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基本特征论文

时间:2019-05-14 10:1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申论基本特征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申论基本特征论文》。

第一篇:申论基本特征论文

摘要:申论已于去年被纳入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正式科目,并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工作中首开申论考试的先例。申论考试虽然刚刚破土而出但是,由于它大多用于中、高层公务员即各级领导干部的录用工作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因而倍受世人关注一经产生就撞击出较大的社会反响。因此,对申论开展认真的研究就显得格外必要。又由于申论考试尚处于尝试阶段许多人对申论及其基本特征缺乏全面认识有的甚至有所误解导致本末倒置。有鉴于此,我结合组织申论考试的切身体会,想就申论的基本特征作一探析。

关键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申论 主要问题 应试者 探析 基本特征 录用考试 综合素质

把握申论的基本特征,首先要从一个较大的视野来进行考量。现在,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这是我国新老干部交替的又一个重要时期。为现代化建设遴选人才是新老干部合作交替的重要保证,作为选拔国家公务员主要途径的录用考试,不可能不反映这一现实要求。申论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符合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符合当今

世界强化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的趋势。在发达国家,选拔较高层次的官员一般都采用类似申论的考核方式。申论被列为正式考试科目体现了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向国际标准靠拢的发展方向。以考核综合素质和务实能力为主的申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从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基本定位出发并通过与同类事物的比较和鉴别,我认为申论主要有如下基本特征。

涵盖性——博采众长、包容互补的特性

申论,取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申就是说明论就是论述。“申而论之”即为申论。申论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理解背景资料并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用简明、准确的文字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紧扣背景资料所提供的环境和条件及其主要问题论述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申论涵盖了作文和策论的功能但又有别于以往公务员考试中的作文有别于古代科举考试的策论。从广义上讲申论也是作文它保留了作文考试中考核分析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水平的功能。但是申论难度大于作文。应试者需要在阅读理解、分析归纳和把握给定资料的要点之后,才能自拟标题进行论述。如果说以往公务员考试的命题作文是一次性制成品那么申论则是二次、三次深度加工的产品。另外申论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所当然涵盖了策论的手法和功能。但是,申论较之策论增加了制定解决问题方案的考核环节,突出了对务实能力的考察。这主要表现为通过比较应试者所制定方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鉴别其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经验、实战能力、实际水平以及开拓创新意识等。这种考核常常使只有本本知识的人捉襟见肘。这是传统策论所难以比肩的。

综合性——全方位测查综合素质的特性

申论考试的综合性特征,从根本上说是由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自身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反映在申论及其考试中主要表现为:

其一给定资料的综合性。申论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管理等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内容丰富多采关系错综复杂大多属于现实生活中难点、热点问题的实际写照而不

是社会生活的简化版,更不是沙盘作业、纸上谈兵。相比之下虽然法学案例、管理案例、领导案例等也都提供案例资料但一般涉及面较为专一。

其二考核内容的综合性。应试者既要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敏锐、快捷地发现问题;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方案,采取具体措施解决问题;还要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作出理论分析、理性思考即从矛盾的特殊性入手抓点带面借题发挥研究其普遍意义。申论考试能有效地测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水平。相比之下一般考试中的案例分析,主要是要求考生按照试题所提示的几个问题写出对案例的判断和理由不要求进行系统的论述和论证。申论与之不同它既十分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又十分重视理性思考。申论把很强的实用性与很高的理论性珠联璧合结为一体。

关联性——环环相扣,内容连贯,有机统一的特性

关联性是申论有别于其它录用考试的一个鲜明个性。

其一背景资料紧密跟踪社会现实。申论给定的背景资料一般都源于社会生活的时事热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二r考试环节环环相扣。申论考试有三个环节。一是概括即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二是对策即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主要问题的方案。三是论述即依据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中心明确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论证。

申论的三个环节一脉相承、紧密相关、环环相扣。概括是后面提出对策和进行论述的基础。只有抓准了主要问题搞清了环境和条件,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只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根据对策提出的思路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述达到理论上明辨是非认识上得以升华。反之如果概括没有抓准问题对策必然隔靴搔痒,论述就会陷于言不及义。

真实性——客观度量基本水准,具有区别度较大,失真度较小的特性

真实测量考生的实际能力,客观反映考生的真正水准以达到甄别选才是任何录用考试形式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但事与愿违.高分低能的情况屡见不鲜。相比之下申论具有较强、较大的区别度和防伪打假的性能,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度量出应试者的差异。

其一申论所给定的资料虽然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但一般都是生活、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或是发生在身边的现实问题:这些材料既不偏重于文科,也不偏重于理科没有学科、性别上的倾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应试者的公平竞争。

