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学生之家建设角色定位的分析

时间:2019-05-14 11:0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留守学生之家建设角色定位的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留守学生之家建设角色定位的分析》。

第一篇:留守学生之家建设角色定位的分析

“留守学生之家”建设是2006年以来**共青团的一项品牌活动和重点项目。资阳是一个农业大市,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学生达到22万(其中“双留”18.9万人),“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得到了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截止目前,资阳团市委整合社会资源,先后在全市农村、学校、社区建“家”396个,使近7万留守学生得到了亲情般的呵护。

建“家”工作在资阳所体现出的强大生命力源于党政领导和团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悉心关怀,源于社会各界的热心参与和真诚帮助,也源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资阳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在整个建“家”过程中的不断创新与坚持。市、州团委在建“家”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此项目的牵头单位,资阳团市委在不同的时期实现了思考者、指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提高了团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当好思考者,以“想”指导“建”

观念影响行动。观念创新启发我们创造的激情。寻找规律、善于发现 —— 突破定式防止“一成不变”。

“留守学生之家”建设是一项创新型工作,无固定模式可循。由于其“新”,使我们无法走捷径,必须在摸索中去寻找和发现规律,也由于其“新”,给了我们创造的空间。2006年年初,当“留守学生之家”建设作为一个新名词出现在团省委2006年工作要点的时候,资阳团市委就开始了对“留守学生之家”的前瞻性思考。我撰写了《关于“留守学生之家”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对“留守学生之家”的概念、建“家”的目的和“留守学生之家”的五种功能、五个性质、建“家”的五个关键环节、要处理好的六个关系进行了分析。此文获得了**省共青团调研奖二等奖。在全省率先提出建100个“留守学生之家”的设想和规划,提出了学校、农村、社区“留守学生之家”的建设标准,并于年底顺利完成了建“家”计划。

2007年6月,团市委积极争取党、政重视,在充分调研、精心思考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在全市分六年建成1000个“家”的思路。得到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翟占一的重视,以两办名义转发了团市委等8家成员单位《关于“留守学生之家”扩面建设的意见》,同时,为更大限度地争取支持,团市委争取到市委、政府将建“家”工作纳入党务、政务目标进行考核,为全市建“家”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2008年2月,团市委再次对“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实践进行总结和提炼,我撰写了《“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一文,就“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的发展趋势、现有特点以及“留守学生之家”建设中出现的工作发展不平衡、“留守学生之家”志愿者的现状与留守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留守学生之家”建设保障、保险等系列机制不完善、活动的经常化受到挑战等阶段性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促平衡、夯基础、强活动、抓规范、重创新”的对策。2008年9月,团市委将“留守学生之家”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纳入团干培训的重要内容,对近900名大学生志愿者和村官进行了培训。

当好指导者,分类引导“建”

差异成就和谐。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复制。求同存异、百花齐放——分类指导防止“千篇一律”。

就全省来看,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工作在各市、州发展进度不同、成效不

一、各具特色。正因如此,我省“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工作异彩纷呈。资阳团市委在指导基层建“家”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分层次指导建“家”工作,使建“家”工作更加贴近实际,具有可操作性。首先,兼顾农村、学校、社区“留守学生之家”的软、硬件资源、留守学生需求、开放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制定了《资阳市合格、标准、示范“留守学生之家”创建标准》,分别以“六个一“七个一”、“八个一”标准为参照,对三类“留守学生之家”进行分类指导、评估命名。其次,针对志愿者的差异性,资阳市在全省创造性地开展了“留守学生关爱志愿者”星级评定工作,制定了《资阳市“留守学生关爱志愿者”星级评定办法》,根据志愿者服务时间的长短、服务的成效,对“留守学生关爱志愿者”进行考核评定,分别命名为二、三、四、五星级“留守学生关爱志愿者”。保持了我市建“家”工作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当好组织者,分步督促“建”

执行决定成效。我们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防止“一轰而上”。

“留守学生之家”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扩面”建设的推进需要长期坚持,一以贯之。资阳市坚持“家园选址注重辐射性、器材配置注重实用性、工作人员注重志愿性、开放时间注重灵活性、资金来源注重社会性”的建家原则,前瞻性、创造性地开展建“家”工作。探索出“就近援建”、“城乡共建”、“老少同建”三种创建形式,推广了农村“志愿者结对”、学校“六个一”、社区“五点钟学校”

第二篇:留守学生之家资料

“留守学生之家”

