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
浅析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
摘要:随着 科学 技术的 发展,计算 机数据处理技术在 会计 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企业 在建立了会计电算化系统后,会计基本上从单纯的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中解脱出来,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它也为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电算化系统下内部控制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已有十几年的发展 历史。它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数值核算,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它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报表中解脱出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正确性与全面性。但在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更严峻的考验。笔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以及如何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作一些浅析。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1.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控制内容及形式与手工会计系统存在差异。在传统的手工系统下,控制的内容主要针对 经济 事项本身的交易,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和签章,控制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员的职务相分离,职权不相容的内部牵制制度来实现的。而在电算化系统下,业务处理全部以电算化系统为主,出现了计算机的安全及维护、系统管理及操作员的制度职责、计算机病毒防治等新内容。
2.内部控制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在电算化系统下,由于会计信息的核算及处理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控制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控制对象原来为会计处理程序及会计工作的相容性等,会计资料由不同的责任人分别记录在凭证账簿上以备查验,是以对人的控制为主;而在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数据一般集中由计算机数据处理部门进行处理,而财务人员往往只负责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和编码,并对计算机输出的各种会计报表进行分析。这样,内控对象转变为对人与计算机二者为主。
3.控制的实现方式发生了变化。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以人工控制实现。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则具有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电算化系统许多应用程序中包含了内部控制功能,这些程序化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程序发生差错,由于人们对程序的依赖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增加了差错反复发生的可能性,使得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从而使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加大。
4.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缺乏交易处理痕迹。手工会计系统中严格的凭证制度,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逐渐减少或消失,凭证所起到的控制功能弱化,使部分交易几乎没有“痕迹”,给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
5.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存储电磁化。电算化系统下,原先会计业务处理过程的凭证、汇总表、分类表等书面档案资料被计算机自动生成的会计信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中(如光盘、硬盘等),是肉眼不可见的,很容易被删除或篡改而不会留下痕迹;另外,电磁介质易受损坏,加大了会计信息丢失或毁坏的危险。
6.网络 的迅猛发展及其在财务中的进一步应用带来了许多新问题。网络技术无疑是目前IT发展的方向,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也不可避免受到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Internet在财务软件中的应用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将是革命性的。
二、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1.交易授权、执行等内部控制方法改变。由单一的人工控制转为程序控制和人工控制相结合。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签章,内部控制的方式主要是人员的内部牵制制度。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帐务的集中化处理,使会计部门传统的内部控制措施如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试算平衡的检查,总账、明细账的核对等 自然 而然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内部控制措施,如凭证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发生额平衡检查。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
2.内部控制的程序化使得内部控制具有长期的依赖性并增加了差错反复发生的可能性。电算化系统中内部控制具有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电算化系统许多应用程序中包含了内部控制功能,这些程序化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由于人们依赖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使得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3.无纸化作业使会计信息系统缺乏交易痕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控制为主,也就是内部控制的对象发生变化。手工会计系统中,内部控制的对象主要是会计对象、工作情况、信息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等严格的凭证制度。企业的经济业务发生均记录于纸张之上,并按会计数据处理的不同过程分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使会计核算无纸化,修改数据不留痕迹。
4.控制的范围扩大。传统的内部控制主要针对交易处理,而电算化系统下,由于系统建立和运行的复杂性,内部控制的范围相应扩大,包含了传统手工系统所没有的控制,如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修改程序的控制等。
5.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存储电磁化,加大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手工会计系统中,会出现由于会计人员的粗心大意、疲劳或处理环节过多等而产生的无意错误。会计电算化后,输入数据正确、计算机程序正确和设备正常运转三者具备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如果上述的任何一方出现差错,就会使处理结果错误。而且 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中,是肉眼不可见的,很容易被删除或篡改而不会留下痕迹;另外,电磁介质易受损坏,所以会计信息也存在丢失或毁坏的危险,因此,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电算化 会 计 系统中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
三、会计 电算化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算化系统下的会计及电算化岗位的职能权限问题。操作权限控制是一种基本的内控手段,在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业务处理大部分由 计算 机操作,人为控制减少,削弱了会计审核功能。有些单位的各岗位操作权限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有的操作员可以以不同的身份进入系统操作,使分工控制名存实亡。
2.会计人员因主观原因或技术因素造成非法操作或操作失误。这是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中的主要任务,因其系统的程序、数据、文件等很容易被仿造、复制和修改,而不会留任何痕迹,所以某些人员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利用职务之便或不按操作规程进行非法操作,如通过冒名顶替、盗取密码等手段来非法改动、销毁会计资料,给单位造成严重损失。
