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创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体制促发展经验材料

时间:2019-05-14 01:3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委创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体制促发展经验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委创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体制促发展经验材料》。

第一篇:县委创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体制促发展经验材料

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探索建立了“**县流动党员党委”,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丰富活动载体,为服务流动党员、凝聚外出青年、引领回归创业、促进家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外建支部安家,联建党委履责

2007年初,县委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投资30万元在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县城所在地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建立“流动党员联络服务中心”,并在城区各社区建立联络服务站,网络覆盖县外流入和县内流动党员298名,为他们统一提供活动场所,聘请专职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下半年,开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外建流动党员党支部上来,先后派出5个调研组奔赴我县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北京、广东、浙江、上海等四个省市、九个大中城市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流动党员和流入地党组织的意见。经过充分准备,去年上半年,县委组建三个工作专班,分别由县委书记、县长和组织部长带队,采取联合务工企业、挂靠所在社区、依托就业基地、委托驻外机构组建等方式,先后在北京丰台、大兴、浙江乐清、玉环、广东深圳、东莞等地挂牌组建了13个流动党员党支部,为在外务工经商的721名党员安上新“家”。

流动党员党支部组建成立后,一部分挂靠社区的流动党员反映,由于语言、文化、城乡等方面的差异,很难真正融入本土党员之中开展活动。他们中大多数人虽身在城市,但“根”在乡村,是家乡未来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为此,县委决定依托县经济开发区工委成立流动党员委,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去年6月,“流动党员党委”正式挂牌建立,辖1个中心、13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同时,下发《关于在流动党员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双培双带双联”活动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党委六项工作职责,规范了所属中心、支部的职责任务和主题活动。党委每年对中心和各支部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给予3000-5000元的经费补贴。

二、选育并重纳新,凝聚优秀青年

一是“三推”选对象,建立储备机制。采取党员会议推荐、务工人员联名推荐、所在企业单位推荐的方式,扩大流动党员发展工作的选人视野,为流动党员党组织储备青年人选。13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共召开推荐会议21次,570多名党员和近百名外出务工人员推荐优秀外出青年279名,6家用人单位推荐**籍优秀员工17名,每个支部平均22人。深圳宝安区凯颖电子有限公司向**县流动党员宝安区党支部推荐了茅坪镇金缸城村32岁的刘军,并在推荐表中写道:“中专毕业,有文化、肯钻研、能吃苦、品质好”,被支部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二是“三定”促成长,建立培养机制。对推荐起来的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党支部逐人建立联系培养档案,并实行定人联系、定向培养、定期互动,加强教育引导。采取党员自愿联系和党组织指派联系的方式,250多名流动党员成为外出务工青年的培养联系人。针对外出务工青年的能力特长和本人意愿,实行“配菜”加“点菜”模式,定向培养农村后备干部、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型人才210人。党支部每个季度组织一次优秀青年学习交流活动,党委每年召开一次优秀外出青年代表座谈会,实行面对面互动交流。通过这些方式,增进了外出青年对党组织的感情和认识,先后有72名外出青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

三是“三审”纳新人,建立发展机制。推行流动党员发展三级联审制度,即流动党支部审查,入党积极分子户籍所在村(社区)党组织审核,流动党员党委统一审批。在党委谈话环节,由党委指定谈话人与被谈话人事先约定时间,实行网上视频谈话,并将谈话记录打印归档。这些机制的建立,注重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体现了以人为本,受到了外出务工青年的普遍欢迎。

三、突出关怀服务,激发党员活力

县委坚持把关怀服务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人员贯穿工作始终,在关怀服务中激发流动党员活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一是领导关怀激励。建立了县领导定期看望慰问流动党员制度。去年“七一”前夕,县委主要领导集体开展跨省慰问流动党员活动,与近200名外出党员共过组织生活,共同庆祝党的生日;建立了外我两地党组织协议联管制度。北京丰台、大兴区委组织部领导多次深入我在京两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同流动党员座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外我两地领导的亲切关怀,让流动党员倍受鼓舞,荣誉感和归属感大大增强。

二是协调解难帮困。流动党员党委积极为县委当好参谋,在全县农村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了“关爱留守家庭,共建和谐社区”主题活动,为全县6694户困难留守家庭建立了档案,组织6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7800多名党员实行结对帮扶,帮助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和外出党员的后顾之忧。各流动党员党支部也积极反映外出务工人员的呼声,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在浙江省玉环县**县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协调下,县公安局派出两名工作人员专程到浙江为**籍

