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2006年畜牧业工作总结及2007年的工作要点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头一年,是**县按照“十一五”规划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畜牧业发展的一年。一年来,***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及基层党政组织的大力支持和有力配合下,结合自治区关于畜牧业工作体制改革的要求,带领畜牧系统全体科技人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十六大精神及保先
教育活动的推动下,牢固树立持续稳步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产业化结构调整总体战略,突出了家禽业的发展、养殖小区建设和提高母畜比例及品种改良、牲畜(禽)疫病防治工作。经广大牧业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畜牧业生产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2006年全县年末牲畜存栏**万头(只),同比增长**%;其中牛年末存栏**万头,占年末牲畜存栏总数的**%;羊年末存栏**万只,同比增加**万只,增长**%,占年末牲畜存栏总数的**%。全县年内繁殖成活各类仔畜**万头(只),同比增加**万头(只),增长**%,其中牛繁殖成活**万头,同比增加**万头,增长**%;羊繁殖成活**万只,同比增加**万只,增长**%。全县年内最高饲养量为**万头(只),同比增长**%;出栏各类牲畜**万头(只),出栏率为**%,商品畜23.5**(只),商品率为**%。全县肉类总产量为**万吨,同比增加**吨,增长**%;奶类总产量为**万吨:其中牛奶产量为**万吨,驴奶产量为**公斤,增长**%;绵羊毛产量为**吨,同比增长**%。成幼畜死亡**万头(只),同比减少**万头(只),减少**%。禽类存栏数达到了**万只,同比增加了**万只,增长**%。其中:禽蛋产量**吨,同比增长**%。2006年牧业收入**万元。农牧民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约为**元,牧业收入较上年增加**元。
2006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统一认识,明确目标,配套畜牧业发展有关政策及投资力度
2006年我县各级党政组织加强了对畜牧业工作的领导,从各方面加大畜牧业扶持力度。***政府为大力发展畜牧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明确了畜牧业工作思路和具体目标任务。特别是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之后,各级党委、政府以空前的力度加强了对畜牧业的领导,实行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畜牧业责任制。并要求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动物防疫的密度和劣质土种公畜的去势工作。
二、加大了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建设1、2006年新培育的专业村**个,总数达到了**个,同比增长了**%。其中养殖小区增加到了**个,养殖大户达**户,新增**户,一般专业户达**户,新增**户。
2、增加示范小区**个。——————
三、继续发展以牛为主的大畜战略
2006年年末牛存栏数**万头,占总畜的**%,同比提高了**%,适龄母牛达**万头,占总牛数的**%,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为**%和**%,同比提高了**%,牛肉总产量达**吨,占肉食总产量的**%,奶产量达**吨,同比增加了**吨。
四、把饲草料生产和加工工作作为快速发展畜牧业的重中之重
为解决*县草畜不平衡现象,年初加大了饲草方面的各项工作。一是加大了宣传力度;二是通过退耕还牧把种植牧草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三是大力提倡青贮技术,大规模实行长草短喂技术;四是利用申报项目资金进行人工天然草场建设**亩。*县2006年草场总面积达到了**万亩,保留的苜蓿总面积为**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其中今年新种苜蓿面积为**亩,今年的苜蓿种植完成了计划的**%,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亩,完成了任务的**%,新种甜菜**亩,并实施了利用甜菜养畜技术试验项目。在青贮加工方面,利用扶贫资金,一是给**个贫困户修建青贮窖**座,目前全县水泥窖总数已达***座,青贮总容量达**吨;二是引进良种畜**只,发放给**个贫困户。截止目前*县制作青贮已达**万吨,青贮制作完成了计划的**%。制作青贮窖**万座,带穗青贮*万吨,占总青贮量的**%,青贮量每头畜平均**吨,同比增加**%。
五、继续深化和巩固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加快牲畜的品种改良
2006年我们仍以提倡黄牛冷配改良为主,同时也注重了绵羊品种改良。全年在品种改良方面注重奖罚分明的追究制,并于5月份对在黄牛冷配方面做的较好***给予了**元现金的奖励。截止年底冷配牛已达**万头,完成了全年任务的**%,怀胎率达**%。绵羊改良方面,通过内部选育和外地引进,完成了**万只母羊的选配任务。年末存栏的良种牛和改良牛共**万头,良种羊和改良羊**只,黄牛改良面达到了**%,绵羊到达**%,与2005年同期相比,牛提高了**%,羊**%。在此方面我们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黄牛改良服务体系的改革,调动了配种人员的责任性;二是组织黄牛冷配技术培训班,通过考试合格已被任用。三是
拟定了配种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办法,明确了职责、任务和达到的目标,从而提高了服务水平;四是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和扩大了黄牛配种站建设。五是为规范品种改良技术操作规程,及时落实种畜的鉴定、固定、佩带免疫标识等一系列办法措施。
六、狠抓动物疫病防制工作
在动物疫病防制方面坚持党政与业务部门联合责任制,真正做到了责任追究制。在一年
中以防五工作为主的各类传染病的实际防疫头数达**万头(只),完成了全年防疫任务的**%。其中五号病o型和亚洲I型两种疫苗同时注射的动物分两个阶段进行的已达万头**(只),完成了全年任务的**%,全年驱虫达***万只,完成了任务的**%,药浴**万只,完成了任务的**%。禽流感防疫方面,全年禽流感疫苗注射*次,共防疫禽类达到了**万只。在这方面我们抓紧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严格执行免疫标识制度,确保防疫密度;二是认真做好疫苗的调进发放工作,及时落实防疫所需资金,确保各类疫苗和药品器材的及时供应;三是加大动物疫病防制方面的宣传力度,利用*动物防疫宣传月,准备专题讲座材料和宣传提纲,**。
七、加大依法治牧力度,确保活畜及畜产品的安全。
一年来,我们坚持大力宣传国家对畜牧业的法律、法规,并结合自治区动物防疫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的精神,明确了依法治牧。尤其是大力宣传国家的《动物防疫法》、《草原法》和《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等两法一规,使执法工作逐步纳入了法律的轨道。其主要是加强了对活畜、家禽市场、肉食市场、饲草料等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加强了监督员和检疫员的职责。
八、紧紧围绕科技兴牧战略,加大畜牧业科技知识培训力度
一年来,我们会同*科技局制定科技培训计划,定期召开科技培训班,及时组织举办基层畜牧技术人员、乡村干部、党团员、养殖专业户为主的培训活动。尤其是充分利用“三下”活动、科技周活动、农村科学普及等宣传教育月活动,大力宣传牧业科学技术。
九、继续加大扶贫力度
一年来,畜牧系统把扶贫送温暖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一是***;二是***。并利用节日期间组织全机关干部职工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慰问活动。
三、存在的问题
******
2007年的畜牧业工作计划指标及畜牧业工作重点
1、工作思路
2007年,***县畜牧业工作将按照地区主攻畜牧业的总体要求和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在坚持围绕“十一五”规划指导思想的前提下,以效益为中心,抓好“两个调整”(畜种结构的调整和畜群结构的调整),坚持“两个突出”(突出发展养牛业,突出发展饲草业),强化“四个重点”(以家畜品种改良为重点;以动物疫病防治为重点;以科学饲养为重点;以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化发展为重点)努力实现畜牧业的再次突破。
2、畜牧业生产目标
***
3、工作重点及措施
(1)、继续实施“两个调整”优化畜种结构和畜群结构
一是抓好畜种结构的调整,提高大畜比例,提高良种畜的比例。
(2)坚持“三个突出”。***
(3)抓好“四个重点”
1、以品种改良为重点,切实推进畜禽良种化进程