3.会计软件的安全性及保密性问题。现有的软件系统在设计、开发阶段普遍存在重功能轻安全的现象,以至软件投入运行后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数据库呈开放状态、易于打开等。电脑的系统数据和会计信息资料有面临被不留痕迹的浏览、修改的风险,而现在许多单位缺乏操作的记录功能,出现问题后不便于追究责任。
4.会计资料的备份和保管不及时、不规范,导致财务数据丢失。在会计电算化法规中明
确规定,单位应坚持每天双重备份,并分人分处保管。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并没有真正落实,也没有及时打印并按规定保管凭证和账簿,致使电脑一旦出现故障或磁性介质损坏时,部分会计资料就会丢失,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5.缺乏专业的系统维护人员。目前,许多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缺乏;而系统的维护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熟悉,但对会计业务不够了解,使得在系统运行中的故障不能及时分析、排除。
四、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1、建立全面规范的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管理基础主要指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没有很好的基础工作,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 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将遇到重重困难。
强化内控管理,提高电算化的 科学 管理水平是建立 现代 企业 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2.加强组织和人员职能控制。
综上所述,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关键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科学的会计乃至管理信息系统或体系,以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本文就电算化会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及如何完善电算化会计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发表本人的一些浅见,相信随着科技的越高深 发展,给电算化会计系统提供更广泛的应用外,也给内部控制带来一些新的难题,但只要抓住控制问题的关键所在就能为电算化会计打开一片更广阔的空间,电算化会计的发展就能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其深入,必将形成新的会计和,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使得电算化会计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地调整、改善,真正做到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提高企业的 经济 效益
第二篇:浅析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浅析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的简称,是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报帐、记帐、算帐、查帐以及部分需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它的使用,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数据高度共享、检索查询速度快捷、编制报表简单、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核算手段和财务管理决策的现代化使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会计信息更准确、更及时,提高了会计分析决策能力,为管理者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更好地实现其参与管理、决策的职能。
我国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会计电算化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数值核算,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这些变革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更严峻的考验,管理制度《浅析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文中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应深入地推行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使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另一方面,任何计算机系统都不是无懈可击的,制度也不可能天衣无缝,应顺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潮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高效性及准确性,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创造更高的效益,为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环境下不落后于形势,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一、电算化会计特征:
1、信息系统的特征。所谓信息系统就是指从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到传输使用的整体。电算化会计系统是指对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与报告使用会计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结构,分别为不同管理层服务。会计数据处理系统结构(adps)为操作层服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结构(amis)为中层管理服务: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结构(adss)为高层服务。同时,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又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2、数据集中存放和管理的特征“电算化会计”改变传统会计数据重复记录分散存放而带来的弊端,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及数据仓库技术,实现了数据分类集中存放,既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又可从此完全取消各种会计明细分类账和对账操作,实现数据共享。
3、人机交互作用的特征。“电算化会计”可理解为一个由人、计算机、数据及程序组成的系统。因为它不仅具有核算的功能还具有管理和控制的功能,所以,它离不开人的交互作用,尤其是预测和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控制下完成。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不应该是一个“儍瓜型”的仿真系统,而应该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的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篇:浅析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论文摘要]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的简称,是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报帐、记帐、算帐、查帐以及部分需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它的使用,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数据高度共享、检索查询速度快捷、编制报表简单、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核算手段和财务管理决策的现代化使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会计信息更准确、更及时,提高了会计分析决策能力,为管理者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更好地实现其参与管理、决策的职能。
