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享受生活
【2.13】学会享受生活
来到大连联合心理咨询的人群中,患抑郁心理的人很多,为什么呢?那就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享受生活。
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领略到腊梅顶风寒霜,那诱人的清香意味悠长;只有懂得关爱的人,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那快乐的心情幸福激荡;只有经过不懈努力的人,才深深知道幸福来之不易。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们自己是无可争议的国王,守护好自己的领地,不要让他受到太多外在的侵扰。这是应当具备的一种态度。快乐永远只属于那种能够自得其乐的人,因为获取快乐的外在条件十分脆弱而且极不稳定,我们能够坚守的只有自己的内心。
一个精神充实、身心健康、和谐幸福的人,必定是会享受生活的人。人人都应该学会享受生活。
大连联合心理咨询师毛伟华2013年2月13日11:34:08
相关内容:【2,5】你到底在追求什么·
【2,7】什么是温和而坚定
第二篇:学会享受快乐的生活
学会享受快乐的生活
生活是一桌不同风味的菜,酸甜苦辣涩五味俱全,如果不会享受,就不能品尝它的独特风味。平时,喜欢看书,在书中享受快乐、悲伤、感动、温馨;下雨时,喜欢雨滴落在瓦片上、雨棚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享受雨声在脑海里逐渐转变成悦耳的音乐;晴天,沐浴在阳光下,享受太阳的爱抚;生活中到处可见可享受的一切,学会享受,才更善于珍惜时光,珍惜生活的赐予。
我的工作能接触到、听到、看到太多的不幸人群,他们的遭遇使你同情怜悯,但他们的悲痛心情你无力去化解,有时也会使自己陷入悲哀之中。自己也亲身体会过那种悲痛,那种即将离别亲人的伤感心疼。但一切过去后,回忆次过程,却发现自己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承受,还参悟了人生的真谛。
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说长者也有百年的历史,说短者人生只不过转眼一瞬间,谁也不能预言将来,所以要学会享受现在生命的给予。经常会跟同事聊起,要学会快乐的生活,不要让一些烦恼、消极的事影响自己的心情,什么事都要放开了想,学会用一种积极的心态看事,做事。人生只有一次,还是一次单程的旅行,走过了就走过了,不管走过的是美丽的风景区还是枯寂的荒漠;不管是快乐的幸福的还是悲伤的艰辛的,都没有重复欣赏的可能.所以快乐的生活,享受快乐的生活是对生命的喝彩。
说说容易,其实真正遇到了也难免一愁莫展,但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如果没有积极、快乐、享受的心态,又能如何化解遇到的种种烦恼、忧愁、伤心、甚至说不幸呢?也不知道我的这种想法是否合情合理,是否太精神化了,不过我很认同这样一句话:不懂享受的人,纵然活上千万年,人生也会平平淡淡,而懂得享受的人,纵然只活了一天,也会过得多姿多彩!
人生没有遗憾,失落的往事是缤纷的花瓣,风中飘来风中飘去.芳香在命中弥漫。
第三篇:学会享受
学会享受——读崔艳伏《享受教育》有感
丰满区实验中学
王兴华
学会享受——读崔艳伏《享受教育》有感
王兴华
“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而享受教育,收获的不仅仅是幸福和快乐。这是《享受教育》一书开篇的一句话。我读这本书就是从品读这句话开始的。
读这本书,犹如和一位平易的的长者交谈,听她一边讲故事,一边抒发感情,一边阐述道理,真是一种享受,享受到的是教育的缕缕馨香。她就像一位邻家的姐姐,讲述着从童年至今的教育成长历程,对教育道理的剖析敏锐而深刻,对教育现象的评说平实而亲切,她的教育情感的留露从容不迫而又掷地有声。《从教不息,奉献不止》《润物无声、风景独好》„„回味这一篇篇质朴的教育散记,如同在幽静的林间漫步,一种温情包裹着躯体。《与心灵媲美》《用心对待就能成功》《生日的给予》„„品析这一条条精邃的人生哲理,如同在高山之巅振臂呐喊,一种力量撞击着心灵。
读书闲适时也会不自主地想到自己,想到和我一样在作业山、教案海中疲于奔波的同事们。作为教师,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在与日俱增的社会期待中渐渐失去了自我。在教师就是蜡烛,就该甘为人梯的豪言背后,我们给自己带上了太多的紧箍咒,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其实什么也不用怀疑,一切都安好如初。我们依旧满怀激情,一样的热血奔涌。只不过我们在学会了奉献之后,在学会了抱怨之前忘记了我们还应该学会享受。
享受付出
