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知识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演变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教育活动来说,培养创新能力应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基本取向。回顾我国近20年来教育改革的历程,大体上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以结构调整为主的教育体制改革,初步理顺了教育结构和教育的关系。第二阶段是90年代以转变教育观念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以上两种改革更多地集中在宏观层面上,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方面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可以预见,今后我国的教育改革,将会逐渐过渡到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操作实施期,面临着如何把由结构调整和观念更新所产生的改革动力转化为具体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把前期的改革成果具体化为教育实践的问题,创新教育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改革的热点,创新教育将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模式方法的研究探索上。由于长期以来,“创新”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仍然大量存在,整个教学模式大角度地向知识技能和应试能力倾斜,呈现出注入式、教条式、单向纵深式、理性泛化式、苛严管束式等明显特征,构成了对创新的阻滞和压抑。因此,必须坚决、彻底地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建构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模式,从而彻底实现从教学思想到教学实践的根本转变,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受经济制约,许多农民远离家乡,涌入城市经商打工,他们的子女则留在家里,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抚养。“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失去亲情,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他们的综合素质、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等方面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情况令人担忧。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创新教育,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建设“和谐社会”和提倡“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农村“留守儿童”的创新教育问题更是值得我们关注,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培育创新精神的作用,也有扼制创新精神的功能。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活动,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因此,如何彻底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实现从教学思想到教学实践的根本转变,如何构建农村“留守儿童”以创新素质为核心目标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是十分关键的,也是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国内有很多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果,然而尚未涉及留守儿童创新教育问题,所以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研究有其必要性。我校地处老城区,现就读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为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接触频繁,方便研究,成员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具备研究实力。
二、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具体研究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培养留守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
三、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研究,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科学有效的方法,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创新教育基本理论,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创新教育,促进本校、本区域乃至全国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的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和谐健康发展,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带动区域乃至全市教育的发展。
五、研究内容:
1、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现状。
2、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创新教育方法。
3、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创新教育基本策略。
六、主要观点和创新与突破之处:
1、内容上:
目前,留守儿童问题已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关注,国内理论界研究出了许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还有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德育教育、成长方式、心理健康等许多专项研究成果,尚未涉及留守儿童的创新教育。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创新教育实践研究》,可以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2、方法上:
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研究将通过社会实践调查、留守儿童家庭创新教育调查、留守儿童个人创新教育问卷调查,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对策,再通过一定范围的对策实践应用,验证对策;通过学校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研究学校对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的方法,形成学校对留守儿童创新教育基本理论。
3、成果上:
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大面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创建农村学校品牌特色,而且可以填补我国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理论空白,进一步充实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理论。
七、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本课题从留守儿童的创新教育进行研究,探索留守儿童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总结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的理论框架,形成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
八、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研究,并对实践进行不断地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前两步是实践阶段,后两步是反思阶段,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观测,根据情况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
2、在实验各阶段辅以调查法、测试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
九、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总结、课题研究论文。
十、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将三年完成,分为“开题立项”、“实施研究”、“实验总结”三个阶段。
(一)、开题立项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
工作任务:
1、确定实验对象,成立课题研究组,进行摸底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确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制订研究计划。
2、课题组定期进行科研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3、聘请专家指导,选派教师外出学习,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做好师资准备,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成果:调查问卷、调研报告,下一步研究计划。
