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时间:2019-05-14 10:4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第一篇: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分析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

在电力系统中,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如果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瓦解和大范围停电等事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有关电网运行的安全也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1.1 数据提供的信息量不足 电网运行的数据包括数字仿真数据及系统中各种装置所采集的实测数据,如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各种仿真软件仿真生成的数据。然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数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仅仅是全体数据包含信息量的部分,隐藏在这些数据后的还有极有价值的信息是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发展规律及内在的联系,对电网调度人员来说,这些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1.2 安全稳定性的定量显示

电力市场的形成发展,使系统运行在临界状态附近,安全裕度变小,调度人员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应深入了解新的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全局安全稳定性的本质,找出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内在本质及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同时,使用浅显易懂的信息来定量估计系统动态安全水平,估计各种参变量的稳定极限,为调度人员创造一个简易实用的条件来处理、分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问题。

1.3 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

由于电力系统的不稳定类型极其复杂,无法完全预测,调度人员需要更多的专家、更有价值的信息来预测及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对安全稳定评估算法的实时性、准确性及智能性提出了挑战。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措施

2.1 研究新的智能数据分析方法

为解决上面提到的数据提供的信息量不足,安全稳定性的定量显示,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等问题,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系统可能运行空间所蕴含的规律,并使用不断积累的实测数据直接对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单凭人力己无法完成这种数据分析任务,为此,研究新的智能数据分析方法,更多地用计算机代替人去完成繁琐的计算及推导工作,对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运用数据仓库技术有效利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电力系统中潜在的有用信息,运用基于风险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增强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等。

2.2 规范电网调度运行工作

近年,随着电网迅速发展,计算机保护和高新科技的不断应用,以及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日益完善,电网调度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对电网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因为调度员操作不规范、误调度等原因,使得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因此,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应认真考虑人的因素,杜绝误调度、误操作的人为事故发生。在电网调度上,应从规范交接班、规范调度操作、提高事故处理能力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调度员驾驭电网的能力和执行力,促进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调度运行的规范化管理。

2.2.1 规范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是保证电网调度连续性的重要环节,规范的交接班制度,是确保交接内容完整、调度思想统一的保证。只有交接清楚,后续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如果交接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误送电、漏送电的情况,严重时甚至造成电网瓦解、人身伤亡等事故。

2.2.2 规范调度操作命令

值班调度员是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指挥者,通过调度操作命令的形式,改变电网运行方式、设备状态和调整经济运行。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异常事故处理,调度员发布的每道调度操作命令都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调度员始终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各种规程和规章制度,避免误操作和误

调度,确保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

2.2.3 提高调度员的事故处理能力电网事故有突发性、意外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这给调度员带来了相当大的考验。所以说调度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网调度员处理事故不当,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作为电网调度员,应该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做到精心调度,恪尽职守,不断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从根本上杜绝误调度的事故发生,此外,还应建立规范的电网事故预想制度,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

2.3 减小系统故障对电网运行的干扰电网在设计和运行时,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稳定性的措施,但是不可预测的各种的故障冲击,还是会对电网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大的扰动使电网暂态稳定破坏,因此,采取措施减小电网故障对电网运行的干扰,保持电网运行稳定十分重要。

2.4 加强电力设施的保护

电网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最主要的物质基础,加强电网建设是保证电网架构坚强、可靠的最主要方法和手段。但近年来电力设施的破坏,不仅给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严重破坏了电网用户正常的用电秩序。电力设施保护是国家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办法,在修改现行的《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等有关法规时,增加补充电力执法方面的具体内容,使电力执法进一步有章可循。电力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对《电力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安全供电重要意义的认识,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此外,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广泛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保护电力设施安全的重要意义,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依法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维护电力设施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文章来自:http://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

浅谈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

摘 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意义重大,随着电网的不断互联,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更加复杂,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分析电网运行中安全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搞好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的措施作出几点介绍。

关键词: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管理

一 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分析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保证系统稳定至关重要,如果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系统瓦解和大面积停电等灾难性事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有关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也出现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数据提供的信息量不足

电网运行的数据包括数字仿真数据及系统中各种装置所采集的实测数据,如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各种仿真软件仿真生成的数据。然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数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仅仅是全体数据包含信息量的部分,隐藏在这些数据后的还有极有价值的信息是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发展规律及内在的联系,对电网调度人员来说,这些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2.安全稳定性的定量显示

电力市场的形成发展,使系统运行在临界状态附近,安全裕度变小,调度人员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应深入了解新的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全局安全稳定性的本质,找出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内在本质及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同时,使用浅显易懂的信息来定量估计系统动态安全水平,估计各种参变量的稳定极限,为调度人员创造一个简易实用的条件来处理、分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问题。

3.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

由于电力系统的不稳定类型极其复杂,无法完全预测,调度人员需要更多的专家、更有价值的信息来预测及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运行,这就对安全稳定评估算法的实时性、准确性及智能性提出了挑战。

二 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措施

1.研究新的智能数据分析方法

为解决上面提到的数据提供的信息量不足,安全稳定性的定量显示,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等问题,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系统可能运行空间所蕴含的规律,并使用不断积累的实测数据直接对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单凭人力己无法完成这种数据分析任务,为此,研究新的智能数据分析方法,更多地用计算机代替人去完成繁琐的计算及推导工作,对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规范电网调度运行工作

近年,随着电网迅速发展,计算机保护和高新科技的不断应用,以及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日益完善,电网调度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对电网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因为调度员操作不规范、误调度等原因,使得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因此,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应认真考虑人的因素,杜绝误调度、误操作的人为事故发生。在电网调度上,应从规范交接班、规范调度操作、提高事故处理能力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调度员驾驭电网的能力和执行力,促进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调度运行的规范化管理。

2.1规范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是保证电网调度连续性的重要环节,规范的交接班制度,是确保交接内容完整、调度思想统一的保证。只有交接清楚,后续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如果交接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误送电、漏送电的情况,严重时甚至造成电网瓦解、人身伤亡等事故。

2.2 规范调度操作命令

值班调度员是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指挥者,通过调度操作命令的形式,改变电网运行方式、设备状态和调整经济运行。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异常事故处理,调度员发布的每道调度操作命令都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调度员始终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各种规程和规章制度,避免误操作和误调度,确保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

2.3提高调度员的事故处理能力

电网事故有突发性、意外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这给调度员带来了相当大的考验。所以说调度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网调度员处理事故不当,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作为电网调度员,应该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做到精心调度,恪尽职守,不断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从根本上杜绝误调度的事故发生,此外,还应建立规范的电网事故预想制度,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

3.加强电力设施的保护

电网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最主要的物质基础,加强电网建设是保证电网架构坚强、可靠的最主要方法和手段。但近年来电力设施的破坏,不仅给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严重破坏了电网用户正常的用电秩序。电力设施保护是国家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办法,在修改现行的《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等有关法规时,增加补充电力执法方面的具体内容,使电力执法进一步有章可循。电力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对《电力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安全供电重要意义的认识,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此外,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广泛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保护电力设施安全的重要意义,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依法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维护电力设施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总之,采取政治、经济、法律等措施,标本兼治,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4.充分利用电网内一次调频功能

为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电网运行波动,增强电网的抗事故能力,提高电网电能质量,必须在不影响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电网内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功能。提高全网发电质量,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依靠调度侧和电源侧的共同配合,通过完善调度侧的调频策略,丰富调节手段,正确合理地分配调节负荷,提高调度软件智能水平,来改善一次调频质量,与此同时在电源侧机组配合适当的参数修正,改善调节的品质和调节速度。结束语

电网规模的扩大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电网的运行和管理更复杂,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多新的技术问题。必须对电网输电系统进行深入的研

究分析,发现其薄弱环节,合理地安排运行方式,优化安全稳定控制措施,总结运行和控制规律,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张黎阳.电网运行状态实时稳定评估预想事故管理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06.[2]项真,江文等.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的研究[J].华东电力,2007(3).[3]杨威.内蒙古电网运行效率与稳定性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09.[4]谭武忠.矿井供电运行方式对供电可靠性影响的分析[J].江西煤炭科技,2010(2).

第三篇:何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

何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

刘生

(河南城建学院电气系平顶山 467044)

摘要 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意义重大,随着电网的不断互联,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更加复杂,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分析电网运行中安全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搞好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的措施进行了介绍:研究新的智能数据分析方法;规范电网调度运行工作;减小系统故障对电网运行的干扰;加强电力设施的保护;充分利用电网内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功能。

关键词: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管理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分析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保证系统稳定至关重要,如果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系统瓦解和大面积停电等灾难性事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有关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也出现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1 数据提供的信息量不足

电网运行的数据包括数字仿真数据及系统中各种装置所采集的实测数据,如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各种仿真软件仿真生成的数据。然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数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仅仅是全体数据包含信息量的部分,隐藏在这些数据后的还有极有价值的信息是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发展规律及内在的联系,对电网调度人员来说,这些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1.2 安全稳定性的定量显示

电力市场的形成发展,使系统运行在临界状态附近,安全裕度变小,调度人员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应深入了解新的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全局安全稳定性的本质,找出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内在本质及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同时,使用浅显易懂的信息来定量估计系统动态安全水平,估计各种参变量的稳定极限,为调度人员创造一个简易实用的条件来处理、分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问题。

1.3 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

由于电力系统的不稳定类型极其复杂,无法完全预测,调度人员需要更多的专家、更有价值的信息来预测及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对安全稳

