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是领导者还是管理者?
你是领导者还是管理者?马库斯·白金汉说你不能兼任
字号:小中
时间:2010-12-07 09:37:11 作者:Donna Fenn
标签:
我有幸在Inc.Magazine and Winning Workplaces
Leadership Conference大会上听到了马库斯·白金汉的演讲,从
中我学到两件事情:当以英国腔调说话时,你说的一切都听起来更
睿智;领导力是管理的对立面。“几乎没人有能够同时把这两件事
情都做得很好”,白金汉告诉CEO听众们。当然,所有公司既需要
管理者,也需要领导者,而白金汉坚持认为没有涉及差别的等级制度。两者的角色在根本上是不同的。你是哪个角色?
他解释说,管理者的角色是让人们为你更努力地工作,而不是通过确定个人的优势和弱点,并将之转化为业绩表现。另一方面,一位领导者必须通过利用超越诸如性别、种族和性格类型等区别的特征,以更好的未来将人们团结在一起。白金汉说,我们普遍具有的最强大的品质是我们对未知的敬畏;毕竟,这是我们对死亡奉行仪式主义的原因。“现代的领导者将之转化为信心,转化为精神”。他说,这最终决定着公司的业绩。
但你如何做到这一点?白金汉说,最好的办法是“栩栩如生”—我在很多会议上都听到的一个词,所以我想一个字,我在会上听到很多,所以我想,也许“栩栩如生”是新的“真实”。换言之,领导者必须要很清楚他们在要求自己的追随者(又名雇员)做什么。白金汉强调,所有高效率的领导者必须清楚四个关键点:
我们服务于谁?例如,在凌志公司,经销商是老大,而公司围绕满足他们的需求,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并最终销售更多的汽车。保持一致。在零售巨头特斯科,一切都以服务于忙碌的家庭主妇为中心,让她们快速地进出商店。白金汉警告说,试图服务于太多客户群的公司,到头来是出力不讨好,所以只选择一类。
我们的核心优势是什么?也许你认为你的公司在许多方面表现突出。但根据白金汉的说法,一个真正高效的领导者会调整公司以利用一个关键的优势,然后每天工作以使这项优势更加强大,从而使本公司获得竞争优势。在脸谱公司,公司的核心优势是其工程师队伍。“整个公司围绕让工程师认为这是他们工作的最佳场所而构筑,”白金汉说。
我们的核心成绩是什么?选择一个你定义成功的数字或标准。这甚至不必是正确的数字,因为根据白金汉的说法,清晰甚至比正确更重要。例如,为了改变女王陛下的监狱系统的文化,白金汉注意到,几年前掌管监狱的大卫·拉姆斯博顿爵士改变了该系统衡量成功的方式。他
将重点转移到累犯的数量上,而不是简单的衡量越狱犯的数量。他推断,监狱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以在押犯在获释后不大可能会再次犯罪的这样一种方式来服务于他们。这一转变导致英国监狱系统的改革。
今天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在他任职的早期,纽约市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全神贯注地推行纽约人或爱或恨的“生活质量”倡议。他立誓打击在红灯前强行清洁汽车挡风玻璃,然后索要报酬的刮刀人;他努力清除地铁系统中的所有涂鸦;他强制每位出租车司机穿上有领衬衫。无论你认为这些行动是否得当,它们目的明确,其成功帮助朱利亚尼成为一名高效的领导者。
你怎么看待马库斯·白金汉对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定义?你认为你可以同时做好两者吗?你认为他的四个有关明晰的观点能让你成为更好的领导者吗?
第二篇:CEO:管理者还是领导者?