为进一步推进留守学生关爱工作,加强关爱留守学生活动阵地建设,搭建关爱留守学生的有效平台,现就“留守学生之家”规范化建设提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的目的意义

“留守学生之家”是留守学生的“快乐家园”和“亲情港湾”。规范“留守学生之家”建设有利于统一全市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外部形象;有利于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使留守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身心健康、情感交流上得到规范化的关怀和帮扶;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使他们能够轻松学习、愉快生活、健康成长。

二、进一步规范“留守学生之家”的硬件建设

活动室面积一般不少于35平方米,主要依托乡镇中心校和留守学生相对集中的村小学建立。活动室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布局合理,环境温馨,室内进行必要粉刷及简单装修,配备必要的桌椅、书架,悬挂统一设计的“留守学生之家”标牌。室内基本设施做到“六个一”,即一台电脑、一部亲情电话、一套青少年读物、一台电视机、一台影碟机、一套体育器材(可根据实际情况增添适当器材)。

三、进一步规范“留守学生之家”的制度建设

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善“留守学生之家”运行、管理和帮扶制度,装订后悬挂于室内显目位置。包括“留守学生之家”组织结构、“留守学生之家”关爱模式、留守学生学校帮扶制度、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制度、留守学生监护人沟通交流制度、留守学生健康成长指导制度、留守学生寄宿优先制度、“留守学生之家”值班制度、“留守学生之家”器材借阅制度、志愿者结对关爱制度等。

(一)“留守学生之家”组织结构

为切实做好关爱留守学生的各项工作,构建和谐、平安、健康、文明校园,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

五个分支机构(即:学生管理中心、活动管理中心、学生服务中心、应急服务中心、班主任服务岗)负责人:

(二)留守学生学校帮扶制度

1、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联系3个班级,每一位教师至少联系3名困难留守学生,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予帮扶。学生之间实行 “手牵手”结队帮扶。

2、各班成立关爱留守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做到留守学生孤单了有人陪、困难了有人帮、生病了有人照顾、成绩差了有人辅导。

3、开展爱心募捐活动,建立 “留守学生爱心基金”,用于表彰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贫困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孤儿等,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失助,保证每一位留守学生不会因贫困而失学。

(三)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制度

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用良好的环境熏陶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抓好学科渗透,全方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教师和必要的设备设施。

4、畅通家校沟通渠道,优化家教“心育”环境。

(四)留守学生监护人沟通交流制度

1、学校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留守学生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共同探讨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措施。

2、保障留守学生亲情热线的开通,建立留守学生父母与孩子、留守学生监护人与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联系制度。

3、每周与结对留守学生谈一次心,检查一次家庭作业,作一次学习辅导,玩一次游戏或参加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五)留守学生健康成长指导制度

1、建立法制副校长制度,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2、对有不良行为的留守学生,实行“六帮一”的教育制度,即法制副校长、少先队辅导员、安保主任、班主任、学生干部、志愿者服务队共同关心、关爱有不良行为的留守学生,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学校的温馨和社会的温暖。

3、建立留守学生代理家长制,由家长自选的直系亲属、旁系亲属、朋友或学校老师代理家长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

(六)留守学生寄宿优先制

1、对离家较远的留守学生资料整理在册。

2、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留守学生在学校住宿。

3、对于在校住宿的留守学生,结合“三小三热”(即:小菜园、小食堂、小沼气,热汤、热水、热菜)的要求,要多关注、多关爱,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

4、注重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提醒他们防火、防盗,加强自身防范危险的意识。

(七)“留守学生之家”值班制度

1、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在12:00——14:00和19:00——21:00两个时间段开放;星期

六、星期天全天开放。

2、地点:“留守学生之家”活动室

3、人员安排:由校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安排,值班人员1——2人。

4、任务:态度和蔼亲切,善于调控“家”的氛围,保持室内温馨整洁。接听亲情电话,做好记录。接待来访人员,根据来访事宜联系相关人员。做好活动室相关设备的保管及体育器材、图书读物借用、借阅登记工作。

5、考核:值班情况纳入考核内容。

(八)“留守学生之家”器材借阅制度

1、由学生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学校大队干部(或志愿服务队)协同管理。

2、为全校留守学生办理借阅证,凭证借阅书籍和体育器材。

3、“留守学生之家”的图书不外借,一律在图书室内阅读,不得私自带出活动室。

4、学生管理中心和值班人员做好书籍、体育器材的借阅、归还记录,造成损坏或丢失的要照价赔偿。

5、书籍和体育器材须当天归还,除书籍、体育器材之外的其他物资概不外借。

(九)志愿者结对关爱制度

1、每名志愿者与结对留守学生签定结对卡,并实行“三见面”(即与学校校长见面、与留守学生班主任见面、与监护人见面)。

2、保持与留守学生家长的联系。通过书信、电话等途径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情况。

