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党组织镇党委先进典型材料
**镇位于鄂托克前旗东南部,地处鄂、乌、前三旗交界处,距旗政府所在地83公里,是XX年10月由原**镇和毛盖图苏木撤并而成立的。全镇总土地面积4488.59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嘎查村,79个牧业社,10599口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牧业镇。
近年来,**镇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立足畜牧业产业优势,以招商引资统揽经济工作全局,以“生态立镇、畜牧业强镇、文化兴镇”为发展思路,按照中央提出的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的目标要求,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率先达小康为目标,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在经济建设上下功夫,开放创新上求实效,增收节支上挖潜力,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实现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使全镇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XX年,全镇农牧业生产总值达到1.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37.8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630元。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之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该镇党委在带领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发展现代畜牧业、科学养畜、建设养畜,以先富带后富,以大家帮小家,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牧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选准牧区经济发展的路子,带领牧民群众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
一、带领牧民科技致富
过去,**镇的牧民群众守着一个信条,那就是牲畜越多越富。靠数量扩张发展畜牧业,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放牧、不建设,结果导致牲畜质量差,效益低,草场退化牧民收入增长缓慢。镇党委在总结分析以往畜牧业生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了“生态立镇、畜牧业强镇、文化兴镇”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在具体工作中狠抓了养殖小区、良种繁育、畜群畜种结构调整、饲养方式转变、改良草场和以水为中心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牧民群众对科技兴牧、科技致富的认识,努力提高牧民群众的科学技术素质,提高生产环节的科技含量,用新技术促进牧业、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对此,党员干部率先响应。带领牧民学科学,用科学建设科技示范嘎查10个,科技示范户220户,基本形成了以科技促牧、以科技兴牧的良好局面。
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随着牧区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镇大多数的牧民逐步富裕起来,但仍有一部分群众致富的步伐较慢,有的甚至还处在贫困状态。他们想富、盼富,但一时找不到致富之道。面对这一现象,镇党委号召和组织有帮带能力的牧民党员与周围相邻牧户,尤其是那些贫困户建立联系扶贫关系。党员带领帮扶对象,同时,特别要求党员在帮扶过程中做好贫困户的思想政治,移风易俗,遵纪守法、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工作。
有85名党员先后结帮扶对子,搞示范,进行全方位帮带,使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给予帮助。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使65户贫困户已脱贫致富。
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牧民率先达小康铺筑道路。镇党委在致富达小康工作的实践中认识到若想使贫困牧民从根本上告别贫困,走上共同致富道路,单靠党员个人帮助不够的,强化社会化服务和壮大集体经济增强为群众服务的实力,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才能实现共同致富。因此,镇党委在狠抓嘎查党支部建设的同时,在农牧民培训,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的管理和畜牧业生产的各环节上,加大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工作的力度。
(一)加强对农牧民的教育,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素质。几年来,镇党委充分发挥“**民间志愿者艺术团”和基层党校的作用,坚持宣传与培训相结合,结合先进性教育利用“**民间志愿者艺术团”走嘎查入牧户宣传党的政策,宣传先进模范事迹,宣传科学知识,引导农牧民树立新风尚。采取集中培训和参观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先后组织40多名农牧民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吸取了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通过考察学习,使农牧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找到了差距,也看到自己发展的潜力,他们积极向先进学习,在牧业生产中开拓创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此外他们还利用镇基层党校嘎查活动室,聘请和选派科技人员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普班,年年办班均在8期以上。科学养畜和种植得到了有效发挥。
(二)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提高畜牧业的生产能力。