黄龙真人新传 大唐 农奴翻身当地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外出务工人员办理了身份证。我县外出务工人员、浙江大麦屿经济开发区海荣公司职工王华平意外猝死后,玉环县流动党员党支部积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认真调查,帮助稳定死者家属,多方奔走协调,为死者家属解决了5万元的慰问金,并组织流动党员、务工老乡捐款援助,有效化解了一起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玉环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国平同志亲自打电话到**,对该支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部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是服务创业致富。按照“三个结合”的原则,即结合党内生活、结合党员实际、结合工作实际,每年组织党员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创业经验交流、组织一次参观考察学习、召开一次总结表彰会议。同时,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和发布创业信息,针对每一个党员的能力专长,帮助党员拟定创业发展目标,积极争取、协调本地和家乡党组织,为党员创业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四、积极搭台开路,引领回归创业

一是组织搭台。在流动党支部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了以“联系优秀青年回乡创业,联系外地客商到秭投资兴业”为主题的““双联”活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党支部的辐射功能,积极宣传推介**。在全县开展评选“杰出创业青年”和“回归创业成就奖”等活动,设立招商引资项目奖,对招商引资有功的流动党员支部和流动党员予以重奖,引导、激励广大流动党员和优秀务工青年实现从外出打工向外出创业转变,从外出创业到回乡创业转变,使流动党支部成为招商引资的“新平台”。

二是政策吸引。流动党员党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积极争取县政府制订《**县鼓励投资优惠办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招商引资、回乡创业。认真研究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国家扶持三峡库区、贫困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精心论证、科学编制项目规划,增强项目吸引力。比如围绕光电、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编制的项目就极大地调动了在外人员回乡创业的激情。

三是乡情感召。利用联谊会、座谈会等集会活动,组织外出人员回乡考察;利用旅游节、端午节等节庆活动,邀请他们回乡参与;利用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接待他们回乡探亲、祭祖,使他们在与家乡的频繁接触中,亲身感受家乡的发展氛围、发展环境、发展前景,增进对家乡的感情,让他们动心回归家乡,真心建设家乡。截止目前,全县回乡任村支部书记的11人,任村“两委”干部、社区理事长的267人,回乡创业青年590人,其中雷旭光、萧一明等21名流动党员回乡建立了**绿色能源科技公司、飞鹰电子公司等规模企业19家,投资累计7000余万元,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黄龙真人新传 大唐 农奴翻身当地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流动党员管理新途径经验材料

xx市xx县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支以经营塑钢建材为主,网点遍布全国的销售队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xx县共有707名流动党员在外务工经商,约占全县党员总数的7%。为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xx县从2001年9月第一个流动党员党支部——xx镇党委驻上海流动党员党支部成立开始,先后建立了驻北京、上

海、无锡等14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和1个驻沪党总支,共接纳管理流出党员400多名,联系xx籍经商人员600多名,探索出一套以“双建互联共管”为主要特征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

一、主要做法

以“双建”模式,破解驻外党组织组建难题。xx县结合自身特色,针对流动党组织班子难配备、经费难保障等问题,把党组织建立在商会之上,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双建”模式。一是“党总支+商会”的组建模式。2006年9月,xx县委组织部利用组建上海市xx商会(xx)窗业分会的契机,成立1个驻沪党总支对辖属的7个驻沪党支部进行统一管理。在人员构成方面,党总支书记兼任商会会长,党总支委员与商会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二是“党费+会费”的资金集约化使用模式。xx县委在驻沪党总支成立之前,先从党费中拨出一部分,用于配班子、租房子和挂牌子,为党总支的成立提供资金支持。xx窗业分会在驻沪党总支的领导下,按照《商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广泛吸纳会员,合理收取会费,将收取到的会费作为活动经费,用于为会员和会员中的党员服务,实现了经费的集约化使用。

