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考试试题
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
培训考核试题
一、简答题。
1、请列举脑卒中8个危险因素(32分)
2、什么是TIA?(8分)
3、体格检查中,那些筛查对象需要做心电图?(10分)
二、填空题。(每题2.3分)
1、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及心电图检查;
2、对筛查出的疑似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转诊到基地医院进行规范化诊疗;治疗结束后,转至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卫生院,开展定期随访和规范化干预管理。
3、在正常情况下仅在颈动脉及锁骨上动脉上可听到与、相一致的两个心音,称正常动脉音。如发现异常杂音应注意其、、、、和,以及患者姿势改变和呼吸等对杂音的影响。
4、颈动脉狭窄的典型杂音发自,并向下颌部放射,出现于,呈性质。这种杂音往往提示颈动脉血流异常和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病变。
5、测量应在安静温暖的房间中进行,理想的室内温度在摄氏度左右。测量时应远离手机辐射。
6、确认臂带的位臵。被测者左手手掌向上,臂带从上方缠绕,臂带底部应位于上臂肘关节内侧往上cm,臂带不可覆盖肘关节部,空气管应在的延长线上。
7、完成一次测量后,松开臂带,可让测量对象稍微活动手臂,静坐分钟,进行下一次测量。共测量次,每次测量间隔分钟。
8、腰围的测量是在肚脐上缘上cm 的水平面上进行。测量 时皮尺刻度下缘距肚脐上缘cm 处,水平环绕一周。测量时皮尺贴近皮肤,但避免紧压使皮尺陷入皮肤内,检查皮尺是否水平时,最好有助手在场。
第二篇:体格检查考试试题(含答案)
体格检查考试试题(含答案)
1.时间:60分钟2.总分:100分3.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
A、视诊触诊扣诊听诊嗅诊B、视诊触诊扣诊问诊切诊
C、视诊触诊问诊听诊嗅诊D、问诊视诊听诊巡诊嗅诊
2、视诊的概念是:()
A、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一种诊断方法
B、通过观察病情变化和检查结果来分析病情的方法
C、通过查看心电图、胸片、CT等检查了解病情的方法
D、通过查看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病情的一种方法
3、全身视诊的主要内容是观察()
A、发育营养表情体位姿态等
B、心尖搏动心界大小心率快慢心影位置等
C、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位等
D、病灶的大小活动度质地有无压痛等
4、触诊()
A、可明确视诊所不能明确的体征
B、仅能触及体表可见的包块,不能触及深部病变
C、可用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造血系统等系统的检查
D、将很快被现代化仪器设备所取代
5、浅部触诊法常用的触及深度约为()
A、1公分左右B、3公分左右
C、5公分左右D、7公分左右
6、深部滑行触诊法常用于()
A、胸壁病变的检查
B、腹壁病变的检查
C、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D、肝脾病变的检查
7、冲击触诊法是否属于触诊法()
A、是B、不是C、不确定
8、触诊的方法有()
A、浅部触诊法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
诊法深压触诊法等
B、双手触诊法深部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局部触诊法等
C、间接触诊法局部触诊法双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等
D、浅部触诊法直接触诊法间接触诊法深压触诊法等
9、腹部检查压痛、反跳痛时,常用的方法是()
A、深部滑行触诊法B、双手触诊法
C、深插触诊法D、冲击触诊法
10、确定胸腹水的有无或多少,最常用的体检方法是()
A、视诊B、触诊
C、扣诊D、听诊
二、简答题(只答要点,不需展开论述,每小题20分,共80分)
Ⅰ、浅表淋巴结及头颈部检查:
(1)颈部淋巴结检查顺序?(6分)
(2)检查浅表淋巴结三个主要部位(6分)
(3)发现淋巴结肿大应如何描述?(8分)
Ⅱ、胸部视诊:
(1)主要胸部体表标志、主要垂直标志线及主要自然陷窝?(写出名称即可)(12分)
(2)胸廓视诊主要内容?(8分)
Ⅲ、心脏听诊:
(1)心脏4个听诊区位置?(8分)
(2)心脏听诊顺序?(6分)
(3)心脏听诊主要内容?(6分)
Ⅳ、腹部视诊:
(1)腹部体检时的体表标志及九分区?(写出名称即可)(10分)
(2)腹部视诊主要内容?(10分)
体格检查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A)
A、视诊触诊扣诊听诊嗅诊B、视诊触诊扣诊问诊切诊
C、视诊触诊问诊听诊嗅诊D、问诊视诊听诊巡诊嗅诊
2、视诊的概念是:(A)
A、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一种诊断方法
B、通过观察病情变化和检查结果来分析病情的方法
C、通过查看心电图、胸片、CT等检查了解病情的方法
D、通过查看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病情的一种方法
3、全身视诊的主要内容是观察(A)
A、发育营养表情体位姿态等
B、心尖搏动心界大小心率快慢心影位置等
C、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位等
D、病灶的大小活动度质地有无压痛等
4、触诊(A)
A、可明确视诊所不能明确的体征
B、仅能触及体表可见的包块,不能触及深部病变
C、可用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造血系统等系统的检查
D、将很快被现代化仪器设备所取代
5、浅部触诊法常用的触及深度约为(A)
A、1公分左右B、3公分左右
C、5公分左右D、7公分左右
6、深部滑行触诊法常用于(C)
A、胸壁病变的检查
B、腹壁病变的检查
C、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D、肝脾病变的检查
7、冲击触诊法是否属于触诊法(A)
A、是B、不是C、不确定
8、触诊的方法有(A)
A、浅部触诊法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等
B、双手触诊法深部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局部触诊法等
C、间接触诊法局部触诊法双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等
