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考试题型设置秘密和变化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
有)
如果您不是在 3722.cn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请访问
3722, 加入3722.cn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
公务员考试题型设置秘密和变化
一、背景介绍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选拔官员的制度发端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但到近现代中外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却产生了分野。西方文官制度自1870年英国起源以来已有130年的历史,它是对各级事务官或部分文职人员进行的考试、录用、考核、晋升、退休的制度,其发展已较为成熟。而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是通过考试录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非领导职务工作人员。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较晚,试点工作从1988年开始,在1993年才正式建立,至今不过十几年的历史。然而,由于人才市场结构不完善、就业观念不开放等多种原因,导致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公务员考试一下迅速演进为一股热潮。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有36万多考生参加,而实际招收只有1万多人,有的岗位录取比例甚至高达2000:1,其竞争激烈程度已超过高考、考研,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第一考”。
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的激增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公务员考试的公正性、合理性时时刻刻面临着社会各界的拷问,其中命题就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务员录用质量的优劣,公务员考试命题组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和舆论压力。
大凡考试,无非是用人单位测试考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区别不同的考生在应当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素质等方面的不同,以便于甄选人才。公务员考试可以采用的形式有笔试、口试(面试)、模拟操作测试、心理测试等。目前,我国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形式是笔试和面试,地方公务员考试有的还单列“公共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地方司法机关、公安机关在笔试阶段可能对专业法学、法律基础进行专项测试。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报考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考生均须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考试,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分为一、二两卷,有)
如果您不是在 3722.cn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请访问
3722, 加入3722.cn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
分别用于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的报考者,它们在题型、题量、难度等方面稍有不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大板块,全部采客观性试题。《申论》则主要考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考试题型及其模式一般在考前1个半月通过《招考简章》和《考试大纲》正式对外发布,考试可以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人民网、新华网等指定网站进行查询。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设置内幕
笔试是通过书面答卷的形式对考生进行有关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测试。总的来讲,笔试命题量大、内容涉及面广、试卷题型较为规范,评分结果也就较为客观和公正。但是,笔试对于考生的工作阅历、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难以检测,需要通过面试等考查方式加以弥补。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命题方式,2006年以前较为封闭,基本可以说是命题专家“闭门造车”的模式。2006年,国家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决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部分试题。此次征集活动是一次为进一步提高考试公正性、科学性的大胆尝试,所征试题全部为四择一的客观性试题,要求能够考查应试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有所创新且必须是原创。试题如被采用,公务员管理司将通知命题人,与命题人约定试题不得再转作他用并签订“命题保密协议书”,然后支付一定的报酬。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总的要求是:能够考查应试者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备的潜能,包括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命题内容主要包括常识判断(涵盖政治、法律、管理、经济、人文、科技等)、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五大部分,全部为四择一的客观性试题。下面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各具体题型划分为八个部分加以简要分析:
1.言语理解与表达。2003年之前,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对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的形式多样,字、词、句、段、篇的所有题型都涉及无遗,2003年之后,考查重点转向考查面较广的段落篇章阅读上,同时从2005年始取消听力
有)
如果您不是在 3722.cn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请访问
3722, 加入3722.cn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
理解,考查目的更为明确,即着重考察考生语言基本功和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如无其他考虑,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题量和难度近年不会有较大变化。
