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图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图、单位制
在化学工程问题中,常常碰到一些很复杂的生产过程。例如氨碱法制纯碱,从饱和食盐水氨化、碳酸化开始,经过过滤、煅烧、洗涤,滤液经蒸氨解吸、循环使用等一系列过程。当描述这样一个复杂过程时,必须用简便的方法来组织给定的技术资料,列出已知和未知的条件,最好的方法是将该过程描绘一成个流程图。化学工业中使用的流程图,一般有表示产品流向的工艺流程图和工厂建设中实际使用的施工流程图。后者根据施工的要求,尚可细分为配管图、仪表自控图、电工配线图、公用工程流程图等。
工艺流程(又称生产流程或工业流程)图,是指从原料开始到最终产品所经过的生产步骤,把各步骤所用的设备,按其几何形状以一定的比例画出,设备之间按其相对位置及其相互关系衔接起来,象这样一种表示整个生产过程全貌的图就称为生产工艺流程图,简称生产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反映出工厂或车间的实际情况,即把设计的各个主要设备以及同时计算出的物料平衡、热量平衡一起写在流程图上。但在教科书中的生产流程则多为原则的示意流程。生产工艺示意流程,它只是定性的描绘出由原料变化为成品所经过的化工过程及设备的主要路线,其设备只按大致的几何形状画出,甚至用方框图表示也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也不要求准确。用方框图进行各种衡算,既简单、显目,也很方便。如本章前几节就多次用过。
工艺流程图中所表示的主要设备包括反应器、塔器、热交换器、加热炉、过滤机、离心分离机、干燥器、压缩机、泵等单元操作使用的全部与罐类。这些设备的几何形状,在化学工业界已被公认为标准的主要设备符号,将在以后的课程中逐步介绍。
工艺流程图的实例,可参见课本p280图9-25。
关于单位制,本课程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即SI制。在本书中出现其它单位制的时候,将给出其与SI制的换算关系。在例题或习题中如果碰到,则应将其换算成SI制。否则,因单位制不统一而造成计算的结果与准确值相差甚远。
第二篇:氯碱化工生产工艺小抄
第一章绪论
屡建工业的特点:1能源消耗大(氯碱生产的耗电仅次于电解法生产铝,按照目前国内生产水品,每生产1吨100%烧碱需耗电2580度,好奇5吨,总能耗这标准煤为0.815吨。)2氯与碱的平衡 3腐蚀和污染第二章 原盐及盐水精制
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化学式NaCl,分子量58.5,熔解热为7.2Kj/mol.温度对氯化钠的溶解度的影响并不大,但是高温度可以加速原盐的溶解速度。
子膜法制碱技术中,进入电解槽的盐水质量是关键,它对膜的寿命、槽电压和电流效率均有重要的影响。1钙镁离子的影响;2硫酸根的影响;3其他重金属离子的影响;二阴极液中NaOH的浓度的影响;三阳极液中NaCL浓度的影响;四阳极液的pH值;五温度;六停止供水或供盐水的影响。
影响离子膜寿命的因素:一操作不善对膜寿命的影响;二保存及安装不妥对膜的影响;三电解结构对膜的寿命影响
电解液蒸发
固碱的主要生产方法:间歇法锅式和蒸煮固碱 氯气的用途:1杀毒消毒;2漂白及制浆;3冶炼金属;4制造无机氯化物;5制造有机氯化物及有机物 在工业上均采用浓硫酸来干燥氯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1不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2氯气在硫酸中的溶解度小;3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4价廉易得;5浓硫酸对钢铁设备不腐蚀;6稀硫酸可以回收利用。氯气处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1将是氯气干燥;2将干燥后的氯气压缩输送给用户;3稳定和调节电解槽阳极室的压力,保证电解工序的劳动条件和干燥后的氯选择原盐的主要标准:1氯化钠的含量要高,一般要求大于90%;2化学杂志要少。钙和镁总量要小于1%,硫酸根小于0.5%;3不溶于水的机械杂质要少;4盐的颗粒要粗,否则容易结块,给运输和使用带来困难。影响盐水浓度的因素:1温度,温度虽然对氯化钠的溶解度的影响不大,但温度的升高可以加速氯化钠的溶解速度。2盐层高度,如果盐层的高度太低,盐水就不能被饱和。在生产中要求控制盐层在2.5米以上。影响盐水澄清的因素:1盐水中的钙、镁比值;2助沉剂;3盐水的温度和浓度;4过碱量。
