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2010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申报相关事项问答
2008-2010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申报相关事项问答
作者:农业部科…成果来源:农业部科教司点击数:1633更新时间:2010-9-26
一、因2007年丰收奖暂停,对2007年已经通过省级初评的项目是否可重新推荐?答:2007年已经通过省级初评的项目可优先推荐,但所有申报材料须按新修订的奖励办法(农科教发〔2010〕3号)执行。2007年通过省级初评的丰收奖推荐材料已发回各省农业厅科教处及有关部属单位,请相关单位注意查收。
二、奖励办法中关于“评审标准”和“申报条件”规定的时间段如何计算?
答:“评审标准”和“申报条件”规定的时间段计算,均包括所限制的时间点在内,如规定“产量(效益)居本县领先地位连续3年以上”,计算时间含第3年在内;“连续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5年以上”,计算时间含第15年在内。
三、奖励办法中关于申报事项方面的数量限制如何计算?
答:奖励办法中有多处关于申报事项方面的数量限制,计算时均包含该规定数量。如规定“为服务区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3项以上(其中,近5年来不少于1项),推广普及率达到50%以上”,计算引进技术时含3项在内,计算推广普及率时含50%在内。
四、“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申报条件中规定的验收或评价(鉴定)时间如何计算?答:奖励办法第十条第1款明确规定,申报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须是近三年内通过验收或评价(鉴定)推广成果。本次申报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的成果验收或评价(鉴定)时间为2007年10月3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因2007年丰收奖暂停,对2007年已经通过省级初评的成果验收或评价(鉴定)时间可适当放宽。
五、奖励办法中规定的“基层”包括哪些层级?
答:奖励办法中“基层”是指县级(含)以下。
六、参公单位和参公人员是否可申报丰收奖?
答:行政机关、公务员不得作为丰收奖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参公单位、参公人员可作为丰收奖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参加申报。
七、“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申报材料中要求的“经济效益报告”如何计算?
答:申报项目经济效益按奖励办公室规定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进行,申报单位须如实填写相关数据,形成《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报告》,加盖公章后随同申报材料一同报送。《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及《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报告》报表可到“中国农业科教信息网”或“中国农业推广网”下载。
八、《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数据录入系统》如何使用?
答:只有申报“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的项目才需下载安装并填写《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数据录入系统》,申报“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和“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的项目不需安装、填写该系统。《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数据录入系统》由省级推荐单位将本省通过初评的所有农业技术推广成果汇总录入,生成上报数据包,刻入光盘随同其他申报材料一同报送。
2008-2010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申报相关事项问答
(二)作者:农业部科…成果来源:农业部科教司推广处点击数:1257更新时间:2010-10-9
一、成果应用证明有无时间限制和固定格式?
答: 申报成果奖至少提供近三年的应用情况证明,应用证明格式请从中国农业科教信息网或中国农业推广网上下载。
二、推广合作奖中农业厅(委、局)或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和渔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可否作为申报单位?
答:根据奖励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不能作为丰收奖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所以,农业厅(委、局)或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和渔业等行政管理部门不能作为申报单位。
三、申报条件中“无重复报奖内容”如何理解?
答:已获得国家奖、部级奖(农业部的丰收奖、神农奖,教育部等部委的相关奖励等)属于重复报奖,获得省级(含)以下奖励的项目可进行申报,不属于重复报奖。
四、技术评价规定“地方单位牵头完成的成果由所在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或评价(鉴定)”,可否将权限放宽到地(市)级行政主管部门?
答:根据奖励办法第十七条关于“技术评价”的规定,地方单位牵头完成的成果必须由所在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或评价(鉴定)。
五、对于2007年通过省级初评的申报材料,应如何进行申报?
答: 1.2007年的项目应按照新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申报,并和2010年申报的项目统一参加评审。
2.2007年的项目本次重新申报的,各省农业主管部门要在报送文件中注明。
3.2007年的项目本次重新申报的,已通过鉴定和验收的,不再需要重新鉴定或验收。
4.2007年的项目原则上不得调整完成单位和完成人(报送一等奖的项目按新办法减少人员数量),如确需调整的,需征得原完成人同意,并提交情况说明,由第一完成单位盖章、第一完成人签字确认。
5.2007年项目申报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完善。
6.2007年项目如果完成单位、完成人没有变化的,可用原表格申报,不需重新填写。2008-2010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申报相关事项问答
(三)作者:农业部科…成果来源:农业部科教司推广处点击数:1343更新时间:2010-10-12申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须提供那些相关证明材料?
