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N1流感疫情对农业影响情况分析思考

时间:2019-05-14 11:1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H1N1流感疫情对农业影响情况分析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H1N1流感疫情对农业影响情况分析思考》。

第一篇:H1N1流感疫情对农业影响情况分析思考

自墨西哥、美国等国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来,我们一直高度关注疫情的传播速度及对中国的潜在影响。由于甲型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的人畜共患病,因此,如同2003年的sars类似,本次甲型流感疫情对生猪及农业的影响远小于对人的杀伤力,生物医药行业比农业的影响更大。从国内目前采取的措施来看,也是以生物医药行业为主来构建密集、高效的疫情防控

体系。

对生猪供求及猪价的影响有限

为了应对防范甲型流感向我国扩散,4月29日,国务院已经下令禁止从美国、加拿大等国进口猪肉及制品。我们认为,由于进口猪肉占我国猪肉总供应量的比重极低,2008年共进口了15万吨,只占全国猪肉产量的0.3%,因此限制进口不会改变国内生猪总的供应关系。

2009年1月份,我国共从美国进口了猪肉2100吨,从欧盟进口了6400吨,占国内猪肉总供应量的比重比2008年全年有进一步的下降,因此,我们认为限制进口对2009年生猪供应形势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甲型流感疫情短期可能对猪肉消费产生心理层面的冲击。尽管截至目前,尚无明显证据说明甲型流感是由于食用猪肉引起的,但心理层面的冲击仍然可能存在,我们预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短期的猪肉消费量,疫情恐慌消除之后,猪肉消费量则不会受到实质性的影响。

短期对猪肉消费可能形成替代的是鸡鸭肉和牛羊肉。我们认为,牛羊肉等红肉和鸡鸭肉等白肉对猪内短期的消费替代可能存在,好当家、獐子岛、东方海洋等公司可能迎来交易型机会,但我们不建议客户参与此类机会。

我们倾向于认为,疫情对猪价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甲型流感发生后,北京等国内主要城市猪价小幅下跌,但很难判断猪价下跌是否与疫情相关。我们坚持认为,决定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的核心因素还在于供求关系和行业周期,而不是短期的突发性疫情。从周期角度来看,从2008年4月份的我国生猪养殖景气见顶以来,猪价与肉价持续下跌,目前仍未有企稳迹象。根据我们跟踪的信息,我们认为本轮生猪景气低点应在2009年10月份前后形成,届时猪价与肉价将会反弹甚至反转。但是目前阶段,我们倾向于认为,疫情对供求关系的影响不大,因此,我们认为甲型流感对猪价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对部分农产品可能形成短期冲击

豆粕与玉米是生猪养殖饲料的主要原料,其中玉米占猪饲料比重约在40-50%,因此,疫情可能对这些农产品的需求产生冲击,进而影响农产品期货价格。

由于疫情首先爆发在国外,因此许多国家加强了对生猪养殖行业的管制,不排除部分国家采取大规模屠宰生猪的做法来消灭传染源,这样,豆粕、玉米等农产品需求增长前景短期蒙上阴影。我们认为,这可能造成这些农产品期货和现货价格的快速下跌,由于农产品期货价格有国际、国内两种定价,且相互联动,因此,这也可能带动国内相关农产品价格向下波动。但是,我们认为,即使屠杀生猪,待疫情消除后,还需要大量补栏,因此,从供求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的农产品价格都没有持续下跌的基础。此外,美元也是影响农产品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因此,近期的农产品价格下跌或许与美元短期走强相关。

农业股下跌与甲型流感关系不大

近期农业股持续下跌,走势明显弱于大盘,我们认为与甲型流感疫情的关系并不大。因为,不仅畜牧业、饲料业公司股价出现下跌,种植业、苹果汁、种子等子行业也联袂下跌,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近期下跌是行业系统性风险释放所致。

我们认为,农业行业短期面临的调整风险,主要因为三方面因素:其一,政策面较一季度力度趋淡,基于政策力度提升估值水平的投资预期暂时淡化。

其二,2008年年报与2009年一季报陆续披露后,农业公司面临系统性估值压力。业绩超预期的公司凤毛麟角,东方海洋、北大荒、绿大地、南宁糖业、国投中鲁等公司符合预期,通威股份、顺鑫农业、开创国际、好当家等公司则显著低于预期,农业公司面临系统性估值压力。

其三,农业公司的机会重点在于10月份前后,即3季度末~4季度末是农业股较好的投资时点,二季度农业股缺乏系统性投资机会。

我们建议投资者继续以谨慎乐观的思路来对待农业股,谨慎的原因在于2季度业绩仍难以好转,乐观的原因在于3-4季度许多子行业及公司基本面会迎来积极的转折。

第二篇:疫情对金融影响思考建议

疫情对金融影响思考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疫情也对我国金融安全产生了一定影响,由此,当前应立足国情、放眼世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对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以及经济稳定发展。

