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信息公开办法
山东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事业单位社会公益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监督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经各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并取得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以下简称登记管理信息)是指事业单位在登记管理机关对其依法核准登记和日常监管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四条 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应当遵循合法、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
第六条 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级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工作,具体工作由各级登记管理机关承担。
第七条 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的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工作。
第八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登记管理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省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登记管理信息进行审查。
事业单位对登记管理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报举办单位或者有关部门确定。
第二章 公开的内容
第九条 依法设立登记的信息:单位名称、住所、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经费来源、开办资金、举办单位、章程以及开展业务活动所要求的资质等。
第十条 依法变更登记的信息:单位名称、住所、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经费来源、开办资金、举办单位等。
第十一条 依法年度检验检查的信息: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二)资产损益情况;
(三)变更登记的执行情况;
(四)绩效和受奖惩情况;
(五)涉及诉讼情况;
(六)社会投诉情况;
(七)其他需要公开的情况。
第十二条 按照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等重大信息,应当及时、准确予以公开。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
第三章 公开的方式和程序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应当在本单位网站公开;不具备条件的也可采取广播、电视、报刊、本单位的办事大厅、公开栏或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第十五条 对本办法第九条至第十二条所规定的信息,事业单位应当在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自信息公开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公开的内容和方式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法律、法规对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根据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事业单位申请获取该单位履行公益职责过程中形成的登记管理信息。
第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事业单位申请获取登记管理信息的形式以及事业单位受理、办理和答复申请人的工作程序、时限、费用等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监督和保障
第十八条 机构编制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级和下一级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工作的考核,并适时组织开展社会评议。考核结果和社会评议结果应当作为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内容之一,并予以公布。
第十九条 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对登记管理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对违法或者不当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
第二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事业单位不按规定履行登记管理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负责该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工作的同级或上级机构编制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予以调查处理。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在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机构编制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机关按规定权限予以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不按规定履行登记管理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不及时更新公开的登记管理信息内容的;
(三)公开不应当公开的登记管理信息的;
(四)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登记管理信息的;
(五)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
(六)隐瞒或者捏造事实的;
(七)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行为的。
第二十二条 事业单位有第二十一条规定情形的,登记管理机关应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视情况给予警告处罚,或在年度检验检查中对其作出不合格决定。
第二十三条 机构编制部门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未予整改的事业单位,暂停办理其机构编制事项。
第二十四条 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单位预算,保障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篇:山东省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山东省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本报告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根据山东省17个设区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人民政府53个部门及直属机构(以下简称省政府部门)的2010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编制。本报告由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出现的举报、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等五个部分组成。
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0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山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山东”(http://www.xiexiebang.com)。
一、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概述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重要举措。2010年,全省政府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办法》精神,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在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程序、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强化监督考核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根据《条例》要求,针对《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我省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了《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草案),并发全省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及直属机构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办法》(草案)经省政府第7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0年5月28日以省政府令第225号发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根据《条例》和《办法》规定,为进一步推进、指导和规范我省各级政府及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省政府办公厅对《山东省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工作规定(试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试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虚假或不完整信息澄清工作办法(试行)》、《山东省行政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审核办法(试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六个制度规定进行了修改,并请省监察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保密局、法制办、编办等部门会签后,以鲁政办发[2010]70号文件正式印发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贯彻执行。