2、以动物疫病防治为重点,建立并完善疫病防治和监测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3、以科学饲养为重点,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
4、发展规模经营。
5、加强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6、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努力抓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按照**精神文明办考核的统一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坚定思想,与时俱进,始终保持高的精神风貌,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到我们工作的各个方面。
第二篇:2018年畜牧业工作要点
2018年畜牧业工作要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畜牧部门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突破性、历史性成就。五年来,畜牧业在稳量保质的基础上,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向现代化迈进。集中表现为“三提升、四优化”。规模化水平提升。2017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左右,比2012年提高9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已经成为畜牧业生产的中坚力量。生产效率提升。生猪饲养和蛋鸡饲养的饲料转化率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10.5%和10.2%,奶牛平均单产由5.6吨提高到7吨,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肥猪数由13.4头提高到16头。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全国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4%,比2012年提高1.7个百分点,生鲜乳中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长期保持100%。生产结构优化。粮改饲试点面积扩大至1300多万亩,新型种养关系加快构建,草食畜牧业蓬勃发展,猪肉比重下降到62%,整体饲料转化率在提升,更有利于节水、节粮、节地,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区域布局优化。生猪养殖北移西进,蛋鸡养殖东扩南下,水网地区生猪饲养密度有效纾解,南方长距离调运鸡蛋的情况逐步改善。经营主体优化。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乳品企业20强市场占有率超过55%,35家百万吨级饲料企业的产量占比达62%,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崛起,一体化经营迅速发展,产业链的协调性大大增强。生态环境优化。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5.3%,较2012年提高1.5个百分点,天然鲜草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0亿吨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全面建立,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畜牧业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协调推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畜牧业发展既是重要任务,也是重大机遇。推动畜牧业在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是畜牧业助力“农业强”的重大责任;带动亿万农户养殖增收,是畜牧业助力“农民富”的重要使命;开展养殖环境治理和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是畜牧业助力“农村美”的历史担当。新时期新起点,面对新要求,畜牧业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从全球化竞争的大趋势看,效率仍然不够高。众多的小散户拉低了畜牧业生产的整体水平,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上市肥猪比国际先进水平少8—10头,畜禽饲料转化率比发达国家低10%以上,奶牛养殖成本比发达国家高40%以上,畜产品生产成本高,竞争力不足,资源利用不充分。二是从兴农强牧的大格局看,体系仍然不完善。面向养殖场户尤其是散养农户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畜牧业产加销联结关系松散、利益分配失衡,畜产品加工流通发育滞后,肉类和蛋品深加工比重低于发达国家25—30个百分点,增值空间受到很大制约。三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看,结构仍然不平衡。农牧结构上种养分离,区域结构上与资源环境匹配度差,畜种结构上“一猪独大”的耗粮型结构特征明显,产品结构上高端产品和特色产品生产跟不上市场需求,功能结构上生产强生态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扭住关键,重点突破。
今后一个时期,畜牧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入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新任务、新要求,以“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为目标,以“增效”为着力点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以“增值”为着力点加快塑造产业新形态,以“增美”为着力点加快重构种养关系,以“增绿”为着力点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持续提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畜禽生产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
2018年,要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重构新型种养关系
1.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组织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完善制度设计。推动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用地政策、畜禽规模养殖场环评制度、碳减排交易制度。印发《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指导各地合理布局畜禽养殖,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落实支持政策。继续实施整县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增加资金投入,扩大覆盖范围,支持200个左右畜牧大县开展集中整治,推动形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可持续运行机制。加强工作考核。健全绩效评价考核制度,联合环境保护部出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定期开展工作督导,切实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示范引领。组织召开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会议,举办畜牧业现代化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论坛,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新增50个示范县,示范引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全面铺开。推进粪肥还田利用标准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监测。
2.全面实施粮改饲政策。以“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为重点,扩大粮改饲政策覆盖面和实施规模,完成粮改饲1200万亩以上。在主推青贮玉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广苜蓿、燕麦、甜高粱等优质饲草料品种。大力发展社会化专业收贮服务组织,提高优质饲草料商品化供应能力。积极争取大型收获机械设备购置、饲草料运输、收贮企业融资等配套政策支持,加强饲草料利用技术模式研发推广,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良好政策氛围。