定评估算法的实时性、准确性及智能性提出了挑战。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措施

2.1 研究新的智能数据分析方法

为解决上面提到的数据提供的信息量不足,安全稳定性的定量显示,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等问题,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系统可能运行空间所蕴含的规律,并使用不断积累的实测数据直接对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单凭人力己无法完成这种数据分析任务,为此,研究新的智能数据分析方法,更多地用计算机代替人去完成繁琐的计算及推导工作,对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运用数据仓库技术有效利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电力系统中潜在的有用信息,运用基于风险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增强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等。

2.2 规范电网调度运行工作

近年,随着电网迅速发展,计算机保护和高新科技的不断应用,以及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日益完善,电网调度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对电网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因为调度员操作不规范、误调度等原因,使得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因此,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应认真考虑人的因素,杜绝误调度、误操作的人为事故发生。在电网调度上,应从规范交接班、规范调度操作、提高事故处理能力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调度员驾驭电网的能力和执行力,促进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调度运行的规范化管理。

2.2.1 规范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是保证电网调度连续性的重要环节,规范的交接班制度,是确保交接内容完整、调度思想统一的保证。只有交接清楚,后续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如果交接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误送电、漏送电的情况,严重时甚至造成电网瓦解、人身伤亡等事故。

2.2.2 规范调度操作命令

值班调度员是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指挥者,通过调度操作命令的形式,改变电网运行方式、设备状态和调整经济运行。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异常事故处理,调度员发布的每道调度操作命令都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调度员始终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各种规程和规章制度,避免误操作和误调度,确保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

2.2.3 提高调度员的事故处理能力

提高调度员的事故处理能力电网事故有突发性、意外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这给调度

员带来了相当大的考验。所以说调度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网调度员处理事故不当,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作为电网调度员,应该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做到精心调度,恪尽职守,不断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从根本上杜绝误调度的事故发生,此外,还应建立规范的电网事故预想制度,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

2.3 减小系统故障对电网运行的干扰

减小系统故障对电网运行的干扰电网在设计和运行时,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稳定性的措施,但是不可预测的各种的故障冲击,还是会对电网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大的扰动使电网暂态稳定破坏,因此,采取措施减小电网故障对电网运行的干扰,保持电网运行稳定十分重要。加强电力设施的保护。电网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最主要的物质基础,加强电网建设是保证电网架构坚强、可靠的最主要方法和手段。但近年来电力设施的破坏,不仅给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严重破坏了电网用户正常的用电秩序。电力设施保护是国家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办法,在修改现行的《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等有关法规时,增加补充电力执法方面的具体内容,使电力执法进一步有章可循。电力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对《电力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安全供电重要意义的认识,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此外,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广泛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保护电力设施安全的重要意义,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依法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维护电力设施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总之,采取政治、经济、法律等措施,标本兼治,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2.5 充分利用电网内一次调频功能

为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电网运行波动,增强电网的抗事故能力,提高电网电能质量,必须在不影响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电网内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功能。提高全网发电质量,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依靠调度侧和电源侧的共同配合,通过完善调度侧的调频策略,丰富调节手段,正确合理地分配调节负荷,提高调度软件智能水平,来改善一次调频质量,与此同时在电源侧机组配合适当的参数修正,改善调节的品质和调节速度。

参考文献

[1]张黎阳.电网运行状态实时稳定评估预想事故管理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06.[2]项真,江文等.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的研究[J].华东电力,2007(3).[3]杨威.内蒙古电网运行效率与稳定性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09.[4]谭武忠.矿井供电运行方式对供电可靠性影响的分析[J].江西煤炭科技,2010(2).[5]刘新春“.大机组小电网”电力系统和大容量电力系统互联安全稳定性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8.

第四篇:电网运行规则

电网运行规则 电网运行规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规划、设计与建设

第三章 并网与互联

第四章 电网运行

第五章 附 则电网运行规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规划、设计与建设

第三章 并网与互联

第四章 电网运行

第五章 附 则

电网运行规则(试行)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

第 22 号

《电网运行规则(试行)》已经2006年10月26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主 席 柴松岳

二○○六年十一月三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电力投资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监管条例》和《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电网运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电网企业及其电力调度机构、电网使用者和相关单位应当共同维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三条 电网运行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

电力调度应当公开、公平、公正。

本规则所称电力调度,是指电力调度机构(以下简称调度机构)对电网运行进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

第四条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简称电力监管机构)依法对电网运行实施监管。

第五条 本规则适用于省级以上调度机构及其调度管辖范围内的电网企业、电网使用者和相关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安装调试、研究开发等单位。

第二章 规划、设计与建设

第六条 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第七条 电网与电源建设应当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电网结构应当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灵活,符合《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和《电力系统技术导则》的要求。

第八条 经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核准的拟并网机组,电网企业应当按期完成相应的电网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的建设、调试、验收和投入使用,保证并网机组电力送出的必要网络条件。

第九条 电力二次系统应当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并与电力一次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同步进行。电网使用者的二次设备和系统应当符合电网二次系统技术规范。

第十条 涉及电网运行的接口技术规范,由调度机构组织制定,并报电力监管机构备案后施行。拟并网设备应当符合接口技术规范。

第十一条 电网企业和电网使用者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国际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核准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

第十二条 在采购与电网运行相关或者可能影响电网运行特性的设备前,业主方应当组织包括调度机构在内的有关机构和专家对技术规范书进行评审。

第十三条 电网企业、电网使用者和受业主委托工作的相关单位,应当交换规划设计、施工调试等工作所需资料。

第三章 并网与互联

第十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发电工程、输电工程和变电工程投入运行前,拟并网方应当按照要求向调度机构提交并网调度所必需的资料。资料齐备的,调度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向拟并网方提供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的定值和调度自动化、电力通信等设备的技术参数。

第十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发电工程、输电工程和变电工程投入运行前,调度机构应当对拟并网方的新设备启动并网提供有关技术指导和服务,适时编制新设备启动并网调度方案和有关技术要求,并协调组织实施。拟并网方应当按照新设备启动并网调度方案完成启动准备工作。

第十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发电工程、输电工程和变电工程投入运行前,拟并网方的二次系统应当完成与调度机构的联合调试、定值和数据核对等工作,并交换并网调试和运行所必需的数据资料。

第十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发电工程、输电工程和变电工程投入运行前,调度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技术标准和规程,组织认定拟并网方的并网基本条件。拟并网方不符合并网基本条件的,调度机构应当向拟并网方提出改进意见。

第十八条 发电厂需要并网运行的,并网双方应当在并网前签订并网调度协议。电网与电网需要互联运行的,互联双方应当在互联前签订互联调度协议。

并网双方或者互联双方应当根据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和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原则签订协议并严格执行。

第十九条 发电厂、电网不得擅自并网或者互联,不得擅自解网。

第二十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发电机组并网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新投产的电气一次设备的交接试验项目完整,符合有关标准和规程。

(二)发电机组装设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连续式自动电压调节器;100兆瓦以上火电机组、核电机组,50兆瓦以上水电机组的励磁系统原则上配备电力系统稳定器或者具备电力系统稳定器功能。

(三)发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

(四)参与二次调频的100兆瓦以上的火电机组,40兆瓦以上非灯泡贯流式水电机组和抽水蓄能机组原则上具备自动发电控制功能,参与电网闭环自动发电控制;特殊机组根据其特性确定调频要求。

(五)发电机组具备进相运行的能力,机组实际进相运行能力根据机组参数和进相试验结果确定。

(六)拟并网方在调度机构的统一协调下完成发电机励磁系统、调速系统、电力系统稳定器、发电机进相能力、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一次调频等调试,其性能和参数符合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要;调试由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调试报告应当提交调度机构,调度机构应当为完成调试提供必要的条件。

(七)发电厂至调度机构具备两个以上可用的独立路由的通信通道。

(八)发电机组具备电量采集装置并能够通过调度数据专网将关口数据传送至调度机构。

(九)发电厂调度自动化设备能够通过专线或者网络方式将实时数据传送至调度机构。

新建、改建、扩建的发电机组并网前应当进行并网安全性评价。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由电力监管机构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 发电厂与电网连接处应当装设断路器。断路器的遮断容量、故障清除时间和继电保护配置应当符合所在电网的技术要求。

分、合操作频繁的抽水蓄能电厂的主断路器,其开断容量和开断次数应当具有比常规电厂的主断路器更大的设计裕量。

第二十二条 主网直供用户并网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主网直供用户向电网企业及其调度机构提供必要的数据,并能够向调度机构传送必要的实时信息。

(二)主网直供用户的电能量计量点设在并网线路的产权分界处,电能量计量点处安装计量上网电量和受网电量的具有双向、分时功能的有功、无功电能表,并能将电能量信息传输至调度机构。

(三)主网直供用户合理装设无功补偿装置、谐波抑制装置、自动电压控制装置、自动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和负荷控制装置,并根据调度机构的要求整定参数和投入运行;主网直供用户的生产负荷与生活负荷在配电上分开,以满足负荷控制需要。第二十三条 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电力通信等电力二次系统设备应当符合调度机构组织制定的技术体制和接口规范。电力二次系统设备的技术体制和接口规范报电力监管机构备案后施行。

第二十四条 接入电网运行的电力二次系统应当符合《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 电网互联双方应当联合进行频率控制、联络线控制、无功电压控制;根据联网后的变化,制定或者修正黑启动方案,修正本网的自动低频、低压减负荷方案;按照电网稳定运行需要协商确定安全自动装置配置方案。

第二十六条 除发生事故或者实行特殊运行方式外,电力系统频率、并网点电压的运行偏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

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发电机组和其他相关设备运行特性对频率变化的适应能力仍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第二十七条 电网使用者向电网注入的谐波应当不超过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并入电网运行的电气设备应当能够承受国家标准允许的因谐波和三相不平衡导致的电压波形畸变。