为推进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省编办制定了《山东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办法》(鲁政办发[2010]73号),该办法对信息公开的主体、公开的内容、公开的方式和程序、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和保障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0]71号),文件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建设、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政府网站建设、保密审查、监督保障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加明确、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意见。
(二)加强监督检查,推进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根据《办法》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0]71号)文件要求,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了《2010年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估指标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情况、制度建设情况、主动公开情况、公开平台建设情况、查阅服务中心情况、依申请公开情况、收费减免情况、保密审查情况、投诉和行政复议诉讼情况、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情况、报告情况、监督检查情况、公众满意度情况、培训创新情况以及对本区域(系统)公开工作的推进指导情况等15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细化分解,确定了69个量化指标和测评分值。要求全省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省政府部门按照考核评估标准进行自测自查,并将自查情况报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了考核测评工作方案。
2011年初,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及直属机构做好2010年的政府信息公开报告的编制工作,结合考核自查测评,对本行政区域、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水平。
(三)加强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改善和丰富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2010年11月16日,设于山东省档案馆新馆内的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新馆的政府信息查阅中心面积约1000平方米,配置了电脑和打印机,并设有复印室、休息室和阅览室。省图书馆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也增配了电脑和座位。省政府办公厅为省档案馆和图书馆的信息公开查阅中心编制、提供了《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法规政策文件汇编》、《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名录》、以及《条例》、《办法》和《山东政报》等资料,省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的软件、硬件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青岛市按照“全市统一、两级集中分建”原则,进一步完善网上执法平台功能建设,建成了有关行政处罚权网络运行平台和电子监督平台,确保行政处罚事项科学管理和高效透明运行,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滨州市突出抓好信息公开渠道的创新工作,不断探索公开新形式,扩大公开范围,2010年突出抓了“阳光政府便民行——政府信息公开一点通”(简称一点通)的开发建设工作,成为滨州市政府2010年推进政府信息化的重点工作。
(四)加强推进政府主要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深化和丰富政府信息公开内容
在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的同时,加强推进政府主要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力度,不断深化和丰富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
省财政厅在全省财政系统和省直部门稳步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通过省财政厅网站,在公开预算报告的基础上,还主动公开了2009年山东省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执行情况表、2009年省级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执行情况表、2010年山东省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表、2010年省级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表、2010年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支出表等10张预算表和10张决算表。
省公安厅在全省公安系统部署开展了“公安服务在线”建设。目前,全省17市公安机关已全部建成了依托互联网,集网上咨询服务、受理审批、政务公开、政策宣传、互动交流、社会监督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安服务在线”,较好地方便了人民群众。
根据《山东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办法》(鲁政办发[2010]73号)精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
(五)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为切实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推进政府信息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部分市人民政府建立了学习培训制度,定期对全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枣庄市组织政务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系统工作培训3期,参训人员300余人次。烟台市先后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调度会议8次,对市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泰安市举办培训班4期,参训人员200多人次。日照市举办了全市政府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培训班,对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工作进行了培训。潍坊市先后三次分片举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理论政策学习培训班,邀请了有关领导和专家授课。这些活动都有力地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2010年,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共计1190377条,其中,17个设区市人民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33901条,省政府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6476条。2010年省政府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包括:
1、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
主动公开省政府制定的政府规章和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山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山东省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办法》、《海阳2012年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知识产权保护规定》、《山东省治理超限和超载运输办法》、《山东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山东省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山东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规定》等。主动公开的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各行业发展规划包括:《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外开放专项规划》、《山东省省管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三年规划》、《关于征求<山东省“十二五”城镇体系建设规划>意见和建议的通知》、《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2011-2015年)》、以及服务业、水利、文化产业等各方面发展规划。
主动公开的城市总体规划、其他各类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包括:《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0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