艺术家最大的快感莫过于欣赏自己刚完成的艺术品,作为教师,我们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观察到孩子的成长。要享受付出,就要不断地让自己去发现、回味、感觉到孩子的变化。教育是教师的主动性行为,其主动性表现为教师的劳动和奉献的自由。我们常常会乐此不疲地去找寻、赞扬孩子一个又一个的闪光点,花上半天的功夫去认真批改一本又一本的作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排练一个又一个的节目,我们从没问过为什么,更不考虑结果怎么样,在这些细小的工作中,我们的心灵被滋养,成就被赞赏,奉献被认可。当听到偶尔的一句“小学教师真不容易”时,我们欣慰——辛苦,值得,我们幸福——做老师,真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因为渗透了我们的心血,体现了我们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才蕴藏了无穷的乐趣,让我们从中享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正如朱老师所言:因为享受教育,我们就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我们把每一个挫折看成是考验,把每一种困难看成是磨练,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听花开的声音。
享受创造
教师的劳动是一项不同于一般劳动性质的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供选择,需要的是教师本人忘我的奉献、崇高的思想、高度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我们精心布置的教室给学生带来审美愉悦和享受,我们潜心研究的教学,激起了学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我们真心流露的关爱,换来了学生自我发现、欣赏及生命得以生长的欢欣。当我们看到学生突然明白了生命的价值,为自己的过失羞愧满面,潸然泪下时,当我们听到学生满怀豪情地歌颂生命,踌躇满志地憧憬未来时,那种属于精神上的享受便出现了。正是因为我们能享受教育,才多了一股创造的激情。“我们把每一堂课精彩地演绎,把每一句话精心地锻造,把校园变成了追求卓越的梦工厂。”享受成功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胜利者”。无论多苦多累,压力多大,只有能不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人格上的快乐,那么这种工作就不会心情焦躁或精疲力竭。要知道成功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相对的,教育的成就更是如此。比如:对一个能力强的人来说,“拿第一”是成功的标志,而另一位“能参加”就是了不起的成功。“成功之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就在你的坚持下铺展,只要你不断地坚持、坚持、坚持到最后,胜利就是你的。”这时我们得到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进步的快乐,我们的劳动变成了智慧的耕耘,工作自然成了一种享受。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把自然人、感性人变成社会人、理性人,是为了提升人性,使之尽快走向崇高和完美。而这,绝不能通过强制、灌输来实现。精神的高扬、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塑造都需要教育者的奉
献和创造。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乐观豁达,更应该激情满怀。学会享受,在教育中享受,在享受中教育,我们就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多了一股创造的激情,多了一种生活的诗意。
第四篇:《学会生存,珍惜生命,享受生活》
《学会生存,珍惜生命,享受生活》
你是否享受过生命的律动?你是否清晰感到生命的存在?你是否思考过生命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这些日子,我是如此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些,但是我还想到了同一蓝天下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的四川雅安的同胞们,他们遭遇到毁灭性的人生浩劫,正经受着的家破人亡的悲伤,正面临着大片大片的废墟而茫然无措。
试想一下,当我们面对地震,面对废墟,面对鲜血,当我们的亲人沾满鲜血趴在废墟里挣扎,我们却无能为力,但我们孤零零被抛弃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闻着刺鼻的血腥味的时候,那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也许你想象不来,也许你会觉得这种感受离我们太遥远。但是,他真的离我们很远吗?你怎么能保证地震就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灾难是不可预见的,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明天会是个什么样子?同学们,生命是脆弱的,我们需要珍惜他人的生命,但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学会生存,保护好自己,比学习,比任何一切都重要,这次学校组织的抗震演练,有人会觉得这次演练没有用处,有人会说这不是真的地震,所以无所谓。我想说的是,从现在起,收起你的小聪明,你要明白没有人会去大费周折组织一次毫无意义的活动,没有人愿意做无用功。试想,如果有一天地震真的来临,你可能会因为在这次演习中嬉戏打闹,可能会因为你对这次演习无所谓的态度,可能因为你在这次演习中没有掌握生存技巧而悔恨终身,生命不是游戏,我们开不起这个玩
笑。所以,请每一位同学珍惜这次防震演练的机会,掌握防震技巧。
