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研究

时间:2019-05-14 10:2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研究》。

第一篇: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研究

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研究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供电企业进行一定的革新,这样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供电企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企业之一,就现今的情况而言,需要在电力营销管理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减少客户的投诉情况,同时提高市场的占有量,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达到双重提高,这样才能对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做出较大的贡献。我国对供电企业一向非常的重视,因此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供电创新营销

我国的社会经历过几次较大的变革,形成了现今繁荣稳定的情况。供电企业作为与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企业之一,本身就负有非常重要的责任,对于现阶段的情况而言,需要将电力营销管理战略进行一定的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居民。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供电企业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但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的加快,人们的需求又不断的提高,以现今的电力营销战略,很难适应今后的发展,必须提前进行一定的创新。本文就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进行一定的研究。

一、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定位不明确

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城市中,供电企业虽然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但对于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定位非常不明确,导致城市的电力领域没有获得较大的发展。从现有的一些情况来看,如果没有对电营销管理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会在将来的发展中,没有方向,更加会产生一定的混乱情况。本文认为,电力企业的行业作风问题依然存在,缺少自主的价格调整手段。国家对电价控制过死,造成电力企业无权对电价作相应的调整,也无法根据市场电力需求的变化进行调节。由此可见,需要对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进行准确的定位。

(二)电力市场环境持续疲软并恶化

从近几年开始,我国的电力市场出现了一定的衰退现象,有些城市的电力市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对国家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电力市场首先出现的情况就是持续疲软状态,众多的供电企业没有对电力营销管理战略进行一定的创新,旧有的管理方式又存在问题,并且得不到良好的解决,导致我国的电力市场环境在内部和外部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些电力市场当中的龙头企业,因为外部市场的持续恶化,也出现了一定的低迷现象,持续的恶化对整个电力市场形成了一定的恶性循环。部分电力企业,特别是电力生产企业的开工率不够,造成许多企业的产品积压,从而导致用电量不断增长,同时也加剧了电费的拖欠,欠费停电现象则造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对欠费用户采取拉闸限电或停止用电措施,是目前供电企业用于追缴电费的最主要方法。该方法对那些产品销路不佳或濒临破产的企业来说,无疑是加剧了其破产的步伐,致使欠账变成了死账。限电和停电的结果进而带来售电量的急剧减少。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工作中,必须将电力营销管理战略的创新工作放在首位,坚决打击这些问题,将其中的隐患和漏洞彻底的清除。

(三)运营商业化同管理法制化之间存在矛盾

我国的供电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电力营销管理战略,从而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原本对社会的发展能够起到较大的积极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供电企业的运营呈现出了过渡商业化的状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此时,国家势必会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和法规,这就与运营的商业化形成了一定的矛盾。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运营商业化同管理法制化之间的矛盾呈现出了愈演愈烈的态势,对整体的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而受到伤害最大的就是广大的居民。目前,供电企业基本上都采用了商业化运营和法制化管理的方式。虽然政企得以分开,但是供电企业仍要接受政府的监管。所以,在保证商业化运营的同时,供电企业还必须严格按照政府规定的电力营销管理政策与业务范围,来进行电力市场的营销管理工作。

二、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的研究

(一)改变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

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存在较大的漏洞和隐患,比方说有些时候并没有做到完全的为居民考虑,单纯的考虑经济效益,忽略了社会效益,并没有办法使供电企业长久的发展。这些都是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所存在的重大问题,需要对此进行一定的改变。本文建议按市场需求建立供电企业的营销机构,变过去的“用电管理机构”为“电力营销管理机构”,将原来的单一职能转变为市场开发、需求预测、业务决策、客户服务、电力销售、公关设计、新技术开发、服务咨询等多种职能。多种职能的开启,能够帮助供电企业更好的进行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同时对于现阶段的一些投诉问题,或者技术问题,甚至是合作问题,都能够良好的解决。机制对于供电企业而言,是一个核心的部分,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将实际的情况良好的结合进去。

(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我国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之所以能够在电力方面获得较大的发展,原因之一在于供电企业非常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现阶段对人才的要求与过去有一定的不同,过去注重在某一方面较为突出,现今的人才主张“高素质”,换言之除了要有特别突出的一个方面以外,在其它方面也要做到一定的标准才行。努力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能够让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有效的进行,同时在空间和时间上会有一个良好的把握。本文认为,电力营销管理的成功运营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电力企业必须针对目前员工素质的现状,加大对职工素质的培训力度,鼓励职工积极参加自修和函授等多种方式的学习,使职工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同时还要加强对电力营销服务职员的挑选、培训和考核,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营销管理队伍,使营销管理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三)提供优质高效的电力产品