(二)、课题研究阶段(2012年6月---2013年3月)
任务:
课题组人员根据调查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创新教育进行实践研究。具体是:
1、定期组织研究工作汇报会议。
2、研究情况调查。
3、交流,反思,总结。
实验方法:
1、监护人心理问卷测试
2、个案跟踪观察
3、村屯样本比较
4、个案组合实验(1几个有不同创新能力留守儿童在一起的观察实验。2,几个有同样创新能力留守儿童在一起的观察实验。
3、几个有相同优良习惯的留守儿童在一起的实验。)
5、梳理归类,反思总结。
实验成果:农村留守儿童创新教育分析报告,农村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论文, 下一步研究计划。
(三)、研究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6月)
实验任务:
对课题相关资料、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对本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反思与总结,得出实验结论,经过讨论后形成研究报告。
方法:
1、各子课题提交研究报告
2、召开课题研究汇大报会。
3、课题组讨论研究中取得的经验教训。
4、明确成果的表述方式。
成果: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报告
十一、现阶段准备情况
为进行留守儿童创新教育研究,我校对全校留守儿童进行了全面调查,按年级、分类别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给实施研究打好了基础。
十二、研究经费
研究中的材料费、差旅费等一应支出均由学校承担。
十三、参考文献
《教育科学研究》、《科学课》、浙江小学科学网等现代教育网络及各类教师学习资料。
第二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及其界定
留守儿童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是近几年我国研究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校位于农村偏远地区,已成为留守儿童的聚集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成为我校教师面临的复杂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还在壮大。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他们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也缺少了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也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并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目的及实践意义
(一)研究目的1.为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2.本课题的研究对我校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探索出适合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3.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
(二)实践意义: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重点关爱弱势群体,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摸索出解决我校及周边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方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准路子。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源泉。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现状
留守儿童比例在近年来增大,其教育问题在之前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但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最近几年来,由于社会领域提出“关注弱势群体”和教育领域提出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重要命题,于是留守儿童心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问题。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动态成长档案,通过对其成长轨迹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研究,探索出我校对留守儿童教育服务的方法、策略和可操作模式。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教育理念得到升华,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探索出留守儿童管理新模式和初步构建留守儿童的教学模式。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实践价值
(一)理论依据
1.马斯洛的“人的动机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五个等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两个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是人发展的持久动力。
2.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关于社会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社会后果的分析中,创造性地提出正功能和负功能的概念。负功能使既定系统的适应或调整的可能性减少的结果,负功能有助于系统调整和适应的客观结果。家庭环境和教育及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社会化的进行也有正负功能。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以公办学校为主,认真做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切实落实一视同仁政策。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对下一代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心理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二)实践价值
我校地处偏山村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传统农村。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转型,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产生了新的教育群体——留守儿童。我校现有学生16人,留守儿童就有16人,也就是说我校是百分之百的留守儿童学校。在情感缺失和心理的失衡的影响下,许多留守儿童产生了自卑、叛逆、性格抑郁、自我封闭、自私冷漠等不良心理。有些甚至属于智障或患有自闭症、焦虑症、多动症等。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留守儿童在学习、思想、品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进行此课题研究,探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将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针对我校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主要学习问题及成因,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开展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的教育新路子。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和实验,培养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一)主要研究目标:
1.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形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评价量标体系。
2.提高教师教育学生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3.通过研究,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留守儿童自主、自信、自尊、自强。培养留守儿童的创造能力、生存能力,为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通过研究,切实减轻家庭负担,让外出人员安心务工,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力量。
5.通过研究,抚平留守儿童残缺的家庭感、亲情感,还留守儿童一片美丽的天空,创建和谐校园、温馨家园。
(二)主要内容:
1.分析研究留守儿童的现状、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教育现状。
2.建立留守学生的成长档案,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3.进行实验、观察本学校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比较找出差异,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
4.排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障碍对策:健康心理的培养;人际关系的培养;自我认定意识的培养;关爱他人意识的培养;安全意识提高的培养研究;自爱、自控能力的培养研究等。