D、浅部触诊法直接触诊法间接触诊法深压触诊法等
9、腹部检查压痛、反跳痛时,常用的方法是(C)
A、深部滑行触诊法B、双手触诊法
C、深插触诊法D、冲击触诊法
10、确定胸腹水的有无或多少,最常用的体检方法是(C)
A、视诊B、触诊 C、扣诊D、听诊
二、简答题(只答要点,不需展开论述,每小题20分,共80分)
Ⅰ、浅表淋巴结及头颈部检查:
(1)颈部淋巴结检查顺序?(6分)
答:一般顺序为耳前、耳后、耳下、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检查浅表淋巴结三个主要部位(6分)
答:颈部、腋窝、锁骨上
(3)发现淋巴结肿大应如何描述?(8分)
答: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
Ⅱ、胸部视诊:
(1)主要胸部体表标志、主要垂直标志线及主要自然陷窝?(写出名称即可)(12分)答:胸骨角(1分)、锁骨上窝(1分)、锁骨下窝(1分)、胸骨上窝(1分)、腋窝(1分)、锁骨中线(1分)、腋前线(1分)、腋中线(1分)、腋后线(1分)、肩胛下角线(1分)、肋间隙、肋脊角、剑突(2分)
(2)胸廓视诊主要内容?(8分)
答:正常胸(1分)、桶状胸(1分)、扁平胸(1分)、鸡胸(1分)、肋间隙增宽(1分)、肋间隙窄(1分)、乳房是否对称(1分)、脊柱形态(1分)。
Ⅲ、心脏听诊:
(1)心脏4个听诊区位置?(10分)
答: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2分)
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2分)
③主动脉瓣区: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2分)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2分)
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2分)
(2)心脏听诊顺序?(4分)
答: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3)心脏听诊主要内容?(6分)
答: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心音、心音改变(正常、异常)(1分)、心脏杂音(正常、异常)(2分)、心包摩擦音(1分)
Ⅳ、腹部视诊:
(1)腹部体检时的体表标志及九分区?(写出名称即可)(10分)
答:肋弓下缘(1分)、腹上角(1分)、腹中线(1分)、腹直肌外缘(1分),髂前上棘(1分)、腹股沟(1分)、脐(1分)及分区(3分):9区法
(2)腹部视诊主要内容?(10分)
答:①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4分)
②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4分)
③皮疹、瘢痕、疝等。(2分)
第三篇:体格检查试题
1、颈部淋巴结检查(9分)
① 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姿势:被检查者头稍低,使皮肤松弛。(3分)
②医师检查者手势正确:双手四指并拢,紧贴检查部位,进行滑动触诊。
③ 检查顺序正确:前后两区。
锁骨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
哪些肿瘤向左,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2、锁骨上淋巴结检查(6分)
① 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姿势: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3分)② 检查者手法正确:检查者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3分)
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胃癌、食管癌。
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胸部肿瘤。
3、腋窝淋巴结检查(7分)
① 告之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抓被检查者手腕,将其前臂稍外展。(3分)
②检查者手法正确: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5组淋巴结。(4分)
4、检查腹部有无移动性浊音
移动性浊音阳性:先让受检者仰卧,由脐部开始向左侧叩诊,直到出现浊音,叩诊板指不动,嘱受检者右侧卧,再次叩诊变为鼓音。
(二)操作方法
1.受检者仰卧下肢伸直,做好解释工作。
2.医生站于受检者右侧,手温适宜。
3.全腹部叩诊:采用三线或S型叩诊法。先全腹部叩诊,再叩诊确定腹中部及两侧的音响。正常人全腹部叩诊呈鼓音。
4.假设环境下移动性浊音叩诊:在脐水平线叩诊。先叩诊确定腹中部及两侧的音响(中鼓侧浊)区域。变换体位(左或右侧卧位)叩诊,注意辨别浊音和鼓音区是否随体位变化而变动,若出现上鼓下浊的变化即为移动性浊音。
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正确(8分)
让被检查者仰卧,自腹中部开始,向两侧腹部叩诊,出现浊音时,板指手不离开腹壁,令被检查者右侧卧,使板指在腹的最高点,再叩诊,呈鼓音,当叩诊向腹下侧时,叩音又为浊音,再令被检查者左侧卧,同样方法叩击,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三)移动性浊音的临床意义
腹部叩出移动性浊音,可判定腹腔存在游离液体,量在1000毫升以上。
【提醒考生】
移动性浊音检查时,患者体位改变时,叩诊板指不能移动。
5、心脏视诊的内容,心尖搏动的体位,心脏听诊的部位,(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4分)
①被检查者仰卧位(或卧位)正确暴露胸部。(2分)
②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其视线自上向下,必要时与胸部同水平视诊。(2分)(2)考生叙述心脏视诊主要内容(4分)
①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1分)
②观察心尖搏动位置和范围。(1分)
③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1分)
(3)正确叙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位置和范围(6分)
①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3分)