2、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民生工作方面。主动公开了《山东省棉花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山东省油料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以及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种畜禽进出口引进审核等与广大农民利益密切联系的信息。
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等方面。山东省卫生厅定时对2010年山东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以及医疗服务情况进行通报,让公众及时了解最新情况,为控制疫情扩散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卫生厅还在门户网站上设置了省市医疗机构查询、疾病控制机构查询、免疫接种门诊查询、医疗专家查询等系列查询栏目,为群众查询和利用相关信息提供了方便。
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方面。主动公开了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建设项目用地批文及审批结果、新建住宅交付使用证、经营性土地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结果等信息,如《山东省城镇临时建设、临时用地规划管理办法》、《山东省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山东省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等。
公共卫生方面。主动公开了山东省药品及医疗器械质量公告、医疗事故鉴定情况、执业医师注册、食品药品监督收费、医疗收费标准等信息,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10-2011年)》、《2011年全省卫生科技教育与外事工作要点》、《山东省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调查实施方案》、《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关于进一步做好消除麻疹工作的通知》、《山东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服务管理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等。
教育方面。主动公开了义务教育收费、教育费用减免等方面的政策和公众教育收费、招生考试等方面的信息,如山东省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信息、《二〇一〇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2011-2015年)》、《山东省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2011-2015年)》、《山东省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2011-2015年)》、《关于做好2011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公布山东省2010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的通知》、《山东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意见》、《山东省中小学校方责任保险工作管理办法(暂行)》等。
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方面。主动公开了山东省劳动就业、城镇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伤残津贴、抚恤金等方面的信息,如《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修订)》、《关于推进我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指导意见》、《关于先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办法(试行)》、《山东省劳动合同管理操作指南》、《山东省全面推进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山东省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选聘村官等就业信息等。
民政方面。主动公开了山东省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低保申请、优待抚恤、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相关信息,如全省社会福利院名录、各类优抚对象抚恤标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等信息。
此外,还主动公开了一批与社会公众及企业密切相关的信息,如《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关于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生活必需品、商品价格走势等信息。
3、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
重大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情况及工程进度情况方面。主动公开了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建设的详细情况等,如《2010年山东省高速公路信息系统备品备件采购招标公告》、《东营市河口区2010年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原料贮存池工程政府采购竞争性第二次谈判公告》等
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方面。主动公开了2010年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中标公告、招标公告、监督情况,以及供应商注册、中介机构等信息,如山东省《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暂行规定》、《山东省2010年政府采购社会代理机构考核工作方案》、《山东省2010年非通用类农机购置补贴产品招标选型公告》、《2011年山东省省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及山东省新认定乙级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名单等。政府财政预算、决算和实际支出以及审计情况方面。主要包括《山东省2009年财政决算表》、《关于山东省2009年财政决算和2010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2009年山东省一般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等。
4、政府机构和人事
政府机关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方面。主动公开了省政府机关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人简历、人事任免等。
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等情况方面。主动公开了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录用实施意见、实施方案、招录简章,以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条件、提拔任用资格和选拔程序等信息,如《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招考简章》、《山东2010年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简章》等。
(二)公开形式
1、政府网站
全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在政府门户网站上设立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省政府利用“中国·山东”政府门户网站上的政府信息公开管理系统,对53个省直部门和单位的政策性规范性文件等政府信息公开进行了集中管理。同时,省政府各部门都设有自己的门户网站,也都在本部门的网站上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发布和更新本部门政府信息,利用自己的门户网站对本部门的政府信息进行更加广泛更加全面的公开。
2、政府公报 全省各级人民政府通过政府公报公开了大量重要行政法规、政府规章,各政府机关的主要规范性文件,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以及人事任免、机构设置、奖励表彰等政府信息。2010年,《山东政报》(山东省政府公报)严格执行文件发布的确认程序和规定,准确处理保密和公开的关系,扩大了鲁政字、鲁政发明电、鲁政办字、鲁政办发明电等文件的发布数量,把“凡是应该公开的文件”及时地通过《山东政报》以标准文本的形式公开发布。2010年,《山东政报》共印发24期、发布有关文件250件。继续向全省广大基层单位免费赠阅《山东政报》,涵盖17个市、140个县市区的政务服务大厅、图书馆、档案馆、长途车站、医院、宾馆。
3、公共查阅点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进一步完善了在省档案馆和省图书馆设置的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省档案馆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的面积由原来的200多平方米增加到1000多平方米,并增配了一批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全省17个市人民政府在各地的档案馆、图书馆或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设置了不同形式的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查询场所,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工作条件,方便公众进行查阅。
4、新闻发布会
201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共举办26场次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编发27期《新闻发布工作简报》,编印出版了《2009新闻发布》。
