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发(2011)44号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建设实施方案
政府发(2011)44号
白杨乡王坪村“留守妇女阳光家园”
建 设 实 施 方 案
为认真履行妇联组织组织妇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职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实际困难和问题,更好地给农村留守妇女提供一个学习培训的阵地,互帮互助的知识、诉求表达的渠道,化解矛盾的机构,情感交流的平台,文化活动的场所,根据甘妇发(2011)35号《关于农村“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转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男性向城镇转移,农村社会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急需关爱的妇女群体-留守妇女群体,这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经乡党委、政府会议研
究决定,王坪村被确定为农村“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建设试点村。王坪村位于白杨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辖六个合作社,138户,498人。全村有妇女219人,其中育龄妇女148人,已婚育龄妇女112人,女党员2人,儿童73人,留守儿童26人,留守妇女52人,外出务工妇女15人。该村在2008年灾后重建过程中,由于部分男劳力的输出,在家多为妇女,致使该村部分农户重建进度缓慢,经村、社干部的协调和组织下,组建了一支“灾后重建娘子军”,集中时间、集中劳力、帮助留守妇女重建家园;该村党员活动室位于王坪村田坝社,王坪村留守妇女之家就设在该活动室中,该村级组织活动室使用面积为600平方米,是一个功能齐全、布置完善的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室,活动室东临康阳路至乡政府办公新区道路;南临村级五保家园;西接村级活动广场,该活动广场占地面积为200平方木;北与乡政府办公大楼一桥之隔,通信方便;切在王坪村农户居住相对集中区。
二、目标任务
将“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建成学习培训的阵地,互帮互助的组织,诉求表达的渠道,化解矛盾的机构,情感交流的平台,文化活动的场所。
三、建设原则
坚持以政府投入,争取社会捐助,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村民自我管理为原则,以贴近留守妇女,关爱留守妇女,服务留守妇女的宗旨。
四、组织机构
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柏雁丽为组长,妇联主任谈玉玲为副组长,妇干王慧玲、朱美霞及民政办助理陈颖为成员的“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建设领导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妇联,妇联主任谈玉玲任主任,王慧玲、朱美霞负责具体办公。王坪村也成立了村级“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建设领导领导小组,村党支部书记赵怀军任组长,妇代会主任崔淑英任副组长。建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名誉会长的王坪村村留守妇女协会,赵怀军任会长、崔淑英任副会长。
五、活动内容
㈠帮助发展生产。利用王坪的自然资源和优势,开展特种养殖(大鲵养殖)及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的技术培训,提高留守妇女致富能力;实施“小额信贷”项目,发挥互助组作用,帮助留守妇女发展生产。
㈡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乡妇联组织开展留守妇女座谈会,发挥互助小组心理互助的作用,解决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
㈢开展婚姻家庭指导培训。乡民政办公室人员定期对留守妇女进行婚姻家庭问题咨询指导,帮助她们建立幸福和谐家庭。
㈣开展家教培训服务。结合县扶贫办、人社局、党校等培训项目,为留守妇女传授家政理财、教育子女的科学理念
和方法,解决教育子女难的问题。
㈤提供法律服务。依托乡司法所,为留守妇女提供法律服务。定期到“留守妇女阳光家园”举办普法讲座,提高她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㈥开展卫生保健服务。依托乡卫生院、计生服务所,在妇女“两癌”检查、妇科病普查及环孕检等工作中,组织义诊咨询等服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及培训。
㈦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在“三.八”妇女节、“中秋节”等节日组织开展拔河比赛、歌咏比赛及有奖知识竞赛等,或以座谈会形式召开留守妇女创业经验交流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加强留守妇女情感交流,丰富精神生活。
六、管理运行
“留守妇女阳光家园”配置的设备属国有资产,由乡财代管,村上要排专人员负责日常维护,妇联干部负责管理。
白杨乡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五月十七日
主题词: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建设实施方案报送:县妇联白杨乡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五月十七日印
共印10份
第二篇:阳光家园分房摇号活动致辞
分房摇号活动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安置户,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欢聚在美丽的县委党校,隆重举行银三角阳光家园安置房分配公开摇号活动,这不仅是对银三角四年来征收安置成果的最好展示,更是对广大被征收户安置承诺的充分兑现。在此,受涂常委、闵书记的委托,我代表银三角党工委、管委会,对广大分房户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筹备此次分房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切实保障广大拆迁户的切身利益,县委、县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拿出银三角最好的地块,斥巨资建设阳光家园安置房,这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对重大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银三角积极配合做好了阳光家园安置房选址、建设、验收、管理相关工作,安置房建设工作一直走在全县前列,多次受到现场视察的省市县领导好评。整个安置房交通区位优势好,位于银三角中心地带,处于莲塘大道、银河北路两条大道之间,地铁三号线、快速公交、昌吉赣高铁都从附近穿过,区位优势十分凸显;规划建设标准高,完全按中等以上商品房标准规划建设,建筑材料、门窗、电梯等都是采购品牌产品;公建配套设施全,周边学校、医院、商超等配套 设施一应俱全。
