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时间:2019-05-14 11:1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畜牧局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畜牧局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第一篇:畜牧局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畜牧局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我县“三农”工作的总目标。××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为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必须加快我县建设现代畜牧业步伐,提高畜牧经济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净化乡人居环境的各种能力。

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十五”期间畜牧业发展情况回顾。“十五”期间,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把农村发展纳入城乡统筹建设内容,使农民在减负增收中受益。××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元,其中畜牧业纯收入元,占整个农业收入的。畜牧业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大支农投入,使我县畜牧业和畜牧业经济得到突破性发展,动物疫病控制能力明显加强。一是大力扶持畜禽养殖大户和小区发展,促进了畜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二是大力实施畜禽品种改良和进行良种选育引种补贴,提高了养殖效益。三是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和实用养殖技术,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四是创新和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制改革,降低了防疫费用,提高了防疫质效,确保了畜产品安全。五是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力度,降低了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思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扶持“三农”的力度不断加大,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畜牧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宽,畜产品消费市场更加广阔,发展畜牧业积极性不断增强,畜牧业向现代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这都为“十一五”畜牧业实现“转变、拓展、提升”创造了条件。

“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农民增收和畜牧业产业发展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开拓市场和增加投入为动力,以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为支撑,以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和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保障,转变畜牧业传统生产方式,建立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畜牧产业格局,进一步拓展畜牧业产业链条,创新发展模式,迅速提升畜牧业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畜牧业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为建设全省绿色经济强县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十一五”期间,畜牧业生产发展总体目标是:

(一)生猪出栏达到万头,山羊出栏万只,家禽出栏万只,禽蛋吨,肉类总产量达到吨。培育各类养殖大户和示范场户,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以上。

(二)畜禽品种改良比例进一步提高,其中生猪人工授精面达到,三元杂交商品肥猪达到以上,牛羊冻精配种达到以上,配方饲料使用率达到以上,大型养殖场污水、粪便处理率达到以上。

(三)引进家千吨以上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扩大现有屠宰场和肉联加工厂加工能力。建设各类养殖小区个,培育中介服务组织个,建立完善的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

(四)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制改革,构建动物防疫、诊疗、检疫三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体系,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两瘟四病”(猪瘟、鸡瘟、口蹄疫、禽流感、羊痘、猪链球菌病)等国家强制免疫病种免疫接种密度达到,牲畜死亡、发病率控制在国标以下,保持布氏杆菌病、血吸虫等疫病清净。

三、主要工作措施。

“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增”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实施三大“转变”。重点是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发展节约型、环保型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⒈要转变畜牧业发展理念。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畜牧业发展,积极推进我县畜牧业向现代化迈进,加快畜牧业生产的标准化建设和组织化程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历史性转变。

⒉要改变传统畜禽生产模式。一是要积极扶持专业养殖大户。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积极扶持能够从事现代畜牧业生产的各类畜禽专业养殖大户,使其逐步成为我县畜牧业发展的主体。二是要积极开展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积极引导分散的养殖户进入养殖小区,使已有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实现畜禽养殖现代化,加强小区的疫病防疫设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使我县畜禽饲养走上标准化、规范化。三是要积极发展中介组织。按积极支持,加强引导,提高层次,规范发展,发挥作用的思路加强对各类中介组织的管理,对内规范生产行为,对外参与市场竞争,解决分散的饲养专业户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⒊要转变资源利用方式,积极发展资源

第二篇:县畜牧局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我县“三农”工作的总目标。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为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必须加快我县建设现代畜牧业步伐,提高畜牧经济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净化乡人居环境的各种能力。

一、“十五”期间畜牧业发展情况回顾。“十五”期间,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把农村发展纳入城乡统筹建设内容,使农民在减负增收中受益。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318元,其中畜牧业纯收入1150元,占整个农业收入的35%。畜牧业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大支农投入,使我县畜牧业和畜牧业经济得到突破性发展,动物疫病控制能力明显加强。一是大力扶持畜禽养殖大户和小区发展,促进了畜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二是大力实施畜禽品种改良和进行良种选育引种补贴,提高了养殖效益。三是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和实用养殖技术,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四是创新和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制改革,降低了防疫费用,提高了防疫质效,确保了畜产品安全。五是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力度,降低了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思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扶持“三农”的力度不断加大,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畜牧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宽,畜产品消费市场更加广阔,发展畜牧业积极性不断增强,畜牧业向现代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这都为“十一五”畜牧业实现“转变、拓展、提升”创造了条件。