第二十八条 电网企业与电网使用者的设备产权和维护分界点应当根据有关电力法律、法规确定,并在有关协议中详细划分并网或者互联设备的所有权和安全责任。第二十九条 接入电网运行的设备调度管辖权,不受设备所有权或者资产管理权等的限制。

第四章 电网运行

第三十条 电网企业及其调度机构有责任保障电网频率电压稳定和可靠供电;调度机构应当合理安排运行方式,优化调度,维持电力平衡,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调度机构应当向电力监管机构报送运行方式。

第三十一条 调度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制定电力调度管理规程,并报电力监管机构备案。电网企业及其调度机构、电网使用者和相关单位应当执行电力调度管理规程。

第三十二条 电网企业及其调度机构应当加强负荷预测,做好长期、中期、短期和超短期负荷预测工作,提高负荷预测准确率。

第三十三条 主网直供用户应当根据有关规定,按时向所属调度机构报送其主要接装容量和年用电量预测,按时申报、月度用电计划。

第三十四条 调度机构应当编制和下达发电调度计划、供(用)电调度计划和检修计划。

第三十五条 编制发电调度计划、供(用)电调度计划应当依据省级人民政府下达的调控目标和市场形成的电力交易计划,综合考虑社会用电需求、检修计划和电力系统设备能力等因素,并保留必要、合理的备用容量。调度计划应当经过安全校核。第三十六条 水电调度运行应当充分利用水能资源,严格执行经审批的水库综合利用方案,确保大坝安全,防止发生洪水漫坝、水淹厂房事故。

水电厂应当及时、准确、可靠地向调度机构传输水库运行相关信息。

实施联合运行的梯级水库群,发电企业应当向调度机构提出优化调度方案。

第三十七条 发电企业应当按照发电调度计划和调度指令发电;主网直供用户应当按照供(用)电调度计划和调度指令用电。

对于不按照调度计划和调度指令发电的,调度机构应当予以警告;经警告拒不改正的,调度机构可以暂时停止其并网运行。

对于不按照调度计划和调度指令用电的,调度机构应当予以警告;经警告拒不改正的,调度机构可以暂时部分或者全部停止向其供电。

第三十八条 电网企业、电网使用者应当根据本单位电力设备的健康状况,向调度机构提出、月度检修预安排申请;调度机构应当在检修预安排申请的基础上根据电力系统设备的健康水平和运行能力,与申请单位协商,统筹兼顾,编制、月度检修计划。

第三十九条 电网企业、电网使用者应当按照检修计划安排检修工作,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减少非计划停运和事故。

电网企业、电网使用者可以提出临时检修申请,调度机构应当及时答复,并在电网运行允许的情况下予以安排。

第四十条 电网企业和电网使用者应当提供用于维护电压、频率稳定和电网故障后恢复等方面的辅助服务。辅助服务的调度由调度机构负责。

第四十一条 电网的无功补偿实行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原则。调度机构负责电网无功的平衡和调整,必要时制定改进措施,由电网企业和电网使用者组织实施。调度机构按照调度管辖范围分级负责电网各级电压的调整、控制和管理。接入电网运行的发电厂、变电站等应当按照调度机构确定的电压运行范围进行调节。

第四十二条 调度机构在电网出现有功功率不能满足需求、超稳定极限、电力系统故障、持续的频率降低或者电压超下限、备用容量不足等情况时,可以按照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的事故限电序位表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限电序位表进行限电操作。电网使用者应当按照负荷控制方案在电网企业及其调度机构的指导下实施负荷控制。第四十三条 发生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紧急情况时,调度机构值班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和防止事故扩大。必要时,可以根据电力市场运营规则,通过调整系统运行方式等手段对电力市场实施干预,并按照规定向电力监管机构报告。第四十四条 调度机构负责电网的高频切机、低频自启动机组容量的管理,统一编制自动低频、低压减负荷方案并组织实施,定期进行系统实测。

第四十五条 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电力通信等二次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统计分析、整定配合,按照所在电网的调度管理规程和现场运行管理规程进行。

第四十六条 电网企业及其调度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订和完善电网反事故措施、系统黑启动方案、系统应急机制和反事故预案。电网使用者应当按照电网稳定运行要求编制反事故预案,并网发电厂应当制订全厂停电事故处理预案,并报调度机构备案。

电网企业、电网使用者应当按照设备产权和运行维护责任划分,落实反事故措施。调度机构应当定期组织联合反事故演习,电网企业和电网使用者应当按照要求参加联合反事故演习。

第四十七条 电网企业和电网使用者应当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安全性评价工作和技术监督工作,提高安全运行水平。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地(市)级以下调度机构及其调度管辖范围内的电网企业、电网使用者和相关单位参照本规则执行。

第四十九条 本规则所称电网使用者是指通过电网完成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单位,包括发电企业(含自备发电厂)、主网直供用户等。

本规则所称主网直供用户是指与省(直辖市、自治区)级以上电网企业签订购售电合同的用户或者通过电网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的用户。

第五十条 本规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电网运行之我见

农网生产运行管理之我见

1、定期召开农网生产运行分析会,听取基层单位农网生产运行情况和当前存在问题的汇报。

2、定期召开农网事故分析会,按地域、时间、设备、事故性质等进行分析,找出共性的东西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并将分析报告下发各个单位学习,防范于未然。

3、现在例行上报的所有报表,经市公司、省公司分析后,没有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县公司,没有形成一个闭环管理的过程,形成一个县公司随意上报、市公司简单汇总的不良局面,到头来,省公司得到的却是以错误数据做支撑的汇总分析。

4、我认为生产运行管理保护六个环节:规划、设计、设备招标及到货验收、施工工艺、施工验收、运行维护。做好生产运行管理应从六个方面把关。

5、运行管理很重要,好多单位忽视缺陷管理,从生产月报可以看出好多单位甚至连续几个月没有上报缺陷。巡视

6、网上将计划、检修、执行、事故分析、日志等内容,通过各个地区交叉点评,看有没有闭环,各项工作做的如何,点评出来的问题有没有整改。邯郸查邢台、邢台查石家庄、石家庄查保定、保定查沧州、沧州查衡水、衡水查邯郸。当然这样一搞,并不是说自己去关心别的地区的电网情况而忽视了自己的管辖电网,而是自己不但要管好自己的电网,还有关心审核别的电网的管理情况。

7、将省、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及阶段性安排向各个县公司透明,有助于整个河北省南网一个奋斗方向,防止县公司发展方向偏移,或是省、市公司安排的工作,县公司由于不明白意图导致效率低。

8、组织专家探讨农网生产运行管理应该召开的专业分析会

9、线损率是营销口上的,供电可靠性、拉限电分析

10、电网生产要以电力市场需求预测为基础。

11、对项目建设的技术、经济、环境、节能、施工及运行管理等进行分析论证和方案比较,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12、加大省市公司下基层检查力度(有针对性的检查、科学性的检查),并有相应记录。

13、供电可靠性都是编的,给县局要实数,分析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是什么,进行整改。

14、生产运行的考核指标有哪些: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

从考核指标入手,找到不满足指标的因素。

15、制度建设、流程管理。

山西省电力公司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巩固农电“两改一同价”的工作成果,全面加强省公司系统农网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不断提高农网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确保省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全面完成,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农发[2003]29号文《关于认真做好县供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通知》、《关于县供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指导意见》、省公司计投字[2004]48号文《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实施办法》,结合我省农电体制特点和我公司农网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制定。

第三条 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要以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目标为中心,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农网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分析,逐步建立风险预警和跟踪反馈机制,达到改进管理水平、提升决策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之目的。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省公司农网系统各供电分公司、支公司及供电所的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

第二章 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的主要内容(报表格式附表1-10略)第五条 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应对报告期内农村社会经济形势、农网安全生产情况、农网生产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农村电力市场供需变化、农网售电量在用电市场的份额变化、农村电力市场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农村用电经济运行、农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完成情况及经济效益、农网资产运营情况、农电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第六条 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的具体内容、指标及报表(现行报表按原上报途径归类上报,新增报表按注明情况上报)如下:

1.农网安全生产情况分析(报表格式见现行“农电生产事故率统计月报表、农电生产人身事故分类统计月报表、农村触电死亡事故分类统计月报表”)。

2.农网设备(报表格式见现行“农网设备年报”)与供用电能力变化情况分析(报表格式见附表1,报省公司农电部发展处)。

3.农网售电量、电力销售收入、电费回收率、售电平均单价分析(报表格式见附表2,报省公司农电部管理处)。

4.农村用电分类情况分析(报表格式见现行“农村用电分类统计月报表”)。5.农电维护费收支情况分析(报表格式见农电维护费收支统计月报表)。6.农网35千伏网损与10千伏综合线损分析(报表格式见农网线损月报表);低压线损分析(报表格式见附表3,报省公司农电部生产处)。

7.农网供电可靠性分析,农网限电情况统计分析、农网电压合格率完成情况分析(报表格式见附表4、5、6,报省公司农电部生产处)。

8.农网固定资产及运营情况分析(报表格式见附表7,报省公司农电部发展处)。

9.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完成情况分析(报表格式见现行"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进度月报表);农网建设与改造相关指标分析(报表格式见附表8,报省公司农电部发展处)。10.农网大修、技改、小型基建计划执行和工程实施情况分析(报表格式见附表9,报省公司农电部发展处、生产处)。

11.农电人力资源结构情况分析(报表格式见附表10,报省公司农电部管理处)。

第七条 供电所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要结合本所生产经营目标,重点对所辖营业区域内农村电网的安全生产、售电量完成、各行业用电结构、平均售电单价、各条10千伏线路线损率、分线分台区低压线损率、电费回收率、维护费收支、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按月进行汇总和分析。