供电企业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了为居民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以外,还要不断的研究优质高效的电力产品,这样才能从各个方面满足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首先,供电企业需要使用灵活的电价策略。一成不变的电价对于居民而言,并不是最好的策略,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以及居民的收入情况,国家的政策,还有服务的不同人群,活泛的调控电价,让供电企业和居民双方都有获得一定的利益。其次是要大力的宣传电力使用效果,由于现阶段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社会的发展将会逐步的取代煤气一类排放污染气体的东西,因此电力将成为未来的主导能源。供电企业需要进行大力的宣传,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电力营销管理。第三,详细的分析用电市场情况。供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对用电市场的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这样不仅便于供电企业调整电力营销管理战略,同时能够在将来的发展中,有效的与居民进行沟通,减少与居民的摩擦,达到一个和谐共处的状态。这也是国家所大力提倡的。总之,提供优质高效的电力产品,对社

会、居民、供电企业三方都有很大的好处,在将来的工作中,需要不断的深化和加强。

总结:本文对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现有的一些情况来看,我国的供电企业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成果,并且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增长,总体的电力营销管理战略也进行了有效的创新。对于供电企业的问题,还是需要进行一定的探究,不断的找寻更好的方法,将问题彻底的解决。我国的幅员非常辽阔,相信在将来的发展中,供电企业会有一个更大的建树。

参考文献:

[1]张继明.新形势下供电企业与电力市场营销管理[J].科学之友(B版),2009(08).[2]陆之洋,向强飞.供电企业的营销策略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3]郑建华,高德岐,赵勇.电力营销稽查监控平台的建设与实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2(27).

第二篇: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初探

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初探

摘要:本文以市场为导向,分析了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战略的思想定位,包括市场导向、核心产品、营销内容和规范化管理几方面;讲解了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整体策略,包含品牌定位、市场环境分析、产品分析、市场策略以及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提出了营销策略实施的具体规划以期为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供电企业;营销;战略;创新

电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成和完善的今天,电力市场化已成为毋庸置疑的趋势。供电企业必须转变原有的等客户上门,横竖都是卖的落后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创新电力营销的管理战略和方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思想定位

1. 市场导向

以市场为导向,这是市场经济区别的计划经济的最根本特征。供电企业要转变营销战略,首先必须有这样的认识,然后化为行动,在规划电力营销的战略时,其出发点就是市场。所有的经营行为要在市场的指导下进行。

2. 核心产品

电力企业,其区别于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所出售的产品以电网为基础。根据国网公司的规划,所有电力营销都必须坚持电网为基础,技术为支撑,服务和管理为保障。这就很明确的指明了供电企业的核心产品。

3. 大营销概念

诚如前文所言,供电企业的核心产品是电。那是不是说,只用把电卖出去就行了?这里我们要说一个“大营销”的概念。一流公司定标准,二流公司卖品牌,三流公司卖产品。如果仅仅停留在把产品卖出去,这是最低级的要求。作为战略,我们应该把眼光看得长远一些,把目标定得高一些。

4.规范化管理

目前电网虽然已经政企分开多年。但对于电网这个满足国民基本需要的生活用品,还受到政府的监督。拿每年的“迎峰度夏”来说,就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因此,在实施商业化运作的同时,供电企业还应该根据相关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市场营销。

二、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整体策略

当前智能电网建设的大背景下,电力体制进行了一些转变,原来紧张的电力供需矛盾得到缓和,同时国家正花大力气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些都为供电企业建立新的营销管理战略提供了良好机会。

1. 品牌定位

国网公司绿色的LOGO已经向我们说明了国家电网公司是一家怎样的公司。绿色、环保、高效、节能是公司追寻的目标。因此供电公司的品牌定位就是,制造更多的清洁能源,为经济建设服务。

2. 市场环境分析

电力关系国计民生,虽然整个中国市场有多家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网)、南方电网公司(简称:南网)以及多家地方性供电企业。但是,各公司分而治之,在一定区域内实行垄断是不争的事实。同时,电力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供电企业间竞争的远不如其他日常消费品的竞争。