3、围绕“五个一”开展爱心帮扶(即每年到留守学生家中走访一次、每月与留守学生谈一次心、每季度为留守学生推荐一本好书、每半年给留守学生写一封信、每年与留守学生的父母沟通一次)。

4、志愿者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向结对留守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文明礼貌,讲授自护技能,并给予结对留守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必要帮助。

5、加强自身修养,提升精神境界,维护志愿者的形象和声誉。

四、进一步规范“留守学生之家”捐建模式

捐建模式采用社会化运作模式,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参与,由企业援建“留守学生之家”是企业为党政分忧,密切政企关系的有效渠道,也是宣传企业文化,为提高企业知名度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一)命名原则

由捐资方建设的“留守学生之家”,其命名为“XXX留守学生之家”。

(二)建设原则

坚持“依托学校、探索社区、覆盖农村”的指导思想,本着方便留守学生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主要依托中小学校建设“留守学生之家”,也可在留守学生相对集中的街道、社区、村(居)委会建设“留守学生之家”。

(三)建设要求

按本意见“留守学生之家”的硬件建设及“留守学生之家”的制度建设标准进行建设。

五、进一步规范“留守学生之家”组织领导

(一)“留守学生之家”组织机构

成立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两名,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学生管理中心、活动管理中心、学生服务中心、应急服务中心、班主任服务岗五个分支机构。

(二)任务明细

1、校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留守学生之家”开展活动,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规划工作及当前工作重点。认真总结,树立典型,推广经验。

2、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兼任,负责统筹全面工作。

3、校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设副组长两名,负责日常事务管理、监督、指导办公室开展工作。

4、校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的安排、组织、协调。年初,办公室必须会同各分支机构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工作和活动计划。

5、分支机构

(1)学生管理中心:负责留守学生的个人资料、成长记录、制度制定及完善等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对“留守学生之家”物资的管理、借阅,防止挪做他用。

(2)活动管理中心:负责设计和承办各类主题教育,每学期定期召开“关爱留守学生”主题班队会,每月保证集体活动不少于一次,参与面不低于本校留守学生总数的80%。根据学生管理中心制定的相关制度定期开放“留守学生之家”。

(3)学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留守学生在“家”的学习活动以及对留守学生功课的义务辅导。向生活有困难的留守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和精神帮助。

(4)应急服务中心:负责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5)班主任服务岗:由各班班主任组成,负责搜集留守学生资料和服务需求,搭建留守学生与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沟通的桥梁。

(三)“留守学生之家”开放时间

保证每天留守学生在“家”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各校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放。

第三篇:2007留守学生之家工作总结

汪洋小学留守学生之家工作总结

留守学生易出现学习、生活、心理和品行等方面的问题。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学校的重视。一年来,我校在加强留守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建立档案,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理

首先,建立“留守生”专项档案。通过班主任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学生信息,摸清本班留守学生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方面(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联系电话等),监护人方面(姓名、联系电话),家长方面(姓名、务工地址、联系电话)。建立新安学校“留守生”情况统计表。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帮助发现问题学生,分析问题行为的成因、制定策略、选择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要求班主任努力做到:留守学生不辍学、留学生在班里学习不掉队、守学生在校没有严重的违纪现象。

二、营造良好环境,制定管理制度

大力营造学校良好的人文环境,制定新安学校“留守学生”管理制度。我们力求给每一个留守学生在心理上给予关爱,生活上给予照顾,学习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公正地对待每一位留守学生,让每个“留守生”感受到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平等与真诚。为“留守学生”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定期举行“留守学生”座谈会,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三、开展帮扶活动,精神上给予爱护,生活上给予关心

由班主任合理安排任课老师和留守学生结对子。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对生活、情感、心理、烦恼等方面都给以关注和疏导的“代理家长”,并要求学生定期与“代理家长”进行思想交流及学习、生活情况汇报。班主任定期召集“代理家长”交流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适时安排 “代理家长”与“留守学生”监护人见面会,以加强联系,形成教育活力。同时推行“手拉手”联心工程。即同班级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固定帮助一名“留守生”,为其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以求共同进步。

