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果五小申报留守(流动)之家先进事迹
示范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先进事迹
平果第五小学创办于2008年9月,是一所新办的县直学校。目前有在校生1845人,其中留守儿童113人,进城务工子女1263人。几年来,在自治区妇联、市县妇联、县教育局、团县委等有关单位及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采用现代育人的新理念,传播正确的育人观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广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平果县“十佳学校”等荣誉。
一、领导重视支持,管理科学规范。
学校创办伊始,以农福同志为校长的领导班子认真分析了辖区的生源状况,大胆提出了针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关爱工程”工作思路。通过探索各种办法解决“留守儿童”在读书、生活、做人等问题。认真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加强了学校留守(流动)儿童的关爱工作,使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健康发展,为我县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二、积极创造条件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学校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充分发挥了教务处、少先队、德育组等各处室的职能作用,初步形成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网络和工作载体。
(一)加强师德管理,开展活动关爱留守儿童。
学校加强师德管理,建设一支师德高,乐于奉献,教育教学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用真情去地对留守儿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温暖他们孤独封闭的心灵。同时,学校定时开放校园内所有的技能活动室,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指派技能教师定时指导,指导留守儿童阅读课外书、看报、学唱歌、跳舞、画画,学打球等,让孩子玩得好,学得好。
(二)启动并实施“关爱工程”
1、真情关爱——“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循循诱导。学校行政后勤人员、教师转变观念,把准学生思想动态,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给留守孩子多一点关心, 多一点爱,在和谐的交流中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二是坚持激励教育。学校各科教师面对老师的提问都产生胆怯的心理的留守儿童,往往采取鼓励的办法,使他们在认可、赞扬和尊重中树立起自信,增强他们的自信,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开通亲情电话,每周让每位留守儿童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进行通话一次。在电话里让孩子和父母进行沟通。使留守孩子“离开父母不乏亲情,留守在家不缺关爱”,使学校真正成为留守孩子温馨的新家。
3、建立心理咨询室对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进行疏导。学校选派许菊香、石尚麟、黄小红、三位责任心强,在心理教育工作方面比较专长的老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利用每周一至周五的中午放学,下午放学后对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进行谈话疏导。
5、建立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每学期把学生的学科段、考期考成绩以及品德、体育等方面记录存档,便于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跟踪,便于对留守儿童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系列活动
(1)开展党员“一帮二”活动、教师“一帮一”活动、学生“一帮一” 结对帮扶活动。党员、教师对留守儿童实施结对帮扶,主要是通过家访,与留守儿童谈心,学习上个别辅导等形式来帮助留守儿童,不仅提供了经济资助,更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行为教育,时常到家庭看望,陪孩子过节日,为他们补课等,弥补留守儿童的感情缺失,让她们感受到久违的母爱和父爱,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2)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每学期末组织留守儿童到校外进行郊游活动;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参与书画、科技手工、文体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2)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节日慰问活动。利用儿童节、国庆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来开展慰问活动。物质上给孩子送上一份帮助,精神上给孩子送上一分祝福。在活动中,让每一位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像家一样的温暖。
三、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近年来,学校注重加强留守儿童家长和第二监护人的家
庭教育指导,积极向留守儿童家长和第二监护人普及科学教子的方法,使他们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学期中召开一次家长会,学期末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会议,通过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在家长中传播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灌输正确的家长教育知识,讲授科学教育方法,提高家长和代理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能力。
四、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近年来,县教育局、县妇联、团县委等单位及喜来顺饭店、至鑫门业等企业长期与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同时学校也建立了留守儿童爱心工程基金会。在学校指导下,由少先队部组织募捐,募捐的资金用来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留守儿童,还用来组织开展与其他兄弟学校“留守儿童手拉手”谈心交流等活动。
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和相关部门的合力推动下,留守儿童――这朵失缺亲情关爱的野百合在党和政府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也能拥有灿烂的春天。
第二篇: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工作汇报