六、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步骤和主要措施
(一)实施过程、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8月)
学习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课题成员进行学习讨论。收集有关资料,统计、分析、访谈、调查阶段,为课题研究作好充分准备。2.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7年3月)
明确研究内容,全面进行统计分析。
(1)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进行个案跟踪研究。学校对全校留守儿童的身体状况、学业成绩、父母情况和监护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进行登记造册。树立班主任是关心留守儿童第一责任人的观念,提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强化管理意识。
(2)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进行社会调查、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及心理咨询室,便于留守儿童倾诉、化解不健康的心理情绪。
(3)“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分析研究。找出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的道德品德差异与心理差异,对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学习成绩进行分析。探究出适合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与途径,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4)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农村学校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必须认真研究,寻找一条适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特点的教育途径。
3.总结阶段:(2017年4月)
将研究所得资料加以科学分析、综合、概括,逐步形成最终成果,形成研究报告,论文集。
(二)主要措施
1.调查:现场走访、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
2.收集第一手资料、数据、事例,分析、整理资料。
3.形成阶段和最终研究成果:调查报告、论文、数据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七、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的分析
首先,国家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为课题提供了社会背景条件,国内外已有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已取得的许多研究成果和成功的经验,也可供我们学习、参考和借鉴。其次,课题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本课题组教师具有积极投身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和主动性。由于我们的课题研究采取行动研究的思路,研究活动就是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因此,在课题研究的时间上,有了充分的保证。同时,课题有得天独厚的实验条件。我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农村学校,在发展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校本文化,开放的观念、对新事物的敏感与热诚是我校教师重要的特色。前期各种献爱心活动已引起社会的关注,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有了以上条件,加之本课题自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本课题的研究是完全能达到预期目的的。
八、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研究组成员每人写一份调查报告,一篇研究论文。
九、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李刚
负责研究的总体规划和研究事务的相关协调,研究活动的指导与管理,负责研究方案的制定。
主要成员:李苗苗、曹越楠、张闪闪、王贞、杨海燕、王丹
李苗苗、曹越楠、张闪闪负责研究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并负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生活状态的关系研究。王贞、杨海燕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王丹负责全校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第三篇:关于留守儿童现状研究开题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现状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研究”是基于共生理论研究成果、针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劳动力流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数量进一步扩大,伴随而来的“留守儿童”数量必将进一步扩大,“留守儿童”现象将会也必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城镇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 30%,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的 40%。而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仅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就近2000万人,而且还有增长趋势。“留守儿童”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和缺位,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一些儿童内心产生严重自卑感,性格孤僻,行为懒散,我行我素;一些儿童因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迷上电子游戏、赌博;有的甚至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现实问题。关注留守儿童是学校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需要。留守儿童身上明显存在的监护权缺失、安全无保障、情感缺乏、性格缺损、道德教育出现真空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学校全面育人目标的达成。关注留守儿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曾指出: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依然严峻......从负面看,父母外出务工使家庭教育缺位,对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它最终会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现象会影响农村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共生理论是一种有助于促进留守儿童发展的理论。“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指不同种属的生物一起生活。在我国古老的中医学说中,也早就提出了“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的“共生理论”。共生理论和方法在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开始应用于社会领域,主要是医学领域、农业领域和经济领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应用,首先为西方社会学者们所提出。他们认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具有高度知识的人与生产工具的综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因此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已经结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共同 16 体。在此基础上,西方的一些社会学家提出了一种“共生方法”的理论来设计社会生产体系,强调社会生产体系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与关系。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共生理论”认为到,共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的本质是协商与合作,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依据“共生”理论来看待和分析学校教育中的发展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宏观重大关系问题就是一种“共生关系”。如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家长、学生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协同进步,共同成长的共生体,三者之间是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而作为共生体一部分的留守儿童群体完全有可能依据共生体的有效交往资源得以生存、转化与协调发展。
二、课题概念阐释