四、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建留守学生教育体系

建立留守学生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制度。班主任多渠道、多形式地帮助和教育外出务工的家长,使其进一步了解对子女生活和教育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帮助、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一年来,我校积极开展活动,促进“留守学生”的管理。最主要的方式是正面教育诱导:

1、“五自”教育。对留守学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班主任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注重“心育”,力求治本,坚持正面引导、激励、辅以严格要求,培养他们“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的能力。班级定期召开主题班会或个别交流,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提高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勇气。

2、开展 “五个一”活动。具体内容是“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满意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名合格中学生”。

3、对家长 “五个一”要求。具体内容是要求外出务工、经商的家长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学期与科任教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

“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一项系列的社会工程。“留守生”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他们长期存在,决定着“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长期性。学校、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促使他们同非“留守学生”一样,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主人。只要我们以“关爱、尊重、科学”为前提,工作中做到“爱心、细心、耐心、匠心、恒心”,采取疏导、启发等方法,晓之以理,导之以法,就一定能够教育管理好留守学生。一年来,我校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欠缺的地方还很多,今后还需继续努力。

2007年12月

第四篇:北外中心校留守学生之家建设方案

北外中心校留守学生之家建设方案

一、建设原则:

及时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积极帮助留守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心理健康、情感交流上得到关怀与帮扶,使“留守学生之家”成为共青团组织联系、凝聚、服务青少年的有效平台。

二、建设标准

(一)硬件建设方面:

1、专门腾出建筑使用面积在50平米以上且符合安全标准的教室1间作为留守学生之家的阵地,室内进行必要粉刷及简单装修,并划分功能区,如阅览区、文体活动区等等。

2、基本设施做到“五个一”,即一台电脑(能上网),一部亲情电话,一套青少年读物(含《中国青年报》,《少年时代》等团报团刊),一台电视机(29吋以上),一台影碟机(DVD)。

3、配套设施:配置桌椅、书架、报架、文件柜、书柜、文体活动器材等。

4、统一悬挂规范化的“留守学生之家”标牌,布局合理,环境温馨。

5、制作悬挂留守学生之家宣传栏,内容包括留守学生之家简介、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留守学生之家管理制度、等等。

6、名人名言、留守心声、笑脸墙、留守学生学习园地等。

(二)软件建设方面:

1、“留守学生之家”须配备1—2名专人长期负责日常管理,建议由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及分管领导担任。

2、建立一支以学校教师为主力的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并建立花名册。

3、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留守学生之家”定期活动制度、志愿者管理制度、志愿者与留守学生结对制度、志愿者定期与家长〈监护人〉取得联系制度、社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

4、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和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5、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并详细填好记录卡,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三、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学生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学生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学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3)活动上优先安排。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第五篇:留守学生之家活动情况

“留守学生之家”活动总结

我校共有教学班61个,学生两千余人,其中留守学生占60%左右。这就意味着我校有一千多名学生远离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沉重话题。据调查,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留在农村的监护人大多年老体弱,而且文化水平低,无法担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使这些孩子普遍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的状态。这类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严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道德品行较差,常有违规、违纪、违法现象;有的在监护人的溺爱下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坏脾气。因此,注重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势在必行,否则整个社会都将为农村下一代教育的缺失付出惨痛代价。为了让他们健康成长,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我校于 2008年初建立了“留守学生之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启动了“农村小学留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市级科研课题,让他们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取得了较好效果,留守学生成绩普遍提高、特长得到充分展现,迎来了“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成立“留守学生之家“关爱小组。以校长唐敬富为组长,书记副书记吕正富曹大鹏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各村校主教以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留守学生之家”服务网络,面向全体留守儿童,让不同的留守儿童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教师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内、少先队员中对留守儿童特别关注、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了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三、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

学校全体教师进行摸底,详细地分析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孩子家庭状况、父母务工地点、联系电话、临时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址及监管儿童的个数,留守儿童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典型事件、家校联系、变化进步、结对教师、采取的措施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详尽载入他们的档案,作为样本材料的对照依据。通过建立联系卡,加强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有针对性的开展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