**镇是典型的牧业大镇,牧业基础条件相对较好,近年来,**镇从农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以率先在全旗建成生态现代畜牧业基地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保护生态为契机,以壮大区域经济,农牧民增收、推动农牧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动力,创新发展思路,调整优化布局,紧紧抓住肉羊、土种羊、绒山羊这三个畜种形成合力,做大总量,形成区域规模和产业化格局。到目前,已建成林业基地80万亩,建成配套灌溉机电井XX多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6万亩,建成人畜饮水及抗旱水源工程60多处,基本解决了1000多人、14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同时,**镇以禁牧、休牧、轮牧和模式化养殖为主的“畜牧业第二次革命”在镇范围内迅速推开,现全镇人工造林保存面积40万亩,人工种草保存面积18万亩,87%的草牧场实行了以草定畜,划区牧轮,13%的草场实行了禁牧,草原植被得到明显恢复,植被覆盖率达49.3%。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些为畜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积极向上争取,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为使畜牧业、种植业收到实实在在的效益,镇、嘎查两级党组织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成立了相应的产业服务机构,建立了以镇科技综合服务站为龙头的牧区综合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从接羔保育、畜防治种畜鉴定,种植技能,到技术推广,产品销售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集体技术服务和流通服务体系。深入牧户开展及时有效的服务。同时,面对各种矛盾和困难,**镇把基础设施建设做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全镇已建成黑色柏油路107公里,乡村公路374公里,实现村村通的目标;争取并完成了敖镇、毛盖图至玛拉迪35千伏输变电工程,
现已建成35千伏变电站2座,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150公里、0.4千伏低压线路120公里,已基本构筑起电力主网架结构,嘎查村通电率已达到100%,农牧户覆盖率达到20%;接入了二级光缆干线,建立无线接入基站,实施了村村通电话工程,程控电话村村通覆盖率达到100%,全镇电话普及率达90%,完成了政府上网工程,全镇移动通讯迅速发展,镇所在地、玛拉地开发区和原毛盖图苏木所在地建立了移动基站,基本实现了移动通讯无盲区;同时,按照产业、优势和特色,对整合后的小城镇进行了重新定位,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以聚集产业、特色和优势为核心的富有现代气息的绿色草原小镇正在建成。XX年,**镇结合**嘎查被确立为自治区、市、旗三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示点这一契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农牧业布局,推进农牧业发展重心向黄河、无定河流域延伸带等水资源富集地区转移,依托养殖小区建设,着力培育三大基地。即昂南地区,要发挥其区位优势和沙土资源丰富等优势,进一步巩固养殖小区建设,大力开发饲草料基地,扩大以鄂尔多斯细毛羊为主的肉毛兼用羊养殖规模,着力培育肉羊养殖基地。昂中地区,要通过围封管护,种植柠条等措施改良草场,继续严格执行禁牧、休牧、轮牧政策和解决草畜不平衡矛盾,以土种羊为主,着力培育土种羊养殖基地。昂北地区,属干旱硬梁区,要集中发展饲草料基地,适当扩大白绒山羊饲养规模,大力发展绒产业,着力培育绒山羊基地。同时,将全镇农牧户分为四个层面,即:发展较好的户子、发展中的户子、发展比较困难和无发展造血功能的户子,利用扶贫移民工程的带动,通过政策推动、利益驱动、产业拉动和城镇带动,全面推进人口整体转移,促进农牧区人口向城镇集中,发展二、三产业。
现**镇。农牧业生产总值达到1.2亿元,是“九五”末的2倍,年均增长20%;财政收入达737.89万元,是“九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2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30元,是“九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24%。建成高标准养殖小区28个、高效益家庭牧场示范户220户、养殖示范户550户、生态建设示范户270户、白绒山羊核心群改良点30个,牲畜饲养总量稳定在63万头只以上,牲畜出栏率达40%,肉、绒、毛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
我们相信在**镇在**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带领下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第二篇:关于党组织先进典型材料
关于党组织先进典型材料
社区地处巢湖城区东部,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12个居民小组,有驻区单位18个,常住人口8000人,社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8人。近年来,社区党总支十分注重班子建设,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确定了“强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狠抓班子成员和党员队伍的素质工程,制定完善了班子定期学习、述职述廉和社区“两委”工作承诺等制度。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把服务居民作为第一目标。扎实推进“连心工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心民心凝聚一心,成为令人向往的“和谐社区”。到2009年底,社区拥有固定资产累计达1.21亿元,集体年纯收入128万元。社区党总支连续六年被街道党工委授予“党建工作先进社区”,2007年被XX区委命名为“五个好”社区党组织。2008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党建工作示范社区,2009社区党建、计生、武装、招商引资、精神文明、老年工作和城镇建设管理等七项工作受到亚父街道党工委表彰。
一、抓重点,加强基层组织。
努力实践,增强班子的创造力。社区党总支班子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社区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认真开好支部民主生活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在工作中,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严格自律,以廉促勤,树立良好的形象。好班子首先应是廉班子。班子成员积极参加和收看反腐倡廉案例报告会等,从思想深处解决廉政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证在日常权力运作中能够从严要求。通过公开竞选,选拔了2名年轻同志进入班子,使班子年龄、文化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梯次配备。目前,“两委”班子共有成员7人,全部实行了“交叉”任职,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3岁,高中文化5人,大专文化2人。