生活中,所有的人都离不开电力,但我们习惯性的将电分为民用电和工业用电。前者主要是居民的生活用电,后者包括商业用电和工厂等设施的用电。根据功能的不同,在市场策略上也有所出入。

3. 产品分析

在大营销的概念让我们知道了,仅仅卖产品——电能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发展一些衍生品。最常见的就是通过电路的网络通讯。同时,电力市场需要更好地、全方位的服务。要想在未来的电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供电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电老大”思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将服务意识贯穿到企业所有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不管是一线的抄表工、营业厅的服务人员,还是线路架设人员、维运人员,都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全员营销的观念,将企业形象、营销战略融入到平时的工作中,力图建立一种与客户的新型供用电模式。

4. 电力营销市场策略

(1)夯实原有电力市场。借助城乡电网改造的契机,对原有的输配电线路进行优化改造,为用户用电安全和稳定提供保障。加强与客户尤其是用电大户的沟通,了解需求和困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忙解决,形成良好的客户沟通机制。

(2)采取阶梯电价。建立合理的电价梯度,通过价格调节机制,鼓励用户,尤其是家庭用户进行能源改造,多用节能产品。

(3)用电激励策略。建立新的用电策略,逐步取消电价外的各种增加费用。合理确定基本电价与电度电价两者之间的比例,建立灵活电价体系。

(4)引进高效技术。大力提倡新型技术在营销系统的应用,借助计算机和通讯技术,逐步实现远程抄表,系统自算等功能,减少人工成本。

(5)实施能源互补。实现电、气能源的联合,立足于冷热电联产基础上,积极发展电、气两种能源之间的互补。协调二者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6)加强企业管理。借助国内外先进营销模式,对内部营销体系进行科学管理,企业内部建立赏罚分明的薪酬提醒,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到合理规范营业。建立监察机制,对所有人员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考核。

5. 企业文化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全员营销和主人翁意识。企业中,人人都是销售员,个个都是抄表工。所有人员都要树立企业主人翁意识,为客户排忧解难,为用户分担忧愁。只有将客户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才能真正赢得客户。

三、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的实施规划

1. 建立新型营销体系

供电企业必须从市场出发,考虑到客户实际需求,变原有的用电管理机构为现在的电力营销机构,增加服务内容,转变原有组织结构,设立部门适合需要的新型机构,如,市场部、公共关系部、业务中心、合同管理部、客户服务部等,全力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三方面的服务工作。

2. 拓展市场份额

(1)运用灵活的电价机制,积极争取市场份额。按照市场营销学理论,考虑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我们一般将市场分为刚性需求市场、弹性需求市场和敏感性市场。在产品营销中,一般考虑弹性需求市场和敏感性市场。电力市场中,一般对电力价格比较敏感的一般是高能耗企业。这类企业用电量大,一旦电价有所波动,就会对生产成本产生较大影响。针对这类企业,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调整现行用电政策,以达到引导市场的作用。首先,可以实施超基数优惠电价和丰水期折扣。这样可以引导企业在丰水期安排较多的生产任务,既不会给供电

造成紧张,也合理的利用了发电能源;其次,可以拉大分时电价的差距。一般来说早晚是用电的高峰期,在运用智能电表的基础上,可以说加大分时电价的差距,引导科学用电;再次,建立城乡同价体系,逐步进入农村市场。

(2)鼓励能源转化,增加电能的使用率。随着城市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城市中逐步取消煤气锅炉的呼声越来越高。供电企业应该借助这一契机,协助改造原有烧煤锅炉,积极鼓励蓄热电锅炉的使用,从而增加电能在能源消耗中的占有比例。

(3)关注细分市场,需求重点突破。考虑到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根据需求,对重点市场进行突破。如,在今后10年内,居民用电方面,钟点工应该是热水、暖气等电气产品的用电消耗会有较大增长。而农村电力市场中,可能是基本家电的普及,如洗衣机、空调等。在市场营销的管理战略定位中,要找准细分市场,努力寻求突破。

四、结语

营销是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只有销售额的上升,才有公司的长远生存和发展。县级供电公司的市场营销管理战略,应立足于国网公司所提出的“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原则,从市场需求出发,在国家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建立新型营销体系,合理制定电价政策,推进电网企业改革,完善技术支持,加强精益化管理,为开展电力营销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文革,张国辉.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研究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5).[2]谭伯学.供电企业如何加强电力营销管理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1).[3]曲丹阳.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 [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4]徐力,刘敏.有关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探讨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5]蒙静.浅析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 [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6).