以“互联”方式,拓展驻外党组织发展空间。xx县在流动党员管理中,逐步探索出“1+2”双向“互联”发展方式,实现了“1+2>3”的效果。一是通过“1联2”的方式,通过签订《党员—会员“互联”帮助自愿书》,让1名党员联系2名商会会员,引导商会会员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并把条件成熟的会员及时推荐给党组织,探索出“以党组织促服务,以服务强党组织”的良性发展之路。二是采取“2帮1”的方式,通过2名商会会员帮扶1户经营困难党员,利用商会会员在经商上的优势,解决党员的经济困难。截至目前,已有15名经营亏损的党员在会员的帮扶下,走出了经营困境。三是驻外党总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大力宣传xx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为全县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构建“回馈家乡”渠道。目前,通过流动党员的引介,xx县已成功引进项目10个,资金近亿元,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共管”方式,构建流动党员管理长效机制。2005年之前,xx县的流动党员党支部建设一直是单独组建,与流入地缺乏有效配合,存在着流出地党组织“建后难管”、流入地“管时难接”的问题。为了争取到流入地党组织的支持,形成对外出流动党员管理的合力,2006年9月xx县与张家港市组织部门密切配合,在组建张家港市杨舍镇流动党员党支部的过程中,探索流动党员党支部共建共管方式。xx县负责支部班子配备、支部制度建设、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确定由县直机关工委负责对流动党员党支部的管理;张家港市则负责党员的教育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党费的收缴,并把流动党员党支部纳入当地党组织的考核、评比和表彰。流动党员党支部负责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协助将条件适合的流动党员编入当地党组织。通过共建共管,实现了流出地与流入地有效衔接,使流动党员党支部既有“娘家”,也有“婆家”,进一步增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效果。

二、主要成效

xx县将驻外党组织建设成为流动的战斗堡垒,有力地发挥了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外出流动党员服务家乡发展搭建了新舞台。流动党员党支部以宣传xx发展战略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契机,在组织引导外出务工人员为家乡经济建设出谋划策,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的同时,对一些在外创业经营大户进行引导,鼓励他们回乡创业。2006年底,雄鹰实业、凤凰纱业等一大批企业落户xx县工业园区,呈现出“人回乡、厂回迁、钱回流”的良好局面。

二是为流入地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新力量。流动党员党支部在积极协助流入地党组织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把流动党员纳入当地的党员管理体系的同时,还主动参与流入地的平安社区、文明城市创建,引导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争当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员、遵纪守法的监督员和处理纠纷的调解员,努力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与和谐。

三是为外出流动党员干事创业增添了新动力。为了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和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xx县各流动党员党支部要求党员亮牌经营,并公布了向党支部投诉的电话。自从采取上述两项措施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三多”效果,即上门做生意的多,业务谈成的多,收入增加的多。如xx镇在上海的17名党员,自亮牌经营以来,业务明显增长,人均每月增收千元以上。

四是为

培养锻炼村组后备干部提供了新途径。流动党员党支部注重对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青年、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培养。通过对他们创业的扶持和帮助,提高“双带致富”能力,并积极鼓励他们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争当农村“双带标兵”。目前,一大批通过外出经商开阔了视野、熟悉了市场、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青年进入了农村实用人才库和村组后备干部队伍,有39名

回乡创业青年担任了村“两委”干部;务工经商优秀青年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109份,有13名同志加入了党组织,86位同志被确定为培养考察对象,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三、几点思考

一是流动党员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将管理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流动党员党组织在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过程中,要摒弃视流动党员为管理包袱的错误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当中。流动党员党组织通过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在就业、居住以及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以此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归属感,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必须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把流动党员党组织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党组织建在一定的组织载体特别是各种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之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通过其他经济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而充分体现出来,在推动流入地和流出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增强了党组织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三是对流动党员必须坚持双向管理,将流出地管理和流入地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身牵两头的特点。流出地或流入地任何一方党组织的单向管理,都有局限性。只有当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构建有机衔接的双向管理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出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两个作用”,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第三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

马村区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

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探索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更好地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组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等要求,结合企业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实际,马村区工信局党委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按照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要求,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

1、双向管理、共同教育。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双向互动、共同负责的流动党员管

理机制。

2、分类指导、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从业特点和居住地点,在尊重流动党员意愿的前提下,采取单位管理方式,随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强化跟踪管理,把每一名流动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经常性管理之中。

3、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并重,切实维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搭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教育、管理,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与责任感。

二、工作要求

1、严格落实《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流动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组织活动、缴纳党费。流动党员要按时对《流动党员活动证》进行送交审核,无故不送交审核《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审核不合格的,将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