1四、落实“留守学生之家”活动的时间和管理人员。

牛滩小学共有留守学生千余人,“留守学生之家”只有一个。由于场地器材的限制,要照顾每一位留守儿童是不现实的。其次周末让多数教师牺牲双休日来管理“留守学生之家”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校规定,”留守学生之家”的开放时间:周六上午9﹕00~11﹕00,一周重点辅导一个项目。每月第一周是诗词楹联创作,第二周是绘画,第三周是田径篮球,第四周门球腰鼓。其余自娱自乐的项目如:上网、唱歌、篮球乒乓球、图书阅读每周六都开放。时间和活动的内容向全体学生公开以后,每位留守儿童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确定到校活动时间。

其次是人员的落实。一是请了两位有一技之长并乐于为牛滩小学义务服务的两位退休教师:袁重威老师和温光菊老师。袁重威老师善长诗词楹联,温老师善长门球腰鼓。由袁老师长期义务负责“家”的日常管理。(当时学校请袁老师负责双休日学校的看守。)第二是我们请了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学校教师子女:吕知薇、谭沐、吕圣杰为”留守学生之家”的学生志愿者,义务为留守之家的孩子们准备体育器材、图书、网络教室的开门和关门等。从运行情况看较为良好。

五、实施了教职工结队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4至5名典型留守儿童与我校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至3名留守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并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有教师同学的关爱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六、实行代理家长制

在干部、团员、教师志愿者中,具有爱心愿意帮扶留守儿童的个人,在家长自愿的情况下做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全校共有20余名代理家长。代理家长们详细了解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个人基本情况、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及兴趣爱好。重点帮助留守儿童解决了学习、思想、身体及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感到了“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七、开展多项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

1、留守儿童集体过生日。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能为留守在家的孩子

过个有意义的生日少之又少。为了让这些孩子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学校规定,利用班队活动时间,各中队组织为留守儿童集体过生日,面对大大的蛋糕,同学们小小的礼物和衷心的祝福,孩子们又笑又跳,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在小小的集体生日会上,他们感到了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2、倾听孩子的声音。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学生来说,“留守学生之家”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为了给孩子们更多的倾诉的机会。”留守学生之家”的志愿者们特制了一棵心愿树,树上挂满了传递书信的信鸽,在树的旁边有两个信封,信封上分别写着“老师我想对你说”“孩子,我告诉你”,就在这两个信封之间,传递着师生的情感,记录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留守儿童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师生情感得到深化。留守儿童就在这一次次的理解与宽容、赞赏与鼓励中变得自信与坚强起来。

“留守学生之家”创建以来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留守学生之家”的小社团“雏鹤诗社”评为泸县优秀小社团。牛滩小学篮球队参加泸县首届小学篮球比赛,男女队均获全县小学组第一名。在这些篮球队员中除2个不是留守儿童,其余全是留守儿童。少儿门球队曾挑战福集少儿门球队以绝对优势获胜。就在前两天,“留守学生之家”(小社团“雏鹤诗社”)参加泸州市“雏鹤杯”第四届中小学生楹联比赛,全市小学组有15人获决赛资格,我校就有6人。这些成绩的获得跟“家”里的志愿者们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

留守儿童之家自创建以来也遇到一些困难:

1、资金的严重缺乏。留守儿童在校读书期间有教师的关心与呵护,可一到了节假日就无所事事,在这个时候正需要志愿者的辅导与参与。也在这个时候也正是劳累了一周的上班族想轻松轻松的日子。所以如果不给志愿者一定的补助,是很难找到为留守儿童长期无偿服务的。其次设备设施的添置也需要资金。

2、志原者素质也需要提高。”留守学生之家”活动的设计,心理的疏导既要有相关的知识还要有相关的艺术。同时还要有一爱心。

3、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否则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以上是我校创建”留守学生之家”以来的工作和活动开展情况。诚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我们期待着你们建议。我们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留守学生之家”

真正变成留守儿童的乐园。

下载留守学生之家建设角色定位的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留守学生之家建设角色定位的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至2013年,我县已建成农村留守儿童之家515所,做到了全覆盖,也配备了图书、电话、电视、电脑等设备。 虽然留守儿童之家的硬件设备已全覆盖,......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自查报告

    XX小学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自查报告 我校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计划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计划 纸厂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 用心灵筑起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 ——罗河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 罗河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1272人,其中留守儿童518人。为了给这些留守儿......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汇报(合集)

    中村希望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汇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方案

    2012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方案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姜郢小学距马店镇街约2公里,绝大多数中青年农民在外务工,基本是老年人留守家里照顾孩子。姜郢小学全校260小学生中,留守儿......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今年上半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 汇 报 材 料 堰口中心校 2010.12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本年度,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