我国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会计电算化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数值核算,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这些变革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更严峻的考验。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文中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应深入地推行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使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另一方面,任何计算机系统都不是无懈可击的,制度也不可能天衣无缝,应顺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潮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高效性及准确性,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创造更高的效益,为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环境下不落后于形势,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一、电算化会计特征:
1、信息系统的特征。所谓信息系统就是指从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到传输使用的整体。电算化会计系统是指对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与报告使用会计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结构,分别为不同管理层服务。会计数据处理系统结构(adps)为操作层服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结构(amis)为中层管理服务: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结构(adss)为高层服务。同时,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又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2、数据集中存放和管理的特征“电算化会计”改变传统会计数据重复记录分散存放而带来的弊端,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及数据仓库技术,实现了数据分类集中存放,既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又可从此完全取消各种会计明细分类账和对账操作,实现数据共享。
3、人机交互作用的特征。“电算化会计”可理解为一个由人、计算机、数据及程序组成的系统。因为它不仅具有核算的功能还具有管理和控制的功能,所以,它离不开人的交互作用,尤其是预测和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控制下完成。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不应该是一个“儍瓜型”的仿真系统,而应该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的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篇:浅析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浅析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摘要]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使很多企业会计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不适应,使企业会计工作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此,提出了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策略。应加强业务人员组织控制、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等,以期保证企业会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受托者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因此现代企业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改善内部控制程序,提高控制水平,防范经营风险使企业内部控制达到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规避风险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以保证财务实行电算化后的系统正常、安全、有效地运行。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系统设计开发不够完善
由于企业性质、规模的不同可能一些企业无法直接使用通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则需要开发针对本企业的会计软件。在研发之前要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但由于现阶段具有所需计算机水平和会计水平的高级技术人员有限,因此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就会出现对需求分析和可行性评价进行得不够全面、充分,对未来业务发展的预估不够,考虑实际情况不够实际深入,不能满足会计业务需要
变化,结果造成与企业的业务管理系统不能完全接口。
2.数据集中处理削减传统内控制度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打破了原有的手工做账处理程序,传统账务处理会计人员联系是直接的,可以根据岗位的不同自然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体系。而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部分联系便转化为人与计算机的联系,使犯罪更具隐蔽性。
3.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和保密性差
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几乎所有数据处理都由软件自动完成,不仅会计人员甚至外部人员都可从计算机上浏览到会计信息,甚至对会计信息进行篡改,这无疑给数据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虽对每位操作员都设置了权限和口令,但总会有些企业对权限管理比较松懈,以至于一个会计人员可以以不同的身份进入系统进行不同的操作。
4.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传统手工会计授权下,对于每一项业务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工作人员的签名和印章。而在使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之后签名和印章会运行特定程序进行业务处理,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二、加强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对策
1.加强业务人员组织控制
实施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后,由于会计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要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环境的特点,按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对手工系统环境下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制定出相应的组织
和管理控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
2.加强系统操作、控制与维护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操作与维护要通过制定一套完整而严格的操作规程来实现。这样才能保证软件操作的规范化,保证程序安全有效运行,防止非法人员的恶意修改或删除。同时以网络为支撑建立中心库,加强数据处理的集中控制管理,从而进一步强化企业监管力度,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成本。
3.加强档案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档案主要是指打印输出的各种账簿、报表、凭证、存储会计数据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储介质。磁性介质必须及时进行备份,并做好防病毒侵袭工作。同在不同的地点要存放纸质档案进行备份。所有财务档案均应做好防火、防潮、防尘、防盗等工作,并定期盘点整理。磁性介质还要进行防磁工作。另外,系统文件由专人负责保管,使用和修改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审批,与系统无关人员不得接触系统文件,从源头上控制会计数据信息的操作。
4.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要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能力素质的建设直接纳入内部控制结构中。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对会计工作人员的选用与培养,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达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主体诚信。使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实践证明,计算机本身处理过程出错
几乎为零,而人为原因造成的错误和舞弊现象则普遍存在,且一(下转第158页)
