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中留学生群体的学习与生活

时间:2019-05-14 11:0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注高中留学生群体的学习与生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注高中留学生群体的学习与生活》。

第一篇:关注高中留学生群体的学习与生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中留学生加入了留学大军中。他们在经历了申请学校的激烈竞争之后,终于获得国外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满怀期待地开始了充满未知和挑战的留学生活。然而,在短暂的新鲜感消失殆尽后,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茫然,压力和磨砺。慧谷出国的后续服务团队从多年的后续工作中发现,高中留学生群体的海外学习与生活非常值得家长和社会予以关注。

在学习上,高中留学生遇到的困难在以下几点:

1.不适应纯英语教学环境。很多留学生反映,由于语言障碍,他们在课堂上常常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甚至在老师再次讲解后,仍然听不明白,但又不好意思请求老师再次讲解。对于这点,慧谷建议:小留学生们应该树立自信心,明白这是大家都存在的问题,而不仅限于自己。应该很清楚地告诉老师:“对不起,我仍然不明白,是否可以再讲解一遍?或者课后我能否请教您?”

2.2.美国历史,地理,宗教等科目有困难。慧谷建议,留学生在出国前就应及早了解留学意向国的文化和历史,一方面对未来学习这些科目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能尽早融入这个陌生国度的生活;

3.3.语言考试及升学无规划。国外高中一般都有国际生advisor,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升学进行指导。建议留学生让advisor做出一个大致的考试规划,制定目标,并且在暑假回国的时候可以在TOEFL和SAT培训机构进行强化培训。

在生活上,小留学生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困难:

4.1.与寄宿家庭关系不融洽。许多小留学生在入学一年内会要求更换寄宿家庭,理由基本上无外乎几点:寄宿家庭主人很冷淡,不如开始时那样热情;洗澡时间规定太苛刻;总是督促留学生打扫房间卫生;食物不合胃口;不能每日坚持接送上学。

5.慧谷建议,应该尊重寄宿家庭的生活习惯,保持个人卫生和良好作息规律。西方国家的午餐通常很简单,可能只是一个汉堡和沙拉,这让家庭优越的留学生们无限怀念家乡的美食。然而,即使食物不合胃口也不要浪费食物,因为这在美国人看来是不尊重他们的行为。另外,尝试主动积极地和寄宿家庭沟通,和寄宿家庭的“爸爸妈妈”建立感情,相互信任,相信在坚持一段时间后,一定会看到明显成效。

文章来源:无锡慧谷出国移民

第二篇:关注困难职工群体

关注困难职工群体:不容忽视的社会命题

提起困难群体,人们想到的多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等,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一批生活陷入困境的城市下岗人员、较早退休人员以及民工,也成为这个群体中的新增人员。

现阶段,困难职工群体主要包括四部分人:

―――下岗职工。这部分人中,女工多,年龄大,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较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体制外的人。即那些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劳动者,他们没有基层组织的保障,当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时,往往一筹莫展。

―――进城民工。他们享受不到城里劳动者的同等待遇,劳动权益较难得到保障。他们有活干,但受歧视,大都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

―――较早退休人员。主要是从集体企业退下来的,退休时工资水平很低,许多人原来的单位要么破产,要么奄奄一息。

毋庸讳言,困难职工群体的组成不同,原来从事的工作不一,他们收入微薄、生活艰辛。他们中,有的每月只能领到二三百元甚至只有几十元的生活费;一些没有生活来源的城镇居民,每月从民政部门领取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不过一二百元;一些打工者,每天起早贪黑地拼命劳作,却不得不为欠薪所累,为权益受侵所苦。他们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和不利境地。

犹如城市高楼大厦背后总有挥之不去的阴影,困难职工群体的存在,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命题。破解这道命题,是中国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困难职工群体的数量及其对改革的承受能力,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深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关注困难职工群体,就是关注改革进程,关注社会发展进程

困难职工群体的出现,是长年积累的一些矛盾的集中显示,是改革和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事实上,许多困难职工群体并不是天生就“弱”,他们也曾经“强”过,曾经为社会和国家做过贡献,甚至是突出的贡献。今天,由于企业转轨或经营机制改革,他们有的下岗,有的提前离岗,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出现暂时的困难。显然如果他们的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合法权益受到践踏,就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影响改革顺利推进。

