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剖析疑病症
剖析疑病症
疑病症(Hypochondriasis)又称疑病性神经症(Hypochondriacal neurosis)。指对自身感觉或征象作出患有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心身被由此产生的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
临床表现
最初往往表现为过分关心自身健康和身体任何轻微变化,作出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释,伴有相应的疑病性不适,逐渐出现日趋系统化的疑病症状。疑病症状可为全身不适、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甚至是具体的疾病。症状以骨骼肌肉和胃肠系统多见;就部位而言、以头、颈、腹部居多。常伴有焦虑、忧虑、恐惧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这种疑病性烦恼是指对身体健康或所怀疑疾病本身的纠缠,而不是指对疾病的后果或继发性社会效应的苦恼。患者也知道烦恼于健康不利,苦于无法解脱、不能自拔。四处求医、陈述病情始末,又不相信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或保证。有的患者仅表现为特殊嗅觉异常或自身形态奇异等单一症状的疑病症。
第二篇:自我剖
自我剖析
一、存在问题
1.在理想信念方面,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政治的敏锐性和工作的责任感,在自己纪检监察工作中,对于实践三个代表要思想自觉性还不强。
2.在宗旨观念方面未能牢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虽然多次上车包建跟车添乘,但和职工真正交谈少。了解情况少,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特别是对机关职工谈心做的不够。
3.在理论和业务学习方面做的不够,忙于日常公务,参加段的集体学习多自学少,特别是业务学习方面自己自学的也少,文字语言表达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4.作为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没有很好的把支部工作做好,特别是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好质量不高,只求完成任务,支部组织党员方面做得不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放松了理论学习,特别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不够,所以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总觉得自己是一名普通党员干部,有些问题与自己关系不大,我们又没有决策权。
2.放松了自己世界观的改造,特别是今年3月身体发生重大疾病后,对自己要求不严,个人享乐主义有些滋生,工作有得过且过现象。
3.对新形势下对纪检监察工作缺乏研究,工作进取心不强,满足于维持现状,缺乏对本职工作的钻研精神,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
4.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组织纪律方面,也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尤其是在工作作风方面,在遵守纪律方面做得不够,原因是责任心不强。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1、工作方面,主动意识不强,有时对待一些中心工作抱着保持原有的态度,不愿深入,对于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欠主动探索,不愿接受新的思想,新的方法,遇事不愿多想,心想反正上有领导,领导咋说我咋办,肯定错不了,许多工作到推不掉时才仓促动手做,从不主动去想。
2、工作协调性差,总认为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不必劳驾他人,一人受累一人顶,到头来吃得苦多,犯的错多,弄得自己受屈,他人埋怨。
3、对待学生过于偏爱,通过这一次学习师德师风后,本人悟出了一个道理,教育学生不仅仅是他们的分数高低,而是要看他们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对于差生缺少耐心、恒心、热心。
4、关心,帮助他人做得不够,与他人的谈心交流,沟通较少,做了许多自认为是不错却得不到别人理解的事。
以上是本人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同事多多指证、批评。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加强学习,振奋精神,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一是加强学习,切实提高思想和工作水平,首先是加强理论学习,其次要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二是从严治教,加强自身建设,进行教学上的改革,努力教育好我们的学生;三是振奋精神,以百分百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树立几个方向:
(1)牢固树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已”的方法,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坚决要做到。
(2)牢固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作表率”的意识,以教书育人为本职,作学生、教师的表率。
(3)牢固树立“以德治校,以德治教,以德服人”意识。
3、积极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当前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改革,明确自身的职责,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集体与个人、名利和道义之间的关系。
剖析人:刘洋
2011年11月16日
第三篇:加班十大问题析疑
加班十大问题析疑
加班十大问题析疑
加班,无论对劳动者还是人力资源工作者,均属司空见惯。但恰恰是经常碰到的事情,却常常引发争议。笔者针对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的有关加班问题咨询,试作汇总析疑。
一、加班和加点的区别
加班和加点,都属于劳动法所界定的“延长工作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下文简称《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可见,加班是指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在法定节假日、公休假日进行工作,一般以天数作为计算单位。加点则是指在法定的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进行工作,以小时为计算单位。
二、值班和加班的区别
值班是指单位因安全、消防、假日等需要,临时安排或根据制度安排与劳动者本职无关联的工作;或虽与劳动者本职工作有关联,但值班期间可以休息的工作,一般为非生产性的责任,如看门、接听电话等。加班则指劳动者在平时正常工作时间外,继续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认定加班还是值班,主要看劳动者是否继续在原来的岗位上工作,或是否有具体的生产或经营任务。