留守儿童是指远离双亲或单亲,多数依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随着大量农村成年男女向城镇转移就业,而多数人没有携带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农村儿童远离双亲或单亲,成为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多数依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
共生理论。“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指的是不同种群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传递,从而能够合作共生。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与经济领域之中。“共生理论”认为:共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的本质是协商与合作,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等。该理论强调种群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运用共生现象普遍性的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中诸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关系,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关系存在的客观性,从而按照共生原理不断推进其向优化转变,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研究,就是学校基于对共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现状的分析,研究探索出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策略,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积极融入学校主流环境,获得健康快乐成长的研究。
三、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以共生理论观照和分析、解决学校教育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尚属新生领域。有 17 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已开始并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基本侧重于一般理论研究方面,而针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智力的教育和实践研究是不够的。已有的研究往往注重现状的分析,但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智力的教育还没有较完善的方案出台,开题报告《留守儿童开题报告》。已有的研究往往注重针对性矫治留守儿童问题,但从系统层面解决这一问题还鲜有涉及。本课题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借鉴共生理论,针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智力的教育作进一步的理论梳理和实践探索,以探索适合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二)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共生理论下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过程就是构建更加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1、开拓共生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新进展。
2、构建更加和谐的育人环境。
3、进一步探索出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4、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适应当前农村现状的要求,对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新农村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基于共生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在学校,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实现教育目标,构建和谐校园。在家里,使家庭更加和睦、幸福,促进农村家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家庭。在社会,对促进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学校基于对共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并探索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二)研究的内容:
1、共生理论下的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研究。
2、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现状。
3、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
4、探索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三)研究重点:
适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力图以“研究——尝试——反思——生长”为研究模式,力图在研究中尝试,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生长。
1.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学习。广泛搜集、学习,把握国内外教育教学关于共生理论、留守儿童研究的先进理论与成功经验。
2.现状调查与分析。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
3.探究试验的实践研究。在切实把握应然与实然状态的基础上,提出试验方案,开展如问题留守儿童个案研究、留守儿童情感补偿的实践研究、留守儿童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困难矫治研究等。
4.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教训,建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发展模式。
第四篇:留守儿童开题报告
201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促进湖南 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隆回县为例》开题报告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级政府为了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走向城镇打工、就业。从198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的颁布开始,打开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大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于是逐渐产生了“农民工”阶层和农民工问题。在我国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必然带来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子女。然而由于我国长期执行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无法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地位,一般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大部分农民工无力把子女带进打工的城市生活、学习,虽然一部分城市公办学校以及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接受了部分随父母进城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接受教育,但是,大多数外出务工农民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把子女留在农村家乡,从而催生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的现状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极不协调,与城市的市场经济发展相比,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落后了许多。目前我国最贫穷落后的依然是农村和农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在我国逐渐步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三农”问题成为当前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问题成为制约当前社会发展的瓶颈。“三农”问题既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更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的和深层次的原因之一。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在全省总人口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特别是沿海城市。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省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大问题,“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富民强省这些宏观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农村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为此,本研究试图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三农”问题这一宏观背景入手,以农业大县----隆回县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视角来关注非农化转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