②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搏动范围正常或弥散。(3分)
(4)考生口述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搏动名称,并能指出其部位(3分)
①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1分)
②剑突下搏动。(1分)
③心底部异常搏动。(1分)
心尖区抬举样搏动—左室肥厚;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抬举样搏动——右室肥大。
(5)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心前区膨隆常见于什么疾病?(1分)
②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有何变化?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有何变化?(1分)③主动脉瓣区膨隆常提示什么问题?(1分)
答案: ①提示心脏增大,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后心脏病。
②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侧移位,但不向下移位。左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达腋中线。
③高血压心脏病。
【提醒考生】
(1)心脏正确解剖位置: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cm。
(2)心尖波动范围直径:2~2、5cm
(3)注意爱伤意识。
6、心脏触诊(内容、方法、顺序)(18分)
(1)触诊手法正确(3分)
被检查者卧位,检查者在其右侧,先用右手掌自心尖部开始检查,触诊压力适当。(2)触诊顺序正确(3分)跟听诊顺序是相同的从心尖(二尖瓣区)部开始,逐渐触诊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第二主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及三尖瓣区(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
(3)在心尖搏动区触诊(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最强点,并能表达被检查者心尖搏动所在体表位置(6分)
①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3分)
②能够正确指出在锁骨中线内、外。(3分)
(4)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4分)
①震颤: 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2分)。
②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或说出如何能使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气末、摒住呼吸。(1分)
(5)提问(4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考虑什么情况?(1分)
②心尖搏动触不到,有什么可能?(1分)
③如何辨别收缩期震颤和舒张期震颤?(1分)
④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哪些情况?(1分)
答案:①右心室增大。
②胸壁过厚。
③可通过心尖搏动触及胸壁的时间确认为收缩期的开始。
④心尖搏动增强 见于左室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贫血时,心尖搏动增强,范围大于直径2cm,尤其是左室肥大,心尖搏动明显增强。
提问:病毒性心肌炎——心包摩擦感。
【提醒考生】
(1)触诊顺序同听诊顺序:倒八字。
(2)注意手法。牢记解剖部位
7、心脏听诊(方法、内容,并在人体上指出相应部位)(18分)
(1)考生在被检查者人体上能正确指出传统的5个听诊区位置(5分)
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1分)
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1分)
③主动脉瓣区: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1分)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1分)
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1分)
(2)听诊顺序正确(5分)
从二尖瓣区——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3)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6分)
心率(1分)、心律(1分)、心音(1分)、额外心音(1分)、心脏杂音(1分)、心包摩擦音(1分)。
(4)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如果心尖部听到舒张期杂音,还要注意什么?(1分)
②什么是三音心律?包括哪些?如何区别?(1分)
③什么是奔马律?说明什么问题?(1分)
答案: ①应区分杂音的时相,早、中、晚杂音的性质、强度、传导方向、是否伴有震颤以及杂音与体位和呼吸的关系。???
②三音心律是指在原有心音之外,额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心音。大部分出现在S2之后,S1之前,即舒张期;也可出现于S1之后,S2之前,即收缩期;大多数是一个附加音,构成三音律;少数为两个附加音,构成四音律。由病理性S3和(或)S4与原有的S1、S2构成的三音律或四音律,通称为奔马律。包括:奔马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肿瘤扑落音。
③:心率在100次/分以上,在S2之后出现病理性S3或S4,分别形成室性奔
马律或房性奔马律。室性奔马律提示左室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心肌功能严重障碍。房性奔马律提示心室收缩期压力负荷过重,室壁顺应性降低,见于压力负荷过重引起的心肌肥厚的心脏病。
【提醒考生】
(1)听诊的顺序及正确解剖部位。
(2)正常心音和异常心音区别。
问:脉压,即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正常成年人在休息状态下脉压介于30~40mmHg,小于30mmHg或大于40mmHg均属不正常。
8、体格检查:周围血管征检查。提问:主动脉关闭不全心脏听诊有何异常?