其二申论考试能客观真实反映出应试者在学习和工作中已经形成的现实的、稳定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水平反映应试者长期积累而形成的、长期学习和锻炼而达到的内在要素和基本水准。这种现实、稳定的基本水准绝不是靠背诵几条应答技巧或者搞几次考前模拟训练所能奏效的。如同水滴石穿如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样申论考试的成败功夫全靠平时的积累与磨练。如果平时关注社会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每逢见到相关事件的材料便有意识地加以分析概括久而久之,就能培训出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理清脉络、抓住要点、组织语句、扼要表达的能力。再如要增强对策的针对性、可行性.关键在于平时经常总结工作经验总结处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成败得失的教训吃一堑,长一智,打一仗进一步,在总结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平时要经常注意那些对热点问题、有争议事件的分析文章、评论文章。只要平素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与实践,蓄势待发考场上自然就能提出高质皿的对策方案来。反之平时不接触社会不深入实际,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关在象牙塔内,即使满腹经纶也只能是一问以经济事茫然无所知。

总之申论由于具有特定的考试内容、考试手法、考试结构、考试功能,相对讲申论排斥那些套话、空话、闲话分析解决问题要求更加透彻、扎实、切合实际,泡沫成分较少干货实货较多.只要具有相当的功底考场上发挥失常的现象是很少的。可以说申论是真才实学者展示风采的舞台,而不是临阵磨枪者的竞技场.因此,应试者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努力中,而不要本末倒置平时不锻炼临时抱佛脚.找什么捷径,那是不会有多大收效的。

第二篇:申论——论文

第 64 讲

申论之“术”:文章写作(14)

表达——高分的关键

不说空话,说有内容的话。

不说套话,说有思考的话。

不说旧话,说有创新的话。

不说白话,说生动的官话。

不说胡话,说话准确严谨。

创新表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力

1、确立“种文化”理念,统筹城乡文化全面发展

2、确立“植大树”观念,发展民间公益性文化

创新举例:“三船齐发”大胆走出去和引进来

1、“借船出海”:寻找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2、“造船出海”:

特色文化善于走出去

3、“引船入港”:国外文化理念与经验敢于引进来

3、确立“育森林”观念,培育群众的文化消费力

创新表达:十度

一、胸怀要大度。

二、说话要适度。

三、工作有力度。

四、事业有高度。

五、家庭有温度。

六、读书有厚度。

七、思考有深度。

八、视野有宽度。

九、交往有弧度。

十、办事有速度。

城市管理要有温度

城市管理要讲适度

城市管理要有弧度

城市管理要有厚度

城市管理要有力度

改革要有高度

改革要有温度

改革要讲适度

改革要有弧度

改革要有厚度

改革要有力度

创新表述:八气 底气

正气

地气

大气

和气

锐气

灵气

勇气

创新表述:维稳要实现四个转变

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维稳向“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主动创稳转变;

由注重“事后控制”的静态维稳向注重“源头治理”的动态维稳转变;

由“管控打压”为主的刚性维稳向“服务管理”为主的韧性维稳转变;

由“扬汤止沸”的运动式维稳向“釜底抽薪”的制度性维稳转变。

创新表述

1.知世情、明党情、晓国情、察民情、解舆情

2.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纾民困。

3.2012 年湖北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个“进”:

稳神竞进,逆势而进,实虚并进,扎实推进,激情奋进。表达训练

四心:信心、决心、担心、关心

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

四静:静心、静气、静神、静悟。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

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业。

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

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四善:交善人、读善书、听善言、从善行。

四寡: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第 65 讲

申论之“术”:文章写作(15)

申论文章的五个得分突破点

一、提纲或框架

审题、立意后不要马上动笔,要进行充分的构思,写出提纲。即理清思路,建构框架,完成布局。这是最为关键的。考生成绩的高低在考场上能不能列一个写作提纲,我想各位要考出好成绩要先写好一个提纲,提纲是筋骨,提纲是蓝图,提纲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

提纲的内容(文章的框架)

1.标题

2.开头/总论点

3.分论点及其对应的材料/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

4.论证结构

5.结尾

二、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重要信息点,在文章结构中起到了“窗口”的作用。通过这一“窗口”,读者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善于从总体的角度,用简明、精确的词语,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观点,引导读者去发现并准确地把握文章要领,是拟定标题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题干要求取标题,总的来说,标题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批判式

批判式的标题是指以质疑一种错误观点或者一种负面现象来作标题。

(1)语言结构:

„„„不能„„„。„„„不是„„„ 示例:

农村建设不是为了面子。

学术腐败不能找借口。人祸不能借天灾卸责。上大学不是唯一的成才之路。

2.点睛式

点睛式的标题就是以文章的中心论点为标题的,这样的标题有的是直接指出文章的核心内容。

(1)语言结构

„„„关键在于„„„。„„„应以„„„为中心。„„„应着眼于„„„。„„„的核心是„„„。„„„是„„„的基础。„„„应分X步走。„„„应双/多管齐下

(2)示例:

解决就业的关键在于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在于转变生产方式。

解决摊贩应多在疏上下功夫。农村改革的核心在于“放活”。提高就业者的素质是解决就业的基础。治理网络污染要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并重。

3.对比式

对比式是通过两个角度和观点的对比来命题。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使文章显得比较有张力。(1)语言结构:

