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伦凯勒第一课时
《海伦,凯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入情入境体会、抓空白想象、抓关键语句品位,感受海伦•凯勒的坚忍不拔和对生活的热爱。
3.补充阅读海伦•凯勒的名言、资料,充实人物形象。
4.将文本与学生的人生、精神相结合,升华学生的情感,积淀精神的底蕴。
二、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简介生平,揭示课题
1、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名言。
你们知道这些是谁的名言吗?对!她就是被称为19世纪世界两大名人之一的海伦凯勒。课前,我们同学预习课文的时候,肯定对海伦凯勒有所了解,谁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2、听一听介绍。
投影资料1: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其中有我们同学熟知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 1
界舆论的赞扬。
了解到这儿,你已经对海伦凯勒产生什么样的情感?(敬佩 佩服 钦
佩)就请同学们带着敬佩的感情读课题。
3、过渡:同学们让我们怀揣着一份敬意走进海伦凯勒这篇课文。去感受海伦凯勒艰辛而又伟大的成长历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都预习过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吗?别急着回答,老
师请大家放开声音,再把课文好好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读完课文后,好好地想一想,然后和同座位的同学好好
地说一说。
1.学生高声朗读课文
2.读一遍课文后,说说看,你认识一个怎样的海伦凯勒(不屈不挠夜以继日如饥似渴勤奋好学顽强不屈不向命运低头等等)
3.学习生字。
(1)指名读,注意正音。
(2)联系上下文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区别“燥”与“躁”)
4.指名分节读课文,检查课文阅读情况。
5.浏览课文,课文讲了海伦凯勒的那些事?(讨论板书)
失聪失明vv摸读盲文
海伦凯勒学习说话
(不屈不挠)奉献爱心
6.你能给课文分段吗?
课堂总结:通过阅读交流,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先写了一声场大病给幼小的海伦凯勒带来了灾难,后来她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不,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接着写在萨勒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说话,最后写海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三)品读第一段。
1.学习品读第一节。
指名读。
讨论:这一节写什么,你从中读出了小海伦什么样的内心世界?你对小海伦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过渡:这篇课文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为我们展示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形象。同学们海伦凯勒在恶运中创造了奇迹,那么她依靠的究竟是什么呢?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进行解答。
第二篇:《海伦凯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海伦
凯勒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概念海伦
1、同学们,闭上眼睛,你看到了什么——
再用双手把耳朵也捂上,不发出一点儿声音——
2、说说你的感觉。(板书:无声无色)
3、这只是2分钟,如果刚才的这无声无色不仅仅是2分钟,而是两天、两年,甚至要伴随你一辈子,你会觉得——
4、可是,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人,一位看不到、听不见、无法正常说话的人,看看她是怎样创造生命的奇迹的!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手,和老师一起写下这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师板书:海伦.凯勒)
让我们怀着尊敬,读读这个名字。齐读。
再让我们揣着一份怀念,轻轻地念念这个名字。
6、让我们走近海伦凯勒,走近她的生活。
二、初识海伦
1、指读课文,诠释感情。
2、读一读,自学这些词语,在读准确的基础上,想一想哪些词语你觉得可以补充一些相应的知识。
出示词语,指名读。
3、哪些词语你觉得有一些相关知识要补充的呢?
4、相应出示
同音字:暴躁、干燥,与世隔绝:绝,断绝,与世界断绝了任何联系。怎样的世界?(板书:有声有色)
同义词:猛然醒悟、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百折不挠
5、谁再来读一读,读出不同的感觉来。指名读,齐读。
6、把这些同学们补充的小知识点都拿走,再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读一读,你能对照着这篇课文来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吗?
(盲哑女孩海伦凯勒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的脾气变得暴躁。直到遇到了沙利文老师,她才猛然醒悟,如饥似渴的学习,凭借着不屈不挠的精神终于成功了。)
三、不幸命运
1、很显然,海伦凯勒在她的一生中经历了两个最主要的阶段,在遇到沙利文老师前的自暴自弃和在两位老师悉心指导下不屈不挠的学习。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海伦这样的自暴自弃呢?
2、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请大家认真地体会,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说一说,你读出了海伦的什么?
(相机板书:不幸命运)
3、你能读出她的不幸吗?其他同学又在哪里听出了她的不幸呢?在书上圈圈,写写。
(相机板书:失聪失明)
(1)隔绝,我把它换成——隔开?我再把它换成——隔断?是“隔绝”,从这里你读出了些什么?
(2)死一般的沉寂,什么是沉寂?静得怎么样?
她看不见——看不见—— 她也听不见——听不见
甚至是黑的让人觉得恐怖,静得都有些吓人了!这就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样的沉寂,所以小海伦与这有声有色的世界完全——隔绝了!(3)是啊!谁能想到(引读)——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的只能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小海伦的不幸!齐读。
四、初涉不屈
1、从你们动情的朗读中,我已经听出了你们对海伦凯勒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是的,语言就是这样有温度的,当我们触摸到这些有温度的文字的时候,我们也就触及到人物的内心。还愿意接着往下读吗?我们接着读读下面的文字,读着读着,我们对海伦凯勒产生的就不仅仅是同情了。自由读。
2、现在你们对海伦凯勒产生的仅仅是同情吗?(板书:不屈不挠)
3、课文记叙了三件事,分别是哪三件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不屈不挠的海伦凯勒!