第三篇:浅析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

浅析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 来源:武当山 http://

摘要: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它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电力营销管理水平与精益化程度直接影响到电力营销工作的好坏,决定着电力营销的长远发展。目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管理模式仍比较单一,在新的市场形势下,供电企业需要对电力营销的管理,实施策略上的转变,全面推行营销战略,从而进一步提升营销管理工作的水平,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营销管理;营销战略

1当前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

1.1市场营销管理意识淡薄

我们必须高度认识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市场营销的需求,电力产品销售困难、供电服务质量差、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完全适应电力需求的增加,这些都制约着电力销售,使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形成了电能需求量大但供应不足和电力企业销售困难同时并存的矛盾性电力市场。因此必须完成从生

产管理为主到市场营销管理为主的转变,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1.2营销管理机制与信息化不相适应

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方便、快捷、高效,其基本要求是信息处理标准化、统一化。而目前用电业务流程都是在传统用电营销体制下制定的,程序复杂,环节多,与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加之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现有用电客户的一些营业档案和基础资料不全,直接导致一些业务传票无法正常传递,有关信息也无法得到共享。

1.3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风险与不足

目前,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以下安全风险:一是技术风险,由于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上有一定缺陷,造成系统不稳定或不安全漏洞较多,如非法用户或电脑黑客可轻易地入侵系统、电费统计有时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等;二是误操作风险,误操作风险主要指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无意识的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如电价标准修改时因出错而造成的电费误算;三是违规操作风险,违规操作风险主要指个别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可能利用工作之便,采用隐蔽的技术手段,蓄意对某些重要数据进行更改而造成的风险。

2供电企业营销管理战略转变

供电企业现有的营销管理现状制约了供电企业营销工作的发展,需要积极推行实施新的营销战略,推进营销管理工作向精益化、精细化方向转变,提升营销管理工作水平。大营销战略从机构设置重组、营销流程再造、管理制度完善、人员结构调整等方面按照市场需求等要求对营销系统进行全面变革与调

整,优化业务流程,实现营销业务的分块办理向协同统一、分散粗放向集约精益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大营销战略融合了企业的品牌效应、市场开拓与产品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等重要内涵,可将其作为以下几个战略的有机结合体:企业的品牌宣传战略、新型营销管理体系战略、内部管理战略、优质电能与优质服务战略、协调公共关系战略。

2.1品牌宣传战略

企业品牌是一种文化,也是市场竞争中的资产。供电企业要在服务市场上赢得并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并使之体现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中,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为企业的社会形象负责,都要为营销工作出力献策,树立“一盘棋”理念,实现有效联动,形成“人人关心营销工作,人人支持营销工作”的环境和氛围。树立大营销的观点,与客户建立并保持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要树立靠形象开拓市场的观念,要增强形象意识,牢固树立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品牌的思想。以95598供电服务热线为平台,为供电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更好的桥梁,让客户能够对供电企业的服务进行更好和更全面的了解,监督并提出更好的建议,为供电企业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

2.2建立新型营销管理体系战略

尽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营销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其职能相应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电力销售与合理管理、公共关系与用电咨询、抄表收费与电费电价等方面,全面开展电力的售前、售中、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以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电力营

销管理体制。并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研究和判别,采取

相应的防范措施。建立预警机制,提前防范风险,要落实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不间断跟踪和监控,以便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开展事故演练,提高应变能力,要适时开展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全局性瘫痪、系统全局性出错、电费被挪用划走等突发情况下的事故演练,提高抗风险能力。

2.3内部管理战略

目前,供电企业的管理成本较高,其潜在的浪费也较严重,因此,供电企业应加强企业管理,再造管理流程,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严格控制成本,划小成本考核单位,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管理,强化审计稽核工作,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制,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2.4优质电能与优质服务战略

营销人员应广泛宣传电能优点,引导用户用电,开拓电力市场。在宣传用电的同时,广泛宣传安全用电常识,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技术咨询,介绍安装、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并根据用户需求装设漏电保护器等,以确保人民安全用电。加强优质供电服务一是加强需求侧管理,深入开展用电市场的调查,了解供电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走势,准确预测电力供应的需求现状。二是规范用电报装工作流程,强化报装环节时限考核。推行快速方便的“一站式”用电报装服务方式;逐步开放电话报装、网上报装、上门报装,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优质服务方式。三是大力提倡电费储蓄、银行代收、推广“充值卡”电费缴纳、网上电费支付等缴费方式,缓解“缴费难”问题。四是抓营销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管理人员和基层营销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水平,打造一流团队。