2、建立流动党员登记管理制度。流动党员外出前(流入后)要主动向党支部申报,填写《外出(来)流动党员申报登记卡》。党支部要建立《外出(来)流动党员登记簿》,详细记录其基本情况、流动原因、流动去向、联系方式、流动时间等情况,实行定期登记和动态登记相结合,确保资料

准确无误。党委要设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按要求组织所属支部开展外出、流入党员排查,全面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详细登记在册,做到“六清”:即,流动原因清,流出(入)时间清,所从事的行业清,暂住地址清,联系办法清,党费交纳情况清,及时有效地将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中来。

3、建立党组织双向联系制度。要建立联系人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定期、不定期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意见建议等。党支部在接收流入流动党员后,要主动与流出地党组织联系,查验党员身份,并就日常管理进行联系,做到“三沟通”,即:由于流入党员不负责任致使生产和工作出现重大事故或重大问题的要进行沟通;在流入地出现违法违纪事实的要进行沟通;不发挥党员作用、甚至在群众中散布错误言论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进行沟通,沟通情况作为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

4、建立关爱流动党员制度。党支部要把关爱流动党员纳入企业集团的关爱党员工作计划,真心关爱、真情帮扶流动党员中的困难群体。流动党员外出期间,党支部要帮助解决其家庭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做好服务,让流动党员在外工作生活“安心”;在流动党员务工经商期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较大的矛盾纠纷时,党支部要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沟通

联系,提供援助和支持,必要时要到流入地帮助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使流动党员在外工作生活“顺心”。同时,党支部也要将困难外来流动党员纳入救助范围,开展本地党员与外来流动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为外来流动党员开通维权通道,为他们提供劳动纠纷调解、司法援助、社会保障等方面服务。

5、在流动党员中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岗”、“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在生产生活中主动发挥作用,为身边的党员和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作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表率;在身边党员或群众发生重大事故或其它问题时,流动党员要主动向党组织汇报,做好矛盾化解工作,作构筑和谐、维护稳定的表率。

马村区工信局党委

2012年2月18日

第四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报告

关于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报告

随着经济发展,许多党员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流动党员的数量增多、范围增大、频率加快。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一、我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

截止2012年上半年,区现有流动党员242人,流出党员113人,流入党员129人,流动党员人数占全区党员人数的1.2%。在实际工作中,我区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流动有序、异地有家、管理有章、永葆先进”的要求,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

一是摸清底数,做到流动党员情况“底子清”。区委根据流动党员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严格按照省、市委精神要求,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初步形成了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区、街道、社区党组织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每半年开展一次“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对党员所在位臵、联系方式、基本情况、思想状况、愿望需求做到“五个清楚”,依托服务机构、商务楼宇、居民楼栋、产业链条等因地制宜建立党组织,努力把每名党员都纳入有效管理和服务之中。特别是,在全市开展的“两新”组织“大排查,大组建,大提升”活动中,通过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活动,共排查出“隐型党员”139名,全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有3名以上党员的非公企业,全部单独建立了党组织。在做好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将外地流入的党员编入党的基层组织,安排其参加组织生活。

二是注重教育,提高流动党员自身素质。全区各级党组织积极引导辖区流动党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按照政治觉悟高、发展能力强、文化素养高、社会形象好的总体目标,制定了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针对不同类型的流动党员,各级党组织坚持“实用实效、灵活便捷”的原则,在学习内容和教育形式上大胆创新。充分利用“清明”“国庆”、“春节”等流动党员返乡时节,采取集中补课、上门辅导、分组学习、看电教片、结对互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他们学党章、学法律、了解全区的发展情况和战略目标,畅谈对党的认识和对我区发展的意见建议,听取他们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学习情况的汇报。为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将本地党员与外来流动党员结成了47个联谊“对子”,在培训党员、发放党员学习材料等工作中,把流动党员考虑在内,进行党内表彰时,为流动党员分配适当的名额,同时积极为流动党员维护合法权益、参加就业培训、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提供帮助。手机报、先锋网等平台,定期向流动党员发送信息,及时向他们传递党的声音,通报党建动态,加强经常性教育,流动党员可以随时随地回复读取手机报的体会和感受,反映实际困难及意见建议,实现党组织与党员的良性互动。三是搭建平台,提高流动党员服务质量。我区从服务关爱入手,建设流动党员精神家园和政治归宿,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机与活力。一是切实保障政治权利。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规定,切实保障流动党员参加选举、参与党内事务等权利。流出地党内选举提前通知未转出正式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参加;流动党员数量较多的基层党组织,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或上级党组织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时,按规定要求和程序在流动党员中产生代表或邀请列席代表,今年许多流动党员不远千里回到社区参加“两委”换届选举。二是开展广泛的精神文化活动。注重创新活动载体,以流动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和党内主题活动,增强党内活动的吸引力,使流动党员与党组织一起共同来打造精神家园。三是实施温暖工程。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流动党员就业指导、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多样化服务,切实帮助协调解决其家庭、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后顾之忧。