今天的分房房源总数为508套,使用的是全国通用的电脑摇号系统,分10批次将安置房摇号分配到户。为体现本次摇号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我们邀请了县公证处、第二纪工委和新闻媒体的同志进行全程公证监督,并在参与分房的村委会推选了13名群众代表监督员全程参与监督,参与摇号人员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为主,所有摇号结果由县公证处、纪工委和群众监督员现场监督、确认,分房程序规范有序。
同志们,安置房分配工作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深信,银三角党工委、管委会不仅能把安置房建设好,分配好,而且还能一如既往地管理好,服务好,全力把阳光家园打造成一个管理规范、服务高效、邻里和睦、生态宜居的幸福小区。
最后,祝本次分房摇号活动圆满成功!祝广大拆迁户都能分到理想的住所!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同志们身体健康,事业发达,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关注留守妇女
新农村建设关注留守妇女原因:长期的独自面对各种生产生活压力, 长久的夫妻分离, 也给留守妇女及其家庭和新农村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 既主内又主外的双重劳作加重了留守妇女的劳动负担, 致使她们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状态;而更让她们沮丧的是,由于农业劳动收益相对偏低, 她们的超额劳动正在被其丈夫和她们自己归结为 家内的劳动 而贬值。其次, 教育水平偏低和技术培训机会与可能的缺失, 使她们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很多人不得不止步于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门槛之外。再次, 与丈夫长年两地分居的孤寂与忧虑是留守妇女的难隐之痛, 主要靠电话的沟通和互动远不能满足留守妇女和丈夫的情感需求, 不时出现的留守妻子抑或外出打工丈夫情感与身体出轨的事件威胁着历来比较稳定的中国农村家庭夫妻关系, 而受流动影响, 儿童的成长问题也令父母和社会各界心痛不已。此外, 女多男少的主力军队伍已经让新农村建设举步维艰,后续乏力。
留守妇女存在的问题
(一)自身素质低。留守妇女作为流出地农村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导
力量。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新农村的建设和现代化的进程。留守妇女自身素质低, 首先表现在文化知识水平
低。据统计, 1997 年全国共有女性劳动力2.24 亿, 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约1.58 亿人, 占总数的70.26%, 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约0.6 亿人, 占总数的27.16%, 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总数的2.58%。[2]正是由于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使其外出打工困难, 才滞留家中, 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留守妇女自身素质低, 还表现在其科技素质低。由于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低, 就决定了其掌握科学技术比较困难, 往往被排斥在农业技术队伍之外, 只能从事简单粗放、基本上依靠体力劳动的种植业, 生产的技术含量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有资料显示, “留守家乡的妇女从事的多是第一产业, 安徽和四川两省接受调查的农村妇女, 69.1%自我报告的职业都是务农, 还有14.8%的为家务劳动。”[3]最后, 由于留守妇女长年的劳作、生育及家庭经济状况的窘迫, 再加上营养的欠缺, 使她们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 而且这部分农村妇女一般都比较保守, 缺乏创新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 安于生活现状。留守妇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劳动者, 其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作用的大小直接决定于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农村生产发展的快慢, 主要靠农村劳动者对科技的掌握和应用程度, 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和重视作为流出地农村主要生产者和建设者的留守妇女的科技和文化素质问题, 以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市场应对能力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面向农村和农业生产的各种市场也在逐步的形成和发展, 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的农村地区。留守妇女的市场应对能力对流出地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 留守妇女的市场应对能力相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来说,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留守妇女的市场信息获得量少且形式渠道单一。留守妇女作为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 她们既要从事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又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各方面的生活。白天, 她们基本上都是在田间地头渡过, 回到家中则要洗衣、做饭、收拾家务。这就使她们很少有闲暇的时间和多余的精力去获取需要的市场信息。此外, 在农闲季节, 留守妇女的闲暇时间就会相应的多些, 她们也有了一定的精力去收集信息。但是, 她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则只有看电视, 电视是帮助她们学习的主要媒体。从报纸和书上获取信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至于
