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神病院实习日记
11月23日
实习之前,去百度网一搜关于仓山精神疗养院的信息,得到的是一家一级丙等的国营性质的医院,地点位于仓山上渡李厝路66号,仅此而已。关于这所社会福利机构,得到的关注难道仅此而已吗?
11月23日,我们一行十人在上渡永辉门口吹响“集结号”,去往披着神秘色彩的精神病人疗养院。
这是一条陡坡上山路。我们是一组懵懂的爬坡者,飞信群因此得名。疗养院坐落在半山腰上,绿化、采光和空气都还不错。院里很少有人走动,我们的到来使原本安逸的疗养院多了点生气。
引见我们的是护士主管刘秀兰。她介绍到,住院部分为五区,第一病区是康复区不居住病人,供病人定期工娱活动,其余四个区病房结构相同。住着人数不等的病人,男病人为主。其中第四病区是唯一的女病区,人数稍多,住着大约八十名女病号。我们怀着好奇跟随她乘电梯直奔住院部五区参观病房。电梯很宽敞,容得下一个急救病床,可是速度是出奇的慢。
病人齐整得坐在宽敞的活动室里,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异样。他们齐唰唰地投来异样的目光,我们的到来对病人是件新鲜的事情,也许他们很久没有接受过这么多人的探访了。
经过短暂的协商分组,我跟朱建军分在了二楼的第二病区。跟各个病区的主任护士初步接洽之后,我们与院方建立了初步的实习关系。令我欣慰的是,院方的主任医师对社工并不陌生,他们大都比较了解社工,这对打开实习合作空间提供了颇多可能。
出了住院楼,我们围在一起谈论对这里的初步印象。“别看病人安详地坐在一起,其实暗藏杀机,如果真正发生躁狂,有时候真的抑制不住。”这句来自护士主管的话,我印象深刻。
短暂协商,我们初定每周四下午在旧校区召开定期实习督导会,正式实习从第二天开始。散伙。
第二篇:精神病院实习阶段小结
精神病院实习阶段小结
实习有一个多月了,之前一直在精神卫生中心病房三科,也就是传说中的精神病院,跟病人关在一起,每次都是被放出来了才发现今天的太阳原来这么好~而且三科是男病房。母亲大人一早就嘱咐我说:在精神病院实习,别害怕,少说话多做事,好好跟人家大夫学,父亲大人也嘱咐我说:实习了,要勤快,要利索,在这里一个多月,也有颇多感受,其实精神病院并不可怕,精神病人思维广,傻逼青年欢乐多,这话一点都没错。实习的日子,每天疲于奔波,在公交车上的时间就将近三个小时,可是每天跟那些人在一块,却也会有很多快乐和轻松~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性本善,也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也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人心疼……阿弥陀佛,随心随缘。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就略。若是实在放不下,努力让自己能做就是了~人生本就很简单~
实习一个多月,每天早出晚归,早晚饭也吃得匆忙,还会有人惦记着我实习辛苦,这样的朋友值得交~~~
实习这段时间,最大的感悟就是,感恩爸妈把我生成了正常人。一个精神病人,能毁一个家庭,能毁一个家族。有的人十几岁发病,病了几十年,一直都是爸妈或兄弟姐妹或兄弟姐妹的孩子照顾自己。在科里经常看到步履蹒跚的爷爷奶奶带着吃的来看望儿子……不知道他们还能活几年可以照顾儿子……有人带着儿子来评残,希望拿个残疾证,将来自己不在了,儿子还能领个馒头吃……还有的人,一家子精神病,可怎么办……
当遇到点困难和挫折就觉得自己可怜,悲哀到无以复加的时候,却不知道,世界上更可怜的多的人大有人在。考不上研算什么,找不到工作算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刚来的那几天,见到一些人一些事,总会觉得心疼,忍不住流泪。觉得病人很可怜,可是医护更可怜,家属更更可怜……爱心泛滥,却总是觉得很受伤。缺少智慧的濡养,仁爱的力量就会不够,所以说还是自己不够坚强。当你谦卑却有力量……貌似一直缺力量。想起《无限生机》里说的:“一个急诊部医生最好的墓志铭,不在于他成功地救活过多少人,而在于面对多少次死亡仍然不会被打垮……”特别喜欢这部电视剧。当我穿上白大褂,内心的神圣感不亚于穿上汉服……