新闻发布会的组织策划水平、民众关注度、媒体报道重视程度等大幅提高。一是突出了我省经济发展重大战略的新闻发布。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高层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新闻发布会。二是突出了文化建设成就的新闻发布。如:山东省“公民基本道德行为40则”普及行动新闻发布会、山东省文物发展暨省博物馆新馆开馆新闻发布会、《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新闻发布会等。三是突出了重大活动的新闻发布。如:2010(香港)山东周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届鲁台经贸洽谈会新闻发布会、2010山东台湾名品博览会系列发布会等。省政府领导及省政府新闻发言人还不定期地接受采访或约见记者,通报省政府决策及工作的有关信息。
此外,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还积极探索创新,拓宽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以及设置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多种形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0年,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2262件,申请的内容主要涉及用地批文、土地规划、房屋动拆迁许可证及补偿安置标准、企业改制、交通管理及道路信息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均已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办结。其中,17个设区市人民政府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1747件,经审查同意公开9220件,部分公开946件,不予公开636件,信息不存在等其他情况945件;省政府部门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15件,经审查同意公开447件,部分公开6件,不予公开20件,信息不存在等其他情况42件。
2010年,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对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费用共计17170元。
四、举报、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0年,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举报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维护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2010年,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收到相关政府信息公开情况举报1件;收到申请行政复议3件,均已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提起行政诉讼9件,均按照法定程序积极应诉,部分仍在审理中。
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0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平稳推进,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但与《条例》和《办法》的要求,以及社会的期望,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是: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需要进一步拓展,工作队伍、人员培训及相关保障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有待进一步推进等等。2011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继续加强对全省政府系统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抓好《条例》和《办法》的学习贯彻落实,提高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完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公开领域,深化公开内容,提高公开时效,完善公开平台,继续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继续深入健康开展。
二是做好全省政府系统信息公开考核评估工作。按照《2010年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估指标表》确定的15项工作情况、69个量化指标和测评分值,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全省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进行考核测评,并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三是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查阅中心的作用。省档案馆新馆和省图书馆已经按照《条例》和《办法》的要求,设置并改善了省级政府信息公开的查询场所。今年重点推动各级市人民政府完善两馆查阅中心。加强和完善有关政府信息的报送和查阅制度建设,形成规范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制。推广滨州市政府“一点通”经验,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四是推动有关部门加强所属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在指导、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好《山东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办法》(鲁政办发[2010]73号)的同时,督促、指导教育、医疗卫生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所属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
五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培训工作。针对队伍现状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各种方式、针对各个层次的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第三篇:山东省行政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审核办法(试行)
山东省行政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审核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第三条 公文类信息公开工作遵循依法、及时、高效的原则,按照“谁起草、谁审核,谁公开、谁负责”的要求进行,在公文产生的过程中同步确定其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三种属性。
第四条 行政机关内负责公文类信息公开审核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信息公开审核机构”),管理、指导、协调本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的审核工作。
第五条 政府机关公文的草拟部门在完成公文草拟的同时,应当根据公文的内容,在发文单上注明其属性;属于不予公开的,应当具体注明不予公开的理由。
第六条 信息公开审核机构在审核公文时,应当以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同时审核草拟部门确定的属性是否准确,不予公开的理由是否充分。
信息公开审核机构认为草拟部门确定的属性不符合《条例》和《办法》的要求,可以商请草拟部门重新确定属性;协商不一致的,可以提出审核意见,由公文签发人确定。
第七条 公文签发人在签发公文时,有权最终确定其公开属性。
第八条 对于联合发文,各联合发文机关应当协商确定公文公开属性。公文签发后,主办机关应当将其属性反馈给其他联合发文机关。
第九条 公文印发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按照其公开属性,及时编入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属于主动公开的,应当在法定时间内通过适当途径发布。
对于部分内容需要保密的公文类信息,可采用简本的形式将需要公众知晓的内容予以发布。
第十条 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和保密部门应当配合信息公开审核机构做好公文类信息公开属性的审核工作。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产生或保存的其他非公文类信息公开的审核,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篇:《山东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办法》自查报告
邹平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贯彻落实《山东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办法》
情况自查报告
我中心在局党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办法》,指定专人负责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基本情况如下:
一、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保密审查机制情况。我中心按照“谁公开、谁审查”“先审查、后公开”的原则,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认真执行,重大信息及对部分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公开时报局党组确定。未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
二、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主动公开机制情况。我中心及时将机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和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我局信息网向社会公开。
三、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报告制度情况。建立法人登记以来我中心每年按照规定填写报告书并及时报送。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对部分信息未能做到及时、准确的公开;公开方式单一。我中心在日后的工作中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重大信息及时准确的予以公开;创新公开方式,拓宽公开渠道,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公开栏等方式公开。