*疫情对金融安全的影响。一是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当前,疫情已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纷纷下调今年全球及主要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从中国PMI整体发展来看,制造业、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与生产指数呈现几乎一致的下跌幅度。

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对国内外生产侧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产业链多环节的接续影响。从疫情涉及产业来看,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直接受到冲击,而制造业前期开工不足也将明显限制生产规模。

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来看,制药业、半导体业、汽车制造等行业以及能源产业,所受冲击最为明显。对需求侧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居民消费行为将更趋理性、保守,投资活动趋于紧缩,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引发海外需求整体降低。整体而言,我国经济供给侧与需求侧都面临较大挑战。

二是金融市场风险增加。

自疫情暴发以来,受短期的恐慌情绪、长期经济增长负面预期、全球股市联动等影响,引致世界多国股票市场价格下跌。自*月*日起,全球疫情暴发、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下跌,再次引发债券市场恐慌、收益率水平明显下行。在短期,国内债券市场将经历疫情冲击带来的反复震荡。

在疫情引致国内外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加剧的情形下,我国不仅应聚焦当期生产活动稳步恢复,更应关注悲观预期导致的未来需求不足,以稳定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支持金融市场稳定发展,防止金融资产价格下跌引致的企业净资产价值进一步降低。

三是宏观杠杆率提升。

自疫情暴发以来,延迟复工使宏观杠杆率承受压力。一方面,疫情已明显制约房地产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发展,企业利润下降致使企业债务负担加剧,不良贷款率增加,违约风险提升。

另一方面,全国普遍延迟复工、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率偏低、产业链下游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复工率偏低,致使经济增速预期下降。在住户债务方面,个人住房贷款和消费信贷是最主要构成部分。企业生产能力下降将向住户偿还能力形成传导,加剧住户债务负担与违约风险。疫情加剧金融风险积累,稳增长与防风险动态平衡难度进一步增加。但就总体发展来看,体现为局部企业的债务杠杆风险与流动性风险,转化至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低。

四是利率风险预期增强。

疫情突发期间,居民出于消费、避险等目标而产生的食品类商品消费需求,进一步推动CPI抬升。今年*月CPI同比增速高达*%,*月CPI增速稍缓解至*%,但仍处于历史高位。与此同时,生产价格呈现通缩状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再度转为负值,同比下降*%,显示生产领域有效需求不足。

近期国际油价下行,进一步抬升了PPI通缩压力。结构性通货膨胀通常伴随需求缩减型货币政策。但当前经济整体需求偏低,货币政策宽松预期明确,又将对现有通货膨胀造成压力。在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区间,结构性通胀与国际油价下行将引发利率风险预期,增加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难度,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提升金融风险发生概率。

五是流动性风险加大。

疫情之下,经济主体风险偏好降低,可供交易的资金与交易意愿、到期债务总量相比偏低,引发流动性风险。疫情引发的流动性风险集中体现为企业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全球市场流动性风险三个层次。

首先,企业流动性风险方面,复工复产的延迟已致使企业现金流压力巨大,餐饮、旅游、电影等生活性消费行业销售额损失预计将分别高达数千亿元。

其次,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方面,中小企业日常流水显著低于预期,餐饮业、运输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企业清偿能力下降,结合央行适当展期政策要求,致使商业银行现金回流能力下降。与此同时,疫情引发的短期存款流失与到期存款延期进一步加剧了风险。

再次,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方面,海外疫情的暴发与扩散对全球经济形成冲击,而原油价格下跌同样致使优质资产面临变现需求。多国货币政策调控释放的流动性,虽然能够对资产价格形成支撑,但对抑制病毒传播而言仍然效力有限。企业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全球市场流动性风险,都将对我国宏观流动性产生压力。

六是汇率风险积聚。

自疫情发生以来,人民币汇率整体呈现走高趋势。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多重因素将对人民币汇率施加贬值压力。第一,经常账户货物贸易面临逆差压力。当前,全球疫情正处于快速传播阶段,疫情带来的海外产业链受阻、总体需求降低都将导致出口规模明显降低。

第二,经常账户服务贸易仍然面临逆差压力。随着疫情在多国暴发,其将对海外旅客来华旅游活动产生明显抑制,因而服务贸易仍可能面临逆差压力。第三,国内货币适度宽松加剧逆差压力。为充分应对疫情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国家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早部署、快行动,特别注重预期引导,已形成专项再贷款、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移等多项举措。针对未来的生产生活恢复,货币政策预期还将进一步宽松,由此将增加汇率贬值风险。

积极防范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是实施稳健且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在中、短期内或将继续承担提振总需求的大任。第一,适度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在为全社会流动性整体纾困的同时,部分缓解汇率风险。第二,定向降准更加关注房地产业、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当前定向降准重点是普惠金融,维持小微企业生命力是主要目标。而鉴于房地产业、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应当逐步转向对上述产业的信用支持,特别是确保产业链核心环节企业信贷充足。

