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时间:2019-05-14 11:1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第一篇: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夏清阳

〔内容摘要〕 根据自然资源条件,进行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树立工业化理念,采用大项目带动。完善服务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化步伐。

〔关 键 词〕 调整 草食畜 经济 思考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畜牧局 高级畜牧师

草食畜是六盘水市的优势特色产业,农业部多位专家经过认真分析,把我市的草食畜牧业规划为六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首。在全市98个乡、(镇)中,规划59个乡、(镇)发展肉牛、肉羊,占全市乡、(镇)总数的60.2%。过去,我市畜牧业以家庭副业为主体,“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是养畜农户的主要目的。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市民吃上优质、价廉的新鲜猪肉,市人民政府制定了“菜篮子工程”计划,从1989到2000年,连续12年在城郊实施商品猪生产工程,推动了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但草食牛、羊发展相对滞后。2004年肉类总产量9万吨,其中猪肉7.61万吨,占84.6%,牛、羊肉0.81万吨,占9%,禽肉0.49万吨,占5.4%,其它0.09万吨,占1%。猪肉比重太高,牛、羊肉偏低。按产值计算,养猪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73.99%,草食畜牛、羊产值仅占14.62%,家禽11.35%,其它占0.04%。为把贵州建成“生态畜牧业大省”,省委、省政府确定,到2010年我省肉类人均占有量要达58公斤,并调整肉类结构比重,猪肉下降到80%,牛、羊肉上升到13.9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要达40%,力争45%的目标。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决定进一步加快发展畜牧业,力争到2010年,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即肉类人均占有量和牛、羊肉占肉类比重的优化结构以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或超过同期全省平均预测值。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市须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进行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牛、羊养殖,培育发展草食畜经济。

一、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目前,养猪虽是六盘水市畜牧业的主体,但我市粮食资源相对紧缺,养猪所需的饲料粮较多,持续发展受到限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食的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再满足单纯消费猪肉,而需要增加更多的牛、羊肉,牛、羊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比猪肉高。牛、羊是节粮型草食牲畜,育肥以牧草和秸秆为主,消耗精料相对较少,饲养成本低,养殖效益高。

二、六盘水发展牛羊的有利条件

(一)优良的本地品种资源

我市有适应性强、可作杂交改良母本的本地优良牛、羊品种。牛有能耐粗、耐湿,体质结实,四肢强健的小型黄牛,用引进外来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既可保持适应性强的特点,又能提高个体生产性能;羊有贵州黑山羊,该品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引进波尔山羊种公羊改良,杂交效果非常明显,初生重可提高50%左右。

(二)充足的饲草资源

我市可用饲草面积390多万亩,草地是可更新资源,只要进行改良,能持续利用。每年有80余万吨农作物秸秆,通过青贮、氨化等科技处理,如能使利用率提高到40%,配搭其它草料,可增加养牛6万头或羊24万只。规划退耕还林还草面积269.52万亩(其中还草面积40.79万亩),如能在30%的幼林地内套种牧草,加上退耕还草面积共110万亩,配搭其它草料可增加养牛30万头或羊120万只。全市每年种植绿肥90万亩,如果达到用50%烘烤加工草粉,适当配搭其它草料可育肥20万头牛出栏。调整种植结构和推广“三元结构”等的方式种草养畜,效益是种粮收入的2-3倍。

三、六盘水发展牛羊潜力

(一)牛羊出栏率

近几年,六盘水牲畜出栏率较低,还达不到全国同期水平的一半,如能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在现有存栏数的基础上,年可多出栏牛6万头、羊7万只。

(二)个体生产能力

提高牲畜个体生产能力,特别是牛的潜力最大。目前,六盘水出栏优质杂交肉牛很少,多为役用淘汰牛,每头产肉80-100kg,通过改良,1.5-2岁杂交肉牛产肉可达200多kg,个体产肉量提高2-3倍。