(1)颈动脉搏动触诊(4分)
检查者以拇指置颈动脉搏动处(在甲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内侧)触之并比较两侧颈动脉搏动。
(2)毛细血管搏动征检查方法正确(4分)
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被检查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被检查者口唇黏膜,可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则发白的局部边缘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3)水冲脉检查方法正确(4分)
检查者握紧被检查者手腕掌面,示指、中指、环指指腹触于桡动脉上,遂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有水冲脉者可使检查者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
(4)射枪音检查操作正确(4分)
枪击音: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肱动脉或股动脉),轻放听诊器胸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枪的声音。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
(5)Durozies双重杂音以听诊器膜型体件稍加压力于股动脉可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
(5)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为什么不能同时触诊两侧颈动脉?(1分)
②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周围血管检查有何异常?(1分)枪击音
③有水冲脉者应考虑什么问题?(1分)
答案: ①晕厥。
②周围血管征阳性:水冲脉、枪击音、Durozies双重杂音、周围血管搏动征
9、胸(肺)部间接叩诊(内容与方法)(18分)
(1)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10分)
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末端的指关节(4分)。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两侧对比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最后叩诊背部,告之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比较叩诊音的变化。(6分)(无对比叩诊应酌情扣分)
2)叩肺下界移动度(6分)。
① 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1分)②然后告之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
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2分)。
③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告之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由此测量出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2分)。
④ 患者屏气不宜过长。(1分)。
(3)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肺部叩诊有几种方法?讲一下正确做法。(1分)
答:直接和间接叩诊。
②右下胸部清音区叩诊明显变浊,考虑什么疾病?还要做什么体检鉴别?(1分)
答:肺炎、肺结核、肺肿瘤、胸腔积液、胸膜肿瘤、胸膜增厚。可行胸膜摩擦感检查鉴别胸膜病变。
③肺下界移动度范围正常值是多少?减少说明什么问题?(1分)
答:6-8cm,减少见于肺气肿、肺不张、肺纤维化、气胸、胸水等。
第二站考甲状腺触诊肺部语音震颤和肺部听诊
(1)甲状腺触诊手法正确,并能正确表达其大小及性质(12分)
①甲状腺峡部触诊:检查者站于受检查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4分)。
②甲状腺侧叶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做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注意在前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4分)
③后面触诊: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4分)(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没有令被检查作吞咽动作的,应扣2分)
能表述甲状腺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光滑或有无结节、压痛感等
(2)检查气管方法,三手指放置部位正确并能表达气管正中或偏移(4分)
检查时让受检查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3)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甲状腺两侧对称性肿大,考虑什么问题?如果一侧肿大有结节,又考虑什么问题?(1分)②甲状腺肿大时,如何从体征上区别甲亢与单纯性甲状腺肿?(1分)
③气管向右偏移,可能是胸部有了什么病变?(1分)
答:①双侧肿大考虑单存性甲状腺肿,如有结节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
②因单纯性甲状腺肿多不伴甲亢体征,所以可从有无眼突、手颤相鉴别。
③左侧甲状腺肿大、左侧胸腔积液、气胸。
【提醒考生】
(1)甲状腺检查过程中,必须叮嘱患者配合做吞咽动作。
(2)检查过程中,注意手指的力度适中,避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3)甲状腺分度和判断应了解。
10、胸(肺)部触诊(内容与方法)(7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5分)
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以此对比患者呼吸时两侧胸廓扩张度。
(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6分)
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3分)。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3分)。(3)能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5分)