有的人,自己的家人都不照顾;有的人,亲人的家人也照顾得很好。有的家属,经常来探望病人;有的家属,轻易不来一回,来一回就闹一回……
见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个世界本不冷漠,可我们能做些什么?我还是不足以潇洒到略过,这颗心啊……
不知道你会不会为父母端屎端尿、铺床盖被、喂食送水……而医护人员会为患者做这些,尤其是精神病院里那些面对没有自知力病人的医护人员,没有见过,就不会体会到他们为病人操劳时的尽心尽力。不去深入了解,就不会知道人家背后有多么用心多么操心……很多时候,有些人的好,外人永远看不到……反正人家也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
科里有卢主任,徐大夫、赵大夫、刚大夫、张大夫;方护士长、七八个男护,四五个女护,还有个孕妇姐姐经常拉着我说说话看电视~他们都是很好的人,可爱的人。也有很多病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照顾大傻吃饭,还把自己的鸡蛋给大傻吃的钱大爷~教我下象棋的金宝华,我在科里最后一天下午要走的时候,他还过来跟我握手,说:“咱有缘出去再见~”每天很欢乐地跟我打招呼的二傻~很喜欢吃肉的小三子……也有很多极品:吴守成、黄建东、王义童、小地球、长头发大爷……
4月8号那天回到科里,xx问我昨天怎么没来,不枉我喂了他那么多天的饭,一勺一勺地喂,一遍一遍地说:“张开嘴……嚼一嚼……咽下去……”后来他能自己吃饭了,真的相当欣慰~~~
张剑对人很有礼貌,而且生活习惯很好,叠的被子都是豆腐块。当我对他赞扬时,他说,应该的,上过大学,受过高等教育,自然养成了好习惯。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多大学生,都不如这个精神病人。
微笑,是最好的沟通,当你对他笑的时候,他也会对你笑,虽然大多数人的笑都很僵硬,甚至有的人都不会笑了,但他也会回复你一个善意的眼神。
第一次做所谓的心理治疗,是给抑郁症的路和龙,总是很容易共情。然后回来恶补抑郁症的相关知识。想起大二那时候,孤单和悲哀到无以复加,持续一学期的心境低落,除了自杀倾向,每一条都像抑郁症……可能也有心脾两虚吧,所以会心悸、贫血,感恩赵老师给我开的药,给我的书;感恩娜姐带着我领着我叫着我,对我不离不弃……抑郁症的恢复,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社会支持系统。可是,哪有那么幸运可以有那么多支持,唯有学会自己支持自己。如今,受到创伤之后的恢复能力越来越强,我再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让自己陷入那样的境地。本就无所依靠,只有依靠自己。
这么多年总会做相似的梦,那些梦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改变环境,却是相同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建议再好,也得符合对方的水平高度。跟一个半岁小孩说不能尿床,他做不到,就是冥顽不化么?是提建议的人不懂吧。
精神病人药不能停!我们相对于圣人而言,也算精神病人吧,你可找到了自己的药?我的药,目前是儒家经典。
总会想起自己在国学社的样子,活泼的时候像个小孩,严肃的时候像个老妈,训人的时候像个老大,师弟师妹跟前敢说敢做,能撑起一片天,在师哥师姐跟前又会毕恭毕敬唯唯诺诺……
忽然觉得这些年变化很大。犹记得大一在潜心学堂,有看着不对的现象就跟校长反应,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李老师跟同学说起我,第一句就是我很直。还记得那次李老师开完会还回头问我一句:“你看这样行么?”开大会时,作为一个旁观者,却要插手人家的管理,有次张口欲言,旁边的崔师哥拍了拍我赶紧制止我那些所谓的“正义之词”。那时候清高,总是寻一个真,一个对,横冲直撞的劲应该也伤了不少人。如今,倒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不该自己管的就不管,实习的第一天接待我们的医务科主任就这样教我们,我也曾这样教师弟,这是进步么?以前讨厌世故讨厌圆滑,不想变成我讨厌的样子,如今这样,是否是我讨厌的?母亲大人说,要学着为人处世,也许,世故没有错,是一种灵活变通,错的是,巧言令色。如今的我越来越现实,是没有坚持理想,还是学会了适应?记得刘玉老师说,愤世嫉俗都是对环境的不适应。很久都不愤世嫉俗了,去年还很自豪地对《济南时报》的记者姐姐说,学传统文化,我不愤青。最初的理想我还记得,只是越来越明白,脚踏实地,才能实现理想~