领导是一个盛产神话的领域。无论是古代军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中的“帷幄”,还是现代商业写字楼顶层的CEO办公室,都给人感觉像是一个散发着神秘力量的黑盒子:一条条信息被从外部输进去,一个个决策从里面流出来,端坐于其中的管理者们不是思维分析能力超群,就是浑身散发着难以阻挡的魅力。
如果说德鲁克破除了管理者都具有某种出众的天生特质的神话,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他指出管理者各式各样,世上并无所谓“有效的个性”,并且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那么明茨伯格工作的出发点则是沿着德鲁克的思路,将管理过程的黑箱揭开。在早期发表的学术论文《管理者的工作:传说与事实》(The Manager’s Job: Folklore and Fact)中,明茨伯格通过扎实的实证研究,指出管理者的工作跟人们头脑中的想象并不一致,他将这些想象归纳为四个传说,并且用四个事实终结了传说。
这些发现指引向下一个问题:作为管理者最重要工作的战略规划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在明茨伯格随后对于战略过程的研究中,他将做战略决策还原成一种“手艺活儿”,而非一场凭借理性计算取胜的博弈,更不是一幕情节跌宕起伏的戏剧。手艺人的特点是身体力行,不断尝试,从练习中积累经验,从实践中寻求解决之道。明茨伯格用陶艺人塑陶的过程,形象地传达出了管理者在做战略决策时那种介于确定与不确定、可控与不可控之间的状态,“……作为一个手艺人,她是在感觉这些东西,而不是分析,她的知识是隐性的、难以言明的。当她动手时,所有这些都在她的脑海里发挥作用……”。
由于隐性知识无法用语言明确描述,简单地说,它无法通过其他人来收集、传递,需要领导者距离其发生的地点越近越好,这就像陶艺人将手放在陶土里才能感觉到陶土的质地和特性,因此明茨伯格赞赏沉潜式的领导,反对计算式和英雄式的领导。沉潜式的领导(Engaging Leadership)是指领导者让自己沉潜在公司和产业里,因为这里才是形成战略所需要的隐性知识埋藏的地方。沉潜型领导者始终与客户、一线员工和市场保持紧密的接触,他们行事依据的是他们对管理对象静观默察、心领神会的理解,而不是某种既定的规则或程序。
德鲁克认为现代组织管理角色面临的转变,将从控制命令式向信息共享式发展,即从棒球模式、足球模式向网球双打模式转变,从每人占据一个固定位置到相对松散地保持整体队型,再到完全灵活地互补跑位,这样每个人在组织中的作用将得到更大的发挥,而管理者则需要进行“走动管理”,不断与其他人交换信息,随时调整自己以适应组织。沉潜就是这样一种让管理者与基层员工充分接触、充分共享信息的领导方式,它反对不切实的抽象思考,倡导情境体验、感觉与换位思考。
在《管理未来》一书中,德鲁克对于领导力做了十分平实的论述:领导力的本质是一种工作行为(Performance),它是平淡的,没有太多浪漫色彩,甚至有些枯燥。明茨伯格通过对领导力的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他曾花一天时间来观察加拿大最大的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CEO约翰.克莱格霍恩的工作。他发现,有效的领导是低调、身体力行和互动的,与公司日常工作融为一体。因此,明茨伯格明确反对把管理者与领导者的角色分开,这种划分让人觉得领导者似乎是置身于组织之外的,但真正的领导不是凌驾于组织之上的,而是来自于组织,并绝不离开组织,用德鲁克的话来说,管理层应是企业的一个内在器官。
在一些相似观点的表达上,德鲁克往往说起来平实自如,明茨伯格说起来则常常包含着一些嘲讽和激愤,比如他宣称要在所有MBA的头上画一个骷髅头,再烙上一个“不适合做管理者”的印记。这也许可以反映出两位管理大师在构建理论时所面临的不同环境——在德鲁克开创性地打下管理的理论框架后,一些华而不实的观念和巨额的兼并收购“表演”却似乎越来越被人们欣赏,明茨伯格不得不先破而后立,将锋芒指向那些他认为是谬误的东西。
第三篇:管理者≠领导者
管理者≠领导者
管理者和领导者是非常不同的两类人。在动机、成长历程以及如何思考和行动方面,两者都截然不同。什么是培养领导者的最佳方法?各个社会各有其答案,而商界的答案是培养管理者就是培养领导者。但是这种机制虽然能够保证控制得法、各方权力平衡和管理者胜任其职,却不能保证组织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或者在道德上不偏离正轨。而且,管理者倾向于集体领导,使企业内部不免滋生保守主义和官僚主义。管理者和领导者是两类非常不同的人。管理者注重理性和控制,他们是问题解决者。成为管理者既不需要天才也不需要英雄主义,只要你坚持不懈、工作勤奋、聪明睿智,有分析能力、忍耐力和良好的愿望即可。其中最重要的是忍耐力和良好的愿望。对待管理目标,管理者很少投入感情,他们设立目标是为了完成管理任务。但是领导者却主动设立目标,并以极大的热情去实现目标。管理者倾向于把工作当成一种促成过程,他们像外交家和斡旋人一样,利用谈判、讲价以及赏罚等手段,让观点相左的各方通过妥协接受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在于,这种做法限制了人们的选择范围。