答:根据《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农科教发〔2010〕3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08-2010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的通知》(农办科【2010】75号)规定,申报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的人员,须按照要求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1.中专以上学历证书或三级以上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复印件(需由申报人档案所在人事部门加盖公章);
2.连续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5年以上,或连续在乡镇(含区片)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0年以上,常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档案所在人事部门开具);
3.近10年来无重大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开具);
4.为服务区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3项以上,其中,近5年来不少于1项证明(由申报人所在服务区——乡镇政府或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开具);
5.获得地(市)级(含)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奖励2项以上,其中,近3年来不少于1项的奖励证书复印件(由申报人档案所在人事部门提供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6.在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和服务机制、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发特色农业等方面业绩突出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开具);
7.示范推广重大集成创新技术和技术发明,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证明材料(由示范区所在县级及以上所在农业主管部门开具);
8.参加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并做出突出贡献的证明材料(申报人须提供相关项目文件)。
(二)农业科技示范户
1.初中以上学历证书和有关农民技术培训证书复印件(申报人提供原件,县级农业部门审核复印后,加盖单位公章);
2.具有当地农业部门出具的连续5年以上被确定为科技示范户,生产规模达到当地中等以上,在当地发挥重要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具);
3.采用新品种或新技术3项以上,且经县级农业(科技)主管部门验收,产量(效益)居本县领先地位连续3年以上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具);
4.在划定的示范区域内带动同产业农户三分之二以上,且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做出突出贡献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乡镇政府或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具);
5.近5年内,获得过县级(含)以上政府、产业(科技)部门或省级以上产业协会表彰奖励(申报人提供原件,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复印后,加盖单位公章);
6.通过种养技术(品种)的自主改良,实现节本增效,且经县级(含)以上有关部门认定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由申报人所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具)。
(三)科教单位及地市级以上推广部门人员
1.连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0年以上,常年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服务的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开具);
2.无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开具);
3.为服务区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3项以上,其中,近5年来不少于1项(由申报人所在服务区——乡镇政府或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开具);
4.地(市)级(含)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奖励2项以上,其中,近3年来不少于1项(由申报人档案所在人事部门开具);
5.在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和服务机制、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发特色农业等方面业绩突出(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开具);
6.示范推广重大集成创新技术和技术发明,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由示范区所在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开具);
7.参加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并做出突出贡献(申报人须提供相关项目文件)。
第二篇: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申报成果简介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申报成果简介
项目名称:广东冬种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推广
完成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惠东县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惠东奕达农贸有限公司、江门市农业局、恩平市农业局、开平市农业局、茂港区农业局、阳东县农业局 完成人员:曹先维、陈洪、全锋、张新明、贺春喜、张景卓、罗建军、唐英坚、陈伟强、邝朝基、田广业、李水源、甄炳耀、陈建、梁站长、孙淑葵、谭志、黄日光、谭乾开、劳栋添、刘文区、张培康、黄宗良、蔡志华、王仕生
内容摘要:项目核心技术“广东冬种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推广”于2012年5月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措施主要包括:(1)冬种马铃薯最优耕作体系:稻-稻-薯水旱轮作体系;(2)选用最合适广东冬种的品种——费乌瑞它(Favorita)系列品种的合格脱毒一级种薯;(3)播前种薯处理;(4)适时播种和合理密植;(5)稻草夹层覆盖还田技术;(6)动态平衡高效施肥技术;(7)晚疫病节本增效综合防控技术等;本技术已在惠州、江门、茂名、中山、阳江等地市推广应用60多万亩,其中2010年-2012年的三年间,累计推广应用51.6万亩,平均每亩增产510.5公斤,每亩增收节支1337.2元,累计增产马铃薯26.34万吨,带动农民增收6.9亿元。该项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来源、减少水土流失、培肥了地力。申报等级:一等奖
第三篇: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
农业部关于印发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的通知
农科教发〔201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机、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部属有关单位:
为使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工作更好地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我部对2001年颁布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将新修订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
农业部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四日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做好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工作,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教兴农和现代农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以下简称丰收奖)是农业部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奖,用于奖励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包括下列奖项:
(一)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二)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1—
(三)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
丰收奖每三年开展一次。
第三条 农业部设立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
(一)拟订丰收奖奖励政策;
(二)指导和监督丰收奖评审工作;
(三)审核丰收奖拟获奖项目、人员及等级。
奖励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负责丰收奖的评审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奖励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第二章
