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问题与趋势

时间:2019-05-14 10:3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问题与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问题与趋势》。

第一篇: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问题与趋势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 申书梦 201007064032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问题与趋势

摘要:电子政务近些年来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在我国蓬勃发展。在电子政府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梳理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探讨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应对策略,并对我国电子政务的未来发展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电子政务 发展问题 发展前景

一、概述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实际上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政务工作信息化。

二、电子政务的作用

1、提高行政效率。高效行政是现代市场经济对政府的要求电子政务把政府搬到网上,政府通过网络快捷收集和处理信息,及时做出决策,实行透明、阳光行政,就能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

2、提高政府的信息服务能力.政府在网上发布政策信息,打破时空和地域限制,或在政策文件网页上开设意见反馈窗口,就能极大地提高政府的信息服务应急能力。

3、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从热衷于“管、审、批”的干预型政府转变为致力于“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从主要是为国有经济服务的倾斜政府转变成为整个社会服务的全面政府。

4、提升政府竞争能力。电子政务改造并提升了政府的竞争力,网络时代的政府竞争力必然基于网络基础之上的。

5、开辟公众对政府的批评渠道。各种各样和各个方面的对政府的批评和建议,政府官员经常看这些批评建议非常有好处。可以广开言路。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

由于电子政务信息网络上有相当多的政府公文在流转,其中不乏重要信息,内部网络上有着大量高度机密的数据和信息,直接涉及政府的核心政务,它关系到政府部门、各大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的利益,有的甚至涉及国家安全。因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制约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是电子政务的职能与优势得以实现的根本前提。如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不仅电子政务的便利与效率无从保证,更会给国家利益带来严重威胁。

1、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

电子政务涉及对政府机密信息和敏感政务的保护、维护公共秩序和行政监管的准确实施以及为保障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电子政务作为政府有效决策、管理、服务的重要手段,必然会遇到各种敌对势力、恐怖集团、捣乱分子的破坏和攻击。尤其是,电子政务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平台上,他包括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而互联网是一个无行政主管的全球网络,自身缺少设防,安全隐患很多,使得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有机可乘,这就使得基于互联网开展的电子政务应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对电子政务的安全威胁包括网上黑客入侵和犯罪、病毒泛滥和蔓延,信息间谍的潜入和窃密,网络恐怖集团的攻击和破坏,内部人员的违规和违法操作,网络系统的脆弱和瘫痪,信息安全产品的失控等,对于这些威胁,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应引起足够警惕,采取果断的安全措施,应对这种挑战。

2、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其他问题

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建设落后,目前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未全面完成,网络的运行速度还很慢,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设施、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还不高,尤其是在偏远和落后地区更是距离遥远,整体的物质和技术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此外,我国电信服务的服务价格还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网络的普及和电子政务的应用。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电子政务立法滞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政务应用的法律规定。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较晚,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大量问题:首先是内容有限,相当多的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网仅仅局限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少,质量也不高,网上信息更新很不及时;其次,政府信息网络比较重视网页的介绍宣传和静态功能,而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缺乏动态反映,也缺乏和用户的交流沟通手段。群众虽然从网上可以了解一些政务信息,但要办理一些事务却缺乏必要的渠道,政府与上网公民之间缺乏互动性、回应性。

四、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1、完善法律体系

电子政务的影响并非都是正面的,许多新问题与新矛盾随之出现。它能够显著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同时又使得其加重了对机器与信息技术的依赖;它着力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但又不得不面对信息的安全问题。它的瞬息万变又对法律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资源依赖也要求法律重视地区特征和差异,因此完善法律体系将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

2、实施电子政务人才战略

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实质上是信息技术与政务工作的结合过程,这就要求政务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公务员决不要认为,仅仅熟悉政务,了解电脑、网络的使用,就可以从事电子政务的工作。进入电子政务工作流程,使用人员应该有较全面的信息管理能力、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子政务建设卓有成效。

从我国政府工作人员目前的组成状况来看,其知识结构在大多数地区是不尽如人意的。目前公务员队伍的素质还不够高,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不懂信息管理、不懂信息技术的公务员在一个完全量化的电子技术环境中工作的尴尬与无奈;而一个既懂信息整合技术,又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政务工作流程的公务员在电子政务的工作环境中的顺畅。政府具备这样的人才结构,对于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将会成为可能。所以,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大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政府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进行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先行进行人才培养和储备。

3、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电子政务高绩效可以理解为:用相同或者更少的资源,快捷地生产或提供更

多所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目前我国有关部门正抓紧制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促进体系的尽快形成。

在这个针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绩效评估体系中有许多的指标,比如量化的指标,办事时间的缩短、办事程序的减少、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等等,但是最根本的指标还是“公众满意度”。公众的认可和支持程度是电子政务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得到公众认可,才能证明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成功。

