万人)、汕头、慈溪和余姚等地。规模在万人以上的十个城市,均建立劳务输出基地,成立办事处,政府派遣干部驻基地办公,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行全方位跟踪服务。县委、县政府还不定期派工作组到基地了解情况,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加强沟通,为务工人员排忧解难。为了减少劳资纠纷,基地还设有劳务派遣机构,派遣机构与企业签订协议,务工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均由派遣机构代发。基地还设有食堂、宿舍、技能培训班,务工人员可以集中吃住在基地,享受免费专业技能和法律法规等培训。从而使用人单位、外出务者及家庭都放心满意。全县在基地的务工的农民已达15.6万人,成为劳务输出的亮点。
县政府还出台了《井陉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明确了外出务出人员既可以在外地参保,也可以在本地参保。离开务工地域后,还可以将养老保险转回老家续保,从而解决了务工农民参加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的后顾之忧,激发了他们在外务工、创业的积极性。外出务工人员学技术、研营销、跑市场,升为“技工”、“白领”和成为老板的数以万计。短短的几年时间,在外务工人员创办企业且资产在百万元以上、年收入十万或数十万元的有4500多人;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25人;在外务工的从事技术工作达的10万余人。以打工卖酱菜起家的涡北新城区农民贾维山,在南京拼搏十年,创办的南京金陵酱品有限公司资产达2000余万元,安臵怀远务工人员近千人,人均年工资收入达1.5万元。
靠知识和技术先富起来的打工者,纷纷飞回故里造富乡梓。5年来,全县有376名打工返乡人员领办创办集体、个体、股份制企业383家,总投资4.7亿元,吸纳本地1.63万人就业。创办的项目有电子、机械、纺织、服装、玉器加工、养殖种植等。在南方打工起家的孙尚传由技工升为白领,又由白领成为老板。他致富不忘回报家乡,2005年回乡投资5000万元,办起了生产电子产品的配天电器有限公司,共吸纳家乡460多人就业,员工年工资达1.48万元。他说:树高千里离不开根,江河万里也有源,回乡办厂为的是感恩生
我养我的热土,促进故乡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四篇: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打造旅游品牌
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打造旅游品牌
近年来,特别是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我县城乡面貌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前我县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文化旅游融合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文化与旅游融合不深。
当前,我县旅游资源开发总体上还停留在观光旅游和浅层次的休闲度假功能上,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地域文化价值发掘和创新不够。多为自然风景资源的开发,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二、文化与旅游融合不全。
文化特色产品少,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开发、制作、销售比较滞后,对本土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乏接待大型团队的旅游购物商店和特色街区。三、文化与旅游人才不足。
现代化旅游更需要的是同时精通文化和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全县旅游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人才不足,创意发展不够。尤其缺乏既熟悉历史文化,又懂文化创意、市场营销的人才。为此,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深度挖掘文化旅游内涵。
1.寻乌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故土,建议加大资金投入,以寻乌调查纪念馆为中心、将革命烈士陵园等旧址串珠成链,整合红色资源。2.深度开发民间技艺、时令民俗、农耕展示等休闲旅游活动,着力打造客家迎故事、寻乌山歌、寻乌客家传统技艺老蟹子、鼻吹唢呐、打盘花、山茶油土榨技艺、传统戏剧汶口汉剧、传统舞蹈香火龙等品牌,通过图片、展板、实物、场景以及现场互动等手段,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特色,引发游客共同守护精神家园的共鸣。二、提升文化旅游产业链价值。
各景区、景点应充分利用本地客家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加大对农家宴、特色主题文化民宿、系列农副产品、民间工艺品、根雕竹制品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效益。提升旅游商品设计水平,加强旅游商品的文化、技术和工艺包装,提高商品的文化含量。规划发展旅游商品购物体系,科学合理规划包括文化、娱乐、工艺品等在内的旅游超市,重点扶持旅游商品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三、搭建文化旅游宣传平台。
要树立全县旅游“一盘棋”思想,通过高位推动,相关部门配合,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到促进文化旅游融合上来。将文化旅游产品宣传工作纳入全县外宣工作重要内容。加强宣传部门与旅游、文化部门的联动配合,不断增强寻乌旅游形象影响力。第五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绿色旅游品牌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绿色旅游品牌
荆门市环境保护局
毛凯
我们认为打造荆门旅游品牌,首先要立足于本地基础,发挥本地区优势,打造出具有荆门特色的旅游品牌,从环保部门角度来讲,就是要突出生态、绿色、环保,打造荆门绿色旅游品牌。
一、打造绿色旅游品牌的意义
1、人们向往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不仅仅局限在吃饱穿暖的标准,回归自然,体验原生态的自然之美已成为都市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而生态旅游的产生正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其重要意义在于游览地区的生态环境、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能得以完整保存。参与生态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当地的原始风光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而且还能使当地的经济得以发展。