奖励范围和数量
第四条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奖励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约占15%,二等奖约占40%,三等奖约占45%,每次奖励不超过400项。
第五条 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奖励长期在农业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或直接从事农业科技示范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科技示范户,每次奖励不超过500人,其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占70%以上。
第六条 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奖励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农科教、产学研、相关组织等合作团队,每次奖励不超过20个。
第三章
评审标准
第七条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一)一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
2.总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能力很强,技术普及率很高;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重大创新,组织管理水平国内领先;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巨大,农民增收很显著。
—2—
(二)二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国内先进水平;
2.总体技术水平国内先进,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能力强,技术普及率高;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较大创新,组织管理水平国内先进;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重大,农民增收显著。
(三)三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领先水平;
2.总体技术水平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领先,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能力较强,技术普及率较高;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一定创新,组织管理水平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领先;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大,农民增收较显著。
第八条 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具备以下5项条件中的任意3项,科教单位及地市级以上推广部门人员具备以下5项条件,可入选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1.为服务区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3项以上(其中,近5年来不少于1项),推广普及率达到50%以上,项目区增产或增收10%以上;
2.获得地(市)级(含)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奖励2项以上(其中,近3年来不少于1项);
3.在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和服务机制、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发特色农业等方面业绩突出;
4.示范推广重大集成创新技术和技术发明,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5.参加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并做出突出贡献。
(二)具备以下第1、2项并具备第3、4项之一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可入选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1.采用新品种或新技术3项以上,经县级农业(科技)主管部门验收,产量(效益)居本县领先地位连续3年以上;
2.在划定的示范区域内带动同产业农户三分之二以上,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做出突出贡献;
—3—
3.近5年内,获得过县级(含)以上政府、产业(科技)部门或省级以上产业协会表彰奖励;
4.通过种养技术(品种)的自主改良,实现节本增效,经县级(含)以上有关部门认定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第九条 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合作团队可入选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
(一)连续多年合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农业生产做出显著贡献;
(二)具有明确的目标任务、长效的合作机制,形成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技术推广模式;
(三)带动基层农技推广能力明显提升,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第四章 申报条件
第十条 申报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近三年内通过有关部门组织验收或评价(鉴定)的推广成果;
(二)农产品质量符合地方、行业或国家标准;
(三)具有成果应用证明;
(四)推广或创新技术中的有关物化新成果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五)无重复报奖内容;
(六)成果无争议;
(七)知识产权明晰,无纠纷。
推广项目的核心技术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优先申报。
第十一条 申报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遵纪守法,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或取得三级以上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连续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5年以上,或连续在乡镇(含区片)站从事农技推广工作10年以上,常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近10年来无重大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
(三)科教单位及地市级以上推广部门人员须连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
—4—
工作10年以上,常年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无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
(四)农业科技示范户须具备初中以上学历,获得有关农民技术培训证书;被当地农业部门连续确定为科技示范户5年以上,生产规模达到当地中等以上,在当地发挥重要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已经获得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的人员不再申报。
第十二条 申报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两个系统以上的单位在基层紧密合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二)合作成果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认可;
(三)连续合作3年以上。
第五章 主要完成人和单位
第十三条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主要完成人
(一)一、二、三等奖项目主要完成人最多25人;
(二)主要完成人必须是参加本项目实际工作三分之一以上时间,对项目的设计、技术集成创新、示范推广、技术咨询、培训和开发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者;
(三)主要完成人中县及县以下基层技术人员比例不得低于70%,乡镇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所占比例不少于总人数的30%;
(四)主要完成人按照贡献大小排序,填写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并由本人签名,所在单位盖章;
(五)主要完成人不能作为本项目的验收或评价(鉴定)小组成员。
第十四条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主要完成单位
(一)主要完成单位必须是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并且须具有法人资格;
(二)主要完成单位最多8个。
第十五条 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主要完成人和单位
(一)每个合作单位主要完成人不超过10人,主要完成人总数不超过30人;
(二)主要合作单位不得少于3个。
第十六条 凡获得丰收奖个人荣誉证书的人员,均为丰收奖主要完成
—5—
人。
行政机关、公务员不得作为丰收奖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
一个人不得同时作为丰收奖两个以上报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第六章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技术评价和经济效益计算
第十七条 技术评价
