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新制度下如何打新股
2013年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国证监会预计,2014年1月底约有50家企业完成审核程序并陆续上市。至此,从2012年11月4日至今,IPO在经历了中国证券史上最长的空窗期后终于进入了重启倒计时。
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参与新股的申购即打新股一般会有不错的收益,且风险较低,但由于新股发行制度的变更,需要投资者把握下新的变化,因此,本人结合改革内容介绍下2014年如何打新股
一、什么是打新股:
股票发行一般采用网上发行和网下配售两种方式,投资者用资金在股票市场上参与新发行股票的申购,如果中签的话,就买到了即将上市的股票,此为网上申购新股,而网下配售只有机构才能参与,且这部分配售股有三个月的限售期,由于普通投资者无法参与网下配售,因此本文主要介绍投资者如何参与新股网上发行。
二、打新股基本流程:
T-2日:投资者需确保自己证券账户内有相应市场证券市值至少1万元
T-1日: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将纳入网上可申购额度计算的账户持有的T-2日市值及账户组对应关系数据发给上交所
T日:投资者申购:投资者可根据其持有的市值数据,在申购时间内通过其所在证券公司进行申购委托,并根据发行人发行公告规定的发行价格来申购(账户内需要足额的相应的资金)
T+1日:资金冻结,验资及配号:由中国结算公司将申购资金冻结。交易所将根据最终的有效申购总量,按每1000(深圳500股)股配一个号的规则,由交易主机自动对有效申购进行统一连续配号。(注:一般在券券商的交易系统上查询时,只显示一个起始配号,并显示一个有效配号数)
T+2日:摇号抽签,中签处理:主承销商公布中签率,并根据总配号量和中签率组织摇号抽签,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根据中签结果进行新股认购中签清算,并于当日收市后向各参与申购的结算参与人发送中签数据,于次日公布中签结果。
T+3日:资金解冻:公布中签结果,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对新股申购资金进行解冻处理,并从结算参与人的资金交收账户上扣收新股认购款项,同时,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完成网上发行新股股东的股份登记
三、新规定下新股上市首日交易机制:
与原相关规定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缩小了开盘集合竞价的有效竞价范围;
取消换手率盘中临时停牌指标;
调整收盘集合竞价为收盘集合定价;
调整复牌集合竞价为复牌集合定价
具体规则在下表中列示:
四、新规则下新股申购(按市值申购)的原则
根据新的规定,网上申购由之前的按市值配售变更为按市值申购,规定持有一定数量非限售A股股份的投资者才能参与网上申购。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投资者参与网上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购,只能使用一个证券账户申购一次,如多次申购,仅第一笔申购有效,有多个账户的投资者,其市值合并计算;
2、证券账户需具有1万元股票市值才可参与申购,上交所每1万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1万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深交所每5000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
(该市值由其在T-2日日终时持有的市值确定,且该市值不包括优先股、B股、基金、债券或其他证券);
3、沪市的新股投资者可在T日9:30-11:30、13:00-15:00参与申购,深市的新股在T日9:15-11:30、13:00-15:00参与申购;
4、T日有多只新股发行的,同一投资者参与当日每只新股网上申购的可申购额度均不得超过其在T-2日日终持有的市值确定(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形成的非限售A股无相应收盘价时不计算市值。非限售A股股份发生司法冻结、质押,以及存在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交易限制的,不影响市值的计算。)也不得超过主承销商规定的申购上限;
5、申购委托前,投资者应把申购款全额存入其在指定交易的证券公司开立的资金账户中;
6、如果结算参与人在规定的资金到账时点资金不足以完成申购新股的资金交收,则资金不足部分确认为无效申购
7、同一天的股票市值可以重复使用,但仅限于同市场申购的情况下,且不可跨市场申购。
按市值申购与以前的市值配售主要差别
五、新股申购技巧:
申购新股的中签率普遍低于百分之一,能否参与成功基本靠运气,但仍需掌握一些打新股的小技巧,可以相对地提高中签率。
技巧一:尽量回避热门股。如果出现多只新股同时发行的情况,可以优先考虑较为冷门的新股;
技巧二:优先选择后发股,避开先发股。因为大家一般都会把钱用在申购第一和第二天的新股,而第三天时,很多资金已经用完,此时申购第三天的新股,中签率更高;
技巧三:集中资金打大盘股。因为大盘新股的中签率明显高于小盘股,所以资金较少的散户应积极参与超级大盘股的新股申购;如果多只新股同时发行,就选准一只全仓出击,以提高中签率;
技巧四:注意下单时段。因为一只股票只能下单一次,需要避开下单的高峰时间段,提高中签的概率。根据历史经验,刚开盘或快收盘时下单申购的中签概率小,而上午10:00至11:15和下午1:30至2:30之间下单的中签概率相对较高; 技巧五:资金量大保障高。当申购资金达到一定数量时,中签率就会有保障,因此可以提前约定好收益分配的情况下集合亲朋好友一同打新股;