(板书:摸盲文、学说话)
4、那么海伦凯勒是如何不屈不挠的摸盲文、学说话的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从哪些语句中可以读出海伦凯勒的不屈不挠,摘抄有关语句,试作分析。
板书:
海伦
凯勒
不幸命运
失聪失明
无声无色
摸盲文
不屈不挠
有“声”有“色’
学说话
第三篇:《海伦凯勒》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由于事先自己认真研读了《海伦凯勒》一文,并且做了精心的备课,所以今天我是带着一身轻松和十足把握走进教室,准备教学《海伦凯勒》一课的。
课的一开始,我按部就班地实施着我教学“预设”,学生也顺理成章地进入角色,课堂在平静中慢慢地消磨着时间。然而,我到底还是不能忍受这种平静——因为这不是我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像这样教下去的话,我即使领着孩子们学完《海伦凯勒》,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呢?他们能从这篇课文中、从海伦凯勒身上收获什么呢?我在头脑中极力地搜寻着答案。
课文已经带领学生初步读了一遍,生字词学习了,文章的段落结构也理清了,难道下面就这样开始学习课文内容吗?这种学习实在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我知道在这样一中状态中,学生们根本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和文本对话、去和主人公(海伦凯勒)对话。
忽地,我的目光落在了我刚从图书室借来的那本书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迅速地拿起那本书,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课文学习到现在,我们对海伦凯勒已经有一些了解了。想不想更深入地了解她?”“想——”学生们不约而同地答道。“好,那就让我给大家介绍她写的一本书吧,”我举起书,指了指书名,继续说,“这就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接着,我先介绍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影响力——它的发行销售情况:“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等七部门联合推荐‘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中央九部委2004年全民读书月‘我最喜爱的一本书’青少年读物排行榜第1名”、“2002上海读书节‘我最喜爱的20本书’”、“2003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等。学生们听完这些,都显得十分惊诧,我明白他们开始对海伦凯勒有些刮目相看了,我的目的开始达成。但如果仅仅到此结束,还起不到应该的效果。我继续介绍,给孩子们读了封底上海伦凯勒的三句自白;
——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
——身体上的不自由终究是一种缺憾。我不敢说从没有怨天尤人或沮丧的时候,但我更明白这样根本于事无补,因此我总是极力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脑子不要去钻这种牛角尖。
——“忘我就是快乐”。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读完这些,我发现全班学生都静静地端坐在那里,仿佛在思索着什么。我肯定此时此刻,所有的孩子心中都有一种情感在涌动——这股情感源自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启于他们对海伦凯勒不平凡的生命的敬重。孩子们还小,他们也许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他们此刻心中的感受,但他们的眼中所闪烁的一些晶亮的东西已经让我一览无遗了。
我接着又读了马克吐温和罗斯福夫人对海伦凯勒的评价。当我读到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时,学生当中有人不禁发出了赞叹声。
下课铃声突然响起,但奇怪的是所有的学生竟没有往常的躁动。我想:对学生而言,这节课纵然没有使学生们得到多少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训练,但这节课一定会成为许多学生一生中难以忘怀的语文课之一。对我而言,这节课虽然没能继续按我的“预设”进行下去,但它却使我懂得了一条真理,那就是——情感永远是语文课堂的生命。
第四篇:海伦凯勒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1、通过精读,品味文中词语,句子所表达的海伦的内心世界。
2、了解海伦不畏艰辛,刻苦学习的事迹,学习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词语
二、引导精读
1、整体感受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海伦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组讨论,班级交流,2、引导思考,感悟理解文意。
启示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哪些词句表现了海伦的“不辛”与“艰难”的成长过程?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指名读句子,师生评议,探讨。启示思考:文中哪些词语,句子表现
了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1)自读感悟,画出有关词语,句子。(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3)班级交流:指名读句子词语,说说自己的感悟。
3、投影出示句子:(重点理解、感悟)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露。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把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1)自读感悟;(2)齐读句子;(3)指名读。
启示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投影出示句子。
“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1)自读感悟;(2)齐读句子;(3)指名读。启示思考:从海伦的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指名说说自己的感悟。
4、齐读两段文字。
5、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思考:为什么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会“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朗读全文,然后用“海伦,我想对你说„„”这一句式说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小组合作 交流。
(2)班级交流,训练说话。
三、课文总结。
找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品味海伦的艰辛成长过程及顽强精神给自己的影响。
五、布置作业
用你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写出感动的原因。
板书设计:
8、海伦.凯勒
不幸: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奋斗:拼命,夜以继日成才:大学毕业,著书
不屈不挠、世人榜样
第五篇:海伦凯勒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海伦哪些事情?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2、同桌交流。
3、出示词句。
双目失明 双耳失聪 隔绝倾诉
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
4、从这些词句中你能看出什么?朗读,体会她的痛苦和悲哀。
5、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海伦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来到了海伦身边,她是怎样做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后来呢?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读课文,读出老师对海伦的期待、鼓励、爱护。
(2)海伦开始的表现怎样? “猛然醒悟”说明了什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老师的爱给了海伦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3)海伦接着做的是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理解:“学会了„„学会了„„”“她不
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读了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4)“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哪里体会出来?朗读,体会出心中美丽的世界和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4、有感情朗读第二段,进一步体会老师对海伦的爱和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过渡:海伦是怎样学说话的?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朗读,思考:萨勒老师怎么教海伦说话的?海伦是怎样练习的?
2、同桌互读并讨论。
3、全班汇报。理解:“萨勒让海伦摸清„„怎样发音。”这是靠什么来学习说话。“我夜以继日的努力,反复高声朗读„„”“夜以继日”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你能通过朗读把海伦的精神读出来吗?
4、海伦努力的结果是什么?自读理解。有感情朗读,说体会。
五、学习第四段齐读,想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流在人们心中。
六、通读全文
1、自读全文。海伦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读读说说。
2、你有什么启发吗?
七、作业
1、引号有哪些用法?完成课后习题4。
2、在第2课中,你能找到类似的用法吗?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书:
海伦·凯勒生病失聪失明奋斗复聪复明不屈不挠奋斗奉献永生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