互连网, 对大多数留守妇女来说, 则是知之甚少了。没有畅通的信息渠道, 使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中就处于被动地位, 不能及时有效的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和安排生产, 从而造成某种程度的生产浪费。其次, 留守妇女的市场意识比较差。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必须有强烈的市场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留守妇女由于长期在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与外界的接触较少, 缺乏与外界的沟通, 不懂得学习和知识在当前社会中的深远影响, 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落后, 就很难有提高自身素质主动愿望。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 不改变落后的思想意识, 不与市场接轨, 就很难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 也就不会有效地推动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再次, 留守妇女文化素质低, 进行继续学习困难。对于相当一部分留守妇女来说, 还是有接受继学习的愿望的。但是,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 当她们想要主动去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时, 却遇到了理解和实际应用上的困难, 无法很好的掌握她们需要的适应市场要求的农业生产知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妇女的继续学习, 使她们不能及时、准确的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农业市场知识。
(三)政治参与意识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扩大基层民主, 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留守妇女是流出地农村社区生活的主要参与者, 但她们对农村的村务公开、村委会选举等问题, 普遍表现出比较冷漠的态度。她们认为这些都应该是男人的事, 与她们无关, 她们不懂这些问题也没有必要去弄懂。虽然她们是农业生产和社区生活的主要参与者, 但男性却是家庭与社会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在农村社区, 除了妇女队长需要有妇女来承担以外, 其他的社区工作几乎都有男性来干, 从调查妇女的职业构成来看, 担任各级干部(企业干部、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的妇女比例只有1.1%
留守妇女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建设新农村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 而农民则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对于流出地农村来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不可避免的落在了留守妇女的身上, 她们则成为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留守妇女既是这些地区农业生产劳动的主要从事者, 又是该地区农村社区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将会直接影响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因此, 分析和思考留守妇女问题, 既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妇女问题:
一、帮助留守妇女发展生产
1、根据留守妇女遇到的生产困难给她们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2、要充分利用信贷和农村金融体系, 为留守妇女提供金融和信贷支持, 支持有能力的妇女发展生产。
3、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过程中, 要充分重视留守妇女的参与, 使她们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发展生产。
二、生活现状
1、改变收入方式,尽量让留守妇女的收入方式多元化,在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同时,开展经济作物种植、养殖和副业经营以及非农产业发展等。
2、尽力改善农村的基础生活设施,积极发展留守妇女参与到建设中。
三、乡风文明建设。
1、组织留守妇女开展文艺活动,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2、改善农村社会治安, 增强留守妇女的安全感。
3、在规划村庄街道、饮用水设施、牲畜饲养圈舍、垃圾处理等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留守妇女的意见。
四、调动留守妇女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同时, 留守妇女也应该冲破“男主外,女主内”的世俗偏见, 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为村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满足留守妇女的长远利益需求, 就要转变以农村家庭夫妻分居、父母子女分离为代价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和分流。这就要求: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和经营收益, 吸引更多的精英留在或回到农村创业发展;将医疗、卫生、教育、金融等各种资源引向农村, 加强农村各项软、硬件设施建设, 增强农村的吸引力, 使农民无须进入城市即可享受到城市文明和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为他们提供负担得起的住房等生活设施, 实行覆盖面更广的社会保障制度, 不断创造农民工夫妻团聚、举家迁移的条件。加大农村妇女的转移培训力度, 增强其非农就业的能力和城镇生活的适应。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 提高留守妇女的整体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六、加大民主法制宣传力度, 增强留守妇女的政治参与意识,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留守妇女的思想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除了要不断地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 还要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叶敬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展学院教授。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的制度设计,蒋永萍,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与新农村建设岳雷波(南充市第六中学, 四川南充637000)
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这20