3.大力发展现代草业。加强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审定并推广一批优良牧草品种。加强草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服务,制定牧草栽培、加工、贮藏等技术标准和规程,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发展人工种草,集成推广牧草丰产栽培技术,建设一批标准化牧草丰产栽培示范基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壮大草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打造草产品知名品牌。
二、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4.启动现代化示范牧场创建。组织制定现代化示范牧场评选标准,印发开展现代化示范牧场创建方案。启动示范创建活动,以生猪、奶牛等主要畜禽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兼顾其他特色畜禽规模养殖场,通过申请创建、专家指导、评审确定、现场考核等环节,创建100个示范牧场。加强宣传引导,发挥示范牧场在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带头作用,鼓励引导其他养殖场提升现代化水平。以畜牧业现代化建设为抓手,组织科研院所、技术推广机构、企业等多元主体,围绕畜禽生产关键环节开展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促进技术模式组装集成和推广应用。完善畜禽规模养殖装备指标体系,推动开展重点机械品类标准建设,提升现代畜牧业设施装备水平与智能化水平。
5.推进现代畜禽种业振兴。落实遗传改良计划,加强核心育种场和良种扩繁推广基地遴选和管理。开展生猪区域性联合育种,推动全基因组选择工作,强化种猪遗传评估,建立生猪育种企业利益共享机制。制定实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推进肉牛、羊联合育种。推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规划,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支持大中型畜禽育种企业和科研院所推进育种创新、遗传资源保护等工作。继续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和种畜禽质量安全监督。修订《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抓紧开展畜禽新品系评审。开展国外畜禽种业发展研究。
6.提升中小养殖场户的生产经营水平。集成推广畜禽规模养殖技术模式,加强社会化服务,促进小散户融入现代化生产体系。加快构建饲料大数据平台,推广饲料精准配方和发酵饲料等增效技术。鼓励饲料企业和科研机构针对中小养殖户,研发推广饲料配制技术、饲喂饲养工艺和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依托“技术、工艺、设施”三配套,带动中小养殖户跟上现代畜牧业发展行列。积极推行订单畜牧业,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强化面向中小养殖户的金融保险服务,降低经营风险。
三、优化畜牧业供给结构
7.支持畜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开展马、驴、兔、蜂、奶山羊等特色产业发展研究,制定马、蜂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蜜蜂遗传改良计划。举办特色畜牧业发展培训班,总结交流各地典型经验。总结提炼各地畜牧业新业态发展典型模式,推动畜牧业与文化、休闲、旅游等产业紧密联结,打造畜牧业发展新模式。坚持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修订《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以生猪为重点全面梳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体系,促进优势特色畜牧业发展。以质量兴牧、品牌强牧为重点,研究谋划畜产品品牌推介活动,通过畜博会等展会,搞好品牌营销。
8.深入推进畜牧业扶贫工作。积极构建“一体两翼”扶贫工作新机制,不断创新扶贫形式,提升扶贫水平,打造扶贫亮点。协调整合现有项目及资金渠道,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区、环京津贫困地区、武陵山区和大兴安岭南麓特殊困难地区倾斜。积极发挥协会学会作用,鼓励引导支持有发展需求和扶贫意愿的畜牧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集团化、协同化优势,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联合金融保险机构,推进养殖收益险、价格指数险、保险+期货、全产业链组合险等新产品试点,进一步推广“免抵押免担保”普惠金融。继续挖掘畜牧业精准扶贫的好经验好模式,开展畜牧业优秀扶贫成果评选推介和龙头企业社会责任评选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广,营造产业扶贫良好氛围。
四、强化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
9.健全饲料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推进药物饲料添加剂减量退出计划,对促生长和疾病预防产品严格执行分类管理,力争到“十三五”末禁止预防疾病用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督促饲料企业认真执行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研究建立宠物饲料管理制度,制定完善标签管理、卫生指标、原料和添加剂目录等技术要求。研究养殖场自配料监管方式方法,选择有条件地区开展养殖场自配料管理试点示范。
10.严格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结合联动,探索采取饲料企业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样相结合、异地质检机构检测等方式,提高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监管效率。以牛羊为重点实施养殖环节“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开展养殖、交易、屠宰等多环节拉网监测,落实好检打联动、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以饲料中未知风险物质、药物饲料添加剂、生物饲料、病原微生物、宠物饲料等为重点,开展筛查研究和监测预警,加快研发针对性的检测方法标准和技术防控措施。
11.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奶牛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三个重点环节监管,着力构建严密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整合提升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监管监测信息系统,实现生鲜乳收购运输的信息化、精准化管理。开展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整改、取缔不合格奶站和运输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实施全国生鲜乳质量监测计划,加大风险隐患排查,确保乳品源头质量安全。
五、持续推进奶业振兴
12.贯彻落实国家奶业发展政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奶业振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组织制定贯彻落实方案,细化具体政策措施,强化奶业产业链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奶业全面振兴。
13.推动奶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启动优质奶牛种公牛培育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完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遴选一批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提升奶牛良种繁育水平。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新建高产优质苜蓿基地50万亩。支持奶牛养殖场转型升级和家庭牧场发展,引导适度规模养殖。推广应用奶牛场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技术设施设备,推进“数字奶业信息服务云平台”建设试点。指导奶业主产省尽快建立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开展生鲜乳质量第三方检测试点,完善奶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整顿生鲜乳收购秩序,依法查处和公布不履行生鲜乳购销合同以及凭借购销关系强推强卖兽药、饲料等行为。