二、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转型发展速度加快,社区流动党员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如何开展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已成为新时期党员管理的一个难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是关系转接不严肃,管理出现空白。近些年,有的外地党员虽然到了辖区内工作或务工,但没有按规定持党员介绍信及时把组织关系转至社区党支部;有的甚至与原单位党组织长期失去联系,原单位党组织无法管理,居住地所在社区党支部又不知其 党员身份,管理不到位;久而久之,造成这些流动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失管、脱管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是党员身份意识淡化,组织纪律观念松弛。流动党员多从事个体或在私企就业务工,流动性大;并且受利益驱动,一些流动党员不愿表明自己的身份,不重视自己的政治身份。有的流动党员认为,党员称号只是个政治荣誉,在现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主要是靠本事挣钱致富,党员身份给自己带不来什么好处,公开与不公开党员身份无所谓;甚至有的流动党员还认为,公开了党员身份,在个体经营活动中反而束缚了手脚,致使有的流动党员为了经济利益,规避党组织的监督、约束和管理,长时间隐瞒自己的党员身份,不参加党组织的各类活动,甚至个别党员还不愿缴纳党费。

三是教育管理难到位,受教育效果不明显。由于流动党员外出的时间长短不

一、地点远近不同,从事的行业千差万别,客观上要求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有的放矢、灵活多样地进行。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方法比较简单,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因而也缺乏对党员的吸引力。许多流动党员就认为参加组织生活无非就是读读报纸、学学文件,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对党组织教育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四是模范作用难发挥,参与组织活动积极性不高。一是部分流动党员迫于生存压力,一心打工挣钱,无心他顾。二是一些流动党员有的想报效家乡,但苦于渠道不畅,缺少发挥作用的平台。三是一些流动党员长时间脱离组织,对自己放松了要求。

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应按照“有利于促进有序流动,有利于加强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模范作用”的总体思路,与时俱进,勇于进取,用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举措解决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从增强责任感入手,让各级党组织深刻认识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大意义。

1、提高思想认识。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快速和广泛,其中流动党员所占比例迅速提高。流动大军能否和谐稳定,能否和谐融入当地,流动党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怎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已是当前全党面临的严峻课题。各级各地党组织必须消除认识误区,克服畏难情绪,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将其作为党建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2、明确教育管理职责。对于流动党员,流出地、流入地“两不管”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使不少流动党员从思想到行为放任自流。应尽快界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归属。建议省市组织部门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关涉流入地、流出地的特点,科学划责,明确归责,建立流出、流入两地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各主体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3、加强督查考核。完善的督查考核机制是确保责任落实的有效手段。各级党委应当研究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指标,纳入党建综合目标考核考评指标体系。切实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定期分析研究流动党员管理中遇到的新情 况、新问题,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教育管理大格局。

二是以创新精神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探索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

1、在管理机制上创新。一要强化职能部门协作。联合工商、税务、公安等单位统一印发流动党员登记表,协调劳动、工会等部门结合企业职工情况调查,对流动党员情况全面普查,及时摸清流动党员的情况,建立专门台帐和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二要建立双向互动管理机制。对流出党员发放流动党员管理卡,实行“一人一卡、一季一访、一年一评”,及时记录流出党员在外期间活动情况;对流入党员反馈流动党员信息卡,把流入党员在当地参加民主评议等情况,及时寄送党员流出地党组织,实现信息互动交流。