对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关注,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规模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约有3000多万人。在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的湖南省,留守儿童占到当地儿童总数的35%以上。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繁荣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的素质质量和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将继续,留守儿童将源源不断的产生,留守儿童问题将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会存在。
留守儿童要么由留在家的父母一方单亲看护,要么被留给了祖辈、亲朋、兄弟姐妹、邻居等父母之外的其他人代为照顾,或单独生活,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生活、教育和关爱,其学习问题、安全问题、心理问题和品行问题日渐突出。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习气,有的则长期心里压抑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或性格的扭曲,部分甚至成为一系列让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的主谋者或被害人。因此,如何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放在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上就成为当前我们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过程中要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研究从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终极目标出发,结合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视角,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的和具体的原因,探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我选择了促进湖南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1.1.2 选题意义
留守儿童是新时期“打工经济”孕育出来的特殊群体,实质上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在城乡文明一体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集中体现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成长与教育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理论问题和战略问题。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在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有关留守儿童问题的现存的理论可以借鉴,也很少有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搬,因此,如何客观、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给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保障和制度保障,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研究留守儿童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将继续,留守儿童的人数还会不断扩大,留守儿童问题呈现出独特性、全局性、严重性、长期性等特点。留守儿童问题因范围广、影响大,形成因素复杂、解决难度大等原因,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反过来,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问题,不仅伤害到他们自身,同时也伤害了他们的家庭,给相关学校、社区的秩序、安全等带来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必将会危及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妥善处理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农村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加强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
其次,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社会学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可以将社会弱势群体分成三种类型:生理性弱者、社会性弱者和自然性弱者。农村留守儿童处于未成年阶段,自身生理幼稚,缺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权利的能力,是生理性弱者;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造成家庭结构不完整,缺乏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亲情缺位,他们容易受社区不良风气的影响而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偏差,是社会性弱者;留守儿童生活的农村多是偏远的贫困地区,经济落后,自然条件恶劣,是自然性弱者。弱势群体若长期存在,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社会动荡。开展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留守儿童的研究,关心他们的成长,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再次,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对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具有重要价值。留守儿童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黄金时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能否健康成长
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诸如学生辍学、问题少年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一基本国策能否顺利实施。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既是涉及到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社会问题,又是关系到许多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后果的严重性不仅仅在于对当前社会的干扰和危害,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是我国“未来的接班人”,所以可能要影响到几代人,其代价是无法估量的。
第四,研究留守儿童问题,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留守儿童相对于父母都在家的儿童而言,在心理、生活、学习和安全方面均处于弱势,是一个弱势群体。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尤其是教育问题,是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客观要求,必将有利于加快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从而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1.2文献综述
农村人口迁移流动是社会变迁及城市化的必然产物。任何一个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都存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发达国家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完全是在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历史进程中自然推动下自发地进行,几乎没有什么人为的干扰或阻碍,因而农民流动大都比较顺利和平稳。农民流动都同时表现为职业、身份、地位上变化,又表现在空间位置移动;而且这种改变是彻底的,由农民变为工人,与土地的脐带被彻底地剪断(而我国的农民工还保留着土地),他们携带家眷在城市定居,拥有稳定的工作,享有与城市人同等权利和义务,因而没有出现父母与未成年子女长期分离的现象。
在我国,由于独特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以及户籍制度等限制,人口转移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的概念在我国第一次出现是1994年,但2004年以后这一问题才真正引起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关注。概括地讲,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新闻媒体对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问题诸多措施的报道,尤其是对个案的分析与宣传;二是学者和社会工作者对留守儿童现象的研究。新闻媒体不仅宣传了己有的研究成果及留守儿童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而且新闻媒体对“留守儿童”关键词的不断强化也吸引了公众的关注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加入,而国家的积极介入则成为这一过程的主导力量,推进了研究的深入与媒体的宣传力度。