14.做大做强民族奶业品牌。实施奶业品牌推进行动,激发企业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优质品牌,引领奶业发展。完善中国奶业20强(D20)联盟机制,举办第四届奶业D20峰会,促进乳品企业大联合、大协作,提升中国奶业品牌影响力。通过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推介产品优质、美誉度高的企业品牌。
15.引导培育乳制品消费。积极宣传奶业发展成效,定期发布乳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展示国产乳制品良好品质。加大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推广力度,持续开展中国小康牛奶行动和奶酪校园推广行动,推介第二批休闲观光牧场,组织乳品企业公众开放日活动,扩大奶业公益宣传,激发消费活力。加强乳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六、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
16.推进草原保护制度建设。深入开展草原资源清查,完成牧区半牧区县的内业分析和京津冀区域的外业清查工作。落实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研究制订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创建草畜平衡示范县,推进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实。研究制订国有草原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方案。制定草业产值测算办法,编制草原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草原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评价,研究制订草原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关键技术标准。推动设立“6·18草原保护日”。
17.开展大美草原守护行动。开展草原执法检查“绿剑行动”,建立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和约谈机制,严厉打击破坏草原资源的违法行为。开展草原征占用专项检查“护卫行动”,严格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严控草原非牧使用。开展草原补奖政策“宣贯行动”,宣讲解读草原补奖政策,加强政策落实信息管理、绩效评价和督导检查。开展新闻媒体“发现美丽草原行动”,推介一批美丽草原牧场,发掘一批基层草原干部典型。开展最美草原管护员“寻找行动”,树立一批草原管护员典型,促进草原管护员队伍建设。
18.实施草原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继续实施《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三五”规划》和《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扎实推进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草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及石漠化草地治理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集中治理退化沙化草原,保护和修复草原生态环境。组织实施草原防火和生物灾害防控项目,加强草原防火物资装备建设,提高火情监控的信息化水平,强化灾害监测预警和督导检查。
19.开展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创建。在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开展草牧业试验试点,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模式。组织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合理开发利用南方草山草地资源。以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为主线,开展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创建。突出条件能力建设,推行划区轮牧和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促进牧民分散养殖与市场有效衔接,实现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七、做好畜牧业发展的长远性基础性工作
20.强化畜牧业形势分析和预警。继续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做好监测点轮换、信息员培训等工作,提高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准确性。集中开展数据实地核查,强化省县绩效考评管理,保障数据质量。修订完善畜牧业监测预警专家组聘任和考评办法。定期开展畜牧业生产跟踪监测与形势会商,做好关键时点的形势分析研判,及时报送信息。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建设好发布平台,指导养殖场户适时调整生产计划,促进养殖增收。
21.全面推进养殖场、生产企业信息直联直报。加强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平台建设,在生产监测基础上,建设完善备案管理、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管理和绩效考评等模块功能,强化数据和信息点对点服务,打造养殖场监管监测一体化数据服务平台。扩大养殖场数据自动化采集试点范围。探索开展直联直报数据质量第三方评估,提高数据准确性。加快推进饲料企业生产数据直联直报,实现精准动态监测。
22.推动畜牧兽医监管监测信息一体化。围绕“一个平台、一次填报、一套数据”目标,加快畜牧兽医监管监测信息横向互通、省部互联共享步伐。修订《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加强畜牧兽医生产、监管全程联网追溯管理。推广应用畜牧业生产经营单位代码,实现畜牧兽医监管监测对象“一场(厂、企)一码”,为数据互联互通奠定基础。加快推进畜牧业政务信息系统实质性整合,建设畜牧业中心数据库。规范统计监测类报表制度,实行统一备案管理,建立统一指标体系。推动监管监测制度融合,为监管监测一体化提供保障。23.强化产业发展专题研究。聚焦加快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开展畜牧业现代化及国际经验、畜牧业新业态、新型种养关系、中小养殖场户与现代畜牧业发展有机衔接、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畜牧业监管方式改革、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质量兴牧品牌强牧等专题研究,梳理行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趋势,谋划好畜牧业中长期发展的宏观思路和政策体系。加强畜牧业和饲料工业标准体系建设,围绕绿色发展加快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强日常调研,充分了解掌握实际工作当中突出问题和一手信息,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
24.加强畜牧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落实好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奶业振兴、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粮改饲的重要批示和指示,以新举措取得新业绩。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管行业”与“管行风”两手抓、两手硬,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倡导求真务实、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强化敢于担当、开拓创新的意识勇气,以新作风创出新作为。增强各相关单位工作的协同性,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开拓现代畜牧业发展新局面。
第三篇:2011年畜牧业工作要点