民工是困难职工群体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他们的健康权、生命保障权、平等工作权等种种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企业一般都不愿与之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即使签了,也往往是从企业主的利益出发,规定民工怎么办,老板可以怎样处罚民工,却很少涉及企业该为民工做些什么。不可否认,进城民工作为工人阶级新的组成部分,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忽视他们的生活需求,忽视他们的权益保障,既是对他们辛勤劳动的不公,更是对其权益的侵犯。

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贫困除了带来物质的“匮乏”之外,还会给贫困阶层带来“与社会活动隔绝、产生孤立、压抑和焦虑”,这无疑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问题;另一方面,困难职工群体的数量及其对改革的承受能力,直接影响着改革的进展,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分析困难职工群体,应该坚持辩证的眼光。一方面,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如果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如果大多数人的温饱尚未解决、整个社会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很少有人会想到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困难职工群体。另一方面,今天这一问题变得突出,既让我们再一次深刻感受改革的艰难,又不时提醒我们,在注重改革进程的同时,不可忘记这些人们。而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同样只有用改革的办法。

当前,困难职工群体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却不容低估。

困难职工群体的存在,影响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近几年发生的一些职工群体性事件来看,由于职工生活保障问题而引发的抵制、阻挠企业重组、兼并、破产等改革措施的事件已屡见不鲜。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力度的加大,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下岗职工。而下岗职工的增加,困难职工数量也会随之增加。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势必受到影响。

困难职工群体的存在,影响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当前,由于生活长期处于困境,一些特困职工对自身的前途命运感到渺茫,有的职工转而从迷信等活动中寻求精神寄托,有的聚众上访。近几年,由于特困职工的问题而引发的各类事件屡有发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困难职工群体的问题如果久拖不决,其积聚的不稳定因素还可能会进一步扩散,进而影响整个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

事实上,这一问题解决得好与不好,关乎党群关系,关乎政府形象。

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高度,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阶级基础的高度,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困难职工群体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困难职工群体的问题。

如何对待困难群体,始终是衡量制度优越性的标准之一

帮助这一群体走上共同富裕道路,这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命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其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尚不能充分满足人民实际生产的需要,同时过多的劳动力供应与劳动力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着供过于求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失业现象在所难免。失业往往与贫困形影相随,困难群体的出现不可避免。尤其是在转轨时期,历史因素和经济因素的长期积淀,对社会各类群体无一例外地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困难职工群体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是为社会转轨付出的最大成本。

困难群体问题在西方、在发达国家同样存在。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任何制度都无法一下子消除困难群体。但如何对待这一群体,始终是衡量制度优越性的标准之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如何让困难职工群体生活过得下去,对未来有良好的心理预期,则直接涉及到这部分人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同,涉及到这部分人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心的确立。

改革是全社会的事业,合理分配社会改革的成本,才能体现社会公正原则。困难职工群体更多地承担了改革的成本,他们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为改革和发展换取了时间和空间,如果不能同样分享社会改革的成果,公平公正的原则就会遭到更大的破坏和亵渎。

另一方面,关心群众生活,体察民众疾苦,解决百姓困难,这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努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为了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关心群众,首先要关心生活有困难的群体;我们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首先要为困难群体谋好利益。

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更好地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正是力行“三个代表”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实践。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对于困难职工群体,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要从思想认识上、从感情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解决困难职工群体问题,政府和社会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从感情上正确认识这个问题。

如果说我们的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轻视困难职工群体问题,显然不是事实,但现实中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做法确实需要正视。其突出表现在:“低保”不能落实、社保体系难建立、扩大就业步履维艰„„

一个负责任的领导者,不应该任贫者愈贫。然而,少数地方少数干部单纯地注重经济发展,“打造政绩工程”。而解决困难职工群体问题往往被置之脑后,不是推三阻四,就是消极应付„„发展经济并没有错,而且从根本上讲,这也是彻底解决困难群体问题的保证。但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在相当一些职工群众生活仍然困难之时,以发展经济为借口,对困难群体眼前的问题视而不见,无疑背离了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关注困难职工群体上,有的地方还存在着叫得响做得差的现象。有的在扩大低保覆盖面上斤斤计较,有的不顾困难职工群体的实际,只做表面文章和官样文章。