而领导者对长期存在的问题,首先会创造性地给人们描绘出振奋人心的远景,然后才制订解决方案。而面对机遇时,领导者的个性决定他们会主动冒险,而管理者则较为保守。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上,管理者一方面寻求合作,另一方面又不原过多投入感情;而领导者却能唤起人们强烈的情感。这是因为管理者关心的是如何做事,而领导者关注的是事件和决策对于参与者有何意义。为了调和出双赢的状态,管理者往往把别人的注意力转向如何作决策,而不是作什么样的决策;与下属沟通时,管理者喜用暗示而不用明示。在领导者主宰的组织中,人际关系常常显得混乱和紧张。但是这样的氛围也会鼓足人们的干劲,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管理者是“生而处优”,他们一直过着相对安宁的生活,对所处的环境有归属感,他们认为自己是现有秩序的维护者和监管者,社会化赋予了他们指导组织以及平衡现有社会关系的管理能力。而领导者是“生而处艰”,他们一直在为获得某种秩序感而奋斗,深感与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他们希望变革并且寻求变革,自我超越的欲望推动着他们去争取心理和社会的改变。即使拥有超群的禀赋,如果培养不当,也难以塑造出伟大的领导者。有天分的人需要与良师建立一对一的指导关系。艾森豪威 尔有幸遇到了康纳将军,卡内基则得到了托马斯·斯科特的指点。
第四篇:管理者=领导者?
管理者=领导者?
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管理就是领导,管理者就是领导者。”简单来看,管理和领导都是在一定环境下,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引导组织完成为预定的目标。但是仔细研究来看,管理者并不等于领导者。
“南辕北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向北走却要去楚国的人,我告诉他说:‘你去楚,为什么向北走?’他却回答我说:‘我的马跑得很快。’我说:‘马好,可是路走反了?’他又回答说:‘我盘缠带得多。’这位马车夫驾车技术非常高明,但是他这样走下去,只会离楚国越来越远而已。
马车夫是很好的管理者,他驯马技术高明,而且准备充足,但是他却找错了根本方向,管理水平再高,没有正确的领导方向,还是会一无所获。
有人曾经说过我们正处在一个管理者太多,而领导者太少的时代。只有懂得了管理和领导的差别,我们才能有意识地、积极地培训领导、发现领导,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管理是执行者,领导是决策者。
管理的工作是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建立秩序;领导的工作是确定方向、整合相关者、激励和鼓舞员工,其目的是产生变革,显然,这也正是领导力的运行轨迹。如果说管理侧重技术和手段,侧重过程和方法,那么领导侧重人文和目的,侧重结果和艺术。
管理者强调一种程序化和稳定性,所以管理总是围绕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控制这几个要素来完成。在现有的环境中,运用制度和职位权力,控制员工行为,他强调的是正确的做事,强调方法和效率,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注重的是工作的短期目标,可以说是听话的士兵;领导者强调一种适当的冒险,而这种冒险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回报。预测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未来,通过各种方式,梳理员工的价值观,强调组织和员工的未来发展方向,考虑事情的发展方向是否正确,鼓励员工进行变革,是自己的主人。
简单例子来讲,领导者就相当于把一面梯子要确定靠到哪一面墙上才是对的,他关注的是一种方向;而管理者则是如何顺着这个梯子最快地爬到这个顶端,也就是达成目标。只有领导而无管理,则领导的意图和目的往往比较难以实现;同样,如果只有管理而无领导,管理的愿望和目的同样也难以达到。
第五篇:领导者和管理者(56)
领导者和管理者(56)
领导者,他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方向感,第二是驱动力。什么叫方向感?就是别人没有方向的时候,你能够知道往哪走。
领导者他需要呢是培养一种规划和随机应变的习惯,不断的综合大脑信息和内心的信息,不断对你的选择做出评估。领导者就是这样,他能知道方向感。还有一个就是说他有驱动力,驱动力就是说他就会激励人,让他们去做事情,按照既定的那个方向去走,然后你给他们激励,帮助他们,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他们那种驱动力.宋江的外号。他有两个外号,一个叫北斗星,一个叫及时雨,额,正好一个是方向感,一个是驱动力,领导者就是做对事情,管理者是做好这个事情.