2011年畜牧业工作要点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关键之年。要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三个坚定不移”,完善“三项机制”,力争实现“三大目标”,打好“十二五”畜牧业发展第一仗:坚定不移地推进畜牧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完善监测预警调控机制,力争实现肉蛋奶生产供应基本稳定;坚定不移地推进饲料企业、生鲜乳收购站等生产经营主体行为规范化,完善监督执法工作机制,力争实现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坚定不移地推进草原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落实,完善草原保护建设机制,力争实现草原生态加快复。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稳定生猪等主要畜禽产品生产
落实生猪等扶持政策落实中央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落实。专题开展肉牛、羊等草食动物生产调研,提出促进生产发展的政策建议。
继续抓好生猪等主要畜禽生产监测和预警启动生鲜乳收购站和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自动化监测系统建设,选择部分奶业主产区开展生鲜乳生产收购监测试点工作。跟踪监测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生产情况。强化监测点数据采集,完善数据质量考评制度,定期汇集监测县数据报送情况,开展监测点数据质量省际交叉核查,通报考核结果。
加强形势分析和信息服务6月份和11月份,将分别召开全国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定期做好牧情快报报送和监测信息发布,试行定期开展畜牧业经济运行分析并发布有关报告。
强化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完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灾情调度系统,协调做好受灾地区的灾害救助工作。
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新创建50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完善示范场验收评估标准;下发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管理办法,并组织开展督查;建立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基础数据库;举办示范创建管理与技术培训班;召开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会。
总结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模式遴选一批标准化程度高、带动作用强的典型示范场,总结推广先进适用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加大示范创建宣传力度,将示范创建活动建成品牌,进一步提升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
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继续会同环保部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制定工作;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结合典型示范场遴选工作,总结提炼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
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研究促进畜禽种业发展措施开展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调研,组织召开全国畜禽种业工作会议,研究“十二五”时期畜禽种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加快推进畜禽品种改良组织召开畜牧良种补贴工作会议,落实生猪、奶牛、肉牛和羊的良种补贴政策,加强指导和监督,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组织实施遗传改良计划实施“十二五”畜禽良种工程建设规划,提高畜禽良种供应能力和质量。继续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指导核心种猪场开展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积极推进种猪联合育种。组织起草蛋鸡、肉牛等畜禽品种改良计划;做好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加快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继续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扩大测定规模,抓好测定数据在生产上的应用。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制定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方案。实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项目,加大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力度。完成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志编写工作。
强化种畜禽质量监管贯彻落实《家畜遗传材料生产许可办法》,加强种公牛站管理。继续做好种畜禽资源进出口的审批管理。加强种畜禽场动态监管,建立健全种畜禽管理数据库。实施种畜禽质量监测计划,强化种畜禽市场监管。
促进奶业振兴与发展
加快奶业生产发展全面实施《全国奶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东北内蒙古产区、华北产区、西部产区、南方产区和大城市周边产区等5大奶业产区,加强奶源基地建设。起草全国奶水牛、奶山羊发展规划。结合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示范创建,提高机械化挤奶率,加快转变奶业生产方式。
强化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监管严格审核生鲜乳收购站资质条件,严查“两证一单”,强化许可管理。深入实施《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推进标准化管理。启动生鲜乳收购站信息化监管平台和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逐步开展试点。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督抽查,联合质检、工商和公安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鲜乳收购“黑窝点”和长途贩运、拼车运奶中的违规行为,规范生鲜乳收购运输秩序。
严格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与执法实施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以奶站和运输车为重点,采取专项监测、飞行抽检、隐患排查等手段,对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进行严密监测和坚决打击。制定发布监督抽检、异地抽检、生鲜乳生产收购进货查验、生鲜乳收购站信用档案及“黑名单”通报、从重处罚等5项制度,推动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建立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做好奶业行业发展指导与服务工作在主产区推行生鲜乳收购政府指导价,逐步建立合理定价机制。密切跟踪乳制品进口形势,加强研判分析,防止对奶业发展造成冲击。开展奶农和奶站培训与技术服务,扶持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提高奶牛养殖水平。督促指导地方和乳制品加工企业及时调整奶源布局,维护奶农利益。
加强饲料质量安全和养殖环节监管
加强饲料行业法制建设 推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修订案)》尽快颁布实施。修订颁布《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并公布《饲料原料目录》。组织召开全国饲料工作会议,开展《条例》及配套法规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
规范饲料企业生产行为 制定《饲料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在10个重点省30家企业试点实施。完善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审核工作机制,加强现场复核。继续组织开展100家蛋白质原料获证生产企业、100家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获证生产企业现场监督检查。推动各地严格执行饲料企业备案制度。