这显然与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的声音格格不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困难群体对政府的信心。“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执政的要领首先是要把最困难的人安排好。江泽民同志为送温暖工程亲笔题辞,多次给困难职工送温暖,朱基同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宁可不上新的建设项目,不办或少办急需的事,也要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此关注困难职工群体的问题,对我们的各级政府和社会都是一种有力的引导,无论我们的政府还是社会都要从思想认识上、从感情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何将对困难职工群体的政策援助、经济援助、社会援助、特殊援助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对政府部门及社会有关方面来说,考验已迫在眉睫

我们必须承认,困难职工群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问题,它涉及就业、社会保障、税收、法律援助、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而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困难职工的氛围、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给困难职工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无疑是解决困难职工群体问题的重中之重。

实行社会保障的全方位覆盖,是保障困难职工群体基本生活的当务之急

事实上,现在有些地方为一些特困人群建立了档案,制定了相关的政策,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这是可喜的一步。但也应当看到,送钱送物救急救难,只能解一时之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职工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

关爱困难职工群体,固然需要社会各界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为他们呼吁,为他们呐喊;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保护困难职工群体合法权益的制度体系。

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养老、失业、医疗、工伤、教育等纳入保障体系之内。当务之急,要进一步筑牢三道“防线”,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以及失业保险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这是城市贫困人群的“安全网”和“生命线”,也是保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减震器”和“安全阀”。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重点,已由过去的传统民政救济对象向企事业单位在职、下岗、退休及失业“四类人”转移。有关方面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已有1000万人被纳入低保范围。但现实生活中,“应保未保”的依然有一定数量。

对困难职工来说,不只眼前要“过年”,而且过了年之后还要“过日子”

输血不如造血,“授之以渔”是扶贫济困的关键所在

困难职工之所以困难,和就业问题密切相关。由于没有了工作岗位,劳动者不仅失去了最基本的权利,也丧失了维系生存的根本经济来源,生活困难接踵而至。对于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单

一、身体较弱的困难职工,没有在就业方面的援助是不行的。更何况困难职工群体中不少人不比别人差,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同样能做得很好。因此,变“输血”为“造血”,加大培训力度,“授之以渔”,使他们完成由弱到强的转变是帮助他们的最好办法。这不仅可以解决他们的生存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消除社会对他们的歧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自觉承受了改革的巨大压力,是企业改革成本的主要承担者。解决好他们的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社会各界都应该行动起来,努力建立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和规范劳务中介组织,将服务机构向社区和乡镇延伸,各级政府要拿出必要的资金建立公益性的再就业培训系统,让下岗失业人员及时得到培训,获得重新就业的技能。

对于困难职工群体而言,比“关注”更重要的是切实的帮扶措施和实际行动。广开就业门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解决困难职工群体的一条最根本的途径。

困难职工群体的需要是双重的,在需要经济帮助的同时,他们需要强大的精神依靠,需要尊重和理解

在今年年初的送温暖活动中,一位工会领导干部给一个特困职工送上200元钱,没想到这位特困职工却死活不肯收。他说,我需要解决长远问题,送点钱物解决不了我的根本生活„„确实,有些干部认为帮助困难职工群体就是逢年过节送点钱送点物,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这固然也是需要的,困难职工群体确实需要经济援助,但他们同样需要精神依托,需要尊重和理解。

由于多种原因,困难职工群体中的许多人处在无人管理状态。一是由于基层组织弱化,困难职工群体的精神依附如居委会、工会、基层党委等工作能力有限;二是精神文化产品未能很好发挥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三是社会问题的负面影响在困难职工群体中没有得到较好引导,导致部分困难职工群体将某些社会现象扩大化或片面化。

当前,如何让困难职工群体有个“家”,如何加强对困难职工群体的调查研究,特别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困难职工群体的氛围,是解决困难职工群体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

法律是保护困难职工群体的有力武器。要为困难职工群体提供形式多样的法律援助,让困难职工群体打得起官司

只有把保障社会困难职工群体利益的机制法制化,才能切实维护他们的权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需求量大,流动人口增多,各种类型的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组织也较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况的发生在所难免。虽然每年政府很关心,去走访外来民工,给困难职工“送温暖”,但是这些办法难以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劳资矛盾和困难职工权益得不到保护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通过立法、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劳动者权益,用法律规范用人单位、求职者、职业介绍机构的权利、义务和从业行为规范,使在劳动关系中相对弱势的职工特别是外来民工有了法律的“保护伞”,才能使他们感受到持久的温暖。