盐水的过滤设备主要有重力式过滤器和虹吸式过滤器两类。
第二章隔膜法电解制碱 电化学:是研究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产生化学变化和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科学。
导体:能导电的物体成为导体。导体在导电时不发生任何化学变化,这类导体的导电称为电子的导电。第二类导体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电解。将电流引入电解质溶液的导体称为电极。电极电位:在电极相界面之间的双电层的电位差就称为电极电位。
影响电解槽技术经济指标的主要因素;1盐水的质量;2电解槽温度;3电解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4电流的波动。
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制碱
离子交换膜的性能:1高化学稳定性;2优良的电化学性能;3稳定的操作性能;4较高的机械强度;5使用方便性
离子膜电解槽有单极式和复极式两种型式。淡盐水的脱氯:从电解槽出来的淡盐水中,含有游离氯及少量次氯酸钠和氯化钠和氯酸钠,在螯合树脂塔中会导致树脂中毒,且无法再生。另外,游离氯,次氯酸根在管式过滤器中,对碳素烧结管及其它设备均有腐蚀作用。淡盐水脱氯一般才用真空脱氯和化学脱率相结合的工艺。
影响电解槽技术经济指标的因素:一盐水质量:在离
电解液的蒸发是烧碱生产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有:1浓缩 将电解液中的NaOH 含量从10%浓缩到30%或50%;2分盐 将浓缩过程中析出的结晶盐分离;3回收盐 将分离碱液后的固体盐,溶解成接近饱和的盐水。
蒸发的一般形式:一自然蒸发和沸腾蒸发;二常压蒸发、加压蒸发和减压蒸发;三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1单效蒸发 凡溶液在蒸发器内蒸发时,所产生的二次蒸汽不再利用,这类操作称为单效蒸发。2多效蒸发 前一效蒸发器所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下一次蒸发器的热源的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在生产中解决蒸发器壁面结垢,可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适当的液面高度,使料液不在加热管内沸腾;2提高料液在管内的循环速度,使食盐晶体不宜在管壁结晶析出;3另外,加热管表面加工光滑,亦可减少管壁结垢。
蒸发过程中的有效温差和温差损失1蒸发器的传热温度:理论上。蒸发器的传热温度应等于加热蒸汽的温度T与在蒸发室压力下纯水的沸点tw的差值。这个差值称之为理论传热温差。
蒸发工艺主要操作条件的选择:1加热蒸汽压力、2真空度、3电解液碱浓度、4预热温度、55蒸发器内液面高度、6出碱浓度、7冷碱温度、8回收盐水质量。影响蒸发生产能力的因素:1有效传热温差的影响、2传热系数K的影响
影响蒸汽消耗的因素:1外加水量的影响、2疏水器性能的影响、3散热损失的影响。
影响碱损失的因素:1操作因素、2跑冒滴漏的影响,加强设备管理,降低静密封点和动密封点的泄漏率,是减少碱损失的又一重要措施。生产中要防止泄露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检查和更换蒸发器的加热室,防止料液漏人冷凝水中,(2)认真维护和保养采盐泵的轴封或选用效果良好的密封装置,减少采盐泵的漏碱量(3)重视成品碱的冷却、沉降和包装系统的设备管理,以减少液碱损失(4)加强操作责任性,防止各类溢碱事故的发生。
气纯度。
氯气的冷却方式有三种;直接冷却、间接冷却和氯水循环冷却三种流程
液氯生产目前有以下三种主要方法:1高温高压法、2中温中压法、3低温低压发
名词解释氯气的液化程度通常称为液化效率。氯化氢分子量36.46,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盐酸的用途:1金属清洗、2石油井的酸化、3冶金工业、4化学工业、5食品工业、6制革工业、7其他还用于电镀、织品染色和化学试剂的生产等。次氯酸钠的用途:1漂白剂 主要用于纸、纸浆、棉麻等纤维的漂白 ;2消毒剂 用于上水、下水、蔬菜、果品、食品器皿、医疗器具等的消毒 ;3化工、医药原料;4污水处理