2.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总体上看,数量关系题型未来仍面临一定的完善、发展空间,尤其“数字推理”这种类型题在人事部和命题组内部曾有不同看法和意见,2004年曾一度取消,很快2006年又再度加入大纲,如无特别因素,2007年数字推理题仍会保留且其题量和难度方面不会有较大变化。“数学运算”类型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在近年来的考试中,其难度逐步增加,已成为众多考生的“软肋”。
3.图形推理。图形推理题的重大变化从2003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题的难度陡然增加,部分题目向综合化、立体化方向发展,以原有题型为基础加入了“视觉推理”和“平面图形的空间还原”两种新题型,这就对考生的图形观察能力以及空间想像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4.演绎推理。演绎推理题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几乎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各个领域,有时还会出现很多专业的术语。该题型近几年变化越来越大,且越来越趋向逻辑学专业化,不具备逻辑专业知识的考生往往在答题时只能“跟着感觉走”,目前要求命题远离专业逻辑学的呼声较高。
5.定义判断。定义判断题型较为稳定,长期被沿用,未来在题型、题量方面变化不会太大,但题目难度方面会适度增加。
6.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新增的一种题型,该题型对考查考生在给定参照标准下的快速辨识能力、归类能力较为有效。如无意外,类比推理题型不会从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考生的视野中淡出。
7.常识判断。常识判断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该类题在题型、题量方面已经基本稳定,但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面临变化。2004年该题型取消了多项选择,只保留了单选,难度因此而略有下降。2005年后该题型侧重测试考生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未来其考查重点仍会有所调整。
有)
如果您不是在 3722.cn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请访问
3722, 加入3722.cn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
8.资料分析。资料分析题的题型已经由单一的图、表和文字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其难度逐步增加。2007年资料分析简单题将会减少,难度较大的题有所增加,难度较大的题目则需要进行对比分析,同一材料的答项后项需要前项正确答案提供数据的支撑。由此,资料分析难题已极易构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答题局面。
需要指出的是:2000年以来,笔试每年都有一个法规性文件——《考试大纲》,它是规范当年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法定性文件。2007年最终的题型设置如何,考生一定要以大纲的要求为准,一定要把大纲精神和内容吃透。其次,地方公务员考试题型设置是以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主流题型为蓝本,适当作一些调整,只要熟悉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题型设置,在地方公务员题型熟悉程度方面就不必过于担心。
三、申论题型的设置内幕
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笔试的重要科目,其命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国数百万考生基本上都要参加申论笔试,它可能直接影响这些考生一生的命运。因而,申论试题命题要求从宏观上把握,从细微处着手。
申论试题的来源,一般有自主命题和购买试题两种方式。自主命题是主考单位聘请专家出题,通常是在考前1个月左右的时间,聘请2位专家,到指定地点命制2套试题,主考单位对专家实行“入闱管理”,以确保试题信息不泄露。命题专家根据当年大纲的要求,设置题型类别、试题结构、考试时限、答题要求、评分标准及其他相关事项。命题专家通过查阅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等媒介上发布的新闻信息,对相似主题、相似内容、相似形式的的新闻材料进行剪辑、组合,使其能以点带面地反映当前公共管理中的典型问题。然后设计申论要求,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有些命题还要特别调查了解公众关注度、参与度,以确保申论试题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实效性,考生对考试前半年尤其是前1个月引起社会公众强烈反应和多方讨论的话题要高度重视。
购买试题的方式在地方公务员考录中比较常见,相当数量的省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已经或正在建立笔试试题题库。个别中介机构通过联系命题专家,请他们随时关注社会时势,然后根据申论试题命题规范出题。命题专家通常出很多套
有)
如果您不是在 3722.cn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请访问
3722, 加入3722.cn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
题提供给中介机构,中介机构付给命题专家报酬后,要求命题专家从电脑上彻底删除试题,然后再销售给有关省、市人事考试中心。考试中心根据需要,抽取一套题加以审定或修改后,用来作为某次公务员考试的试题。整个命题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高度保密的,尤其是申论试题的内容与要求,更是要求绝对保密。
按照申论考试的特点和功能,其命题过程中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1.突出思想导向性
导向功能是申论考试的首要功能,这种导向功能表现为两个层次:一是能力导向,二是舆论导向。申论考试作为国家大型考试科目,担负着统一思想、引导舆论、把握导向、坚定信心的功能。因而群众关心的、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常常作为申论材料,供考生进行引申论述。中央国家机关考试从2000年到2006年的申论试题关注的重点分别是噪声治理、医药安全、网络管理、生产安全、环境治理、农村扶贫、突发性事件应急防御等,各省、区、市的申论试题涵盖范围则涉及面更为宽泛,涉及点更为具体。
2.强调考试公正性
公正性是申论命题的道德性要求,申论考试担负着为国家机关选拔良才的重任,绝不允许徇私舞弊。申论命题的公正性要求试题命制过程中要本着考查考生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共同必备能力这一基点,它要求申论的试卷对所有报考同一职位的考生来说都是完全相同的,考试时间及考试规则也完全相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在命题时要加以注意,如:申论要求的设置以考查大纲规定的能力考查为主;申论材料应选择公开的客观信息;材料中的专业术语要照顾考生的普遍知晓程度等。
3.表现试题检测性
检测功能是考试的基本功能。申论命题要能够正确检测考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申论是公务员考试科目,它不是专业考试科目,因而它侧重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公共管理能力,而不是测查考生是否具有专业操作能力。申论从2000年起开始作为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的一门考试科目,迄今已有7年,其命题正在走向成熟,但还没有完全定型。《考试大纲》一年一制,于总体稳定表