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要为困难职工群体提供形式多样的法律援助。要重视社会宣传,增强困难职工群体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知道怎样行使这种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我国尚没有《法律援助法》的前提下,应当允许各地出台地方性法规,使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社会困难职工群体,可以及时获得法律援助。

工会组织发起的送温暖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社会各界纷纷推出各种帮扶行动,一个全社会关注困难职工群体、自觉帮助困难职工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中国有句古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新春佳节,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开展送温暖活动,各级领导干部纷纷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向广大基层干部和百姓送去粮食和慰问金,带去党和政府的问候,让身处困难的群众倍感温暖。

在关注困难职工群体,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活动中,工会组织推出的送温暖工程已坚持10年,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1992年元旦春节期间,全国总工会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关心帮助困难职工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送温暖活动。10年间,送温暖工程由节日期间的走访慰问活动,发展为党政机关全力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

10年来,全国各级工会累计筹集慰问款104.42亿元,走访慰问了48.2万户次困难企业和3975万户次特困职工、劳动模范、离退休职工和伤病残职工家庭。在送温暖工程的推动下,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了加强,公民的道德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因此而发扬光大,送温暖工程对于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全国总工会的送温暖工程相类似,用于扶持困难职工群体的工程相继在各地各部门推出。共青团推出了“助学行动”,重点帮助困难群众的子女解决上学难问题;妇联专门建立了妇女发展基金,着重帮助下岗女工重新就业;民政部门建立了扶贫基金,专门帮助困难群众。就连部队、医院、学校、厂矿,乃至私企经营者、外企老板也纷纷加入了扶贫济困的行列„„

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法律法规正给困难职工群体以更多的关注,社会保障也正一步步向规范化发展,全社会对困难职工正给予越来越多的关心。这一切,都证明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对困难职工群体和困难群众的深切关怀。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新阶段,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社会形态,困难职工群体理应享受到更多的关爱和阳光。尽管困难职工群体问题的彻底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政府重视、社会支持,再加上困难职工群体自身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困难职工群体终将和社会的大多数成员一样,共同享受社会进步和生活充裕带来的喜悦和幸福。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中多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部分企业亏损严重,效益滑坡,资不抵债,甚至停产和破产,造成大批职工的下岗和失业;在就业困难的情况下,许多职工被迫在劳动卫生无保障的场所工作,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由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某些企业负责人凭借绝对控股的地位,漠视职工的民主权利,侵害职工人身权利。这些经济和政治权利受到损害的职工在局部范围来看也许是少数,但在更大范围内就形成了困难职工群体。

按照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困难职工群体的“需要”可以而且应当划分为不同层次。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现阶段困难职工群体的“需要”有三个方面,即维持生活和健康的需求,分享改革成果和实现劳动就业的要求,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真正体现当家作主的渴求。

从第一个层次上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参加劳动的动机,仍然是出于谋生的基本需要,他们的主要收入仍然来源于工资。在旧体制下,由于不受市场规律的左右,不受专业化分工的调节,其职工在经济利益上、社会心理上均比非国有企业或小型企业职工感到有保障感、安全感和优越感。今天,以往的职业安全、生活福利等则成为企业难以为继的“负担”和“包袱”,而对那些下岗、失业人员来说,心理失衡更为强烈,生活贫困更加实在。所以我们不仅要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的并轨工作,更要做好下岗职工直接与失业保险、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与医疗保险的接轨工作,尽最大可能满足下岗职工第一层次的基本需要。

第二层次则体现了下岗职工、失业人员要求社会公平、公正的愿望。困难职工群体的生活状况有目共睹,我们的政府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利益分配格局一经形成就自然地产生某种内在稳定性,任何从现有分配格局中获得较大比较利益的群体、阶层及个体都不能轻易放弃既得利益和比较优势。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在综合国力有了极大提高的今天,社会理应而且可以对忍受改革阵痛,承担改革成本,付出沉重代价的困难职工群体作出补偿,这种补偿不仅要体现在经济的帮助下,而且也要体现在劳动就业的倾斜上,以体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因为在改革成果内,也沉淀和积聚了困难职工群体以往所作出的贡献。