漂粉精按原料工艺路线不同可以归纳成三种方法:及石灰乳氯化法、次氯酸法、烧碱-石灰氯化法 氯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比空气重的黄绿色气体。它属于窒息性毒物,能强烈刺激眼睛视网膜,上、下呼吸道及肺部。氯气进入深部呼吸道时,可损害肺组织而引起肺水肿。中毒情况印氯的浓度不同而异,当空气重的氯含量达10mg/m3时,人就能嗅到氯气的味道,当达到3g/m3时,只要深呼吸几次就可立即致死。国家规定生产车间空气中氯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为防止氯气在生产厂房内泄漏,应维持电解槽和设备管道中氯气处于负压状态,保证设备管道及连接处的密封性等。
液体烧碱是一种强碱,有滑腻感觉并具有很强烈的腐蚀性,对皮肤有腐蚀作用。
高温、高浓度的液碱对皮肤会引起灼伤,溅入眼中会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若吸入碱雾或浓度高的碱蒸汽,可使人体气管和肺部遭受严重损害,甚至发生支气管炎和肺炎。
如果遇到碱液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不少于十分钟。并涂上硼酸软膏。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第三篇: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石灰石0粘土铜矿渣砂页岩3无烟煤石膏矿山破碎破碎机预均化堆场1254破碎机联合预均化堆场7喂料机原料配料站6砂页岩8煤仓石膏仓辊式磨系统SP余热锅炉余气(热源)水蒸汽烘干机粉磨机选粉机14910、11、121317煤磨水余热发电系统增湿塔降温余热锅炉余气(235℃)生料均化库(空压机)1518动态选粉机细粉SP余热锅炉余气(热源)粗粉空气输送斜槽16水SP余热锅炉水蒸汽动能生料喂料口窑尾废气(340℃)五级旋风预热器TSD型分解炉60%煤粉煤粉仓24破碎机旋风除尘器冷凝水回用电能发电机汽轮机水蒸汽干法回转窑旋风除尘器窑头废气(360℃)40%煤粉窑头废气(120℃)19AQC余热锅炉充气梁式篦冷机20粉煤灰水熟料库2122、2325石灰石混合材库矿渣混合材26水泥粉磨调配站2728图 例物流:气流:
29、30产尘点及除尘器编号:噪声点:固体废物:旋风除尘器:说明:设有除尘器的位置均产生固废,图中标注省略数字36石膏联合粉磨系统选粉机细粉粗粉31、32、3334、35、36水泥成品库40、41、42、4337、38、39水泥汽车散装机46、47汽车散装出厂汽车外运44、45回转式包装机袋装水泥成品库
图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四篇:腐植酸复混肥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及工艺流程图
腐植酸复混肥的生产工艺与技术
随着腐植酸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化, 我国腐植酸肥料的研制开发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有了新的进展。现从腐植酸复混肥的性能、作用、机理、生产工艺特点及农田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以推动腐植酸复混肥料在农业上的迅速推广应用。1 腐植酸的性能
腐植酸是一种化学结构相当复杂的胶体无定型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它是由几个相似的结构单元所形成的大分子复合体, 每个单元又以芳香族聚合物为核, 在核的外面带有羧基、酚羟基、羰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使腐植酸具有酸性、亲水性、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 能与 K +、Na+、Ca2+、M g2+、Fe3+、Al3+ 和 NH4 + 形成腐植酸盐, 并能与某些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或螯合物。腐植酸由很多极小的球形微粒积聚而成, 内表面大, 其阳离子交换量比矿质胶体大 10~20 倍。
腐植酸可与碱成盐, 其 1 价盐如 NH4 +、Na+、K + 盐为水溶性, 2 价盐如 Ca2+、Mg 2+ 盐和 3 价盐如 Fe3+、Al3+ 盐均不溶于水。