第八条 各供电支公司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要结合县公司生产经营目标,重点对全县范围内电网的安全生产、经济运行、供电可靠性、限电情况、电压合格率、供售电量、各行业用电结构、农村用电市场需求预测、10千伏综合线损率、低压线损率、平均售电单价、电费回收率、农电维护费收支、农网设备和资产变动情况、资产运营质量和效益、农网改造工程进展和投资收益、农电人力资源结构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和提高的具体措施。

第九条各供电分公司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要围绕省公司农网生产经营战略,结合本公司农网生产经营目标,加强农电市场调查研究和对农村社会发展需求预测,加强农网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管理,达到提高企业综合实力、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之目的。分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分析要在各支公司分析的基础上,对支公司分析的各类指标进行汇总和全面分析,查找分公司农网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为省公司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第十条 省公司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要在各支公司、分公司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支公司、分公司两个层面上农网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指标进行汇总和全面分析,并注重和省公司经济活动分析的配合和衔接。对于农网基层各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及时制订相应措施,规范和提升全公司农网管理水平、确保省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全面完成。

第三章 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的组织

第十一条 各供电所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实行月度分析制度。每月4日前召开上月度生产经营活动分析会,在完成指标统计汇总、核实和分析后,形成分析报告,参加供电支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月度例会。

第十二条 各供电支公司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实行月度例会、季度分析制度。

月度例会在每月5日前后召开,对上月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核实,并进行分析后于6日前将各类指标上报供电分公司农电处(科),同时报省公司农电工作部。

季度分析以会议形式进行,每季度后第一个月的6日前后召开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季度分析会,根据季度分析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支公司要形成衣网生产经营活动季度分析报告和会议纪要,为参加分公司农网生产经营分析会做好准备。

第十三条 各供电分公司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实行月度报表、季度分析制度,由分公司农电处(科)牵头组织,农电处(科)要设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专(兼)责人。

月度各类报表由各供电支公司在次月6日前上报分公司,由分公司农电处(科)在8日前完成汇总和分析,并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报省公司农电工作部。季度分析以会议形式进行,每季度后第一个月的8日前召开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季度分析会,由分公司农电处(科)组织,各供电支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根据季度分析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分公司要形成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季度分析报告和会议纪要,为参加省公司农网生产经营分析会做好准备。

第十四条 省公司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由农电工作部牵头组织,实行月度报表、季度分析制度。

月度各类报表(见附表)在各支公司直接上报及各分公司汇总后上报资料的基础上,由省公司农电工作部在次月10日前完成汇总和分析,并将相关指标完成情况报省公司经济分析活动办公室。季度分析以会议形式进行,每季度后第一个月的10日前后召开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季度分析会,由省公司农电工作部组织,各供电分公司分管农电工作的领导、农电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支公司代表参加,各分公司参加季度分析会时,要报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报告一式30份。农电工作部要根据季度分析会议精神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形成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季度分析报告和会议纪要,为参加省公司安全生产季度分析会和经济活动季度分析会做好准备。

第十五条 省公司、分公司、支公司等各级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会上制订的措施和下一步工作的安排,要以会议纪要形式印发给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各单位要认真予以落实,并在下次分析中,报告落实的情况,使分析结果能真正为农网生产经营活动服务,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服务。

第四章 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要求

第十六条 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要以省公司生产经营目标为中心,加强农网安全运营分析,加强农村电力市场分析和预测,密切关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电力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时准确把握农网生产经营工作进展情况,分析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规范和提高农网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确保各项生产经营目标全面完成。

第十七条 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禁弄虚作假。分析指标口径必须保持一致,分析内容要全面、完整,分析方式要清晰、条理。

第十八条 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要突出重点,不回避难点和矛盾,对存在的问题要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或建议。

第十九条 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定量分析,以定量分析方法为主,积极开发和应用微机分析系统。

第二十条 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要注重与生产经营计划指标、上年同期指标及省内外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第二十一条 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实行综合分析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省、市、县各层面在按要求定期及时完成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各单位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和分析的课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专题分析报告。

第二十二条 参加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的部门和人员要相对稳定,职责要明确,并加强对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人员的业务培训,逐步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队伍。

条二十三条 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材料中涉及的企业机密和不应公开的内容,要注意保密,并及时销毁。

第五章 考核与奖惩 第二十四条 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对月度报表、季度分析、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由省公司农电工作部对各分公司、支公司进行考核。

第二十五条 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百分制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占50分,完不成计划,每一项扣3-5分,月度报表质量占20分,不能按要求报表,延期一次扣2分,少报一次扣5分,报表真实性差扣3-5分,季度分析质量占30分,不能按时完成分析,延期一次扣3分,少报一次扣8分,分析粗糙肤浅、真实性差扣5-10分。年底,省公司对各分公司和支公司全年开展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奖惩严明,并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各供电分公司要根据本办法制订农网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工作实施细则,并报省公司备案。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山西省电力公司负责解释,自下文之日起执行。

优化管理环节 提升农网生产管理专业化水平

2007-07-15 12:03

一、农网生产专业化管理现行模式

为全面落实县级供电企业专业化管理精神,京山公司认真执行省、市公司有关文件,结合公司实际,在构架县级农网生产管理体系上,采取了“三级管理”的运行模式:三级管理:一级:35KV及以上高压电网,由输电工区或变电工区、负责管理;二级:10KV中压电网(含配变),由配电工区管理;三级:0.4KV低压电网(配变低压桩头以下):由供电营业所(三新公司)管理。具体讲就是:明确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县公司成立配电工区,根据地理区域划分为南、北两个管理责任区。各供电所设立低压维护班,低压维护班配置班长1人,维护人员配置按低压线路长度和台区个数及营业户数进行配置。明确管理范围划分。供电所不从事10kV生产管理。10kV部分:归口生产技术部管理,由配电工区负责组织实施,管理范围从变电站10kV出线#1杆(外侧)至配电变压器低压桩头。低压部分:归口供电所管理,管理范围从配电变压器低压桩头至客户产权分界点(含配电室)。明确主要职责。配电工区,负责10kV配网的规划、建设改造、安全运行、设备巡视、维护检修和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供电所,负责0.4KV配网的规划、建设改造、安全运行、设备巡视、维护检修和本供电区域内各级电网的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负责供电区域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检测和维护工作,负责10KV及以下配网“三障”(房障、路障、树障)管理,配合配电工区做好10KV线路设备故障后的地面巡视和“三障”处理、变压器的负荷预测、配网发展规划上报工作,负责低压客户供需侧管理,确保配电变压器安全经济运行。

二、农网生产专业化管理可行性分析

京山公司该管理模式的运作现处于初级阶段。可以预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将得到巩固和加强;供电营业所营销管理的核心业务地位将得到体现;多产业管理工作将逐步理顺,企业的安全稳定局面逐步形成。逐步实现的“专业化分工、标准化作业、流程化管理、规范化运作”的目标流程将成为农网生产专业化管理可行性的主要特征。

一是分工实现专业化。10千伏部分的规划、建设、维护、抢修工作,从各供电所分离出来,由配电工区统一实行专业化管理。供电所的主要精力放在低压规划、建设、维护、抢修,营销业务和优质服务上。由主业承担的配网新建、改造、技改、大修工程的安装等职能,也移交到多产业电力安装工程公司。

二是作业实现标准化。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对每项检修工作的前期准备、人员要求、器具、危险点分析、安全措施、分工协作、工作程序、检修工艺等,都制定了详尽的标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制度标准体系,规范了企业生产管理各环节行为。

三是管理实现流程化。建立了流程化管理体系,实行生产全过程闭环管理,切实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总结。在生产计划上,实行计划-实施-反馈-检查考核管理循环;在工程项目上实行立项申报-批复-设计-施工-竣工验收闭环管理;在缺陷处理上,坚持发现-上报-计划下达-处理-反馈-质量检查闭环管理。

四是运作实现规范化。专业化管理工作理顺后,明晰了主业与多产业的责、权、利关系,使主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全生产和营销管理上;多产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收增效上,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摆脱长期以来多产业因业务不饱满形成的依赖主业思想和经营绩效差、职工思想不稳定的现象。

三、农网生产专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随着农网生产专业化管理的不断深化,现实运作中暴露和可以预见即将出现的矛盾主要集中表现在农网生产专业化管理的末端——供电所。而这些问题和矛盾主要体现在农网生产专业化管理的实施环境和管理环节上。

在实施环境上投入保障和队伍建设是问题的关键。第一,专业化管理投入不足。实施专业化管理,各个机构进一步扁平化,管理面精细化,工作面协调性增加。改革前,电工组在距离供电所较远的地方,实行抄、核、收、修、服务一体化的运作模式,电工组就是供电所的一个分所,行使了供电所大部分职能。而且,电工组之间不需要紧密配合,但实施专业化分工后,抄核收有专人,中压、低压维护抢修有专人、计量有专人、稽查有专人,分工细致,任何一项业务都需要彼此间很好的配合。也就是说,把某个工作量看作是1,原先是一人完成,效率低,现在多人完成,效率高,成本增加。这就需要有优厚的物资和优秀的专业队伍来保障实施。也就是说,需要在交通、通讯、生活保障上铺平道路。如果交通条件差,抢修车辆又投入不足,尤其遇雨雪等恶劣天气,配电工区和低压维护班日常检修和故障抢修势必受到影响,无法保证对外服务承诺,影响服务质量和时效,并直接影响电力企业形象。而增加物资装备,各项费用也将增加,诸如:保险费、修理费、油耗,人员生活补助、加班费、夜班补助、通信费等需要有稳定的来源来支撑。第二,打造专业化队伍任重道远。目前,专业化管理队伍中90%都是农电员工,虽然成立了“三新”公司,但农电员工的基本工作特征没有改变。他们大多数属于农业户口,拥有承包责任田、林地等资源,在从事电力生产和供电服务的同时,还要在耕耘,是具有“双重”身份的企业员工。这种“双重性”对于从事用电管理工作势必分心。而且,在待遇不高的情况下,让他们完全摆脱土地的依赖,可能性小。而且,专业化分工后需要他们集中办公和协调一致工作,特别是配电工区,人员集中食宿,长年值班,基本无时间耕作土地,如果收入不高,势必影响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稳定。再就是,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化进程。实施专业化管理后,人与人之间岗位责任明确,岗位与岗位之间是分工协作,这要求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能独当一面。而目前的情况是基层稍有工作能力的都上调到其他管理岗位,基层缺乏一线动手能力强的人力资源。