清风徐来,红日升起,雄壮激越的国歌旋律在校园的高空飘扬的时候,同学们,你有没有为这生命给予的馈赠而充满感恩?学会生存,珍惜生命,才能享受生活。
高一五 吴超波
第五篇:学会感恩 享受感恩
国旗下讲话
中国有许多节日,这些年从国外也舶来了些节日,但没有感恩节.在美国,每年的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那一天,无论天南地北的孩子都要赶回家;那一天,人们要感谢父母,师长,感谢社会,感谢生活;那一天,美国家庭要举行丰盛的感恩宴,不仅为自己,也为穷人,孤儿,流浪者们,让这些不幸的人们在感恩节里也得到一份人间的温暖.其实对我们来说有没有感恩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是否有一颗感恩之心.有恩有爱,是人类生活中最灿烂,最绚丽的文明之花.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人类广为传诵的美德.感恩是人之常情,事之长理,懂得感恩也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之一.不会感恩,从某种角度讲,就是对人类神圣感情的亵渎.领舞《千手观音》的聋人舞蹈家邰丽平,经常用手语说的一句话是:“我会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我的人生.”
“2004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这样说:“虽然我的行动过程非常苦,非常累,但我会用我的努力,让我的学生知道,他们不比别人差.所以,我感觉我是一个快乐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我也希望每一个朋友能够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尽自己的努力,去帮一帮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台湾评选的第37届十大杰出青年赖东进先生从小就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只能靠乞讨来养活他.他9岁的时候,才走进了学校,他一边读书,一边讨饭,一边照顾残疾的父母和弟妹.每次讨饭回来,他都要跪着喂他的爸爸妈妈.当他成名以后,在一次座谈会上,他这样说:“我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情.我感谢我的父母,他们虽然眼睛瞎了,但他们给了我生命;我还感谢苦难的命运,是苦难给了我磨练.”艰难和困苦,让赖东进学会了坚强地面对生活,掌握了顽强的生存本领,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因父母的残疾而抱怨,而是以一颗感恩的心来感谢父母.最近,上海市在第三版的《中学生守则》中增加了“学会感恩”的条款,这意味着现在社会上包括我们的同学当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感恩缺失现象.的确,有些学生老觉得生活没意义,没意思,似乎找不到任何的学习的动力.但我们发现他们其中有很多人享受着无微不至的照顾,沐浴着问寒问暖的关怀,拥有如蚌含珠似的呵护,他们就在这样的幸福中生活和长大.然而对这种关心,帮助,照顾,他们似乎不知感动,不知报恩,如此心枯如井,对得到的一切觉得理所当然,激不起感激和爱的情感,生活自然不会有什么意义,人生也就没有什么动力.有这样一则传说,一个村子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母亲端上来的却是一盆稻草.全家都很惊讶,母亲说:“我给你们做了一辈子的饭,你们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感谢的话,称赞一下饭菜好吃,这和吃稻草有什么区别!”连世上最不求回报的母亲都渴望听到哪怕一点感谢的回声,那么我们对待别人给予的帮助和恩情,就更需要有感激的语言和行动.那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会感到世界因这样的息息相通而变得格外美好.对于“幸福是什么”的命题,一千个人也许有一千种回答.有位哲人说过:幸福就是感恩.是的,一个人不管他有什么样的不足,但只要他能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就一定是一个不断进步的人,一个不断成功的人,一个拥有亲情友情的人,一个生活幸福快乐的人.同学们,“感恩”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平实的话语和实际行动表达发自内心的谢意: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尝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感谢同学们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感谢社会上所有关心,爱护我们的人.生活中,感恩无边,一句话语,一个行动,一点情怀,都能表达和解释感谢的真谛;感恩无痕,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学会感恩,享受感恩,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关怀,充满真情,充满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