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和安全评价继续组织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把苯乙醇胺A、可乐定、赛庚啶等新型违禁添加物纳入监测范围。组织开展重点省生猪养殖场户和肉牛养殖场户“瘦肉精”等违禁物质拉网监测。组织起草生猪“瘦肉精”监督管理办法。继续开展餐厨剩余物、二口恶英、防霉剂等安全评价,突出重点开展饲料安全隐患排查及配套检测方法研究。
加强草原保护建设
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组织8省区监测牧区草原载畜量和生态变化情况,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工作创造条件;会同财政部下发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组织各省区搜集整理本底资料,编制草畜平衡管理实施方案并批准实施;组织开展补贴政策管理软件开发,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动态管理。加强督查指导和监测评估,将政策落到实处。
推动“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司局,争取在提高草原生产力和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草原防灾减灾能力、草原监督管理技术推广支撑等基础建设方面出台新的政策,强化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草原保护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
加大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力度 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草原保护建设与利用“十二五”规划及退牧还草等专项工程规划和重点退化草原区域治理规划。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南方易灾地区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和牧区易灾县防灾抗灾能力建设工程,切实加强草原防火工作,加快推进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
继续推进落实草原承包经营等制度 依托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联户)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快基本草原划定,将实施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奖励的草原划定为基本草原,推进《基本草原保护条例》立法进程。
强化草原监督管理督促各地加快制定草原植被恢复费收费标准及收费管理办法,尽快全面建立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制度,完善工作机制,确保专款专用,恢复草原植被。协助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出台追究草原违法犯罪行为刑事责任的司法解释,加大对开垦草原、非法征占用草原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加强草原技术推广与示范推进草原技术推广体系条件能力建设,继续开展10个草原保护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快草原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普及舍饲圈养和快速育肥技术,加强生产的服务指导,依托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和畜牧行业专项及相关项目,建立种草养畜、鼠虫害防治等草原保护建设和科学利用典型示范点,促进草原生态治理和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做好规划编制和科技标准等基础性工作
做好规划编制实施工作组织做好《全国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饲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二五”规划》、《全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十二五”规划》、《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秸秆养畜项目“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加强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做好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监督,组织召开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组织监督评估委员会开展体系综合试验站调研,推动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与技术推广对接,切实发挥体系服务产业的作用。
组织实施畜牧业科技项目完成“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4个重点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遴选推荐“十二五”畜牧业科技支撑计划和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争取获得立项支持。组织实施8个科技项目,加强项目执行过程的跟踪指导,做好执行情况总结。
继续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组织举办标准编制培训班,组织召开畜牧、饲料、草原相关标准审定会,审定报批国家和行业标准60项,编辑出版畜牧业标准汇编。
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做好舆论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着力宣传党和国家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重点围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修订、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等方面,充分报道畜牧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和新亮点,努力营造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舆论环境。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及时报送有价值的信息。
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好司理论中心组和全司学习活动,组织全体干部学好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水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发现新苗头,解决新问题,推动畜牧业科学发展。
加强作风建设科学编制绩效考核指标,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坚决落实好党风廉政各项规定,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到实处。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要求,推进畜牧行业政风行风建设。
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切实履行畜牧饲料生鲜乳管理的法定职责,全面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能力建设,扎实推进执法工作。继续实施畜牧法省间交叉执法检查,总结交流好的经验和做法。强化饲料违法违规案件和监测不合格企业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添加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
强化计划和财务监督管理组织举办畜牧业项目申报及管理培训班,开展项目申报和资金管理相关内容培训;组织开展畜禽良种工程项目进展督导和畜牧(生猪为主)良种补贴等项目抽查,跟踪执行效果,强化监督管理,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和资金安全使用。
农业部畜牧业司
第四篇:2012年畜牧业工作要点
2012年畜牧业工作要点
2012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为重点,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完善政策,狠抓落实,强化科技,力促“三保”(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着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着力强化监测预警调控,着力加强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着力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稳定发展畜牧业生产