二是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0年重点工作之一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退出机制,稳步推进创业板和新三板*。针对疫情引发的多重金融风险,特别是短期内全球股票、债券、原油市场数次下跌引发的国内金融资产价格震荡,继续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丰富非金融企业融资来源,分散银行体系间接融资主体和股票市场直接融资主体风险,是维系长期金融安全的必要举措。

第一,关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债券市场*。虽然疫情曾致使我国债券市场处于水平波动状态,海外疫情暴发、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下跌再次引发债券市场冲击,但宽财政、宽货币的政策预期,将为国内债券市场带来发展机遇。为实现对银行业信贷融资、股票融资的功能分担,债券市场应提升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融资力度。

第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当前,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券商柜台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大格局已初步建立。但创业板对优秀创新企业的吸引力和包容度不高,新三板也长期存在市场流动性不强问题,因此,应加强这些市场*。

第三,稳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方面要推动传统金融企业与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基础科技衔接,开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先行试点研究工作,加强金融市场统计信息*;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加灵活适配的金融政策体系,在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内部环境遭受冲击的复杂状态下,继续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融资成本与经济状况、企业承担状况相适应,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是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

面对疫情的负面冲击,我国财政政策需注重功能性,在稳就业、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领域实现支撑,并形成对稳金融目标的有力配合。

第一,更加积极地实行减税降费,惠及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尽快缓解普遍存在的流动资金趋紧状况,化解流动性风险。第二,加大与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网服务、金融科技服务、基础科技研发活动等相关的“新基建”投入,提前布局与经济中长期增长相关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完成产业链重点环节基础设施*,将为国民经济恢复稳健增长提供助力。第三,形成就业、外贸专项补助资金,防止失业率增高、外贸需求过低引致的经济增长风险与汇率风险。

四是健全宏观金融风险预警监测体系。

国家和各地区要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各项风险发展情况,适时采取政策措施化解风险。针对今后一段时间金融风险可能存在的突发性、敏感性、开放性特征,国家和地方应当从三方面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第一,覆盖国内外多层次的金融活动。鉴于疫情对金融业的影响横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而国外金融市场受疫情影响已呈现明显下行趋势,及时监测国内外不良贷款率、流动性等变化,适时应对潜在风险,才能降低风险传染概率。

第二,加强对宏观经济指标纳入,特别是全球宏观经济指标。疫情对金融安全的威胁,以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威胁为基础。经济萧条,将成为威胁金融安全的最可能因素。考虑到国内复工复产效率,产业链尚未修复,而国外疫情蔓延同样使得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强,负面增长预期较为一致,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应充分考虑国内与国外经济状况,形成对国内与全球经济增长、国内与全球通货膨胀率、投资与消费活动、经济景气指数、经常贸易差额、外汇储备、大中小企业盈利水平、居民收入等指标的及时监测。

第三,运用临近预报技术实现高频监测。受制于数据发布速度,现行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低频性,最快仅可按月度频率发布。针对疫情带来的多重不确定性,为形成及时、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可依托临近预报技术提高监测频率,对经济与金融发展形势展开实时分析。

第三篇:干旱对我县农业的影响分析

干旱对我县农业的影响分析

今年开春以来,我县降水与往年同期相比减少三至五成,其中上山和戈壁等地区旱情尤为严重,降水量为过去10年以来最少。目前,全我县耕地受旱面积为244055.6亩,其中有小麦面积24万亩、玉米、甜菜、食葵等作物4055.6亩。

2012年春天气预报

2012年春季防汛抗旱形势分析预测及建议一、一.近期天气气候特点气温:2012年1月,我县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近3℃,其中,自1月20日以来,平原地区最低气温维持在-31~-35℃之间,下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8℃多,这是近40年同期最低值。上山区受逆温影响,近两天气温回升较快。降水:2012年1月,我县平原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23%;1月上旬和下旬几乎无降水,中旬降水集中且偏多。≥5厘米稳定积雪:我县于11月16日形成,比常年偏早近20天,但积雪一直偏薄,直到1月19日平原区积雪才增加到17厘米,比2011年同期仍偏薄5厘米。入冬期:2011年我县于11月10日入冬,接近历年,比去年偏晚10天。

二、目前我县积雪实况截止到1月31日,我县平原地区积雪深度在14-15cm,较2011年同期明显偏薄10厘米。

三、近期天气预报预计:2月1日我县有小雪。2月2日平原区气温开始回升。5日前后我县有微到小雪。13日前后有小雪,上山区小到中量。2月上旬我县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降水量略少。