五、结语

尽管电子政务代表了政务实施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但是,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系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程,何况政务本身也在衍变、发展,改革中深层次的问题还将不断暴露出来。再加上我国目前现有的条件所限,制约因素客观地存在并产生作用,因此,电子政务建设的道路不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正确分析、判断形势,科学合理地决策,并充分利用一切国内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经过各界人员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健康发展,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

第二篇: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问题探讨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问题探讨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模式,从而产生了电子政务新理念。我国已将电子政务建设置于新世纪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将推动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改进经济调控手段的一件大事。通过对电子政务建设中关于电子政务建设问题资料的收集与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目前各政府部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建设政府

电子政务是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下现代政府治理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融合,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不断推动着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产物,电子政务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电子政务对很多人来说也已不再陌生。政府在政务信息化方面的努力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从最初的电脑普及到办公自动化到政府上网到现在的电子政府,政府部门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其间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找出问题,寻求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使新一轮电子政务健康发展。

一、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到现在,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并取得了一些物化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投资浪费现象严重

一提起电子政务,人们首先关注的是投资了多少钱,你的蛋糕做得有多大。关注国家的硬性投人,忽视自身行政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业务流程的整合。电子政务要实现的是一站式办理和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线服务,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进行交互式办公和处理大量为公众服务的事项,而每个部门的管理业务本身是相对独立的系统,业务差别很大,要与其它部门互联互通,做到一线式服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政府工作的这种复杂性,决定了电子政务结构的复杂性,它要求每个部门首先应当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对单位内部传统的行政管理程序、流程及组织结构进行相应调整。然而,目前一些地方或部门往往认为只要伸手向上面要来钱,就能买来一个电子政务,这实际上是把电子政务看得过于简单了。

有人估计从中央到乡镇各级政府用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投资总额将超过10000亿元,但投进去的钱究竟有多大效益呢?实际上,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投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种是巨资建设信息系统,其建成后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作用有限,往往一套系统只能发挥20%~30%的功效,这种投资算不算成功?但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当事人,没人愿意承认失败。更有甚者,信息系统建成后才发现根本实现不了其预期的目标,其结果只有将之推倒重来。如此造成了一大批垃圾网站、空站、名存实亡的死站,这样的项目的确存在一些,但不是太多。第二种是对于IT设备,尤其是硬件设备,一切都要求技术先进,但设备的利用率只有实际功能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就像是买台电脑当打字机使用。如此存在着大量的隐性浪费,从而才导致了中国成了世界IT设备供应商新产品的最

大实验场。更有甚者,有些单位在新旧办公楼搬迁时,往往进行一次性清仓大处理:把原先的硬件设备基本上都扔了,重新配置新设备,这样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二)管理体系的统一化问题突出

要实现真正高效的电子政务系统,就不能以垂直行业管理体系为主导,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信息孤岛”;而应该以横向区域性政府管理体系为主导,重组优化各行业的职能,实现“一站式”加“一网式”的服务。而目前我国各部委都建有自己的管理系统,对区域性政府实现管理体系的统一存在着不少困难。由于各部委都已建成各自的信息系统,而这些信息系统都是针对本行业的特点而设立数据库的,因此如果要实现工作中的信息共享,就势必涉及到数据的保密性及对个体利益的影响。我们姑且不说保密问题,单讲个体利益:比如银行、税务等需到工商局查阅企业信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工商局不允许收费。但这些工作又确实给工商局增加工作负担,不仅花费人力,而且还要提供设备、打印、复印等服务,这对个体利益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说,如何处理好“大家”和“小家”的利益关系,是实现信息共享的首要难题。

(三)政府上网流于形式,网站信息过时陈旧

电子政务的实施要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因素却是各级政府部门对于政府上网的概念及意义还缺乏深入的了解。主要表现在:政府网站内容陈旧、缺乏互动性,信息发布迟缓,网页间的连接渠道不畅,不少地方和部门盲目追求上网数量,设置的重复性严重,网络的全部优越性在政府网站中很难得到体现,至于对信息流动的促进则是更加无从谈起。我国各级政府对于政府上网这个概念还不太清楚,以为建设政府网站就等同于推行了电子政务。同时,政府网站形式化以后,政务公开就会受到阻碍,延缓了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社会透明程度因此有所降低。

(四)政府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足

1、对范围和地位认识不足。从范围上来看,大多数乡镇政府仅仅把电子政务简单地理解为政府上网。而电子政务不仅涉及互联网,还包括电话、广播、信息终端、手机上网等多方面。从地位上来看,电子政务在乡镇政府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承担着上达民情、下传政策的重要使命,成为乡镇政府进行低成本运行的有效途径,而现在大多数乡镇政府仅把电子政务简单地当作高级的打字工具,没有真正的认识到电子政务所起的重要作用。

