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收入分析对影响收入质量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02:1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税收收入分析对影响收入质量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税收收入分析对影响收入质量的思考》。

第一篇:税收收入分析对影响收入质量的思考

税收收入分析对影响收入质量的思考

收入核算科

税收收入质量指的是税源向税收转化整个过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体现了对税收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和国民收入分配活动的满意程度,是评价税收工作成效和判断经济税收形势的主要依据。

税收分析工作是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是保障税收职能实现,提升征管质量与效率的重要环节。王军局长在税收分析会议上强调:‚税收分析是一项基本功。推进这一工作,对上有利于全面真实反映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下有利于针对性地指导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工作,有效推广好经验好措施,更好服务基层和纳税人;对税务总局机关有利于培养崇学之风,促进‘析’以致用,为税务干部提高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搭建平台。因此,税收分析工作需要再接再厉、更需不断提升水平。‛

提高收入质量必然要依靠税收收入的有效管理。而开展税收分析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把握税收收入管理的主动权。税收收入的组织管理,要做到科学和主动的管理,必然离不开税收分析的辅助支持。

一、经济发展的优劣直接影响税收质量的好坏。

1、开展税收分析,了解经济发张状况

要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质量的关系。经济是税收的基础,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只有具备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才能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也只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推

动国民经济和税收的高速增长。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质量的关系,就要依靠税收分析。通过开展税收分析,运用大量影响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因素和税收管理资料,经过严密的推理和分析,可以了解本地区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质量、税源构成状况及税收潜力,从而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税收收入的税源情况、纳税人的纳税异常情况、税收收入结构变化情况做出比较确定的判断。

2、开展税收分析,明晰税源情况

没有税源,税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发展经济、扩大税源是提高税收质量的首要基础。只有把发展经济、服务经济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真正发挥好税收的职能作用。

要了解税源情况,依然需要借助税收分析。税收分析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开展税源分析,只有认识税源特点,才能建立起税收经济关系分析的脉络。通过税收分析,可以明晰税源的分布、掌握税源特点、认识税收经济关系、把握经济形势,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客观地判断税收收入形势,根据政策的调整准确地估算税收收入变化,应对税源的波动轻松自如调度税收收入目标,从而牢牢地把握税收收入管理的主动权。

二、提高税收质量,需要坚持依法治税

大力实施‚依法治税战略‛,为纳税人创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让市场经济规律得以真正发挥作用,从而保证充足而合理的税源。依法治税是对税收工作质的规定,它需要以税收分析为基础的量的支持。一方面,通过对宏观税收收入指标体系的分析,揭示组织收入中

存在的问题,反映征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针对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相关措施,指导组织收入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对重点企业和行业进行微观税收分析,利用大量的有价值的涉税信息,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审核、评价、判定,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督促纳税人自查自纠,并积极开展纳税评估,适时进行税务稽查,从而确保把依法治税落到实处。

三、提高税收质量,摈弃以‚完成税收计划‛为目标的工作方式 在依法治税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以‚完成税收计划‛为目标来开展组织税收收入中心工作,或者单纯靠数量规模的扩大来巩固组织税收收入的中心工作地位,都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为此,必须摒弃狭隘的就税收计划论收入管理的陈旧观念,树立税收收入管理的崭新理念。税收收入管理是一个大概念,与税收计划管理相比,实现了外延拓展和内涵延伸,它要求围绕提高税收收入质量这一目标,从税源管理开始,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缴库监控,最后到税收分析、信息反馈、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进行全方位、各环节、多层次的全面监督、控制与管理。体现到组织税收收入工作具体实践中,税收收入管理新理念要求以严密的重点税源监控为基础,以规范的税收会计监督为保障,以深度的税收分析为突破,以准确的征纳税情况反馈为途径,通过加强监管、深化分析、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最终达到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目标。所以,实行税收无计划任务征收,实际上是将过去的注重税收收入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的提高。

税收分析是税收管理的‚眼睛‛。一方面,税收分析要深度化,不能只

停留于税收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和增减收因素分析,或就数字论数字、从收入到收入,要拓展到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税收收入与税收执法、征收管理的关联分析。另一方面,要以税收深度分析为基础,通过建立参数丰富、设计合理的科学数学模型,积极开展税收收入能力估算,包括经济发展成果转化成税源潜力的纳税能力估算和税源转化成税收收入的征收力度评估。这样,既为税收收入质量的评价提供充分依据,又通过分析发现问题,找准制约税收收入质量提升的症结,从而‚对症下药‛。

四、提高税收质量,正确处理税款征收与税收管理的关系 从目前的征管的现实需要看,需要把激励纳税人积极主动申报与税源的有效监控结合起来:一是重点加强经济与税源的动态分析,深入分析辖区内经济指标与税收数据的关系,做到税源的分布心中有数,密切关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关注重大项目投资、重点行业等因素对地方税收的影响全面反映税源状况及发展的趋势;二是科学测算潜在税源的税收转化能力,通过广泛采集数据,加强征收管理的针对性。譬如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进行纳税能力估算,通过全面的对比分析,明确日常征管的薄弱环节,并制订较为具体和操作性较强的措施。

通过税收分析,可以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质量考核体系。现行的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是建立在税务微观信息资料和实地检查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内部考核,而现阶段税收信息化建设中由于对执法考核的缺失,客观上导致考核‚信息‛不对称、不完整,使考核难免有失公允。通过税收分析等手段,可以把一系列影响税收征管质量的因素联系起来,有目的地进行科学、系统、综合的分析,从宏观上掌握税源与税收