2.5协调公共关系战略

协调好市场营销中的公共关系,电力企业必须处理好与政府、客户之间的关系。电力企业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用自己的优质服务,来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通过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共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利用政府的效应,来做好电能的替换工作,扩大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为电力营销提供强有力的社会舆论氛围,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3结束语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的市场化步伐将会不断加速。对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适应形势的发展,树立竞争意识,才能真正占领市场、开拓市场,才会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为客户提供优质电能和优质服务,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第四篇: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电力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电力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 要:创新驱动开创了电力企业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重工”)亟待寻求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借助SWOT分析法剖析了华电重工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对华电重工的发展战略及实施措施进行了研究,以期探讨如何塑造适合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战略规划。

关键词:创新驱动;华电重工;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4-79-4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4.019

Abstract: Innovation driven has opened a new chapt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In recent years,with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conomic situation and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y,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Ltd.(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urgently needs to seek furth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with the help of SWOT analysis,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and studi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Huadian Heavy Industry,in order to explore how to shape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planning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in China.Key words: innovation driven;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SWOT analysis 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思想为指导,电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从改革开放至今已走过30余年,经历了集资办电、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等阶段,逐步从承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到自主经营的现代化、公司化企业。随着国家开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电力企业纷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示范工程建设等,开创了电力企业发展的新篇章。但是,我国电力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等难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源结构问题依然突出,电力行业中的一些关键装备和材料都有赖于进口。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是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及资本运作平台、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产业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涵盖国内外电力、煤炭、石化、矿山、冶金、港口、水利、建材、城建等领域,已成为电力行业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在创新驱动背景下,随着国内外电力行业的变革发展以及新能源的崛起,电力行业正在逐步推进市场化进程,华电重工既要适应不断变革的行业环境和经济形势,也要时刻关注自身发展,如何保持自身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成为华电重工现阶段的战略发展重点。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在总结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对华电重工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见表1)。华电重工虽然在技术实力和合作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自身体制的弊端和人才的流失率高也使企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电力行业本身的发展空间和绿色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前景给华电重工带来一定的机遇,同时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水平和电力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也给华电重工的发展增加了压力。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具体SWOT分析如下。

2.1 优势

2.1.1 技术实力雄厚。我国电力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转变发展理念,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能源转型升级。首先,发电方面,2015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 936亿元,比上年增长6.78%,占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总额的45.90%,国家对发电工程的建设力度逐渐增强;其次,输电方面,截至2015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60.91万千米,比上年增长5.46%;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33.66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8.86%,我国的电网跨省区输送能力进一步提升。

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下属二级单位,以发电为主业,华电重工建立了“由公司领导层领导,由研发及科技管理中心组织管理,由各事业部及其各分子公司技术部门实施研发”的三层次技术研发组织体系,设有北京、上海、天津、郑州技术中心,技术研发人员约占公司员工总人数20%。被评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百千工程企业”,拥有物料搬运及仓储工程、轻型钢结构工程、特种设备(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甲级设计资质与制造许可等20余项资质,已取得专利技术200余项、科技奖项60余项、行业和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5项,大型散料装卸输送成套设备跻身中国机械工业优质品牌。

2.1.2 注重国内外合作。近年来,我国积极加快“一带一路”能源领域中的合作,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合作建设能源项目,其中能源装备和核电“走出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5年,电力企业分别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地方政府、企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战略合作;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与国际能源署(IEA)建立了联盟关系,由能源宪章组织的受邀观察员国变为签约观察员国。

华电重工一直重视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最早一批开始做跨行业物料输送,华电重工的技术、总承包能力一直深得国外行业认可;在噪声治理业务方面,华电重工与上海交大、美国声与振动研究所、清华大学、中科院声学所、北京劳保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和香港大学、英国IAC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相关降噪技术和产品研发工作,并参与完成华电集团噪声治理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

2.2 劣势

2.2.1 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虽然自1987年国务院逐步开始实施“政企分开”,但是大多数电力企业作为央企、国企,在机构管理上依然残存着体制弊端,比如电力行业中的一些输电项目属于垄断业务,国企依靠自身体制优势得到这些项目,但实施中却缺乏创新性、积极性;机构设置上,虽然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依然未摆脱行政化机构运行导向,无论是规章制度还是业务流程、人事管理,都体现不出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和公司化的运营理念。