1.稳定生猪生产。落实中央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完善调控预案,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指导养殖场户搞好饲养管理。
2.继续抓好生产监测和预警。继续强化生猪等主要畜禽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适时提出启动生猪调控响应机制建议,稳定生产,防止价格出现大的波动;在100个养羊大县开展生产监测,密切跟踪生产发展动态,指导生产加快恢复。
3.加强生产形势分析和信息服务。分别召开半年和全国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召开全国饲料行业形势分析会,定期做好牧情快报报送和监测信息发布,试行定期开展畜牧业经济运行分析并发布有关报告。
4继续强化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完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灾情调度系统,协调做好受灾地区的灾害救助工作。
二、推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组织好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继续遴选1000个国家级示范场;强化已挂牌示范场监管,完善示范场生产信息数据库,落实地方责任,淘汰不合格示范场;加强标准化示范场的宣传,总结推广各地推进适度规模养殖的有效模式,突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组织召开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现场会;组织实施“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
三、建立现代畜禽种业
1.组织实施遗传改良计划。继续实施生猪和奶牛遗传改良计划,指导核心育种场规范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推进遗传物质交流;抓紧制定并实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制订蛋鸡遗传改良计划,组织起草肉羊遗传改良计划。
2.实施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召开项目启动会,部署项目实施工作;开展生猪、肉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效果评估,制作羊和牦牛良补项目工作管理光盘,组织开展项目督导检查。
4.加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对种畜禽场监管,完善种畜禽管理平台,开展种畜禽质量安全监督检验。加大畜禽资源保护力度,完善国家级场区库保种机制。
四、加快建设现代饲料生产体系
1.做好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实施工作。修订并公布实施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审定、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等配套规章,推进与新条例同步实施;组织召开全国饲料工作会议,部署《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各项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
2.加强饲料行政许可培训与检查。按新的准入条件严把饲料生产准入关。组织开展获证饲料生产企业大检查行动,做好现有持证企业集中换证工作;扩大《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试点范围,推行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饲料经营门店大检查,重点清查拆包分装行为,督
五、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和执法。继续组织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开展饲料中未知风险物质排查和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制定公布《饲料原料目录》,修订《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打击饲料生产中滥用非饲用物质的行为;组织各地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工作,使法律观念深入每一个企业和养殖场户。促建立完善购销台账制度;加强秸秆养畜项目管理,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
2.坚决打击违法添加“瘦肉精”行为。继续深入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组织实施养殖环节“瘦肉精”监测计划,做好“瘦肉精”和含“瘦肉精”饲料清缴工作;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饲料环节重点加强对销售网点的监督检查,养殖环节重点督促完善养殖档案、推行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和活畜出栏抽检制度,收购贩运环节重点推行证明材料查验制度和收购贩运信息记录制度,探索建立经纪人管理制度;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完善跨省案件协查机制、涉嫌犯罪移送机制和信息通报发布机制,建立健全监督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六、大力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1.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监督,组织召开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组织做好11个首席科学家的考核工作,组织开展体系综合试验站调研,推动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与技术推广对接;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的培训,为提升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奠定基础。
2.推进畜牧业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组织实施好24个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和2个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加强项目指导管理,组织开展“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科技”等项目调研,促进项目顺利实施;结合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开展,组织开展畜牧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依托畜牧业科技推广机构,强化畜牧业适用技术推广,重点示范推广应用畜禽标准化生产、母畜繁殖障碍诊断和调控、畜禽养殖粪污发酵处理综合利用等技术,着力破解当前制约畜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第五篇:内蒙古2012年畜牧业工作要点
关于印发《内蒙古2012年畜牧业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盟市农牧业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和全区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 2012年畜牧业各项工作,我厅制定了《内蒙古2012 年畜牧业工作要点》(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工作任务的落实。
附件:内蒙古2012年畜牧业工作要点
二○一二年三月九日
主题词:畜牧业 工作 通知
抄送:自治区党委曹征海常委、自治区政府王玉明副主席、农业部畜牧业司、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党委农牧办、厅领导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办公室 2012年3月9日印发
共印40份
附件:
内蒙古2012年畜牧业工作要点
2012年,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和全区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着力发展规模养殖,着力强化监测预警调控,着力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努力实现草原增绿、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惠牧政策落实工作