另一方面,加班费的计算是法定的。譬如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双休日单位安排加班的,应给予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则按照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加班工资。而对于值班费的计算,法律并未限定,一般根据企业规章制度来确定。
三、双休日出差可否算加班
双休日即法定公休日,一般为劳动者休息的期间。双休日加班,如上所述,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补休,不能补休的,应当支付200%的加班工资。
那么,双休日出差,是否属于加班?用人单位是否要支付加班工资?笔者认为,加班是指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从事本职工作的状态,所以界定“出差是否属于加班”就在于“劳动者是否提供了本职工作范围内的劳动”。譬如销售人员,如果出差期间适逢双休日,又正与客户联系工作洽谈业务的,则属于“提供本职范围内的劳动”,就应当视为加班。当然,如果某员工双休日出差已被用人单位认定为加班,就应当支付相应的加班费,而不能用出差津贴、出差补贴等形式替代支付。
四、员工主动加班,用人单位是否需支付加班费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这表明,加班的前提是协商。单位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员工加班。另一方面,假如员工未履行加班审批手续而自己主动加班,也不应视为加班。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用人单位缺乏任何关于加班审批程序的规定,且以考勤卡作为加班费的计算依据,此时,员工延长工作时间从事本职工作,就可将考勤的统计记录作为认定加班的依据。在一些司法实践中,也将这种情况视作用人单位对员工加班事实的默认。那么,员工就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工资或安排补休。
五、加班工资基数如何确定
加班费的计算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方法,二是计算基数。
关于计算方法,法律有明确规定,大致为:加点为150%,休息日为200%,法定节假日为300%。争议最多的,集中于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方面。
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第九条及第十四条的规定,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为,有约定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无约定的,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这里所指的“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应为劳动合同确定的工资标准;而正常出勤月工资则包括员工在一个月内所获得的所有工资性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参见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办法
【1995】 309号>)。但在具体操作中,某些用人单位自行确定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甚至以最低工资为计算基数,均属违法行为,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六、调休和加班,谁说了算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另据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的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工作的,应首先安排补休,不能补休时,则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补休时间应等同于加班时间。
可见,休息日加班后,是否安排补休,决定权在企业。优先安排补休,也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其目的是充分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因此,员工应遵守用人单位关于调休的安排。
七、员工加点,用人单位可否安排调休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可见,法律并未规定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拥有像休息日加班一样的“安排调休或支付加班工资”的选择权。
具体操作中,许多用人单位通过合同或者规章制度的形式,与劳动者达成一致,规定对工作日延长工作的时间统一安排调休。这样的约定是否有效?笔者认为,法律没有明确禁止加点可以调休,同时也未赋予用人单位选择权,此种情况下,应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如果用人单位征得劳动者同意,履行了民主程序和告知程序,就应视为有效约定;反之,如果未经协商而自行规定将加点统一作为调休,则属于违法。
八、调休可否累计到下月
在许多用人单位,员工加班后,单位往往通过开“调休单”形式赋予员工休息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员工常会出现本月调休单未能在当月使用完的情形,那么能否累计到下月呢?有些员工提出,当月未能休完的调休假,企业应按照加班工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
但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在休息日加班,企业应首先安排补休。企业通过开调休单的形式赋予员工权利,应视为企业对何时安排调休“决定权”的放弃,员工可以自行决定何时安排自己补休。
那么,员工是否拥有调休还是支付加班工资的决定权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企业既已通过开调休单形式给予员工补休,那么员工只能决定何时调休而不能决定是否调休。因此,在双方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调休单可以累计到下月,但不能折算成加班工资要求企业支付。
九、综合工时制员工如何计算加班
综合计算工时制,指企业因工作情况特殊或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需
要安排职工连续作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采用以周、月、年等为周期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综合计算工时制必须经过批准,未经审批,企业无权自行决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
由于综合计算工时制以被批准的计算周期(周、月、季、年)来计算工作时间,所以其工作时间不受标准工时制最高额的限制。譬如被批准的计算周期是季度,则在一个季度中,总工作时间为20.83天×3月×8小时=499.9小时,而没有每天8小时和每周40小时的限制。但在一个计算周期内,如果工作超过499.9小时的部分,则应计算加班费。
十、不定时工时制员工也有加班吗