“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农民增收和畜牧业产业发展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开拓市场和增加投入为动力,以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为支撑,以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和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保障,转变畜牧业传统生产方式,建立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畜牧产业格局,进一步拓展畜牧业产业链条,创新发展模式,迅速提升畜牧业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畜牧业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为建设全省绿色经济强县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十一五”期间,畜牧业生产发展总体目标是:

(一)生猪出栏达到35万头,山羊出栏8万只,家禽出栏45万只,禽蛋2000吨,肉类总产量达到26000吨。培育各类养殖大户和示范场1000户,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60%以上。

(二)畜禽品种改良比例进一步提高,其中生猪人工授精面达到100%,三元杂交商品肥猪达到60%以上,牛羊冻精配种达到60%以上,配方饲料使用率达到90%以上,大型养殖场污水、粪便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三)引进3-5家千吨以上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扩大现有屠宰场和肉联加工厂加工能力。建设各类养殖小区8-10个,培育中介服务组织10-15个,建立完善的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

(四)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制改革,构建动物防疫、诊疗、检疫三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体系,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两瘟四病”(猪瘟、鸡瘟、口蹄疫、禽流感、羊痘、猪链球菌病)等国家强制免疫病种免疫接种密度达到100%,牲畜死亡、发病率控制在国标以下,保持布氏杆菌病、血吸虫等疫病清净。

三、主要工作措施。

“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增”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实施三大“转变”。重点是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发展节约型、环保型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1、要转变畜牧业发展理念。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畜牧业发展,积极推进我县畜牧业向现代化迈进,加快畜牧业生产的标准化建设和组织化程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历史性转变。

2、要改变传统畜禽生产模式。一是要积极扶持专业养殖大户。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积极扶持能够从事现代畜牧业生产的各类畜禽专业养殖大户,使其逐步成为我县畜牧业发展的主体。二是要积极开展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积极引导分散的养殖户进入养殖小区,使已有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实现畜禽养殖现代化,加强小区的疫病防疫设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设施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使我县畜禽饲养走上标准化、规范化。三是要积极发展中介组织。按积极支持,加强引导,提高层次,规范发展,发挥作用的思路加强对各类中介组织的管理,对内规范生产行为,对外参与市场竞争,解决分散的饲养专业户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3、要转变资源利用方式,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结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村“五改”,重点对散养户进行“改栏”,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农民修建沼气池,有效利用饲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垫草、粪便等废弃物,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广种草养畜、“林草畜”“畜沼粮”“猪鱼禽”等生态环保养殖配套技术和青贮、氨化技术,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推广种植高蛋白、高能量优质饲草,以草代粮,解决我县的“粮-畜”矛盾。

(二)“拓展”二大功能。重点是拓展畜牧业发展领域和途径,完善和延伸畜牧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开拓畜产品市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促进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1、拓展畜牧业功能,确保猪牛羊禽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供给,充分发挥畜牧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等功能。

2、拓展畜牧业产业链条。畜牧业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有效利用丰富的农产品及其副产品,进行畜产品深加工,能有效延伸畜牧业产业链条。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通过利益机制实现产销和服务对接,形成围绕龙头建基地、依靠龙头带基地的格局,支持畜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开放的大市场联系起来,帮助养殖农户规避市场风险,把畜产品卖出去、卖好价,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发展 “双赢”。

3、要拓展畜产品市场。大力开拓畜产品县外、市外、省外市场,加强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畜产品信息交流平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完善畜产品市场体系。

(三)“提升”三种能力。重点是提升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对动物疫病的控制和保障能力,强化对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建设的投入,健全畜牧业政策法规体系,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增强畜牧业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提升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一是要按照动物源性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绿色生态的理念,加强对饲料和药物中违禁药品的例行监测,强化市场监管,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进畜产品生产源头的洁净化、生产与经营的标准化、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要加大生猪品种改良、牛羊冻精配种力度,普及“三元猪”、“杂交牛”、“杂交羊”的生产、育肥等技术,提供更多低脂肪、高蛋白动物源性畜产品,改变城乡人民膳食结构,全面提升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三是要提高自主育种能力,加大良种补贴力度,重点建设一批良种繁育示范场、培育一批良种示范户,提高良种覆盖率。