四、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目标

按照“大力发展生猪,突出发展肉牛、肉羊,重点抓好城郊奶业和禽肉、禽蛋生产”的方针,逐步调整畜群结构,优化肉食比例,到2010年,牲畜存栏:猪从2004年的112.75万头上升到 141.5万头,年均递增3.86%;牛从 40.44万头上升到69.4万头,年均递增9.42%;羊从28.11万只上升到50万只,年均递增10.1%,牛、羊存栏年均递增率分别比猪高5.56和6.24个百分点。牲畜出栏:猪从2004年的79.49万头上升到141.5万头,年均递增10.1%;牛从7.88万头上升到19.43万头,年均递增16.24%;羊从11.32万只上升到37.5万只,年均递增22.1%,牛、羊出栏年均递增率分别比猪高6.14和12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达18.64万吨,人均58公斤,肉类结构:猪肉75.91%,牛、羊肉16.04%,禽肉7.5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从2004年的33.86%上升达45%以上。

五、发展草食畜经济的措施

(一)树立工业化理念,推进肉牛肉羊标准化生产

我国农业已进入新阶段,人们的总体生活水平已由温饱迈向小康,国内消费市场对畜产品提出了健康、优质、多样和多层次的新要求,近几年又兴起了绿色消费潮流。国际市场方面,我国加入WTO后,畜产品出口的关税壁垒虽有所降低,但绿色技术壁垒则越来越严格,畜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接轨,面临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畜牧业发展如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确保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畜产品如何应对国内外市场绿色壁垒的挑战,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解决这两大突出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走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把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围绕生态的平衡性、资源转化的有效性、持续生产的稳定性、畜产品结构的合理性等,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树立工业化理念,运用工业质量控制、成本核算、市场营销等原理,组织实施肉牛、肉羊生产,按照统一标准、分户饲养、集中育肥、统一加工、销售的模式,引导农民由家庭分散饲养向小区规模养殖转变,推进肉牛、肉羊标准化生产,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大力发展订单草食畜牧业,提高经济效益。

(二)实行项目带动

项目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的载体,快速发展畜牧业需要大项目带动,我市正在实施的“优质肉牛基地建设”、“奶源基地建设”、畜牧业“100强村”建设等项目,就是用项目带动区域农户,采取集品种改良、种草养畜和兽防服务为一体的示范实施,引导广大养殖牛、羊农户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通过集中连片发展,形成专业村和专业生产带,进而形成较大的生产基地,促进向区域化方向发展,实现养殖方式的突破,提高肉牛、肉羊规模养殖水平,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商品率,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完善服务体系,为发展草食畜经济创造条件

1、大力推广畜牧业适用技术

加快科技进步,是加快畜牧业发展,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针对我市畜牧业生产水平低、科技含量低的现状,要加大发展草食畜生产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要与畜牧业生产实际密切结合,以“三推广三普及四提高”为主。

2、加强动物保护工程的实施和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加强动物保护体系建设,落实动物防疫目标管理制度,认真抓好重点动物疫病防治、动物检疫和动物防疫监督工作。抓好兽药产品质量监测,依法加大监察力度,加强对畜产品中兽药残留和有害物质的检测,为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打下良好基础,提高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加大牛羊良种改良工作力度

牛的品种改良向肉用方向发展,引进西门塔尔、安格斯、短角牛等良种公牛或冻精,改良本地黄牛,生产优质杂交牛,提高个体生产性能,近期采取冻精与鲜精人工输配相结合,逐渐转由冻精输配,努力提高杂交受胎率和产犊率。羊的品种改良,向肉用方向发展,对本地黑山羊进行提纯复壮,同时引进波尔山羊改良本地山羊,逐步改进饲养方式,探索圈养模式,实现养羊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加强饲草资源开发利用

进一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全面落实草地承包责任制,执行“谁种、谁管,谁受益”的政策,加强草地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退化的草地进行封育和改良,推广舍饲,适时刈割利用,提高草地功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推广科技,提高秸秆利用率,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加大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力度,用退耕还林还草地种植优质豆科牧草;调整种植结构和推行“三元结构”等种植方式种植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充分利用冬闲田土种植多花黑麦草等优质商品牧草供应养殖场;推行优质豆科牧草的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实行优质牧草饲喂良种畜禽,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