2014年4月12日
4月14日转到心理科,刚一上班,赵主任就问我们在病房这一个多月都有什么收获什么感悟。我有很多,却没敢说一句。
你的思想行为决定了你的社会支持,一切都取决于自己。可是,这又太理想化。
xx有强迫症,洁癖,但她有良好的家庭支持,丈夫对她很好,所以恢复得很快。而马利敏,双目失明,丈夫不待见她,在家总是被嫌弃,所以才会有焦虑和抑郁吧。她丈夫也是个极品,家住芙蓉街,来洛口陪床,这么近都能水土不服,其实是不想来吧。看到他嫌弃马丽敏的样子,我都想搧他。
这一周科里给贫困的精神病人免费发药。对于精神病人,国家有各种补助,比如免费领药的这些,普通的每人每年500块,而彩金救助每人每年800块。这些补助,有的人花不完,有的人不够花,反正我见过的医生都会想方设法帮他们拿到更多的药。陈老师说,国家政策灵活执行,也是为了造福更多的人。当你觉得政府贪污腐败不值得信任时,你又为你的国家你的民族做了多少?当我说起彩金救助时,亮亮师兄说:“那以后多买点彩票~”而又有多少人,买彩票是奔着中奖去的……
时不时的还有人来评残,当你面对一家子的精神病人、智力低下,没有精神残疾的那个还是个身体残疾,照顾操持着一大家子,她说愁得慌,你能说什么?
那天有个叔叔来给他姐姐拿药,姐姐的病情很不好,医生建议住封闭式病房,他说,要不是母亲不舍得,早送来了,母亲八十多了非要亲自照顾姐姐。好几年前,爸爸受不了姐姐的病,吃了姐姐的安眠药自杀了……都说女人是弱者,但母亲从来都是强者~!
第三篇:精神病院实习阶段小结
精神病院实习阶段小结
实习有一个多月了,之前一直在精神卫生中心病房三科,也就是传说中的精神病院,跟病人关在一起,每次都是被放出来了才发现今天的太阳原来这么好~而且三科是男病房。母亲大人一早就嘱咐我说:在精神病院实习,别害怕,少说话多做事,好好跟人家大夫学,父亲大人也嘱咐我说:实习了,要勤快,要利索,在这里一个多月,也有颇多感受,其实精神病院并不可怕,精神病人思维广,傻逼青年欢乐多,这话一点都没错。实习的日子,每天疲于奔波,在公交车上的时间就将近三个小时,可是每天跟那些人在一块,却也会有很多快乐和轻松~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性本善,也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也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人心疼„„阿弥陀佛,随心随缘。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就略。若是实在放不下,努力让自己能做就是了~人生本就很简单~
实习一个多月,每天早出晚归,早晚饭也吃得匆忙,还会有人惦记着我实习辛苦,这样的朋友值得交~~~
实习这段时间,最大的感悟就是,感恩爸妈把我生成了正常人。一个精神病人,能毁一个家庭,能毁一个家族。有的人十几岁发病,病了几十年,一直都是爸妈或兄弟姐妹或兄弟姐妹的孩子照顾自己。在科里经常看到步履蹒跚的爷爷奶奶带着吃的来看望儿子„„不知道他们还能活几年可以照顾儿子„„有人带着儿子来评残,希望拿个残疾证,将来自己不在了,儿子还能领个馒头吃„„还有的人,一家子精神病,可怎么办„„
当遇到点困难和挫折就觉得自己可怜,悲哀到无以复加的时候,却不知道,世界上更可怜的多的人大有人在。考不上研算什么,找不到工作算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刚来的那几天,见到一些人一些事,总会觉得心疼,忍不住流泪。觉得病人很可怜,可是医护更可怜,家属更更可怜„„爱心泛滥,却总是觉得很受伤。缺少智慧的濡养,仁爱的力量就会不够,所以说还是自己不够坚强。当你谦卑却有力量„„貌似一直缺力量。想起《无限生机》里说的:“一个急诊部医生最好的墓志铭,不在于他成功地救活过多少人,而在于面对多少次死亡仍然不会被打垮„„”特别喜欢这部电视剧。当我穿上白大褂,内心的神圣感不亚于穿上汉服„„
有的人,自己的家人都不照顾;有的人,亲人的家人也照顾得很好。有的家属,经常来探望病人;有的家属,轻易不来一回,来一回就闹一回„„