四、后冬及春季气候预测气温:后冬(2012年2月)我县平原区平均气温为-13℃左右,较常年略偏高,较2011年同期偏低近1℃。春季(3-5月)平均气温为8℃左右,接近常年或略低;较2011年同期偏高1.3℃。降水量:后冬(2012年2月)我县平原区降水量为10毫米左右,比历年同期偏多70%,比去年同期偏少35%。春季(3-5月)降水量为60毫米,较常年和2011年偏多18-20%。积雪:后冬(2012年2月),我县最大积雪深度在18~20厘米,较常年偏薄。

五、春汛形势分析预测及建议根据前期气候特征、目前积雪情况和未来天气变化,春季我县降水虽然略偏多但秋冬季连旱,土壤墒情较差,加之春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我县易出现阶段性干旱的可能性较大,应提前做好阶段性干旱的防御工作,及早落实节水灌溉等农业防旱技术措施,并积极利用积雪融化实施引洪灌溉、蓄水等措施,确保水库蓄水及春耕农业用水安全。

2、后冬我县仍有降雪天气,积雪深度将有所增大。还应关注2月底到3月中旬期间的急剧升温天气,并提前做好局地融雪型洪水的防御工作。

3、由于入冬后我县积雪明显偏薄,对部分冬麦的安全越冬可能产生一些影响。有关部门应加强冬小麦监测及雪层保护等工作,并提前落实好相应的补救措施。

分析:1)我县小麦减产可能性大,据统计,上山和戈壁地区小麦因旱情没有种下去,这样一来我县小麦生产减少了三分之一面积。产量占全县总产量的30%,我县部分地区作为我县主要的夏粮产区,持续的干旱会导致粮食减产。总体看影响不大,但如果后期降水继续偏少,影响到秋粮的生产,那么粮食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就较大。

2)随着继续干旱天气我县草场也受了严重灾害,养蓄也受到困年状态。导致出现乳制品和肉的价格上涨问题。这对其他农产品的价格构成一定支撑,利好其他种植业。

总体上,我们认为旱灾的影响是偏负面的,粮食价格高,肉制品价格的上涨,影响到老百胜的安慰。请有关部门和领导认识到这一层关系,做好一切有关农牧业生产突入,为我县的稳定发展而努力。

奇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年5月22日

第四篇:浅谈疫情对工程的影响

疫情对经营工作影响的评估报告和应对措施计划

施工项目的特点决定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导致了除国家、市重点工程项目复工以外,其余工程项目基本处于落实各项防疫工作,积极筹备复工准备过程中。目前公司项目xxx工程正处于有序施工中,其余工程均未正常开工。本次疫情确实对分公司市场开发、新签合同额、完成产值、工程成本、利润以及工期等方面造成一定影响。

一、疫情对经营工作的影响

1、疫情导致市场开发、项目招投标、新签合同额等工作推迟

受疫情的影响,项目的业主方也在积极落实防疫工作,暂时停止项目的前期工作,所以对于xxxx项目前期谈判工作、项目正常的招标启动以及投标工作均带来时间上的推迟,导致不能按时签订总包合同,新签合同额受到影响,后期可能会影响工程预付款、进度款的拨付进度,可能增加项目资金成本和项目人员成本。

2、疫情导致第一季度完成产值缩减

按照往年项目施工安排,各项目约在正月初十左右完成人员与材料的施工安排,元宵节后正式进入工程的全面施工。受疫情影响,属于市重点工程的xxx已经复工,但要兼顾日常的防疫工作,并不能达到正常的施工功效。

另外,xxx项目、xxx项目xxx工程、xxx工程四个项目截止目前均未正式复工,预计第一季度造成约3000万元产值滞后。

3、疫情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利润降低

一方面,防疫期间,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势必减少,不能及时到位。且按照市政府和业主的相关要求xxx特定区县疫情相对严重,人员不能随意使用,导致施工人员减少,人工成本增加。

另外一方面在防疫准备期间,分公司和各个项目部所准备的防疫物资,日常消毒用品,日常监测监控等设施,项目部的防疫布置,对相关人员的返工隔离提供场地等均导致费用的增加。

并且考虑疫情结束后的集中开工,建筑材料可能会面临一时紧缺造成价格上涨的情况。另外各个项目原有的合同工期已经非常紧张,再加上疫情导致的时间损失,工程工期势必更加紧张,为了达到合同要求,定会加大对人材机的资源投入,采取一系列赶工措施等,均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利润的降低。

二、应对措施

1、优化复工方案,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提高后续施工效能。

针对疫情对工程项目进度、产值、利润的影响,结合已复工项目的效能分析,各个项目应在保证防疫工作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根据新冠肺炎的最新情况,及时做好项目的施工方案优化,优化后的方案必须经公司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行,以弥补疫情期间造成的工期、利润等方面的损失。

2、仔细研究合同条款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寻找索赔或者调价切入点,把成本的增加降到最低。