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工作总结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学校的留守儿童不断增多,他们大多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为了更好解决守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我校从2008年开始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重点,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广泛发动教师及社会力量一起关爱留守儿童。真正做到让留守儿童“离开父母不乏亲情,留守在家不缺关爱”。现将我校近年来对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做简单汇报。
一﹑加强管理 完善机构
根据县教育局、县妇联、水源镇党委政府关爱留守儿童的有关精神,我校在2008年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设立“爱心妈妈”工作室,开展以“爱心妈妈”结对帮扶为主的系列活动。2009年9月成立水源镇 “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教育分管领导、副书记、副镇长担任副组长,镇妇联主席、学校校长、副校长、总辅导员等为成员,进一步完善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管理机构,切实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制度健全 措施到位
为了能使活动顺利开展,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各项管理制度、活动计划。做到“三个清楚”,即:清楚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离开父母不乏亲情,留守在家不缺关爱
清楚留守儿童的托管人,清楚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和联系办法。月月有活动安排、活动记录;人人有个案跟踪表;建立具体的学生信息卡,包括:①学生基本情况。即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班级、特长、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心理状况等项目;②家庭基本情况。即家庭成员、年龄、身体状况、工作单位或务工详细地址、月收入、联系电话、备注等栏目;③托管人基本情况。即托管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详细住址、联系电话等栏目。信息卡由“爱心志愿者”填写,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本学期按县、镇有关要求创建市首个“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按创建标准做好六有——有场地、有机构、有制度、有活动、有队伍、有资料。制订了“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各项制度——管理制度、活动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卫生制度、安全制度、帮扶制度等。目前已为“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投入资金七千多元添置了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印机;五千多元的图书;一千元的书橱;还投入一千余元购买了留守儿童的活动器材,根据制度合理安排,科学管理,逐项落实。
三、结对帮扶 倾注爱心
(1)、搭建平台,争取社会力量的参与。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到镇直机关、县属单位、规模企业、村委会广泛宣传动员,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有镇直机关十六位领导、县属单位五位干部、规模企业六位老总、十二位村干、一位退休教师与我校留守儿童结成关爱对子,进行结对帮扶活动。本学期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与我校25位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形成活动规模化。
(2)、挖掘本校教师资源。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发动我校教师积极参加“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优势,用那慈母般的爱关爱留守儿童。2007年秋季我校有十几位教师成为第一批“爱心妈妈”,从此,“爱心妈妈”这个令人敬仰的称号就在我校欣起了波澜,教师们陆续地加入了爱心妈妈行列,渐渐地由中心校辐射到各完小、初小。现我校有八十二位教师参加此项活动,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
四、注重活动 陶冶情操
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健康快乐成长,“爱心志愿者”从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安全防范意识、生活情况、学习成绩入手,围绕思想关爱、生活关爱、学习关爱这三方面扎实地开展工作。
(1)思想关爱。父母外出打工,把子女推给祖父辈们或亲戚、朋友照看,他们对孩子的管理容易走向极端:有的对孩子宠爱有加,生怕孩子受委屈,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而有的不管不问,放任自流。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开展了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母亲节给妈妈做一朵小红花、为妈妈做一件事、妈妈生日给妈妈寄张小贺卡……);设立“爱心妈妈”心语心愿信箱,让学生不愿意用语言叙述的心里秘密或苦恼通过心理心愿信箱与“爱心妈妈”交流,让“爱心妈妈”能通过孩子传递来的信息及时做好孩子的心理输导;每月“爱心妈妈” 坚持与留守儿童两次以上的交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并做好有效的引导,让留守儿童的身心能健康成长。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童手绘祖国”“童声唱祖国”“童心颂祖国”比赛;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读一本好书”的赠书活动,学校向每位留守儿童赠送一本书。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十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开展森林防火安全教育;举办“我和我的祖国”签名活动;开展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到敬老院给孤寡老人送温暖、打扫农贸市场、清理农民公园、打扫超市周围卫生等活动;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五要六不要》知多少问卷调查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生活关爱。一部分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学校的生活环境和伙食质量对他们的健康影响非常重要,为了给他们改善居住条件,学校筹措资金给每个宿舍添置大衣柜;为了让学生吃得好,让家长放心,2007年开始办起了可供学生正常饮食,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正常营养需要的食堂,食堂添置了新橱子,供寄宿生存放生活用品,同时派责任心强、工作热心的教师管理食堂,极力给学生带来更多方便。由于集中办学的需要,2008年调整了部分学校布局,有十几位一、二年级六、七岁的学生进中心校住宿就读,这些孩子生活不会自理,学习不能独立,根据这种情况学校安装了3台太阳能热水器,配备两台洗衣机,学校还专门请一位生管老师保姆式的管理这几位孩子的生活、起居,帮孩子蒸饭、打菜、洗澡、洗衣服、夜间盖被子、课余作业辅导等。“爱心妈妈”还经常与留守孩亲情互动:“爱心妈妈”到孩子家家访,了解孩子在家起居生活、学习情况,在征求孩子父母的同意下接孩子回家过愉快的周末,和孩子过节日、过生日等,学校利用重大节日安排集体活动,让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共庆节日,“六一”儿童节时,他们互赠礼物;过中秋佳节时,学校让他们集体过中秋,一起吃月饼,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生活在学校大家庭里的温暖,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3)学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教育的弱化,孩子成功时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失败时得不到及时的鼓励,产生了一些学习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住校的留守儿童,由生管教师督促完成,晚上集中在一起进行辅导;“爱心妈妈”结对帮扶以来爱心妈妈们经常与孩子的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积极配合学校老师作好孩子学习兴趣培养,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五、成效显著 硕果累累