收入的差距,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税源监控质量和征收成果,丰富了税收收入考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的信息缺陷。

五、税收分析既反映税收质量,又影响税收质量。

一方面,税收分析重点分析的是收入情况是否正常、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收入过程是否符合组织收入原则等。这些都是税收质量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税收分析不仅能够全面掌握经济发展状况和税源情况,还能够帮助税务机关自查自省,保障依法治税,从而提高征管质量。由此可见,税收分析既可以反映税收质量的好坏,同时还能够指导税收征管,影响税收质量。

收入核算科

第二篇: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思考

对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思考

所谓税收收入质量是指税务机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各项税收收入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客观反映。合法性是指税务机关组织各项税收收入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遵守组织收入原则,它是税收收入质量的灵魂;真实性是指税务机关组织各项税收收入要遵从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课税要素必须明确,它是税收收入质量的基础;可靠性是指税务机关组织的各项税收收入能否直接成为稳定、可使用的政府财政收入,它是税收收入质量的核心。税务机关只有始终坚持把依法治税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严格按照“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才能为各级政府提供合法、真实、可靠的财政收入,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有效的税收环境,促进社会公平竞争,有效地提高税收收入的质量。为此,本文从当前组织税收收入工作中存在的异常现象分析,客观研究产生异象的各种因素,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质量问题。

一、违反组织收入原则的异象

(一)人为调节收入进度。经济发展快、税源富裕的地区和单位,存在有税不收、延缓征收,甚至暗示纳税人零申报、少申报或迟申报,达到延迟税款入库,控制税收收入进

度的目的。而经济发展慢、税源贫乏的地区或单位,则往往存在提前征收、借款交税、违法预收现象,以达到多收税款、早入库,完成税收收入任务的目的。比如,为赶上收入序时进度,要求销售普通标准住宅的房地产公司预缴土地增值税。

(二)扰乱税收管理秩序。在税款征收过程中,引税、混库最有代表性,“引税”一般采取降低税率或免征附加税种,以及政府用财政资金给予纳税人一定比例的返还,吸引外地税源到当地纳税。“混库”则是将税收收入不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及时缴入国库。比如,将应征收的省级营业税的金融利息收入按一般营业税入库,把省级财政收入转为县级财政收入。

(三)违反优惠政策规定。有些税务机关从完成税收收入任务出发或出于团体和个人私利考虑,对不符合享受优惠政策条件的纳税人给予税收优惠,或者对符合享受优惠政策条件的纳税人不办理或不按政策规定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严重影响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实际效果,使政策调控落空。

(四)虚收空转。个别税务机关采用捏造虚假的经济业务或虚假的税收要素,多交税收,然后再通过财政返还的形式将所纳税款退还给纳税人,一交一退之间,纳税人没有损失,入库的税收金额却攀升上去了,形成财政收入的空增长。如,虚报房产原值、占地面积,多申报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虚开租赁发票、建筑发票、销售不动产发票;以投资、转让等形式,将大额资产和重点项目在纳税人(主要是国企或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反复交换等等,以实现虚增税收收入的目的。

二、违反组织收入原则的危害

违反组织收入原则的种种异象给法律尊严、政府形象、组织决策、民生改善和风险防范等多方面,都带来了直接和间接的危害。

(一)削弱税法严肃性。《征管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规定: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借口,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违反组织收入原则,是对国家税收法规的蔑视,直接影响并削弱了税法的严肃性。

(二)影响上级部门决策。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税务机关是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各项税收指标是上级部门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在组织税收收入上弄虚作假,反映给上级部门虚假的税收收入指标,直接会掩盖事实真相、混淆领导视线、影响领导决策部署,进而影响地方

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不利民生改善。税收收入质量不高导致财政收入“虚空”,可用财力没有增加,用于社会公益和民生改善的资金没有增加。在“漂亮”的业绩背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没有发展。另外,虚收的税款中有部分是与中央或省级财政共享的,虚收金额越大,流出去资金就越多,这无疑让本来就提肘见襟的地方财政雪上加霜。比如,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每一笔税款中,都有60%的份额划归中央。

(四)损害政府形象。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违反组织收入原则,不顾收入质量的做法明显地是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一个忽视了科学发展的“跨越发展”,怎能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法制、诚信是政府软环境建设的硬指标,是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依据。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擅长弄虚作假,这必然无诚实可言,法制缺失、诚信丧失怎能让投资者放心、老百姓安心。

(五)诱发执法风险。《刑法》和《征管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违反组织收入原则行为的法律责任。各级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违反组织收入原则的行为定会引发税收执法的风险,而且有税不收、延缓征收也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极易引发廉政风险,最终必将受到行政处分或刑事追究。

三、影响税收收入质量的原因

违反组织收入原则的种种表现,无论从主观行为上分析,还是从客观制度和实践结果上研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五大方面:

(一)法制意识不强。近年来,我国立足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税收法治,但仍有一部分人的思维方式还是停留在权大于法和情优于制度的错误观点上。有些地方打着发展经济的口号,假借讲政治的名义,以权压法,强行要求税务机关不依法办事,甚至违背法律原则办事。税务机关及工作人员唯地方是从,按长官意志办事,不敢坚持原则,懂法不守法,执法不依法。纳税人抱着民不与官斗的古训,对违法事件不敢说不,对违法行为不敢斗,甚至还想趁机捞油水。