针对突发疫情的影响,以及对疫情事件的定性,充分研究合同关于不可抗力、工期、调价以及索赔方面的条款,有必要时咨询法律人员,尽可能弥补由于疫情影响造成的损失。同时考虑到疫情的持续性,分公司各项目部应注意根据合同约定,每隔一段时间向业主发出相关通知和报告,并在疫情结束后发送事件终止的通知和情况说明。

另外,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导致各项目部额外增加的成本,各项目负责人务必做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而且对额外增加的疫情防控成本要保留相关证据,为后期索赔方面提供依据。

3、关注供货方的价格变化、货量储备等信息,适时签订购销合同。

各个项目针对未来几个月的施工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主要材料的供货方进行价格、供货能力、货量储备咨询,并结合工程管理部对材料的价格进行预判,如有必要,可以提前签订材料供应合同,一方面避免大面积开工导致材料紧张造成的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可以提前让供货方做好准备,保证项目复工后,各类材料能够按照要求进场,减少不必要的工期浪费。

第五篇:温湿度对农业的影响

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控制

塑料大棚

按棚顶形状可分为:拱圆形、屋脊形

按骨架材料可分为:竹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架结构、钢竹混合结构等。按连接方式可分为:单栋大棚、双连栋大棚、多连栋大棚

课题背景:温湿度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采用STC89C52 单片机为控制中心,由AM2301温湿度传感器和LCD 液晶显示模块构成农业生产在线实时温湿度监控系统,实现对农业温湿度精

确测量与控制。实践表明,该系统电路简单、工作稳定、集成度高、调试方便、测试精度高,保证了农业生产产品的质量与合格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发展情况

设施建设日趋大型化。

向管理信息化、控制自动化、生产机械化方向发展。存在的问题: 重“硬件”设施建设,轻“软件”栽培管理

缺乏适宜良种

设施内环境调控能力差

覆盖材料落后

人才培养不到位

解决对策:加强工厂化设施栽培专用新品种的选育

研究开发用于环境调控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设施装置及探测头

研究开发新型覆盖材料

在设施生产中建立绿色蔬菜产品生产技术

始终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增加单产

发挥优势,补足空缺

规划和区划工厂化农业

(四)设施农业发展前景

1.设施农业的类型结构与分区和布局更加合理。

2.设施栽培的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注重提高经济效益。

3.新型覆盖材料的研制与开发进展迅速。

4.设施农业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

5.农业全国各地兴建了一批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6.设施农业工程相关科研受到极大重视,得以迅速发展。

设施的环境控制是根据作物遗传特性和生物特性对环境的要求,通过人为地调节控制,尽可能使作物与环境间协调、统一、平衡,人工创造出作物生育所需的最佳的综合环境条件,从而实现作物设施栽培的优质、高产、高效。

第三章 设施温度特点及调控 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之一。在园艺设施生产中很多情况下,温度条件是生产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充分认识和了解园艺设施内的温度条件和调节技术,对于搞好设施园艺生产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一

园艺作物与温度的关系

(一)园艺作物对温度的要求

1、蔬菜作物对温度的要求

耐寒性多年生宿根蔬菜:能耐-20 ~-30 ℃低温,冬季地上部茎叶枯死,地下部根不死,第二年春天温度达到5 ℃可解冻后重新发芽生长。金针菜、芦笋、韭菜等。

耐寒性蔬菜:能长时间耐-1~-2 ℃,能短时间耐-10 ~-12 ℃低温,最适生长温度12 ~18 ℃。适合温室冬春季节栽种。葱、蒜、菠菜、油菜、香菜等。

半耐寒性蔬菜:能短时间耐-1~-2 ℃,最适生长温度17 ~20℃。适合温室和大棚早春和晚秋栽种。萝卜、胡萝卜、蚕豆、芹菜、莴苣、大白菜、花椰菜、甘蓝等。

喜温性蔬菜:不耐轻霜,0 ℃会冻死,最适生长温度20 ~30℃,10 ~15℃ 授粉不良,40 ℃ 以上停止生长。设施栽培注意防止低温冻害。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豆角等 耐热性蔬菜:最适生长温度25~35℃,15℃以下授粉不良,10 ℃以下停止生长,0 ~ 1℃会冻死。设施栽培适宜季节5~9月,早春和晚秋栽培要注意保温。西瓜、甜瓜、南瓜、豇豆、刀豆等。

2、果树作物对温度的要求

影响果树地理分布的温度是年平均温度、生长期积温和冬季极端低温。

3、花卉作物对温度的要求

不同种类的花卉开花所需的温度不同:25~30 ℃(牵牛、鸡冠花、凤仙花等)、15~25℃(虞美人、金鱼草、蜀葵等)、10~16 ℃(秋菊)、5~15 ℃(原产温带的二年生的秋播花卉)。