(一)技术评价包含项目验收或成果评价(鉴定)。地方单位牵头完成的成果由所在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或评价(鉴定);部属单位牵头完成的成果由项目下达单位或农业部科技成果管理部门组织验收或评价(鉴定)。
(二)技术评价材料包括:项目工作和技术总结、经济效益计算,主要完成人员和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第十八条 经济效益计算
(一)报奖项目经济效益按奖励办公室规定的经济效益计算办法进行。
(二)经济效益计算需要填写主要参数,并注明使用价格,产量数据要注明统计部门和测产验收数据。
第七章
评审机构及职责
第十九条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委、局)牵头,会同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和渔业等部门组织成立丰收奖省级评审小组,负责本省丰收奖的申报、初评和推荐等工作。评审小组由农业科研、教学、推广、行政单位专家7 ~9人组成(其中行政管理人员不超过2人,并兼顾有关行业专家)。评审小组名单报奖励办公室备案。
部属单位申报的丰收奖由奖励办公室组织科研、推广和行政单位专家7 ~ 9人进行初评。
第二十条 奖励办公室成立专家组负责丰收奖评审工作,提出获奖人选、奖励种类及等级建议,报奖励委员会审核。
第八章
推荐和评审
—6—
第二十一条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初评
(一)省级评审小组根据下达的评奖指标和要求,组织开展申报和初评工作,初评结果报送奖励办公室。初评为一、二等奖的不排名次,三等奖的按名次排序。
(二)奖励办公室组织专家对部属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初评。初评为一、二等奖的不排名次,三等奖的按名次排序。
(三)申报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须提供以下材料:
1.申报书;
2.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3.项目工作总结、技术总结;
4.成果验收或评价(鉴定)证书;
5.县级以上农业或统计部门成果应用证明(项目实施区域3个县以上的,至少3个县提供证明;3个县以下的,每县提供证明);
6.经济效益报告(含计算过程);
7.项目合同书或计划任务书(或实施方案)。
第二十二条 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推荐
(一)省级评审小组和农业部部属单位根据下达的推荐名额,组织推荐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候选人、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候选团队。
(二)申报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须填写推荐表,按评审标准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三)申报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须提供以下材料:
1.申报书;
2.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3.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4.工作总结;
5.相应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三条 评审
(一)奖励办公室对初评项目和候选人、候选团队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申报和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视为撤回。
(二)专家组对经形式审查合格的初评为一、二等奖的项目和候选人、候选团队进行评审,对初评为三等奖的项目进行复核。
—7—
(三)评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评审结果须由到会评审专家的二分之一以上通过。
第二十四条 评审结果经奖励委员会审核后由奖励办公室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待异议处理完毕后,报主管部长批准。
第二十五条 农业部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状、奖励证书。
第九章 异议处理及获奖成果追踪
第二十六条 丰收奖实行异议制度。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在自评审结果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以材料寄出邮戳时间为准)向奖励办公室提出书面异议,同时必须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需写明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签署真实姓名。逾期提出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异议不予受理。
奖励等级不属于异议范围。
第二十七条 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因项目内容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
第二十八条 实质性异议由奖励办公室负责处理,省级农业厅(委、局)协助调查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处理程序:
(一)责成被异议方书面回复有关异议内容,陈述理由,并及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必要时,省级农业厅(委、局)派人调查核实情况;
(二)省级农业厅(委、局)根据异议双方提交的材料或者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形成初步处理意见,并通知异议双方,征求双方意见;
(三)若异议双方认同初步处理意见,应在异议处理书上签字;省级农业厅(委、局)将处理结果报奖励办公室备案,视为异议处理完毕;
(四)若异议方或被异议方对初步处理意见持不同意见,由省级农业厅(委、局)将异议材料报奖励办公室处理;必要时,奖励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调查核实情况,或者请异议双方到场答辩,形成处理意见,并将结果告知异议双方,视为异议处理完毕。
第二十九条 非实质性异议由省级农业厅(委、局)、部属单位处理。处理程序:
(一)责成被异议方书面答复有关异议内容;
—8—
(二)协调异议双方意见,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调查核实情况,形成处理意见;
(三)将处理意见及时通知异议双方,并报奖励办公室备案,视为异议处理完毕。
第三十条 异议自评审结果公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未处理完毕的,取消其本次获奖资格;20个工作日以后处理完毕且无异议的,以后可重新申报。
第三十一条 农业部及省级农业厅(委、局)不定期对获奖项目、团队和个人进行检查。如发现有弄虚作假,即撤销其获奖资格,追回奖状、奖励证书,并通报批评。
第十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2001年11月16日农业部发布的《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农科教发〔2001〕24号)同时废止。
—9—
第四篇: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做好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工作,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教兴农和现代农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以下简称丰收奖)是农业部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奖,用于奖励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包括下列奖项:
(一)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二)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三)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丰收奖每三年开展一次。
第三条
农业部设立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
234
2.在划定的示范区域内带动同产业农户三分之二以上,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做出突出贡献;
3.近5年内,获得过县级(含)以上政府、产业(科技)部门或省级以上产业协会表彰奖励;
4.通过种养技术(品种)的自主改良,实现节本增效,经县级(含)以上有关部门认定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第九条
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合作团队可入选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
(一)连续多年合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农业生产做出显著贡献;
(二)具有明确的目标任务、长效的合作机制,形成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技术推广模式;
(三)带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明显提升,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第四章
申报条件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或取得三级以上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连续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5年以上,或连续在乡镇(含区片)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0年以上,常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近10年来无重大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