有)
如果您不是在 3722.cn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请访问
3722, 加入3722.cn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
现出局部的不稳定。所以,申论考试是否只是权宜之计,也还说不定。我国公务员考试以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作为考试科目,长期用之将难免落入模式化,这也是各国公务员选拔考试都面临的问题。公务员考试科目与题型的最终走向到底如何,目前恐怕无人能作确定性断言,当前国内公务员考试研究机构以及少数培训专家对申论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申论考试的应对技巧,而对申论考试的历史背景与渊源等理论性问题鲜有研究,这是一个缺憾。
4.注重材料时效性
申论命题的时效性要求申论给定的材料应当避免选择过时的材料,更不能选择想像或虚构的材料,而必须选择那些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反响强烈的的问题作为给定材料,以引导考生培养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精神和能力。
5.要求评阅方便性
便于评阅是申论命题的最后要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的基本要求。只有便于评阅,才能尽可能地保持其公正性,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检测功能,也才能有效地选拔人才。为统一标准、便于评阅,申论要求中通常既有形式方面的规范化要求,也有内容方面的确定性要求。这一点我们在申论相关专题中已作深入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篇:公务员考试——检察机关职能和部门设置
看了下今年的招考计划,发现政法系统招的还是相当的多。也曾看到许多关于检察机关的帖子,印象较深的主要有 想听听法检机关的事儿么? 和(答疑)今年考进检察院,特来答疑 前者虽然有些刻薄与消极,但真有其事。第二个帖子楼主非常热心,但有些许小错误。这个论坛上已经有很多在检察机关的各个科室工作的同仁,但更多的是有志于考入检察机关的准公务员。在这个帖子里,希望我能通过工作中了解到的东西为未来的同事解答疑惑,同时也希望前辈批评指正。
检察机关是什么呢?检察机关不是政府部门,其工作人员也不是“干警”。宪法上说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很抽象,人民群众大多对检察院有一种神秘感。政府、法院、检察院都是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所以检察院和法院都不是“政府部门”,检察人员也不是“政府工作人员”。从以往沿袭下来的还有检察“干警”的叫法,内部仍在使用,高检院政治部领导要求今后在对外报道中尽量避免使用“检察干警”称谓,代之以“检察官”或者“检察人员”的称谓。因为“干警”一词是历史形成的词汇,指的是“干部”和“警察”。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干部”和“警察”已经同一化。警察就是国家公务人员。“干警”一词已经失去意义,尤其是不能用于单个人。更详细的可以参见 杨振侠的《检察不是“警”,“干警”称谓当休矣》。
以下来几篇扫盲的文章。
-----------------------
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地位和主要职责
作者:省院办公室时间:2010-09-09 14:04新闻来.源: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都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主要是一种诉讼法律监督,即人民检察院通过参与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活动,依法对有关机关和人员的行为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2.人民检察院的法律地位。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的国家机构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由本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并对它负责,这就是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检察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一样,均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受其监督。二是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是分别设立的。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既独立于行政机关,又独立于审判机关,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检察机关的主要机构设置及职能范围。检察机关内设机构分别为: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监所检察部门、民事行政检察部门、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职务犯罪预防部门、检察技术部门、干部人事部门、组织宣传部门、干部教育部门、警务部门(对外称司法警察总、支、大队)、办公室、研究室、监察室和行政装备部门等部门。
其主要业务机构及基本职能是:
反贪污贿赂部门。负责办理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隐瞒境外存款、私分国有资产、私分罚没财物等共12个罪名的职务犯罪案件立案、侦查工作。
反渎职侵权部门。负责办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等42种渎职侵权犯罪案件侦查工作。
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对刑事犯罪案件的审查批捕、决定逮捕及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工作。省检察院侦查监督处负责办理下级院侦查监督工作中疑难案件的请示,承办由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侦查案件和本院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的审查批捕、决定逮捕,并负责立案和侦查监督;承办全省涉外案件的审查批捕、决定逮捕和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提请复议、复核,延长羁押期限等案件及备案审查。
公诉部门。负责审查起诉、出庭公诉、抗诉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掌握分析社会治安动态情况,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时承担侦查监督和审判监督职能。
监所检察部门。负责对刑罚执行活动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教养机关管理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的工作。
民事行政检察部门。负责民事、经济审判和行政诉讼监督工作,办理管辖范围内的有关民事、经济、行政审判的抗诉案件并承担出庭工作。