见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个世界本不冷漠,可我们能做些什么?我还是不足以潇洒到略过,这颗心啊„„
不知道你会不会为父母端屎端尿、铺床盖被、喂食送水„„而医护人员会为患者做这些,尤其是精神病院里那些面对没有自知力病人的医护人员,没有见过,就不会体会到他们为病人操劳时的尽心尽力。不去深入了解,就不会知道人家背后有多么用心多么操心„„很多时候,有些人的好,外人永远看不到„„反正人家也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
科里有卢主任,徐大夫、赵大夫、刚大夫、张大夫;方护士长、七八个男护,四五个女护,还有个孕妇姐姐经常拉着我说说话看电视~他们都是很好的人,可爱的人。也有很多病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照顾大傻吃饭,还把自己的鸡蛋给大傻吃的钱大爷~教我下象棋的金宝华,我在科里最后一天下午要走的时候,他还过来跟我握手,说:“咱有缘出去再见~”每天很欢乐地跟我打招呼的二傻~很喜欢吃肉的小三子„„也有很多极品:吴守成、黄建东、王义童、小地球、长头发大爷„„
4月8号那天回到科里,xx问我昨天怎么没来,不枉我喂了他那么多天的饭,一勺一勺地喂,一遍一遍地说:“张开嘴„„嚼一嚼„„咽下去„„”后来他能自己吃饭了,真的相当欣慰~~~
张剑对人很有礼貌,而且生活习惯很好,叠的被子都是豆腐块。当我对他赞扬时,他说,应该的,上过大学,受过高等教育,自然养成了好习惯。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多大学生,都不如这个精神病人。
微笑,是最好的沟通,当你对他笑的时候,他也会对你笑,虽然大多数人的笑都很僵硬,甚至有的人都不会笑了,但他也会回复你一个善意的眼神。
第一次做所谓的心理治疗,是给抑郁症的路和龙,总是很容易共情。然后回来恶补抑郁症的相关知识。想起大二那时候,孤单和悲哀到无以复加,持续一学期的心境低落,除了自杀倾向,每一条都像抑郁症„„可能也有心脾两虚吧,所以会心悸、贫血,感恩赵老师给我开的药,给我的书;感恩娜姐带着我领着我叫着我,对我不离不弃„„抑郁症的恢复,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社会支持系统。可是,哪有那么幸运可以有那么多支持,唯有学会自己支持自己。如今,受到创伤之后的恢复能力越来越强,我再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让自己陷入那样的境地。本就无所依靠,只有依靠自己。
这么多年总会做相似的梦,那些梦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改变环境,却是相同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建议再好,也得符合对方的水平高度。跟一个半岁小孩说不能尿床,他做不到,就是冥顽不化么?是提建议的人不懂吧。
精神病人药不能停!我们相对于圣人而言,也算精神病人吧,你可找到了自己的药?我的药,目前是儒家经典。
总会想起自己在国学社的样子,活泼的时候像个小孩,严肃的时候像个老妈,训人的时候像个老大,师弟师妹跟前敢说敢做,能撑起一片天,在师哥师姐跟前又会毕恭毕敬唯唯诺诺„„
忽然觉得这些年变化很大。犹记得大一在潜心学堂,有看着不对的现象就跟校长反应,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李老师跟同学说起我,第一句就是我很直。还记得那次李老师开完会还回头问我一句:“你看这样行么?”开大会时,作为一个旁观者,却要插手人家的管理,有次张口欲言,旁边的崔师哥拍了拍我赶紧制止我那些所谓的“正义之词”。那时候清高,总是寻一个真,一个对,横冲直撞的劲应该也伤了不少人。如今,倒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不该自己管的就不管,实习的第一天接待我们的医务科主任就这样教我们,我也曾这样教师弟,这是进步么?以前讨厌世故讨厌圆滑,不想变成我讨厌的样子,如今这样,是否是我讨厌的?母亲大人说,要学着为人处世,也许,世故没有错,是一种灵活变通,错的是,巧言令色。如今的我越来越现实,是没有坚持理想,还是学会了适应?记得刘玉老师说,愤世嫉俗都是对环境的不适应。很久都不愤世嫉俗了,去年还很自豪地对《济南时报》的记者姐姐说,学传统文化,我不愤青。最初的理想我还记得,只是越来越明白,脚踏实地,才能实现理想~