按照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关注度和研究特点,可以将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2000年):研究的萌芽
这一阶段时间较长,7年内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仅有5篇文章,包括孙顺其发表在《教师博览》1995年第2期上的“‘留守儿童’实堪忧”、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系张志英发表在《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第1期上的“‘留守幼儿’的孤僻心理”、曹志芳发表在《农村天地》1998年第2期上的“莫把遗憾留明天”共3篇文章,主要在较浅显的层面涉及到留守儿童的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和品行问题,这时,尚未有专题研究和实证调查,媒体对此关注极少,公众对留守儿童的情况尚未形成问题意识。其中1994年最早关于留守儿童的二篇文章是关于因父母长期在海外而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这与本课题要研究的留守儿童存在着不小差异。
第二阶段(2001-2003年):专业研究的起始
高校开始有研究团队进行留守儿童的专项研究,有主流媒体开始关注这一问题。2001年6-7月,北京师范大学史静寰教授等人受香港乐施会资助,进行了“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家子女受教育状况研究”。这是对留守儿童最早的专项研究。研究组对湖南、河南、江西三地进行了调查,调查成果形成了两篇文章。李庆丰(2002)提出了留守子女的三种监护类型,即隔代监护(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上代监护(由与孩子父母同辈人来监护的方式、和自我监护(由孩子自己监护自己的方式),并认为这三种类型对儿童都有不利影响。在采取措施上,提出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在家庭的角度,要改变家长的外出方式。研究组的朱科蓉等(2002)就“留守子女”的学习状况进行了研究。2002年7月,湖北大学教育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同学以“关注留守孩”为研究课题,在湖北蓟春县刘河镇中学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分析了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是家庭经济压力大或想继续增加收入,提出了母亲对留守儿童的重要性,并预测留守儿童将扩大化、低龄化。在同一年林宏对福建泉州市、福清市和沙县三地抽样调查了“留守孩”的教育现状,对城乡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而不仅仅是农村留守儿童。张万敬在2002年第21期的《辅导员》发表短文提出为“留守儿童”呼唤“家爱”,为留守儿童唤回父爱、母爱。
第三阶段(2004-2005年):研究的转折点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千意见》颁布以后,一些城市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各地妇儿工委、共青团组织、妇联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也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召开研讨会,主动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2004年5月31日,教育部专门召开了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会议并指出:随着大量农民在外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迅速增加,随之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此会集中了妇联、公安部、共青团、国家统计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专家,以多学科、多视角、多层面的形式展开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包括家庭教育问题、学习与辍学问题、安全问题、心理问题;二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原因,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法规滞后于社会变迁;三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包括加强媒体宣传、总结地方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有效经验、加快流入地城市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解决步伐、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建立长期的留守儿童检测制度和农村社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落实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加强法律效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2004年9月,中央教科所受教育部委托对河北省丰宁县、甘肃省榆中县、秦安县、江苏省沐阳县、宿豫县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研,并在2004年第10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该调研对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情况、父母在外打工地域、在外打工父母回家频度、留守儿童与谁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寻求的帮助对象和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等六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同年华中师范大学的范先佐等在湖南、湖北、河南、安徽部分地区和深
圳市的两个区也进行实地调查,认为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原因是政府的某些政策失当,如一费制政策,这一观点在吴理财(2004)的文章中得以阐释,后者认为地方财政约束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改变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2004年媒体也开始强化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着力宣传各地解决问题的先进经验,《扬子晚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各种新闻媒体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留守儿童面临的种种问题的展现,使人们关注、了解这个群体,同时及时地将各地区的解决策略展现,也使人们可以多渠道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2005年5月23日,首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召开,标志着我国首次从政府层面上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关于留守儿童的专题论文数量大增,研究进一步深化,开始形成共识。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本身也开始进入反思状态,罗国芬(2005)认为目前留守儿童的留守形式分类、留守时间界定、留守儿童年龄的划分上相当模糊,影响了留守儿童整体数量的计算。这也是对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的一个较好总结。段成荣等(2005)则以2005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数据为依据,计算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为2290.45万人,集中分布在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南、海南等省。并认为留守儿童初中阶段问题明显,表现为在校率低。吕绍清对150个访谈个案进行了分析,提出导致留守儿童大量出现的原因是体制因素,城市内大额借读费是阻碍农村儿童入学的门槛。在留守儿童问题中,提出了“逆向监护”概念,即由留守儿童照顾祖辈的现象。而张春玲(2005)提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学校教育家庭化”。值得一提的是,叶敬忠等人(2005)主编的《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面世,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留守儿童的著作。该书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对相关概念一一界定,思路清晰,方法严谨,使用问卷、访谈、案例、小组访谈、贫富排队、每日活动图、角色扮演等多种研究方法。该研究跨越了教育的视野,不是以班级和学校为研究背景,而是将研究放在更为中观的社区,通过对社区内的相关人员的调查研究、对社区内的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予以比较,从而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对儿童成长所带来的影响。该研究调查了中西部共十一个村,翔实的社区资料,丰富的案例调查,多维的访谈对象,展示了留守儿童在社区中生活的立体画面。但也因其重在展示,整体分析深度不足。
第四阶段(2006-2009):研究成果迅速丰富