2、在组织设臵上创新。要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在按照地域、单位为主设臵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组建新模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实际工作中,可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与行业党建、区域党建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工商、税务部门在各类大型批发、零售市场中成立市场党支部,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找到“家”。

3、在服务方式上创新。要强化服务意识,把为流动党员服务放在第一位,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增强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在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对流动党员积极倡导人性化服务。比如,设立社区流动党员服务站、网上流动党员之家,开通求助热线,经常性为流动党员开展技能培训、维权 服务、扶贫帮困等关怀服务活动,让流动党员随时接受组织教育,感受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建立流出党员培训制度,利用他们春节回乡、忙季返乡等时机,采取多种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流动党员的能力和素质。

4、在组织关系转接上创新。要在县(市、区)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明确管理责任,做到基层组织一盘棋。明确各党支部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职责,建立起一个以党委为中心、党支部和党小组共同负责的责任体系,以保证流动党员流出流入都在党支部的管理监督之下。应适当减少转移环节,下放转移权限。流动党员在一个省范围内转移组织关系,直接通过党组织对党组织相互转移。在全国范围内转移组织关系,可结合党内统计系统推行联网管理等现代化手段,利用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实行数字印章,及时为流动党员转接组织关系。

三是在流动党员作用发挥上下功夫,引导他们永葆先进性,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切实改变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的问题,必须以搭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舞台为切入点,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便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制度。要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发挥流动党员能力强、信息灵通的优势,为流动党员设定传递致富信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等岗位;在此基础上,在流动党员中广泛开展“党员承诺制”、“我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在帮带群众,为群众提供就业信息、销售信息、致富信息等方面提出承诺事项,充分调动流动党员服务群众 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广泛征求流动党员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组织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收集信息,动员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回乡兴办企业。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激励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党内宣传表彰的力度,要对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党组织的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定期对为党的工作做出贡献,以及在本职岗位上做出贡献的流动党员进行表彰奖励;认真总结和宣传优秀流动党员的事迹,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媒体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形成关心、关注流动党员的良好氛围;加强对流动党员中优秀分子的培养和使用,及时把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群众拥护的流动党员选拔到农村、社区和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或干部队伍中来,激发流动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篇: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计划

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计划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频繁,其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进一步适应党员流动日益频繁的新时势,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现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主要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

1、坚持双向管理、共同负责。实行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配合共同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协作、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2、坚持分类指导、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从业特点、生活环境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等多种方式,随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强化跟踪管理,把每一名流动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经常性管理之中。

3、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实行教育、管理与服务并重,切实维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搭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教育管理,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责任感。

(二)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目标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逐步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网络,规范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以形成党组织与党员密切联系、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相互配合、教育和管理有机统一的工作机制,使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规范有效,流动党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二、流动党员的管理

了解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

1、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2、对流动党员采取专人联系和专人管理模式,健全流动党员档案,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

3、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4、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材料,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

5、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6、建立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并告知流动党员。

三、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1、建立工作责任制。把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

2、强化督查。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以典型引路,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每年年底认真上报流动党员管理

下载县委创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体制促发展经验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委创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体制促发展经验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流动党员管理与服务工作总结

    流动党员管理与服务工作总结(2011年8月2日)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切实做好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收工作的通知》(组电明字[2007]14号)和《关于做好接收流动党员关系有......

    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思考建议

    党员流动到哪里 组织的关爱就送到哪里**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每年有十几万人外出务工,其中外出务工党员占有一定比例。近年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

    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自查报告

    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自查报告一、基本情况截止2012年7月底,全区共有流动党员106名,其中省外流动32名,省内跨县(市)流动23名,本市内流动51名,主要流出地为东部沿海等地区,大部分从......

    社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制度

    *社区外来党员管理制度 1、在*社区服务范围内工作或居住1个月以上的外来党员,按属地原则纳入*社区党支部管理。 2、*社区党支部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受可以确认其身份的外来......

    推进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经验材料[范文大全]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金山同志的重要批示和全省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电视会议精神,**镇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 一、传达指示......

    社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制度

    **社区外来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1、在社区服务范围内工作或居住1个月以上的外来流动党员,按属地原则纳入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管理。 2、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

    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专刊

    【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专刊】 编者按:自去年9月份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广大流动党员的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引起了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2008......

    流动党员管理

    运河街道多举措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运河街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管理的新办法,较好地解决了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教育难适应,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问题,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