字方针,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健全农村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在广大农村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农民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爱国爱家爱集体,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具体说来,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
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总之,要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和公用设施建设迈出较大步伐、村容村貌实现较大改观、农村科技教育达到新水平、农村文化建设得到加强、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农村留守妇女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自身素质低。留守妇女作为流出地农村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导力量。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新农村的建设和现代化的进程。留守妇女自身素质低,首先表现在文化知识水平低。据统计,1997 年全国共有女性劳动力2.24 亿, 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约1.58 亿人,占总数的70.26%,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约0.6 亿人,占总数的27.16%,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总数的2.58%。
(二)正是由于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使其外出打工困难,才滞留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留守妇女自身素质低,还表现在其科技素质低。由于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低,就决定了其掌握科学技术比较困难,往往被排斥在农业技术队伍之外,只能从事简单粗放、基本上依靠体力劳动的种植业,生产的技术含量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有资料显示,“留守家乡的妇女从事的多是第一产业,安徽和四川两省接受调查的农村妇女,69.1%自我报告的职业都是务农,还有14.8%的为家务劳动。”
(三)最后,由于留守妇女长年的劳作、生育及家庭经济状况的窘迫,再加上营养的欠缺,使她们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而且这部分农村妇女一般都比较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安于生活现状。留守妇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劳动者,其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作用的大小直接决定于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农村生产发展的快慢,主要靠农村劳动者对科技的掌握和应用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和重视作为流出地农村主要生产者和建设者的留守妇女的科技和文化素质问题,以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市场应对能力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面向农村和农业生产的各种市场也在逐步的形成和发展,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的农村地区。留守妇女的市场应对能力对流出地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留守妇女的市场应对能力相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来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留守妇女的市场信息获得量少且形式渠道单一。留守妇女作为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她们既要从事各种农业生产劳动,又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各方面的生活。白天,她们基本上都是在田间地头渡过,回到家中则要洗衣、做饭、收拾家务。这就使她们很少有闲暇的时间和多余的精力去获取需要的市场信息。此外,在农闲季节,留守妇女的闲暇时间就会相应的多些,她们也有了一定的精力去收集信息。但是,她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则只有看电视,电视是帮助她们学习的主要媒体。从报纸和书上获取信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至于互连网,对大多数留守妇女来说,则是知之甚少了。没有畅通的信息渠道,使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中就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及时有效的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和安排生产,从而造成某种程度的生产浪费。其次,留守妇女的市场意识比较差。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有强烈的市场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留守妇女由于长期在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与外界的接触较少,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不懂得学习和知识在当前社会中的深远影响,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落后,就很难有提高自身素质主动愿望。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改变落后的思想意识,不与市场接轨,就很难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就不会有效地推动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再次,留守妇女文化素质低,进行继续学习困难。对于相当一部分留守妇女来说,还是有接受继学习的愿望的。但是,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当她们想要主动去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时,却遇到了理解和实际应用上的困难,无法很好的掌握她们需要的适应市场要求的农业生产知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妇女的继续学习,使她们不能及时、准确的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农业市场知识。