邹平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011年6月10日
第五篇: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
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
第61号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已经2018年7月27日民政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
部长 黄树贤
2018年8月6日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行为,保护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慈善组织应当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信息公开应当真实、完整、及时。
慈善组织应当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和责任。
慈善组织应当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不得以新闻发布、广告推广等形式代替应当履行的信息公开义务。
第三条 慈善组织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在民政部门提供的统一的信息平台(以下简称统一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下列信息:
(一)本办法规定的基本信息;
(二)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
(三)公开募捐情况;
(四)慈善项目有关情况;
(五)慈善信托有关情况;
(六)重大资产变动及投资、重大交换交易及资金往来、关联交易行为等情况;
(七)法律法规要求公开的其他信息。
第四条 慈善组织应当自下列基本信息形成之日起30日内,在统一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
(一)经民政部门核准的章程;
(二)决策、执行、监督机构成员信息;
(三)下设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专项基金和其他机构的名称、设立时间、存续情况、业务范围或者主要职能;
(四)发起人、主要捐赠人、管理人员、被投资方以及与慈善组织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关系的个人或者组织(以下简称重要关联方);
(五)本组织的联系人、联系方式,以本组织名义开通的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或者移动客户端等网络平台;
(六)本组织的信息公开制度、项目管理制度、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
基本信息中属于慈善组织登记事项的,由民政部门予以公开,慈善组织可以免予公开。
慈善组织可以将基本信息制作纸质文本置于本组织的住所,方便社会公众查阅、复制。
第五条 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应当公开的基本信息还包括:
(一)按公开在本组织领取报酬从高到低排序前五位人员的报酬金额;
(二)本组织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招待费用、差旅费用的标准。
第六条 慈善组织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将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在统一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需经审计。
工作报告的具体内容和基本格式由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制定。
第七条 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活动,应当在募捐活动现场或者募捐活动载体的显著位置,公布组织名称、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备案的募捐方案、联系方式、募捐信息查询方法等,并在统一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慈善组织与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开展公开募捐的,还应当公开合作方的有关信息。
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发布募捐信息。
第八条 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活动,应当在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在统一信息平台公开下列信息:
(一)募得款物情况;
(二)已经使用的募得款物的用途,包括用于慈善项目和其他用途的支出情况;
(三)尚未使用的募得款物的使用计划。
公开募捐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前款第(一)、第(二)项所规定的信息。
第九条 慈善组织在设立慈善项目时,应当在统一信息平台公开该慈善项目的名称和内容,慈善项目结束的,应当公开有关情况。
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为慈善项目开展公开募捐活动的,还应当公开相关募捐活动的名称。
慈善项目由慈善信托支持的,还应当公开相关慈善信托的名称。
第十条 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应当在慈善项目终止后三个月内,在统一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慈善项目实施情况,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内容、实施地域、受益人群、来自公开募捐和其他来源的收入、项目的支出情况,项目终止后有剩余财产的还应当公开剩余财产的处理情况。
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
第十一条 慈善组织担任慈善信托受托人的,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将信托事务处理情况及财务状况在统一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
第十二条 慈善组织发生下列情形后30日内,应当在统一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具体内容和金额:
(一)重大资产变动;
(二)重大投资;
(三)重大交易及资金往来。
前款中规定的重大资产变动、重大投资、重大交易及资金往来的具体标准,由慈善组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在本组织章程或者财务资产管理制度中规定。
第十三条 慈善组织在下列关联交易等行为发生后30日内,应当在统一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具体内容和金额:
(一)接受重要关联方捐赠;
(二)对重要关联方进行资助;
(三)与重要关联方共同投资;
(四)委托重要关联方开展投资活动;
(五)与重要关联方发生交易;
(六)与重要关联方发生资金往来。
第十四条 慈善组织应当在统一信息平台为每年的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每个公开募捐活动和慈善项目建立相对独立的信息条目。
慈善组织需要对统一信息平台的信息进行更正的,应当在统一信息平台填写并公布更正说明,有独立信息条目的在相应信息条目下予以公布。基本信息发生变更的,慈善组织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在统一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的,应当及时向捐赠人告知募捐情况、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捐赠人要求将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的,慈善组织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十六条 慈善组织应当向受益人告知其资助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等信息。
鼓励慈善组织向社会公开前款规定的信息。
第十七条 慈善组织招募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应当公示与慈善服务有关的全部信息,以及在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
第十八条 慈善组织对外公开有关机关登记、核准、备案的事项时,应当与有关机关的信息一致。
慈善组织公布的信息相互之间应当一致。
慈善组织在其他渠道公布的信息,应当与其在统一信息平台上公布的信息一致。
第十九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以及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不得公开。
第二十条 慈善组织不及时公开应当公开的事项或者公开的事项不真实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民政部门投诉、举报。
第二十一条 民政部门可以要求慈善组织就信息公开的相关事项作出说明,必要时可以进行约谈,并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二条 慈善组织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民政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改正。
第二十三条 慈善组织有下列情形的,民政部门依据《慈善法》第九十九条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一)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泄露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个人隐私以及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的。
第二十四条 慈善组织在信息公开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的,民政部门应当进行记录,并将相关情况通报有关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第二十五条 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责令改正;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