2014年4月12日
4月14日转到心理科,刚一上班,赵主任就问我们在病房这一个多月都有什么收获什么感悟。我有很多,却没敢说一句。
你的思想行为决定了你的社会支持,一切都取决于自己。可是,这又太理想化。
xx有强迫症,洁癖,但她有良好的家庭支持,丈夫对她很好,所以恢复得很快。而马利敏,双目失明,丈夫不待见她,在家总是被嫌弃,所以才会有焦虑和抑郁吧。她丈夫也是个极品,家住芙蓉街,来洛口陪床,这么近都能水土不服,其实是不想来吧。看到他嫌弃马丽敏的样子,我都想搧他。
这一周科里给贫困的精神病人免费发药。对于精神病人,国家有各种补助,比如免费领药的这些,普通的每人每年500块,而彩金救助每人每年800块。这些补助,有的人花不完,有的人不够花,反正我见过的医生都会想方设法帮他们拿到更多的药。陈老师说,国家政策灵活执行,也是为了造福更多的人。
第四篇:精神病院实习的一些收获
20040757心理学史振诚
精神病院实习的一些收获
十月二十五号我们04级的半数同学参观了武汉人民医院附属医院精神病院,这次实习让我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病例1:某男,16岁,高一学生。约在14岁出现轻微幻觉之后病情加重出现幻听,患者和同学的关系一般,没有知心朋友也没有敌对同学,无同学矛盾也没有师生矛盾。但他觉得同学在背后议论他,别人都知道自己的想法。患者说看见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并与节目主持人聊天。患者在初一时学习成绩很好,下半学期末睡眠不足。初二时和表哥一起住对表哥极其发感,一天要刷几次牙,下学期无法集中注意力,很难控制自己导致成绩下滑;初三时数学老师经常批评他,他觉得这个老师对他很好他很感激该老师。患者的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考上重点高中;在中考之前幻觉十分严重导致中考不顺利。经医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对患者进行了心理加药物治疗。患者报告他进入医院接受治疗的第二天所有的幻觉便消失了,一直未复发。他吃药后走路象踩在棉花上,象作梦一般。
患者觉得同学在背后议论他,别人都知道自己的想法。这属于幻听和幻想。患者说看见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并与节目主持人聊天。这属于幻视;他没有要好朋友我觉得有可能是他想别人能重视他。另外他特别反感他的表哥有可能是想有自己的空间,不想别人进入自己的空间。一天要刷几次牙有可能是因为有一些轻微的强迫症。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二天症状消失有可能他的病因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象来自家庭的压力父母希望他能考上重点高中。自身压力无法集中注意力很难控制自己。
病例2:某男,高中学生,已休学。患者年幼时煤气中毒晕倒,后经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在初中时有一次吃鸡蛋,吃完后感到头脑发硬、头晕,觉得自己将鸡蛋吃到了脑子里。患者初三复读一年后考入当地较好的高中,高中的同学学习成绩都很好,患者经过努力在高一下半学期成绩冲进了前20名,但成绩还是不如宿舍的另外7位同学。在这之后学习成绩又下降了。患者经常怀疑自己脑子有问题,认为自己神经衰竭、脑萎缩。在05年9月出现失眠、记忆力减退、晕倒等症状。患者在出现症状在当地医院打针,症状没有消失并且严重了,后用迷信的方法治疗症状更加严重了;父母接着带他去北京看病也没有明显效果。后来在协和医院接受治疗后出现电击症状,抽搐、斜肩、卷缩在地上、口吐白沫。而后医生打了一针症状就消失了。后来患者转到人民医院,医生用暗示方法治疗,“你一吃药神经就会慢慢张开”。接受治疗22天后,心情愉快,主动提出让父母带他出去玩的要求。
患者经常怀疑自己脑子有问题,认为自己神经衰竭、脑萎缩。这属于疑病。患者接受了多种方法的治疗包括科学的非科学的。患者在患病较重期间没有食欲,情绪低落,心情不好,睡眠不足。这属于抑郁症。