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政治思想素质。社区党支部紧抓党员思想政治学习,认真组织、圆满完成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根据每个党员的自身能力和专长,为其设岗定责,设置了政策宣传、纠纷调解、卫生保洁、治安巡逻等10个岗位。通过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基层干部外出参观学习,观看革命电影,进行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了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发展新生力量,焕发蓬勃生机。坚持每年举办为期一周的党员培训班,每月组织一次党员电化教育,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年“七一”组织党员参观区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党史、社会公德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坚持一年一计划,发展党员不动摇。近三年来,发展12名党员。2010年又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人,确定后备干部2人,正在形成良好的社区基层党员、干部梯队。
合理设置组织,实行分类管理。党总支根据党员居住区域和分布,将原来的5个党支部划分为4个党支部,根据党员的年龄、职业、特长等设13个党小组,实行分类管理,使党组织活动更加灵活有效。党支部书记全部由总支委员兼任,上下协调一致,共事同心。
建立互助基金,营造温馨团队。每年底,利用召开党员大会的机会,组织党员、党外积极分子、社会团体、个体企业自愿捐款,设立困难党员互助基金,目前基金达6000多元。采取个人申请、党小组讨论、党支部确定的程序,对困难党员进行适当资助。
二、夯基础,推动科学发展。
随着巢湖城区建设的加快,社区特定的地理优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按照“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原则。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这个基本原则和中心任务,发挥区位优势增强服务能力,促进和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实力。
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吸引多种所有制经济实体到社区投资。投资500万元,兴建工业小区,建起了10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对外招商出租,扎实开展“发展环境联创、服务设施联建、社会治安联抓、文体活动联办”的社区共建活动,坚持每月一次走访,每年召开两次联席会,为驻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随之,许多民营企业纷纷上门洽谈,要求承租投资,进驻企业十三家,年创产值2.6亿元,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160多人再就业,社区年获纯利60万元。发挥优势,利用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惠及居民。居委会集体有了收入后,如何合理地使用,实行滚动式发展十分重要,居委会“两委”一班人开始认真思考酝酿,通过走访了解,居民最盼望的是如何再就业、如何利用手头的土地补偿金来进行投资发展,经居民代表大会讨论,社区与部分居民合股投资700多万元,整体收购了位于我社区区域内的原XX市油厂,租给中粮集团公司经营,社区获得年租金30万元,并解决了80多名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优化环境,筑巢引凤,大搞招商引资。抓住XX市实施的“一年小变化、三年中变化、五年大变化”的战略机遇,“管好建成的,抓好未建的”,成立了由总支书记为组长的招商领导小组,经多方共同努力,合肥御景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主动上门联姻,与我方共同投资1.6亿元,兴建占地面积170亩,建筑面积86788平方米,内设水产、粮油、蔬菜、水果、土特产等七大经营交易区的XX市亚父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由于投资环境好,09年顺达驾校主动来社区投资1000万元,兴办驾校,办学前景一片看好,到2019年700万元的固定资产归社区所有;目前总投资1100万元的岗岭工业园区的综合楼工程已进入封顶阶段中,此项工程建成后可获纯年利润120万元。
三、重实效,促进社会和谐。
重视老年人工作。花大力气,在全社区范围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氛围。将老龄工作列入到《村规民约》《居民自治章程》之中,以此增强居民敬老意识。“两委”成员入各户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在广大党、妇女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坚持开展讲文明、树正气、立新风活动,每年都进行一次“敬老爱幼”、“模范家庭”和“好媳妇”“十星文明户”评比活动,已先后对100多个模范家庭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每年请来剧团,为老年人演出10多场喜爱的地方戏,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两委”干部工作之余,主动上门调解,教育晚辈要尊敬老人,善待老人。对那些家庭赡养得不到落实的老年人进行帮助,几年来接待涉老纠纷案件12起,如唐庄居民张宏英80多岁了,子女因养老的问题发生纠纷,都不愿意赡养老人。“两委”干部上门协调并督促该家庭签定赡养协议书,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注重文化活动的开展。投入300万元创建了全区第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设有阅览室、健身房、棋牌室、保健室、电教室等,室内装修高档豪华,添置了彩电、影碟机、功放机、音响、立式空调,桌椅齐全,娱乐工具齐备。建立了老年人学校。从而为全社区老年人精心营造了一个温馨的精神乐园。组建了以31名女性老年为主的“夕阳红艺术团”和以60名男性老年为主的“龙灯队”。为居民义务演出、表演50多场,参加大型广场文艺演出6场,送戏下乡7次,每年“六一”还和城东小学的孩子们同台献艺。“夕阳红艺术团”代表XX市队,在参加安徽省17个市32个代表队《当红不让》电视直播比赛中,进入前8强。被安徽电视台综艺频道授予《当红不让》先进文化社区称号。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每年重阳节都开展2项活动。一是组织老年人外出观光旅游,内容有:参观湖滨大道、经济开发区等,让老人了解家乡新变化,参观巢湖三将军故居,让老人了解历史,游览南京、上海、三峡、华西村等周边的大城市和景点,让老人们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喜悦。二是组织开展万步行等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每次参加人数达100多人。此外,在“七一”期间,还组织老年党员到井冈山等地进行“红色之旅”,让老年人也学会感恩。