①操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3分)
②考生能口述: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 胸膜摩擦感。(2分)
(4)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一侧胸部呼吸运动较对侧减弱,考虑什么?(1分)
②一侧胸部语颤增强常见于什么病?(1分)
③一侧胸部语颤减弱常见于什么病?(1分)
答案: ①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膜粘连、肺不张、肺炎、肺纤维化等。
②大叶性肺炎实变期、空洞型肺结核、压迫性肺不张。
③肺气肿、支气管阻塞如支气管肺癌、气管结核;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等。
第四篇:体格检查
骨科的体格检查
专科检查应注意下列各项:
1.视诊 患肢所呈姿式、步态,有无跛行,是否扶拐等。患部有无皮下静脉怒张、肿胀、瘀斑、瘢痕、色素沉着、窦道、分泌物及其性质等。头、颈、躯干、四肢是否对称,脊柱生理弯度有何改变,肢体有无旋转、成角,各关节有无屈曲、内收、外展、内翻、外翻等畸形。并注意有无肿块及肌肉有无萎缩(或肥大)、震颤及肢体末端血 运情况。
2.触诊 检查压痛部位、程度、范围,患部有无异常活动或异常感觉,如骨摩擦感、捻发感、肌腱弹跳等。(新鲜骨折不故意做此检查),肌肉张力如何。有无肿块,并注意其大小、硬度、移动度、波动感、界限、局部皮肤温度等,骨突点的标志是否正常。
3.叩诊 有无纵轴叩击痛(传导痛)。
4.听诊 关节活动时有无异常响声、骨传导音异常。
5.测量(1)肢体长度 测量时将双侧肢体放在对称位置以便对比。①上肢长度:自肩峰至桡骨茎突尖端(或中指尖端)。其中自肩峰至肱骨外上髁为上臂长度,外上髁至桡骨茎突为前臂长 度。②下肢长度:自髂前上棘至内踝顶点为下肢真性长度,自脐至胫骨内踝顶点为相对长度。如测大腿长度,则以膝关节内侧间隙为起止点。(2)肢体周径 选择肌肉萎缩或肿胀明显之平面,测量其周径,并量健侧对称部位的周径,分别记录,以资对比。(3)肢体轴线测量 ①肘外翻:上肢伸直、前臂外旋后,测量前侧上臂中线与前臂中线在肘部所形成向桡侧偏斜的角度。②肘内翻:上肢伸直,前臂外旋后,测量肘部向尺侧偏斜的角 度。③膝内翻:下肢直立时,两踝并拢,测量两膝间距离。④膝外翻:下肢直立时,两膝并拢,测量两侧胫骨内踝间距离。(4)关节活动度测量 观测(目测或测量角器测量),并记录被检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与被动运动的范围与程度。每个关节从中立位到各方向运动所达之角度,并与健侧对比,同时记录。如关节在非功能位时,则应测量在该位置的活动幅度。
6.神经系统检查 详见“周围神经损伤”。
7.各关节特殊检查
(1)髋关节检查:
Thomas征:患者仰卧,病侧下肢放平时腰前凸前增加;将健侧髋与膝尽量屈曲,使腰部平贴在检查台上,患肢上能伸直平放于床面者为阳性(检查髋关节屈曲畸形)。记录患肢髋关节屈曲于检查台所形成的角度。
“4”字试验(Feber征):仰卧位,检查侧髋膝关节呈屈曲关,并使髋关节外展外旋,小腿内收状,将足外踝置于对侧膝上部,双下肢呈“4”字或反“4” 字。此时如果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在屈曲之膝关节内侧向下加压,使其放平。如诱发骶髂关节疼痛,则为阳性。操作过程中,如膝部不能放平,则表示髋关 节有疾病。
(2)脊柱检查
颈椎及腰椎活动的检查:前后伸屈活动、左右侧活动及左右旋转活动的范围,有无疼痛(部位)。
拾物试验:患者拾取地上物件时,仅屈膝、屈髋,而腰挺直不能弯曲者为阳性(检查脊柱有无弯曲运动障碍)。
床边试验(Gaenslen征):患者仰卧靠床边,健侧髋与膝完全屈曲,并用两前臂抱紧固定;检查侧下肢悬于床边外下方,当患侧髋关节后伸时,引起该侧骶髂关节部疼痛者为阳性(检查骶髂关节疾病)。
骨盆挤压分离试验:患者仰卧,检查时将两手按压患者骨盆髂前上棘处,向内挤压或向外分离,如引起骨盆部或骶髂关节部疼痛者为阳性(检查骨盆骨折与骶髂关节疾患,严重新鲜骨盆骨折伤员,忌用力试验)。
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扶压髌前,以保持膝关节于伸直位,另一手握住踝部将患肢逐渐抬高,在未达70°以前引起腰部及坐骨神经径路疼痛者为阳性(检查坐骨神经痛)。记录引起疼痛时的角度。
第五篇:体格检查
体
格
检
查
胸部肺脏体检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及肺部的应用。通过相互检查,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病的症状及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胸部常用的骨骼标志、划线及分区的意义。
2、胸廓:正常及病态的胸廓。
3、肺部的检查:1)、视诊:呼吸的类型、节律、深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2)、触诊:语颤的检查方法,产生机理,正常胸廓、语颤的特点。3)、叩诊:叩诊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间接与直接叩诊法。叩诊音的种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实音。肺界、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法及其临床意义。4)、听诊:(1)、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特点及分布。(2)、病理性呼吸音及临床意义、肺泡呼吸音的增强、减弱或消失及呼气延长。(3)、罗音的产生机理、分类、特点和临床意义。湿性罗音:大、中、水泡音,捻发音。干性罗音:哨笛音、鼾音。(4)、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制、特点及临床意义。(5)、音共振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4、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胸腔职液、气胸等。
心脏检查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熟悉心脏各种震颤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2、掌握正常心界的范围、心界变化及临床意义。
3、掌握各个心音的组成、听诊特点、临床意义;熟悉第二心音分裂、额外心音的种类、常见原因、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4、熟悉心脏杂音的常见原因、产生机理、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5、熟悉心包摩擦音的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6、掌握周围血管征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心脏:
(一)视诊 1、心前区外形 2、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3、心前区及其他部位的搏动的临床意义。
(二)触诊1、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2、心前区震颤的原因、部位、时间(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及其临床意义。
(三)叩诊
1、心脏叩诊方法
2、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
3、心界各部的组成及胸部、腹部疾病对心浊音界的影响。
(四)听诊
1、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
2、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理,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方法。
3、心率与心律。
4、心音的变化:(1)第一心音的强度、性质、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2)主动脉瓣区及肺动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减弱或分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5、心脏杂音(1)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2)分析杂音的注意点: 部位、性质、杂音的时期(收缩期、舒期及连续性)、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分级)及传导方向。
6、心包摩擦音的区别。
二、血管
(一)动脉搏动、脉率及脉律。
(二)脉搏的强弱、大小、血管紧张与动脉壁的情况。
(三)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四)水冲脉及奇脉、毛细血管搏动征、心功能不全、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等。
腹 部 体 检
【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脾触诊)2.掌握腹部分区划分范围,了解分区范围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3.掌握腹部病理体征的检查和判断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二、腹部检查:
(一)视诊:
1、视诊方法;
2、腹
部外形;
3、呼吸运动;
4、腹壁静脉曲张;
5、蠕动波;
6、皮肤及其他。
(二)触诊:
1、触诊方法;
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腹部压痛、压痛点及反跳痛、尤其是Murphy征;肿块;肝、胆、脾、肾的触诊。
3、液波震颤、振水音
(三)叩诊:
1、叩诊方法、力量、顺序
2、肝脾叩诊及膀胱、肾区叩击痛;
3、移动性浊音。
(四)听诊:
1、听诊的顺序方法;
2、肠鸣音;
3、血管杂音。
三、腹部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症、腹膜炎、肠梗阻、阑 尾炎。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一、意识及其障碍
(一)检查法:与患者交谈,问病史或在其他接触中,可判断患者意识是否清楚。
检 查 意识障碍程度 嗜睡 昏睡 浅昏迷 中昏迷 深昏迷
语言接触 反应迟钝
反应很差 无反应 无反应 无反应
痛觉
反
射
光 角膜 吞咽 腱
+ + + + + + + + + + + + ± ±
±
± -
-
-
-
生命体征
灵无改变 敏 无改变 迟无改变 钝 可有改迟变 钝 有改变 消失 消失
(二)、临床意义:对意识的观察在神经科临床上十分重要,意识障碍一般见于脑部病变,如颅高压或脑外伤意识障碍程度突然加深,常提示病情恶化,急需处理。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导致意识障碍应注意鉴别。
二、脑膜刺激征
(一)、检查法:
颈强直——患者仰卧,检查者用手抬起患者头部。正常人颈软,无抵抗,下颌能触及胸部。如不能则为颈强直。
克尼格(Kernig)征——患者仰卧,使其下肢在髋及膝关节处屈曲成直角,再将其小腿在膝关节处伸直,如有抵抗或疼痛,使伸直角度小于135°时即为阳性。
布鲁金斯基(Brudzinski)征——病人仰卧,两下肢自然伸直,医生一手托病人枕部,一手置于病人胸前,然后使头部前屈,若膝关节与髋关节有反射性屈曲即为阳性。
(二)、临床意义:脑膜刺激征出现表示脑膜受到刺激,常见于各种脑膜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压增高等。
三、脑神经
(1)、第Ⅰ对(嗅神经)嗅神经司嗅觉。其感受器在鼻粘膜,嗅觉中枢位于大脑的颞叶。检查方法:让患者闭眼,用手指压闭一侧鼻孔,然后用易于挥发、对粘膜无强烈刺激物质,如香皂、牙膏、香水等,要求其嗅出。(2)、第Ⅱ对(视神经)①、检查法:视野——手试法粗测,患者背光与检查者对面而坐,相距约60厘米,测试左眼时,患者以右手遮其右眼,以左眼注视检查者的右眼,检查者以食指或其他试标在两人中间位置分别从上内、下内、上外和下外的周围向中央移动,直至患者看见为止,并与检查者本人的正常视野比较。
②、临床意义:视野的变化可分为视野缩小和盲点两类。局部性缩小可分为偏盲和象限盲。双眼对侧同向偏盲,见于视交叉后视通路病变,如肿瘤压迫或脑血管病等。双颞侧偏盲,见于视交叉中部受损,如垂体瘤、颅咽管瘤的压迫。
(3)、第Ⅲ、Ⅳ、Ⅵ对(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①、检查法:瞳孔——注意其大小、形状、对称性、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正常瞳孔圆形,大小在3~4毫米(随年龄、光线强弱等条件而变),两侧相等。观察瞳孔光反射时,可令患者向远方注视,以光源从侧面照射瞳孔,正常瞳孔应缩小。
眼球运动——嘱患者头部不动,双眼随检查者手指向各个方向移动。
②、临床意义:动眼神经损害,临床上表现为患侧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眼球向内、上、下方运动受限。动眼神经损害常见于颅高压所致的颞叶钩回疝形成时,此时患者神志丧失,眼球运动无法观察,故临床上瞳孔的观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瞳孔缩小可见于交感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时眼球外展受限或不能。
(4)、第Ⅴ对(三叉神经)①、检查法:
感觉——以针、棉签以及盛有冷、热水的试管分别测试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皮肤的痛觉、触觉和温度觉,注意内外侧对比,左右两侧对比。