从第三层次来讲,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渴求,是困难职工群体实现人的尊严和自身价值的反映。之所以形成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受到严重侵犯的职工群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经营者缺少制约机制。所以只有既确定了经营者的权威、同时又确定了职工劳动者应有权利的企业制度,才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真正完善的企业制度。因此,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过程中,应该通过扎实可靠的机制,构建职工多层次多方面参与协调的企业内部决策体系,以及由职工群众参与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体系,保证职工了解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困难职工群体无疑是中国最广大人民中的一部分。关心这部分人的具体利益与维护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并不矛盾。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完全有可能使困难职工群体,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实现困难职工群体“三个层次的需要”,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企业、社会和政府这三个层次的共同努力。企业是职工劳动就业、安身立命的立足之处,也是职工参与社会、体现价值的主要舞台。企业在关心困难职工群体利益方面负有主要的责任。企业领导要充分与困难职工进行沟通,定期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

政府在实现困难职工群体“三个层次的需要”方面负有最终责任。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各地要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制定好、落实好本地区的政策和配套措施,使困难职工群体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得到更多的实惠。

工会是职工群众联系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做好困难职工群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我国加入WTO组织,一段时间内下岗职工的增多和困难职工群体的扩大将不可避免,这迫切需要工会组织认真研究新的情况,采取新的措施,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首先,要从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上提出工会的主张和建议。近几年来,工会围绕困难职工群体问题做了许多调查研究,提出了不少的主张和建议。但现实中被采纳的部分很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调查缺少定量的分析。譬如国务院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中明确规定,除了衣、食、住等,还要适当考虑水、电、煤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等费用。现在科学的发展完全可以计算出维持一个人最低需要的热量和营养(低于这个标准将是生命的透支,将是医药费支出的增加)、一个未成年人的教育费用、失业后消费需求的降低和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定量的分析,能增强说服力,提高采纳率,它有助于提高工会主张和建议的采纳。

其次,要利用改革时机提出工会的主张和建议。维护困难职工群体利益,实现“三个层次的需要”,说到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因此,筹措更多资金是困难职工群体利益之所在,也是调动他们积极性之所在。工会组织应当认真研究有关改革的取向,抓住有利时机。如国家通过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会保障资金。尽管这笔资金最终会流入空转的养老账户。但应当考虑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利益,建立中央与地方的分成机制,地方用这笔资金充实到“三条保障线”,由工会监督使用,以提高困难职工群体的收入。只有当职工从改革中得到的实惠增多,他们理解和支持改革的热情才能持久。总之,维护困难职工群体的合法利益,需要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第三篇:高中学习与生活演讲稿

1919年5月4日,在古都北京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群众运动,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界民众同仇敌忾,共同奏起一曲

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

是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了战后和平会议。会上,中国代表最初提出的取消列强某些特权的七项希望条件及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均被无理否决,最后和会竟将原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由日本接管。

消息传入国内,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5月4日下午,北大等十几所学校3000余名学生聚集天-安-门广场,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游-行队伍到东交民巷使馆区请愿未果,就前往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是北洋政府与日本具体交涉的亲日派官僚。当时,曹已吓得躲了起来,愤怒的学生就将在曹宅的章

宗祥痛打一顿,并放火焚烧了曹宅。这时,大批军警赶到,当场逮捕了32名学生。在广大学生针锋相对的斗争下,在各界的强烈声

援下,被捕学生很快被释放了,但运动的目的并未实现。5月19日,北京大中学校2.5万多人举行总罢课,并进行大规模的爱国运动

。6月3、4、5日,更多的学生走向街头,抗-议军阀政府的倒行逆施,800多名学生被捕入狱,当局甚至用北大校舍作临时监狱来关押

学生。

骇人听闻的六三大拘捕激起全国各地更强烈的反抗。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群起响应,正义凛然、不畏强暴的爱国斗争从星星

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据统计,全国有20多个省区,100多个大中城市卷入到这场如火如荼的洪流之中,尤以上海爆发的六三运动规

模最大。6月5日,上海工人自动举行罢工,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以日商内外棉第三、四、五纱厂工人带头,全市六七万工人

罢工。同时,上海商人也举行了罢市。一些地方的工人、商人积极响应,推动了斗争的发展。迅猛扩大的斗争形势给反动当局以极

大压力。6月7日,北京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6月10日,下令撤销了曹、章、陆的职务。但是,6月17日,北京政府又电令中国代