在管理环节上标准化作业流程掌控是矛盾的重点。第一,在安全 管理方面。以前是对自己所管辖区域的安全用电负责,如电力设施保护,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总保护的定期测试、综合变压器负荷测试、线路巡视维护等。现在按分工对某一个专业安全负责。由于分工明确,客观上存在对自己所负责的专业安全工作负责,但由于管辖区域面积大、线路长、路途远管不过来,而对其他经济指标、优质服务的完成难免有一种推诿的现象,使得抢修班组工作量应接不暇。第二,在优质服务方面。实施专业化管理后,一个供电所的业扩报装、装表接电、线路维护、故障抢修、抄表收费等都由专业班组来完成。由于人员少,往往很难及时到位。第三,在企业内涵管理方面。实施专业化管理后,一个供电所有变电运行人员、“三新”员工、稽查稽核人员、计量专责等,他们以前是统归供电所长管理,但专业化分工后,变电、“三新”公司、稽查稽核所、计量所等专业部室对他们实施专业管理。出现了在供电所上班的某个人“双重”被领导,供电所所长无人可管的情况。而供电所每年日常创一流、双文明建设、各项竞赛达标是必须完成的,而且涉及人员奖金福利分配等供电所长如何统筹这些工作,成了难题。另外,这些人员的党团关系隶属,特别是“三新”员工工会会员身份、工会经费收缴、活动如何开展都要上级明确界定。第四,在人员素质方面。主要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化进程。专业化管理后,要求人员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表面上要求业务“专”,实际情况是要求能根据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能系统思考、能快速动手付诸实施。也就是要求其业务“精”、“全”,经验丰富。特别是缺乏既懂技术又擅管理的“文能挥笔,武能登杆”人才。而现在专业化队伍大多是由乡镇电管站和村电工招聘而形成的,基础文化底子薄、技术专业化素质培养任务艰巨,不利于也不适应专业化管理“专、精、全”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招聘的新员工,在素质培养和技能培训与实践上,任务更大。第五,在农电员工待遇方面。主要存在待遇偏低问题。一是实施专业化管理后,由于人员结构发生变化,农电员工管理户数由原来的400-500户,增加到平均600-800户。这样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和工作中发生的费用也会相应增加。以个体为例,每月其工资收入在650-700元左右,油料费100元,通讯费20元,下乡补助60元,收入合计830元左右。而实际工作中由于油料价格上涨,油料费不够;优质服务要求高,接打客户电话多,通讯费不足。再就是加上车修费等支出,每月到手收入实际只有500多元。与其他工作与行业相比,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二是对于农电员工特别关心的退养及退养后其养老保险的续交和基本生活费的保障,住房公积金等上级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办法出台,使得农电员工工作中难免产生后顾之忧。

四、农网生产专业化管理环境环节的优化 对在全面深化农电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建议来优化农网生产专业化管理环境环节。

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分工与协作的关系。专业与专业、岗位与岗位之间在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分工协作,安全、可靠、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重点是要组织精兵梳理和完善农网生产、营销流程,建立新管理模式下的全新工作流程和制度机制。强化流程的执行力度,控制关键接口,做好接口的衔接。二是正确处理好专业化与发展、稳定的关系。专业化管理是为了促进企业更好发展,而发展需要稳定来保障。这就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周密、稳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防止反复出现朝令夕改现象发生。三是正确处理好主业人员与农电员工的关系。极力倡导主业人员与农电员工精诚团结,主业尽最大努力关心支持“三新”公司发展。

搞好岗位激励和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是解决专业化管理的重心。要引入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薪酬制度、评先树优制度,技能评级制度和退养办法加以激励,来调动专业化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在薪酬方面,建议对农电员工实施工龄工资和“岗级”工资制,稳定那些责任心强、业务精、经验丰富的员工。并引入业绩和素质考核。从工作质量、纪律性、协作性、积极性、责任性,以及对关键指标的控制和关键事件处理的记录入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体系。合理设置机构优化管理流程。一是要特别加强营业服务厅的专业化管理。因为其窗口效应决定了客户要求,甚至安全管理信息他们是第一知情人,正确合理报告调配其他专业化队伍处理问题的重任在他们身上,所以,必须加强业务接待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二是“三新”公司与配电工区适时交叉合并办公,低压抢修人员和抄核收人员、配电工区员工在工作中应发扬最大的责任心,不管发现的任何责任点上安全隐患,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主动协调作战。三是抄核收人员适当增加,其他岗位人员适当减少。便于开展交叉抄表、营业普查、线路周期巡视等密集型工作开展。四是“三新”分公司的施工队伍要灵活机动加以明确。施工队人数要依据需要而定,对零星工程、户表工程和其他小工程以及优质有偿服务进一步明确,提高“三新”公司生存力。五是稳定好资料员、报帐员队伍。这两种人因为其工作性质具有连续性、延展性和长期性。特别是资料员,要求其精通微机操作、具备较强的文字能力、政策熟知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要稳定这批队伍,不能随意更换,并要大副提高其待遇。六是优化班组设置。专业化设置应保证有营销性质的班组、设备管理性质班组、用电稽查性质班组和客户服务性质的班组。营销性质的班组主要负责辖区内的低压线损管理、业扩报装、计量管理和电费催缴;设备管理性质班组主要负责低压的所有维护和紧急抢修;稽查性质的班组主要负责用电稽查和普查;客户服务性质的班组主要负责接听报修抢修电话、电费收取、业务受理以及供电所各项达标资料综合整理。七是县公司有关职能部门应重新修编扁平化管理网络图,规范县公司职能部室与供电所、三新公司与农电服务部工作流程。

五、几点建议

农电体制改革,撤销了县公司农电工作部,成立“三新农电服务公司”,其管理的业务与工作范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基础台账统计资料都不属于全口径数据。因此,原农电工作部下列有关工作必须移交到相关职能部室:

一是新农村电气化规划与建设工作;二是同业对标工作;三是农电配网年、季、月报;四是四标两率建管工作;五是要明确低压电网技改、大修项目资金比例和农网改造工程编制责任范围。

另外,专业化管理实施后,变压器及以上中压电网移交到配电工区,在编制计划时,配电工区根本掌握不了农村用电负荷情况和供需侧实际情况,稍有不慎,配电超负荷烧毁现象更加突出。建议将变压器新建与改造计划编制划入供电所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布部门:国务院

分类导航:审批监管 机关事务

发布日期:2010-10-16

发布文号:发改办能源〔2010〕2520号 所属类别:部委行业规章

关键字: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

【阅读全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改办能源〔2010〕2520号

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

为做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加强项目管理,明确管理程序和要求,提高中央预算内资金使用效益,我委组织制定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现印送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

http://www.xiexiebang.com/gzdt/att/att/site1/20101110/001e3741a2cc0e44a27401.pdf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规范建设秩 序,提高中央预算内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村电力持续健康 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 号)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电网是指县级行政区域内,为 农村生产生活提供电力服务的 110KV 及以下电网设施(含用 户电表)。本办法所称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是指变电站、线路(原则上不含入地电缆)等农村电网设施的新建,以及对已运行农网设施局部或整体就地或异地建设、增容、更换设备等。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享受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国家 资本金)和国家农网改造贷款投资偿还政策的农网改造升级项目。

第四条 农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按照“统一管理、分级 负责、强化监管、提高效益”的原则,实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指导、监督,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作为项目法人全面负责的 管理体制。

第五条 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建设资金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的原则多渠道筹集。中西部地区项目资本金原则上由国家安排,东部地区项目资本金由项目法人自筹。银行贷款由省级项目法人统贷统还,贷款偿还按现行政策执行。

第六条 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实施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 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工程监 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第七条 农网改造升级实施重点是农村中低压配电网,兼顾农村电网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农网改造升级项目35KV以上以单个项目、35KV及以下以县为单位统计项目个数。第二章 规划和计划

第八条 农网改造升级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求为目标,制定农网改造升级规划(规划期3-5 年)。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在规划的指导下分年 度实施。

第九条 各省(区、市)农网改造升级规划由省级发展 改革委负责组织编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省级规划是 申报投资计划和项目安排的依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农网现状(包括历次改造的投资、已形成的工作 量等)及存在问题;

(二)农村电力市场需求预测;

(三)农网改造升级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四)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布局(落实到县域内)和建设 时序;

(五)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及电价测算。

第十条 项目法人要根据农网改造升级规划要求,结合 地方实际,在组织制定县级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本企业规划,报省级发展改革委审查。县级规划报省级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十一条 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省级 发展改革委应及时组织调整修订,并在每年底前将调整修订情况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县级规划调整修订应及时报省级发展改革委备案。第十二条 省级发展改革委要根据国家农网改造 升级投资重点及规划任务,组织编制农网改造升级计 划。未列入规划的项目不得列入计划。