四、办实事、惠及人民群众。
努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投入38万元,进行民用电网改造,使500多户居民用电做到同城同价;投入90多万元,分三批进行改水,使辖区居民全部喝上自来水;为2000多人办理了养老保险,每人每月至少领取保险金60元;创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帮助100多名失地居民实现了再就业;兴建了2所卫生室,实现了居民“小病不出社区”,大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居民参合率达到100%,有效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政府发给失地农民每人每月60元的基础上,社区再社贴50元,从2010年起每人每月标调整到:年满60周岁,100元;年满70周岁,200元;80周岁以上300元。几年来,此项支出共计约160万元。从2008年开始每年根据社区财力拿出1-3万元,发放高龄补贴和困难补贴。年终由社区“两委”成员上门发放。对正常和非正常逝世的居民。给予一次性慰问金500---2000元。
五、创载体,增强服务功能。
在加快依法治居的进程中,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小组,制定了《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居委会工作制度》、《社区居委会干部守则》、《社区共建会议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结合居委会换届选举重新修订了“居民自治章程”并印发各家各户。社区重大实事工程,都要经过居民代表大会和党员议事会讨论决定。并按照“五规范一满意”要求完善居务公开制度,居务审核制度。
做好再就业工作。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居民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失业情况;二是千方百计为下岗失业人员查找就业信息;三是及时为下岗失业人员通知就业信息;四是多次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市、区的劳动就业岗位大型推介会帮助80多人再就业;五是为5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养老保险补贴;
抓好社区服务工作。一是为低保户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二是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驻区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安全检查、签订责任状等工作。三是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做好专项治理、入户宣传、建立基础台帐、为育龄妇女体检、全员管理人口信息录入等。四是做好低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申报发放工作。
加大投入,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拓宽党建工作领域,改进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以增强服务功能为目标。原有的社区办公场所已不能满足广大居民的要求,目前争取到的3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正进入设计装修阶段,预计到年底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的为民服务大厅将正常投入使用。展望未来,岗岭社区党总支一班人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满怀激情带领社区党员和居民,以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向着“经济发展、生活宽裕、民风纯正、管理民主”的目标而阔步前行!共创和谐新岗岭。
第三篇:先进基层党组织推荐材料镇党委
先进基层党组织推荐材料
——中共XX镇委员会
近年来,XX镇党委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狠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以创建“五好”班子为统揽,狠抓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镇党委、政府围绕“抓好班子促发展、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强班子”的工作思路,严格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有了地推动了镇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全面提高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月两次,每次半天以上。确保了学习任务落到实处,保证了思想上与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高度统一,行动上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背离。二是坚持改进作风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按照“求真、务实、为民、清廉”的原则,积极推行部门承诺服务制,创新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和镇干部驻村蹲点制度,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四访四问四承诺”、“双诺整推”等载体的实施,累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70多件次,结成帮扶对子近120个,每年慰问困难群众60多户,帮助群众落实致富项目20多个。三是坚持制度建设与团结协作相结合,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强化镇党委 “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制度,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了镇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水平。四是坚持正确用人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切实增强领导班子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实施“阳光选人”,积极开展竞争上岗,变“相马”为“赛马”,有效地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强化村干部管理,通过深化万元年薪公选村支部书记工作,切实培养和选拔一批善谋事、会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为加快全镇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强化干部教育与管理。