2、应用开发程度较低。由于人才、资金和认识的不足,乡镇政府对电子政务开发利用的程度较低,许多原本可由计算机进行灵活处理的工作仍旧沿袭传统的手工处理模式,例如,文件的归档和整理的传统化,对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力度不够,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和网络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3、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规划。我国乡镇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组织管理,发展的目标不明确,乡镇政府与上级部门、其他部门和事业单位在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做到统筹兼顾,各自为政,造成了纵横分离,信息无法实现有效共享。

4、领导人不重视。一个地区发展电子政务,与领导的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一把手。乡镇政府的领导官员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思想观念大多沿袭以往,对现代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应用不屑一顾。

5、公务员认识缺位。部分公务员担心电子政务的发展触及自身的既得利益,担心会失业,因此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阻碍了电子政务的正常发展和建设。

(五)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客观问题

1、网络安全存在隐患。安全保密体系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基础。但从实际情况看,各地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与其说是技术问题,还不如说是制度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党政机关在建设信息网络系统时,必须同步建设安全保密体系,包括防火、防盗、防电磁辐射、防病毒、加密、安全检测与监控、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备份与恢复、安全管理等。但许多政府部门在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对系统安全缺乏重视,安全设施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和对安全教育不重视等问题,给系统安全留下许多隐患。

2、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个人数据保护问题在国际上是电子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推动公众对电子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内,个人数据保护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各地构建征信系统的过程中,个人数据甚至被严重地漠视和滥用,这将使公众不愿选择使用互联网与政府沟通,阻碍了电子政务的推广使用。

3、人员素质问题。发展电子政务首先要依靠公务员,他们的素质和水平至关重要,要求他们既要熟悉专门技术,又要熟悉新经济、懂法律、会管理。但目前政府最缺乏的恰恰是这一类人才。有不少机关干部还习惯于传统的纸面办公方式,至今不会使用或不愿使用电脑和网络处理办公事务,对电子政务办公流程不适应。所以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对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适应能力,成为实现电子政务的当务之急。

(六)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政务信息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相对于其他信息来说更具敏感性。随着电子政务的普及,政府信息泄密的机会就大大增加,网络安全的隐患也直线上升。一些不法之徒将会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窃取国家机密,肆意攻击政府网站,破坏网络设施,给国家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而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已明显不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有关网络安全、信息认证、加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几乎没有,对网络犯罪的预防、监管、责任追究等也没有完整的法律依据。因此,法律制度的欠缺已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一大阻碍。

二、针对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要实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在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及时认识到问题所在,要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问题,就必须先对其范围和地位重新认识与定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一)注重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整合问题

作为直接进行电子政务管理和建设的政府部门及官员,必须对电子政务有全面清晰地了

解,尤其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整合问题在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改变以往重新建轻整合的观念,把政府业务流程整合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要完成电子政务建设的整合就是要使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周健在《试析电子政务建设的问题与措施》中提出的要求是要做到“一站式”、“一网式”办公以及“在线服务”,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根据电子政务的要求,对各自的行政管理程序和组织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在统一的标准下与其他政府部门进行对接。”如果各部门都想自己搞个完整的系统,这必然与整个地方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发生冲突。所以,各地在进行电子政务规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个因素。除了那些组织体系垂直的部门外,对诸如工商、质检、公安、文教、卫生等具体职能部门,在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时如何做到条块结合这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地方政府应该认真进行整合。如何在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下,整合现有资源,并把解决原有的问题与实现新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防止各自为战和重复建设,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关键。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整合问题,之所以长久的没有被重视。除了许多政府与部门只是关注硬件设施的建设,没有意识到整合的重要性之外。更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由于利益分配问题总是难以解决,因此就算是意识要了需要整合的重要性,政府各部门之间也往往无法互相妥协退让,使的整合能够顺利完成。这就更加体现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制度化的重要性了。要解决争议,就必须使的电子政务建设有法可依,有律可循。完善电子政务的制度化建设也就至关重要了。

(二)提高政府部门认识

乡镇电子政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重视与积极参与。作为对电子政务建设起决定性作用的领导,首先得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必须对电子政务的管理现状有强烈的改进意愿,必须对管理的现状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必须能够在较高的层次、开阔的视野里对管理现状开展批判性、建设性思考。另外,政府还要提高公务员认识。我们必须使公务员认识到,电子政务的发展并不真正威胁到他们的生存和利益,而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变迁、忽略信息在政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才会使得他们失去自己的“铁饭碗”。只有真正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适应社会发展提高自身的信息化认识,才会让他们从内心真正接受电子政务,从行动上真正支持电子政务。

