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来源(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1:4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姓氏来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姓氏来源》。

第一篇:姓氏来源

姓氏来源

全镇长住人口中,千人以上姓氏分别有,陈、张、徐、黄、刘、何等。这些姓氏在我们这一地区起源较早,繁衍较盛。现将其姓氏来历录后。(摘自吉林美术出版社《三字经·百家姓》)陈:中国的第五大姓,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裔,找到了舜的后裔妫满,武王封他为陈侯,奉守舜的宗祀。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他的后代就姓陈了。另外,北魏时鲜卑族的莫陈氏后来也改为陈氏。百家姓排第10位。

张:这是全国最大的姓。全国大约有一亿多人姓张。他们共同的老祖宗据说是古少昊的儿子挥。挥是弓箭的发明者,被封为弓正,管理弓箭的制作,并被赐姓张。另外,春秋时晋大夫解侯字张,子孙以祖先的字为姓,也称张氏。百家姓排第24位。

徐:夏禹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国,传至西周徐偃王时,从河中挖出一张红色的弓,他以为是天命所归,就起兵反周。周穆王从遥远的昆仑山赶回周朝,击败徐偃王,但又封他的儿子为徐子。后徐国被齐所灭,子孙就以国名为姓。百家姓排107位。

黄:黄姓很古老。上古颛顼裔孙陆终的后代,受封于黄(今河南潢川县西),后来楚国灭黄,黄君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另外,唐代邕管(今广西南宁一带)少数民族也有黄姓。百家姓排第79位。

刘:相传帝尧的一支子孙被封在刘国(今河北唐县),其子孙便以国名为姓。这一支的后裔刘累有养龙的本事,被夏帝孔甲封为御龙氏,训练龙表演舞蹈。春秋时,周匡王的儿子受封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县南),其子孙以国名为姓。百家姓排149位。

华:周代宋戴公的儿子孝父受封在华邑,他的子孙就以封邑的名字为姓,称华氏。百家姓排第28位。

何:先祖是战国时的韩王安。他是周代唐叔虞的后裔,被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一带读“韩”,字音如“何”,后代就有了何姓。另外,古代吐谷浑族的姓氏中也有何姓。百家姓排第21位。

吴:周人还没有夺得天下的时候,周太王的儿子太伯、仲雍为了把王位让给弟弟季历,就逃往东南沿海,在江苏苏州一带建立了吴国。春秋后期,吴国被越国攻灭,吴王的子孙就以国名当了姓。吴氏后来成为中国十大姓氏之一。百家姓排第6位。

曹:曹姓来源有三处,一是上古颛顼之孙陆终的第五个儿子曹安;二是周文王的儿子曹叔振铎,他们的后裔称曹氏;三是曹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东北一带)人来到中原,以国名为姓。百家姓排第26位。

殷:商朝的第十代君王盘庚将商的首都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历史上称为殷商。周武王灭商纣后,商朝的遗民就有以殷为姓的。另外,古代有殷水,也有以水名为姓的。百家姓排第62位。

杨:先祖有两支,一是周代唐叔虞的后代受封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子孙以封邑名为姓;二是周宣王的儿子尚,他被封为杨侯,子孙以他的爵名为姓。百家姓排第16位。周:中国十大姓氏之一。周人的始祖是后稷。相传他的母亲姜嫄因踩着了天帝的址印而怀孕,生下后稷后就将他扔到荒野里。是天上的老鹰用翅膀为他御寒,地上的牛羊用乳汁喂大了他。他长大后会种百谷,子孙先居住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后来迁徙到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从此就称周族。不过周人姓姬,直到周朝灭亡后,子孙才姓周氏。另外,北魏孝文帝把普乃氏、贺鲁氏等姓改为周氏。唐代,避玄宗李隆基名讳,姬姓也改为周。百家姓排第5位。

第二篇:中华姓氏的主要来源

中华姓氏的主要来源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寻根问祖的兴起,姓氏文化研究也方兴未艾。尤其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各家族(宗族)编修家谱(宗谱),对本姓都要追根求源。中华姓氏是怎样产生的?今天咱们就找个话题简单聊一聊。