温度对花色的影响:开花所需温度高的种类,温度高时花色彩艳丽;而开花所需温度低的种类,温度高时花色淡。

(二)温度对园艺作物的影响

吸收能力:温度特别是地温过低,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吸收能力。黄瓜在低于15℃的时候,发生“花打顶”现象。地温过低,影响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低温低于12 ℃影响植物对P的吸收。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花芽分化:低温需求量:许多越冬性植物和多年生木本植物,冬季必须满足一定的低温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和开花。(如何打破休眠,是果树设施栽培的首要问题,需要掌握不同果树解除休眠的低温需求量。)番茄在花芽分化期遇到5~6 ℃的低温或30 ℃ 以上的高温,发生畸形果、空洞果等。

设施温度环境特点及产生原因

1、气 温

气温的特点

日变化大,晴天昼夜温差明显大于外界。

空间分布严重不均。白天上高下低,中部高四周低,夜间上低下高,南低北高。太阳发出波长较短的高能辐射,凉爽的地球表面发出波长较长的低能辐射。温室允许波长较短的太阳辐射穿过,同时使波长较长的红外辐射热不易穿过,使温室保持着一种温暖的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逆温现象

逆温及其形成原因

逆温:有风的晴朗夜间,温室大棚的表面辐射散热很强,出现棚室内气温反比外界气温低1~2 ℃,此现象即逆温现象。

原因:白天设施内地表与作物吸收热量后,夜间通过覆盖物向外辐射放热,有风的晴天夜间放热更剧烈,室外的空气可从大气反辐射中吸收热量,而棚室内由于覆盖物的阻挡,不能从大气反辐射中吸收热量,因此,室内温度比室外低。易发生的时期:早春2~3月凌晨4~5点。

对春提前设施栽培的植物在夜间一定要注意保温,通过多层覆盖可降低对植物的伤害。

2、地温 地温的特点

水平温度分布:晴天的白天,在日光温室内南北方向上,中部地温最高,向南向北均递减;夜间后屋面下地温最高,向南递减。东西方向上差异不大。塑料大棚的地温,中部均高于四周。

垂直分布:晴天白天上层土壤温度高,下层土壤温度低;夜间以10cm深处最高,向上向下均递减;阴天,下层土温比上层高。

(二)园艺设施热收支平衡 收支状况

热量来源=太阳总辐射+人工加热量 热量支出=贯流放热+换气放热+地中传热

热量平衡方程: 进入保护地的热量=热量支出+蓄热

收--------加热设施;肥料中微生物发酵释放热量;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热量。

支--------贯流放热:透过覆盖材料和围护结构的热量。(是农业设施放热的最主要途径,占总散热量的60~70%,高时可达90%左右。)

通风换气:自然通风、强制通风,建筑材料的缝隙导致的热量损失。(包括显热和

潜热失热)

土壤传导: 土壤上下层和土壤横向传热。(受土壤松紧度和含水量影响很大。)贯流放热量表达式:Qt = Aw ht(tr – to)【Aw 设施表面积、ht 热贯流率、(tr – to)内外温差】

换气失热-显热失热 Qv = R · V · F(tr-t0)

【Qv为整个设施单位时间的换气放热量、R为每小时换气次数、V为设施容积、F为空气比热=1.30kJ/(m3 · ℃)、(tr-t0)为室内外温差 】 换气失热-潜热失热

水汽蒸发而吸收的热量为潜热,经通风换气排出水汽而散失的水的汽化热,叫潜热失热。三

设施温度环境的调节控制

保温原理:保温比:是指热阻较大的温室围护结构覆盖面积同地面积之和与热阻较小的温室透光材料覆盖面积的比。保温比越大,说明温室的保温性能越好。适当减低农业设施的高度,缩小夜间保护设施的散热面积,有利提高设施内昼夜的气温和地温。

减少贯流放热;减少覆盖面的漏风而引起的换气传热;减少土壤的地中传热。保温措施

1、多层覆盖:最有效的办法------室外覆盖草苫、纸被或保温被

2、减少缝隙-减少换气放热------及时修补破损的棚膜;在门外建造缓冲间,并随手关严房门。

3、设置防寒沟-减少地中传热,减少温室南底角土壤热量散失。

4、全面地膜覆盖、膜下暗灌、滴灌-------减少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 加温措施

1、环保加热:太阳能加热;酿热加温;利用能源加热:电热温床、热风炉、水暖;利用工业的余热。

2、水暖加热:用60~80℃的热水循环加热。预热时间长,在寒冷地区要注意管道的防冻。热稳定性好,室温均匀,余热多,停机后保温性好。

3、热风加热:直接加热空气。预热时间短,升温快,操作简单,便宜。停机后缺乏保温性。

4、电热温床的铺设 ——铺设的方法

例题

在1m宽、5.5m长的畦子上铺总功率800W、100m长的电热线,如何铺设?