2006年以来,全国各大媒体及地方媒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做了大量的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学校、社会各阶层包括妇联、共青团、专业协会都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关注留守儿童。2006年7月17日,全国妇联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提到了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2007年3月,在全国人大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代表委员议案提案的重要内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几次提到农民工问题,提出继续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2006至2009年,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通过关键词共计搜索到1167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论文在全国各种期刊上发表,其中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的研究居多,有230篇,占31.3%。研究内容涉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方方面面:留守儿童的概念;留守儿童产
生的背景、留守儿童的规模;留守儿童问题,包括家庭问题、学习问题、教育问题、安全问题、品德问题、行为问题、犯罪问题、性格问题、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适应问题、社会化问题、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儿童自身的年龄因素、父母认识上存在偏差、代理监护人监管不力、经济因素、学校观念的滞后与条件的限制、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政策与体制原因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政府要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条件、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要做好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开展各种社区活动、建立农村社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制建设等。
截止到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研究的专著主要有2部、硕士论文160篇、博士论文3篇。
第五篇:留守儿童开题报告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研究”是我校与瓦甸小学联合研究课题。这一课题已于XX年5月被南通市教科所列为“xxx”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经过5个月的筹备工作,今天正式开题了。我代表课题组就课题研究的有关内容向各位作一个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研究”是基于共生理论研究成果、针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劳动力流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数量进一步扩大,伴随而来的“留守儿童”数量必将进一步扩大,“留守儿童”现象将会也必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城镇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 30%,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的 40%。而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仅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就近XX万人,而且还有增长趋势。“留守儿童”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和缺位,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一些儿童内心产生严重自卑感,性格孤僻,行为懒散,我行我素;一些儿童因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迷上电子游戏、赌博;有的甚至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现实问题。关注留守儿童是学校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需要。留守儿童身上明显存在的监护权缺失、安全无保障、情感缺乏、性格缺损、道德教育出现真空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学校全面育人目标的达成。关注留守儿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曾指出: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依然严峻……从负面看,父母外出务工使家庭教育缺位,对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它最终会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现象会影响农村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共生理论是一种有助于促进留守儿童发展的理论。“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指不同种属的生物一起生活。在我国古老的中医学说中,也早就提出了“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的“共生理论”。共生理论和方法在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开始应用于社会领域,主要是医学领域、农业领域和经济领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应用,首先为西方社会学者们所提出。他们认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具有高度知识的人与生产工具的综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因此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已经结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西方的一些社会学家提出了一种“共生方法”的理论来设计社会生产体系,强调社会生产体系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与关系。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共生理论”认为到,共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的本质是协商与合作,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依据“共生”理论来看待和分析学校教育中的发展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宏观重大关系问题就是一种“共生关系”。如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家长、学生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协同进步,共同成长的共生体,三者之间是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而作为共生体一部分的留守儿童群体完全有可能依据共生体的有效交往资源得以生存、转化与协调发展。
二、课题概念阐释
留守儿童是指远离双亲或单亲,多数依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的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随着大量农村成年男女向城镇转移就业,而多数人没有携带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农村儿童远离双亲或单亲,成为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多数依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
共生理论。“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指的是不同种群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传递,从而能够合作共生。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与经济领域之中。“共生理论”认为:共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的本质是协商与合作,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等。该理论强调种群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运用共生现象普遍性的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中诸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关系,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关系存在的客观性,从而按照共生原理不断推进其向优化转变,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研究,就是学校基于对共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现状的分析,研究探索出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策略,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积极融入学校主流环境,获得健康快乐成长的研究。