每当到了节日,爱心妈妈们会收到学生的来信,也会收到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贺卡和祝福语,留守儿童对“爱心妈妈”传递爱的信息,与“爱心妈妈”进行爱的交流。
2008年5月21日武校长在我镇召开的县“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经验交流会上,做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介绍;张献华老师对如何做好“爱心妈妈”做了交流发言。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得到与会人员的称赞和肯定。
2009年3月26日在沙县召开的市关爱留守儿童研讨会,我校作为其中的一个试点单位,有关领导到我校参观、检查指导工作。校长作了“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与会人员对我校开展的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与肯定。
2009年11月23日,我校创建的“留守流动儿童之家”顺利通过省妇联的验收。省妇联领导对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给予高度的肯定,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几年来,我校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同时也受到各级媒体的关注,沙县电视台、三明日报、福建日报、福州电视台等都分别报道我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情况。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关爱留守儿童将是我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我校办学的特色之一,我们将以“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为主阵地;以开展与爱心志愿者结对帮扶活动为主渠道;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继续深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使我校的爱心使者队伍更壮大,使在校更多的留守儿童能更加深刻地体验到“离开父母不乏亲情,留守在家不缺关爱”,我校留守儿童的脸上定能绽放出更加幸福、更加灿烂的笑容。
西沟小学
2010年7月
第三篇:平果五小2010-2011学下学期工作总结
平果五小2010-2011学下学期工作总结
2011年是实现“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立足新发展,创办特色学校的开局之年。一学期以来,我校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学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局党委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两个一”活动,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本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工作情况
(一)狠抓安全、卫生工作不放松。安全方面。
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列为学校的头等大事,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以防为主,积极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落实各项防卫措施,使创安工作得到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
1、领导重视,强化落实。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在开学初的工作会议上把安全工作当作一个大重点来进行部署,成立了由农福校长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副校长任副组长及领导班子成员和年级组长任小组成员的领导小组。还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师生安全的各块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管人员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了学校校长直接抓,分管人员具体抓,各年级、各班主任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2、制度保证,实施到位。(1)制度保证:学校采取了校长室--总务处--年级组--班级四级管理网络体系,强化隐患整改杜绝事故发生,形成了详实可行的《平果五小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和《平果五小安全管理十不准》等规章制度,确保学校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2)门岗制度:坚持门卫按时值班,做好外访登记,严防闲散人员进入校园。做好上课期间师生外出登记工作,以免有人员在上课期间走失或出意外。确保校园治安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3)值勤制度:值周领导、值日教师提前半小时到岗,进行课前、课间、午间巡视,及时把偶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上学、放学时间值周领导和值日教师坚持在校门口协助保安值勤。学校还成立由少先队员组成的文明家长监督小组,配合值日教师做好上学放学校门口的交通疏导工作。
3、加强教育,增强意识。
(1)利用晨会、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班队会、黑板报、校园宣传橱窗等途径有针对性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火、防溺水、预防食物中毒、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家庭生活、户外活动安全活动等,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克服麻痹思想。长假前由校长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专题安全教育。同时,在班会中适当地加入了法制教育课,让法制教育进入课堂,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法制意识。