(四)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化步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品牌对其市场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抓住把贵州建成“生态畜牧业大省”的契机,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在市内建起点高、规模大、辐射面广、带动面强、创建名牌畜产品的加工企业,形成政府扶持农户饲养基础母牛生产杂交牛供给育肥场,育肥场育肥后供给加工厂进行精深加工的产业化生产。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是农业的工业化,要坚持走质量、品牌加规模的路子,突出抓好我市肉牛、肉羊基地建设,努力把畜产品加工业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拉长产业链,促进草食畜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篇:乡镇草食畜牧业发展情况

XX乡草食畜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根据全县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立足本乡实际,坚持把畜牧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建基地、带农户,促进全乡畜牧业快速发展,全乡畜牧生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全乡牛、羊、猪、鸡存栏分别222头、2732只、3980头、12641只,出栏分别为125头、1221只、2466头、5738只,其中能繁母猪存栏842头。现有生猪养殖场2个,畜牧养殖专业协会1个,养殖大户12户。全乡畜牧生产总值,人均牧业收入都在去年同期基础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一、目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的发展观念仍然比较落后,增收渠道狭窄;二是每年基础母牛(羊)扩群任务都在加大,但成果巩固不是很到位;三是随着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的加大,农作物秸秆数量也随之增多,但由于生产条件限制,饲草转化利用率还是不高;四是项目建设工作比较滞后,标准化生产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今年畜牧工作的发展目标

今年的畜牧工作坚持走“以畜促草、以草带畜、草畜一体化”的路子,在全面贯彻落实县、乡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同时,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草原承包是党在农村-1-的又一基本政策,是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又一重大变革。此项工作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县畜牧局的指导下,严格遵循摸底调查、勘界确权、建档发证、总结整改四个阶段和步骤,积极、有序、稳妥地推进相关工作。同时,通过“一册明一折统”及时将牧草补贴资金发放到户(多年生15146.07亩、一年生6819.11亩,禁牧草原351块21198.9亩)。

二是不折不扣地抓好基础母牛(羊)扩群和青贮氨化工作。近年来,随着基础母牛(羊)扩群工作的稳步推进,群众牛羊的养殖技术不断提高,经验逐步丰富,规模不断扩大,致富的信心明显增强。因此,今年我们要继续抓好扩群工作,力争年内全面完成85头基础母牛、750只小尾寒羊的目标任务。同时,今年的青贮氨化工作,无论在规模、数量上都要有新的突破,建成青贮池 2150m(108眼),装填青贮袋550个,分别制作青贮饲料、氨化饲料和微贮饲料13000吨、800吨、300吨,进一步提高饲草转化利用率。

三是加强市场管理,强化畜牧服务体系,努力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一要在全力抓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防疫员业务培训,全面落实防疫计划,按时完成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使全乡家禽农畜防疫面和防疫率达到99%以上。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数据,做到无重大疫情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扩散。二要加强对直沟农贸市场的管理。直沟市场位于通渭、武山和陇西三县交界地,全年交易仔猪近万头,加强对直沟市场仔猪的检疫、注射疫苗、耳标佩戴、建档和

场地消毒等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净化好直沟市场,也就管好了陇西东大门,为群众营造安全、放心的交易通道。

四是响应政策号召,认真组织落实相关扶持发展项目,积极推进地方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一方面要积极申报发展项目,进一步扩大永盛养殖场,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更多群众入社,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不断提高人均牧业收入。另一方面要坚持“向上抓争取、向外抓引进、向内抓聚集”的原则,力争年内培育养殖企业1户,发展规模养殖户85户。

第三篇:草食畜牧业汇报

泾川县工作汇报

中共泾川县委泾川县人民政府

(2010年7月22日)

汇报三个方面:

一、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把秸秆饲料开发利用和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实施,作为加快全县畜牧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膜覆盖技术和统筹推进草畜产业的战略部署,抢抓“养牛大县”项目建设机遇,紧扣养牛小区建设、青贮窖建设、良繁体系建设、能繁母牛保护等四个重点环节,及早安排,全面部署,强化督查,狠抓落实,整体工作进展良好。1—6月份,全县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13.89万头和3.68万头,同比分别增长6.9%和10.2%。一是养牛小区建设进展较快。着眼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行人畜分离,在汭丰乡东王村,荔堡镇南李村,太平乡何家村、口家村,罗汉洞乡土堑坳村,党原乡柳寨村,高平镇贾洼村规划新建养牛小区7个,培育“一户一棚一池一窖一厕”模式示范户423户,新增养牛2100头。目前已建成养牛小区3个,在建养牛小区4个,建成暖棚牛舍134座4288平方米,管理房8间132平方米,培育“一户一棚一池一窖一厕”模式肉牛养殖示范户212户。二是青贮窖建设力度加大。依托养牛小区、养牛大户规划新建永久性青贮窖427座1.42万立方,辐射带动群众建设简易青贮池3148个9.4万立方,使全-1-

县青贮池总容量达到24万立方,可青贮秸秆15万吨,秸秆处理利用率达到75%以上。目前已经建成青贮窖1200个3.6万立方,正在建设的2375个7.2万立方,购置配发铡草机120台。三是良繁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对历年建成后因种种原因未开展工作的17个冻配点进行了整合,配齐了人员,更新了设备,重新开展工作。同时,在党原乡柳寨村、泾明乡庄头村新建黄牛冻配改良点7个,全县肉牛冻配改良点累计达到42个,1—6月份完成黄牛冻配改良2.02万头。四是能繁母牛保护稳步推进。结合牛羊产业大县建设、扶贫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等项目,采取购牛补贴、产犊牛补贴、配种补贴、大场大户补贴、肉牛新类群培育补贴多种形式,落实能繁母牛补贴500头。

二、主要措施

1、抓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草食畜牧业发展,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畜牧、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草食畜牧业发展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全面详细的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将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下达到部门、到乡(镇)、到村组,明确了项目实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建设进度、标准和时限要求,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建立了行政领导包目标任务、包资金落实、包组织实施,技术部门包技术、包培训、包质量的“双轨”责任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逢会必讲,下乡必看,有力的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抓认识提高,营造良好氛围。采取开设宣传专栏、举办

技术讲座、悬挂横幅、张贴标语、交流座谈、现场观摩、算账对比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当前发展肉牛产业的大好形势和良好机遇,宣传中央、省、市、县发展肉牛产业的政策措施、扶持办法、目标要求,宣传肉牛产业发展中的好典型、好做法、好品种、好技术。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全县各级干部、农民群众对发展肉牛产业有了新的认识,营造出了党政组织重视、领导干部主抓、农民群众参与、社会力量支持、各层面竞相发展肉牛产业的浓厚氛围。

3、抓政策扶持,强化资金支撑。采取“财政投一点、部门挤一点、项目配一点、农户筹一点、银行贷一点”的办法,发挥龙头企业、养殖协会、养殖大户的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从养殖小区建设、青贮窖建设、铡草机配置、草食畜养殖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到养牛大县建设中,有效解决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至目前,全县共落实秸秆饲料开发利用和草食畜牧业发展资金1280.94万元,其中省级整合资金376.04万元,县财政配套100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农户自筹304.9万元,已完成投资650.8万元。

4、抓典型培育,创新运作模式。按照省上资金使用规定,扶贫资金主要用于能繁母牛补贴,按每头补贴500元的标准,180万元的扶贫资金只能补贴3600头。2009年底,我县能繁母牛存栏5.03万头,不能做到应补尽补,还会造成补贴不平衡、群众意见大等问题。为此,我们经过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结合县情实际,大力发展“一户一棚一池一窖一厕”模式的秸秆养牛示范户,把暖棚建设、青贮窖建设、铡草机购置、能繁母牛补贴等项

目结合起来,将财政资金、发改资金、扶贫资金打捆使用,采取“谁有积极性就扶持谁”的办法,要求享受补贴的农户户均新建暖棚牛舍1栋33平方米,永久性青贮窖1座30立方米,牛存栏4─5头,其中能繁母牛3头。从运行情况来看,效果比较明显,一些原本打算出售能繁母牛的农户现在不但不卖了,而且还积极筹措资金修棚建窖买母牛,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县新增能繁母牛2000多头。