腐植酸具有胶体性质, 在水溶液中呈现出疏松的结构, 加入电解质后会破坏腐植酸胶体溶液的稳定性, 使其凝聚成絮状沉淀。腐植酸的热稳定性差, 在高温下很容易脱羧基、酚羟基而发生裂解, 以致失去原有的活性。
腐植酸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 其分子中所含的多酚基结构参与了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 有活化生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促进细胞分裂, 加速作物生长点分化及增强根系发育, 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它还能抑制土壤中脲酶和硝化菌的活性, 增强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提高化肥利用率。
腐植酸存在于泥炭、褐煤和风化煤中, 其总含量一般为 30% ~50%。目前统称的腐植酸由胡敏酸(黑腐酸和棕腐酸)和富里酸组成, 富里酸又称黄腐酸, 含量少。由于原生植物、地质年代所经历的变化和环境不同, 其腐植酸含量、成分、结构有很大差异, 直接影响到腐植酸产品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一般来讲, 活性基团的含量越高, 调剂肥料中养分释放和供给能力越强。
腐植酸在农业上的应用, 则表现出具有 5 大作用, 即: 改良土壤;增强化肥效能;刺激作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逆能力。
我国蕴藏着上千亿吨的腐植酸资源, 为发展腐植酸复混肥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腐植酸对氮肥分解的抑制机理 2·1腐植酸的脲酶抑制和硝化抑制机理
多元复混肥, 其氮源多采用尿素为原料。
(1)酰胺水解作用
尿素进入土壤后, 在土壤脲酶作用下, 很快发生水解而生成氨。水解后的氨, 一方面与土壤中的水发生水合反应而形成 NH4 + , 使其存在于土壤中供作物吸收利用;另一方面可进入大气而损失。其化学反应过程为:
山西农大陆欣等人研究结果表明, 腐植酸对土壤脲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可维持在 100 天左右。腐植酸在作物生长前期能很好地抑制尿素的水解, 极大减少氮素的挥发及淋溶损失;在作物生长中、后期, 随着腐植酸的消耗, 又能够逐渐减弱其抑制作用, 以适应作物发育旺盛时期对氮素的大量需求。
(2)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尿素施入土壤后经水解和水合作用生成的NH4 +,在土壤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NO2-,又在销化细菌的作用下,被进一步氧化成NO3-。其化学反应式为:
NO3-是作物可吸收利用的氮, 但是, NO3-易于移动, 可被淋溶而进入地下水, 污染水质。NO3-在嫌气条件下, 经反硝化作用被还原成N2 O与N2, 形成气态损失, 造成大气污染。其途径主要为: NO3-—NO2-—NO—N2O—N2。反硝化作用主要是一种氮素损失过程, 而且其气态中间产物均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
山西煤化所成绍鑫等人研究结果表明, 腐植酸对硝化细菌活性有抑制作用。经试验研究, 在尿素中添加 2% ~20% 的腐植酸物质, 在土壤中保持 35 天内,总抑制率达 69.3%。62 天后含腐植酸的尿素比普通尿素在土壤中多保留 42% ~50% 的氮。2·2 腐植酸的氨稳定机理
腐植酸具有很大的内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能力。当尿素被水解成 NH3和NH3经水合成NH4+时, 很快被腐植酸吸附, 并与其发生氨化反应生成较稳定的腐植酸铵盐, 一方面减少了氨的挥发损失, 一方面为作物吸收提供了NH4+源, 故腐植酸具有氨稳定的作用。其化学反应式为:
式中R-COOH 代表含有 1 个羧基的腐植酸(HA), 以下同。腐植酸在复混肥生产中的化学反应 3·1腐植酸与氮肥的反应
(1)与碳酸氢铵或氨水的反应
腐植酸不溶于水, 经与碳酸氢铵或氨水氨化后,可生成溶于水的腐植酸铵, 该反应在常温下即可缓慢发生。它易被作物吸收利用, 而且可减少碳酸氢铵或氨水分解造成的氨挥发损失。