与综合计算工时制一样,不定时工时制也属于非标准工作时间制,而且也需要审批,企业不能自行决定实行。
不同于综合计算工时制的是,不定时工时制是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劳动者工作时间不能受固定时数限制的工时制度。一般适用于:一是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二是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三是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职工。
就法律后果而言,不定时工时制除法定节假日延长工时外,不受加班加点的限制。但综合计算工时制仍受这方面限制,只是在计算周期上减少限制。因此,就不定时工时制来说,加班只有一种情形,即在法定节假日工作,此时应支付300%的工资,而在其它时间,用人单位只要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和休息休假权利,均不算加班,也无需支付加班工资。
第四篇:诊断企业文化病症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和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纵观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我们刁每佳发现企业文化普遍凸现出如下种种病症:
病症一:只求外观热闹大搞表面“包装”
案例:
某建筑工程公司10年前的经营业绩就很不错,可在3年前,这家企业的老总从京城高薪请进一个“文化高手”,花巨资构建所谓的企业文化,重新编印了企业画册,规范了员工制服,设置了企划部、公关宣传部等部门,招聘了一些具有表演和公关才能的靓女俊男„„其结果如何呢?一方面是企业花大价钱做了很多有名无实的所谓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让员工学会了务虚不务实,大做表面文章。在表面热闹了两年后,原本经营不错的公司终于受不了这些“花拳绣腿”表面功夫的拖累,只能勉强支撑。
诊断: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创业和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群体精神财富。对于这种精神财富,固然需要人们去挖掘、总结、提升,但绝对不是请一两个所谓的“文化高手”包装一番就能达到的。因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概括、总结、提炼而成的产物,是发自企业最基层思维和智慧的积淀,需要亲力亲为、悉心挖掘并经过漫长时间的考验。其不在于外表华丽的形式,也不在于恢宏磅礴的气势,而关键取决于是否能激起员工对企业的共鸣,只要能唤起全体员工的认同和觉醒,并能自觉指导员工行动,成为企业上下共同的哲学信仰和企业精神,就是非常精彩的企业文化。
病症二:表面重视却不能以身作则
案例:
某食品企业集团,一直想卓有成效的构建起讲究团队凝聚力、讲究诚信、讲究不懈拼搏的企业文化。但是,该企业老板不但刚慎自用、听不得不同意见,而且只要与集团的股东意见有分歧,便不顾时间和地点,大骂股东,严重影响了股东间的团结。这样的企业、这样的老板能构建起自己所期望的企业文化吗?
诊断:
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文化,是经营者文化,是企业领导人文化。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龙头,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和自觉程度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要建设企业文化,领导者本身应成为这种文化的化身,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海尔总裁张瑞敏在谈到自己的角色时说: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可见,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如何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文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是关系企业文化成败的关键。
病症三:僵化守旧不求发展
案例:苹果公司曾因为创新的企业文化而一举成名,成名之后公司一度孤芳自赏,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变化,失去了顾客的喜爱,企业陷入亏损境地。后来乔布斯重掌苹果,将企业文化引入对顾客的关注上。乔布斯曾表示,这次他主动接近顾客,而不是坐在那儿等顾客来找他。仅从他上任当年的第四季度财报上看,苹果公司纯利润就超过1亿美元,成为9年来第四财季业绩最高的一季。
珍断:
企业要注意文化具有两面性,在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中,它是凝聚人心、激励前进的利器。但是当环境或者企业发生变化时,缔造了成功的那种文化,使得组织很难察觉到环境要求新的回应,不良文化有可能成为阻滞前进的罪魁祸首.所以,当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本身战略已经调整时,曾经优秀的文化可能已经丧失了市场竞争力,这时候就需要演进、修正和变迁公司的文化要素。目前,企业文化常见的变化有三种,一是随着企业的成长而发展。比如创业期的公司会有一种生存文化,强调激情、危机感。成熟期会偏重于稳健的执行。第二种是随着企业跨地域的发展而在形式上有变化。也就是说其核心价值观部分可能没有变化,但是其表现形式却可以根据各地习俗有所改变。第三种就是竞争环境的变化,使得公司必须强化自己文化的市场导向。NEC让曾为摩托罗拉立下汗马功劳的卢雷来担任中国公司的总裁,一个重要考虑就是他将有助于把NEC这个“工程师文化的公司”转变为“电子消费品公司”。
病症四:简单复制忽视企业文化的个性
案例:
芬兰的诺基亚公司,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一“以人为本”。于是我们中国的很多企业,也开始效仿诺基亚。好像一夜之间,就冒出很多打出“以人为本”口号的企业,他们自称将此作为自己企业文化的内涵。但“以人为本”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他们往往并不清楚。
诊断:
不少企业为图省事,或闭门造车、随意罗列一些条款;或干脆把别的企业文化模式完全照搬,这的确是一种最简单的做法,但也是一种最没有成效的做法。不同的企业具体情况不同,企业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也存在差异。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在国内,海尔的企业文化很有名,但是“虽然天天有人到海尔来参观,却没有一个人做成第二个海尔”。张瑞敏的这句话说明,企业文化是不能简单复制的。同时,一种文化在一家公司有推动力,在另一家公司却未必有,比如冒险创新对高科技行业来说是一种有利的企业文化,对银行业就不适合。盲目移植过来的企业文化可能没有效果,甚至产生负面作用。国内外的优秀企业,都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的企业。我国企业自觉的文化建设刚刚开始,一般还不具备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更需要重视企业文化个性的发展。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特点,发挥本企业及其文化素质的某种优势,在自己经验基础上发展本企业的文化个性。
病症五:不能持之以恒姐期行为普遍
案例:
国内某企业,打着变革与创新的旗号,希望加快企业的发展。第一年提出要“以人为本”;第二年又提出,我们要“科技领先”;第三年,又变成要“服务第一”,后来,不知为什么又变成了“质量第一”。这种短期行为,根本没有考虑到文化的持续性问题。
珍断:
这个企业的短期行为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是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内涵不甚了解,缺乏深入体会,难以形成上下一致的理念;二是员工心中容易形成推广企业文化只是走过场的印象,不能将所接受的培训落实到行动中去。企业文化建设应是企业的长期行为,靠短期行为不但不会令公司得益,而且是有害的,甚至会加速公司的衰亡。有专家认为,企业要沉淀出一个企业文化需要5-14年的时间。而且,要使文化慢慢渗透到每个人,宣传与引导的活动不能停止。思科中国区副总裁林正刚,在谈思科的文化建设时提出,在文化的形成阶段,首先要制定做事准则,而这个准则要反复地与大家沟通,“讲一次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不同的手段,通过实际行动不断地讲”。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长期努力,持之以恒。只有年年月月地保持对价值观的坚守,对行为规范的遵循,企业创造和倡导的某种文化特质,才能够像空气一样在企业中弥漫,使之在企业的每个角落里生根、开花、结果。
病症六:企业文化口号化公式化
案例:
某企业为了彰显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在企业门口及一些公共场合大打“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以品质创市场,靠信誉求发展”之类的标语横幅,在内部也贴上了“团结、奋进、创新、向上、务实”等标语口号,甚至不惜重金组织一些社会活动,大作宣传。
诊断:
这些口号并没有用错,它们也是企业文化中的一部分。但必须明确的是,企业文化绝非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几条标语,也不仅仅是几句名言警句。这种千篇一律的口号式理念,在没有任何引导、激励或者约束的前提下,是不可能让员工认同的。按照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的观点,企业文化由共通的价值观念和部门行为规范两部分组成。那些表面的符号化的东西根本不是企业文化的必要部分。企业文化是一种需要企业全体员工认同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决非三言两语便可解决。所以企业要以注重科学为基础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国家、企业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文化模式;要根据企业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形成企业的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
第五篇:自我剖次材料
“三比一树”活动自我剖析
根据市纪委的要求和统一部署,从7月10号全市纪委“三比一树”主题教育转入查摆问题阶段后,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排查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业务水平、为民服务宗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认真剖析,找准原因,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以只争朝夕、干事为先的精神,积极投入到“三比一树”活动中来,做好纪检工作,为建设和谐河曲做贡献现结合自己的思想、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刻剖析,以期进一步搞好下步整改工作。
一、存在的不足 在思想作风上: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缺乏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存在实用主义,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才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或干脆不学,还有学习不刻苦、学用脱节等问题。虽然自己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没有真正沉下去,认认真真地学习,深钻细研,而是浮于事务性工作,浮于迎来送往的应酬性工作;没有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而是上级要求学就学一点,不要求学就放一边,要求学哪个内容就学哪个内容,没有要求就很少主动地去学习;在理论联系实际上研究的不深不透,特别是在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工作上做的还不够好,往往是学也学了,记也记了,但用在实
际工作中就感到有些生搬硬套的滋味,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存在学用脱节、学用两张皮的现象;学习专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不分层次,;对理论的钻研不深入,缺乏“挤”劲和“钻”劲。2、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方面存在“两多两少”现象。
(一)是学的多,理解的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始终能够坚持不断加强对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的学习,无论是小组学习,还是自学,都能认真记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二是说的多,具体工作体现少。无论是在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过程中,还是平时工作安排中,都把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时常挂在嘴边,说的比较多,而在具体工作中体现的不够。自觉主动抽时间学习不够。除参加机关党委和党支部组织学习及党校省直分校短期集中学习外,平时自己很少能自觉主动地抽出时间学习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
在工作作风上,专业业务知识掌握得不深不全,工作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有时候也学习点业务专业知识,但有些实用主义的思想,急用先学,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造成学习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不广泛,不深刻。过去我在工作中的开拓创新的意识和专研好胜的精神,在现在的工作中少了一些,多了些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习性。也多了一些自己感觉到是事倍功半的东西。在纪检业务知识方面,对法律知识和各项条规知之甚少。工作缺乏创新,仍然满足于上传下达的陈旧工作方法和思路,缺乏创