(二)政绩考核变味。政绩考核注重量的方面忽视质的方面,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在个别地方仍然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助长了收入“水分”形成。地方领导不顾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片面追求财税收入高指标、高增长,对税收收入指标层层加码,致使税收收入与经济税源严重背离,为了确保完成收入任务,“引税”、“借税”、“虚收”等方法层出不穷。个别税务机关内部考核也侧重收入数字轻收入质量,以收入论英雄,把完成任务作为考核最重要的指标。因此,任务宽松的时候,就想方设法藏税,控制收入进度;任务难以完成的时候,不顾组织收入原则,千方百计多收税。

(三)大局观念淡漠。有些地方领导及税务人员缺乏大局观念,只考虑地方利益,不考虑国家利益,只关心小团体利益,不关心集体利益,只注重个人利益,不注重单位利益,只计较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利益。只要有利于本地区、本单位或者本人的事,可以牺牲大局,甚至臵国家法律于不顾。

(四)财政体制漏洞。按照现行的财政政策,对贫困地区的地方税收入全部留在地方,不与中央及省财政分成,这本是有利于贫困地区早日脱贫的好政策,却被有些地方钻了空子。税务机关通过各种手段虚收税款,再由财政部门返还给纳税人,因为不与上级财政分成,所以一收一转之间,地方财政没有损失,纳税人没有损失,而财政收入数字却窜上去了。有的地方片面强调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在计划目标管理上,实行组织收入“一票否决制”,强调完成计划任务的刚性,导致一些税务机关将工作重心放在就收入抓收入上,淡化依法治税观念,致使影响税收质量问题的发生。

(五)督察内审不严。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税务机关的督察内审侧重于收入指标的完成,忽略对收入质量的督察,侧重于对收入滞后单位的督察,放松对收入增长快的单位的督察,导致“一俊遮百丑”的观念盛行,只要能完成任务,就是尽到税务干部天职了,至于采取何种手段并不重要,因为没有人来督察。

四、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途径

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质量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客观要求,更是依法治税的实践需要。为此,我们要从牢固确立法制意识的高度出发,突出组织收入原则的严格化,考核指标的科学化,财政体制的完善化,内部督察硬性化,走出一条税收收入质量全面提升的新路子。

(一)强化法律宣传。加强税收法律法规特别是法律责任的宣传,把依法治税的理念渗透到每个征税人、纳税人以及用税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全力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进一步强化税务干部税收执法风险意识,坚持依法行政,按照法定的权限、法定的程序和法定的课税要素征税,不得作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或者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行为。加强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宣传,提高纳税人权益保护意识,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作出的违法行为要敢于说不,并且及时向上级税务机关或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二)科学修订政绩考核指标。当前应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切实改变“重发展轻法治”现象,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意识,为税务部门依法治税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政府官员的考核,不能光看GDP和财政收入数字,更要着重看财政收入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税收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经济社会、历史检验的税收实绩。同时,要不断加强税源的预测和分析,提高税收计划的科学性,保证收入任务与税源状况不脱节。

(三)完善财政体制。现行的财政政策为虚收空转提供了便利。笔者认为,对采取虚收空转等手段虚增财政收入的,一经查出,取消地方税收入不与上级财政分成的优惠,加大虚收空转的成本。也可以在税款入库时,按比例与上级财政分成,然后再通过转移支付将上级财政收到的份额返还给贫困地区,前提条件是检查确认无虚收空转现象。另外,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地税机关的征收经费,不能让征收经费成为地方控制税务部门征税的工具。

(四)贯彻组织收入原则。要始终坚持组织收入原则,越是税源吃紧、任务繁重,越是要坚持依法征税。不得随意变通税收政策,不得混级混库入库税款,不得违规设立税款过渡账户,不得违规异地转引税款,不得违规减缓免税,不得虚假代征代扣税款,不得违规谋取不正当利益,严格防止税收执法风险。

(五)加强督察内审。督察内审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根据当前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需要,建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督察内审专业团队,把政治可靠、业务熟练、作风扎实的人员充实到督察内审队伍中,通过督察内审工作查前培训、实践锻炼、学习交流、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督察内

审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督察内审专业团队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把对税收收入质量的督察作为督察内审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坚决查处违反组织收入原则的行为,切实保证税收收入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三篇:如何加强税收收入分析

做好税收分析工作要统筹协调好宏观与微观、全面与重点、定性与定量以及税收分析与纳税评估及税务稽查的关系,不断拓宽分析思路,创新分析方法,促进税收分析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既要搞好宏观分析,又要搞好微观分析。宏观分析要围绕税收经济宏观特征进行,围绕税收与经济总量的关系、税收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等内容做好有关经济税收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特别是有关分行业、分税种、分类型宏观税负的分析,为微观税收分析提供依据;微观分析要从企业、行业、税收资金运转各形态、各环节等角度入手,对照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宏观分析资料,把分析工作延伸到具体行业和具体企业,找出具体问题,查出具体原因,掌握了解一个企业或行业的增减变动和企业自身行为对税收产生的影响,最终体现在以分析促管理、以管理促增收上。