要„„„还是要„„„。(是)„„„还是„„„。„„„与„„„。不是„„„就是„„„。„„„不如„„„。在„„„与„„„之间。(2)示例

制造大国与品牌小国。在危与机之间的中国制造业。体育大国与体育弱国。

怒江——是下一个田纳西还是下一个漫湾。燃放烟花——禁不如限。电动自行车治理——堵不如疏。4.引申式

引申式是通过某个具体的时间以点带面把文章写出来。如 2008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命题作文《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又如北京 2007 年《从我国听证会制度的发展说开去》等。这样的标题决定了文章的风格要么是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要么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式的。

(1)语言结构:

由„„„说开去。„„„的启示。对„„„的思考。从„„„说起。从„„„看„„„。(2)示例

从“道德文章”说开去。承德扶贫模式的启示。对菜农不吃自种大棚菜的思考。从一场大雾导致的人间惨祸说起。对郭美美事件的透视。慈善事业需要跨越制度的限制。让高等教育走出行政命题的阴影。5.追问式

追问式的标题通常以问题的形式引发中心论点。

(1)语言结构

(对)„„的追问。„„N 问。„„说明了什么?。„„何时休?。(2)示例

稳定的支点在哪里? 征地之痛何时休? 乡村五问。

解决农村养老就可以吗?

三、开头

申论文章的开头最好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简单明快,直接揭示文章主题。文章的开头或者说第一段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得分的高低。

开头=事件+影响+观点

1.开头的结构

开头的结构一般有三层。第一层交代事件的缘起,根据材料得到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发生了某某事件,这样写非常自然具体。第二层揭示主题,由该事件看出某问题相当严峻,这样写完全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第三层谈某问题的影响或危害,这一层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这样的文章结构层层递进,浑然天成,有相当强的说服力,阅卷者读来会觉得非常舒服。2.开头常用的方法

(1)排比式

排比式是通过一系列现象或问题的并列来作为开篇的写作方式。这样的方式的一个特点是生动形象,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我们有的题干要求“语言生动”,这样的开头方式就会效果好一些。

例文:

食品安全事故何时了

苏丹红的教训还在总结,福尔马林发泡的海参鱿鱼又纷纷上市;安徽的毒奶粉风头正劲,广州的漂白陈化粮又粉墨登场;深圳连锁酒店的中毒事件未了,注水猪肉又横行于世„„这一件件的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追问式

这样的开头方式就是通过对一些问题或现象的追问来作为开头。这种开头的风格就是显得有些义愤填膺,咄咄逼人。这样的开头本身就带有比较强烈的批判性,文风也比较犀利,有一种快意恩仇之感。再次提醒,追问式中的追问应该是建设性的追问。

例文: 改革,当奋然前行

展开中央的“十二五”规划蓝图,推进改革的色彩依然那么醒目。浏览新近媒体的专家民意调查,呼唤改革的意愿依然那么强烈。如何将改革的色彩化作鲜活的图景?如何让改革的意愿成为生动的实践?改革的风险究竟多大?这些都是悬挂在各级施政者头脑中的一系列长长的问号。

(3)对比式

对比式就是通过成绩和问题的对比,或者通过两个截然相反的是件对比来作为开头的。这样开头的特点是对比鲜明,给人以强烈的反差。通过反差来鞭策人,催人奋进。同时这样的开头还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例文:

拒绝“城市二元化”

城市化,在当下中国人的脑海中,有着特别丰富的想象。它是引领现代化巨轮远航的飘扬的旗帜,它是撬动全球化大国崛起的神奇的支点,它是普通中国人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一个璀璨的梦想。在中国应对后危机时代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之际,城市化又被赋予特殊的使命。可是,当我们激情澎湃地去鼓呼、去追赶、去推进的时候,有没有思索过、诘问过:城市化的真谛、城市化的意义是什么?我们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城市化、为谁的城市化?

(4)点题式

点题式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就把文章的中心突出。这种开头非常直接明了直入主题,便于让阅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例文: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机制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让老百姓生活得战战兢兢,政府为此伤透脑筋,下发文件,加大执法,专项整治„„可谓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政府的行动不能说不及时,但是为什么有毒食品还是像野草一样,烧不尽、除不完?应对食品安全,治本之策是什么?说一千,道一万,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关键。

(5)引文式

通过引用一些经典。在引用经典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不能断章取义;第二要衔接恰当;第三经典要简洁明了,内容不要过多。

例文:

“关键在于体制上的障碍”,经济学家吴敬琏如是认为。一些曾为高管的现任政协委员谈到,从道理上应该转变,但是地方领导往往会受到两个压力:一个是政绩压力,另一个是财政收入的压力。“所以,不管认识上怎么转变,但是在两个压力下还是向着速度走,不惜用自己手里掌握的资源去支持高速度。增长方式就难以转变过来”。可见,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仅仅依靠转变观念、加强培训、大力宣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要把依靠的重点转向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等方面,通过系统配置措施,迫使官员不敢、不能、不想走饮鸩止渴的“独木桥”,而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阳关道”。这正是胡锦涛总书记进来不断强调的,要“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5.开头的万能句式