第十三条 项目法人应按要求制定计划,计划 应明确农网改造升级目标、重点、项目和投资需求,项 目要落实到县域内,明确建设内容。

第三章 投资计划申报与下达

第十四条 省级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申报本地区投资计 划。申报前项目法人应对计划中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35KV以上以单个项目、35KV及以下以县为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审批并出具批准文件。

第十五条 开展可行性研究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行 业相关规程规范,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勘测,在可靠详实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技术、经济、环境、节能、施工及运行管理等进行分析论证和方案比较,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确定中央预算内投资 支持重点,省级发展改革委根据要求,上报投资计划申 请报告。投资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上投资计划执行情况;

(二)本计划实施的必要性;

(三)本计划实施目标,包括改造面、供电能力和 可靠性等;

(四)本计划总投资(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 法人自有投资、银行贷款等),并分电压等级列明所需投资;

(五)本计划建设规模,分电压等级列明;

(六)项目明细表,明确项目个数、涉及的县级行政区个数,以及每个项目的投资、主要建设内容等,35KV 以上 项目应明确到建设地址,35KV 及以下项目应明确到县域内;

(七)本计划完成时间和进度安排。投资计划申请报告应附银行贷款承诺函和可行性研究 报告批准文件。

第十七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各 省(区、市)上报的投资计划进行审查。

(一)符合中央投资的使用方向;

(二)符合中央投资的安排原则;

(三)提交的相关文件齐备、有效;

(四)项目的主要建设条件落实;

(五)上一投资计划执行情况;

(六)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的其他条件。第十八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查同意后,下达农网改造升级投资计划,明确各省(区、市)及各项目法人的建设规 模、投资、项目和完成时间等。

第十九条 投资计划下达后,省级发展改革委应及时分 解下达给项目法人。分解计划应明确建设规模、投资和具体 项目等,与投资计划一致。

第二十条 项目法人应根据计划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报 省级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二十一条 项目法人按照投资计划组织项目实施,不 得变更。确有必要调整变更的,须符合相关规定,并履行相 应变更程序。

第四章 项目实施

第二十二条 投资计划分解下达后,项目法人应及时组 织开展初步设计。35KV 以上以单个项目、35KV 及以下以县 为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报告,报省级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二十三条农网改造升级资金要专项存储、专款专 用、专项核算、封闭运行,严禁挤占、挪用、截留和滞留资 金。资金使用和管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 农网改造升级项目要执行招投标法及相 关规定。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进度,10KV 及以下项 目的设计和施工可由项目法人通过竞争性谈判选择熟悉当 地情况、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严格按照《20KV及 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收费。农网改造升级项目要执行工程监理制。10KV 及以下单项工程监理单位的确定可采取打捆招标的方式选择,如执行 工程监理制度确有困难的地方,项目法人须切实负起责任,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和监督措施。

第二十五条 表箱和电能表改造投资纳入投资计划,表 后线及设施由农户提供合格产品或出资改造。项目法人以及 其他任何单位和组织不得违反规定向农户收费,严禁强制农 户出资。第二十六条 项目法人应建立省、市、县三级农网改造 升级项目档案,从项目设计到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的文件、资 料等都应按照有关规定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

第二十七条 农网改造升级投资计划和项目实施应按 计划完成。实施过程中进展缓慢,以及出现影响工程实施重 大情况的,项目法人应及时向省级发展改革委报告情况,说 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十八条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完工后,省级发展 改革委应及时组织对本省级区域内农网改造升级项目进行 总体竣工验收,验收报告应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项目法 人负责单项工程的验收,验收报告报省级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二十九条 农网改造升级项目竣工后,国家发展改革 委适时进行检查总结,并组织进行后评价。

第三十条项目法人应做好农网改造升级后的运行管 理工作,降低运行维护费用,提高运行管理水平,为农村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可靠的供电服务。

第五章 项目调整变更

第三十一条国家下达农网改造升级投资计划后,不得 随意变更项目。项目确需调整变更的,不得变更投资计划下 达的本省级地区投资规模,原则上不得减少建设规模。

第三十二条 35KV及以上项目确需变更的,需重新履 行审批手续。由项目法人向省级发展改革委提出调整请示,并提交新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省级发展改革委审查同意 后进行批复,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三十三条 10KV以下项目以县为单位,投资规模变 更的,或者建设规模变更超过±5 %的,需重新履行审批手续;建设规模变更不超过±5 %的,由项目法人负责调整,并向省级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加强农网改造升级项 目管理和投资管理,加强对农网改造计划执行和项目实施的 监管,加强对农网改造升级资金和还贷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 监督,确保发挥效益。

第三十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有关规定对农网改 造升级项目进行稽察。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据职能分 工进行监督检查。各级发展改革委应督促项目法人执行好投 资计划,做好项目实施。

第三十六条项目法人应积极配合中央和地方有关部 门做好农网改造升级项目的稽察、检查和审计。加强对农网 改造升级项目的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七条 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实施定期报告制度。项 目法人应于年中和年终向省级发展改革委报告计划执行和 项目实施情况。投资计划执行完毕后,省级发展改革委应及时对计划执行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包括完成目标、实际工作量等,形成详细的报告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法人应对其提供的数据和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任。省级发展改革委应对项目法人提供的数据和材料进行必要的 审查、检查和核查,对其真实性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八条 项目法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家发展改 革委可根据情节轻重作出责令限期整改,通报批评,暂停项 目建设,核减、收回或停止中央投资,并可视情节轻重提请 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行政或 法律责任:

(一)提供虚假资料和情况,骗取中央投资的;

(二)违反程序未按要求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的;

(三)挪用、截留或滞留中央投资的,以及农网改造升 级资金未专项存储、专款专用、专项核算、封闭运行的;

(四)擅自调整变更投资计划和项目的,以及调整变更 比较大的;

(五)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建设实施或竣工完成的;

(六)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九条 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疏于管理,或不执行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咨询机构等 未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 位和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省级发展改革委可根据本办法制定本省(区、市)农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并报国家发展改革 委备案。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六日

(完)

深入推进农网改造 切实加强供电管理

发布时间: 2010-6-10 10:22:58 被阅览数: 132 次 来源: 夏清锋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近日,点军区个私协会土城乡站长代德生(***)反映说:“土城乡的电力设施在国家农网改造中得到了提高,但停电频率太高,特别是停电时,更是准确不误,二是停电不分时间、三是停电时间太长,打电话一问三不知,不知道什么时间来电,不知道那里坏了,不知道谁来修,给土城人民生活上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给茶叶加工,柑橘打蜡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群众反映农村供电所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村电网基础比较薄弱 农村电网基础比较薄弱,不能适应农村用电增长需求,易跳闸停电。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虽然改善了农村线路设备的健康状况,提高了电压质量,但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用电在不断的持续增长,原农网改造的线路设备不能满足电力发展需求,一部分用电企业自身用电设备陈旧老化、高耗能等原因,限制了农村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一些用电户不理解、不支持,农电安全理念淡薄,有些用电户安装的漏电保护器烧坏又不及时更换,对于一些重要用电户又无一、二级漏电保护器保护,遇有短路、接地、碰相易造成大面积停电,从而不能保证低压电网的可靠运行,使供电可靠性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

停电管理制度不健全,停电计划安排无序,有些故障处理、检修、新增设备等工作可采用带电作业,而农村供电所无配网带电作业人员,使得农村供电可靠性不能达指标。

二、农村供电所农网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不到位,人员技术业务水平不高

我区农村供电所农电人员综合素质有待加强,技术业务不太熟练,对施工设计技术规程掌握不够。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运行维护水平不高,线路设备周期巡视检查不到位,或者巡视检查不认真,不能发现危急线路设备的安全隐患,从而去及时的消除缺陷,平时又掌握不到线路设备运行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以及确定线路设备检修内容。

为此,我们建议区政府对全区供电机构提出以下要求:

一、必须要保证电能质量,以满足农村电力消费者的需要。

为电力消费者提供安全、经济、合理、可靠的电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电力消费者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旦供电中断,人们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等等,有时还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损失,引起社会秩序混乱。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停电,我区农村供电所要加强停电计划管理,要建立健全计划停电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计划停电,减少停电次数,杜绝临时停电,避免故障停电,对任务单一的停电工作,要周密计划,统筹安排,可以推迟停电的工作任务要缓停。

要结合多项工作任务同时进行停电,停电范围大的农网线路,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装分段开关和分支线开关设备,当局部停电时,其它区域可以连续供电,从而缩小了停电范围,停电施工前要充分准备好施工材料,配齐施工工器具,组织好施工人员,合理分配好施工工作量,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讲究施工工艺质量,努力完成好施工任务,对一些能够进行带电作业的工作要尽可能的不停电,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

二、必须改善用电设备,积极拓展农村电力市场

在改善用电设备方面,电力企业必须不断加快农网建设工程,优化农网结构,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投入农网高科技产品,打造农网硬件设施品牌。

电力产品与一般产品不同,它在使用方面具有很强的技术要求,使用不当会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设备损坏,为了提高优质的电力产品,服务于广大用户消费者和使用者追求的需要和利益,必须加强农网改造,积极拓展农村电力市场。

由于农村用电水平较低,因而农村电力市场的潜力很大,加快农网改造,优化农网结构,控制农村用电电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村用电整体水平,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网的投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将农网建设成为一个布局合理、安全、经济、可靠、合理的供用电网络。

(1)农网设备应大量采用在线监测技术,监视线路运行状况,帮助线路运行人员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点,缩短停电时间。

(2)对农网配电线路较长距离的应分段并配套采用故障自动隔离技术。

(3)在农网建设和电力故障处理过程中,全面开展带电作业工作,努力拓宽带电作业的范围,减少不必要的停电。

(4)提高变电所农网线路继电保护有选择性动作。

(5)加强农村用电户漏电保护器的正确安装,建立健全漏电保护器运行管理制度。总之,农网要采取尽可能的一切措施,提高农网硬件设备水平,让广大电力消费者深知用电安全、经济,最终依赖电力来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等,从而塑造我们电力产品的品牌。