(三)科教单位及地市级以上推广部门人员须连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0年以上,常年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无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
(四)农业科技示范户须具备初中以上学历,获得有关农民技术培训证书;被当地农业部门连续确定为科技示范户5年以上,生产规模达到当地中等以上,在当地发挥重要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已经获得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的人员不再申报。第十二条
申报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两个系统以上的单位在基层紧密合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二)合作成果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认可;
(三)连续合作3年以上。
第五章
主要完成人和单位
第十三条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主要完成人
(一)一、二、三等奖项目主要完成人最多25人;
(二)主要完成人必须是参加本项目实际工作三分之一以上时间,对项目的设计、技术集成创新、示范推广、技术咨询、培训和开发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者;
(三)主要完成人中县及县以下基层技术人员比例不得低于70%,乡镇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所占比例不少于总人数的30%;
(四)主要完成人按照贡献大小排序,填写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并由本人签名,所在单位盖章;
(五)主要完成人不能作为本项目的验收或评价(鉴定)小组成员。
第十四条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主要完成单位
(一)主要完成单位必须是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并且须具有法人资格;
(二)主要完成单位最多8个。
第十五条
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主要完成人和单位
(一)每个合作单位主要完成人不超过10人,主要完成人总数不超过30人;
(二)主要合作单位不得少于3个。
第十六条
凡获得丰收奖个人荣誉证书的人员,均为丰收奖主要完成人。
行政机关、公务员不得作为丰收奖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
一个人不得同时作为丰收奖两个以上报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0
收奖省级评审小组,负责本省丰收奖的申报、初评和推荐等工作。评审小组由农业科研、教学、推广、行政单位专家7~9人组成(其中行政管理人员不超过2人,并兼顾有关行业专家)。评审小组名单报奖励办公室备案。
部属单位申报的丰收奖由奖励办公室组织科研、推广和行政单位专家7~ 9人进行初评。
第二十条
奖励办公室成立专家组负责丰收奖评审工作,提出获奖人选、奖励种类及等级建议,报奖励委员会审核。
第八章 推荐和评审
第二十一条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初评
(一)省级评审小组根据下达的推荐名额和要求,组织开展申报和初评工作,初评结果报送奖励办公室。初评为一、二等奖的不排名次,三等奖的按名次排序。
(二)奖励办公室组织专家对部属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初评。初评为一、二等奖的不排名次,三等奖的按名次排序。
(三)申报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须提供以下材料: 1.申报书;
2.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3.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4.工作总结; 5.相应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三条
评审
(一)奖励办公室对初评项目和候选人、候选团队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申报和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视为撤回。
(二)专家组对经形式审查合格的初评为一、二等奖的项目和候选人、候选团队进行评审,对初评为三等奖的项目进行复核。
(三)评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评审结果须由到会评审专家的二分之一以上通过。
第二十四条
评审结果经奖励委员会审核后由奖励办公室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待异议处理完毕后,报主管部长批准。
第二十五条 农业部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状、奖励证书。
第九章 异议处理及获奖成果跟踪
第二十六条
丰收奖实行异议制度。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在自评审结果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以材料寄出邮戳时间为准)向奖励办公室提出书面异议,同时必须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需写明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签署真实姓名。逾期提出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异议不予受理。
奖励等级不属于异议范围。
第二十七条
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因项目内容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
第二十八条
实质性异议由奖励办公室负责处理,省级农业厅(委、局)协助调查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处理程序:
(一)责成被异议方书面回复有关异议内容,陈述理由,并及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必要时,省级农业厅(委、局)派人调查核实情况;
(二)省级农业厅(委、局)根据异议双方提交的材料或者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形成初步处理意见,并通知异议双方,征求双方意见;
(三)若异议双方认同初步处理意见,应在异议处理书上签字;省级农业厅(委、局)将处理结果报奖励办公室备案,视为异议处理完毕;
(四)若异议方或被异议方对初步处理意见持不同意见,由省级农业厅(委、局)将异议材料报奖励办公室处理;必要时,奖励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调查核实情况,或者请异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2001年11月16日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农科教发〔2001〕24号)同时废止。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以下简称“丰收奖”)是农业部授予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一线做出创造性突出贡
工作人员,不得作为丰收奖的主要完成人。同一人同一内不得同时作为丰收奖两个以上(含两个)报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第六条
主要完成人不能作为本项目的验收或评价(鉴定)小组成员。丰收奖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七条
丰收奖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是丰收奖的决策管理机构,设在农业部,负责制订丰收奖奖励政策,指导和监督丰收奖评审工作,审定丰收奖拟获奖项目、人员及等级。奖励委员会由农业部部领导、相关行业司局负责同志和有关农业科技专家组成。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奖励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丰收奖的组织评审和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农业部部属三院、有关部属事业单位申报丰收奖的初评工作。
第八条
丰收奖省级评审小组是丰收奖在地方的组织管理机构,由各省(区、市)农业厅(委、局)牵头成立,负责本省丰收奖的申报、初评和推荐工作。省级评审小组由本省从事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以及行政管理的专家代表7-9人组成,其中行政管理专家不得超过2人,并兼顾行业和学
0
很强,技术普及率很高;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重大创新,组织管理水平国内领先;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巨大,农民增收很显著。
(二)二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国内先进水平,与国内同类技术相比,其主要技术(性能、性状、工艺等)参数、经济(投入产出比、性能价格比、成本、规模、效益等)参数取得显著进步,引起该学科或者相关学科领域的重大发展,为国内同行所认可;
2.总体技术水平国内先进,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能力强,技术普及率高;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较大创新,组织管理水平国内先进;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重大,农民增收显著。