(2)与尿素的反应
该反应生成的水溶性腐植酸尿素复合物是一种长效缓释肥料。经试验研究得知, 腐植酸与尿素在物料干燥和常温下不发生化学反应。当物料含有水分时, 随着温度的升高, 化学反应缓慢发生;当温度达100℃以上时, 反应加快, 并随着水分增加而反应增快。该化学反应的结果, 使尿素与腐植酸的混合物料性状由干散变成了湿润, 甚至成稠糊状。3·2 腐植酸与磷肥的反应
(1)与过磷酸钙或重钙中游离酸的反应
式中 Me代表Ca、Mg离子。该反应使水溶性磷被固定,变成枸溶性磷酸盐(MeHPO4)。
(2)与磷酸盐的反应
这些反应表明, 腐植酸对土壤中潜在的磷源有着活化作用, 能使难溶性磷转化成可被作物吸收的有效磷。3·3 腐植酸与钾肥的反应 与氯化钾或硫酸钾的反应
腐植酸钾为胶体化合物, 在土壤中不易随水流失, 而氯化钾、硫酸钾在土壤中则易随水流失。3·4 腐植酸与微肥的反应 如与锌肥的反应 腐植酸复混肥生产的工艺技术 4·1 工艺流程(见图 1)
将已粉碎成< 1 mm 颗粒的各种单体肥料和已粉碎成< 0.25 mm 的腐植酸原料, 按配方要求经计量, 进入混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后, 送入造粒机中造粒, 当颗粒达到要求后送入回转干燥机中, 通热烟气(300℃左右)进行并流干燥, 干燥后约 70℃左右的粒肥进入回转冷却机中, 抽冷风(常温)进行逆流通风冷却到 35℃以下, 经筛分机筛分, 合格颗粒经扑粉防结块处理后, 经计量包装即为成品。4·2 工艺技术要点
(1)选择质量高的腐植酸原料煤腐植酸是植物死亡后的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与化学作用(腐殖化)下, 最终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大分子天然物质, 详见表 1 和表 2。
各种煤中的腐植酸含量相差很大,总腐植酸含量,低者为20%~30%,高者竟达60%~70%。表1摘录的部分腐植酸含量居中。从表1可以看出,其灰分含量以泥炭为多,褐煤、风化煤较少,腐植酸含量相差不大;但其容重以泥炭为小, 风化煤为大, 褐煤居中。风化煤有弱粘结性, 泥炭、褐煤几乎无粘结性。
从表 2 可看出, 羧基含量从泥炭 HA 到褐煤 HA 再到风化煤 HA , 依次增大;而酚羟基泥炭为多, 褐煤、风化煤为少。上述3 种不同煤炭 HA , 由于其原始植物和腐殖化程度不同, 活性基团组成差异很大, 特别是风化煤 HA 是烟煤长期风化生成的 HA , 其含氧活性基团(羧基)明显增加。故在制造腐植酸复混肥时, 多采用褐煤或风化煤为原料。
由于各地的腐植酸原料煤的质量不同, 要选择那些腐植酸含量较高(40% 以上), 含水量较低(20% 以下), 粒度较细(< 0.25 m m)的品种为宜。腐植酸含量低, 农用效果差。腐植酸原料煤含水高, 成粒难度大,增加制造成本。如果条件允许, 还应尽量选用那些含羧基和酚羟基较高的品种, 以期制得农用效果最佳的腐植酸复混肥。
(2)搞好原材料的预处理 ①对所用的无机原料都必须粉碎到1 mm以下。腐植酸原料煤因其粘结性能差, 要求粒径在 0.25 mm 以下。
②腐植酸要进行氨化处理
因腐植酸不溶于水, 褐煤、风化煤应采取碳酸氢铵或硫酸铵进行氨化预处理, 使其生成水溶性腐植酸铵后再与其它无机肥料混配。
③过磷酸钙或重钙要进行氨化等预处理。
氨化预处理方式有: 加入碳酸氢铵或硫酸铵的氨化法;亦可采用一定比例的钙镁磷肥的方法, 切不可使用石灰(CaCO3 或 Ca(OH)2), 因为石灰是碱性物质, 容易造成局部pH值过高, 而影响磷的有效性。
m(过磷酸钙): m(碳酸氢铵)= 10∶1 为宜, 产品中水溶性P2O5 不会降低。
(3)控制好系统的水平衡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 在控制系统水平衡时,要注意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①尿素与过磷酸钙或重钙的配合质量比应控制在 2.5∶1 以下为宜, 若尿素加入比例过大, 则易导致物料的液相量大于烘干时的脱水量, 而发生干燥机结疤现象。
②尽量控制混合后的物料水分在 8% 以下, 这样则有利于造粒机的正常加水(或尿素水溶液)和造粒操作的稳定运行。
③干燥温度不宜太高, 一般控制物料干燥温度在 80℃左右为宜, 应采取低温(烟气温度≤300℃)大风量, 以减少氮的损失和有效磷的退化损失。
(4)改善造粒操作条件 在生产腐植酸复混肥时, 由于添加褐煤或风化煤其粘结性能差, 而且在烘干机前段造粒区, 不存在 2次造粒, 为了得到较高的成球率, 必须采取提高物料的粘结性等措施来改善造粒操作条件。主要有: ①采取热水或加热部分尿素水溶液造粒。