病例3:某女,20岁,休学。
6、7年前继父强迫其改姓,经常打骂她,导致她情绪不佳,学习受影响。初一时,因为受到同学歧视,同学说闲话,自患者觉得压抑。于是初二换班,学习状态还是不佳,加之患者自己要求过高多次失败导致情绪低落。初二复读了一年开始效率较高,数学成绩提高。但半年后成绩又下降,患者接受不了最终回家。患者在一次在家看国际新闻,看到关于一场战争的报道,便大哭不止,觉得自己会成为受害者,在街上觉得有人要害她。听到有很多说她是坏人的声音。患者从14岁开始反复住院。在住院过程中患者多次有过想打护士长的冲动,也出现了一两次打护士长的行为。在和患者谈话的谈话中患者思维清晰,对自己的症状描述细致,而且对所服的药物名称和功能十分了解,还用了心理学专业术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概括。患者认为自己能力很强,随便可以做好很多工作。患者在街上觉得有人要害她。这属于被害妄想。听到有很多说她是坏人的声音。属于幻
听。另外患者有强迫性妄想。另外患者有超价观念认为自己能力很强,随便可以做好很多工作。
参观结束后,带队老师还跟我们进行了交流,她告诉我们精神病很难会有治愈的病例,而且精神病的患者病好之后要持续使用药物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患者患病了而不自知,象我们在参观三楼的男病室时,就听到一位患者说这样一句话“我们这里没有神经病”。有些患者知道自己有病但不能接受自己换了精神病。不想接受治疗想离开医院。象在四楼女病室参观的过程中就发现一位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女病人一直叫喊着要出去,后来混在我们的队伍中还是被认了出来。现在的学生患精神病的患者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学习的压力和家庭的原因。
第五篇:精神病院责任
民 法
第十七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该条中并没有指定“精神病院”作为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并且住院的精神病人的入院、出院、治疗等各个环节均需要其家属的同意与支持。所以,住院的精神病人的实际监护人仍为其配偶、父母、子女或其他近亲属。
监护权的设计有严格的程序,监护权的转移也必须经当事人按法律途径办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第15条规定:“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协议确定监护人的,应由协议确定的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第22条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全部或部分委托给他人”。而事实上,医院并未与病人达成监护权(包括部分监护权)委托协议。故我们并不认同医院一旦接受病人入院就等于接受监护权委托的观点。
医院以治疗为目的接受精神病人入院后,应责无旁贷地负起医疗、护理责任,在无家属陪护时,亦有责任保护病人的人身安全,但这并不等于负起监护责任。医院的责任是做好医疗、护理和安全管理工作,明确的讲,精神病医院只在有过错的情况下,对患者住院时受到侵权和或伤害承担适当的医疗、护理和管理过错责任。这种过错责任不是基于民法的监护关系,也不是基于监护责任的转移,而是基于现行法律规定及病人和医院共同认可的医疗关系。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160条: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我们认为,在精神病人意外事件中,精神病院如有过错,应负补偿而非赔偿责任。本院医务人员尽心尽力无过失责任,医院设置和制度亦无问题,精神病人发生意外,我院积极救治,尽心护理,最大可能的防治事态扩大。医院应无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