(三)政治参与意识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留守妇女是流出地农村社区生活的主要参与者,但她们对农村的村务公开、村委会选举等问题,普遍表现出比较冷漠的态度。她们认为这些都应该是男人的事,与她们无关,她们不懂这些问题也没有必要去弄懂。虽然她们是农业生产和社区生活的主要参与者,但男性却是家庭与社会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在农村社区,除了妇女队长需要有妇女来承担以外,其他的社区工作几乎都有男性来干,从调查妇女的职业构成来看,担任各级干部(企业干部、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的妇女比例只有1.1%。
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妇女既要承担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又要忍受与丈夫两地相隔的孤独,所以在新农村的建设中,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做出以下方案:
第四篇:武穴市武穴市“阳光家园计划”实施方案
武穴市“阳光家园计划”
——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根据湖北省“阳光家园计划——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的方案,现就开展我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生存发展条件、促进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为目标,以满足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需求、完善托养服务功能、提高托养服务水平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精神,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建立完善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邻里为依托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
实施原则:“阳光家园计划”是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托养、医疗康复、特殊教育、文体娱乐、职业培训、护理照料等综合性服务的“民心工程”。遵循以人为本,以解决最困难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充分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动员社会,倡导多种服务形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逐步扩大
受益面;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确保项目实施公开公正和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二、任务目标1、2009年至2011年,依托社会力量,建立两所可容纳20-30人的寄宿型托养服务机构,为100人次智力、精神残疾人提供全日制的生活照料、康复训练、就业培训、文化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寄宿式托养服务。
2、在武穴、梅川城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日间照料托养服务工作,建立2个日间照料站,每站容纳10人,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训练、就业培训、文化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托养服务,共同完成托养任务。
3、开展居家照料等托养服务工作,通过监护人对托养对象进行监护、生活照料等服务,每年提供200人次的居家服务。
三、资助范围和标准
资助范围包括:
1、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残联兴办的公益性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
2、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
3、享受低保或贫困的无业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居家服务家庭。
资助标准:
1、对托养机构给予一定补贴。
2、对居家托养的残疾人,政府按每人每年200元标准补助;日间照料托养的残疾人,按每人每年500元标准补助;寄宿型托养的残疾人,按每人每年1200元标准补助。
四、申请资助的条件:
(一)申请资助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依法建立,手续完备,经县以上残疾人联合会确认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
2、具备基本的托养设施设备,配备满足基本服务的工作人员,规章制度健全;
3、与托养服务对象或其家属(监护人)签订了托养服务协议;
4、符合《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建设要求;
5、托养服务对象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第二代)。
(二)申请居家托养资助的残疾人,按照家庭贫困程度,进行有序依次确定,并逐步扩大资助范围:
1、属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2、属于当地政府规定标准的贫困残疾人家庭;
3、家庭成员中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处于就业年龄且无业,长期需专人照料(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
4、属于“一户多残”、“老养残”等困难户;
5、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第二代)。
五、审核认定程序
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和居家托养型家庭应向市残联提出申请,据实填写《湖北省“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服务(家庭)资助申请审批表》、《湖北省“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资助托养残疾人明细表》和《湖北省“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残疾人汇总表》,并按照“补助条件”规定交相应证明材料,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应与托养对象或其家属(监护人)签订托养服务协议。