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负责控告申诉、举报和刑事赔偿工作,受理公民和单位的举报、控告、申诉,承办向上级检察院备案的要案线索的报送,对举报线索进行分流,统一管理本院受理的举报线索,对检察机关管辖性质不明、难以归口处理的举报案件线索进行初查,办理由本院管辖的刑事申诉案件和刑事赔偿案件。
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其主要职能是:负责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研究并提出职务犯罪预防对策;负责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法制宣传,实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
人民检察院的主要职权
作者:省院办公室时间:2010-09-09 14:0
4根据我国宪法第129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检察机关系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主要职权包括:
(1)刑事案件侦查权。侦查权是国家的专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收集证据,揭露、证实犯罪,查获犯罪人,并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的权力。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2款规定,人民检察院的侦查权主要适用于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同时,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参加公安机关复验、复查,并可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补充侦查。
(2)批准和决定逮捕权。宪法第37条和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由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检察院批准和决定逮捕权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逮捕和对直接受理案件的决定逮捕的权力。
(3)公诉权。公诉权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为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依照法律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指控的权力。除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都应当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在我国,公诉权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组织都无权行使这项权力。公诉权包括决定起诉、不起诉、变更起诉及提出抗诉等。
(4)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权。立案监督权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的权力。人民检察院通过立案监督,依法纠正和防止公安机关有案不立或者以罚代刑的现象,使犯罪分子受到刑事追究。侦查活动监督权是人民检察院在审查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和移送起诉的案件时对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的权力。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活动的监督权力,一方面是惩罚犯罪的主要手段和武器;另一方面,通过监督,发现并纠正侦查中在搜查、扣押、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现场勘验、检查、鉴定等环节上的违法乱纪情况,以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其他权利。
(5)刑事审判监督权。刑事审判监督权是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机关的刑事审判活动是否违反规定的诉讼程序以及对于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实行监督的权力。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机关的违法行为有要求其纠正的权力。对法院做出的判决和裁决拥有抗诉权,以保证法院正确行使刑事处罚权(抗诉权同时也是公诉权的组成部分)。
(6)对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管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的监督权。人民检察院这一职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执行刑事判决、裁定的刑罚,包括生命刑、自由刑和财产刑,是否合法、正确、严肃实行监督的权力;另一方面是对看守所、监狱的监管改造工作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7)民事审判、行政诉讼监督权。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机关的民事、行政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包括判决、裁决的合法性实行监督的权力。目前其主要内容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
(8)职务犯罪预防权。是指人民检察院在查处职务犯罪同时,收集、分析、处理职务犯罪相关信息,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和建议,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制宣传、警示教育和预防措施咨询活动,建立和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并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在重点行业、领域与有关单位共同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机制,检查、通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
----------------
补充几个综合部门的,各地实际情况会有少许差异,以下摘自网络:
办公室(法律政策研究)
协助院领导处理检察政务,组织协调院重要工作部署、重大决策的贯彻实施,组织安排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负责文件起草、秘书事务、机要文电、文印打字等工作;编发情况反映、工作简报、检察信息;负责检察统计、档案管理和保密、密码传真等工作;负责批办事项的督查工作,负责人大代表联络工作;负责本院机关的日常行政管理;负责与检察工作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向上级检察院请示;负责本院机关执法大检查和检委会的日常工作;组织开展检察理论研究,收集、管理法律、法规资料。
政治处