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促进农村改革的深入,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所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作为加快发展转型的基础,千方百计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党员干部学习日制度,每周星期四下午为规定的集中学习日,全体党员干部都要进行集中学习,通过学习党十七大精神、农村政策法规等,加强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法制意识,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抓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经常聘请市、县科技部门专家为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鼓励和引导干部参加农函大、农广校、电大的学历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学习外地增收致富经验。近年来,通过现场指导、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20场次。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使广大干部普遍掌握了至少一门农村实用技术,干部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明显增强。三是狠抓作风建设,强化干部亲民惠民安民意识。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的着力点,深入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调研活动,按照“真正走进群众中去、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心解决群众困难”的要求,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在全镇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成果倒逼制,要求每位干部从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张笑脸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做起,直至群众满意为止,创新并运行了“五个一”领导干部包抓信访案件运行机制,全镇信访事件直线下降。
三、明思路,兴产业,抓项目,办实事,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近年来,XX镇紧紧围绕把XX打造成为“全县的工业重镇、新农村的窗口和华亭县的后花园”的奋斗目标,以助农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工作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充分抓住县城西扩的良好历史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因势利导,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规划一体化、产业集约化、农村城镇化、服务均等化、农民市民化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全镇村级硬化道路总历程达到了59公里,全镇13个村1个社区除2个山区村外其余全部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目标,形成了连通12个村的环形道路网络;饮水解困再上新台阶,累计解决了13个自然村、2.3万人的饮水困难,全镇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3.5%;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等便民工程,拉近了城乡距离,农村的信息化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农村新能源得到广泛应用,累计发展农村沼气1500多户,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二是以发展经济为核心,实施三产联动,城乡融合步伐加快。通过三年的努力,XX小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街路框架由原来仅有的一条马路街道发展到了现在的三横两纵街路框架,小城镇面积由原来的0.6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2.6平方公里,农贸市场、XX汽车站、XX宾馆、电厂商贸服务楼、街路形象整体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使得小城镇规模迅速扩张,餐饮、商贸、交通运输、劳务输出等三产服务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发挥农业大镇优势,充分挖掘农业特色资源,通过落实奖补措施,鼓励农民发展壮大核桃、药材、蔬菜、草畜特色支柱产业,积极发展劳务产业。建成的西塬百头肉牛养殖小区、千亩甘蓝基地、草滩药材基地、李家塬千亩核桃基地、蔺莲路高效农业示范带以及裕民种养业循环发展基地等一批产业基地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强大动力,形成了一产全面覆盖,二产重点突出,三产迅速扩张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典型示范,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共荣、协调发展,全镇上下“咬定新农村建设不放松”,覆盖全镇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带、圈的格局已见雏形,村容村貌极大改观,人居环境大大改善。一举建成了上亭餐饮商贸一条街、裕民新村、“一线六点”新农村示范圈、华电路商贸一条街、XX农贸市场等村镇建设项目,彻底扭转了村庄建设无序、城镇化标准不高的的现状,促进了村镇庄规划与城市的接轨。四是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农村体制创新,逐步建立了城乡统筹的社会管理体制。为顺利推进全镇统筹城乡发展进程,我们始终把人口增质、土地增效、产业增收作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抓手,以“三个集中”实现了“三线联动”。一是将移民搬迁、小城镇开发和城中村改造有机结合起来,落实优惠政策,吸引全镇群众参与建设、集中居住,将分散居住在麻庵山区的130多户群众整体搬迁进行集中安臵,加速了人口向居住中心集中,实现了农村基础设施与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的双赢。二是在“自愿、依法、有偿”基础上,发挥区位优势,将没有劳力和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农户的1700多亩土地集中流转出来,实施土地的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三是把产业发展和产业聚集放在首位,构建集群化、互补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优势产业的循环发展。五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公共服务实现了均等化。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投资320万元建成了XX初中宿办楼和学生餐厅,投资80万元建成了卫生院住院楼,全镇各项社会事业形成了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积极推行整镇化万元年薪公选村支书工作,高效运转便民政务大厅,逐步加大和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力度,实现了“两个共享”的目标,投资70万元修建高标准敬老院一座,实施五保人员集中供养。