5、抓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县委、县政府将肉牛产业大县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纳入部门、乡(镇)工作实绩考核,把规模养殖、品种改良、秸秆利用、小区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农民增收等作为考核的重点,实行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年底,县草食畜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按照绩效目标考核办法,对有关责任单位和乡(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乡(镇)、部门年终考核挂钩,对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影响肉牛产业发展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三、存在问题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我县秸秆饲料开发利用和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实施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肉牛产业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发展的信心不足。二是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规模总量提升较慢。三是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产业发展缺乏有力的龙头带动。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

一步靠实责任,落实措施,加快进度,提高质量,全力促进以肉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以秸秆利用为基础,加大科技集成应用,全面提高牛产业发展质量。按照“简便、易行、实用”的原则,在加快建设永久性青贮窖的同时,鼓励肉牛散养户大力开展坑地青贮、露地青贮尝试,提高散养户青贮窖(池)覆盖率,夯实草畜产业发展基础。采取项目补贴、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巩固完善原有青贮服务队(点),扶持新建青贮服务队(点),大力补贴购置玉米收获加工机具,切实提高养牛重点乡村和养殖小区加工机具覆盖面,确保完成15万吨玉米秸秆青贮任务。继续加大改良点的规划与建设,大力开展肉牛冻配改良,全力实施平凉红牛新类群培育,大幅度提高平凉红牛品质。

二是以养牛小区为带动,加强繁育与基础保护,大力扩张牛产业养殖规模。切实加大资金、技术扶持力度,加快养牛小区建设步伐,全面推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统一防疫和分户饲养”的“五统一分”建设和经营机制。加大对小区选址、圈舍设计、经营机制、管理制度、防疫条件、饲料配方等的指导与培训,促进小区养殖规模化、机制合理化、效益最大化。同时,加大对原有养牛小区的完善与改造,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增加入驻养牛户规模,扩大肉牛饲养总量,提升经济效益。

三是以龙头培育为抓手,努力创新经营机制,大幅增加牛产业综合效益。围绕壮大实力、增强竞争力、提高带动力,大力培育强势龙头企业,以熟肉制品、高档冷鲜牛肉制品等为重点,加

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促使其进一步优化经营策略,拓展经营领域,开展精深加工,提升加工档次和质量。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经济能人从事肉牛规模养殖和产品加工,建立肉牛养殖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开展市场预警,切实解决肉牛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四是以强化服务为宗旨,加强领导与督促检查,确保牛产业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继续抓好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秸秆饲料开发、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科技创新和农民培训等国家和省投项目的论证、申报和争取工作,力争使全县肉牛产业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继续将牛产业开发作为实现“四三二一”发展战略和现代农业集中突破的核心内容来谋化,进一步加强领导,靠实责任,精心安排,狠抓落实,推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全面完成秸秆饲料开发利用和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建设任务。

第四篇: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畜牧业是内蒙古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全区上下按照区党委、政府部署,实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极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畜产品产量明显增加,畜牧业经济效益和农牧民收入显著提高。

一、畜牧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是畜产

品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畜牧业已初步进入质量效益型发展阶段。牲畜出栏率由八五时期的提高到年的,畜产品商品率由提高到。九五期间牲畜数量增幅为,而主要畜产品产量的增幅却明显高于牲畜头数的增长。

二是畜牧业商品基地逐步形成,畜产品供给能力增强。适应畜牧产业化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畜产品商品基地。年全区肉类产量超万吨的旗县个占全区肉类总产量的;鲜奶产量超万吨的旗县个,占全区总产量的;绵羊毛产量超千吨的旗县个,占全区总产量的;山羊绒产量超吨的旗县个,占全区总产量的。

三是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强大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如以绒毛加工为主的鄂尔多斯、鹿王、维信、仕奇、盘古集团;以乳制品加工为主的伊利、蒙牛等集团;以肉类加工为主的草原兴发集团,创立了大批畜产品名牌产品并享誉国内外市场。目前,全区家上市公司中,畜产品加工业企业就有家;年,全区百家最大利润的大中型企业中,以畜产品加工为原料的企业就有家;全区工业增加值超亿元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有个,万元以上的个。