技巧六:通过基金参与打新股。目前有不少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都直接挂钩打新股,收益率一般在10%左右,如果投资者自己资金量少,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参与打新股;
技巧七:T日卖出股票买新股,盘活资金。如果客户账户内资金不足,那么可以通过在T日卖出原有股票来参与打新股,提高资金利用率;
技巧八:利用“两融”杠杆,提高资金利用率。因新规则把融资融券和转融通的市值都计算在内,那么为了获得更多的申购份额,可以通过融资买入增加其A股市值(具体方法为:投资者转入一半的证券市值到融资融券账户,在信用账户融资买入股票,卖出普通证券账户的股票参与新股申购),用两融工具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六、新股申购风险说明
破发的风险:近些年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且2014年新股发行非常密集,这也加大了打新股的风险
资金的机会成本风险:由于中小投资者参与打新股中签的概率很低,而打新股需要资金占用至少三天,这三天资金无法转出,也无法进行其他的投资,将会损失做其他投资的收益。
因此,如果想参与2014年的新股发行,需要充分的了解当下新股发行制度,同时,由于2014年IPO开闸后新股发行扎堆,仅首周就有8只新股发行,第二周为18只新股发行,可见发行频率非常的高,所以需要投资者对上市的公司多做些了解,尽量选择基本面较好、行业前景看好的公司,并及时兑现利润、控制风险,最后,祝您打新成功、投资愉快!
第二篇:打新股技策略doc
打新股技巧
一:瞄准大盘股
资金量较少的散户,应积极参与流通市值较大的超级大盘股的新股申购,一般大盘新股的中签率明显高于小盘股。二:回避热门追冷门
当出现多只新股同时发行的情况时,可以优先考虑较为冷门的新股。(老头点评:但热门新股打中收益也高)集中资金主攻一只,一天内如果有多只新股发行,专打一只。如连发数只新股,就打后一只。在申购资金冻结期间内,遇上有几只新股连续发行,尽量参与最后那只,因为前几只申购资金已被大量冻结,打后者中签概率稍高。投资者也可能从网下发行询价倍数来挑选新股,那些网下询价倍数中等偏下的上市公司,有望获得更高的中签率。
三:选择下单时间
申购新股尽量避开当日开盘与收盘的前后半个小时,因为这避开了大家集中下单的时间,中签机会更大。根据历史经验,刚开盘或快收盘时下单申购的中签概率相对小。下午1点半-2点之间下单比较合适。
四:全力出击一支新股
打新股很大程度上要靠运气,但是如果你长期参与,那你盈利的机会基本可以达到平均收益率,如同掷硬币次数足够多时的结果一样。
五:价格选择
在一批公司同时发行的时候,价格最低的几家公司中签率往往很低。理财专家建议,资金充足的投资者挑选价格中等以上的公司中签率更高一些,同时价格较高的股票,收益率也会高一些。(老头点评:那是行情好的时候)
当大盘趋势向下时,应当回避过于高估的新股。
第三篇:学习打新股的三大窍门
学习打新股的三大窍门
虽然打新股是“运气第一”,但其中也有窍门可寻。
第一,要学会“追冷门”。当出现多只新股同时发行时,可以优先考虑较为冷门的新股。此外,可避开先发股,集中资金打后发股。
第二,集中资金打大盘股。如果多只新股同时发行,就选准一只全仓出击,以提高中签率。资金较少的散户应大胆参与超级大盘股的中签率相对较低,而在上午101112
最后,目前有不少基金、10%左右。
第四篇:新政策下申购新股策略解读
深市市值配售解密
据深圳交易所消息披露,未来打新必须注意的两个条件,一是持有深圳市场上市公司市值必须要1万以上,二是网上网下打新只能二选一。
对IPO开闸翘首以盼的除了中介机构、上市公司,还有一批打新专业户。
然而新规后,要想参与打新股,或许要先看看自己账户里面的持仓证券市值是否有1万元,否则,将极大可能错过打新的机会。
“持有一定数量非限售股份的投资者才能参与网上申购”是本轮IPO新政中设置的打新门槛。就在市场纷纷为究竟要持有多少数量的非限售股议论纷纷之际,《深圳市场网上按市值申购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施办法》(下称《办法》)透露出的相关规定显示,今后只有持有市值不低于1万元的投资者才拥有参与新股申购资格,每5000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该办法由深交所和中国登记结算公司共同制定,在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后,由交易所发送给部分证券公司,但至今尚未正式发布。
两融借力打新
“新股不炒是不可能的。”深圳一家私募机构的投资总监认为,在市值配售的背景下,实际上默认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价差存在。而IPO的多项新政都是为了减少炒作,缩小价差。
根据《办法》规定,参与打新的投资者持有的市值以投资者为单位进行计算,同一证券账户在不同证券营业部托管的,市值以合并计算为准。投资者持有多个证券账户的,多个证券账户的市值也以合并计算为准。
确认多个证券账户为同一投资者持有的原则为证券账户注册资料中的“账户持有人名称”、“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号码”均相同。证券账户注册资料以发行公告确定的网上申购日(T日)前两个交易日(T-2日)日终为准。
“从持有股票才能参与、拖拉机账户不能参与等措施不难看出,市值配售的初衷是抑制短期投机。”上述投资总监称。