(1)叙述式:

近年来/目前/最近一段时间,„„现象/情况频繁出现/形势严峻,导致/造成„„ 究其原因,则存在多个方面„„ 由此,我们认为„„迫在眉睫/应当提上议事日程/应该重视„„/我们必须„„

例: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依然形势严峻,事故总量仍然过大,并有上升趋势;其中工矿企业事故伤亡的风险仍很高,导致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究其原因,则存在多个方面:一是“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仍然突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在贯彻执行中打了折扣;二是我国安全监管体制多次变化,长期存在的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监管效率较低;三是基础薄弱制约安全生产,长期投入不足,欠账较多,企业安全生产设施设备落后;五是安全科技整体水平不高,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滞后,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不能适应需要。针对于此,我们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2)引言式:

××曾振聋发聩地指出:„„/这正是近年来不断强调的„„可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例:

2006 年 4 月 17 日,刚经历一夜沙尘天气的北京全城被一层厚厚的黄色浮尘所覆盖。同一天,全国环保大会在京开幕,目击这一恶劣天气的各地与会者心情沉重。温家宝在开幕式上振聋发聩地指出:沙尘暴连续发生,对我们是一个警示。温家宝再次列举“十五”期间环保指标未能完成的例子,提醒各地环保工作者:环境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3)提问式:

××形势/现象再一次引发了世人的震惊/人们的警惕„„ 面对如此现状,我们禁不住涌出深深的忧虑:时下的问题为什么还是„„ 也有人乐观解说:从„„上看„„;从„„上看„„;从„„上看„„ 可是,如果转换一下视角,从„„尺度去重新审视、去深入思考,我们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例:

连续发生的沙尘暴已不是降尘污染市容这么简单,从中反映出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再次引发了世人的震惊:对大自然过度索取必遭报复。面对如此现状,我们禁不住涌出深深的忧虑:环境问题屡屡强调,为何还是危机重重?也有人乐观解说:从制度建设上看,我国已越来越重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七五”计划时就开始进行防沙、治沙的长远规划,人工治理沙尘暴的成绩已相当显著;从社会发展来看,人们的环保意识与日俱增;从大势上看,治理环境问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可是,如果转换一下视角,从经济发展的尺度去重新审视、去深入思考,在利润的诱惑下,粗放式增长、资源型扩张仍然主导着一些地方和企业的发展,我们为此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6.开头示例 例 1: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公共事件,尤其是社会根源引起的突发公共事件正处于高发阶段,如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张海超开胸验肺连锁反应、校园刺童事件等。这些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如何科学、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维护社会各阶层的核心利益,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升级,是新时期对我党执政能力的新考验。(2006 年国考)

例 2:

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 300 万平方公里,海洋生物有两万多种,滨海沙矿、海洋石油等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为我国创造了接近十分之一 GDP 的海洋经济。但是当人类大力开发海洋的同时,骇人听闻的日本水俣病、1998 年长江洪水肆虐、南方某市因围海造田而遭受灭顶之灾等事件纷纷袭来,向人类敲响了警钟,盲目开发海洋资源,忽视海洋保护,是不可持续的,是得不偿失的。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推进海洋开发与保护,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2010 年国考)

例 3: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据《财经时报》2004 年报道,中国过去十年间转让的土地达 1 亿亩。在土地征收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了侵犯农民主体地位的事件,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导致农民的群体性上访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建设和农村的稳定发展。因此,保障农民主体地位、做好土地征收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2007 年国考)

四、结尾

结尾是文章的收束部分,要对前边所提出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或提出希望、号召、要求等,关键是言简意赅、情真意切,让人回味。结尾=事件+意义

1.结尾的结构:

一般有三层。第一层概括总结,收束全文。第二层强调和深化主题,或把第一段的话翻新,或反面论述,三两句话总结全文。第三层提出希望或者发出号召。通过应试者的总结分析,把由具体现象引发的思考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或理论的高度,一般可纳入“科学发展—社会公正—和谐社会”的话语体系。

2.结尾的常用词:

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

3.万能句式:

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

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矛盾多发期之时,关心和保护农民工,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在劳动工资、就业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公平、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化解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纠纷,对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过渡

过渡包括过渡段、过渡句、过渡词以及用来连接上下文的字词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恰当地使用过渡可使文章更加流畅,逻辑表现得更加清晰,阅卷老师更加容易把握文章的要点。

1.过渡段:

通常用在连接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与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之间,或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与第三部分解决问题之间,可使文章层次清晰,段落分明。过渡段可采用单句形式,也可采用复句形式;可采用陈述句,也可采用反问句。一般情况下,过渡段的前半部分概括上一段的内容,后半部分引出下一段的内容。

2.过渡句:

可用于某个段落的句首,总结上一段的内容;也可用于句末,引出下一段的内容。可以用来概述材料,或表示转折意义,或提出问题。

附:申论常用词汇及语句

常用词汇:

副词:大力,逐步,坚决,严厉,高度,切实,扎实,着力,强化,突出抓好,加快,着重,严格,继续,积极,要进一步,深入

动词:确保,提高,推进,增强,加大,制止,坚持,杜绝,提倡,加快推进,大力开展,夯实(基础),严格执行,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推动,建设,完善,促进,建立,着力加强,强化,健全,落实,高度重视,建立机制,抓好

坏的动词:危害,损害,破坏,形势严峻

成就:重大突破,不断得到加强,重大进展,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初步建立(体制),显著改善,显著成就,成效显著,积极进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意义和必要性:重要举措,必然要求,对于„„有重要意义,重要内容,事关„„大局,关系„„,基本要求,强大动力(一般指改革),有效途径,有效举措,有力举措,重大任务,迫切需要

„„是„„的根本/关键/前提/动力/保障/重点/核心/基础。

常用语句: 对出现的问题冷静对待,正确认识,全面安排,妥善处理。

强化各级政府的„„职责,开展„„行动。

各部门都要切实履行职责,并要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把„„放在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

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合作交流工作机制。

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利益。

切实把„„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工作任重而道远。

落实是决策的归宿和做好工作的关键。

制定专项规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分工负责,落实责任。

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搞好舆论引导。

对出现的问题冷静对待,正确认识,全面安排,妥善处理。

要把教育引导、利益调节和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来。

制定专项规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合作交流工作机制。

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

把„„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要从理解人、关心人、保障人、服务人的角度出发,多为各相关群众提供方便,尽可能地把事情做实做细,让他们感到温暖。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水平、低效益。

第三篇:申论论文

一、选择教材,把握命题趋势

对于教材、真题、模拟题的选择,考生要慎之又慎,既要选择权威出版机构编写的,又要能够在备考方面给自己借鉴和启示的,从而使考生能够全面掌握申论考试的知识点。

同时,考生要对甘肃省申论考试历年真题有宏观上的认识,深入了解本省申论考试的命题规律和命题趋向,从而在备考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胡子眉毛一把抓。

二、关注时政,充实热点储备

首先,要关注理论政策,包括党和国家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当前主要理论政策有: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当然,这些理论不会直接出现在试卷中,但是包含的基本原理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同时这些理论政策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其次,要关注社会热点,尤其是社会重大事件,包括党和国家重视的、并着力解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问题。分析甘肃省历年省考真题我们可以看出,甘肃在申论题材选取上趋向于经济和社会领域,因此考生应当注重对这两个方面的热点积累,在备考过程中既要全面把握,又能有所侧重。

最后,要关注时政要闻,阅读时事评论,主要是官方网站和权威杂志上的评论文章,一方面有助于考生对时政热点形成整体认知,另一方面考生可以通过阅读评论文章积累写作词句,并不断提高自己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演练真题,提升写作水平

中公教育在教学与申论批改中发现,很多考生都在备考申论的过程中都是“眼高手低”,重阅读而不重练笔,重思路而不重文字表达,这其实造成申论成绩跌入谷底的一大原因。因此,考生在备考申论时既要积极收集理论热点、学习写作方法,更要大量练笔,尤其是演练真题,并且在写作完成后对照参考答案进行修改,有条件的话请教老师批阅,从而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形成自己的写作套路,使自己的文章更符合申论考试的要求。

另外,在练习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申论作答要求,把握好时间和字数,同时保持字迹清晰,卷面整洁,从而养成良好的作答习惯。

四、调整心态,积极应对考试

立志于成为公务员的考生,首先应该树立坚定的信念,始终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成功,达到目标。其次要有恒心和毅力,考生在复习考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充分利用学习时间,不抛弃,不放弃,将公考复习进行到底。另外,还要有承受压力的勇气。对于每一个参加公考的考生来说,面对人生中得一个机遇,面对许许多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备考期间心理压力大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考生在备考期间要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勇于直面压力。

最后,中公教育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一举成“公”!

更多相关信息 2011甘肃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战术篇

去年3月1日,陕西省神木县在全国率先实施“全民免费医疗”,一时间好评如潮。最近,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算一算账,花了1.5个亿,把老百姓看病的问题解决了,老百姓爆发出来生产的热情,这种生产的积极性,这种巨大的社会合力推动了神木的发展,说实话要算经济账的话,我们政府赚了一大笔钱。民生建设,如果搞得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行和推进,也是一个高回报的投资。”

在招商引资、大拆大建等“发展经验”依然风靡之时,神木县却喊出了“民生是高回报投资”的宣言,估计这在更多习惯把民生保障当包袱的地方官员眼里,实在是一种另类思维。

然而我们要说,神木的“宣言”只不过说出了一个常识,医疗、养老等社会政策,从来不只是政府财政的负担,从来不曾站在经济发展的对立面,在国外,曾有一种理论认为,福利开支浪费社会资源,降低了经济投资能力和生产力,拖累了经济,但现在,这一论点早就被抛弃。一个新的共识已经形成,那就是“社会政策也是生产力”,医疗、养老政策不只利于社会公平,对经济效率亦有重要贡献。