负责本院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协同地方党委、组织部门负责本院中层干部的考核、配备及后备干部的考察工作,办理有关任免事项;负责本院检察官等级评定和司法警衔呈报工作;负责本院离体、退休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助地方党委和院党组做好党的基层建设,开展具有检察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负责本院政治教育和表彰奖励工作;承担本院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秘书工作;负责本院的检察宣传工作;负责本院干部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及业务学习;负责本院考核工作;承办政治处的文件起草、文电处理、保密和行政事务工作。
监察室
承办受理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检察人员利用职权进行违法办案、越权办案、刑讯逼供、吃请受贿等违法行为的举报和控告,并进行查处等工作。
行政装备科
负责本院的财务、房产、固定资产、交通通信装备、武器弹药、服装等的管理及检察业务活动的后勤保障;负责接待工作;负责本院日常行政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第三篇:国际贸易考试章节和题型
《国际贸易》考试章节:
第一章 1.2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五章(三、内部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p175—182 不考)
第六章 6.3 跨国公司
第七章(7.2.3,7.3不考)
第八章(8.1.2,8.1.3 不考8.3只考概念,不考图形分析)
第九章(9.3,9.4不考)
第十章(10.2.3 不考)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题型:一、二、三、四、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10题,共计20分)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4题,共计20分)计算分析题(每题10分,计2题,共计20分)简答题(每题12分,计2题,共计24分)论述题(每题16分,计1题,共计16分)
第四篇:公务员辅导:申论命题和考试的变化规律
人事考试教育网
公务员辅导:申论命题和考试的变化规律
申论是国家公务人员考试的重要科目,近两年来的命题有了变化的趋势。这些变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申论的考试内容、形式,对于多角度、多侧面地考察应试者的综合素质,为国家选拔合格的管理型人才,显得非常必要。而分析申论命题的变化趋势,掌握其中的规律,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考生同样显得十分必要。
从多年来国家、地方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看,近年来申论命题显示出两个重要的变化:
(一)命题模式的多样化
在2000年至2002年的三年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往往按照“三段模式”来进行命题,即人们常说的“概括”、“对策”、“议论”三大部分。然而,这种“三段模式”不久就被打破了。从2003年起,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及一些省市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都先后出现试图打破“三段模式”的倾向。即:由命题的“三段模式”变为“两段模式”或“四段模式”,呈现出命题模式多样化的特点。
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只有两个部分:“对策部分”,明确规定的题目为《关于减少事故保证安全的建议》:“议论部分”,不写议论文,而要求写成“讲话稿”。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也只有两个部分:第一,要求“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二,要求以“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在西部,2003年广西地方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也展现出改革变化的风采——试题只有两个部分:第一,要求“用20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并列举各种现状”;第二,要求自拟标题,“针对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并加以论证”。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东部,地方公务员考试的改革变化之风也自然相当强劲。200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在给定资料之后要求考生写四篇作文:第一篇,用150字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第二篇,要求写400字,题目是《别摁下了葫芦起了瓢》;第三篇,以政府官员的身份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要求写500字;第四篇,以1500字的篇幅对有关对策进行论述。
(二)文体类型的多元化
过去的“三段模式”,主要是要求写成议论文体。而现在,要求写成的文体已多种多样。比如,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其对策部分要求写成一份“建议”。这种“建议”,实际上就相当于“意见”这一公文文种;在议论部分,它要求写成“讲话稿”,这又是另一种应用文体。又如,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第一部分要求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实际上就是将给定资料“改写”成说明文;第二部分,要求以“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这又是要求以公文的形式来进行写作。
申论试题中文体类型的多元化,表明申论试题已不再局限于议论文一种文体,而是越来越倾向于应用写作能力的考察。一个公务员所应具备的写作能力,不是一般议论文的写作能
人事考试教育网
力,更不是文学创作的能力,而主要是应用写作的能力。因此,在申论试题中突出考察应用写作的能力,更能贴近公务员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
2003年以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务员考试的试题,虽然在命题的模式、所要求的文体方面都有很明显的变化,但是,这些还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掌握规律,考生完全可以适应这些新的变化。
(一)关于命题模式变化的规律
由申论命题的“三段模式”变为“两段模式”或“四段模式”,似乎令人扑朔迷离,其实这仅仅是表面的变化,在本质上并没有变化。
“三段模式”应是申论命题的基本形式。申论考试,与高考作文考试大为不同。高考作文,除直接命题之外,最多是给出一二百字的阅读材料,由考生阅读材料之后抒写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而申论考试所提供的给定资料,就不仅仅是一二百字的阅读材料了。它的给定资料长达三千字左右,头绪众多,事件纷繁,时空跨度大,给考生展现了一幅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画面。申论考试要求考生所写的文章,不是那些抒发个人情怀的文学作品,也不是那些谈论个人认识和体会的文章,而是针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有关社会问题谈论治国之道、安邦之策!在这些给定资料之后,“三段模式”的命题,一般是按照“概括部分”、“对策部分”、“论述部分”三个步骤提出申论要求的。通过申论考试,可以测试出考生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石三鸟!