②采用 2 台造粒机串联法造粒, 先将部分尿素水溶液喷入1#造粒机进行造粒, 成球后自动卸入2#造粒机继续造粒, 提高造粒效果。③在配料中加入少量硫酸铵使其生成粘结性较强的复盐,即过磷酸钙或重钙与硫酸铵生成磷酸铵和溶解度较小的硫酸钙以及硫酸铵与硫酸钙的复盐(铵石膏),游离水转化为结晶水,其化学反应式:
④采用热返料造粒。如果腐植酸原料煤粘结性过低,亦可实行2次筛分措施,增加烘干后的筛分,将筛上>5mm的颗粒粉粹后与筛下<1mm的颗粒,以热返料送入的造粒机造粒。
(5)严格控制返料比
腐植酸复混肥的造粒是基于液相理论为基础的颗粒成长原理,也是附聚造粒的理论。为了提高成粒率,要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小颗粒物料为芯核。为此,采用适宜的返料比是提高造粒的最有效手段。褐煤或风化煤, 其粘结性差难于造粒, 故需要较高的返料比。具体指标要根据实验而定, 并按腐植酸配入比例不同而有所不同。腐植酸原料加入量越高,则需要的返料比越大。一般情况下, 团粒法其返料比在(2~2.5)∶1。4.3 腐植酸复混肥产品质量(见表3)
5腐植酸复混肥的农业应用效果
腐植酸复混肥料也称作增效肥、长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 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好肥料。5·1 提高化肥利用率, 增加肥效
由于腐植酸具有脲酶抑制、硝化抑制和氨稳定的作用, 从而提高氮素的利用率。
腐植酸能与土壤中的 Fe3+、Al3+、Ca2+、M g2+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较稳定的络合物, 抑制了这些离子与磷肥中磷酸根的结合, 减少了有效磷固定。它能与不溶性磷化物形成一种磷酸 腐植酸复合体, 并使不溶性磷酸盐活化, 从而提高磷的利用率。
腐植酸能与钾肥和其它微量元素发生络合或螯合反应, 使其生成具有胶体性能的腐植酸钾或腐植酸微量元素盐类, 有利于作物根系的吸收, 并减少其随水而发生的流失, 提高其利用率。
经实验研究得知, 腐植酸复混肥的肥效比等养分的化肥可提高 10~20 个百分点。5·2 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提高优级品率
对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可提高其蛋白质、淀粉含量;对大豆、花生等可提高其含油量;对棉花可提高其纤维强度;对烟草作物可提高一级品率;尤其对薯类作物可促进薯块膨大和蛋白质、糖分含量显著提高;对果菜作物,可增加其糖分、Vc含量和提高其着色度、口感及一级口率。5·3 提高作物产量, 增加经济收入
经大量农业试验结果表明: 粮食作物, 如玉米、水稻、小麦增产 9.5% ~14.5%;薯类作物, 如甘蔗、甜菜、马铃薯增产 15.4% ~37.6%;油料作物, 如油菜、花生增产 9.4% ~25.0%;蔬菜作物, 如黄瓜、西红柿增产 10.6% ~24.5%;果树作物, 如苹果、梨、桃增产 8.2% ~14.6%;经济作物, 如甘蔗、棉花增产 11.5%~26.0%。比等养分的一般复混肥, 可使作物再增产3~9 个百分点。
第五篇:“化工流程图”题的解题方法教案
“化工流程图”题的解题方法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2、掌握中学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基本及操作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流程图题中的化工生产与化学知识的整合渗透,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品质、树立科学的解题思想。
[教学方法]:归纳、总结、交流、讨论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化学知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工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流程图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近年来全国各省高考该类型题都出现。
一、化工流程图题怎么考?