运动——观察双侧颞肌及咬肌有无萎缩,然后以双手触按颞肌及咬肌,并作咀嚼动作;作露齿动作,以上下门齿的中缝线为标准,观察张口时下颌有无偏斜。
角膜反射——两眼分别测试,嘱患者向一侧外上方注视,以捻成细束的棉絮轻触对侧角膜外缘,正常反应为双侧的瞬目动作。
②、临床意义:三叉神经任何一支发生病变时,此支所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如眼支受损可出现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偏侧面部感觉减退并同侧偏身感觉障碍时,病变常在双侧内囊。脑干病变可引起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感觉障碍、对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部分损害时,感觉障碍呈同侧洋葱皮样分布,并有感觉分离(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三叉神经第3支运动神经受损时,可出现同侧咀嚼肌力弱或出现萎缩,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
(5)、第Ⅶ对(面神经)
①、检查法: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肌及其运动是否对称,注意两侧额纹、眼裂、鼻唇沟是否对称。
②、临床意义:由于面神经核上部(支配面上部肌肉)受双侧锥体束支配,核下部(支配面下部肌肉)只由对侧锥体束支配,故面部表情肌瘫痪的表现不同,在临床上有重要定位意义。(6)、第Ⅸ、Ⅹ、Ⅻ对(舌咽、迷走、舌下神经)①、检查法:
注意患者发音是否清楚,有无声嘶、失音,有无吞咽困难及进食反呛。②、临床意义:此三对脑神经发自延髓,在延髓损害时可以受累,出现声嘶、吞咽困难。
四、运动系统
(一)、肌营养①、检查法:注意肌肉有无萎缩和肥大,应两侧对比。
②、临床意义:肌萎缩见于周围性瘫痪,多分布于肢体末端。中枢性瘫痪者少见,但可发生废用性萎缩;肌肥大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二)、肌张力:肌张力(muscletone)是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其实质是一种牵张反射,即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产生的收缩反应,这种收缩是通过反射中枢控制的。①、检查法:嘱患者充分放松,检查者用手握其肌肉并体会其紧张程度,然后持患者的肢体作被动屈伸运动并感受其阻力。
②、临床意义:
肌张力增高:触摸肌肉,坚实感,伸屈肢体时阻力增加。肌张力降低:肌肉松软,伸屈其肢体时阻力低,关节运动范围扩大,见于周围神经炎、前角灰质炎和小脑病变等。
(三)、肌力:肌力(musclepower)是指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
①、检查法:检查时令患者作肢体伸屈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向给与阻力,测试被查者对阻力的克服力量,并注意两侧比较。
②、临床意义: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可分别称为完全性瘫痪和不完全性瘫痪(轻瘫)。
四)、不自主运动
不自主运动(abnormalmovements)是指患者意识清楚的情况下,随意肌不自主收缩所产生的一些无目的的异常动作,多为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
1.震颤(tremor)为两组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不自主动作
2.舞蹈样运动(ehoreicmovement),为面部肌肉及肢体的快速、不规则、无目的、不对称的不自主运动。
3.手足徐动(athetosis)为手指或足趾的一种缓慢持续的伸展扭曲动作,见于脑性瘫痪,肝豆状核变性和脑基底节变性。
(五)共济失调
机体任一动作的完成均依赖于某组肌群协调一致的运动,称共济运动(coordination)。1.指鼻试验 2.跟-膝-胫试验
3.其他
五、感觉系统
检查时,患者必须意识清晰,检查前让患者了解检查的目的与方法,以取得充分合作。检查时要注意左右侧和远近端部位的差别。感觉功能检查时注意患者需闭目,以避免主观或暗示作用。
(一)浅感觉检查 1.痛觉
2.触觉。3.温度觉
(二)深感觉检查1.运动觉
2.位置觉,3.震动觉
(三)复合感觉检查
复合感觉是大脑综合分析的结果,也称皮质感觉。
1.皮肤定位觉
2.两点辨别觉
3.实体觉
。4.体表图形觉
六、反射
神经反射是由反射弧的形成而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等。
(一)浅反射
浅反射系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应。
1.角膜反射
2.腹壁反射3.提睾反射
4.跖反射
5.肛门反射
(二)深反射
刺激骨膜、肌腱经深部感受器完成的反射称深反射,又称腱反射。检查时患者要合作,肢体应放松。检查者叩击力量要均等,两侧要对比。
七、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自主神经可分为交感与副交感两个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血管与腺体等活动。大部分内脏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双重支配,在大脑皮质的调节下,协调整个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临床常用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眼心反射
(二)卧立位试验
(三)皮肤划痕试验
(四)竖毛反射
(五)发汗试验
(六)Valsalva动作。(七)其他
(钟宁)
血尿便三大常规报告分析
血常规
一.诊断前先看三大类:
1、白细胞(WBC)系统
2、红细胞(RBC)系统
3、血小板(PLT)情况分析:1.如果三项同时减少:考虑造血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某种白血病等.2.白细胞指标(1)白细胞总数升高
A、粒细胞NEUT%>80%:见于细菌感染,术后,妊娠后期,车祸,骨折,大量失血前期,烧伤…
B、中型细胞MID%>参考值
见于:寄生虫感染,重金属中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等等.C、淋巴细胞LYM%>45%
见于病毒感染,结核杆菌感染,淋巴系统白血病
(2)白细胞总数减少: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某些血液病等。
3.红细胞指标
(1)血红蛋白(Hb)增加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浓缩等,减少见于各类贫血(包括继发性贫血)(2)红细胞压积(Hct)该指标为临床补液补血容量的重要计算指标