“两段模式”或“四段模式”,则不过是“三段模式”的翻版。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属于“两段模式”,虽然只有“对策部分”和“论述部分”,但是,对给定资料的分析概括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对给定资料进行准确的分析概括,就不可能有效地提出对策,也不可能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深入论证。2003年广西地方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只有“概括部分”和“论述部分”,也属于“两段模式”,但是,它同样需要考生针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否则,“论述部分”无从谈起。可见,所谓“两段模式”,不过是在“三段模式”的基础上或隐含“概括部分”,或隐含“对策部分”而已。而“四段模式”,则少不了“概括部分”、“对策部分”和“论述部分”,只不过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文种的考察而已。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申论命题模式无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对考生进行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考察。“概括部分”、“对策部分”和“论述部分”是互为关联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概括”是提出“对策”的基础,“对策”是进行“论述”的依据,“论述”则是正确地进行“概括”和提出“对策”的必然结果。
(二)关于文体类型变化的规律
曹丕说得好:“夫文本同而末异”。据此考察申论命题所涉及的文体,便可抓住其中的规律。可以这么说,即使是议论文或是“建议”、“讲话稿”、“报告”以及其他文体,也都离不开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进行论述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文体类型不同,写作过程中对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就不能平均使用笔墨,需要有主有次,有轻有重。
人事考试教育网
关于“建议”。“建议”性的文体,严格说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中“意见”这一文种。在申论试题中,要求写一篇“建议”性的文体,这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它只是名称的变化,没有内容上的变化。因为,“建议”就是“对策”,“对策”也就是“意见”。在“建议”中,同样需要针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把有关“对策”拿出来。而要拿出“建议”、“意见”,又免不了要反映情况、进行议论。不过,这种“建议”、“意见”,并不需要像议论文那样展开深入的论证。
关于“报告”。“报告”属于法定的公文文种。行政公文“报告”的主要用途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在申论试题中以“报告”的形式写作,就需要认真分析概括给定资料以便“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同时要谈到一些相关的认识,当然也需要议论。
关于“讲话稿”。“讲话稿”虽不是公文,但与公文一样同属于应用文体。与“讲话稿”相近的文体,就是“演讲稿”。不过,“演讲稿”并不在乎说话人的身份,领导人物可以“演讲”,一般人物也可“演讲”。“讲话稿”、“演讲稿”都是为了进行宣传和鼓动的,都需要进行议论,发表意见和主张,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讲话稿”、“演讲稿”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议论文。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讲话稿”、“演讲稿”的受体是听众,需要特别注意现场气氛,注意讲话人与听众的感情交流、互动,而一般的议论文的受体是读者,就不必突出现场的气氛和感情的交流、互动。
关于其他相关文体。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试题,第一部分要求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就是“改写”,把原来散乱无章的“给定资料”整理成一篇文章。所“改写”成的文章,不是说明文,便是调查报告,也都属于应用文体。
一般来说,“改写”有四种不同的方式和要求:①改写文体形式。即把某一种文体改成另一种文体,如把诗歌改成记叙文或散文,把新闻材料改写成说明文或调查报告等。②改变作品的人称。即把原作的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等。③改变作品的主人公。④改变作品的情节顺序,如将顺叙变为倒叙,将倒叙变为顺叙等。
在以上四种“改写”中,只有第一种改写适合于申论考试。因为,申论考试,需要考生申述治国之道,需要的是经国济世的文章,而不是什么抒发个人情怀的文学作品。申论中的“给定资料”,一般是各种新闻材料(或曰调查材料)的无序组合,要求对它加以整理,写成说明文或调查报告,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要把“给定资料”改写成说明文或调查报告,也同样需要进行分析概括,也需要在反映情况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主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申论试题中不管所写的文体是议论文还是其他文体,其实也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需要分析概括,都需要提出对策,都需要进行议论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只不过是文体不同,在内容方面有不同的侧重罢了。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c类考试内容、题型和时限
公务员考试c类考试内容、题型和时限
(一)公共基础知识
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
其他知识为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间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实务题、论述题、简析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材料处理题等。根据A类、B类、C类不同试卷结构的要求选取上述若干个题型。A类、B类、C类试卷均有客观题和主观题。
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试应试人员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试卷主要包括: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等内容。
C类试题结构为: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四个部分。
数量关系:主要测试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重点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试应试人员运用语言文字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资料分析: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考试题型均为客观性单项选择题。
考试时限为100分钟,满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