三、加强农电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化、专业化、技能化的服务水平。

(1)定期进行农电人员技术业务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让农电人员懂技术、懂业务,熟悉运用规程。

(2)每年可以进行农电人员技术业务理论及实际操作比赛,正真发挥技术业务能力的能动性,农网线路设备的施工按技术规程要求进行施工,讲究施工工艺质量,并对施工工程进行验收,达不到规范要求的要进行反攻,并采取严格考核措施。

(3)进行农村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知识的培训,强化职工供电可靠性管理意识,培训贯穿于整个生产、检修、停电、运行维护等管理中去,通过培训不仅使广大农村供电所职工对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有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同时针对如何开展农村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路,将农村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渗透到每一项工作中。

(4)定期进行农村用电户的安全用电分析,分析安全用电和供电设备状况,找出不安全隐患,及时采取可靠措施帮助用电户消除隐患,让农村用电消费者得到真诚的沟通与服务,从而发展了电力企业,提高了农村供电可靠性。

影响农村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既有技术原因,也有策略服务方面的原因。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因此,我们衷心希望区政府及点军区供电分公司不仅要不断深入地推进农网改造,并在建设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要求广大农电职工提高认识,加强优质服务,创新服务营销策略,为全面提高农网线路的健康水平奉献自已的力量。

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芜湖县供电公司是安徽省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隶属芜湖供电公司,公司拥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7座;35千伏及以上主变18台,总容量217.65兆伏安,2005年末,公司全部变电站已实现双电源供电和变电站运行的“五遥”功能,达到了变电站无人值班的运行管理要求。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 现代化企业目标,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芜湖县公司在电网运行建设管理中,积极探索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梳理标准工作流程,整合公司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等资源,开发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解决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检修和技术改造中存在的巡检工作计划欠周密、人员难到位、流程不标准、大修技改立项和开展状态检修缺乏科学的决策依据等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实现变电运行“两票三制”、“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状态检修”等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一、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的应用背景

(一)变电运行方式的转变,亟待运行管理模式的更新

2005年,公司所有变电站实现光纤环网接入,完成综合自动化改造,在变电站通过无人值班试运行管理和验收后,随着现场运行人员的撤离,常规运行管理模式全部转换为无人值班管理模式,公司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成立了变电操作队,承担起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设备巡视检查、定期试验切换、倒闸操作和缺陷管理等任务,担负着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企业减员增效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和手段方面有所创造,有所创新。

(二)变电运行流程管理手段落后,规范化管理先天不足

国家电网和省、市公司开展的安全生产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对变电运行巡视流程和标准化作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变电站值班运行管理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的管理要求,无法保证变电运行人员确实到达现场并按预定计划和标准流程作业,存在着记录不规范、信息不全面、反馈不及时、巡检不标准、效率低等问题,同时巡检不到位、漏缺项、超周期等现象都无法及时发现,交接班、设备定期试验和切换工作等也无法做到规范化管理。如果仍停留在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中,不仅制约了安全生产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而且阻碍了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深度实施和提高。

(三)变电设备信息反映不全面,状态分析没有针对性

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与否依赖于变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检查分析运行中的设备健康与否是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首要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日臻完善,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然而,变电设备在运行中因温度、气候、负荷、操作等各种因素引起的设备过热老化、腐蚀渗漏和疲劳损伤等需现场诊别的现象,缺乏行之有效、系统、准确的判据,如果不能对设备出现的异常和缺陷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久之易发展成为各类障碍和事故,对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构成威胁。长期以来,传统的变电站巡视检查及缺陷上报基本依赖于手工记录,存在着技术指标统计不全面、巡检技术标准不规范、设备状态分析不具体、设备运行工况横、纵向比较分析困难等问题,同时还存在着缺陷管理的超周期、不闭环等现象,各级生产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难以制定切实有效的维护、检修方案,缺少为设备近远期的技术升级和改造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

(四)管理体系不完善,运行管理考核难以深入开展

变电运行工作的通常做法是运行巡检人员在进行现场巡检时,利用人工手段在运行记录本上记录下相关信息,管理人员定期对各个变电站的运行记录信息进行抽查、汇总、分析,以了解运行工作的综合情况。这种管理体系存在着巡检记录不同步,异常和缺陷描述不规范、欠准确,忽视缺陷的早期发现,存在着对缺陷危急程度的夸大或缩小现象等诸多的弊端,往往造成临检计划过多、抢修工作频繁。一方面,由于在手工记录中,巡检记录内容填写随意性大、时效性不高,不能有效杜绝巡检工作中存在的少巡、漏巡、超周期现象和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技能提升缓慢的不良工作作风,而且用来记录巡检信息的记录本不便于长期的保管和统计分析,也容易由于各种人为因素造成损坏或丢失,使设备运行管理中历史技术数据和信息统计失真。另一方面,运行监督管理方法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也无法实现实时有效的运行监管工作,难以评估运行人员巡检工作的质量和成效,运行和检修班组和个人的工作绩效考核工作也难以细化和深入开展,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变电运行管理水平。

二、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一)内涵

芜湖县公司开发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是以实现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科学、精细化为核心内容。其内涵是:针对变电运行管理中的交接班制、设备定期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切换试验制等制度和标准化巡视作业提供方便可靠的一体化信息平台,并按照预定的计划和任务,定人、定点、定期、定方法、定标准进行全过程管理,快捷准确地开展正常巡检、夜巡和特巡工作,并对现场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科学的分析统计,使各级生产管理人员能够直观及时地掌握变电站各类设备的运行工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缺陷和其它安全隐患,保证设备和电网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实现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

(二)特征

1、管理规范化。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对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交接班制、设备定期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切换试验制(简称“三制”)等起到了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引导巡检人员在标准化巡检流程下完成巡检工作,将生产现场设备的运行、维护等相关管理规程落到实处,实现变电运行规范化管理。

2、数据有效化。通过手持式信息终端实时读取和录入现场巡检过程中人员、时间、路径、设备运行参数、状态等信息,导入变电运行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各类报表和文档,同时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客观的统计、分析,使现场巡检反馈信息实时、可靠、有效。

3、工作集约化。变电运行管理人员根据运行工作的特点编制各类计划,经审核后实施变电站巡检任务。巡检过程中,在手持式信息终端指导下完成巡检任务,做到工作计划的预先设定、工作流程的实时引导、工作项目的实时查询、工作标准的实时复核等程序化信息管理,避免了因主、客观因素而造成的缺、漏巡和其它不规范巡检事件的发生,从而推动巡检工作向高效、规范、集约化目标迈进。

4、分析科学化。现场读取和录入的数据和信息自动保存在手持式信息终端内,通过网络接口自动导入系统服务器,系统平台将自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归纳、统计和分析,生成各类报表,给出统计分析结果和相关的提示或预警,指导各级管理人员对变电运行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和评估工作,方便于生产考核、考评管理,实现变电运行工作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模式方向发展。

5、信息共享化。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采用开放式数据库,使运行信息数据为各部门共享,同时针对缺陷管理流程的工作特点,使之与公司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链接,实现变电运行和设备检修等工作规范化、网络化、共享化的生产过程一体化管理。

三、以标准化巡检为核心的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主要做法

芜湖县公司在以巡检标准化为核心的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建设中指导思想是:通过构建变电运行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推进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实现变电站巡检管理的计划、交接班、设备巡视、定期试验切换和缺陷管理等的精确统计和分析,结合现场设备巡检标准化作业的技术规程和设备运行工况评估,动态地将变电运行管理与检修试验等生产管理进行流程无缝链接,为运行中设备开展安全性评价、可靠性分析、大修技术改造立项和状态检修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最终实现“以变电运行一体化信息管理,推动变电运行管理现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促进生产技术改造和检修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目标。建设原则:统筹布局、重点突出、改进提高

“统筹布局”指的是通过构建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软、硬件平台,设定以“两票三制”、现场巡检标准化作业、设备工况和缺陷管理为核心的功能模块布局,实现对变电运行中定计划、定任务,定人、定点、定期、定方法、定标准的全过程管理。

“重点突出”指的是针对巡检人员因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造成巡检质量的差异,重点是建立健全现场巡检标准化作业技术和工作流程。

“改进提高”指的是在系统应用中,因管理模式的转变、技术手段的更新,动态地进行系统功能的完善和升级,改进手持式信息终端技术功能。

(一)层层分解工作任务,保障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建设实施

为保障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顺利建设和实施,芜湖县公司在该项系统建设中,首先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组,其组成单位主要有公司生产部、安保部、信息中心和变电操作队。针对系统建设中工作目标和任务的不同进行责任分解和落实。生产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梳理变电运行中有关制度、规定和技术标准等,为建设一体化系统管理平台提供完整的管理目标和任务;变电操作队负责运行管理中具体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和工作流程的设计;信息中心负责为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管理硬件平台,同时提供相应的软件技术支持,与公司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实现链接共享。通过以上对目标和任务的分解,使变电运行一体化建设过程做到计划与目标一致、任务和内容一致、技术标准和规程统一。在此基础上,公司又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与制度,以保证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常态化,使变电运行管理职责清晰化,业务程序化,管理数据化,强调科技引导,细化管理,明确责任,把变电运行管理逐步引向深入,使变电运行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责任到人。例如变电操作队在变电运行一体化“三制”建设中,根据其班组人员的情况编制交接班时间、工作内容等;制定定期巡检具体技术标准和工作流程;提出设备定期切换试验管理需求,落实现场设备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内容,统一了各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的标准,针对各变电站因设备数量、型号、技术性能等差异而形成的不同技术标准和工作流程进行细化。