(三)电子政务的法制化建设

要建立电子政务的法律和法制环境作为电子政务的基石,对电子政务进行相关的立法已势在必行。从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现状来看,目前还没有电子政务的整体立法。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法必须有法可依,立法的滞后或不完善必将严重影响和制约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因此,电子政务的整体立法必不可缺。从目前来看,与电子政务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订工作有必要适当加快。为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总结: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在21世纪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我国的政府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建立电子网络政府,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种世界性潮流,也是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在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制度化的改革,对各个部门之间、信息之间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存在的问题与漏洞不断的反省与更正,不断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电子政务的建设才能够顺利的进行,并且取得最后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袁仕福·《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沿海企业与科技[J],2005(4).[2]张洪彬·《电子政务建设基本原则的思考》·成都行政学院学报[J],2005-12(13-6).[3]杨宇白·《略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问题》·重庆行政[J],2003-3.[4]薛菁·《电子政务建设问题探析》·行政论坛[J],2003-9.[5]周健·《试析电子政务建设的问题及措施》.[6]周健、吴雨峰·《试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问题及措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J],2003-12.[7]巩耀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问题与对策》·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J],2003(6).[8]熊健汝·《乡镇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国集体经济[J],2008-1.[9]汪玉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新视野[J],2002-5.[10]王瑞娟·《中西部地区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问题分析》·理论探索[J],2007(5).

第三篇: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现状与预测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现状与预测

(2005-05-31 10:12:44)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信息管理中心 刘颖

在我国,电子政务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的电子政务建设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基本上都建立了相应的配套设施。在有了这些基础之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即从基础建设到全面应用的深刻变革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将加强电子政务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写入新的五年规划,电子政务在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方面将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如何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电子政务的目的、作用,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开展和发展这项工作,正成为政府领导人、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者、IT业界人士乃至社会公众日益关心的问题,它迫切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积极探索、总结经验。

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亟须“规划先行”

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计划的指导,现阶段的电子政务发展同样需要规划的指导。

电子政务建设是“社会工程”、“民生工程”,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群众性、整体性。就目前某些地区、部门而言,电子政务建设没有统一规划、综合考虑、总体部署、典型引路,而只是顺其自然、自行其事、孤立实施、各自为战,其结果必然是良莠纷呈、优劣共存、网络不通、信息资源难于共享。

电信业“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启动,我国的电子政务经历了高潮迭起的建设阶段,现在应该冷静分析现状,对未来的走向进行理性规划,从宏观上对电子政务的有序发展进行整体把握。

制定“十一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让全社会更好地了解和支持电子政务的发展;

2、为各级政府有序地发展电子政务指明目标与方向,尽量减少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无序和盲目现象,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3、为加强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合作提供依据,以促进电子政务发展整体推进,有序进行;

4、为社会各界,特别是IT厂商参与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实施与应用指南。

我们应该借鉴电子政务发展较为成功的国家的经验,同时结合本国国情,制定出一套能够满足各级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的现实和潜在需求,能够前瞻性地把握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的规划体系,从而促进电子政务有序发展,保证电子政务的实际效果。

二、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情况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即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的重点推进阶段和进入新世纪后的加速发展阶段。9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加大,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全面规划、整体发展的新阶段。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信息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国家对电子政务工作重视程度的日渐加深,电子政务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2002年17号文件的指引下,我国各级政府正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发展重点有序展开,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各种局部性应用、阶段性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国内各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不同部门的局域网已经基本搭建完成,甚至有些地区已经形成了城域网的基本雏形。从具体应用效果看,政府内部通过网络化沟通和信息共享,办公效率大有提高。

在最近几年中,全国各地以北京、上海等地区的政府机构为龙头,以南海、邯郸为代表的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

首都北京作为我国最早实施电子政务工程的地区,到2000年底,已初步建成了公用信息平台和政务信息网络。中关村高新技术科技园区已经开始实现网上办公办事,电视电话会议网络也已基本覆盖全市。北京市提出的建设电子政府的具体目标是:到2002年底初步实现政府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上网进行,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到2005年底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最终建成北京市政务系统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

上海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也取得了实效,目前该网站共列出707项业务,其中的640项可以在网上受理,提供2000多个可供下载的表格。近期,上海开始执行新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向社会主动公开除保密以外的各种信息。

2001年,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南海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南海以此为契机,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紧紧围绕应用这个核心,一步一个脚印,做到“全民培训、广泛应用”。目前,政务光纤网络已连接南海所有的17个镇(街道)和224个行政村,并对整个政务网络的互联网出口、网络安全、病毒防护等实行统一管理。目前已有60多个系统在政务网上运行,各类应用基本覆盖了所有的机关部门,其中半数以上应用了中国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的成果,运行于安全平台之上,采用数字证书进行身份认证和电子签章。