(二)既要搞好全面分析,又要搞好重点分析。作为县级国税机关,全面分析要将全县税负水平与全市、全省税负平均水平、本县税负水平与兄弟县(市、区)局税负水平以及所辖各分局之间的税负水平相比较,摸清底数,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重点分析要注意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抓住影响本县税负水平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对其经营状况、税负水平及一系列财务指标进行测算分析,消除管理“盲区”,解决重点问题,实现管理增收。

(三)既要搞好定量分析,又要搞好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是研究经济税收的数量方面,把握数量界限,提供数量依据。定性分析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解释数量的含义,对事物的性质做出判断。一方面,经济税收的变化情况是通过数据反映的,数据是否真实,直接影响税源分析工作的成败,不真实的数据还会造成误导,这就要搞好定量分析。另一方面,要做到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必须既要注意了解税源变化的实际情况,又要注意文字表述的真实性,既要有定性说明,又要有定量作证,要以真实的事实资料证实税源变化发展趋势,这就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科学的税收分析方法体系。

(四)要统筹协调好税收分析与纳税评估及税务稽查的关系。在日常税收分析工作中要结合企业进货情况、产品产量、产品成本、销售情况、税收核算、利润等分析内容,综合运用基期对比分析、行业对比分析、指标逻辑关系推断分析等方法,通过同一户企业历年指标水平纵向对比和同一行业指标水平的横向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相关指标的变化原因及税源的发展趋势,存在疑点的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评估,通过税收分析发现问题,通过纳税评估查找原因,问题严重的要及时移交稽查部门立案查处,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净化纳税环境。

第四篇: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日期:2011-04-18] 来源:揭阳市税务学会作者:杨建雄 [字体:大 中 小]

近年来,全国税收收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税收收入规模连创新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社会税收负担是否偏重的忧虑和税务部门“重数量轻质量”的质疑。通过提高税收收入质量,有机统一税收收入的质和量,推动经济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增长,对于促进税收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总结揭阳市国家税务局近年来加强税收管理的有效做法,进一步分析税收收入质量的内涵,提出促进国税工作科学协调发展的思路,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提升税收收入质量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尝试

近年来,揭阳市国税局在收入任务压力大、经济基础差的情况下,以提高税收收入质量为切入点,努力探索一条质量和数量齐头并进的实现途径,在完成收入的同时,化解收入压力、防范执法风险。