(二)软、硬件结合,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

变电运行管理一体化系统由硬件设备和管理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硬件设备为管理软件提供运行和工作的技术平台,主要由现场设备感应卡、手持式信息终端、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组成。感应卡做为设备巡检标识牌,是利用其智能感应性能自动识别和记录巡检人员巡检时间、路径和巡检率,反馈传输至手持式信息终端并自动保存。手持式信息终端根据预先下载的工作计划和任务自动生成巡检工作内容和巡检技术标准。现场采集的巡检技术数据和信息可通过网络接口将数据上传至系统服务器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结果面向用户开放并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让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地掌握变电运行工作的进展状况,对变电运行工作进行监控与管理。

系统软件安装于系统服务器,采用客户端模式的C/S方式结构设计,对客户端系统配置的要求较低,对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容易更新和维护,运行于Windows操作系统下,具备操作简洁明了,查询统计灵活方便,提示告警功能完备的友好界面,实现完善准确的数据处理和系统开放的功能。

变电一体化系统软件主要分为计划管理、交接班管理、试验切换管理、巡检管理、巡检数据标准管理、设备缺陷管理等几大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划分清晰,与现场运行和管理需求一一对应,交接班管理、试验切换管理、巡检管理涵盖了变电运行巡检的各个环节过程,缺陷管理包含了对各类设备的异常、缺陷和运行工况的统计分析处理并实现与公司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工作流程的数据链接。其主要模块和流程如下:

1、计划管理。计划管理由计划编制和计划的停启用两个模块组成。计划编制是根据变电站定期巡检制度的要求,制定的定设备、定区域、定周期、定方式的巡检计划。计划的停启用主要是根据变电站设备的变更和其它工作要求和安排启动或停止计划,便于工作的安排,使之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此外,系统为计划的编制提供了灵活丰富的选择功能,既可以一次性制定具有相同巡检周期的工作计划和任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夜、特巡不同内容和要求的计划任务,为巡检管理提供了高效快捷、明了准确的计划编制手段,使巡检工作做到有计划、按步骤,具备较强的针对性。

2、交接班管理。此模块主要是记录巡检时间、人员、气候、运行工况等情况,便于巡检人员了解上一班次和本班次巡检周期内的具体巡视情况和主要任务,明晰了交接班工作中应交待的事项和责任,保证了巡检质量,使变电站的巡检管理过程更加具体和完善,同时,管理人员可以准确的了解巡检人员的工作情况,为班组内考评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

3、试验切换管理。试验切换管理是对变电站运用中的设备根据具体的运行要求(如主变切换运行、直流系统切换试验等)进行的专业管理,为设备的可靠运行和抵御事故的能力提供了技术保障,如何按规定的时间要求和项目设备进行试验切换,常常因系统运行方式的变更和时间跨度较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执行到位。此模块采用了先进的约束技术,根据选定的设备按周期和要求进行切换试验,在设备的定期切换试验到期前可及时推出提示和预警信息,告知工作人员做好切换试验前的各方面准备工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用率。

4、缺陷管理。此模块包含设备运行中的异常、缺陷和障碍的记录、统计、分析功能,依据对设备的定级管理、缺陷分级管理设定了不同级别和权限的审定工作流程,将设备的定级和缺陷分级工作得以全面准确的甄别。模块根据现场巡检结果,自动滤出异常选项,并由生产管理部门对这些异常情况进行审核、定级。如果定为缺陷,系统就会把异常数据转入公司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内的缺陷流程管理模块处理,处理后转回工况管理内存档。如果为非缺陷,系统会把异常数据转入到工况管理内,作为巡检历史数据和信息存档。从而逐步构建起完整的设备健康档案,为开展状态检修、技术改造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5、标准化作业流程。在巡检标准化作业流程中,针对变电站具体情况的不同,将以前纸质运行技术规程标准化的流程转换成为条理清晰、针对性极强、可方便快捷地执行信息化引导程序,解决了多年来现场运行规程和标准化作业流程与现场工作实际脱节、繁琐不便和操作性不强的局面,使巡检任务准确完整的实施做到可控、在控、能控。

(三)变电运行一体化管理软件的功能特点

1、运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通过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巡检人员在手持式信息终端中的标准化巡视作业指导书的引导下完成巡视工作并进行完整准确的记录,同时利用信息管理技术手段对巡检人员是否执行巡检要求和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将现场设备的运行、维护等管理制度和规程落到实处,实现了管理手段先进,工作流程标准,变电运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2、流程管理标准化、科学化

通过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中的巡检管理、交接班管理、设备试验切换管理、缺陷管理等模块对整个运行管理流程进行严格的环节控制,各流程的工作状态透明,信息共享,上、下流程间自动衔接、不间断,整个工作流程通畅一体,并结合预警系统进行各类工作提示和告警,实现闭环控制。若本环节未按规定或要求完成,系统会自动进行闭锁,不能进入下一环节,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同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客户端查看当前的工作进度、设备状况等各种数据和信息,简洁方便,即时性和可操作性强,为领导层的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使得运行管理流程更加严谨、规范、透明,对运行管理水平和运行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设备管理准确化、精细化

在对变电站设备管理方面,主要强化日常管理,坚持按计划巡检,注重过程控制,做到定计划、定时、定人、定点检查。运行管理系统通过红外测温、指示仪表、在线监视装置、人机界面等技术手段,量化设备信息,现场判别设备状态。同时运行人员对设备按照预定检查标准进行管理,很方便的采集参数,无一遗漏,同时对检查上传的数据和状态进行核对,对设备缺陷进行标准化判别与管理。系统采用开放式数据库,使设备信息和数据为各部门共享,通过网络接口,将手持式信息终端中的巡检信息和数据传输至系统数据库,完成对设备状态的量化评估,使设备管理准确化、精细化。

4、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集约化

芜湖县公司通过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减少了变电运行工作中巡检超周期,漏巡缺项和巡检标准不规范等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运行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避免了从日常工作到计算机管理中间繁琐的手工作业过程,在巡检现场就把各种巡检结果直接转换成电子信息,无需在纸上进行人工记录,使对日常工作的管理从模糊的定性分析上升为精确的定量分析。特别针对实际变电运行维护工作中的特点进行各项设计,令管理工作轻松、高效、低成本,达到人员管理科学化、集约化。

5、统计报表生成自动化,数据查询一体化

传统的数据统计、报表生成、数据查询都是通过人工统计的方式实现,这种工作模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效率低下,而且人为因素造成出错的几率较大。在应用了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完成巡检任务后,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接口自动向中心服务器传输,系统服务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和缺陷。同时所有的历史数据将永久性的保存在系统服务器中,与公司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接轨,使信息和数据为各部门共享。自动化的数据统计、报表生成以及一体化的数据查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为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和技术改造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增强了变电站生产管理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了变电运行管理水平。

四、变电运行一体化系统的实施效果

(一)管理成效明显、经济效益上升

2007年全面推广应用变电运行管理一体化系统以来,公司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全部实现规范化管理并通过省、市级验收,其中开发区变、六郎变以较好的成绩分别获得五星、四星级变电站称号。设备完好率、设备无渗漏率、设备巡检率、设备可用率均达到100%,公司高压线损率3.97%,同比下降了0.13个百分点,综合供电可靠率99.911%,同比上升了0.141个百分点,变电运行人员由31人减至7人,节省人力资源和办公费用约100万元。获安徽省电力公司综合管理标杆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设备维修规范化合格单位、调度规范化管理达标单位和国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农电线损、安全、可靠性、优质服务四项国家级标杆单位称号。

(二)社会效益显著,企业形象良好

变电运行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应用,为芜湖县公司变电运行管理提供了规范标准的管理手段,增强了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了变电运行管理水平,提高了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为国家电网和省、市公司制定农网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规范和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技术规范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创新管理模式。在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验收和安全生产管理专项检查中,获得上级领导和专家一致好评。一年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提高了巡检工作的质量,减少了因设备原因引发的临检和非计划性停电,使供电可靠率得以持续上升,为芜湖县域内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展示了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

下载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网运行和调度

    电能作为特殊商品,其生产、输送和消费有其特殊性。电力系统的运行有着明显的特点; (1) 电能目前还不能大量存储,电能的生产、输送必须和电能的即时消费一致; (2) 电力系统的暂态过程......

    有关电网安全运行的相关探讨

    摘要:从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到运行管理等各环节寻找突破,达到保护输电线路安全运行,进而保障整个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文中就合理设计是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基础、防范外部破坏......

    电网安全运行5100天

    电网安全运行5100天 截至12月18日凌晨零点,供电公司实现电网安全运行5100天,刷新该公司电网持续安全运行长周期记录。近年来,供电公司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电网运行准则.2012、11

    《电网运行准则》 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适应网厂分开和竞价上网的新形势,编制了《电网运行准则》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电网运行准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电......

    微电网运行知识专题

    解列运行知识专题 1.电厂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山西博赛克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是成立于二00六年年初的股份制企业,坐落于山西省太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注册资金500万,是国内首家能......

    提高无线网络稳定性的实用方法

    提高无线网络稳定性的实用方法 随着无线技术的飞速发展,家庭无线网络已经从802.11b的11Mbps发展到了802.11g的54Mbps,更有甚者很多对无线覆盖面和传输速度有特别要求的个人用......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对策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对策【摘要】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广泛关注,幼儿教育成为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开展的关键所在。当前,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

    实施周计划工作安排,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效率(汇编)

    实施周计划工作安排,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效率 随着华北油田冀中电网设备改造的不断增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跨越水电厂输电线路改造的增加,外部用户的停电检修,以及一些年度检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