4.血小板指标(1)血小板计数(2)血小板分布宽度(3)血小板平均体积(4)血小板比积
尿液检查主要用于:
(1)协助诊断泌尿系统的各种疾病
(2)用于泌尿系以外的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3)某些药物的监测,粪便常规检验红细胞●白细胞●脓球●寄生虫卵及幼虫●寄生虫成虫●脂肪滴
隐血试验及其新进展阳性见于消化道出血,如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肠结核、伤寒、钩虫病等,假阳性见于肉食、服用铁剂者。消化道恶性肿瘤时,粪便隐血可持续阳性,溃疡病时呈间断性阳性。
血生化检验结果判读
肝功能结果的判读
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肝细胞坏死时ALT和AST就会升高。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和轻型, AST/ALT的比值<1 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表现出AST/ALT≥1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AST/ALT>1,甚至>2 酒精性肝病的患者,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的活性。
肾功能结果判读
肾功能报告
项目
测定值
参考值
尿素
17.63 ↑↑
1.7-8.3mol/L 肌苷
276.1 ↑
40-120
μmol/L 尿酸
420.5
140-420 μmol/L 碳酸氢盐测定 19.1
↓
23-31
mmol/L β-微球蛋白
10.4
↑
0.1-3.0
mg/L 血清胱抑素C
2.98
↑
<1.02
mg/L 判断:肾功能受损,肾小管病变,肾小球病变
血脂检验
• 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同型半胱氨酸(Hcy)
总胆固醇(CHOL)测定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胆总管阻塞、高血压(部分),以及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D、口服避孕药等药物。
减少: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贫血、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严重感染、营养不良、肺结核和晚期癌症,以及摄入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肝素、维生素C等药物。
甘油三酯(TG)测定的临床意义
TG升高可见于以下疾病:
(1)家庭性高TG血病,家庭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2)继发性疾病常见于:糖尿病、糖原累积症、甲状腺功能不足、肾病综合征、妊娠等。(3)急性胰岛炎高危状态时,TG>11.3mmol/l(>1000mg/dl)。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与高脂蛋白血症常有家庭性集聚现象。单纯的高tg血症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只有伴以高TC、高LDL-c、低HDL-c时才有病理意义。
电解质检验
钾离子
增加:少尿、无尿时,摄入过多含钾食物、饮料或药物而伴有少尿、无尿时,组织缺氧,阿狄森氏病,溶血,组织创伤、坏死,大面积烧伤,大量内出血等。
减少:严重呕吐、腹泻,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衰多尿期,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钾性软病(棉酚中毒),慢性消耗性疾病,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低血钾型),应用利尿剂、脱水剂或胰岛素等。
钠离子
增加:柯兴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ACTH瘤,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心衰,肾衰,肝硬变,严重失水,钠摄入过多而肾功能不全等。
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尿崩症伴口渴中枢受损,糖尿病,稀释性低钠血症,失钠性失水等。
氯离子
增加:氯化物摄入过多,肾衰少尿期,换气过度,碱中毒,尿路阻塞等。
减少:稀释性低钠血症,长期应用利尿剂、脱水剂,重症糖尿病,剧烈呕吐或腹泻,肾衰多尿期等。
总钙(Ca)
增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生、腺瘤、腺癌、第三性),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溶骨性病变,骨肿瘤,尿毒症,阿狄森病,柯兴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维生素D中毒,非溶骨性恶性肿瘤,特发性高钙血症等
血钙降低: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成骨作用增加;钙吸收作用减少;肾脏疾病;其它:坏死性胰腺炎、妊娠、大量输血。
各种体液和积液的生化检查分析
脑脊液生化检查 • 脑脊液生化常规检查主要包括脑脊液葡萄糖、蛋白、氯化物定量三项内容。
[临床意义]当脑膜或脑实质炎症、脑肿瘤、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有梗阻时,蛋白可见升高;细菌性脑膜炎或结核性脑膜炎时,氯化物含量减少,脑脊液蛋白升高;当细菌性脑膜炎时,由于细菌分解葡萄糖可使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
心 电 图
一、心电学的基本知识
(一)心电产生的基本原理:心电图就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1.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房间支、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及普肯耶纤维构成。
2.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及代表的意义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心电图常规12导联的连接方法 1.肢体导联:(1)标准导联(为双极导联)(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为单极导联)2.胸导联(为单极导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