以华电重工为例,作为央企下属公司,首先,市场化业务方向与行政化管理体制有一定的冲突,组织机构不够合理,经营层下设职能部门、研发及科技管理中心、事业部、分公司和子公司5个部分,其中职能部门下设10个分部,而研发和销售部门仅下设5个分部,分公司和子公司共有9个,行政管理组织庞杂,而业务部门组织布局过于简单,有待科学细化管理。其次,审批流程过于复杂、拖沓,不如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灵活,影响业务部门的办事效率,有可能延误商机。再次,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有待优化,受到体制影响,收入不能稳步或大幅提高、提升主要看资历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员工工作热情不高。

2.2.2 “双创”环境导致员工流失率高。市?鲂枨笸贫?了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生活方式、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人们在就业方式上有了多种选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运而生,80后和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并称“创业新四军”。“双创”时代的来临,对于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电力行业中新能源这类国家鼓励的领域,创业政策优惠力度大,激发了人才的创业积极性。

华电重工在电力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聚集了大批电力专业高学历和高层次人才、海外留学人才,但是由于地处北京,受到近几年北京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的举措的影响,华电重工的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尤其是技术人员和海外人才。

2.3 机遇

2.3.1 电力行业有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实力。基于近五年的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的情况来看[1](见表

2、表3),水电、核电、风电能源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情况都优于其他能源。具体来看,虽然近五年能源生产总量有所波动,年平均增长率呈负增长,但是水电、核电、风电能源生产量近五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0.28%;消费总量呈现下降趋势,而水电、核电、风电能源近五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0.44%。不难看出,水电、核电、风电能源的生产量可以满足消费量,并且消费量是逐年增长的,说明电力行业有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并且现阶段的技术也可以保障生产需求。

2.3.2 从生态角度来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电力产业成为主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2]。能源消耗可以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头戏。

华电重工以“创造绿色生产、促进生态文明”为己任,践行“拼搏进取、严谨高效”的企业精神,秉持“诚信求真、创新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奉行“客户至上、价值导向”的经营理念,坚持科技导向、资源协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深入贯彻国家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要求以及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发展绿色可持续的电力行业,华电重工研发、引进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应用绿色能源产品,着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系统方案提供商。

2.4 挑战

2.4.1 从经济角度来看,我国经济整体实力有待提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13―201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7.2%,平均增长水平高于同期世界2.5%和发展中经济体4%;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在30%以上,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3]。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经济结构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距离。

2.4.2 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竞争压力较大。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工程等五大工程已经全面开始实施,电力行业有一大批工程类企业特别是大型民营企业和中小型技术创新型企业,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力图通过提高质量与服务水平赢得竞争优势,打响品牌,从中低端向高端需求定位进发,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实力,同时也给华电重工的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我国电力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华电重工为代表的我国电力企业虽然具有技术和合作等方面的业务优势,但也存在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和人才流失等内部管理问题;面对电力行业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环保新能源的新业务需求带来的发展机遇,华电重工还要面临同行竞争和整体经济发展欠佳的压力。可见,我国电力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应继续发扬自身优势,把握行业市场机遇,改进管理弊端,从政策、技术、人才等多角度迎接同行竞争的挑战。

首先,拥有前瞻性的战略嗅觉,洞察电力企业发展方向。政府制定、修改政策普遍具有滞后性,企业应顺应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做到与时俱进,根据自身市场、融资、税收减免等方面的需求密切关注、预测政府态度和政策走向。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快速回落导致第二产业乃至全社会用电增速明显放缓,而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产业用电量持续高速增长,电力企业可以将业务的重心向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倾斜。华电重工地处北京,北京第三产业尤其是信息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之首,可以把握这一地理优势,率先发展计算机信息产业的发电业务,抓住市场先机。

其次,以创新带动技术进步,为电力企业占据更多市场。近年来,创新行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特别是地处北京、上海、广州等科技、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力企业,应结合地区优势和特点,加强创新投入,在研发方面向“高、精、尖”项目发展,着重提高科研水平,同时调整产业结构适应现有产业布局,缓解能源问题。华电重工应在继续发展优势项目的基础上,结合新技术、新市场的需求将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成为新兴的高精尖产业,以高新技术拉动产业经济增长,这样不仅缩减了创新成本,还能在竞争激烈的传统业务和广阔市场的新兴业务中同时占据一定的地位。