(一)以经济税收分析为起点,找准制约税收收入质量提升的症结。从2005年6月开始,市局积极探索建立增值税纳税分析制度,在税政管理科设立了专门岗位,按季度从征管软件提取数据,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点面结合对全市宏观行业的企业户数、销售额、出口额、以及缴纳税款、免抵调库数等经济税收数据进行分析,用25份表格对全市增值税税源情况进行立体式扫描,全面提高对全市主要行业生产经营经营情况的了解,为税收管理决策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为适应新时期税收管理的要求,2006年该局在充分酝酿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又制订出台了《揭阳市国家税务局税收分析试行办法》,由计划统计部门组织实施。把经济税收分析的范围从增值税纳税情况分析拓展至国税部门负责征收管理的全部税种,把经济税收分析的重点由进度分析、增减分析转向深层次的税收与经济结构关联分析,积极探索建立反映税收收入质量的指标体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横向比较和纵向比对,兼顾宏观指导和微观分析,客观反映税收总量增减变化特点、宏观税负水平及变动趋势、税收增长弹性的基本特性、重点行业和重大税源结构变化等基本情况。实践证明,无论是局部的增值税纳税情况分析还是全面的税收分析,尽管两者有交叉和重复之处,但更多的是相互补充和相互印证,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反映税收与经济的相关度,及时揭示税收征收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隐患,为有的放矢地提高税收收入质量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二)以行业税收管理为核心,牵住税收收入质量的牛鼻子。通过深入的税收分析,揭阳市宏观税负偏低、行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被总结揭示出来了。2004年全市国税收入占地方GDP的比重只有3.0%,这固然与地方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区域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有较大关系,但从国税机关自身来讲,行业税收管理基础薄弱、存在管理漏洞也是不容忽视的深层次原因。五金不锈钢制品、纺织服装制品和塑料制品生产作为全市三大制造行业,工业产值占全市70%、外贸出口占80%,在全市经济版图中占据举足轻重位置,在粤东乃至华南地区也具有较大影响,先后为揭阳市及辖内普宁市赢得“中国五金基地市”、“中国纺织服装基地”等殊荣,但行业税收贡献额度一直在低位徘徊。从2005年上半年开始,揭阳市国税局通过对该市行业分布情况和税收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决定选取这三个作为规范行业税收管理、提高行业税收质量的突破口。从2005年6月至2007年4月,该局相继制订出台了《揭阳市不锈钢制品生产行业增值税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纺织服装生产行业增值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纺织服装生产行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塑料制品生产行业增值税征收管理的意见》、《揭阳市塑料制品生产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办法》6个行业性税收管理办法并付诸实施。这些制度主要抓住我市三大行业的企业规模结构、企业分布状况、基本工艺流程、供销主要渠道、生产关键设备、边角材料销售等关键部位和敏感环节,突出纳税评估主要手段,建立完善监控指标体系,强化经营纳税跟踪监控,从而构建了规范有序、严密高效的一体化行业税收管理体系。2005年以来,全市各级国税部门针对三大行业重点评估企业超过300户(次),查补收入超过3800万元,进项税额转出500多万元。同时各基层税源管理部门也认真执行上级的规定,强化日常管理,不断提高管理质量。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重点行业税收贡献逐年增长,服装、不锈、塑料三大行业增值税税负率由2004年的3.32%、2.75%、3.38%分别提高至2006年的4.16%、3.73%和3.93%。在抓好重点行业管理的同时,全市各级国税机关又先后对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的工业小规模纳税人进行了调查清理,对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的全市1400户工业用电大户予以专项评估,严格按政策要求将达到规定标准的企业纳入一般纳税人管理,有效地拉长了一般纳税人的管理链条。同时,该局还将规范化管理的触角从工业延伸至商业领域。逐步开展了对全市成品油销售行业和普宁中医药销售行业的行业专项整顿,清理部分行业税收“跑冒滴漏”现象。总的来说,三年来点面结合和条块结合的行业税收管理实践,促进了行业税收管理秩序的明显好转,对税收收入质量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三)以提高税法遵从为基础,培植税收收入质量的稳压器。提高税收收入质量需要全社会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只有依法纳税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心理,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普遍提高,协税护税自觉意识得到增强,税收收入质量管理才能事半功倍,税收收入质量才能稳定和巩固。2005年以来,为探索税收收入质量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揭阳市国税局把弘扬依法诚信纳税精神、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摆在突出位置,注意引导纳税人把依法诚信履行纳税义务转化为自觉行动。一方面,结合潮汕地区社会风俗和人文心理,充分考虑纳税人需求,统筹税收宣传资源,广泛拓展税收宣传渠道,全面开展税收宣传活动。经常性在当地主要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开设税收宣传专栏,积极向纳税人免费编发税收宣传资料,不定期为纳税人举办政策宣讲活动,因地制宜开展税法咨询、税收灯谜、知识竞赛、税收征文、宣传基地等各具主题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另一方面,该局把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作为优化纳税服务的基点和载体,以“打造一流办税窗口,树立一流国税形象,创造一流税收业绩”为导向,仔细梳理《揭阳市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承诺》,规范办税窗口设置,推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实施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依托揭阳国税门户网站搭建集政策发布、税务咨询、信息交流、投诉举报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力求构建办税功能齐全、业务流程简捷、内部运转顺畅、监督制约有力、管理服务高效的办税体系。此外,市局还注重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协助市政府一年一次进行纳税光荣户评选,大张旗鼓树立诚实经营、诚信纳税的先进典型,并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为守法企业打造最具说服力和影响力的诚信名片。两年一次联合当地地税部门组成审查委员会,从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账簿凭证管理、税款缴纳、涉税违法记录等五个方面制定20项量化标准,逐户评定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对A级纳税人优先给予享受放宽发票领购限量、简化出口退(免)税申报手续、即时办理税务登记证验证和税收年检等优惠。这些举措大大拉近了征纳双方的距离,同时掌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纳税人争当依法诚信纳税的先进典型,成为协税护税网络的重要屏障,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税收执法风险,对于提高和巩固税收收入质量具有潜移默化又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以绩效评估考核为保障,树立税收收入质量的风向标。税收收入绩效考核是各级税务部门年中和年终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揭阳市国税局在工作中注意摆脱过去考核单纯看任务完成与否的片面做法,把税收收入的质量作为绩效评估和考核的主要标尺,既考查税收收入规模是否保持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增长,又考查征管质量和效率是否不断提高。对于一些单位因为地区性税源变动因素,未能完成当年税收收入任务,但征管质量和效率能够不断提高或保持良好的,绩效考核为通过;一些单位虽能顺利完成当年收入任务的,但是税收征管

质量和效率水平不高或出现严重下滑的,绩效考核依然不予通过。在此基础上,市局注意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利用,把税收收入质量与补充经费拨付、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和评先创优挂起钩来,既把税务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组织税收收入中心工作上来,更把税务人员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凝聚到对税收收入质量的关注上来,确保“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得到不折不扣的遵守和执行。2004年以来,揭阳市国税系统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税收规模从2004年的11.48亿元增长至2007年27.06亿元,国税收入占地方GDP的比重也从2004年3.0%提升至2007年4.6%,国税地方库收入额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也从2004年18.1%提高到2007年的34.0%。工业增值税占工业增加值、商业增值税占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等的各种比重也不断向全省平均水平靠拢。同时征管质量和效率也在稳步提升,连续两年征管质量“六率”考核水平跃居全省前列。可以说,税收收入的又快又好增长,正确反映了地方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的现状,客观体现了税收执法力度加大和行业税负更趋公平的成效,同时也是税收收入质量管理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重要意义

从揭阳国税工作近年来的实践历程来看,探索税收管理的科学方法,不断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对于促进税收事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税收收入绩效评价模式。以税收收入质量管理理念来评价税收收入增长,不仅考虑税收收入规模是否与日俱增,更看税收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度,税收收入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是否协调,组织税收收入的手段和途径是否合法合理等,从而形成对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的科学评价,突破以往单纯以税收收入规模论英雄、以税收收入计划完成与否论成败的税收成效评价模式,税收收入绩效评价模式更趋全面、客观和合理。