(三)三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领先水平,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同类技术相比,其主要技术(性能、性状、工艺等)参数、经济(投入产出比、性能价格比、成本、规模、效益等)参数取得重大进步,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了企业和相关行业竞争能力,为本区域同行所认可;
件;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应附有品种权证书复印件;
3.肥料类(含生物肥料)、土壤调节剂应附有肥料登记证复印件;
4.农药(含生物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附有农药登记证复印件;
5.兽药(生物兽药)应附有新兽药注册证或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6.饲料或饲料添加剂应附有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7.保密成果应附有同级涉密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五)无重复报奖内容。已获得国家奖、部级奖的成果,不得再次申报丰收奖;获得过省级及以下奖励的成果可申报丰收奖;
(六)成果无争议;
(七)知识产权明晰,无纠纷。
推广项目的核心技术获得动植物新品种权、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优先申报。
第十四条
主要完成人和单位:
(一)主要完成人
1.不超过25人,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2.须参加本项目实际工作三分之一以上时间,并对项目的设计、技术集成创新、示范推广、技术咨询、培训和开发
测产验收数据;
(七)项目合同书或计划任务书或实施方案。第十六条
申报与评审程序:
(一)申报与评审工作须通过奖励办公室建立的“丰收奖管理信息系统”完成。
(二)省级评审小组根据奖励委员会下达的推荐名额和要求,组织开展本省申报和初评工作。申报单位在申报时,应对申报项目全部内容在本单位公告栏进行为期3天的公示。初评结果须在本省公示7天。如无异议,以正式文件报送奖励办公室;如有异议,须在奖励办公室规定的申报截止日期内对异议进行甄别处理后,无异议的方可推荐,逾期不得向奖励办公室推荐。初评为一、二等奖的不排序,三等奖排序。
(三)部属单位科技管理部门根据奖励委员会下达的推荐名额和要求,组织开展本单位申报工作,并以正式文件报送材料,奖励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各单位进行初评。初评为一、二等奖的不排序,三等奖排序。
(四)奖励办公室对初评奖项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申报和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视为撤回申报。
(五)奖励办公室组织召开评审会,由评审专家组对经形式审查合格的初评为一、二等奖的奖项进行评审,对初评
第二十一条
评审标准:
(一)科研、教学单位及地市级以上推广部门人员 以下5条标准须同时具备。
1.为服务区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3项(含)以上(其中,近5年来不少于1项),推广普及率达到50%以上,促进项目区增产或增收10%以上;
2.获得地(市)级(含)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奖励2项(含)以上(其中,近3年来不少于1项);
3.在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和服务机制、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发特色农业等方面业绩突出;
4.示范推广重大集成创新技术和技术发明,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5.参加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并做出突出贡献。
(二)县及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须具备上述5项评审标准中的任意3项。
(三)农业科技示范户
须具备以下第1、2项条件,并具备第3、4项之一。1.采用新品种或新技术3项(含)以上,经县级农业(科技)主管部门验收,产量(效益)居本县领先地位连续3年(含)以上;
2.在划定的示范区域内带动同产业农户三分之二以上,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做出突出贡献;
2.须具备初中以上学历,获得有关农民技术培训证书;被当地农业部门连续确定为科技示范户5年(含)以上,生产规模达到当地中等以上,在当地发挥重要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曾经获得过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的人员不得申报。第二十三条
申报材料:
(一)推荐表;
(二)基于评审标准的相关证明材料,具体要求如下: 1.科教单位及地市级以上推广部门人员
(1)连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0年(含)以上,常年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
(2)无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
(3)为服务区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3项(含)以上,其中近5年来不少于1项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服务区乡镇政府或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因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而取得的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服务区的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4)获得地(市)级(含)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奖励2项(含)以上,其中近3年来不少于1项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出具原件,申报单位审核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单
0
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
(6)在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和服务机制、培育或领办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发特色农业等方面业绩突出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
(7)参加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并做出突出贡献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提供相关项目文件。
3.农业科技示范户
(1)初中以上学历和有关农民技术培训经历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提供原件,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
(2)连续5年(含)以上被确定为科技示范户,生产规模达到当地中等以上,在当地发挥重要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3)采用新品种或新技术3项(含)以上,且经县级农业(科技)主管部门验收,连续3年(含)以上产量(效益)居本县领先地位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4)在划定的示范区域内带动同产业农户三分之二以上,且对推动农业产业化(领办农业合作化组织)做出突出贡献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乡镇政府或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五)奖励办公室组织召开评审会,由评审专家组对形式审查合格的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候选人进行差额评审。评审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审结果达到到会评审专家的二分之一以上方为通过。
第二十五条
评审结果经奖励委员会审核后由奖励办公室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最终结果由主管部长签发公布。
第二十六条
农业部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状、奖励证书。证书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奖励等级、获奖者姓名、获奖者身份证号、获奖者单位名称等。
第五章
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
第二十七条
奖励范围: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农科教、产学研、相关组织等合作团队。
第二十八条
奖励数量:每次奖励不超过20个。第二十九条
评审标准:
(一)连续多年合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农业生产做出显著贡献;
(二)具有明确的目标任务、长效的合作机制,形成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技术推广模式;
(三)带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明显提升,促进产业
(二)省级评审小组根据奖励委员会下达的推荐名额和要求,组织开展本省申报和初评工作。申报单位在申报时,应对申报项目全部内容在本单位公告栏进行为期3天的公示。初评结果须在本省公示7天。如无异议,以正式文件报送奖励办公室;如有异议,须在奖励办公室规定的申报截止日期内对异议进行甄别处理后,无异议的方可推荐,逾期不得向奖励办公室推荐。
(三)部属单位科技管理部门根据奖励委员会下达的推荐名额和要求,组织开展本单位申报工作。奖励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各单位以正式文件报送的材料进行初评。
(四)奖励办公室对初评奖项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申报和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视为撤回申报。