再次,开放协同、走向国际,达到合作共赢。我国的电力企业不应再“闭门造车”,而是通过“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等方式,实现资本、市场等要素资源的聚集融合,增加与国内外市场、资本互动的机会。一方面,紧跟国内政策方向,发展区域间合作,比如2015年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共同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到,实施国土生态整治、清水、大气污染防治等一批重点工程,将治理需求切实转换为工程措施,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规划给华电重工与天津、河北相关企业进行新能源、环保项目合作提供了机制保障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央企的技术、资本优势,与国外市场交流,促进技术与社会需求、资本等要素的有效对接。在打开国际大门的同时,不应盲目追求国际市场发展趋势,而是要坚持以自主创新参与国际竞争,着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群。

最后,借鉴“蓝海思维”,调整电力企业竞争战略。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涅教授认为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通常会在“差异化”和“成本领先”上二选一。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增长渐缓的需求环境下,任何一种战略的结果都是缩小企业的获利增长,企业应把关注点从供给方和竞争对手转向客户,低成本为客户提升价值,通过挖掘、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开创“蓝海”,实现“差异化”和“成本领先”并重,使企业获得持续性获利增长。对于以华电重工为代表的电力企业而言,现阶段应重点关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号召,重组客户和市场的潜在需求,剔除现有业务中重污染的元素,将发展重点定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方向,构建和发展绿色、安全、高效的能源产业体系。

另外,还应加快培育人才,抢占竞争核心。我国各省市都利用落户、工资补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抢占”高层次人才。而企业间的竞争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通过自身魅力和待遇可以吸引人才,但是培养和保有人才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包括华电重工在内的大部分电力企业都正在面临由于“双创”等外部环境带来的人才流失率高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应放在提高人才的归属感上。一方面,为员工定制成长计划,使其找到工作价值,比如实行轮岗制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实施各种人才计划为员工发展指引方向、提供培训机会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完善激励机制,增加对个人和企业发展的信心,比如建立定期晋升和优秀评选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拓展训练等方式增加员工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能源生产总量和构成[EB/OL].(2018-04-02)[2018-04-05]http://data.stats.gov.cn/tablequery.htm?code=AD0H.[2]习近平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EB/OL].(2017-10-18)[2018-03-10].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18/c414305-29594512.html.[3] 来之不易的亮丽成绩单: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成就综述[EB/OL].(2017-10-02)[2018-03-10].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02/c64387-29571673.htm.

第五篇:创新工作思路,规范电力营销管理

创新工作思路,规范电力营销管理

【摘要】电力企业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满足用户需要是工作的中心,亦是电力营销的目标之所在,更是其核心价值、企业形象的集中展示。因此,电力企业要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竞争意识,规范电力营销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以服务促营销,全面推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创新思路,电力营销,规范管理

一、更新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理念,改进电力营销方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电力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彻底改变了电力的“卖方市场”,消费者――买方市场,在电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变化就促使电力企业改变由卖方市场形成的不重视用户需求的观念,从而树立全新的以买方市场为服务中心的营销理念。但改变电力营销滞后于用户需求的现状,就必须引入竞争机制,树立竞争意识,以优胜劣汰的管理理念强化企业营销管理,以服务为中心规范营销管理。这里创新电力营销的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创新的关键在于扬弃。从现代管理学角度看,全面再造是企业新生的开始,再造就意味着扬弃,扬弃意味着创新,创新意味着新生,制度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因此,电力企业在更新观念的同时,要努力改变市场营销手段,结合电力市场调查,掌握社会用电信息,挖掘用电潜力,拓宽电力市场,促进电力营销。

二、电力营销市场现状分析

就乌兰察布市电力市场营销的现状来看,现阶段电力供应的现实是供大于求,出现区域电力供需矛盾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区域经济出现了增长而电力营销增长却低于预想的情况。2014年,乌兰察布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12.48亿元,同比增长13.6%。全市工业过半数行业产值同比增长。就全市28个行业大类中的15个行业产值同比增长中,贡献较大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三个行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9.11亿元,同比增长33.0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7.27亿元,增长4.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1.97亿元,增长26.23%。这三大行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69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同比增长仅为4.16%,远不及其他两大行业,由此可见,电力营销的增长是大有可为的。