(二)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税收收入是税收征收管理的成果,税收收入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通过对税收收入质量的评估,延伸到政策执行的偏差分析和征管措施的成效分析,能够及时排除和发现税收征收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夯实征管基础、堵塞征管漏洞,不断提高税收征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三)有利于缓解税收工作压力和化解执法风险。当前,基层税务部门在组织税收收入过程中面临着矛盾交织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面对近年来税收快速增长的态势,外界开始忧虑当前纳税人税收负担是否偏重,会否对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造成抑制;另一方面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政府财政支出膨胀,各地政府对税务部门提出越来越高的税收增收要求,且有“层层加码”的趋向。税收收入质量管理,以科学方法论证当前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及增长潜力,是对社会各界对于税收负担孰重孰轻的争论最具说服力的论证,也能帮助税务部门更好地掌握舆论导向,及时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和化解执法风险。

(四)有利于全面树立税务部门良好的外部形象。税收收入质量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把税收工作放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的过程。加强税收收入质量管理也要求税务机关采取措施解决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公平合理问题,力所能及为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便利,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经济税收秩序和降低纳税人的办税成本。这些服务地方经济和服务纳税人的举措是强化税收收入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必能全面树立国税部门良好的外部形象,展现税收收入质量管理的积极意义。

三、衡量税收收入质量的主要原则

从揭阳国税工作的实践来看,税收收入质量指的是税源向税收转化整个过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体现了对税收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和国民收入分配活动的满意程度,是评价税收工作成效和判断经济税收形势的主要依据。笔者认为,对税收收入质量的衡量,要遵循以下

四个主要原则:

(一)与经济相协调的原则。经济决定税收,经济的规模决定税收收入的规模,经济的结构决定税收收入的结构;同时税收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税收规模的有序增长和税收负担的合理公平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衡量税收收入质量的好坏,不能单纯依据税收收入规模的大小和税收收入增速的快慢,主要是看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程度。组织税收收入要坚持从经济到税收再从税收到经济的税收经济观,使税收增长要体现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税收收入规模和收入结构以及增长趋势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协调性。不能为盲目追求规模而推动税收收入规模非理性增长,也不能为照顾本地区利益而有税不征放任税款流失,削弱税收调控职能的发挥,影响生产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制约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依法征税原则。税收治税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税收领域的具体落实,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和准则。依法治税包括依法征税和依法纳税两方面。由于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税务机关依据授权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处于税收征纳活动的主动地位,有权对无故不履行纳税义务和各种涉税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惩处,因此从依法征税而非依法纳税的角度来考察税收收入质量更具实际意义。依法征税的原则其出发点是税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课税对象、课税额度和课税方法等税收要求,要求税务机关在组织税收收入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征收税款,禁止随意变通税收要素和违反法定征收程序,更无权在法律未作规定或者法律授权之外增加纳税人额外负担,否则就会对税收收入质量构成损害。

(三)负担公平原则。税收作为一种国家主导和参与的财富分配形式,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公平原则,使各个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与其能力相匹配。税收公平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个层面,前者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当的税收,后者指经济能力或者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等的税收,负担能力大的应多缴税,负担能力小的少交税,没有负担能力不用纳税。税收收入质量与税收负担公平具有正相关关系。税收负担和纳税义务在社会成员间的分配,既要防止横向的负担不均,也要避免纵向的分担不公。否则税收收入规模增长越快,越是说明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缺失公平,税收收入质量反而越低。

(四)成本效用原则。所谓税收成本是在现存经济条件和税收制度环境下,国家和纳税人参加税收分配全过程所发生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成本,与税收征纳行为相关的主要有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征税成本是税务部门在行使征税权、组织税收收入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纳税成本是指纳税人履行其纳税义务时发生除缴纳税款的额外履约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和精神成本等。税收收入是资源在由家庭和企业向国家转移的结果,作为税收活动的结果和产出,在经济资源稀缺性约束条件下,判断税收收入的质量,不能不考虑税款应收尽收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代价。从这个意义说,组织税收收入也要用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结构产出,只有成本收益权衡最大化才是富有效率和质量的征纳活动。

四、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思考

从揭阳国税工作实际来看,提升税收收入质量还面临着很多制约性因素。作为粤东经济欠发达地区,揭阳市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仍处初步的发展阶段,主要产业均属劳动密集型或资源消耗型行业,产品附加值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从根本上制约了税收收入规模的提高。从国税机关自身的条件来看,国税人员素质偏低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执行政策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管理、考核等机制还不完善,与当前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还不够协调,与税收征管业务融合度还不够等等,这些也在相当程度上限制着税收质量的提升。根据笔者的理解,提高税收收入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建立完善税收收入质量管理制度,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四项主要制度。

(一)税收收入信息采集制度。税收收入质量管理的起点是对税收收入质量全面评估,前提是对与税收收入相关的各类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这是税收收入质量管理的基础环

节。税务机关应利用日益推进的征管体制改革和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依托综合征管软件的应用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实施,全面采集相关数据信息。信息的来源渠道有四个方面:一是税务机关定期汇总分析的税收计统业务数据,如税收月(旬)快报、会计统计报表、重点税源监控资料、税收分析档案等;二是纳税人自行申报和办理涉税事宜提供的税收征管业务数据,包括与纳税人相关的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等相关的数据信息;三是通过税收管理员上门获取与纳税人生产经营相关的生产经营数据和财务管理数据,如生产规模、销售规模、市场价格、成本构成等;四是税务机关从外汇管理、金融、外贸、统计等部门获取的与经济产业运行相关的宏观经济信息,如国内生产总值、工商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企业利润总额、进出口贸易额等,还包括从工商、银行、劳动、供水、供电等部门获取与企业产销活动相关的微观经营信息。