2、荆门正在实施生态宜居城市战略。市委、市政府之所以作出建设荆门生态旅游强市的决定,就是为了贯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荆门崛起”的战略部署,深挖辖区文化内涵,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绿色旅游品牌,建设生态荆门、和谐荆门,以推动我
市“全国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
3、我市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起步较晚,在周边地市中还处于滞后地位。例如宜昌不仅开发了“三峡人家”、“昭君故里”、“清江画廊”等生态旅游景点,还开发了丰富的地方土特产品。如稻花香、枝江大曲、十八湾小瓶装酒、清江银鱼、三峡苕酥、香菌木耳、香椿葛粉、长阳豆瓣酱、远安冲菜、五峰名茶,还有干土豆、干苕米、干鱼、腊味香肠等。而反观我市,旅游景点开发无序,缺乏特色,土特产叫得响的牌子也屈指可数,只有京山桥米、钟祥蟠龙菜、栗溪香菇、金龙泉啤酒等寥寥几个,所以荆门更要发展生态绿色经济。
二、我市打造绿色旅游品牌的有利条件
1、生态环境优越。我市气候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带,为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能充裕、热量丰富、雨量适中、雨热同季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6-16.3℃,年日照时间1997-2100h,年平均降水量804-1067mm,无霜期239-255d,适合动植物和农作物生长,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地形地貌类型丰富,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簸箕状向南敞开,形成低山、丘岗和平原湖区兼具地势。最高海拔为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区的斋公岩,高程1051米;最低海拔为沙洋县境内的长湖湖底和京山县永隆镇潘家湾河床,高程27米,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堤垸纵横,是全市粮棉集中产区。全市低山面积3313.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25%,平原面积
1617.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04%,水域面积1849.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16%。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错,泉眼、水库星罗棋布,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境大小河流600余条,形成以沮漳河、汉江、长湖和府环河为主的四大水系,连接着58座湖泊,556座大中小型水库和12.15万口堰塘。现有林业用地645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5%,森林覆盖率达到36.2%。生态环境优美,为打造绿色旅游品牌奠定了基础。
2、自然、人文景观丰富。荆门处于楚文化、三国文化、三峡旅游线的交汇处,得中独厚、山川秀美,有国家一级旅游景点60多处。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文化内涵深厚,建筑风格独具匠心,植被保存完好。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区云蒸霞蔚,钟灵毓秀,令人留连忘返。漳河、温峡风景区碧波万顷,岛幽林深,恰似人间瑶池。郭店楚简、战国古尸等轰动世界的历史文物出土于此,纪山楚汉古墓群、屈家岭文化遗址等也分布于此。这些自然、人文景观,为打造绿色旅游品牌提供了有利条件。
3、生态经济效应显著。林业方面形成了花卉苗木、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森林旅游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五大林业支柱产业。2009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已达34亿元。农业方面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全市耕地保有面积397.8万亩,水稻、棉花、油料、水果、生猪和水产品产量均居湖北省前列,诞生了“京山桥米”、“栗溪山缘香菇”等知名绿色食品品牌。工业方面有中国名牌“金龙泉啤酒”,开发了王牌、冰晶、纯生、黑啤、金小麦等新品啤酒,年啤酒生产能力达60万吨,产品行销全国28个省市,并通过边贸辐射到东南亚地区。这必将产生深远的辐射效应。
4、基础工作扎实。荆门基础设施日趋完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A级金融信用市,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试点市、湖北省电子政务建设试点市。扎实的基础工作也为打造绿色旅游品牌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几点对策建议
一个城市的旅游品牌的炼成,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联想集团从一个校办企业发展成全国知名的上市公司,驰名中外,也是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荆门市委、市政府之所以提出“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荆门崛起”的战略,打造荆门生态旅游强市,就是因为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我们在全省地市州的排名还比较靠后,在全国还没有拿得出手的“荆门名片”。我们认为,打造荆门绿色旅游品牌,带动三大产业的发展,扩大内需和外销,达到名利双收的双赢目的,才能充分体现我市的环境优势。为此我们结合环保部门工作内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既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坚持把传承传统文
化与发展现代文明统一起来,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推进“新农村文化繁荣工程”,建设一批文化体育设施,推动群众文化体育活跃繁荣。扶持民营民办文化发展,培育一批成长性文化企业,引进发展创意文化,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园,办好金龙泉啤酒节等节会活动,打响一批文化品牌。同时还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以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市为载体,不断深化生态示范工程,重点实施市区竹皮河河道“生态补水工程”,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县(市)、生态村镇、生态园区、绿色企业等生态系列创建活动,着力整治重点污染产业、区域、流域的点源污染,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全面开展汉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企业治污减排工作。