新精神。总是看看上边怎么要求的,其他地方是怎么做的,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想,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廉洁自律上,存在要求不严现象。按照“二十字要求、五个表率、八个破除”和“四个不准”的要求,对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进行自查,我认为作为纪检干部,身处反腐前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言行举止,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己虽然能够坚持原则,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但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上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问题剖析 认真分析自身建设上之所以存在必须解决问题的原因,一是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上下的功夫不深,存在重实践轻理论倾向。平时虽然也学习一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深刻认识其思想的精髓,对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的不深,不透。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是虚的东西,没有真正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是武装头脑,坚定信念,净化心灵,指挥行动的重要法宝。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在全局性和敏感性问题上唯上思想较重,属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的表现。二是自己在钻研业务上有惰性,缺乏深学苦读的
恒心忍劲,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缺乏把钻研业务当作一种责任、一种境界的自觉行动。缺乏掌握先进的知识也是发挥先进性具体表现的思想认识。有一种满足于现有水平的思想,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到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许多知识,特别是在维护党的形象和党员权益以及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中,更需要有极高的准确性,需要有较深的专业业务知识和丰富的相关知识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三是廉洁自律意识不强,碍于面子或随众心理可以说是世界观改造不深、党性原则要求不严的反映,身为纪检干部更应注重小节,时刻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厉,才能杜绝问题的产生。
三、整改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认真加以整改。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要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断是非的具体标准。就能在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于一个普通党员来说,就是要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坚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任何时候都不动摇,并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实践。要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纪律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的同时,不断提高理论和工作水平。
二是坚持原则,秉公执纪。工作中,要认真落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多倾听群众的批评和意见,做到廉洁刚正、执纪严明。要不断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要掌握从事纪检工作需要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不断改进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要积极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能力,在查办案件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三是求真务实,强化作风建设。对本委做出反腐倡廉的各项决策,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联动机制,狠抓落实,抓出成效,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四是身体力行,提高个人素质。结合“三比一树”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专业素质,树立“可信”的公正形象,提高道德素质,树立“可敬”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到政治坚强、精通业务,坚持原则、秉公执纪,清正廉洁。五是廉洁自律,从严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四个不准”的精神实质,勤政廉政,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纪政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为党员干部树立勤政廉政的形象。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一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党员干部,重要的一个出发点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说得直白一些,就是真心想着群众,经常问一问自己是不是
把群众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经常想一想工作思路对不对,效率高不高,群众的满意程度如何;经常想一想,是不是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责任感,筑牢思想防线,把握住自己。清正廉洁是纪检干部的基本素质,它不仅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是每一位纪检干部的立身之本,要从那些触目惊心的反面教材中汲取深刻的教训。只有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经常、反复、深入地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我想对这个问题想透彻了,理解清楚了,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和热量,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就能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时刻模范遵守执行《廉政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