第五篇:浅谈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摘 要:阐述了会计电算化的深层含义,分析了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内部控制的特点与挑战,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参考大量参考文献,探讨了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会计电算化的深层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 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表面上来看,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帐。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它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提高,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解放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2 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内部控制的特点与挑战
控制是指按照一定的条件和预定的目标,对一个过程或一系列事件施加影响,使其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有组织的行为。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不仅包括企业高层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还包括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控制的目标是保证企业财产、检查有关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贯彻既定的管理方针。
(1)会计岗位发生变化,会计业务缺乏有效牵制。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自动化、控制的程序化,与此相适应,会计工作的分工、岗位职责、权限也发生了变化,使传统职权分割的控制作用近于消失,信息载体的改变及其共享程度的提高,又使手工系统以记账规则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失效,如不及时调整将形成内部控制隐患。
(2)会计资料存储方式发生变化。会计电算化将各种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上,极易被篡改而不留痕迹,伪造、变造业务,导致会计资料失真,账、实不符,给一些不法之徒提供了可乘机会。另外,数据集中在磁(光)介质中,一旦发生火灾、被盗、感染病毒等,容易造成数据丢失。
(3)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将有赖于电算化程序的质量。如电算化程序本身的漏洞,就会降低系统的安全性。现有的会计人员对自己的口令并不十分重视,安全意识淡薄,操作口令管理不严,容易泄密或被人窃取,带来巨大隐患。
(4)会计电算化中的反记账或记账清除功能的使用,对会计账薄的严肃性有一定的影响。从本质上讲,反记账功能是对错误的一种更正行为。而用手工方式记账后是不允许重新记账的,对于账本上的错误,应采用画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或红字冲销法来更正,更正错误的过程被留下痕迹,这样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
(5)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会计电算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会计介质将发生变化,并迅速走向电子化。如网上银行的开通,通过网上划转资金,结算单据均以电子化的形式出现,会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失去意义,都需要采取新的内部控制方法。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效实施内部控制
人是制度的实施主体,再完善的制度,如果得不到人有效地实施,仍然只是形式,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后,应充分重视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对财务人员而言,应做到:首先,控制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财务人员应充分发挥控制作用。对于在软件程序运行中无法自动执行的例外事项的控制,如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等,仍需要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控制和监督,因此财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加强工作责任心,对能够予以控制的经济业务实施严密控制,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其次,财务人员应注重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兼具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以适应电算化系统实施人机控制的要求。财务人员应在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对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使系统得以安全、高效地运行。应注重对会计电算化审计人员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在职人员电算化应用水平的培训。二是加快和财经类高校联合办班,专门培养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和审计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系统开发人员,择优录取到审计队伍当中,使他们成为电算化审计的专业技术人员。
3.2 加强程序操作控制
这项控制就是针对会计电算化提出的新要求之一。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应制定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的办法,这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体体现。上机守则主要是对电脑机房内工作所作的一般性规定。操作规程则是提出了计算机业务处理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包括各种操作命令、各种设备的使用说明以及非常情况的处理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机房操作;(2)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3)数据录入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4)机房工作人员不能擅自向任何人提供任何资料和数据;
(5)不准把外来的软盘带进机房;(6)发生输入内容有误的,需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如编制补充登记或负数冲正的凭证加以改正;(7)开机后,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杨;(8)要做好日备份数据,同时还要有周备份、月备份。当然,这些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必须随着公司经营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只有通过完备详尽的制度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3 网络的安全控制
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地发展,公司应加强网络安全的控制,在技术上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通信平台、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平台)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网络安全性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针对这些方面,可采用一些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字签名技术、隧道技术(VPN)等。另外,VPN解决了财务信息在Internet传输的安全问题。网络传输介质、接入口的安全性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尽量使用光纤传输,接入口应保密。通过上述技术可提高财务信息在内部网络及外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上机时间记录规程等。
3.4 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审计人员必须通过调查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实施依据性试验来查明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是否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对内部控制的可靠程度进行评价。审计人员在询证经办人员和负责人,观察运行状况,查询、研究有关系统和程序的文件等内部控制情况时,都应有记录。在编写审计工作底稿时,还应利用系统流程图和特制的“内部控制情况问卷”。在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最终评定之前,要实施符合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