(二)税收收入质量评估制度。税收收入质量评估是指税务机关综合利用已获取的信息数据,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经济税收协调性、征管效率和征管成本等税收收入质量相关问题进行描述,形成对税收收入质量的客观判断。做好税收收入质量评估的关键是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质量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指标:一是税收发展指标。包括税收完成情况与往年实绩的时间序列纵向比较,或税收完成实绩与计划预算的偏离分析,以及税收组成中不同税种和不同行业税收的结构百分比横向比较。二是税收负担指标。从地区来说,可以用该地区一定时期税收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宏观税负率;对行业而言,可以从特定行业税收贡献额占该行业增加值的比重来计算行业税负率。分别从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视角合理掌握税收负担的基本状况和变动情况。三是税收弹性分析。税收弹性是税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对比。税收弹性大于1,说明税收增速超过经济增速;税收弹性小于1,说明税收增长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税收负担指标一样,税收收入弹性的分析也是对经济税收是否协调的合理判断。四是征管效率指标。例如当前各地税务机关应用普遍的征管“六率”指标,侧重从税收资金的流动情况评价税收收入的质量。

(三)税收收入质量控制制度。税收收入质量的好坏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受地方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运行质量的影响,亦为社会协税护税网络和社会信用体系水平所制约,还与税收制度、征管体制和税收执法水平等密切相关。税收收入质量评估以抽丝剥茧的剖析方式,准确定位当前组织税收收入及税收征管工作的漏洞。税务部门要及时将税收收入质量评估分析的结果及时传递至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税务人员。对面上的问题,由本级国税部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研究和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并部署统一实施。对点上的问题,落实基层国税部门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通过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手段,达到堵塞漏洞、纠正偏差、提高质量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税务部门在跟踪监控税收收入质量的同时,对地方经济运行要有适度的关注,要及时将排查发现的经济运行的不稳健因素向当地党政部门反馈,并积极就优化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献言献策,增强工作合力,提升工作质效。

(四)税收收入绩效考核制度。税收收入质量管理依靠的是税务人员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不懈努力。为把税务人员观念及行动集中到税收收入质量的关注上来,各级税务部门应逐步完善税收收入绩效考核办法,形成监控有力、考核全面、奖罚分明、正面引导的激励机制。税务机关在进行税收收入绩效评价和考核过程中,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考察组织税收收入工作推动税收收入规模增长的结果,也要考察强化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过程;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使税务人员的税收征管工作既保证了税款的应收尽收,又不以损害经济税收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为代价;还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充分肯定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探索,又不避重就轻掩盖和淡化存在的问题。要在绩效评估和考核的基础上,落实并兑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措施,增强税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税务工作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进一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其他管理资源提供决策参考

依据。

第五篇:关于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几点思考

关于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几点思考

随着税收事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计划任务型税收管理模式,正累积着越来越大的税收风险。坚持收入原则,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已成为各级税务部门保持税收持续稳定健康增长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所在。在这里笔者针对如何提高税收收入质量谈几点看法:

一、税收收入质量的内涵和外延

所谓税收收入质量,是指税收收入的属性、质态,远远超越数量、规模所揭示的内涵。它涉及税收收入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与税源监管、税收执法、征收管理、税款入库以及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由此,应按照依法程度、努力程度、科学程度、有效程度和协调程度“五个度”标准来全面衡量税收收入质量,并建立起涵盖准确率、完成率、匹配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中,则要从思想观念、税收执法、征收管理、工作机制和手段、绩效评价等多个方面着手,实现税收收入由数量型向以质量为重点、质与量相结合的复合型转变。它与税收执法质量、征收管理质量、组织收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相辅相成。

二、当前税收收入质量存在的几个问题

执法不到位。目前依法治税工作还有待深入,有的税收政策还不能完全得到贯彻落实,税收收入秩序还不是很规范。有的收过头税,寅吃卯粮;有的有税不收,放水养鱼;有的地区特别乡镇之间仍然存在互相引税、拉税、借税、买税和混税现象。

管理有缺位。每当有新的管理措施出台,如加强征管、专项检查、打击偷骗税、清理欠税、推行统一征管软件或是取消增量经费、撤销税款过渡户等,税收收入都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上半年,全市组织开展税源清查活动,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合计8938万元。这一方面反映税源清查工作成效明显,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日常征收管理还存在不足,管理弹性大。机制常错位。一方面,税收收入工作过于倚重税收计划,按任务收税、计划制约征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完成计划成为税收收入工作的起点和终点,可以“一俊遮百丑”;税收计划编制依旧是基数加增长系数,主观性强,科学性差;税收收入工作重结果而轻过程、重数量而轻质量的情况还比较多。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税收收入工作的干预比较强,这些年各地税收的大幅增收与地方政府下达较重税收计划、刚性考核和物质激励不无关系。长此以往,一是造成对税收征管的内在要求不高;二是税源与税收脱节,降低计划对税收工作的指导作用,容易导致收入形势好的考虑来年税收计划的完成,往往害怕超收,甚至想办法打埋伏,收入形势差的就有可能收“过头税”,增加企业负担,损害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基数里含有非基期收入(如一次性因素税收、稽查查补税收、清理欠税税收)时,税收入库将会出现“苦乐不均”现象。