(2)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臵能力。学校进一步完善了防范和处臵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制定后,学校每月结合形势,积极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消防演习、地震逃生演练以及突发事件人群紧急疏散等应急演练,提高师生自救自护的能力。本学期共开展了安全演练4次。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使师生掌握了紧急疏散和自救自护的 方法,提高了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3)积极配合平果县创建交通安全平安县(区)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交通安全教育使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我校评为平果县创建交通安全县区“先进单位”,农福校长被评为平果县创建交通安全平安县(区)“先进个人”。
4、加强校园常规管理
(1)加强了门卫管理,严防外来人员无故进入校园,同时对师生上学来校放学离校进行严格管理。
(2)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通过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课,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宣传预防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知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常对师生进行食品卫生方面的教育工作,例如:不食不明野菜野菌、不购买三无食品、不购买过期食品等防止师生误食产生中毒现象,增加广大师生对公共卫生的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加强食堂的管理。学校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轮流值周,每天检查食堂的各项工作,并做好记录。
(4)加强学校重点部位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管理和对用电线路、配电设施的检查,严防事故发生。每天安排一人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工作不留死角,确保各类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整治,把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校舍、厕所和校园围墙多次进行认真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
卫生方面。
为了确保学生生命安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我校着力加强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扎实改善学校的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做好服务育人的工作。
1、卫生习惯抓养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狠抓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强化养成训练,开展“卫生之星”评比活动、文明卫生流动红旗评比活动等培养学生自觉守纪的习惯等。班主任把卫生习惯的养成作为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一。一学期来,学生的卫生习惯的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仪容卫生有了显著的改观。
2、环境卫生抓保洁。“打扫易,保持难”这是卫生工作的常识,所以要搞好卫生工作,必须从源头着手,即提高全体师生的思想认识,养成爱卫生的良好习惯。为养成学生的卫生习惯,各班充分利用墙报、班会、队会等各种阵地,开展卫生教育,号召广大学生自觉遵守卫生制度,自觉养成卫生习惯,人人争做文明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破坏绿化及设施,不损坏公物,见到纸屑主动捡起等良好行为习惯。
3、“眼操”动作抓规范。我校每天坚持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要求上课的老师不拖堂,不占用眼保健操的时间,在学生做眼保健操并即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姿势。学校每天加派值日生检查各班做眼保健操的情况并做好相关的登记,进行全校性的评比。
(二)坚持德育为首不放松。
学校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注重德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工作。
1、教师方面
(1)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坚持双周星期五下午政治学习制度,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重点之一,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诚信十条》为载体,以“弘扬敬业精神,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为宗旨,扎实开展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服务意识,通过活动涌现出许多“爱岗敬业、爱生 如子”的好老师。本学期,有覃肖静老师被评为百色市优秀班主任;黄梅冬老师被评为百色市优秀青年教师;罗爱媛、李成等8位老师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唐振、张彦英等14位老师被评为学校级“关爱工程”先进个人。
(2)加强班级管理工作。
坚持每周一的活动节上班会,并上交班会记录;规范班主任工作例会,每月年级召开班主任例会1次,期中举行全校班主任工作例会,积极探讨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让各班主任有机会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加强学校、家庭联系。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学校—家庭”教育活动。班主任通过家访和电访的方式与家庭经常联系,互相反映学生表现情况和提出教育建议,5月初各年级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情况,倾听家长意见,让家长以书面形式给学校提建议,大大地增加教育效益。
2、学生方面
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公民道德教育、“五爱”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巩固和推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成果,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各班主任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制定本班的规章制度,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学校还坚持每天由值周领导、老师和学生监督员一起做好课间常规检查、监督和评比工作,表扬先进,批评教育和纠正不良行为,使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变。
(2)继续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学校坚持领导、老师、“国 旗下讲话”制度,大力宣传发生在学校或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持执行每周一节的主题班会制度。
(3)切实加强少先队德育阵线的指导力度。学校重视发挥少先队主阵地作用,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健全组织、完善机构。结合各种重大节日开展以“感恩回报、敬老、爱国主义、环保、”等主题活动。在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人物。学校大队部被评为百色市红旗大队;四年级(1)班中队被评为百色市红旗中队;农福校长被评为百色市少先队工作先进个人;大队辅导员周冬妮老师被为百色市优秀辅导员;劳桂婷同学被评为平果县“十佳儿童”;苏涛、黄慧琳等2位同学被评为县级优秀少先队员。