(五)奖励办公室组织召开评审会,由评审专家组对形式审查合格的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候选团队进行差额评审。评审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审结果达到到会评审专家的二分之一以上方为通过。
第三十四条
评审结果经奖励委员会审核后由奖励办公室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最终结果由主管部长签发公布。
第三十五条
农业部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牌、奖励证书。证书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奖励等级、获奖者姓名、获奖者身份证号、获奖者单位名称等。
(三)若异议双方认同初步处理意见,应在异议处理书上签字;省级农业厅(委、局)将处理结果报奖励办公室备案,视为异议处理完毕;
(四)若异议方或被异议方对初步处理意见持不同意见,由省级农业厅(委、局)将异议材料报奖励办公室处理;必要时,奖励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调查核实情况,或者请异议双方到场答辩,形成处理意见。书面处理意见送达异议双方后,视为异议处理完毕。
第三十九条
非实质性异议由省级农业厅(委、局)、部属单位处理。处理程序:
(一)责成被异议方书面答复有关异议内容;
(二)协调异议双方意见,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调查核实情况,形成处理意见;
(三)将处理意见及时通知异议双方,并报奖励办公室备案。
如省级农业厅(委、局)或部属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后,该申报成果仍存在非实质性异议,奖励办公室将取消该申报成果的评奖资格,不再进行递补评选,并视情况核减相关上报部门下一轮丰收奖的申报名额。
第四十条
异议自评审结果公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未处理完毕的,取消其本次获奖资格。
第四十一条
农业部及省级农业厅(委、局)不定期对获奖项目、团队和个人进行检查。如发现有弄虚作假,即撤销其获奖资格,追回奖状、奖励证书,并通报批评。
第四十二条
申报项目(候选人、候选团队)经奖励办公室公示后原则上不允许退出,如确需退出的,由推荐单位以书面方式向奖励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奖励办公室批准后方可退出。经批准退出的,如推荐单位再次以相关项目推荐申报丰收奖,须暂停一届。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丰收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的经费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做好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工作,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教兴农和现代农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是农业部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奖,用于奖励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包括下列奖项: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
丰收奖每三年开展一次。
第三条 农业部设立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
拟订丰收奖奖励政策;
指导和监督丰收奖评审工作;
审核丰收奖拟获奖项目、人员及等级。
奖励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丰收奖的评审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奖励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第二章 奖励范围和数量 第四条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奖励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约占15%,二等奖约占40%,三等奖约占45%,每次奖励不超过400项。
第五条 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奖励长期在农业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或直接从事农业科技示范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科技示范户,每次奖励不超过500人,其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占70%以上。
第六条 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奖励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农科教、产学研、相关组织等合作团队,每次奖励不超过20个。
第三章 评审标准
第七条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一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
2.总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能力很强,技术普及率很高;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重大创新,组织管理水平国内领先;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巨大,农民增收很显著。
二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国内先进水平;
2.总体技术水平国内先进,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能力强,技术普及率高;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较大创新,组织管理水平国内先进;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重大,农民增收显著。三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省内领先水平;
2.总体技术水平省内领先,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能力较强,技术普及率较高;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一定创新,组织管理水平省内领先;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大,农民增收较显著。
第八条 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具备以下5项条件中的任意3项,科教单位及地市级以上推广部门人员具备以下5项条件,可入选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1.为服务区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3项以上,推广普及率达到50%以上,项目区增产或增收10%以上;
2.获得地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奖励2项以上;
3.在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和服务机制、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发特色农业等方面业绩突出;
4.示范推广重大集成创新技术和技术发明,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5.参加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并做出突出贡献。
具备以下第1、2项并具备第3、4项之一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可入选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1.采用新品种或新技术3项以上,经县级农业主管部门验收,产量居本县领先地位连续3年以上; 2.在划定的示范区域内带动同产业农户三分之二以上,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做出突出贡献;
3.近5年内,获得过县级以上政府、产业部门或省级以上产业协会表彰奖励;
4.通过种养技术的自主改良,实现节本增效,经县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定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第九条 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合作团队可入选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
连续多年合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农业生产做出显著贡献;
具有明确的目标任务、长效的合作机制,形成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技术推广模式;
带动基层农技推广能力明显提升,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第四章 申报条件
第十条 申报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近三年内通过有关部门组织验收或评价的推广成果;
农产品质量符合地方、行业或国家标准;
具有成果应用证明;
推广或创新技术中的有关物化新成果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无重复报奖内容;
成果无争议;
知识产权明晰,无纠纷。推广项目的核心技术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优先申报。