具体资金门槛上,《办法》显示根据各投资者T-2日日终持有的市值确定其网上可申购额度,持有市值不低于1万元的投资者才能参与新股申购,每5000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每一个申购单位为500股),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
其中,非限售股份发生司法冻结、质押,以及存在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限制的,不影响证券账户内持有市值的计算。
IPO重启后参与打新门槛显著提升,一方面要有一定量的持仓市值,还要有一定量的打新现金。“原来10万元的打新资金,现在只能认真计算一下,用一部分去打新,另外一部分需买入非限售股,否则就没有参与打新的资格。”一家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总部相关人士称。
值得一提的是,融资融券的客户信用证券账户的市值也将合并计算到该投资者持有的市值中。证券公司转融通担保证券明细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到该证券公司持有的市值中。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券商融资融券业务未来将有更大的需求,因此也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办法》中有一条相关规定显示“申购委托前,投资者应把申购款全额存入其在证券公司开立的资金账户。申购期内,投资者按委托买入股票的方式,以发行价格填写委托单。一经申报,不得撤单。申购配号根据实际有效申购进行,每一有效申购单位配一个号,对所有有效申购单位按时间顺序连续配号。”
“比如你有100万现金,通过两融业务融资100万,其中100万可以拿去申购新股。”广东一家券商财富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交易过程大约需要占用的时间为三天,其中的收益率高于两融支付的利息是大概率事件。
套利资金排门外
对于炒新中时常出现的多次申购,《办法》也明确做了限定,约定每只新股发行,每一证券账户只能申购一次;同一证券账户多次参与同一只新股申购的,以深交所交易系统确认的该投资者的第一笔申购为有效申购,其余申购均被自动撤销。
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今后网上打新需要考量自己两个指标。一是其持有市值对应的网上可申购额度,二是自身证券账户中参与新股申购的现金额度。不然,申购量超过其持有市值对应的网上可申购额度部分将被视为无效申购,而证券账户中现金不够的话,申购操作都将无法进行。
“实行市值配售后,基本上都将套利的资金排除在外了。”一家老牌券商总经理助理认为,过去也有一些热衷参与网上打新的机构资金,例如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等。对于这些资金而言,打新属于无风险套利。但今后,这类打新专项资金可能需要考量最终的收益了。“新规要求持有一定额度的股票才能参与网上打新,如果打新获得一定收益,但持有的股票市值出现下滑,那基本上就等于白干了。”上述总经理助理认为,持有股票是有风险的。
而深圳一家投行发行部门的负责人在仔细研究上述规则后认为,《办法》尚有两个地方需要进一步明确:一是跨交易所,甚至跨市场的证券品种市值是否可以合计,因为《办法》中陈述的都还是深市证券,并未指明沪市或其他国内市场的证券是否可以计入投资者市值计算;二是如果同一天出现多只新股网上申购,投资者持仓市值是否可以在不同新股上重复使用,抑或只能使用一次。
网上网下只能二选一
对于市场一直关心的参与了网下报价和申购的投资者,是否还可参与网上新股申购,目前的《办法》中明确给予了否定:对每只新股发行,凡参与网下发行报价或申购的投资者,不得再参与网上新股申购。
“中登公司将根据主承销商提供的已参与网下发行报价或申购的投资者名单对违规申购作无效处理。”一位研读了该项《办法》的券商人士表示,在同一新股发行中,参与网下发行报价或申购的投资者再参与网上新股申购,导致其申购无效的,将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关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相关附则,深交所可对此类投资者的证券账户采取限制交易等监管措施,并提请有权部门作出处罚。“以后对券商的要求也提高了,如果相关券商没有按规定做好投资者新股申购前端监控的,相关监管部门还可以根据相关业务规则对失职证券公司予以处理。”上述券商人士称。
“以后网上中签率应该会大幅提高。”内地一家券商财富管理中心相关人士认为,在众多资金被排除在外后,明年新股申购的中签率可能会高出预期。
面对新股发行改革中相关配售规则的改变,同样关注“打新”收益的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并没有太大的担忧。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要选择持有一定比例的非限售股,上述机构将优先选择持有具有较高安全边际的高股息蓝筹股。在此背景下,这些参与打新的机构,很可能一方面享受蓝筹股的分红,另一方面则因为申购到估值较以前(新股改革前)更低的新股,从中分得一杯羹。
新形势下的投资策略 11月的最后一天,A股市场迎来一个“重磅级”消息,众所期待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超出市场预期地提前到来。最快明年1月,就会有约50家企业即将完成手续,陆续上市。众所周知,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里,打新历来是“稳赚不赔的买卖”。那么,明年的新股市场将呈现怎样的格局呢?“打新一族”是否还会像曾经那样轻而易举地捧个“盆满钵满”呢?在新的新股发行机制下,2014年的A股市场又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在目前仅剩的一个月间,投资者应该如何布局呢?