2、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首先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环保无公害型的绿色农业。围绕生态效益农业,全面实施绿色农产品行动计划,努力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要充分利用我市农业传统大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有利条件,突出绿色、原生态、无公害等几大要素,抓好绿色农产品品牌的开发和宣传。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病虫杂草无害化防治、使用生物农药等绿色植保技术,指导农民按照绿色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检测,严格控制农产品源头和环节污染,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做好绿色食品和名牌产品的认证工作。同时还要抓住我市纳入“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生态旅
游业,进一步挖掘、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原生态旅游观光项目,推广自然生态旅游线路,开辟生态旅游新思路。例如长湖,是我省第三大湖泊,地处荆州市东北部、沙洋县西南,它西起荆州市荆州区龙会桥,北至沙洋县后港镇,东至沙洋县毛李镇的蝴蝶嘴,南抵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流域面积2265平方公里,自古迄今就是荆门、沙洋、荆州、沙市通江达海的舟楫交通黄金水道,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申君的墓冢就在湖北岸。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长湖境内风光秀丽,有潘家台、王家台、月台、柳岗牧笛、长湖远帆、渔歌早唱、仙桥夜月、夕阳返照、书亭坠雨、凤山晓钟、白羽破金等“三台八景”,民风醇厚,水域内盛产鱼虾、菱、藕等水产品,又是各种水禽的栖息地,在调洪蓄涝、保存淡水资源、降解污染物、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市的一张绿色名片。可是目前,从近几年水质监测结果来看,长湖所测指标中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超标,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营养状态级别为中度富营养,而且有恶化趋势,水体持续富营养化。主要原因是长湖围栏养殖面积达5万多亩,超过国家有关养殖标准要求,养殖户投肥养鱼,增加了水体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来源,加上湖区周围生产、生活废水的排入,降低了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加快了长湖水质的恶化,丧失了大部分水体功能,成了全省有名的“臭水坑”,长湖综合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长湖保护、治理和
利用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分管秘书长任副组长,省发改委、水利厅、财政厅、环保厅、农业厅、林业局、水产局、城建厅及荆州、荆门、潜江三市领导组成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于2009年9月编制完成了《湖北省长湖保护治理和利用规划》报告。报告中坚持“保护优先,可持续利用;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依法治湖,科学利用”的原则,按照“构建两型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以防洪排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改善水环境和人居环境为重点,综合考虑供水、生态、景观、旅游等需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目标、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宣扬“人”、“水”和谐的相处关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理念,从而维护长湖生命健康,最终实现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之逐渐成为一处都市人休闲、娱乐、度假的良好去处,并可与纪南楚国城、纪山楚墓群等景点整合成一条精品旅游线路,进而转化为把荆门打造成湖北的知名绿色旅游品牌的有利条件。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以节约利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促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实施节约优先的方针,在生产、消费、建设、流通各领域把节约资源放在突出位置,降低消耗,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重
点搞好矿山复垦、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等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三是推进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抓紧建立健全以改善水环境质量和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目标,以财政转移支付或以奖代拨为主要补偿形式,以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等为重点补偿对象,通过地区间利益协调、生态补偿,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矛盾,使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有偿化和效益化。
4、大力挖掘乡土气息文化产品。要组织力量大力挖掘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荆门特色乡土气息的文化产品,丰富生态旅游的内涵。如我市创作的大型现代花鼓剧《十二月等郎》就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因此,今后还要多出这样高水平的艺术作品,来充实荆门绿色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