创业和做管理者,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以前你作为管理者的时候,你关心的是权力,创业者,更多的是追求责任。所以好多的成功的企业家,他有一个角色就是,他实际上是这个企业的文化教父,啊。张瑞敏的话,叫什么首席文化官,这是管理者是做不到的,甚至他觉得这个没有必要。他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而领导者他总是心里头想的是,整个氛围,整个团队的事情。
管理者实际上是用老板的钱去奖励员工,领导者、创业者他实际上是把我们一起创造的一个东西我们来分。就是担当,就是责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就是在……德鲁克特别强调这个责任。就是一个领导者,他如果不是敢担当的,他不能叫领导者。
创立一个企业的时候,应该从Who,就是谁,开始。而不是从Where,到哪儿去,开始。后来就有人把它概括成先人后事,为什么呢?就是这个人呢,包括你本人,和你的团队,因为风投他来考察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他是要看你这个人,他甚至假装跟你一块到一个地方,看你开车的风格是什么?你是开车特别面呢,还是特别猛啊,这个猛里头是勇敢还是莽撞啊,等等。车特别堵的时候,他看你的表情啊,等等,他要看你这个人的。还有呢,就是整个团队,一个人优秀不算优秀,这个团队里头,他能够有一种凝聚力,变成了一股力量,而不是说,大家各自力量都很大,到一起就互相消耗,也不是这样的。
柳传志的所谓九字真言呢,它叫: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这个三个顺序是不能够颠倒的,首先是搭班子,班子不搭对,我告诉你,肯定是不行的。然后再来,搭了班子,就我们这些人,啊,能够拧成一股绳,我们要做一个什么东西,这是第二步,是吧?还有呢,领导班子起来了,你下面你要带队伍,带队伍就包括是传帮带嘛,是这样一个过程,你不能够倒过来,带队伍、定战略、搭班子,那完了。说起来,很多企业失败,我觉得都是这样的,先一下子,就弄一帮人,啊,然后弄的起来啦,企业已经搞了好几十人了,然后再来定战略,啊,最后就是高层里面一会儿谁进来了,一会儿谁出去啦,都是不对的,就是创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顺序,先人后事。
其实创一个业啊,绝对是跟人性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甚至比你刚开始的这个计划、战略要重要很多倍,从《兄弟》里面能读到什么呢?第一,做事情,尤其创业,还是要有某种的突破常规,哈……的那种勇气和劲头;第二呢,你要敏感的,发现并创造某种的价值,并且满足大家的这种希望;第三呢,他很好的完成了这个顾客需求的分等级,于是呢,就形成了所谓定价策略的不同。
广东的商人有一种先天的这种实用主义的精神,两个标准,第一,先收钱,后花钱;第二,多收钱,少花钱。创业也好,做生意也好,最重要的是要赚钱,是要有正向现金流。你的故事讲的再好,团队再豪华,愿景再漂亮,其实,都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赚钱。
关于创业呢,其实还有一些很简单的公式,我觉得也很值得和大家分享。比如说,任何一个生意,都是由两个东西乘出来的,一个是单价,第二个是数量,德鲁克概括的,就企业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就是创造客户。创造客户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创新,就创造价值,就是如何才能够卖的更贵一点,是吧?然后呢,是营销,就是告知价值,如何使人能够知道你的价值,并且能够方便的成交,这就是如何卖的更多一点。实际上说来说去只有这两个目的。
关于创业的这个话题哈。第一,创业是要为别人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别人钱包的钱赚到你的手里,所以炒股不能称之为创业;第二,创业者他扮演的更多是领导者的角色,或者是领导者加管理者的角色,这与纯粹的管理者是不一样的。领导者更重要的是做对的事情,做正确的事情,正确的方向的事情,管理者有点时候,更侧重的是,如何把这个事情做的更好。那同时呢,创业者不仅仅要追求权力,还要追求责任,要有担当。就有如宋江的那样两个外号,一个是北斗星,另外一个是及时雨。同时,在最后的时候,我们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个最重要的观念,所有的生意,无外乎两个简单的法则,多收钱,少花钱,先收钱,后花钱,就是如何形成正向现金流。
牛根生:财散人聚,财聚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