第十一条 申报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遵纪守法,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或取得三级以上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连续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5年以上,或连续在乡镇站从事农技推广工作10年以上,常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近10年来无重大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
科教单位及地市级以上推广部门人员须连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0年以上,常年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无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
农业科技示范户须具备初中以上学历,获得有关农民技术培训证书;被当地农业部门连续确定为科技示范户5年以上,生产规模达到当地中等以上,在当地发挥重要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已经获得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的人员不再申报。
第十二条 申报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两个系统以上的单位在基层紧密合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合作成果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认可;
连续合作3年以上。
第五章 主要完成人和单位
第十三条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主要完成人 一、二、三等奖项目主要完成人最多25人; 主要完成人必须是参加本项目实际工作三分之一以上时间,对项目的设计、技术集成创新、示范推广、技术咨询、培训和开发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者;
主要完成人中县及县以下基层技术人员比例不得低于70%,乡镇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所占比例不少于总人数的30%;
主要完成人按照贡献大小排序,填写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并由本人签名,所在单位盖章;
主要完成人不能作为本项目的验收或评价小组成员。
第十四条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单位必须是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并且须具有法人资格;
主要完成单位最多8个。
第十五条 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主要完成人和单位
每个合作单位主要完成人不超过10人,主要完成人总数不超过30人;
主要合作单位不得少于3个。
第十六条 凡获得丰收奖个人荣誉证书的人员,均为丰收奖主要完成人。
行政机关、公务员不得作为丰收奖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
一个人不得同时作为丰收奖两个以上报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第六章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技术评价和经济效益计算
第十七条 技术评价 技术评价包含项目验收或成果评价。地方单位牵头完成的成果由所在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或评价;部属单位牵头完成的成果由项目下达单位或农业部科技成果管理部门组织验收或评价。
技术评价材料包括:项目工作和技术总结、经济效益计算,主要完成人员和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第十八条 经济效益计算
报奖项目经济效益按奖励办公室规定的经济效益计算办法进行。
经济效益计算需要填写主要参数,并注明使用价格,产量数据要注明统计部门和测产验收数据。
第七章 评审机构及职责
第十九条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牵头,会同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和渔业等部门组织成立丰收奖省级评审小组,负责本省丰收奖的申报、初评和推荐等工作。评审小组由农业科研、教学、推广、行政单位专家7~9人组成。评审小组名单报奖励办公室备案。
部属单位申报的丰收奖由奖励办公室组织科研、推广和行政单位专家7~9人进行初评。
第二十条 奖励办公室成立专家组负责丰收奖评审工作,提出获奖人选、奖励种类及等级建议,报奖励委员会审核。
第八章 推荐和评审
第二十一条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初评
省级评审小组根据下达的评奖指标和要求,组织开展申报和初评工作,初评结果报送奖励办公室。初评为一、二等奖的不排名次,三等奖的按名次排序。奖励办公室组织专家对部属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初评。初评为一、二等奖的不排名次,三等奖的按名次排序。
申报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须提供以下材料:
1.申报书;
2.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3.项目工作总结、技术总结;
4.成果验收或评价证书;
5.县级以上农业或统计部门成果应用证明;
6.经济效益报告;
7.项目合同书或计划任务书。
第二十二条 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推荐
省级评审小组和农业部部属单位根据下达的推荐名额,组织推荐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候选人、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候选团队。
申报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须填写推荐表,按评审标准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申报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须提供以下材料:
1.申报书;
2.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3.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4.工作总结; 5.相应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三条 评审
奖励办公室对初评项目和候选人、候选团队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申报和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视为撤回。
专家组对经形式审查合格的初评为一、二等奖的项目和候选人、候选团队进行评审,对初评为三等奖的项目进行复核。
评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评审结果须由到会评审专家的二分之一以上通过。
第二十四条 评审结果经奖励委员会审核后由奖励办公室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待异议处理完毕后,报主管部长批准。
第二十五条 农业部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状、奖励证书。
第九章 异议处理及获奖成果追踪
第二十六条 丰收奖实行异议制度。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在自评审结果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奖励办公室提出书面异议,同时必须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需写明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签署真实姓名。逾期提出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异议不予受理。
奖励等级不属于异议范围。
第二十七条 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因项目内容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
第二十八条 实质性异议由奖励办公室负责处理,省级农业厅协助调查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处理程序:
责成被异议方书面回复有关异议内容,陈述理由,并及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必要时,省级农业厅派人调查核实情况; 省级农业厅根据异议双方提交的材料或者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形成初步处理意见,并通知异议双方,征求双方意见;
若异议双方认同初步处理意见,应在异议处理书上签字;省级农业厅将处理结果报奖励办公室备案,视为异议处理完毕;
若异议方或被异议方对初步处理意见持不同意见,由省级农业厅将异议材料报奖励办公室处理;必要时,奖励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调查核实情况,或者请异议双方到场答辩,形成处理意见,并将结果告知异议双方,视为异议处理完毕。
第二十九条 非实质性异议由省级农业厅、部属单位处理。处理程序:
责成被异议方书面答复有关异议内容;
协调异议双方意见,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调查核实情况,形成处理意见;
将处理意见及时通知异议双方,并报奖励办公室备案,视为异议处理完毕。
第三十条 异议自评审结果公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未处理完毕的,取消其本次获奖资格;20个工作日以后处理完毕且无异议的,以后可重新申报。
第三十一条 农业部及省级农业厅不定期对获奖项目、团队和个人进行检查。如发现有弄虚作假,即撤销其获奖资格,追回奖状、奖励证书,并通报批评。
第十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2001年11月16日农业部发布的《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