社会政策为何能推动经济发展,或者说,缺少社会政策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社会代价,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我们就以医保为例。

其一,公民医疗福利的缺失,无疑会让个人和家庭缺乏有效的风险保护机制,导致陷入困境,在现实生活中,一场疾病拖垮一个家庭的例子实在举不胜举,而对于因病致贫的家庭,政府不得不给予长期救助。其实算起来,政府与其把大量的钱花在事后长期救助上,不如事先花较少的钱用在医疗保障上,等到“贫困陷阱”形成之后,再去进行补偿,成本要高很多。可见,“免费医疗”、政府“大赚”,绝非虚言。

其二,一个健康人在一生中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是难以估量的,保护公民的健康,就是在增进社会财富,相反,如果不能让公民免于疾病的恐惧和重压,那会造成国家人力资本的损失,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神木为“免费医疗”花了1.5个亿,相信因这笔投资而受惠的人群,他们所创造的财富,要远远大于这1.5个亿。

其三,医保等社会政策的完善,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如此,将带来社会凝聚力的增加。这种社会凝聚力,是一笔无形的社会财富,它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激发经济社会活力,有着巨大作用。对此,神木官员形象地描述,“把老百姓看病的问题解决了,老百姓爆发出来生产的热情,这种生产的积极性,这种巨大的社会合力推动了神木的发展”,说出这番话,官员们显然深有感触。

神木官员的思维是明智的,但可惜的是,这一思维还远未成为共识,虽然之前各地曾端出种种“民生蛋糕”,但有多少官员能认识到这些“民生蛋糕”背后的“高回报”,像建设开发区,建设商业区那样不遗余力地投资呢?也正因为这种思维的局限,所谓的“民生蛋糕”其实往往并不如人意:民众看病难,大多地方的医保基金却花不出去;民众教育负担重,可教育投入4%的目标至今还停留在纸上;房价节节高涨,保障房的建设却速度缓慢„„

我们常说,人是发展的目的,其实,人也是发展的基础,一个社会要想有前途和未来,它最重要的投资不应花在钢筋混凝土上,不应花在机器设备上,而应花在“人”上,把民生当成是高回报投资,尽一切可能发展和释放人力潜能,应当成为官员,成为我们社会的共识。

第四篇:信息及基本特征

信息及基本特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对信息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明确信息的一般性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命题讨论,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发现日常生活、学习中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并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信息特征的认识,知道信息交换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

行为与创新

加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

难点:信息的特征。

三、教学背景分析

“任务驱动”是给学生下达一个具体任务,新知识隐含在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一所学知识的建构[1]。同时,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是复杂的、非良构的,单靠学习者个别化学习方式是无法完成任务的,而协作学习方式就可以达到这种学习目标。因为协作学习是一种既适合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教学策略。协作学习被看作是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这种机会将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大有裨益

[2]。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将知识隐含于任务之中,通过任务的完成来达到学习目标,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3]。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和信息打交道,通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定义及特征。

四、教学方法研究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书中的知识点几乎都可以转化为计算机操作,但是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未必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操作中,所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能有效的给学生施加任务的“负担”,让学生能积极的投入,积极的思考和操作,直至完成任务。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为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相对其它章节有相对独立的地位。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有开启含义,教学参考给出的参考课时1课时。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做到这些,我认为在这个开始时就要把方向摆正,让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课程就是要这样上课。因此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

将本节分为两个相对单元,一是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二是信息的概念及特征,通过日常事例,让学生体会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以《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救落水少年3人溺亡》让学生知道语言、文字、符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从而引出信息的定义。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出信息的特征,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进行归纳。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六、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新课引入

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个新学校。以后我们一起来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你们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上课的题目是信息及基本特征,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得很多的信息,比如:清晨的霞光送来了黎明的信息;小草发芽隐含着春天的来临的信息;树叶变黄隐含着秋天来临的信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每天的天气预报可以得到天气的信息,红绿灯指示着交通的信息;打开电视,看新闻,我们可以了解全球的信息。

师:同学们,除了我刚才讲的例子外,你还能想到哪些属于信息的例子?请试着说一说。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

生:网络、报刊、电视、广播、书本上的内容……

师:由此可见,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师: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外界的信息会怎么样呢?请看材料一。

材料一:意大利洞穴学家毛里奇?蒙塔尔的洞穴生活

2003年7月29日,40岁的意大利洞穴专家毛里奇?蒙塔尔只身到意大利中部内洛山的一个地下溶洞里,开始长达1年的命名为“先锋地下实验室”的活动。

“先锋地下实验室”设在溶洞内的一个68平方米的帐篷内,里面除配备有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外,还设有起居室、卫生间、工作间和一个小小的植物园。在洞外山顶上的控制室里,研究人员通过闭路电视系统观察蒙塔尔一个人在长期孤独生活的情况下生理方面会产生哪些变化。