2、提升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力。一是要以控制、消灭规定动物疫病为目标,建立、健全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和预防用生物制品流转冷链体系。二是落实综合防治措施。认真实施强制免疫、强制检疫、强制消毒、强制扑杀、强制堵截,强化动物疫情管理和动物防疫监督,控制、消灭重大动物疫病,保护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三是强力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域净化,加大对国家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力度,增加对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完善县级动物疫病监测中心和检疫设施建设。

3、提升重大动物疫病控制能力。建立较完善的动物防疫、动物防疫监督、兽药监察和兽医管理四大兽医工作管理体系,要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切实把各把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实处,确保我县不发生猪瘟、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4、提升牧政法规的支持保护能力。争取省市加大对我县畜牧业的投入,健全政策落实制度和机制,加强动物防疫监督、动物检疫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为重点的执法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依法治牧的能力。

第三篇: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一、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条件和基础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大力推进“一主三化”战略,抢抓机遇、艰苦奋斗,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和无党派政协委员,我认为,我市“十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可以概括为“三好三佳两情

一源头”。“三好”是指:第一,施政措施好。一是按照“两叶一芋两草”的产业布局,努力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板块建设;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三是大力改善经济发展软硬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四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五是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六是不断推进改革、扩大开放。第二,行政绩效好。“十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第三,政府形象好。树立了“责任政府、效能政府、有限政府、服务政府”的良好形象。

“三佳”是指:第一,经济效益佳。全市区域生产总值增至45亿元,人均GDP增至65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2.47亿元。第二,社会效益佳。市委、市政府坚持“五统筹”的原则,出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康的良好局面。第三,生态效益佳。五年来,全市森林覆盖率由60升至62,成为全省重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基地,是全省重要的中医药产品、保健品生产基地,是国内外重要的硒产品供给和研发基地,是全省乃至华中地区的“后花园”。

“两情”一方面是“干部对工作充满激情”。全市广大干部立足本职,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党的感情”。

“一源头”是指十五期间全市所取得的显著成就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但归根到底,靠的是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总之,“十五”期间的发展,为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形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是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支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也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新农村具有新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食物保障功能。保障农产品供给,特别是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我市应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向社会增加优质、安全和多样性的农产品供应,以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第二,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保障功能。现阶段,恩施市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和农业由数量型向数量与质量并重型转移的时期,发展劳动技术密集型企业,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对于转移农村劳动力和解决城镇居民就业,意义重大。同时,坚持稳定的土地制度,加上政府公共财政向“三农”的倾斜,使农民能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享受接近城市居民标准的公共服务。第三,宜居观光功能。秀美的田园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便捷的交通条件,将会促进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将成为集观光、宜居、消费为一体的新天地。第四,生态保护功能。通过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无害化,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环境友好型的新农业,减小、控制高毒农药和不合理施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继续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使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第五,文化教育功能。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也是推进农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十分重视和认真抓好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工作。

新农村具有新标准,即达到五“新”。第一,新设施。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安全饮水、道路交通、广播通讯、信息网络及农田水利等。第二、新农舍。一要美观,体现出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二要实用,房舍高低大小、结构采光等都要实用;三要节约,体现节约土地、材料、能源、资金的特征。第三,新环境。主要体现在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第四,新农民。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和文化道德建设上下功夫、做文章。第五,新风尚。以农村民主政治和法制环境为基础,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

第四篇:关于我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于我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txt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在听到某些歌的时候会忽然想到自己的往事_______如果我能回到从前,我会选择不认识你。不是我后悔,是我不能面对没有你的结局。关于我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早就提出的重大课题,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一个期间全党工作的主要任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意志。虽然我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离国家和省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为把这项事关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抓实抓好,早日实现构建和谐___的奋斗目标,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应明确工作机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市的共同责任,是“十一五”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工作量大,很多地方需要协调。建议市委、市政府,应尽早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机构。出台《___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便于开展工作。