表,同意在和约上签字。为此,又引发了新的一轮抗争,拒绝和约签字的呼声如潮,全国各地发往巴黎抗-议签字的电报就达7000余

份,中国代表终于没有出席和约签字仪式。

卖国-贼被罢黜,和约被拒签,这场反帝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势力的伟大斗争。

五四运动也是一次高扬“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持续的时间更长,影响也更深广。

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年改名为《新青年》)为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兴起。1917年,陈独秀到北大

任教,编辑部也迁往北京。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都积极参与到运动之中来,特别是采用白话文后,每期杂志的发行量从

1000余份激增到一万五六千份,影响迅速扩大。新文化运动其基本的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

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这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有力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大批知识

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为后来爆发的群众爱国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五四爱国运动,则又极

大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为其开拓了新的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五四”之后一年内,全国各地新创办的鼓吹新思潮的期刊达400余种,新成立的进步社团达三四百个,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

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五四运动以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起点而载入史册。

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要求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承办交通总长曹汝霖、货币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这次

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五四运动的最大成果,就是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束缚人们的思想,相反,正是学习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的思想才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刻的程度上获得了解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它在同中国实际结合中的不断发展,成为五四以来科学、民-主精神的主流。

正文:

五四运动的背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

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

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

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

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五四运动的作用: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

件,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早在十九世纪末,中国人就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开始接触到马克思学说,但那

只是一些零星的介绍。直到五四运动之前,先进的中国人使用的思想武器还主要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说等。他们所

向往和追求的大都还是西方文明。五四运动使人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教育,西方列强的弱肉强食,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迫使人们

不得不对自己的追求作出新的反剩此时,《新青年》公开发表宣言,宣称“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按:指帝国

主义和资本主义),已经造了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的了”。此后,有不少报刊对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学说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也被陆续翻译出版。经过反复的研究、比较和鉴别,先进的中国人才在五四运动以后最终选择了马克

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大成果,就是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束缚人们的思想,相反,正是学习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的思想才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刻的程度上获得了解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和它在同中国实际结合中的不断发展,成为五四以来科学、民-主精神的主流。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结束语:

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

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

第四篇:关注老年群体,走进社区

关注老年群体,走进社区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当下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对老年人的优待、扶持政策。7月9日,我们实践小组6人来到了七星区汇通居委会,向相关部门了解社区中老人的生活状况。

下午三点二十分左右,我们来到了汇通居委会,居委会主任热情接待了我们。了解到我们的拜访目的后,主任给我们讲述了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据了解,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1000多人,老人大多数与自己的儿女生活在一起,平日里的各项起居大多由他们的子女照顾。小区主要负责协调各项工作,处理居民纠纷。小区平日里的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社区也会适当地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们的生活。谈到老人保障的问题,主任告诉我们,符合条件的老人可申请低保;90岁以上老人可每月领取100元的补助等。交流的最后,主任还表达了她的希望,她说:“社会各界确实应该给予老年热无奈更多的关注与关怀,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调查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值得鼓励和支持。”下午四点半,调查圆满结束。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 老人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心老人就是关心自己的未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有更多的料及了解,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关爱老年群体。

图片一:

图片二:

商学院非常“6+1”实践团队

2012年7月9日

第五篇:国大留学生生活

国大留学生生活

发布日期:2009-1-27 20:46:42

远离家乡,留学海外,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着挑战和希望。让我们继续跟随他们走进国大留学生的生活吧!

记者:新加坡号称美食天堂,遇到喜欢的小吃了吗?但这些琳琅满目的食品也许跟家乡的口味并不相近,还习惯吗?

聂婧:确实有很多美食,如印尼烧考、香蕉球、炒果条、椰浆饭等。可能是我来自南方的缘故吧,感觉很习惯。

记者:新加坡气候湿热,对北方学生而言有很大的反差。海洋,这样的气候适应吗?

张海洋:在新加坡不用穿太多的衣服,让人感觉很轻松。不过,有时候真的挺热的,而且缺少四季的变化,显得有点单调。

记者:新加坡的交通条件怎么样呢?

聂婧:这里道路畅通,交通便利,交通方式主要有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外出逛街,购物都很方便。校内也有循环校车,非常便利。

记者:国大云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不乏竞争吧,学习压力大吗?