(5)认真开展争优评优活动。本学期学校认真评选学期末的校级、市级“三好学生”和市级“优秀班级”大力表扬先进,树立榜样,让同学们在学先进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三)继续抓好教学工作不放松
1、继续执行集体备课制度。组内集体备课制度形成常规化。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已成为共识,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上课后鼓励开展组内听评课活动,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撰写研讨课教学反思。
2、教务处加大课堂教学的督导力度。开学初教务处严格按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督促各年级组坚持按课表上课,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课,杜绝私自调课、让课、旷课、迟到、早退、中途离堂等不良现象。
3、组织开展教学环节大检查。本学期教务处成立了由教导处领导和年级组长组成的教学环节大检查小组,对每位教师的“六认真” 教学情况作了全面的检查。对教案质量高、作业批改情况好的教师给予了表扬。同时,也提出了在检查中发现的、需要加以纠正的问题。通过认真检查,及时通报,规范了教学行为,深化了教学管理。
4、加大毕业班的教学监管力度。毕业班的工作是本学期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顺利毕业,合格升入理想中学。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和工作重点,先后召开了2次毕业班老师会议和1次家长会,了解学生状况,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主,以学生为主,制定系统的、科学的、周密合理的复习计划,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特别对学习底子薄、基础差的学生,采用多鼓励、不放弃的原则,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在全体六年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届毕业班的毕业测试成绩均超过了县质量目标。
(四)抓好教研、师训工作不放松。教学研究方面
1、认真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开学初由教研组长组织各年级学习本年段的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全体老师对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外,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集体讨论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2、进一步改革教研形式,发挥组内教研工作的作用。本学期根据我校教师的实际水平,选派了一批工作态度认真、积极肯干、业务水平高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各年级教研负责人,全面开展集体备课等组内教研工作。
3、“走班式”教学初显成效。语文、数学教研组都进行了“走班式”教学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以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为契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本学期 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全县小学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选派了许菊香、赵旭宝、闭爱桃、许青美等4位老师参加全县课堂教学比赛。许菊香、赵旭宝老师分别荣获语文科一等奖和二等奖、闭爱桃、许青老师荣获数学科二等奖。组织开展我校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为贯切落实学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深入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进一步提升我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本学期举办了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评比,大在提升了赛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听课老师也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师资培训方面
1、认真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本学期,我校各教研组都注重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多渠道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是积极配合县教师进修师范学校开展“菜单式”全员培训。二是加强校本培训,本学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具体内容有:覃肖静老师的课件制作培训;赵旭宝、石就国、闭洪敏等老师作的电子白板使用培训;陆慧玲副校长举行的Woed、Exce操作技巧培训;赵旭宝老师作的计算机操作技巧培训。
2、安排学校领导、教师外出听课、考察学习。本学期选派了农福校长前往重庆参加校长培训;陆慧玲、覃肖静等2位老师到桂林参加作文研讨课观摩活动,派莫兰、周月凤、梁卫荣、许青美等4位老师到百色参加全市苏教版教材数学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部分老师还参加了远程教育国培工程,参加培训的教师达50多人次。此外还经常鼓励教师在校内听课学习、积极参加校本培训,特别是网络教研培训。通过各种培训,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五)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1、积极参与北师大实验项目实验研究工作。教务处组织教师参 与了“基础教育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综合改革实验”三个子项目(即数学能力提升、英语能力提升、校长能力提升)的实验工作,实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实施“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后,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得到增强。通过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成绩。学生都有不同层次地得到提高。“攀登英语”项目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观,既看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兴趣。