三、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几项对策

(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质量的关系

经济是税收的基础,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只有有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才能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也只有有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推动国民经济和税收的高速增长。没有税源,税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发展地方经济是税收的首要基础。只有把发展经济、服务经济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真正发挥好税收的职能作用。地税机关如何依从经济发展规律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地税工作的出发点和永恒的主题。这就要求地税工作必须主动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的中心来部署工作,切实把税收工作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因素突出出来,深入分析,改进举措,确保不收过头税,不断提高地税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才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二)正确处理依法治税与税收收入质量的关系

只有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大力实施“依法治税战略”,才能为纳税人创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市场经济规律才能得以真正发挥作用,从而保证充足而合理的税源。坚持依法治税,提高收入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始终牢牢坚持组织税收收入原则。“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是组织税收收入的基本原则,必须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以形成税收收入工作良好的法治环境。第二,强化税收执法考核。运用税收征管软件中的税收执法考核子系统,全面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不断完善内部执法监督管理,大力提高税务干部的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同时弱化税收执法风险。第三,狠抓税收精细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管理。以科学化为前提,按专业化分类,对各区域、各行业、各税种、各经济类型纳税人实施精细化管理,牵住税收收入质量管理的“牛鼻子”。第四,大力规范税收收入秩序。严格执行税款征收与缴库管理相关制度,如票款结报制度、现金税款限期限额结报制度、预算级次制度、欠税核算管理制度、滞纳金加收制度、税收票证管理制度等。定期开展税收票证和税款缴库专项检查,坚决清查和整顿拉税、借税、买税和混税等各种“引税”现象。第五,积极开展税收深度分析。税收分析是税收管理的“眼睛”。一方面,税收分析要深度化,不能只停留于税收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和增减收因素分析,或就数字论数字、从收入到收入,要拓展到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税收收入与税收执法、征收管理的关联分析。另一方面,要以税收深度分析为基础,通过建立参数丰富、设计合理的科学数学模型,积极开展税收收入能力估算,包括经济发展成果转化成税源潜力的纳税能力估算和税源转化成税收收入的征收力度评估。这样,既为税收收入质量的评价提供充分依据,又通过分析发现问题,找准制约税收收入质量提升的症结。

(三)正确处理税收计划与税收质量的关系

在依法治税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以“完成税收计划”为目标来开展组织税收收入中心工作,或者单纯靠数量规模的扩大来巩固组织税收收入的中心工作地位,都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为此,必须摒弃狭隘的就税收计划论收入管理的陈旧观念,树立税收收入管理的崭新理念。税收收入管理是一个大概念,与税收计划管理相比,实现了外延拓展和内涵延伸,它要求围绕提高税收收入质量这一目标,从税源管理开始,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缴库监控,最后到税收分析、信息反馈、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进行全方位、各环节、多层次的全面监督、控制与管理。体现到组织税收收入工作具体实践中,税收收入管理新理念要求以严密的重点税源监控为基础,以规范的税收会计监督为保障,以深度的税收分析为突破,以准确的征纳税情况反馈为途径,通过加强监管、深化分析、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最终达到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目标。所以,实行税收无计划任务征收,实际上是将过去的注重税收收入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的提高。

(四)正确处理税款征收与税收管理的关系

从目前的征管的现实需要看,需要把激励纳税人积极主动申报与税源的有效监控结合起来:一是重点加强经济与税源的动态分析,深入分析辖区内经济指标与税收数据的关系,做到税源的分布心中有数,密切关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关注重大项目投资、重点行业等因素对地方税收的影响,全面反映税源状况及发展的趋势;二是科学测算潜在税源的税收转化能力,通过广泛采集数据,加强征收管理的针对性。譬如对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进行纳税能力估算,通过全面的对比分析,明确日常征管的薄弱环节,并制订较为具体和操作性较强的措施。

下载税收收入分析对影响收入质量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税收收入分析对影响收入质量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税收收入预测分析

    浅议税收收入预测分析2010-07-27云和县地税局直属分局课题组税收预测为提升调控能力、掌握组织收入主动权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是增强组织收入前瞻性的重要工作,而且税收预测已......

    2014年度税收收入分析报告

    2014年度税收收入分析报告 日期:2015-04-23 来源: 作者:毛一舟 今年以来,廉江局认真落实省市国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组织收入为工作中心,狠抓征管质量,提......

    税收收入分析报告

    朱仙庄分局 一季度税收收入分析报告朱仙庄镇政府: 一季度,我局在埇桥区地税局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地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地税局的总体安排,紧紧......

    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2009-4-9 摘要:中间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收入的影响是依靠其内部作用和外溢作用实现的。本文利用费德模型对某银行机构中间业务对银行收入......

    课外作业对学习质量的影响分析

    科学布置课外作业 提高语文学习质量 题目还需斟酌、最好有新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学习质量;教学方法 [摘要]小学语文的知识点繁杂,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和理解不足以保证......

    数据分析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影响范文合集

    数据分析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影响 提高医疗统计和加强质量数据分析,可以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与医疗管理。 写好医疗统计数据分析报告,根据数据分析医疗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通......

    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

    浅谈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可看作是对于会计信息的一种控制管理,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本文就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

    企业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范文模版)

    企业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 摘 要:环境的变化不单单会对个人的成长产生影响,也会对一个行业的具体职能产生影响,会计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会计的程序和会计信息等方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