付欣:压力的确不小,尤其是现在学期变得短了。平时还好,但做研究项目的时生活就有点紧张了。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经历了高考,也就没什么吃不了的苦了。学习任务虽然重,但只要合理安排和取舍,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总是有的。

记者:学习之余,你们参加一些什么活动呢?

付欣:我曾参加过两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一届亚太辩论会,加入了国大中国留学生会,做过华新网的主编。

聂婧:我刚来不久,参加的主要是一个当地组织(Befriender)为我们举办一些活动,如迎新活动、春节宴会、拜年、海岸烧烤等。他们都很热心,带我们到处玩,了解当地的文化。只要自己有心参加一些活动,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

记者:国大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有什么收获呢?

付欣:与不同的人交流,可以了解不同的思想,开扩视野,同时也使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张海洋:这种环境让我更多地了解不同的国家、文化以及宗教,也丰富了自己的经历。

记者:中国留学生能容易融入当地的生活吗?当地人好相处吗?

张海洋:毕竟华人占新加坡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多,文化习俗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新加坡人很热情,所以在融入当地生活方面是没有问题的。就其它种族的人而言,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只要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就可以相处得很融洽。

记者:新加坡毕竟是国外,你们遇到过一些比较大的困难吗?怎样解决呢?

聂婧:大的困难还没有过,但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小坎坷如想家、学习不太顺利等。遇到困难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对,可以找好朋友帮忙,也可以请教当地的一些朋友。如果真的遇到比较大的麻烦,可以去找中国大使馆。记者:乡愁如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深深地植在了每个留学生的心中。现在和家人及国内的朋友联系多吗?

张海洋:和家人主要是打电话,一周2,3 次吧!和朋友就靠网络了,不过联系越来越少了。

记者:留学海外,生活中虽然会遇到种种挑战,但总会充满希望。你们留学新加坡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付欣:自我控制力提高了。

张海洋:更独立了,懂得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勇敢的面对,学会了好好照顾自己,在生活方面的收获更多一些吧!

聂婧: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合作,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大家在一起生活,感觉很快乐!

受访者资料:

付 欣:marketing manager,国大中文辩论队助理教练,毕业于国大生命科学系。(8th SM3 scholar)

聂 婧: 就读于国大科学学院(14th SM3 scholar)

张海洋: 就读于国大工程学院(14th SM3 scholar)

下载关注高中留学生群体的学习与生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注高中留学生群体的学习与生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学习生活规划

    高中学习生活规划 诗人席慕容曾说过:“逝去的时光被岁月之手装订成一本级为拙劣的书”。然而,书可以修改,青春却无法修改。与其望洋兴叹,任时光在叹息中流出很远,不如踏进泥泞,哪......

    适应高中学习生活

    适应高中学习生活 -----健康教育讲座 — 学习理念 从初中进入高中,同学们开始了新的高中学习生活。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特点。在内容上,不仅......

    适应高中学习生活

    1、适应新的高中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高一新生来自各个不同的中学,同学之间陌生,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不熟悉,所以设法通过班会和军训的自我介绍让同学们尽快彼此认识,让......

    高中学习生活感悟

    高中学习生活感悟 对于高中时代的学习生活,我有一些心得体会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高中的学习生活与初中、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有很大差异的,需要刚入高中的学生们迅速适应新的学习......

    关注贫困高中生群体生活状况(5篇)

    本文作者:湖北汽院“郧茵”社会实践团队 好范文原创投稿 关注与“郧茵”同在 ——关注贫困高中生 “茵茵绿草,勃勃的生机,百折不挠的希望。” 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

    关注基层加强低收入群体保障力度

    关注基层加强低收入群体保障力度 -----关于民生与和谐的关系 低收入群体是一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现阶段中国人民中的主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一起......

    关注失业群体,努力扩大再就业

    毕业论文标题和提纲 标题:《关注失业群体,努力扩大再就业》 写作题纲: 导论部分:就业工作的概念及重要性,全国就业工作的发展方向,通海县就业工作的现状分析、问题分析和对策分析......

    日本留学生解析广岛大学学习生活

    日本留学生解析广岛大学学习生活 广岛大学作为日本一流的国立大学在日本学术界有着较高的声誉,在日本四国地方算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研究生入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