2、课题研究带动教师综合素质得以提高。(1)课题研究主动逐渐增强。实施项目以来,我们坚持双周进行一次课题校本教研,形式有例会、专题业务学习、课题展示课、观看优秀课例等,多样化的教研方式令教师耳目一新,教研工作有了一定突破。(2)教师专业在实验过程中得到提升。教师对自己在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通过广泛搜集、查找资料、阅读,力求探索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或措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从自身实际出发,撰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和小论文,锤炼了自己教学底蕴和基本功,在做中学,在研中教,逐渐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3、培养阅读习惯,创建书香校园工作不放放松。本学期继续开展《培养阅读习惯 创建书香校园》课题研究活动,一是加强对班级阅读指导课的监管和指导力度,使阅读指导课真正上好,学生收到实效。二是美文诵读活动继续开展,将原有的语文教师点评扩大到全校老师参与点评,将美文诵读活动引向深入,全校师生共同积极参与使课题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三是加大硬件投入,配备了36个教学班的图书柜,方便学生的图书借阅。四是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活动,本学期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参加了“历史的选择”、“辉煌共和国”及“全国书信大赛”等读书征文活动。有陆 剑贵、李兰秋、陆义元等76名同学荣获征文奖,有李山、黄庆旭、苏燕飞等8位教师荣获读书征文活动指导奖。五是继续做好校刊的发行工作。
(六)文体活动有效开展。
1、“两个一”活动初步开展,初显成效。本学期以来,学校按照“科研兴校,全面发展,突出特色”的办学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提出的“两个一”(每个学生有一项体育特长和一项艺术专长)工作目标,扎扎实实开展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本学期成功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及各种体育竞赛,全面展示我校“两个一”活动成果,得到广大家长的赞誉;组织学生参加县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有近20个学生作品分获一、二等奖;学校300人学生合唱队参加县建党90周年大型演出;有黄兰凤、罗日成等2位同学分别荣获百色市“红心向党”书画比赛一、二等奖。
2、积极开展各项评比及展示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科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各教研组积极配合教导处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综合组组织开展了手工制作、书法、绘画比赛;语文组开展了留守儿童书信比赛、优秀习作展,美文诵读展示;数学组举行了数学竞赛活动。在每位教师的精心指导和鼓励下,学生积极参加了各种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体育教学更加规范,更有成效。本学期体育组认真组织开展公开课活动,通过公开献课,取长补短,促进了体育教师的共同成长。
4、教育职工文化活动按计划开展。本学期举办了第三届教工气排球比赛,此外,还经常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校外各种活动。
(七)更新观念,切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办学特色。基于时代发展需求,在北师大项目组专家及学校领导班子的共同探讨下,重新审核并制定了学校新的办学特色,明确提出了以“书法育人,以字启智”为特色发展之路。
(八)一如既往地支持“关爱工程”工作。
一学期来,全校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继续把“实施关爱工程”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做好关爱工程各项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4月份,组织部分务工子女、留守儿童代表到平果县芦仙湖开展野炊活动,在“六一”儿童节前组织举行的有114位留守儿童参加的“亲情书信评比”活动中,有38名留守儿童分别获一、二、三等奖。7月17日至20日,我们配合县、区妇联的工作,组织带领20名留守女童到深圳参加夏令营活动,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九)改善办学条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1、投入6.7万元,整改学生饭堂,确保学生饭堂及时使用。
2、规范学校的财务管理,通过百色市财务常规检查。
3、投入7.8万元添臵400套课桌椅,30套办公桌。
4、争取上级投入17万元增添17套白板多媒体教室。
5、争取社会各界及家长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3.5万元,配备了20台手提电脑,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6、投入2.9万元,安装了46个教学班的防盗网。
7、加大力度对校园进行美化、绿化。
(十)认真实施绩效工资
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和要求,我校已经顺利平稳有序地完成了绩效工资的实施工作,学校教师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激发。
(十一)加强党建工作。
1、认真组织教职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
2、扎实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党支部按照县委和局党委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不断提高我校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学生,树立“一名党员一面旗”,开展“细微之处见真情,教育之中树威信”等教育等活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学校党支部通过“岗位争优,学习争先”活动,涌现出一批先进工作者,陆慧玲同志被评为“百色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黄贵义同志被评为全县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农福、黄庆旭等2名同志被评为全县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二、存在问题
1、学校硬件建设进度缓慢,影响“两个一”活动的开展。如学校运动场地尚未建设、校园道路硬化不完善、校安工程施工进度慢等。
2、安全、卫生、德育工作缺乏制度化、常规化、缺乏创新性,导致工作中频频出现反弹。如极少数学生违纪现象仍有存在,甚至个别学生校外违纪,影响了学校形象。
3、一些工作开展不扎实,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如党建工作方法单
一、集体备课出现前紧后松、关爱工程范围窄小、课题研究方法欠缺,进程缓慢等。
4、极个别教师能力不高,没能适应五小的高强度工作,没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
5、学前班管理不科学、不合理、不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
三、今后工作思路
1、切实加强对“两个一”工作的领导,把此项工作当作学校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抓手。
2、继续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
3、创建学校特色,开展书法育人。严格按照特色学校实施方案开展工作,将特色创建工作列入教务处的工作日程。
4、探讨师生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5、做好一年级的招生工作,努力实现入学公平。想方设法开办学前教育,接收辖区适龄儿童,为上一年级做好准备。
6、创新教研工作,力度加强,成效提高。
7、加强党建工作,常规化组织开展党员活动。
8、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
9、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针对学校存在问题来开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10、继续加大安全、卫生、德育工作力度。
11、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平果第五小学 二0一一年七月十一日