邯郸市的电子政务建设创意新、基础扎实,有自己的特色。他们遵循“不求超前、但求实用”的原则,坚持统一机构、统一网络、统一软件、分级管理的“三统一分”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这种经验已经在全国得到推广。

总之,近几年是电子政务发展环境最好的时期,而且这种势头将会在三到五年内一直保持下去。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提高行政效率和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取得成绩和进展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1、对电子政务缺乏理性认识

国内的一些电子政务方案非常宏观,功能、效益设计得非常大,非常全面,可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会出现巨大的电子政务投资和与之不相适应的、相对比较薄弱的电子政务应用之间的矛盾。这些总体性的框架建设,项目涉及面铺得很大,却事事做不深透。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在于我们对电子政务项目缺少恰当的定位。面面俱到的整体性方案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有效的做法是:选好一个最能取得应用效果的具体项目,做深、做透、做好配套的各个环节。一个项目成功了,再来扩展。

电子政务需要的是求真务实地推进。将电子政务目标定位低一点,项目选择小一点,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待有了能力后再扩展也不迟;相反,如果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那将会非常危险。

2、信息孤岛问题

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分别进行的,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各部门之间相互封闭,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相互封闭、互不相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而且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缺乏电子政务统一标准,是产生这些“信息孤岛”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证明,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其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优化功能,能保证电子政务建设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

一方面,国家通过出台宏观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来规范和统一现有的标准。但由于我国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对电子政务的需求差别较大,在国家标准的宏观指导下,还应该制定地方标准和部门标准。另一方面,国家应鼓励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工作中来,为电子政务建设出力。在标准完善、改进和制定工作中,可以借鉴一些厂商开发的电子政务示范工程中的先进技术和规范,使之成为部门和地方标准的一部分。

总之,标准要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电子政务建设要促进标准发展。

3、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一般也被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数字鸿沟是一个普遍性的世界现象,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和区域特色的不同,它广泛地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一国的不同地区之间。我国也不例外,城乡差距明显,沿海和内地的地区差距显著,某些落后地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数字鸿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那么,我们怎样去跨越数字鸿沟呢?

首先,政府部门要积极推动整体信息化建设,解决因为年龄、地域、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信息化不仅要覆盖年轻人群,更要覆盖中老年人以及广大农民,尽力满足弱势群体对信息技术的需要。

第二,加快电子社区建设,为广大公众提供廉价、便捷的上网平台。

最后,应该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去服务于公众。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人民得到更快捷、满意的服务,因此基于不同的客观条件,网站、广播、电话等多种手段可以让公众自由选择,争取让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

4、电子政务不能搞无米之炊

在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中,“重开发,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重网络建设、轻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会发现,在一些政府网站上,只介绍政策法规、联络方式等静态信息,政府新闻发布占据主要地位。而表格下载,网上申请等为公众带来更多价值的在线服务寥寥无几,这会形成“有路无车”、“有车无货”、“有电子无政务”的尴尬局面。

为了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我们要利用电子化手段,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集成与整合,建立健全基础性、战略性的政务数据库。从一定意义上讲,充实实在的政务信息是电子政务成败的关键。否则,电子政务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四、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预测

展望我国电子政务的未来,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电子政务的发展会出现这样一些主要趋势:

1、设立政府CIO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经验都说明,电子政务必须实行法人负责制。对于投入巨大的电子政务建设,应当有人对其承担法律责任。没有法律责任人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无法减少或防止投资风险。电子政务的法律责任人就需要CIO(首席信息技术主管)来担任。

可喜的是,就在目前国内为是否设立CIO职位而争论的时候,有些地区已经开始了政府CIO的试点工作,虽然范围很小,但我们相信成功的效用会带来星火燎原之势。

相信今后我国会全面实行CIO制度,大力培养政府CIO,一大批CIO会相继涌现出来。他们是经过严格培训的复合型人才,是有政务和信息技术两方面专业素质的高级行政领导,直接对行政一把手负责,并接受上级CIO的业务领导。CIO通过信息技术与政府业务的结合,负责主持建立面向政务的应用系统,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政府工作。实行CIO制度将为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保障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电子政务高绩效可以理解为:用相同或者更少的资源,快捷地生产或提供更多所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目前我国有关部门正抓紧制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促进体系的尽快形成。

在这个针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绩效评估体系中有许多的指标,比如量化的指标,办事时间的缩短、办事程序的减少、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等等,但是最根本的指标还是“公众满意度”。公众的认可和支持程度是电子政务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得到公众认可,才能证明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成功。