现在说的姓氏,在先秦时期是不同的,姓起源于女系,是部族的区别标志,在母系社会已经产生,那时“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姓”字本身就是一个会意字,即“女生为姓,姓从母出”。中国最古老的八大姓姬、姜、姚、赢、姒、?u、妫、姑,全部为女字旁。氏起源于男系,是上古贵族表明宗族的称号。《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三代以后,姓氏合二为一。”也就是说秦汉以后通称姓,或兼称姓氏。氏是姓衍生出来的分支,是表示部落支系的居住地。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氏,平民有姓无氏。所以姓与氏是不同的概念。到了秦汉时期姓氏逐渐合一。

中国的姓氏有多少,有学者统计各民族曾经使用和正在使用的姓氏有23800多个,其中有单姓、复姓,还有3~9字姓;目前仍然在通用的汉姓有5DOO多个。这些姓是怎么得来的呢?东汉王符(约85―163年)写过一本书叫《潜夫论》,其中《志氏姓》曰:“昔尧赐契(商的始祖)姓子;赐弃(周的始祖)姓姬;赐禹姓姒,氏曰有夏;伯夷为姜,氏日有吕。下及三代,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后世微末,因是以为姓,则不能改也。”

《??夫论》收集520余姓,并将姓氏的来源分为九类。晚王符70多年的应劭(东汉末灵帝、献帝时人),其《风俗通义》(轶文)收集346个姓氏,应劭和王符一样将姓氏的起源归纳为九种。后世的姓氏专著大多参考了王符的分类法。也有将姓氏的来源细分的,如南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共收录2255个姓氏,该书参考《元和姓纂》将姓氏的起源分为32类。

王符和应劭将姓氏来源所分的九类是:一是源于祖宗的号。如禹即夏代的后裔姓姒、契即商的后裔姓子、弃即周代的后裔姓姬、伯夷的后裔姓姜等。二是源于谥号。谥号是古代社会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据他生前的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经纬天地、道德博闻、勤学好问等谥为文,刚强直理、克定祸乱、法能服民等谥为武,还有昭、景、成、宣、戴、桓等姓,都是从老祖宗的谥号来的。三是源于国名。夏、商、周三代分封许多诸侯国,如齐、鲁、吴、楚、秦、晋、燕、赵、陈、宋、郑、越、卫、韩、魏、蔡、曹、胡、许等,这些国家灭亡后,其公族以国为氏。四是源于爵。即爵位。如王、公、侯、伯等,其后代有王孙、公孙等。五是源于官。古代设有司马,掌管军政、军赋、马政,西周为三公之一,他们的后裔就以司马为姓,如司马相如、司马迁,晋朝皇室司马昭家族等。司徒,是负责掌管民户、土地、徒役的大臣,后裔以司徒为姓。司空、太史等复姓,都是由官名而来。春秋时晋国在上、中、下三军之外,另设左、中、右三行,苟林父为中行军帅,其子苟偃称中行偃,其子孙便以中行为姓。六是源于字。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又起的别名叫字。如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字伯有,其子孙遂以伯有为姓。再如孟孙、子服、叔子等。七是源于职业。如商、周、秦、汉都设有“巫”,掌管巫策,预言吉凶,禳祷以除疾病,子孙以巫为姓,孔子弟子有巫马施,曾为单父宰。古代还设有管理匠作及制陶的官员,其后裔便以匠、陶、卜、屠等为姓。八是源于居住地。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如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他们的后裔便以东郭、南郭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子孙便以西门为姓。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是以东门为氏。他如城、园、池、桥等。九是源于采邑、封地。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晋国苟林父之弟苟首采邑于智(今山西永济市),其后代为智氏。其他如温、苏、杨、甘、樊、栾、邓等。

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族子孙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为其氏。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子思)即以“子国”的国字为氏。以祖父之字为氏最为常见,是得氏通例。

除了上文说到的姓氏的九种来源外,主要还有下面三种:

一是上古帝王的后裔,一个姓氏分为多个姓氏。举例如下。

1.炎帝。《潜夫论》载:炎帝的后裔四岳、伯夷为姜姓,封在申国、吕国,他们的后代姜尚即姜子牙,帮助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姜尚被封在齐国,姜尚的后代先后被封在申国、吕国、许国、向国、纪国、州国、薄国、甘国、戏国、路国、怡国,还有齐国的国、高、襄、隰、士、强、东郭、雍门、子雅、子尾、子襄、子渊、子乾、公旗、翰公、贺、卢等氏,都是由姜姓分出来的,即炎帝的后裔。

2.黄帝。《国语》记载: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二人)、酉、祁、己(二人)、滕、箴、任、苟、僖、姑、?帧⒁赖取P弧⒄隆⒉?、舒、祝、终、泉、卑、遇、狂大等氏,都是任氏分出的。姑氏的别支有阚、尹、燕、光、倡、雍、断、郅、密须等氏,这些都是黄帝的后裔。

3.帝尧。帝尧的后代有陶唐氏、御龙氏、唐杜氏,及刘、隰、士、李、司空、随、范、郇、栎、彘、燮、?e、会、扰龙、狸、傅等氏。

4.帝舜。帝舜姓虞,又姓姚,居住在妫水边,称妫氏。西周初其后裔妫满受封于陈,陈国的虞、姚、袁、?P、庆、夏、宗、来、仪、司徒、司城等氏,都出自陈妫。陈国公子完因国乱逃亡到齐国,改性田,后来取得齐国政权,史称田齐。公子完的后裔有皮、占、沮、与、献、子、鞅、梧、坊、高、芒、禽等氏。这些出自陈妫和田齐的姓氏都是舜的后裔。

舜有个大臣叫皋陶,皋陶的儿子伯翳被舜赐姓赢,其后裔造父封于赵城,以赵为氏,恭叔氏、邯郸氏、訾辱氏、婴齐氏、楼季氏、卢氏、原氏,都是赵赢姓。另外,梁国、江国、葛国、黄国、徐国、莒国、蓼国、六国、英国等国的国君,都是皋陶的后代。钟离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惰鱼氏、白冥氏、飞廉氏、密如氏、东灌氏、良成氏、白乙氏、公他氏、巴氏、郯氏、复氏、蒲氏,都是赢姓氏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秦始皇嬴政。

二是改姓,此类情况最为复杂,试举五种:

1.因避祸、避难而改姓。韩公子张良买力士在博浪沙击秦皇误中副车,秦大索天下,有一位姓韩的避难渡河遭官吏盘问姓名,因时逢严冬,其人手指河水意为姓韩,官吏说原来姓河,其人说姓为人字旁哪能水字旁,因避过一劫,这一支韩姓随改姓何。韩信被杀后,其家族为避祸将韩字去掉半边改为韦。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姓为避仇添宝盖头改为牢姓等。

2.因避讳而改姓。汉代“邦”氏因避刘邦讳改为“国”氏。苟姓原姓敬,因避后晋儿皇帝石敬瑭讳而改为苟姓和文姓两支,20世纪80年代登封有一支苟姓经申请恢复了敬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姓因避讳改为常氏。汉明帝讳“庄”,凡姓“庄”的都改姓“严”。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有师姓为避讳而缺笔改为帅氏。这一类情况有很多,不再一一例举。

3。因避役而改姓。明初洪洞移民时,官府不允许亲弟兄徙居一地以避免日后形成世家大族,有刘姓弟兄二人分姓移民今新密大隗镇,后为避役子孙再次分姓,如今形成“??、王、李、赵、裴、刘”六姓,实由刘姓分支。

4.随潮流、招赘上门、过继、音讹、随母等而改姓,这些情况现在还有,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不再例举。