2、电网的“瓶颈效应”还没有彻底解决。

乌兰察布市电力企业的电源建设步伐相对来说是比较慢的,电网配套工程建设不能满足用电需要,有的企业虽然已接入电网系统,但由于变电站早已满负载或超负荷运行,使企业无法正常生产。上述“瓶颈效应”使部分新用户无法及时用上电,也使一部分的老用户有电用却用不足,其结果不仅影响投资环境,也直接影响了电力的营销量。

3、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高耗能产品利润下滑,用电量下降。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的一些产业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大,高耗能产品供需出现了较大的矛盾,供大于求的现象比较严重。如电石生产用户销售资金出现回收困难情况,由于用户流动资金短缺,经营运转出现困难,在结算电费时,付款方式绝大部分为承兑汇票,不可避免增加了电费回收的难度和成本,这就严重地影响了电力销售量增加。

4、农村用电存在的管理混乱、电价偏高现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我们知道,由于设备陈旧,线路老化、失修漏电严重,一部分电量白白地流失掉了;加之管理混乱,私人承包电费、致使少数人在用电上占便宜,其负担转嫁到村民身上,损害了村民用电的积极性;再加“搭车收费”项目较多,擅自提价政策不断,村民对电力营销管理产生严重的不信任,这样就造成了村民窃电严重,电价越高窃电越严重,最后造成村民与电力营销人员的矛盾不断加大。这种种现象直接影响着电力市场销售量的增加。

三、电力营销应该创新工作思路,规范电力营销管理,推动电力企业不断发展

1、建立全新的工作思路,促进服务理念的快速转变。

从现代公司的角度,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的集团管理体系,提高队伍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化高水平提升企业实力和竞争力。从电网建设的角度来看,要以规划科学,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灵活高效,智能化水平高,技术装备和主要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经营区域实现全部联网为目标,强力打造电网建设,以适应电力市场的发展需要。同时要以优质服务为中心,在保障安全,服务规范高效,树立品牌形象的基础上,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2、加大低压电网建设资金投入,扩大低压电网的用电营销。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电力建设应相对超前发展,以满足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用电需求。农网改造的投资重点应放在10 千伏及以下,重点解决10 千伏线路偏长,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还比较低,线损仍然偏高线路的问题,保证农电可持续发展的投入,以降低农村电价,促进农民用电的积极性。

3、在呼应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开拓电力营销的潜在市场,推动电力企业的营销量。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国家对全局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通盘设计的政策性措施,作为地方经济应当遵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入挖掘电力营销的潜在市场,调查分析现有电力用户的用电状况,调整现行的供电服务方式,不断开拓电力营销的电场因素,更好地促进电力营销的健康发展。

4、做好反窃查违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电力营销部门要充分利用3?15消费者维权日,向电力消费者发放《电是商品窃电违法举报有奖》宣传单;在市区主街推出“窃电违法举报有奖”公益广告。同时要在报纸、电台和网络上报导一些守纪用电户的事迹,刊登相关的违纪者的不良影响文章,一方面向社会宣传电力法,促进打击窃电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警示、教育、阻止潜在窃电群体或正在窃电者罢手。与此同时要加大科技改造的力度,以先进的科技手段治理窃电行为。如加快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封闭性能改造,对原计量装置箱门破损、关不上、没有锁鼻子的用电户要重新进行维修整治。

下载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集五大”体系下电力营销管理创新

    “三集五大”体系下电力营销管理创新 [摘 要]本文阐述“三集五大”战略的含义,提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指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电力市场营销的影响。笔者结合......

    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创新浅析

    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创新浅析 摘 要:新形势下,电力施工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空间,只有积极加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才能提高电力施工企业......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研究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研究一 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思想定位首先应当明确的是,电力营销必须采取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把电力营销定位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的生产经营......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研究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研究 摘要: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思想定位是以市场为导向,总体策略定位为环保能源扩张策略,细分市场,重点突破,完善技术支持系统。当前,我国电力工业改......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我国电力企业已经成为电力市场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电力在电力市场的变化下也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变化规律。电力企业在为其他用户提供电能的时候,需要按照电力市场的要......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思考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思考【摘 要】在新的市场形势下,供电企业需要对电力营销的管理,实际策略上的转变,全面推行大营销战略,实施人财物的集约化管理,实现营销管理集约化,组织扁平化,......

    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企业品牌战略研究资源:卡普费雷尔,J.H战略品牌管理研究 【J】 . 伦敦出版社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适应国际化潮流,建立强势品牌,提高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国内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

    旅游企业营销创新

    浅谈我国旅游企业的营销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市场逐渐崛起,并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