在2000多米深的溶洞里,周围死一般的寂静,刚开始20天左右,由于寂寞与孤独,蒙塔尔曾感到害怕,怀疑能否坚持到底,但是后来还是顶住了。他给果树和蔬菜浇水,看书、写作或看录像。一年中,他吸了380盒香烟,看了100部录像片。实验室内还备有一辆健身自行车,他共骑了1600多公里。

度过了1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后,蒙塔尔于2004年8月1日重见天日。这时,他的体重下降了21公斤,脸色苍白而瘦削,人也显得憔悴,免疫系统功能降到最低点;如果两人同时向他提问,他的大脑就会乱;他变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虽然他渴望与人相处,希望热闹,但他的确已丧失了交际能力。

师:通过这个材料,你们有什么感想?

师:生活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同学们只有友好的相处,相互之间获得更多的信息,才能有利于你们的成长和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是人类生存在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事例,让学生体会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二)共同讨论,学习新课

1.命题讨论,理解信息的含义

师:有些同学就问:老师,你今天讲的是第一章第一节,没有电脑操作的内容,为什么不在教室上?怎么还到微机房呢?老师在这里告诉你,通过电脑,我们可以更直接、更方便的获取信息。

师:同学们听说湖北荆州长江大学有三名大学生,为了救两名小学生而献出年轻生命的英雄事迹?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通过幻灯片展示三个大学生的照片)

生:听说过。

师:你们是怎么听说的?

生:电视、网络、听朋友、家里人说的等等。

师:请同学看一段文字,打开桌面文件夹——上课内容,打开材料:救落水少年经过师:再请同学看一段视频。通过视频和材料你们有什么感想?

材料二:大学生结成人梯救落水少年

2009年10月24日,为了抢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男孩获救,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

三位不幸被江水吞噬的大学生刚刚入学一个多月。10月24日,他们相约去集体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徐彬成同学很快救起了一个男孩。同时,其他几个同学也跳下水去救另外一个男孩,但施救并不顺利。情急之下,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帮忙,另一名少年也获救。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情况危急,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这时,正在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3人却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

经过紧急搜救,三名同学的遗体先后被打捞上来。大学生、冬泳队员救人的英雄事迹很快传开,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生:(讨论)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老师在这里也想说几句:这几名90后的大学生,让我们看到90后很有责任心,敢担当,肯奉献。在座的同学都是90后,你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在这里老师想说一句题外话:我们在感动之余,还应多做点的思考。假如我们能多学点考试以外的生存技能,救生技能,那么在紧要关头,我们既能挽救别人,又能保存自己。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文字、图像、声音、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

师:我们在看战争的电影时,地下情报人员,通过发电报,把一些信息传给对方,有同学知道电报的内容是什么吗?

生:就是一些代码。

师:说明代码也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

师:同学们知道SOS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生:(学生回答)

师:由此可见,符号也可以传递信息。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哪些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

生:文字、图像、声音、代码、符号。

师:表达和传递信息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指今等等,这将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体会。师:有一份报到: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通过上面的几组数据,我可以知道目前我国互联网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数据也可以传递信息。

师:什么叫信息呢?其实信息没有固定的表达方式,小学课本里,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那初中课本是怎么定义的呢?请看课本第2页,信息通常就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思。

设计意图:对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救落水少年3人溺亡材料和视频分析,同时让学生知道语言、文字、符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这一环节以命题讨论为主导,师生共同分析,理解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1)信息的普遍性

信息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就是信息的普遍性。

(2)信息的传递性

师:三名大学生英勇救人的信息从湖北荆州传到江苏滨海实验中学,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

生:说明信息具有传递性

师:上面的信息我们同学是通电视、网络、朋友、家里人知道这则信息,说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需要——载体。

(3)信息的可加工性

师:三名大学生英勇救人的信息的学习,我们很感动,同学们也学到了很多,经过我们的头脑加工,我们获得这么多的知识,说明信息具有可加工性。

(4)信息性的可共享性

中央电视台每晚播放的新闻,全国可能有好几亿的人都在观看、共享着,而播报人员却不会因为播放这些信息而失去了它们。物质和能源一旦被人占有,其他人就得不到了,而信息则不然。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各自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共有两个思想。”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信息具有共享性。

(5)信息的可存储性

师:大家看过武侠小说吧?

众生:看过!

师:好,请听题:武侠小说里的经常在争一种神秘的书,里面记载着练功方法这样宝贵的信息。但是有个叫令狐冲学到的各派剑法却不在书上,谁知道在哪里记载着这些信息?生1:思过崖山洞的壁上。

师:不错!令狐冲发现时,这些信息在墙上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幸好没有火山喷发或是大地震,否则墙作为信息的载体碎了这些剑法信息也就没有了。

师:请听下一题,有的同学喜欢用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奋发学习,学有所成,你们的座右铭通常写在哪地方?

生2:写在日记本里!

生3:写在铅笔盒上!

生4:存在文曲星上,打开就看到!