打新难度提高
家住上海虹口区的汪炜是一名有着近20年股龄的资深老股民,从曾经的1000元本金到如今的500万炒股资金,汪炜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打新是他将炒股资金的“雪球”越滚越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政策时,他第一时间阅读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戴上老花眼镜,汪老先生指着电脑屏幕中的意见稿内容向记者读着,“网上配售应综合考虑投资者持有非限售股份的市值及申购资金量,进行配号、抽签……”尚未读完,汪先生的眉头便开始紧锁。叹了一口气,摘下老花眼镜,汪炜转身向记者说到,“我们以前打新拼的就是谁的资金多,谁的账户多,那么中签率势必高,但现在要考虑手中所持非限售股的市值,打新难度就大了。”
账户上,先有股票,再有资金,才能申购新股将是未来打新的新模式。东海证券分析师王兴俊指出,“这次新股重启后的网上申购办法与以往的都不一样,既不是纯现金的申购、摇号,也不是单纯按照二级市场的市值进行配售,而是二者缺一不可的结合体。”
然而,当记者问及明年是否还会参与打新时,汪先生斩钉截铁地说,“打!一定会打!”在汪先生看来,明年新股的诱惑还是非常强的。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明年A股市场很难出现很大的行情,这意味着挑选个股的难度正在加大。然而,一般IPO重启后首批放行的新股质地肯定不错,那么参与新股投资,无论是„打新‟还是„炒新‟都会有不错的收益。”汪炜想到明年的市场布局,稍许舒展了紧缩的眉头,“至少我认为打新还是可以跑赢普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
中投证券分析师林帆也强调指出,明年新股的风险、收益分布与现存A股不同。在林帆看来,证监会“新股发行意见”从制度上迫使大股东、高管、保荐人对新股半年内的股价进行“保底”,导致新股向下风险有限,向上空间无限。
“对投资者而言,只要买入价位不是大幅高于发行价,这些次新股就可近似看成„保本不保收益‟型的理财产品。”林帆认为,这一点对于参与打新的投资者而言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同时,林帆也赞同明年新股的吸引力明显优于银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风险有银行隐性托底,收益率能达年化10%就已算不错了。而新股业绩和股价也有托底,而实现10%的收益水平所需持股时间很可能远小于一年。”
正如今年发生了银行、保险等机构将大量原本用于配置债券的资金改配非标资产的现象,林帆认为,明年有望看到居民将大量原本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改为申购、投资新股的情形。
新股未必就好
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稿公布后,首当其冲遭遇冲击的便是创业板,在本周一重挫逾8%后,创业板的漫漫黑夜还未走到尽头。
在本周三尾市跳水显露走弱迹象后,创业板指数12月5日再度出现明显下跌,指数破位形态基本得到确认。截至收盘,创业板指数收报1202.07点,下跌3.08%。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创业板暴跌才刚刚开始,指数不一定是顶部,但是估值已是绝对的顶部。”他指出,创业板已经接近2007年大盘6124点估值,与台湾泡沫水平相近,创业板估值已是主板5倍。
不少业内观点认为,“随着IPO开闸后新股供给逐渐增多,市场估值中枢将逐步下移,则目前„新经济‟行业由于稀缺性而导致的高估值将无法持续。”
李大霄也认为,“IPO重启就是一根针,会戳破创业板大泡沫,蓝筹股估值会得到市场认可,个股走势还会分化。”
然而,林帆对此却有另一番理解。他认为,如果具有股价“保底”特征的新股本身业务也属于“新经济”行业,其估值不见得会低于所在行业今年的估值,很可能不会对存量A股的估值造成向下拖累。
从中期来看,林帆认为,IPO开闸从资金和估值两个维度对现有A股的影响都应当相对中性。只要经济转型方向未变,基本面扎实的“新经济”行业理应具有较高估值中枢。市场情绪波动导致的股价过度回落,大概率将得到纠正。
同时,与汪炜老先生一样,不少股民非常笃定地认为,未来新股的质地一定好于目前创业板的“老股”。对此,世纪证券分析师伟晴并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投资者对三高的创业板个股宜多看少动,但并不是所有的创业板个股都没有机会。伟晴指出,“目前创业板个股够得上退市的很少,经过管理层一年多的财务大检查、打假,以及下跌的洗礼,大多数个股的估值趋于合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后放宽创业板上市的业绩门槛,新股有可能还不如老股,因此不必太纠结于新股的冲击,优胜劣汰在市场中一定会得到检验。”
明年如何选股
纵观上周末证监会发布的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措施,市场化程度愈来愈高,尽可能地交给市场去判断个股的优劣是此次改革给予投资者的最大直观感觉。那么,在这样的新环境下,2014年投资者又该怎样选股呢?目前离2014年还剩下一个月不到的时间,灵敏度极高的投资者又该怎样提前布局呢?
“2014年,风格将不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反而,趋势将更为重要,周期与成长轮动将是最显著的特征。”中信建投分析师周金涛认为在行业方面,专用设备、金属制品、交运设备、纺织、服装、化工、非金属、通用设备、黑色金属等主要行业的缺口、投资、库存、价格以及盈利都是向上的,这些行业或正临近均衡状态、或已经越过均衡状态;信息技术以及电器机械虽然库存仍然回落,但盈利增速比较高;煤炭行业则属于比较典型的“被动型库存减少”阶段,也预示着基本面已经开始好转;有色行业则仍处于“量价齐跌”的寻底过程。