3、实施电子政务人才战略

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实质上是信息技术与政务工作的结合过程,这就要求政务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公务员决不要认为,仅仅熟悉政务,了解电脑、网络的使用,就可以从事电子政务的工作。进入电子政务工作流程,使用人员应该有较全面的信息管理能力、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子政务建设卓有成效。

从我国政府工作人员目前的组成状况来看,其知识结构在大多数地区是不尽如人意的。目前公务员队伍的素质还不够高,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不懂信息管理、不懂信息技术的公务员在一个完全量化的电子技术环境中工作的尴尬与无奈;而一个既懂信息整合技术,又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政务工作流程的公务员在电子政务的工作环境中的顺畅。政府具备这样的人才结构,对于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将会成为可能。所以,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大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政府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进行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先行进行人才培养和储备。

五、结语

尽管电子政务代表了政务实施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但是,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系统不是一朝

一夕能完成的工程,何况政务本身也在衍变、发展,改革中深层次的问题还将不断暴露出来。再加上我国目前现有的条件所限,制约因素客观地存在并产生作用,因此,电子政务建设的道路不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正确分析、判断形势,科学合理地决策,并充分利用一切国内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经过各界人员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健康发展,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

(当代通信)

第四篇: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

考号:姓名:

【内容提要】

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技术来推行政务活动的一种方式。如何充分的利用电子政务的特征来组建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目标。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摆脱干扰,快速提升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内容电子政务的特征 措施

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技术来推行政务活动的一种方式,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一、电子政务的特征:

(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并将其整合到政府行政管理中去,实现信息化管理,构建电子政府,做到政府信息上网、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网上交互式的政府服务体系、多部门网上联合办公等,这是电子政府的根本特征。

(2)构建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在电子政府的管理体系中,政府为公民提供全天候的政府服务,公民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政府的信息与服务,有利于政府管理目标的实现。

(3)由传统的按部门秩序办公转化为多部门联合办公,提高办公效率。电子政府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使行政程序简单化、统一化,同时由原来按部门串行办公转变为多部门并行办公,加强政府业务电脑化、网络化,从而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效能。

(4)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政务电子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领域的准确的、可靠的信息,以制定正确的决策,作出理性的判断及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进而提升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

(5)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并最终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回应机制。政府信息化可以使政府机关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基础,建立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广泛的沟通网络,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及行政管理部门与层级之间的限制,提高政府部门内外的沟通效率,及时传达政府的施政意图、方针政策。同时,借助网络上的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在线论坛等,与民众建立迅速、有效的沟 1

通途径和意见反馈机制,从而实现和扩大公民对政府公务管理的参与,提高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程度。

(6)促进政府重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电子政务的实现,必将对实体政府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发生变革和冲击,使传统的科层组织朝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了地域、层级、部门的限制,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的整合,促使政府的程序和办事流程更加简明、畅通,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

二、电子政务的内容: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必然结果,但决不仅仅像政府上互联网那么简单,从资源建设方面看,包括:

政府的信息服务各级政府在Internet网上建有自己的网站,公众可以查询其机构构成、政策条文、国务院公告,相当于政府的互联网“窗口”。一方面为百姓提供信息服务,一方面加强与百姓的沟通与联系。

政府的电子贸易政府的电子贸易也就是政府的电子采购。既能够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廉政建设。同时,可加大企业的竞争,降低成本,还能节省政府开支,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电子化政府推动政府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无纸化,不仅各部委内可以形成局域网直接连通,而且各部委间也可以通过城域网或广域网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这是许多政府已经做到的一部分。

政府部门重构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传统的政府工作模式已很不协调了,必须通过上网改革政府的工作流程,使之更合理化,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群众参与政府

从服务对象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一)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举例:政府间的无纸化办公,信息档案查询)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就是政务内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使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电子公文系统。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政府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传送有关的政府公文,如报告、请示、批复、公告、通知、通报等等,使政务信息十分快捷地在政府间和政府内流转,提高政府公文处理速度。

3.电子司法档案系统。在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共享司法信息,如公安机关的刑事犯罪记录,审判机关的审判案例,检察机关检察案例等,通过共享信息改善司法工作效率和提高司法人员综合能力。

4.电子财政管理系统。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历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包括从明细到汇总的财政收入、开支、拨付款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和图表,便于有关领导和部门及时掌握和监控财政状况。

5.电子办公系统。通过电子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许多事务性的工作,节约时间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如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申请出差、请假,文件复制、办公设施和设备的共享、下载政府机关经常使用的各种表格等。

6.电子培训系统。对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网络教育课程,特别是适应信息时代对政府的要求,要加强员工信息技术的专业培训,员工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注册参加培训课程、接受培训,参加考试等。