化工流程图题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操作步骤或物质转移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将其中相关的信息以文字、表格或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并根据流程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进行设问,从而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试题。通过“化工流程”考查学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验能力,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语言表达能力。
化工流程图题解决的化学问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制备 化工流程图题常常在哪些地方设问? 反应速率与平衡理论的运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程式书写; 利用控制pH分离除杂; 利用溶解度分离;
常用的分离方法、实验操作; 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 Ksp的计算及绿色化学评价;
二、化工流程图题的结构分析 1.化工流程图题主要分三部分:(1)题干部分。
介绍原材料及所要得到的目标产品,以图表、化学反应方程式、文字表达等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
(2)流程图部分。呈现整个化工生产过程。(3)问题部分。提出了所要解决的问题。
2、一般流程图过程可分为三部分:
I:原料的预处理。
II:物质的分离、提纯(题目的关键部分)。III:产品获得。
3、流程图中有三种线:
主线主产品、侧线副产品、回头线为循环
三、解答化工流程图题的程序是什么?
此类试题的题干通常包括文字说明、工艺(实验)流程以及供参考的数据(以表格、图像等呈现)。
⑴首先要通过阅读文字说明,清楚试题背景是工业生产还是实验室研究,准确抓住工艺(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还提供了哪些信息(原料成分?含量?产品成分?从用途能看出什么性质?); ⑵然后整体浏览一下流程,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提纯、分离等阶段; ⑶接下来可以先看看设问,使下一步的深入分析重点更明确;
⑷然后再带着质与量的意识具体分析各个化学过程(必要时才使用参考数据),组织语言回答设问。
⑷流程图的答题模式 分析流程(每一步骤)①反应物是什么 ②发生了什么反应 ③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 ④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分析反应条件
①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②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 ③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 规范答题
①化学用语的书写要规范(分子式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符号或可逆符号;沉淀、气体、固态、水溶液等符号)
②评价或比较要全面(反应物、产物种类目标产物的分离和提纯;反应条件、仪器、设备、步骤)
四、关注一些专用“名词”
原料的预处理:
1.研磨、粉碎:目的是要增大物质反应的面积,加快反应速度,使反应进行得较彻底。
2.过滤: 分离可溶与不溶的物质。
3.趁热过滤: 防止溶液中某物质因降温时析出(得到混合物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
4.洗涤: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水溶性的杂质除去固体(不溶)的杂质,有机物洗涤减少晶体损失。
5、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等 物质的分离、提纯:
6.调节pH:加入某些物质,用于调节溶液的pH,使某些离子生成沉淀。7.浸取、酸浸: 在原料中加入水(或酸),使可以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生成可溶性离子进入溶液,不反应的通过过滤除去。
8.蒸发浓缩: 去掉溶液中的水份,使某物质结晶析出(不含结晶水)。9.冷却结晶:降低溶液的温度,使某物质结晶析出(得到混合物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
10.升温、降温: 控制反应条件或控制物质的溶解度。
11.氧化、还原: 加入某些强氧化性(或强还原性)物质,使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2、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归纳与总结]: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