“中长期来看,这次政策组合拳有利于市场健康向上。”光大证券(9.19,-0.12,-1.29%)分析师孙枫预计,到2014年1月份,约50家企业融资规模为300亿元至400亿元,相较2013年100亿元左右的创业板日均成交额,市场应可承受。同时,排队申请发行的760多家公司审核工作需1年左右时间,对市场影响将缓慢释放。
孙枫认为,投资者不用对明年的市场过度悲观,“未来市场走势将更多地遵循市场内生规律。”
第五篇:新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新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固定资产是高校进行教学实验、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必不可少的物资基础。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固定资产品种越来越多,总量在不断增大,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更多科研成果,提升高校综合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由于资产品种多,数量大,而且管理、使用、核算等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协调,在管理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账实不符、重复购置等现象较为突出,这是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固定资产资产采购、管理和使用分不同的部门,没有资产配置、使用、调剂的管理机制,管理措施不到位,容易造成资产闲置和浪费,甚至造成资产流失。
(一)管理机制不完善,措施落实不到位
各高校根据各自对资产管理的需要,设置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如国有资产管理处、设备处、后勤处等,这些职能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统一采购,资产的使用则分散在各学院、各部门,并形成各单位的“专用资产”。理论上来说,职能部门不单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还应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维护以及调剂使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职能部门未能对各单位“专用资产”进行调剂使用,资源不能共享,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现象较为严重。此外,购置固定资产经费都是财政拨款,所以,各学院各部门都注重购置,而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这些都造成资产闲置和浪费。
(二)多头管理,缺少监督机制
固定资产的采购、维护、核算、使用等分别在不同的部门,形成多头管理的管理模式,各部门之间缺少协调,没有监督机制,不能对资产进行有效的监控。虽然各使用部门都有资产管理员,但都是兼职,对资产性能、运行环境要求等不了解,更谈不上维护,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只是作简单的记录,没有与职能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实物和账务核对,工作调动也没有办理移交手续,长期以久,各单位登记的资产数量、品种,与设备处、后勤处等职能部门的记录相差较大。
(三)盘点制度浮于形式,资产账实不符
高校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使用年限长,管理和核算工作量大,而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入账又缺少稽核机制,就会出现有的固定资产在管理部门已入账,在财务部门未入账,或者两部门入账金额不相符。有的固定资产由于年代久远、院系撤销、合并等原因,实物早已不存在,而没有履行资产报损申报手续。历年的资产清查工作,侧重于对现有资产的盘点核对,对于那些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的资产,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盘点制度浮于形式,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学校资产总量不真实。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已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明确责任,认真落实资产管理措施;坚持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资产使用和资源共享相结合,推动资产合理配置和节约。
(一)强化管理意识,明确管理责任