铺一个畦子: 功率密度=800W/5.5m2 ≈145 铺设电热线的条数=(100m - 畦子宽)÷畦子长 =18 两条地热线的距离=畦子宽/条数 =1/18 ≈5cm 铺两个畦子:

两个畦子的面积是11m2,一个800W的地热线铺两个畦子,那么每平米是将近80W。铺设电热线的条数=(100m - 2×畦子宽)÷畦子长 ≈16(注意:这个数必须是双数,如果是单数要减去1)。

两条地热线的距离=1/16 ≈6cm。电热温床的铺设 ——接线注意事项

严禁成卷电热线在空气中通电试验或使用。布线时不得交叉、重叠或扎结。电热线不得接长或剪短使用。

所有电热线的使用电压都是220V,多根线之间只能并联,不能串联。

使用地热线时应把整根线(包括接头)全部均匀埋入土中,不能暴露于空气中,线的两头应放在苗床的同侧。

收地热线时不要硬拔,以免损坏绝缘层。降温措施 1.通风换气

2.遮光,减少进入园艺设施内的热量。

3.增大潜热消耗-----大量灌水之后通风排湿。

湿帘风机降温系统:该系统由湿帘、风机、循环水路与控制装置组成。湿帘的材料:棕丝、多孔混凝土板、塑料板、树脂等。

水泵应比风机提前几分钟停止,使湿帘蒸发变干,防治湿帘上生长水苔。4.汽化冷却法-------喷雾法

第四章

设施湿度环境及调节控制

农业设施内的湿度环境,包含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两个方面。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一般作物的含水量高达80%~95%。

一、园艺作物对湿度环境的要求

(一)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耐旱植物:根系发达、吸水力强;叶片蒸发少,消耗水分少

湿生植物:根系吸水能力减弱,叶片薄而大,水分蒸发消耗量大,多原产于热带、沼泽地带

中生植物:不耐旱、不耐涝

(二)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 种子发芽期:需要大量的水分。

幼苗生长期:根系小,抗旱力弱,需经常保持土壤潮湿,但湿度不能过大。营养生长期:需水量大。(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开花结果期:湿度低

(三)果树对湿度环境的要求 萌芽前:需水量大。

开花期:湿度要求严格,过多过少都会引起落花落果。新稍生长期:需水量最多,需水临界期。

果树灌溉应抓住:花前、花后、花芽分化和休眠四个时期。

(四)花卉对湿度环境的要求

一般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60%~90%。

开花结实期湿度相对需求较少。

灌水的原则:间干间湿,不干不浇,见干就浇,浇则浇透。浇水时间以上午或傍晚为好,中午可适当喷雾洒水。

二、湿度与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湿度与作物的蒸腾和光合作用

低湿,会引起植物气孔关闭,减弱光合作用。

低湿同时高温,加剧植物的蒸腾,使植物暂时或永久失水萎蔫。高湿,抑制植物的蒸腾,影响根系的吸收。

(二)湿度与作物的病害

高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温室内的湿度条件是引起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设施湿度环境特点

(一)空气湿度特点

高湿,是农业设施湿度环境的突出特点。特别是设施内夜间随着气温的下降相对湿度逐渐增大,往往能达到100%。

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大。

白天低夜晚高。午夜至早晨日出前,大棚内相对湿度往往高达100%,中午也常常高达70~80%,通风时可降到50~60%。

季节变化:早春、晚秋最高,夏季较低;阴天湿度大于晴天。

空气湿度依园艺设施的大小而变化。大型设施空气湿度及其日变化小,但局部湿差大。设施内的空气湿度是由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形成的。

结露-------由于设施内部温度差异的存在,其相对湿度分布差异非常大,因此在冷的地方就会出现冷凝水。冷凝水的出现与积聚,会使设施作物的表面结露。

晴朗的夜晚,温室的屋顶会散发大量的热量,这会导致高秆作物顶端结露。植物的果实和花芽在日出前后,容易结露。

濡湿(沾湿)现象--------作物沾湿是由于从屋面或保温幕落下的水滴、作物表面的结露、根压使作物体内的水分从叶片水孔排出“溢液”(吐水现象)、雾等4种原因造成的。

(二)土壤湿度的特点

1.土壤湿度比露地稳定。

2.水分蒸发和蒸腾量很少,土壤湿度较大。3.土壤水分是向上运动的。

4.土壤湿度存在着一定的湿差。通常设施的四周或加温设备附近的土壤湿度小,中间部分土壤湿度大。

(三)设施内水分收支 Ir + G + C = ET 【ET—蒸散量(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Ir—灌水量、G—地下水补给量、C—凝结水量】

四、设施湿度环境的调节控制

1、土壤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设施的土壤湿度由灌水量、土壤毛细管上升水量、土壤蒸发量以及作物蒸腾量的大小来决定。