(一)认真落实各项补贴政策。突出做好自治区政府一号文件涉牧三项补贴和国家畜牧业良种补贴政策落实工作。严格执行牧民直接受益和普惠性原则,专题开展畜牧业生产性补贴政策督察工作,跟踪监督政策执行效果,确保政策发挥最大效应。
(二)全力抓好重点项目落实。实施好“菜篮子”畜产品生产项目,推进肉牛肉羊生产;落实中央稳定生猪生产和发展奶业的各项政策,推动奶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的落实;启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工程,提高牛奶质量,提升奶业整体素质;完成2012年内蒙古奶牛、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保费补贴落实工作。
(三)强化生猪等主要畜禽生产监测和预警。密切跟踪和监测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山羊、禽蛋等主要畜种生产发展动态,重点监测草原补奖机制实施后,草原牧区肉牛、肉羊等主要畜产品的存、出栏情况,牛羊肉等主要畜产品价格走势和养殖成本效益分析。抓好农业部在我区设立的37个主要畜产品生产及15个主要畜产品价格监测旗县(区)的定点监测点工作,定期做好牧情快报报送和监测信息发布,试行定期开展畜牧业经济运行分析并发布有关报告。开展数字畜牧业建设,促进畜牧业行业统计数字更加科学、合理、实用,数据查询更加快捷。
(四)坚持不懈地抓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坚定不移地抓好以水、草、料、棚舍为重点建设内容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推动牧区建立以户储为主,旗县、乡镇储备为补充的饲草料应急储备体系。积极扶持人工种草,提高秸秆利用率,加大打贮草力度,确保牲畜安全过冬度春需要;继续完善畜牧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和技术指导方案,加强灾情调度,及时发布灾害预警,提高应对畜牧业灾害管理的能力。
(五)组织召开全区家畜改良工作会议和季度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
二、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六)牧区启动“生态家庭牧场建设示范工程”。引导牧民以联户经营,组建牧民合作社,合理流转草牧场等方式,扩大草牧场经营规模,大力推动家庭牧场建设。鼓励和扶持牧户建设棚圈、人畜饮水井、饲草料基地、储草棚等配套基础设施,提高养殖规模,加快畜群周转,增强防灾能力。制定生态家庭牧场建设标准,实行挂牌制度,年内创建不同模式的生态家庭牧场示范场500个。
(七)农区、半农半牧区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充分利用农区土地资源、粮食及秸秆等农副产品资源优势,推进奶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肉牛、肉羊高效集中育肥。利用半农半牧区农牧结合和种草养畜优势,在水源条件较好地区,大力开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建设,加强棚圈、青贮窖等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肉牛、肉羊规模化舍饲养殖,提高自繁自育能力。农区、半农半牧区重点推动适度规模场(户)的改造升级,年内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00个。
(八)继续开展国家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组织好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继续遴选40个国家级示范场;强化已挂牌示范场监管,完善示范场生产信息数据库,落实地方责任,淘汰不合格示范场。
三、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九)全力抓好种羊场建设。加强种羊场建设,年内建设和完善60个旗县级以上种羊场,推进种羊生产市场化,做好供种、用种有效对接,提高供种能力,提升供种质量,保证补贴种羊需要。
(十)全面推进“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要制定自治区、盟市和旗县三级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目标。做好补贴畜种生产性能测定工作,跟踪评估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效果。
(十一)制定完善优势畜种改良计划。着手开展全区荷斯坦奶牛、肉牛、肉羊、细毛羊、绒山羊和生猪改良规划,推动种公牛培育和后裔测定,推进肉牛、肉羊、细毛羊、绒山羊和生猪联合育种工作。
(十二)加强对种畜禽场监管。完善种畜禽管理平台,开展种畜禽质量安全监督检验,加大畜禽品质资源保护力度,完善国家级场区(库)保种机制。做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项目申报工作,加大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力度。
四、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
(十三)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对出现过生鲜乳质量安全问题的地区要落实整改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坚决打击添加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确保不发生重大生鲜乳安全事故。
(十四)全面抓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落实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加大生鲜乳收购、运输环节的抽检力度,扩大抽检范围;加强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日常监管,加强生鲜乳生产收购记录、进货查验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推进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设与管理。
(十五)全面落实旗县农牧业综合执法大队承担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的执法责任。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管、执法监督、质量安全检测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监管工作水平。开展盟市间交叉执法检查,总结交流好的经验和做法。
五、加强自身建设
(十六)加强畜牧业调研工作。深入开展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战略调研,重点是实施草原补奖机制后对肉牛肉羊发展研究,促进肉牛肉羊稳定发展,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性政策措施。积极与自治区人大农牧委员会、自治区政府法制办沟通协调,抓紧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办法》。
(十七)做好宣传和信息工作。会同有关媒体制作《内蒙古发展现代畜牧业宣传片》,通过与新闻媒体、政务信息和《农牧业情况》,着力宣传党和国家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充分报道畜牧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和新亮点,努力营造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舆论环境;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及时报送有价值的信息。重点宣传牧区生态家庭牧场、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方面成功做法和先进典型。
(十八)强化重大项目监督管理。继续强化在建项目监管,跟踪评估项目实施效果,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和资金安全使用。组织开展中央投资项目进度季报工作,加快中央投资项目执行进度;突出抓好畜牧业财政项目支出进度,做好年终总结工作,促进财政资金高效安全使用。
(十九)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推进畜牧行业政风行风建设,提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深入基层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提升管理水平,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争服务“三农三牧”之先,创服务“三农三牧”之优,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