(作者系广西平果县第五小学校办室主任:黄庆旭)
第四篇: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汇报材料
关爱留守流动儿童 我们在行动
城关乡周庄完全小学位于新郑市区西2公里处,驻城关乡西关工业区,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 学校共有11个教学班, 332名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均达100%。目前我校有留守流动儿童130人,其中留守儿童名10,占学生总数的3.01%;流动儿童120名,占学生总数的36.14%。学校现有教师31名,教师学历全部达标,高层次学历率达93.54%,具有小学高级职称28人,中学高级2人。
一、关爱在心中,制度要先行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谷俊平为组长的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此项工作。围绕“留守流动儿童”建立了家校联系制度、流动儿童学籍登记制、爱心帮扶制等相关机制为保证此项工作良性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建立流动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流动的底数,为每个流动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有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流动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流动制度
在流动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的教师和学生家长经常与流动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流动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我们要求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互相交流、沟通,掌握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定期走访与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流动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流动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3、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流动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流动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流动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流动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关爱在行动 温暖在心中
关爱留守流动儿童,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学校像家庭一样温暖。
1、积极协调,精心安排流动儿童入学。
我校积极协调地方关系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在保证辖区内生源入学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保证此类儿童入学,让他们享受与本地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几年来,共接受流动儿童入学120人。
2、做好爱心救助,弥补缺失的关爱。
“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跟随父母辗转迁移,由于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导致部分孩子学业较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此时弥补缺失的关爱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校开展“爱心救助一帮一”活动,让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与他们结成对子,开展帮扶活动。一些学习成绩或行为习惯极差的学生与老师结成对子,进行全方位辅导。学生在校一分钟,老师陪伴60秒。放学值班领导班子大门口送学生,对学生出现的一些不良习惯进行了监督和指正,紧密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
3、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校共育。
与家长、社会、学校进行三方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设立开放日,定期对家长开放,请家长来校听课、评课,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家校联系卡,把“留守流动儿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也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
4、搞好班级管理,加强心理教育
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我校建立亲情交流室和心理咨询室,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对留守流动儿童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中小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流动儿童,班级着重开展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流动儿童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5、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为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我们携手城关乡派出所社区民警,每学期定期为学生进行一次法制讲座,同时积极开展综治工作。现在校园500米内无“三厅一吧”,无隐患单位,无危险场所。学校周围道路交错,车辆较多,我们在路口设立警示标志,实行上放学路队制度,并要求家长尽量接送学生。每学年还为学生免费体检一次,使学生健康安全成长。
三、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搞好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1、通过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对流动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2、开展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亲子互动宣传实践活动。举办了“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和“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使孩子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快乐成长,进一步拓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领域。