二、应以新的思维来谋划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新生事物,上个世纪党中央就提出过,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再次提出,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市上下只有统一思想认识,领会其精神实质,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一环是要了解这项工作的本质,也就是新农村新在何处?不解决和统一这个思想认识问题,我们的工作就存在盲目性,就很难做到惠及百姓。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在经济和社会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粮食不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危机正在逼近,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矛盾日趋突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认为,新农村主要不是新在经济如何发达,住房多么高档,设施怎样齐全,而是新在人们有新思想、新认识和新行动,即思想上,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应有生存的危机感,都要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上,农村所有生产生活措施的采取,都要体现节约、生态和环保这一主题;所有社会活动的开展,都要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不深刻领会这一点,我们的工作就会偏离方向。

三、应坚持几条原则

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做到“五个坚持”和“五要”。一是坚持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规划先行,既要积极推进,又不能盲目建设;二是坚持按照农民的意愿,要根据农民家庭的经济和物质基础,量力而行,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强行划一,不能搞举债建设;三是坚持按照当地的自然和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既要借鉴已有的模式,又要不断创建新模式;四是坚持按照当地的现实经济基础,要注重实效,不搞政绩工程,从解决农民最关注的生活实际问题入手。五是按照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要分类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要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经济发达地区要提高标准,我市已经形成的十种基本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从我市目前的自然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来看,今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主推“七

化七有”模式,“七化”是:生产专业化,生活富裕化,社会城市化,环境生态化,村貌特色化,农民市民化,管理民主化。“七有”是:每个农民家庭有稳定的增收渠道;有一个温暖的住房;有自来水;燃气灶;有水冲厕所;有太阳能热水器;由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同时要树立创新意思,在建设风格上要各具特色,既要体现现代风格,又要体现民族风格;既要保持北方风格,又要融入南方风格;既要体现本国风格,又要体现异国风情;既要体现实用性,又要有观赏性,增强时代感,打造出一批微型田园城市,具有富庶文明进步的象征。

四、应找准工作切入点

新农村建设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至关重要。国家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20字原则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同时又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要以解决农民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为主、06年要抓出实效的具体要求。我们经仔细研究觉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两项属于物质文明范畴,短期内难见显效;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两项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需要有较长的工作过程,建设新农村最直观、农民受益最大的一项是村容整洁。因此,初期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应从抓村容整洁入手,以治理农村脏乱差为主要任务,大力推进“四清”“四改”。以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为切入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注重实效的选择。通过改善环境来影响农民的思想和生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五、应采取先进村、贫困村一起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要实现农村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抓好先进村,更要注重贫困村和落后村这个薄弱环节。“十一五”期间,我市新农村建设重点要抓好人均收入1200元以下的贫困村,实施百村工程,围绕特色产品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形成数村一品,多乡一业,开展产业化经营;同时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大力发展沼气、生物质燃气和太阳能,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公益事业同时跟进,力争实现二年脱贫,三年宽裕,到2010年,使这些贫困村旧貌换新颜,使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健康和谐的轨道。

第五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有目前这样的好形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党和政府在近几年的宏观调控中切实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扭转了前几年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这次宏观调控的一大成果,就是把农业农村稳住了,从而稳定了市场,稳住了人心。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事关全局,只有真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经过全党全国的不懈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归根到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我们正在寻找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爬坡阶段,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会议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际,强调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围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三)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四)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和严格控制建设占地,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

(五)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公平对待农民工及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

(六)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目前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三农”工作对全局的重大意义,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农村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真正掌握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农民的愿望和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和切实落实促进农村发展的具体措施。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大工作力度。要稳定、完善、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惠农支农政策,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要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1

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正在农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锐意创新的精神,缜密细致的工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下载畜牧局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畜牧局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原则和方略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这对解决......

    如何结合实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如何结合实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雉城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壮大茄子、葡萄、种鸭等效益农业,闯出了一条科技兴农之路的事实给出了很好的回答。茄子 让“万元田”美梦成真彭......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9年,是洪湖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该乡针对农村普遍存在“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生活实际,以建立健全村民事......

    专题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专题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目标)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 谈谈你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理解。 新......

    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委书记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3月 日)(送审稿)同志们:这次......

    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委书记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3月 日)(送审稿)同志们:这次......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言稿

    文章标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言稿各位领导:今天,市委、市府就《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下面,结合公安工作实际,我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