高校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是维持高校工作正常运行的物资保障,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领导要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加强资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创造完善的资产管理条件和环境;其次,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明确相关部门管理责任,以及资产管理员的岗位职责。
(二)落实资产管理措施
资产管理涉及学校各个单位,设备处、后勤处等职能部门要严格执行资产采购制度,完善资产采购、验收入库、领用保管等手续,从源头上保证资产信息真实、完整,保证资产安全;切实落实资产调配制度,实现资产源共享,避免盲目购置造成的资产闲置和浪费;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要相互配合,对资产数量、现状、存放地点以及维护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三)落实固定资产清查制度,摸清模清家底
固定资产清查涉及学校各个学院各个部门,所以,要以制度化的形式,要求相关单位积极配合。首先,由设备处、后勤处、审计处、财务处等作为牵头部门,对各单位落实资产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学校资产状况进行摸底了解。其次,对各使用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实地盘点,登记造册,做到有物则登记,有账则清查,掌握资产的存放地点、数量、状况等信息。再次,将设备处、后勤处等职能部门账上数据和各使用单位实地盘点的数据与财务部门账上的数据进行核对,对三方数据比对后发现的差异,进行分析、核查,找出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依据有关报批程序,上报校领导和主管部门,经批准后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四)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通过固定资产清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措施,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使之成为常态化,加强固定资产日常核对工作,确保固定资产信息真实、可靠,账实相符。
(五)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先进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实时监控,动态管理,准确地掌握每个固定资产从购置、使用、维护到报废整个周期的情况,并实现各学院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有利于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数据的核对,同时,利用信息平台的折旧功能,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金额,提高工作效率。
三、固定资产核算新的要求
(一)固定资产折旧
新的高校会计制度规定,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其目的是真实的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真实的反映高校资产状况。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其中又以年限平均法为主,此方法更实用、更简便。折旧分两部分计提和核算:一是新制度实施前购置固定资产的折旧。二是新制度实施后购置固定资产的折旧,分次计提折旧,更能清晰的反映资产总额的变化情况。
(二)未达到固定资产新标准资产的核算和管理
新高校财务制度规定了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由500元(专用设备800元)提高到1000元(专用设备1500)元。新制度的实施,将有一部分达不到新标准的固定资产转为低值易耗品等存货,资产管理部门要进行相应的调减,并按存货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登记台账,定期检查,防止丢失或公物私用。同时,财务部门要做相应的会计处理,借:存货――低值易耗品,货:固定资产,同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货:事业基金。
固定资产是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产总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高校财务制度和新高校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更严格,核算的内容更全面、更规范。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在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长期闲置和浪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资产安全。
(作者单位为广西大学财务处)
参考文献
[1] 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Z].[2]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