7.业绩评价系统。按照一定时期内设定的任务目标、工作标准和完成情况对政府各部门业绩进行科学地测量和评估。

(二)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举例:企业纳税的简便实现)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

1.电子采购与招标。通过网络公布政府采购与招标信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必要的帮助,向他们提供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和程序,使政府采购成为阳光作业,减少循私舞弊和暗箱操作,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节约政府采购支出。

2.电子税务。使企业通过政府税务网络系统,在家里或企业办公室就能完成税务登记、税务申报、税款划拨、查询税收公报、了解税收政策等业务,既方便了企业,也减少了政府的开支。

3.电子证照办理。让企业通过因特网申请办理各种证件和执照,缩短办证周期,减轻企业负担,如企业营业执照的申请、受理、审核、发放、年检、登记项目变更、土地和房产证、建筑许可证、环境评估报告等证件、执照和审批事项的办理。

4.信息咨询服务。政府将拥有的各种数据库信息对企业开放,方便企业查询并利用。如法律法规政策数据库,政府经济白皮书,国际贸易统计资料等信息。

5.中小企业电子服务。政府利用宏观管理优势和集合优势,为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各种帮助。包括为中小企业提供统一政府网站入口,帮助中小企业同电子商务供应商争取有利的能够负担的电子商务应用解决方案等。

(三)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2C)(举例:沈阳医大一院可以使用网上预约挂号,约定时间、指定医生)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

1.教育培训服务。建立全国性的教育平台,并资助所有的学校和图书馆接入互联网和政府教育平台;政府出资购买教育资源然后对学校和学生提供;重点加强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教育和培训,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举例:全国信息共享工程)

2.就业服务。通过电话、互联网或其他媒体向公民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如开设网上人才市场或劳动市场,提供与就业有关的工作职位缺口数据库和求职数据库信息;在就业管理和劳动部门所在地或其他公共场所建立网站入口,为没有计算

机的公民提供接入互联网寻找工作职位的机会;为求职者提供网上就业培训,就业形势分析,指导就业方向。

3.电子医疗服务。通过政府网站提供医疗保险政策信息、医药信息、执业医生信息,为公民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公民可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和当地公共医疗账户的情况;查询国家新审批的药品的成分、功效、试验数据、使用方法及其他详细数据,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查询当地医院的级别和执业医生的资格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生和医院。

4.社会保险网络服务。通过电子网络建立覆盖地区甚至国家的社会保险网络,使公民通过网络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账户的明细情况,有利于加深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普及;通过网络公布最低收入家庭补助,增加透明度;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办理有关的社会保险理赔手续。

5.交通管理服务。通过建立电子交通网站提供对交通工具和司机的管理与服务。

6.公民电子税务。允许公民个人通过电子报税系统申报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个人税务。

7.电子证件服务,允许居民通过网络办理结婚证、离婚证、出生证、死亡证明等有关证书。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对电子政务缺乏理性认识。国内的一些电子政务方案非常宏观,功能、效益设计得非常大,非常全面,可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会出现巨大的电子政务投资和与之不相适应的、相对比较薄弱的电子政务应用之间的矛盾。这些总体性的框架建设,项目涉及面铺得很大,却事事做不深透。电子政务需要的是求真务实地推进。二是,形成信息孤岛。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分别进行的,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各部门之间相互封闭,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孤岛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相互封闭、互不相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而且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电子政务统一标准,是产生这些“信息孤岛”的主要原因。三是,产生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一个普遍性的世界现象,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和区域特色的不同,我国城乡差距明显,沿海和内地的地区差距显著,某些落后地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数字鸿沟出现不可避免。对此,政府部门要积极推动整体信息化建设,解决因为年龄、地域、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尽力满足弱势群体对信息技术的需要。加快电子社区建设,为广大公众提供廉价、便捷的上网平台。

四是,电子政务不能搞无米之炊。在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中,“重开发,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重网络建设、轻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一些政府网站上,只介绍政策法规、联络方式等静态信息,政府新闻发布占据主要地位。而表格下载,网上申请等为公众带来更多价值的在线服务寥寥无几,这会形成“有路无车”、“有车无货”、“有电子无政务”的尴尬局面。需要利用电子化手段,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集成与整合,建立健全基础

性、战略性的政务数据库。从一定意义上讲,充实实在的政务信息是电子政务成败的关键。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一)加强宣传,突破误区。电子政务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才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其概念、内涵和特点尚不为大多数公务员所理解。实际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人对电子商务还是一知半解,对电子政务就更是一无所知了。因此,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等加强宣传工作,各种错误认识,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观念。