生5:老师我有手机,我放在开机画面上!

生6:刻在课桌上!

师:刻在课桌上是不对的,要爱护公物!鲁迅当年刻在课桌上也是不对的,不过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就不追究他老人家了。但是现你如果随处乱写乱画,为你的座右铭这条信息的乱找载体,我们就追究你的责任的!

(6)信息的价值

师:人们说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我们离不开信息,信息具有价值性。信息给我们提供的价值却与物质、能量有很大的不同,请问下面哪些不是说信息的价值:

A.读书以明理 B.知彼知已,百战百胜 C.春雨贵如油

生:C。

师:“读书以明理”,这是说信息可以让你有知识,能知道一些道理,所以是有价值的。“知彼知已,百战百胜”,是说战争中信息(情报)可以决定胜败,是信息的价值体现。“春雨贵如油”,这说的是春雨的可贵,也不是指信息。

(7)信息的时效性

师:有件高兴的事想向大家宣布一下,我看到一个报名通知,学校拟在2008年12月30日组织同学样去国家级森林公园考察植被资源,乐意去的班级与个人务必在通知下发当日去教务处报名。

生:耶!我去!我去!

生:是真的吧?不会骗人吧?

师:通知我带来了,有同学想报名参加吗?可是免费的哦。

生:呀!老师你看“学校拟在2008年12月30日组织……”,是几年前的事了,早没用了啊!

师:我看看――的确是过期了,这么让人振奋的信息已经成为一张废纸了。生:(失望~)唉!

师:所以,以后我们可是要注意信息的时效性(板书),时效性会影响对信息价值的认补充内容:

师:例1:当你坐车时,有人打开饮料,喊到,“中奖了”,他愿意以很便宜的价格卖出,旁边有人争着要买,看到这个中奖的消息,你应该怎么办?

例2:有一条短信,是恭喜你中了500万元大奖的信息,让你先汇500元手续费到……,你信吗?你汇500元吗?

(学生讨论)

师:从这二个事例中我们可看到:当你看到、听到信息时,不要轻易相信它,你应该考虑这个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信息本身存在真假之分。

师: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上有些信息有时由于缺少督促力度,我们也不能轻易的相信它。

师:信息的有哪些特征呢?(请学生总结)

生:普遍性、加工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还具有价值性和时效性。引导学生看课本:P4

设计意图: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出本节课所要讲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进行归纳。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采用这种形式,学生亲自参与教学过程,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结束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从你们灿烂的笑容中,老师知

道你们已经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其实电脑就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它向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只要你愿意走进去,你就可以了解世界,获得更多的知识。感谢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指导,感谢同学们的合作支持!

教学反思

由于信息、信息的概念比较抽象,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如何让学生对此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成为开学之初最关键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意味着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础,避免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误识,在学习中自主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来为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服务。

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开展师生一起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几个环节的讨论。每个环节都选取贴身的问题,讨论过后,及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的课业,以巩固所学,从整体上对本节内容进行梳理,起到了较好的总结作用。

由于本节课并不想给学生非常科学的概念,所以采取的教学策略比较活泼、宽松,打破了以往呆板的知识传授方式,学习更加民主化,活动更加主动。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深化概念的理解非常有益处。

参考文献

[1] 赵永锋 谈任务驱动教学法[N]甘肃人民日报,2008-5-08(6)

[2]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79

[3] 柳素霞,武法提 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及实验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6(2):37-40

第五篇:秘书工作的基本特征

秘书工作是辅助性的工作,然而又不是一般的辅助性的工作,因为辅助性的工作很多,秘书工作是综合性的辅助性的工作,秘书人员是领导眼、耳、手、足、口、脑等器官的延伸,秘书工作是领导工作的延伸。主要表现在:

(一)秘书工作贴近领导,同领导同步运转,同心运转。

(二)秘书必须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和高度来思考和处理各种问题。

(三)秘书工作成果具有潜隐性,就是秘书的劳动成果不单独表现出来,而是包含在或是隐藏在领导的劳动成果之中。秘书工作具有幕后台下的性质。

下载申论基本特征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申论基本特征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秘书工作的基本特征

    秘书工作的基本特征 秘书工作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秘书学 界很不一致。目前,比较流行和影响面较广的有如下几种观 点: 第一种是“四性”说。即认为秘书工作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

    中国文化基本特征之我见

    中国文化基本特征之我见 1、传统文化的主体属农耕文化。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决定着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中国的传统经济特点是农耕经济,它的文化就必然是农耕文化。诗歌是中国......

    广告的基本特征

    广告的基本特征 一、广告的对象是公众。广告的信息不是传播给某一个人,而是传播给全体公众或某个特定的人群。。广告提供的所有信息,对公众来说应该是有价值的,即能起到传播信......

    网络广告的基本特征

    尚杰网络工作室shjseo.com 网络广告的基本特征 电子网络广告是新生代的广告媒介,它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它有传统媒介广告的优点,又有传统媒介 所无可比拟的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说课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说课稿 今天说课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本人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 1.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