5.少数民族改姓。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少数民族如与汉、唐对峙的匈奴族,与北宋长期对峙的辽一契丹族、西夏一党项族,与南朝对峙的北魏鲜卑族,以及羯、氐、突厥等族,现在都没有了,应该说多数融入了汉民族而改汉姓。仅见于《北朝胡姓考》一书所载,少数民族改汉姓就有193个。魏孝文帝实行改革,其中之一就是鲜卑族多字姓要改为音、义相近的汉字单姓。皇室拓跋氏改为元氏。皇室十姓分别所改姓氏为:纥骨氏改胡氏、普氏改周氏、拓拔氏改长孙氏、达奚氏改奚氏、伊娄氏改伊氏、丘敦氏改丘氏、侯氏改亥氏、乙旃氏改叔孙氏、车煜氏改车氏。张、王、李、赵、陈、林、刘、自、何、朱、胡、穆、贺、梁、寇、卢、单、毕等汉族大姓均有胡姓所改者。总计(《魏书?官氏志》所载,鲜卑族改为汉姓的就有121个。历史上回族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与汉民族长期和睦相处,不少回民改称汉姓氏,主要有:马、穆、虎、黑、海、铁、母、丁、关、温、安、金、李、牧、闻、狄、黑、朱、麻、段、杨、从、丛、刘、赵、回、应、辛、代、尹、伞、韩等姓。满洲人入关后,尤其清末民初,满族改汉姓的也有许多,比较有名的是满族八大姓:马佳氏后改为马氏,佟佳氏后改为佟氏,富察氏后改为富、傅氏,费莫氏后改为马、麻氏,瓜尔佳氏后改为关、白、石、鲍、汪等氏,钮祜禄氏后改为郎、钮氏,索绰络氏后改为索、曹氏,依尔根觉罗氏后改为赵、伊、佟等氏。有些姓则是民族语言的译音。如匈奴首领单于的子孙就有不少姓“单于”的。

三是赐姓。由皇帝赐功臣或者亲近者以国姓以示尊崇,如刘邦赐项庄姓刘。唐朝赐姓的有很多。其中赐给开国元勋和文武大臣以国姓李的就有18家,如唐太宗赐徐茂公国姓李,其子敬业造反,被武则天夺去李姓又姓徐。另外还有邴元?、杜伏威、胡大恩等都被赐予李姓。赐给内附的少数民族首领国姓的也不少,如鲜卑族拓跋赤辞率部归附,唐太宗赐其姓李。唐玄宗赐契丹大帅达年嘉哩为国姓李、名怀秀。晚唐德宗赐西突厥后裔沙陀族朱邪存心为李姓,其孙李克用建后唐,朱邪这一支便姓李。安禄山、史思明、哥舒翰都是胡人。两宋沿用这一制度,广赐国姓赵,如赐党项族西夏首领李继捧、元吴等为赵氏,使赵姓人口大增,成为全国大姓。

上述赐国姓都有褒奖的意思。古代社会生杀予夺全在帝王手中,如果某位官员因为“谋反”被杀,其宗族就会被赐凶姓、恶行,以示惩罚。汉代英布被诛后,其族人被赐“黥”氏。南朝萧响的后裔被贬为“蛸”(毒蜘蛛一类)姓。唐宗室李茂贞等因反对武则天,被从皇族除籍,贬为“虺”(毒蛇)氏。

上面所列仅是简单的梳理,中华姓氏的来源不但丰富而且非常复杂,除了一些小姓、稀姓外,越是大姓来源越多元,张、王、李、赵等都有多个源头。李姓、赵姓上文已有简述,另以王姓而论,其主要源头有:太原王氏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汲郡王氏是王子比干的后裔,元城王氏为帝舜的后裔,京兆王氏是毕公高的后裔。另外,高丽、西羌、匈奴、羯、契丹、鲜卑、回纥等少数民族都有改为王氏者。

由上文可知,中华姓氏的来源本就多元,中国历史上还经过五胡乱华、晋室南迁、宋室南渡等事变,多次民族大融合,给寻求姓氏来源更增添了困难。有的家族在编修家谱时,一定要找出得姓始祖,甚至把历史上的同姓名人认作老祖宗写入谱中,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

第三篇:丁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丁氏

历史来源:

「豆源出:

一、出自姜姓。以谥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云: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分封诸侯,姜太公望受封于齐。其子伎,死后谥号为丁公。其后遂以侗为氏。

二、据《三国志孙匡传注》云:三国吴时,孙权因其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

三、出自西域回族姓。伊斯兰教穆斯林本无姓氏。元朝末年,有人名丁鹤年,其曾祖名阿考丁,祖父名苦思丁,父名职马禄丁,从兄名吉雅谟叮其后汉化,遂以丁为氏。

家族名人:

丁密

东汉岑溪人,字靖公,以孝顺而知名,父母亡故,在坟边筑屋守三年,相传有双凫(野鸭)飞抵屋旁小池,见人而驯伏,时人以为是其孝行所感应。

丁令威

西汉辽东人,传说曾学道于灵虚山,后化作仙鹤归辽东,停在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仙鹤徘徊于空中,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冲天直上而去。

丁复

汉初人,随高祖刘邦举兵于薛,后助高祖平定三秦,破项羽将龙且于彭城,官大司马,封阳都侯。

丁允元

南宋常州人,字叔中,淳熙(公元1174-1189年)间任少卿,后因忠谏贬官潮州太守,拨田租兴学养士,筑桥利民,百姓名宦祠祀之。

丁兰

东汉河内郡人,少年母逝,用木头雕母像,每日服侍如活人。邻居张叔,酒醉骂木像,用手杖击像头。丁兰怒而打张叔,被捕。传说告别木像时,像为他落泪。

第四篇:百家姓蒙,蒙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蒙氏

历史来源:

「蒙」源出:

蒙(Mé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以山名、官名为氏。周朝的时期,有官职名为东蒙主,职责是管理、主持祭祀蒙山。这位官吏的后代也世世代代居住在蒙山,并且以山名为姓,形成蒙姓。

2、来源于高阳氏,以地名为姓。夏朝建立以后,颛顼的后代被封在蒙双(有说法为双蒙),他的后代于是将封地的名作为姓氏,成为蒙姓和双姓。

3、为他姓所改:

①有一支蒙姓改自东蒙氏。

②元朝时有复姓蒙古氏,后来其子孙逐渐以单姓蒙为氏。

③南诏国姓蒙,居于蒙舍州,其后进入中原,定居于安定(今甘肃省定西一带)。

蒙姓始祖:蒙双。蒙姓中国人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许多姓氏古籍都有详尽的记载。根据《路氏疏传记》是所说,蒙姓是高阳帝的后代,高阳氏距今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他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秦时有将军蒙骜。而《姓氏考略》上说,高阳氏的后代被封蒙双,有蒙氏,双氏。蒙氏是先秦时期赫赫有名的家族。望族居于安定郡,即现在的甘肃省固原县。蒙氏后人奉蒙双为蒙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蒙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有一个孙子叫作颛顼也是著名的部落首领。后来到了夏朝时候,夏朝的君主敬重古代的伟人,就把颛顼的后代封到蒙双城,其后代中有的以地名中的蒙和双字作为姓氏,分别称为蒙氏和双氏,这是今天蒙姓的最早起源。还有一支蒙姓起源于于周朝,那时朝廷在蒙山(在今山东省中部)设了祭坛,并设有专门主持蒙山祭祀的官员,称为东蒙主。东蒙主的后代有的定居在蒙山,他们以地名作为姓氏,是历史上蒙姓的一个发展。

堂号

献典堂:春秋时期,楚国复国以后,楚昭王决定重新治理国家,壮大楚国的势力。但发现楚国以前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没有了,这时楚国大夫蒙谷又为楚王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典章制度献给楚王,使楚国的治理有了新的标准。

==============

【蒙姓宗祠通用对联】

〖蒙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安定;

姓启蒙山。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蒙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

一、姓氏源流》和《

四、郡望堂号》介绍)

功高秦国;