(二)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建立电子政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和地方的电子政务建设。为此,可以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制。“总体统筹”就是:领导机构对全国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对重大工程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就是:各部委、各地方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三)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为目标,以机构为契机,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这是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能简单地将现有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

(四)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政务数据库。这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必须打破各级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推动信息资源对社会的,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加强电子政务的软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网络安全。发展电子政务,立法要先行。立法要从有利于信息技术发展、有利于电子政务开展的角度,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政务信息的公开、电子签名、电子支付的性等,制定电子政务信息技术规范,并及时修改现有政策法规中与信息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成份。

【参考文献】

(1)徐晓林《电子政务》2009.11

(2)蔡立辉《电子政务》2009.9

第五篇:电子政务建设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电子政务建设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来源:我本沉默发布网http://电子政务的国外发展现状

综观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虽然有许多不同,但有一些新的动向值得注意:一是以用户为中心。“顾客至上”,按照用户的需求和习惯设计政府网站,是当今世界上各个政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电子政务中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概念,可以帮助政府管理和协调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建立新的、更好的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居民的关系。二是整合系统、一站式服务的门户网站。通过一个政府的门户网站,用户可以进入到政府的所有职能部门,接受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尤其对于需要几个政府部门同时介入才能完成的事务处理,这种门户网站显得更为方便,用户不需依次面对每一个政府部门,只需要在网上完成他所需要与政府发生互动的事务。由于“一站式网站”体现了“顾客至上”“、无缝隙政府”理念,强调系统的“易操作”和服务的“易取得”,努力实现无盲点、全覆盖、全天候、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实现与公民的双向交流及对公民要求的快速响应,因而已经成为整合电子政务平台的最佳途径。三是实行分阶段实施策略。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欧盟都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作出了系统规划,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目标。电子政府从提供一般的网上信息,简单的事务处理,到建立具有适应能力的政务处理系统,实现政府与企业、公民的互动与服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分阶段实施。

按照美国的规划,2005 年将有 35%的政府将处于第二阶段,即:发展门户网站,把复杂的事务处理实现初步协作,对电子政务的技术复杂程度也慢慢提高,到 2010 年,绝大多数现有政府部门将按照电子政府的要求,被改造。四是注意克服“数字鸿沟”。公众是否真正接受电子政府的关键在于它能否为公众减少麻烦,带来方便,这就要求在推进电子政务时重视“网络平民化”,考虑多种接入设备,特别是普及化程度高的设备(如电视、手机),应用操作要尽可能简便。五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各个国家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电子政务的市场化,各类企业和政府的结合(从经济、政治文化层面)不但促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互惠共利的作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我国政府网站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偏低,网上信息资源不够丰富,网站资源配置有待优化,网站互动性明显不足,信息资源如何实现共享等问题还需改进和创新。我国政府部门自成体系现象严重,部门之间互相不沟通或者沟通能力差,从而导致跨部门应用系统变成了部门内部系统,完整的电子政务体系被条块分割成局部网络系统。这样导致政府部门的协同能力受到很大的局限限制,基本上不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可靠的、有保障的并且受到群众监督的电子化服务。根据当前的发展要求,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电子政务改革和发展,行政改革和业务流程再造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其发展方向为从基础设施向应用一体化的方向。具体表现为:一是实现政府办公网络内部化,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内部资源整合,内部决策支持,二是整合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应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形成一个综合全面的,只有一个对外服务窗口的政府电子政务系统。

中国电子政务近期的趋势与政府改革和政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电子政务在中国建设的逐步深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和成就。电子政务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手段,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加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创新管理,这样下来,电子政务的应用,会使政府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其中值得推荐的是杭州市电子政务建设。杭州市的电子政务工作起步较早,基础较好。目前“,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在 Alexa 的全球网站排名中为 4000 多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排名,全国政府系统网站系统中屈指可数。在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对全国 32 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政府网站的评估中,杭州以 7.7 的总体得分与广州并列,摘得了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政府网站排名的桂冠。

下载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问题与趋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问题与趋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多方面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以及受创痛政治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厚,无论是从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还是从政府改......

    浅论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

    浅论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摘 要]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政府为先导,结合中国国情制定正确的实施策略,是成功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环节。政府从全局出发......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摘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探索中。政府网站建设逐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初步形成,政务透明度进一步增强。笔者就是在此基础上,从自......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公金Q1041学号:100306008姓名:陶驰我国保险业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By 陶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时期。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目前我国对电子政务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 虽然现在政府也提出要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步伐,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电子政务”或“......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班级:09审计2班学号:090101200212姓名:胡晨恺摘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热潮。90年代后,随......

    我国电子政务问题论文(合集5篇)

    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从1999年开始,连续两年都把通过信息化改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其工作重点。在世界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

    我国电子政务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