市残联对托养机构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经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实地查验无误后,提出初审意见服上级残联,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六、项目管理与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方案措施
开展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建设中的一重要内容,要成立以市财政、民政、卫生、残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根据省残联、省财政厅下达的任务和资金,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落实配套资金,提出切实的服务标准和有效的管理办法。
二、严格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履行申请审批手续,逐一审查核实申请材料,并通过实地查验,公示、公告等形式,严格把关。资金及时到位,不得截留、挪用。
市残联会同财政部对申请审批、资金拨付等重点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三、加强宣传,保障信息畅通
市级残联要建立专门档案,完整反映计划执行的全过程,对受助机构、家庭和受益残疾人基本情况逐一登记,实时录入《“阳光家园计划”项目管理系统》,提交执行情况报告和统计报表,执行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通过报纸、电台等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宣传,及时进行总结,注重典型引路,推广经验作法,广泛宣传党和政府的真切关怀,残疾人及其亲属的真情实感,社会各界的真诚援助、托养服务机构的真心奉献,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托养服务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一○年四月十日
第五篇:留守妇女阳光关爱工程先进事迹材料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的大批青壮男子纷纷“洗脚出田”,进城务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一员。与此相对应的是,清闲在家的妇女也按耐不住创业的激情,跳出了“篱笆墙的影子”,用辛勤的汗水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
曾几何时,她们忍受着与丈夫两地分居的孤寂,守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赡养老人,照顾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担,成了家中名副其实的“顶梁柱”。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妇女”。如今,广大的农村留守妇女摆脱了传统的束缚,成为远近闻名的“创业英雄”。近日,在连云港市灌南县五队乡走访调研时发现,一大批从“泥腿子”中催生的“巾帼能手”遍及全乡的各个村落,她们正以崭新的姿态,引领着“草根经济”在广袤的原野中“扎根发芽”。
一、跳出“农门”:都市外乡人的成功路
今年42岁的李月霞,系五队乡六队村村民。早在20年前,她还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如今,她成了上海一家废旧品回收公司的负责人。“不容易呀,十几年了,吃了很多苦,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谈起妻子的创业历程,丈夫姜志富感同身受。
姜志富是该乡中学的一名老师。虽说家庭不是很富裕,但经济条件在当地还算不错。因此,当妻子李月霞每每提起出去闯荡的事情,身为丈夫的他总是有些顾虑。1989年,生性好强的李月霞还是鼓足了勇气,只身一人来到上海,她没有按照丈夫临行前安排的做法——投奔远房的姑姑。自己租下了一间小屋,四处找活干。
一次在街上闲逛,李月霞发现几个安徽籍的妇女捡破烂,投到旧品回收站里卖,她灵机一动,花了80块钱买了辆平板车,跑起了废旧品拖运。一来可以节省那些捡破烂的脚力,二来自己也能赚取其中的差价。靠着平板车跑运输,她一年能挣5000元。凭着双脚卖苦力,她这一干就是6年!
现在,她在上海创办的废旧品回收公司年纯利润达200多万元,在她的带领下,村里的10余名妇女也都参与创业赚了钱。每人每年薪水都在8万元以上。
二、返乡创业:撑起带民致富的“半边天”
走进该乡头队村的国城电子厂,一片繁忙的景象呈现在眼前:一大群妇女围坐在操作台边,有的在剥皮,有的在插针,有的在总测……村支部书记江孝青告诉笔者,去年以来,在厂老板刘彩云的带动下,现在全村已有120名妇女在厂子里打工。月工资平均为1000元以上。在村支书的带领下,笔者见到了正在车间忙碌的刘彩云。
“,我和丈夫在常州太湖电缆厂打工。看到别人当老板,自己也想当老板,于是,利用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钱和学得的技术,去年回到家里搞起了卫星连接器线缆。”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刘彩云的脸上写满了自豪。据了解,她厂子里每天生产6000个连接器,产品全部销往德国、意大利。
由于工艺比较简单,操作也方便。刘彩云就把村里的妇女召集起来,一起学习电子技术。一方面,解决了困难家庭的生活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充实农村妇女的生活。“过去,闲呆在家里,丈夫总是看着不顺眼,经常闹离婚,婆婆也被逼出去打工了,现在,我俩关系也好了,婆婆也回来跟着一起做活了。”面对笔者采访时,村民李秀娥笑着说。
三、就地打工:家乡的月亮同样圆
在五队乡二号桥建材市场,乔本平一家四口正在厂里忙碌着……
今年47岁的乔本平是该乡二队村的村民。早在初,她和她的丈夫带着两个儿子,在张家港一家公司打工。“那时候,我在厂里做杂活,每个月才挣600元,除去水电费,剩不下什么钱。”面对笔者采访时,乔本平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如今,一家四口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乔本平在建材市场靠上地砖、拖瓦,每月能挣1500元左右。丈夫和儿子帮助老板开车、配货,也能获得可观的收入。她告诉笔者,去年春天,家里还盖起了两层小楼。和乔本平那样一起回家就业妇女的还有很多。同村的小郑,两年前在无锡的强茂电子厂打工。“那时候上班很累,每天都是两班倒,几乎没有休息日,为了挣钱只有忍着……”如今,她已经在当地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上班,既不耽误挣钱,还能料理好家里的事务。
近年来,五队乡党委、政府大力实施“留守妇女阳光关爱工程”,全力实施“双承接”战略,为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服务。结合返乡农民工自身的工作经验,创办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先后与县有关部门和学校联合培训农民10余期,培训农民1人次,培训项目达15个,劳务输出168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