三、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以共生理论观照和分析、解决学校教育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尚属新生领域。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已开始并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基本侧重于一般理论研究方面,而针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智力的教育和实践研究是不够的。已有的研究往往注重现状的分析,但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智力的教育还没有较完善的方案出台。已有的研究往往注重针对性矫治留守儿童问题,但从系统层面解决这一问题还鲜有涉及。本课题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借鉴共生理论,针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智力的教育作进一步的理论梳理和实践探索,以探索适合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二)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共生理论下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过程就是构建更加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1、开拓共生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新进展。
2、构建更加和谐的育人环境。
3、进一步探索出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4、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适应当前农村现状的要求,对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新农村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基于共生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在学校,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实现教育目标,构建和谐校园。在家里,使家庭更加和睦、幸福,促进农村家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家庭。在社会,对促进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学校基于对共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并探索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二)研究的内容:
a、共生理论下的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研究。
b、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现状。
c、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
d、探索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三)研究重点:
适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力图以“研究——尝试——反思——生长”为研究模式,力图在研究中尝试,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生长。
1.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学习。广泛搜集、学习,把握国内外教育教学关于共生理论、留守儿童研究的先进理论与成功经验。
2.现状调查与分析。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
3.探究试验的实践研究。在切实把握应然与实然状态的基础上,提出试验方案,开展如问题留守儿童个案研究、留守儿童情感补偿的实践研究、留守儿童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困难矫治研究等。
4.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教训,建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发展模式。
六、研究安排
(一)研究思路:基于对共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思想、智力教育的研究,并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教育。在心理教育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包容、向上”;在思想教育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自强、协作”;在智力教育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进步、成才”。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XX年5月—XX年10月),准备阶段。
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落实课题研究人员。组织研究人员深入调查,分析现状,确立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方案。根据研究方案,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规划研究经费,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XX年11月—XX年12月),实施阶段。
1、认真按研究方案开展研究,通过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现状,不断发现新的情况,贴近学生,走近学生。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让学生留得下,学得好,生活开心,家长放心。
2、根据“留守儿童”现状,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在活动中受启发,在交流中受教育,在相处中求愉悦 ,从个性中找共同点,从共性中找差异。收集案例,加以分析,因材施教,探索出教育“留守儿童”的新方法,新措施。初步拟定留守儿童发展方案、提纲,总结规律,分析提高。
第三阶段(XX年1月—XX年7月),总结阶段。
1、总结经验,搜集成果,整理档案,撰写研究报告。
2、初步制定《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方案》并付诸实施。
3、申请课题结题。
七、研究预期成果及保障措施
(一)预期成果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分析 调查报告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 阶段小结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研究 阶段小结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智力教育的研究 阶段小结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共生发展的研究 阶段报告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制度 制度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方案 制度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共生发展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二)保障措施
1、人员条件及资源保证:
人员条件是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保证。从参与课题的人员结构看,本课题具备很好的人员条件。课题主持人及核心组成员均从事管理工作已经有多年,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课题研究工作经验,并共同合作参与一项市“十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圆满结题。
其他人员多为学校各年级的班主任、有教学经验的学科教师,长期在中小学一线工作,他们构成了课题研究具体实施队伍。从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已有经验看,这支队伍都是很出色的。
2、在确立本课题之前,我们查阅了许多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资料,对一些学生及其家长作了科学的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到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问题。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确有必要性和很大的实用价值。
3、课题研究的条件保障:
领导支持:两所学校领导都大力支持课题的研究,曾专门召开会议,鼓励课题组开展工作。
资料与设备保障:学校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已配置大量教育科研、教育理论类书籍。学校还为课题组配备了多台微机,便于上网查阅资料。
经费保障:学校计划提供5000元作为课题启动资金,能充分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时间保障:学校还对课题组所有成员的课务作出适当调整,以便课题组成员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题的研究与实施。
开展“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研究”课题研究,对我们两校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坚信随着课题的启动与发展,依靠全体课题组成员的集体智慧、锲而不舍的科研热情、求真的工作作风及创新精神,一定会圆满完成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