第四篇:白花镇党委创行争优先进典型材料
白花镇创先争优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一、基本情况
宜宾县白花镇位于宜宾的东北部,是中国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的故乡,是四川省试点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宜宾县扩权强镇试点镇。镇党委下设2个党总支、50个党支部,1658名党员。幅员13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27个村、2个社区、267个村民小组、8个居民小组,56095人。城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省道和县道公路纵横贯穿全境,距内昆铁路线孔滩站10公里,内宜高速公路入口处板桥镇22公里,北上盐都自贡市38公里,南下酒都宜宾市48公里。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责任,健全机制抓落实
镇党委高度重视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制定了实施意见,明确了以“创建宜宾经济强镇堡垒、争当科学发展先锋”为活动主题,以“重学习、强素质、促发展、扬正气、构和谐”为活动载体。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党支部(总支)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实行党委班子指导到各村党支部的创先争优工作责任体系,切实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确保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开展。
(二)注重宣传,先进典型造氛围
镇党委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基本要求,在全镇开展以争创 1
先进党组织和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主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利用墙报、板报、标语口号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广大党员的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利用活动简报、专栏,及时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和先进典型,在全镇形成了敢干事、会干事、干好事、创先争优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依靠载体,系列活动聚力量
党委开展一系列党员群众参与的争创活动作为作为促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手段,一是开展了“六个一”活动:镇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为普通党员上一堂党课,邀请了专家学者和老党员到支部讲一次党史,在“七一”建党节组织党员干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举办一次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比赛,举办一场庆祝建党文艺晚会,开展一次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让大家重温党的历史,对广大党员进行系统的党性教育。二是开展亮牌示范活动。通过发放党员证、佩戴党徽,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成立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党建创新。实行了农村、社区党支部在服务群众,带领群众致富方面深化党建工作,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带领群众致富上创新党建工作,进一步强化组织功能,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四)紧抓发展,创先争优注活力
白花镇以创先争优活动促发展,按照“基地化建设,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着力发展油 2
料、莲藕、蔬菜、油樟等特色种植业和兔、猪、鱼类、龙虾(泥鳅)、网箱养鳝等特色养殖业,以两大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 “一村一品”工程,大嘴村、双桥村的龙虾养殖已达300亩以上规模。镇党委政府以按规模直接补助的方式,积极引导农户实施“富民绿色银行”工程,种植速生经济林。目前,全镇种植杨树近20余万株、核桃树5万余株;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对各种专业合作组织的成长壮大给予关心支持和资金倾斜。全镇目前有9个较大的涉农协会或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其中,白花惠农水产专业合作社年总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蜀莲莲藕专业合作社已吸收发展社员308人,实现销售收入9415万元,实现利润1850万元。
(五)科学谋划,城镇形象上台阶。
坚持规划先行和建管并重的原则统筹城镇发展,通过努力争取上级倾斜和项目支持,投资683万元,建成了规划区内道路和街道2950米;投资近800万元,从7公里外的四眼桥水库引水到小城镇,彻底解决了白花几十年的饮用水困难;投资350万元,新建成曼花和柏杨小区两个标准化农贸市场;投资168万元,改造5.2公里场镇供水网管;投资101万元,完成场镇排污管网工程。现在,场镇建成区面积已达108公顷,城镇人口增至13500人,小城镇框架己初步形成,小城镇建设工作初见成效。
总之,我镇创先争优活动工作,在县委强有力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创建 3
宜宾经济强镇保垒、争当科学发展先锋”这个主题,以经济建设增实力,以农业发展增活力,以城镇建设增魅力,以社会事业增民力,以改革创新增动力,努力打好“一曼家乡”这张牌,联动推动三化,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这两大产业,全力建设幸福白花、打造一曼新城。