威震匈奴。

——李文郑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齐国人蒙骜,入秦国,秦昭王时为上卿。后为将领,多次攻伐韩、赵、魏各国,立有大功。下联典指蒙骜的孙子蒙恬,秦代名将。秦统一六国后,曾率兵三十万击退匈奴贵族,收复河套一带地区,并修筑长城,守卫数年,匈奴不敢进犯。传说又曾改良过毛笔。

隆基西渭;

肇祀东蒙。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蒙毅事典。下联典指战国齐蒙鳌事典。

---

〖蒙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典五官治楚;

筑长城防胡。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代楚觳楚大夫典五官有则,楚国大治。下联典指秦蒙恬筑长城,胡马不敢南下。

---

〖蒙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金代赫赫元帅;

秦时炳炳将军。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金代右副元帅蒙古纲,咸平府猛安人。下联典指秦朝名将蒙恬,其祖先为齐国人。秦统一六国之后,奉令率兵三十万大败匈奴贵族,收河南地,并修筑长城。守卫数年,匈奴不敢进攻。他是毛笔的发明者。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毫为被。这种笔,又名苍毫。

---

〖蒙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文作苍毫光万世;

武将友师震群狄。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秦朝名将蒙恬事典。

---

〖蒙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

中山得颖,永为文士宝珍。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代上卿蒙觳事典。蒙觳,出则参乘入则御前。常为内谋,诸将相莫与之抗。下联典指秦朝名将蒙恬发明毛笔事典。

------------------

【中国人民解放军蒙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蒙进喜中将

蒙进喜(1944.9-——),四川省重庆市(现直辖市)人。1961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39师117团1营通信员、班长,1964年7月任边防1支队1营2连副排长,1965年1月任3连排长,1968年1月任1营参谋,1969年2月任3连连长,7月任1营副营长,11月任步兵第32师94团司令部作训股股长,1978年8月任步兵第32师94团副参谋长,11月任参谋长,1979年6月任副团长,11月任团长。1980年9月-1982年9月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后任陆军第32师副参谋长,1983年2月任副师长,11月任陆军第11军副参谋长,1984年11月任参谋长。1985年3月任陆军第14军军长,1985年9月-1988年9月任陆军第14集团军军长。1989年7月任昆明陆军学院副院长兼训练部部长,1990年6月任副院长,1992年8月任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1996年6月任西藏军区司令员。2001年7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司令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02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家族名人:

历史名人:

蒙觳: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春秋时期,楚国复国以后,楚昭王决定重新治理国家,壮大楚国的势力。但发现楚国以前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没有了,这时楚国大夫蒙谷又为楚王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典章制度献给楚王,使楚国的治理有了新的标准。

蒙恬:秦朝著名将领。他的祖先为齐国人,自从他的祖父开始,他的家庭就世代为秦朝的名将。他的主要功绩是抗击匈奴。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他率兵30万人击退了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区,并且奉命修筑长城,长达万余里。在他守卫边疆的数余年,匈奴都不敢进犯。他同时还是毛笔的发明者,他用枯木作为笔管,鹿毛为柱,羊毛作为被。这种笔又叫做苍毫。

蒙毅:秦朝上卿,在朝廷中势力很大,经常作为皇帝的参谋,其他将臣都不能和他相比。典故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中山得颖,永为文士宝珍中的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指的是蒙毅。

蒙古纲:女真进士,金代右副元帅,咸平府猛安人。本名和罗噶,原作胡里纲,金咸平(开原)路人。承安五年进士。累官东平府事、拜右副元帅、权参知政事、行尚书剩贞祜四年,益都张林侵东平,蒙古纲派遣行枢密院事王廷玉讨擒之。后改靖难军节度使,行省邳州。纲为人御下严信,赏罚必当。后来发生兵变,其为经略使禄格所杀。

蒙得恩:太平天国的将领。广西平南人。贫苦农民出身,早年参加拜上帝会,后来跟随太平天国参加了金田起义,曾任御林侍卫、殿右二指挥。咸丰三年定都天京以后又任春官又正丞相,总理女营事务。后来升职为正掌率,得到洪秀全的宠信。咸丰十一年五月病死。终年55岁。

分布地区:

郡望

安定郡:汉武帝时期设置,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地区的一部分和宁夏西部。

第五篇:百家姓慎,慎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慎氏

历史来源:

「慎」源出:

慎(Shèn)姓源出有二:

1、出自禽滑厘之后,以祖字为氏。春秋时期的禽滑厘是墨子的弟子,他的字为慎子。他的后代以他的字作为姓氏,形成慎姓。

2、出自芈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的楚国太子白公胜的后裔中有的被封在慎邑,他的子孙便以邑名作为姓氏,称为慎姓。据《姓氏考略》记载,春秋时,楚国有个地方叫慎县,是白公之邑,其后人以地为氏,望出天水。而根据历史文献资料考证,楚时的慎邑,在今安徽省颍上县西北。望族居天水郡(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南)。

得姓始祖:禽滑厘。慎氏是源自战国时代魏国著名思想家墨子的学生,名为禽屈厘,即禽滑厘,字慎子,其后人取其字为姓氏以纪念。战国时期法家学派学者。赵国人他从弃知去己的观点出发,提出法治政治主张,并把君主的权势看作行法的力量,认为有了权,有了法,一个平凡的君主就可以无为而治天下了。著作现存有《慎子》七篇。据《尚友录》上记载:禽滑厘,字慎子,以字为姓。故慎氏后人尊禽滑厘为慎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慎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关于慎氏是来源有两个说法,一说是,慎氏是传自战国时代魏国墨子的学生禽滑厘,由于禽滑厘的字为慎子,所以其子孙才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慎。《尚友录》上记载:禽滑厘,字慎子,以字为姓。一说是,慎氏以地为氏。依《姓氏考略》记载,春秋时,楚国有个地方叫慎县,是白公之邑,其后人以地为氏,望出天水。而根据历史文献资料考证,楚时的慎邑,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望族居天水郡(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南)。

【慎姓宗祠通用对联】

〖慎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天水;

源自慎邑。

——佚名撰慎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慎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

一、姓氏源流》和《

四、郡望堂号》介绍)。

辞官养母;

却试拂来。

——佚名撰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初信安人慎知礼,十八岁时被吴越王钱俶任为掌书记。入宋后,历官鸿胪卿、兴元知府,后因母亲年老而辞官,被人称为孝子。他从幼年到老年,一生好学,每读五经,一定要正襟危坐,从不懈担下联典指宋钱塘人慎东美,字伯筠,为人狂放而不愿受约束。曾到京城应试,见试院森严,便说:就这样对待天下的士子吗?于是,拂袖而去。嘉祐年间,由宰相韩琦推荐,入朝做官。有文才,能写诗,又擅和书法,笔力飘逸,不迎合时俗。

胤繁天水;

德被修江。

——佚名撰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慎姓的望族居天水郡。下联典指宋代良吏慎钺,康定知建昌军,治尚大体,明而不苛,民咸戴之。

政施威惠;

学务刑名。

——佚名撰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慎钺知建昌军,威惠并行,民皆德之。下联典指春秋慎到尝为韩大夫,务刑名之学。

---

〖慎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慎子传万古;

名山记千秋。

——佚名撰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法家慎到,赵国人。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旨意,主张抱法处势,无为而治,从弃知去己出发,著十二论,为四十二篇,名《慎子》。下联典指明代嘉靖进士慎蒙,字山泉,归安人。官至监察御史。有《天下名山诸胜一览记》。

---

〖慎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寄永望夫,重谐伉俪;

辞官养母,永誉缙绅。

——佚名撰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严灌夫妻慎氏因无嗣被出,慎氏作诗曰:便是孤帆从此去,不慎重上望夫台。灌夫凄然,复为夫妇。下联典指宋慎知礼怪母老辞官,缙绅称其孝。

宋代诗人,坐介奇遇;

周时处士,稷下雅延。

——佚名撰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诗人慎伯筠事典。下联典指战国时慎到事典。

慨待士之非,拂衣却试;

屏支离之说,撰著成书。

——佚名撰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慎东美事典,下联典指慎到事典。

家族名人:

历史名人

慎到:战国时期韩国大夫、法家名人,曾在齐国的稷下讲学,颇负盛名。研习黄老的道德之术后得到启示,于是有了自己的学说,他主张抱法处世无为而治,从弃知去己出发。著作有《慎子》四十二篇,是慎姓人的骄傲。

慎钺:宋代官吏,管理有方,严明但不苛刻,为民做主,得到人民的爱戴。

慎蒙:明朝嘉靖进士,字山泉,归安人。在朝廷任监察御史。著作有《天下名山诸胜一览记》。

慎温其:宋代词人。宋代人改变唐朝人做律诗的习惯,开始做词,句式比律诗自由,又合谱可歌唱,也称为长短句。慎温其对词学就很有见解。

慎知礼:宋代词人慎温其的儿子,从小受家学家教,以知书识礼,年青有为并以至孝而闻名当时,做了兴元知府。喜作诗,工医术,后官开封知府。

慎从吉:宋代词人慎温其的孙子,爱作诗词,又通医学,做过开封知府。慎姓人在宋代名人辈出,家族昌盛。

慎东美:北宋京兆人,书画家,字伯筠,秋夜待潮于钱塘江,沙上露坐,设大酒樽及一杯,对月独饮,意象傲逸,吟啸自若。顾子敦适遇之,亦怀一杯,就其樽对酌。伯筠不问,子敦亦不与之语。酒尽各散去。伯筠工书,王逢原赠之诗,极称其笔法,有曰:铁索急缠蛟龙僵。盖言其老劲也。苏东坡见其题壁,亦曰:此有何好,但似篾束枯骨耳。伯筠闻之,笑曰:此意逢原已道了。今惟丹阳有《戴叔伦碑》,是其遗迹。

分布地区:

天水郡:西汉时期设置,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的地区。

下载姓氏来源(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姓氏来源(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百家姓闻人,闻人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闻人氏 历史来源: 「闻人」源出: 闻人(Wénrén闻人)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起源于春秋时期少正氏。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五霸争雄,大国兼并小国,奴隶......

    百家姓夔,夔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夔氏 历史来源: 「夔」源出: 夔(Kuí)姓源出有二: 1、以人名命姓。相传尧帝和舜帝时,有个叫夔的乐正。《吕氏春秋》上有夔一足的记载。鲁国国君向孔子请教,问夔一足怎样理解?......

    百家姓瞿,瞿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瞿氏 历史来源: 「瞿」源出: 瞿(Qú)姓源出有三: 1、以人名为姓。商代有一大夫官,因受封于瞿上(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东瞿上城),而得名瞿父。其子孙后代遂以祖上名字为姓,形成......

    百家姓茹,茹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茹氏 历史来源: 「茹」源出: 茹(Rú)姓源出有三: 1、出自古代柔然部族。北魏时郁久闾氏建立柔然国,称受罗部真可汗。柔然国也称做蠕蠕、茹茹,源出东胡,为游牧部落,常居于阴山一......

    百家姓弘,弘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弘氏 历史来源: 「弘」源出: 弘(Hóng)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以祖上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大夫叫弘演,是个被国君器重的能人。弘演的后世子孙,就以其名字中的弘字......

    百家姓浦,浦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浦氏 历史来源: 「浦」源出: 浦姓出自姜姓,是西周时期姜太公的后代。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人有奔于晋国的,做了晋国大夫。因为被封于浦,于是以浦作为姓氏,称为浦氏。 迁徙分布......

    百家姓满,满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满氏 历史来源: 「满」源出: 满(Mǎn满)姓源出有三: 1、出自妫姓,为先帝舜的后代,以祖字为氏。西周初,周文王打败商国以后,将舜的后裔胡公满封在陈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春秋时......

    百家姓厍,厍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厍氏 历史来源: 「厍」源出: 库、厍(Kù库、Shè厍)姓源出有三: 1、厍姓系出厍狄氏所改。北周时有厍狄氏,后改为厍姓。据《后汉书》载,有金城太守厍均。据《后汉书注》载: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