3、开展家庭教育进村组活动。以家庭教育为依托,根据不同时节,组织家庭教育宣讲团,广泛开展了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的家庭教育活动。使先进的家教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4、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讨、征文、读书等活动。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讨活动,结合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在广大家庭中开展读好书活动,不断推进家庭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5、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利用假期观看优秀爱国主义影片和禁毒影片,开展影片观后感、心得体会征文评选和表彰活动,使青少年在主动参与和思考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新郑市城关乡周庄完全小学
李红英 2013年1月
第五篇:申报市级“模范职工之家”主要先进事迹
申报市级“模范职工之家”主要先进事迹
2007-6-25 11:09:00 作者:点击次数:278
武汉市教科院是由原市教研室、教科所、电教馆合并成立的教育教学研究指导机构。教科院成立伊始,院党委就把建设市级“模范教工之家”列入了党委的工作日程,并把“建家”活动作为推进我院工作,增强教职工凝聚力,提高教职工业务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建院以来,在党组织的切实领导、院行政的大力支持和院工会的积极努力下,院工会获得了“先进职工之家”的称号,为创建“模范职工之家”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结我院工会工作,我们在加强理论学习,坚持教代会制度,推进院务公开,进一步开展“双创”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工作中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以“教代会”为载体,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我院民主政治建设
1、完善了教代会的制度建设。根据我院事业发展和院首届教代会的讨论意见,院工会对教代会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对教代会各专门小组的职责分工作出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在工作中,坚持以高标准建设教代会,使教代会真正成为推进我院民主政治的重要载体。
2、深化了院务公开。工会积极配合院党委、院行政,建立了较完善的工作机制、责任机制、监督机制、评估机制,使院务公开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另外,工会还积极参与全市校务公开工作理论研讨活动,学习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结合我院实际,深入探索适合我院事业发展的工作机制,提高了全院教职工对院务公开工作的满意度。
3、协调劳动关系。围绕院人事制度改革,以教代会联席会议的形式,主动参与了院有关决策,并将有关决定、制度纳入教代会审议通过权范畴内,在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同时,较好地协调了劳动关系,切实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4、做好帮扶工作。在维护教职工经济利益、扶贫解困方面,工会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积极关注教职工工资落实、看病就医问题的同时,还努力做好困难职工档案的建立和女教职工特殊利益的保护等工作,将“家”的温暖送到每一位需要帮扶的会员心中。
二、以“双创”活动为载体,发挥了工会“服务中心,促进发展”的作用
1、坚持服务教育中心的宗旨,较好地开展以“教育创新、工作创优”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同时以“双创”活动为载体,结合院行政文明处室的评比活动,以处、科室为单位,开展了创新工程示范岗和女教职工巾帼示范岗创建活动。
2、积极做好“送教下乡”和面向社会的咨询服务工作,并把此活动作为我院的特色性常规工作来抓。2003年4月,我们排除“非典”疫情的影响,开通咨询专线完成了对考生及其家长的备考咨询活动;2003年10月,为满足新城区提高职教水平之需,职成教室、教科所和信息技术中心联合完成了对黄陂区职业学校的教科研及信息技术运用的指导活动;10月底,为帮助农村小学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及施教水平,小教科带着8节涉及6个学科的优质课送教下乡,使新洲区各乡镇的500多名老师受益。2003年全年,我院通过“科研协作学校”的形式
与全市30多所中小学建立帮扶关系,帮助相关学校增强了科研能力,提高了办学水平。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和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得到一线老师和广大市民的普遍好评。
三、以创建市级“模范教工之家”为目标,促进了院工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特色化,全面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
1、加强硬件建设。在院党委和院行政的支持下,创造条件设立了“卡拉OK” 室、安装了室外健身器械,并在14楼建起了“教工之家”活动室。这些设施在春节联欢活动和平时的文艺训练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加强软件建设。包括工会制度建设,工会工作的档案管理建设,教工之家的管理及其制度建设,以及工会干部的队伍建设等。
⑴工会制度建设。除了继续保持和完善原有的工会干部培训制度、工会工作大事记制度和工会财务审计制度等制度建设外,在2004年起建立并实施了教职工生日慰问制度,让每位教职工都能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无形中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
⑵工会档案管理建设。依据有关文件,制定了我院工会工作达标细则,全面规范了工会组织建设。
⑶教职工队伍的建设。①加强理论、业务学习。继续完善工会干部的学习制度,通过《工会法》、《工会章程》以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全国总工会十四大精神的学习,加强了工会干部对工会工作基本常识的认识和掌握,提高了工会干部的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②提高人文修养。为了在全院营造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促进各工会小组及会员间的思想交流,促进全院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院工会围绕《国际教育新理念》和《细节决定成败》两本书,组织全院工会小组和全体会员开展“读书心得分享交流”活动;为了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院工会还组织了“教职工摄影作品展评”活动。
3、加强活动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常规活动和特色活动,开拓了全院教职工视野,促进了全院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全院教职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⑴抓好常规活动。如开展了春节联欢活动;每年组织了女教职工庆“三·八”活动;每年组织优秀教职工疗养活动等;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启动了每天30分钟的工间操活动;另外还定期组织女教职工进行妇科检查,举办女教职工美容讲座和健身活动等。
⑵突出特色活动。在院党委和院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教科院的人才优势,举办了具有教科院特色的各项活动。如送教下乡活动、咨询服务活动等。
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在参加市工会和市教育工会组织的各级各类评比和竞赛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