中共白花镇委员会 2012年4月16日
第五篇:农村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材料(最终版)
践行科学发展观 争做新农村建设领路人
——****村党支部书记 ***
***,男,1971年3月12日出生,***村人,199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程度。自2008年12月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结合本村实际,理清思路,大胆创新,谋划了***村发展总体思路,团结和带领村两委班子,认真抓好各项工作,发展壮大村办企业,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了经济和事业和谐发展,全村人均收入突破8000元,成为全县有名的小康村。
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始终按照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要求,他注重发展村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村级文化生活,使上贯峪村面貌焕然一新。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塑树民主和谐新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认真推行“一制三化”工作机制,落实四项民主权利,建成了一个团结、进取、坚强的领导集体。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学习,使每位党员都感觉到党的温暖。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凡是村级重大事务和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实施。加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每季
度进行一次村务、财务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给干部一个清白,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自己工作的重要日程,认真组织参加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的纪律处分条例》等内容,提高自己防腐巨变的能力,自觉遵守干部坐班制度,不断与群众谈话谈心,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群众困难,顺利解决村内各类矛盾纠纷,先后共解决疑难问题4件,热点问题3件,确保了多年无一例信访上访更无赴省进京访。
坚持工业立村,大力推进项目建设。随着对国家政策、实用技术及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在参加邢台市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后,***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工业立村,发展村内经济,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009年-2010年投资300万元新建1个选矿厂,实现了采矿、选矿、销售“一条龙”规模化经营。***无尾矿矿山示范工程项目属于邢台利华矿业有限公司深加工项目,投资7256万元,该项目属于固体废物(铁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年处理铁尾矿30万吨项目属于***铁矿“1+1”项目,于2010年10月全部投产,该项目投资1860万元,以铁矿废石为原料,年加工石子20万立方;*****铁尾矿综合利用项目,项目总投资3.7亿元,2010年已完成一期投资1.8亿元,今年五一可投产达效。以上项目都以丰富的尾矿砂为原料,综合利用铁尾矿,具有龙头示范带动作用,不仅延伸了企业的产业链,而且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明显,实现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双
赢”。
坚持科学规划,创建文明生态村。上贯峪村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契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进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大规划实施力度,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把***2庄的全部村民、***部分村民迁至村里,解决村民居住分散问题;实施旧房、危房改造工程,帮助村里18户危改户修建房屋,改善农村危房户的居住条件,使村民住有所居;实施“村村通”工程,投资200万元,新修建村内道路3公里,硬化街道2000米,解决了群众交通闭塞、道路难行的老大难问题。投资10万元,共建公厕9个,安装路灯90多个,栽植了花草,实现了美化亮化。完成进村公路和环村绿化工程,栽植侧柏1000株,营造环村景观林带,提高了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定期清理措施,清洁工每周清洁公厕,护路工每日清洁维护道路,加强改善公厕和公路的环境。通过文明生态村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实施惠民工程,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一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投资75万元加固水库1座,增加容水量1.8万立方米,解决了全村所有耕地和果树的引水灌溉问题;二是建办幼儿园一所,解决了村里孩子要到距村4公里的**小学和***小学上学的困难,方便了村里孩子们上学,让家长放心;三是每年村里举办戏曲文化节,吸引本村及邻村村民欣赏,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四是投资10万元建设了村宣传文化中心,建起了图书室、娱
乐室、老年活动中心,购买了农业、林业和养殖等方面的书籍,投资5万元建设了室外群众健身活动场所,购买了乒乓球及各种健身器材,提高了群众文体活动水平;五是每逢春节过年,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200元和一袋面粉,为残疾、孤寡、弱势群体发放200元和一袋面粉,为老党员、军属烈属发放200元和一袋面粉;每逢八月十五中秋之际,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2斤月饼,为老年人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温暖。
因实绩突出,**2009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9被评为***“劳动模范”,当选为***人大代表。***村被评为河北省、市、县三级文明村,2009、2010连续两年被评为***“招商引资先进村”,2010被评为***“支持项目建设先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