土壤湿度的调控应当依据作物种类及生育期的需水量、体内水分状况以及土壤湿度状况而定。

采用土壤水分张力计测得的指标,pF多与作物生育的关系,来确定当pF值多少时为灌水期。

滴灌法: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

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可防止土壤板结,省水、省工、降低棚内湿度,抑制病害发生,但需一定设备投入。

分为固定式滴灌系统和移动式滴灌系统两种

地下灌溉:用带小孔的水管埋在地下10厘米处,直接将水浇到根系内。此法投资较大,花费劳力,但对土壤保湿及防止板结、降低土壤及空气湿度、防止病害效果比较明显。灌溉/施肥系统

2、空气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除湿

温室除湿的最终目的:防止作物沾湿,抑制病害发生。

A、被动除湿:不用人工动力(电力等),不靠水蒸气或雾等的自然流动,使园艺设施内保持适宜湿度环境。

覆盖地膜:覆盖地膜即可减少由于地表蒸发所导致的空气相对湿度升高。据试验,覆膜前夜间空气湿度高达95%~100%,而覆膜后,则下降到75%~80%。

科学灌水:采用滴灌或地中灌溉,根据作物需要来补充水分,同时灌水应在晴天的上午进行,或采取膜下灌溉等等。

减少灌水:通过改良灌水方法提高水分的利用率

地膜覆盖:地膜覆盖也能抑制土壤表面水分蒸发,提高室温和空气湿度饱和差,从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B、主动除湿用人工动力,依靠水蒸气或雾等的自然流动,使园艺设施内保持适宜湿度环境。

通风换气

自然通风:从调节风口大小、时间和位置,达到降低室内湿度的目的,但通风量不易掌握,而且室内降湿不均匀。

强制通风:可由风机功率和通风时间计算出通风量,而且便于控制。

加温除湿-------是有效措施之一。湿度的控制既要考虑作物的同化作用,又要注意病害发生的临界湿度。保持叶片表面不结露,就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加湿

喷雾加湿:喷雾器种类很多,可根据设施面积选择。温室内顶部安装喷雾系统,降温的同时可加湿。

湿帘加湿:主要是用来降温的,同时也可达到增加室内湿度的目的。

1.系统示意图

2.软件流程图

3.算法流程图

四、实验结论

本设计首先简要介绍了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包括系统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程序流程图设计等。针对该系统本身的特点和对系统的功能要求,选用STC89C52芯片作为CPU,MAX232等作为辅助设计。我们在编程、绘图基础的上,进一步学习了线路设计、焊接调试、检错等多种实用技术,学习了不少新的知识和技术。

五、致

从学校中的理论知识到实训中的实践操作,我们将有更充分的实践去挑战我们的工作,虽然短暂,锻炼了我们动手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我要感谢我们的学校给予我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感恩在我成长路上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感谢我的导师侯秀丽,她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感谢我的实训老师,这片论文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你的细心指导。而你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快的融入我们这个新的实验室

参 考 文 献

[1]王魁汉.温度测量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汪英.基于微机测控网络的温湿度及火盗警自动监控系统[D].长沙:湖南大学,2007.[3]陈慧明,杨灿军,陈鹰.一种简易的高精度测温系统研制[J].电 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4,18(4):29-32.[4]林海军,滕召胜,杨圣洁,等.数字温度传感器自适应动态补偿方 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9,30(1):138-142.[5]李海燕,赵俭.温度传感器动态校准研究[J].计测技术,2008,28(1):1-6.[6]周润景,张丽娜.基于PROTEUS 的电路及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 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7]张毅刚,彭喜元,姜守达,等.新编MCS-51 系列单片机应用设计 [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8]杨居义.单片机原理与工程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下载H1N1流感疫情对农业影响情况分析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H1N1流感疫情对农业影响情况分析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融危机对农业影响(5篇)

    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具体是:第一,农产品的稳定供给问题。今年粮食总量将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这是第五年粮食继续丰收。这种成绩来之不易,但是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能......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农业发展 日期:2002-06-27 来源: 作者: 阅读:1384次 字体:大 中 小——访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林而达 人类活动从未如此巨大地影响着......

    税收收入分析对影响收入质量的思考

    税收收入分析对影响收入质量的思考 收入核算科 税收收入质量指的是税源向税收转化整个过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体现了对税收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和国民收入分配活动的满意程度......

    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分析

    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分析分析评价四川省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置效果,总结防控经验,为政府和卫生部门科学应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收集汇......

    冠状病毒疫情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冠状病毒疫情对远程教育的影响摘要:2020年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爆发,学校为应对疫情纷纷停课。疫情期间远程教学被学校普遍采用,推动了远程教育的发展。针对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由过去的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同时,随着经济全球一体......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综述气候变化使中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三个突出问题:一是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加大;二是带来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动;三是引起农业生产条......

    地下水对工程施工影响分析及探讨

    地下水对工程施工影响分析及探讨 摘要: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解决地下水对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是工程建设领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施工实践出发结合理论阐述了地下水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