四是畜牧业科技进步有了新的提高,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以实施牲畜种子工程为突破口,以六个模式化饲养、牧草秸秆两贮三化为重点的各项适用增产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良种、改良种牲畜比重达到,比八五期末提高个百分点;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比八五时期提高个百分点,牲畜个体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二、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

在发展畜牧业产业化过程中,全区各地从实际出发,发展能够吸纳千家万户参加的产业链条,培育不同类型的龙头组织,全区涌现出一大批产业化发展的典型,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带动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一是伊利集团奶牛产业化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伊利集团是呼和浩特市奶牛产业化发展的龙头,近几年在加大技术改造和投入力度同时,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并通过与牧民签定订单合同,把养牛户引入了市场。目前,该市已建成千头以上的奶牛基地乡镇个,百户千头奶牛养殖小区个,养奶牛农户已达万户,其中户养头以上的农户近户。全市农民养奶牛的收入近亿元,奶牛户户均收入元,找到了致富达小康的门路,全市奶牛业出现了超常规发展。

二是草原兴发肉羊肉鸡产业化服务牧户的发展模式。草原兴发依靠提供三大服务,发展肉羊产业化。首先是技术服务。草原兴发以羔羊当年出栏为核心,向养羊户提供优质饲料,派出技术队伍,指导科学饲养,使羔羊能够当年出栏,牧户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实实在在的收益面前,很多牧民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中来。其次是融资服务。针对一些牧民在发展生产中缺乏资金的状况,草原兴发以羔羊补饲基金、收购预付款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在牧民需要资金的春、夏季节及时提供支持,年,在这方面投放了万元的资金。其三是销售服务。草原兴发各基地工厂派出蒙汉语兼通的收购队伍直接深入草原,上门收购服务,通过对养鸡农户送鸡雏、饲料、技术服务到门和按保护价收购毛鸡等方式,发展肉鸡产业化。目前,草原兴发已经与万户牧民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由单纯的买卖关系变成了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双方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三是维信集团绒山羊产业化工牧直交的发展模式。维信集团建立了科、牧、工、贸一体化经营体制,羊绒生产企业把草原牧区作为第一车间,在白绒山羊主要产区建立个种羊基地和与之配套的个饲草料基地,选育优良种公羊多只,每年配种期,把种公羊提供给当地牧民使用,并同牧民签订使用种公羊、购销羊绒合同,实行最低保护价,二次结算,高补低不退的办法,解决了牧民卖绒难和企业原料收购难的问题,同牧民结成工牧直交、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近三年,维信集团仅二次结算补给牧民差价款超过万元,同白绒山羊主产区的个旗县、个苏木、多户牧民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赢得了广大牧民的信赖。

四是通辽市肉牛产业化流通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辽市是我区的养牛大市,素有黄牛之乡的美称,在发展肉牛产业化方面,以流通为龙头带动农户发展肉牛生产。全市建立起牲畜交易市场处,年交易牲畜的数量占全市出栏量的。其中科尔沁区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成为内蒙古及东北三省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年成交牲畜万头只,成交额超亿元。大力发展以农牧民

第五篇: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畜牧业是内蒙古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全区上下按照区党委、政府部署,实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极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畜产品产量明显增加,畜牧业经济效益和农牧民收入显著提高。

一、畜牧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

一是畜产品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畜牧业已初步进入质量效益型发展阶段。牲畜出栏率由“八五”时期的32.3%提高到2000年的52%,畜产品商品率由69.6%提高到94.1%。“九五”期间牲畜数量增幅为20.3%,而主要畜产品产量的增幅却明显高于牲畜头数的增长。

二是畜牧业商品基地逐步形成,畜产品供给能力增强。适应畜牧产业化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畜产品商品基地。2000年,全区肉类产量超万吨的旗县55个,占全区肉类总产量的83.5%;鲜奶产量超万吨的旗县21个,占全区总产量的75.1%;绵羊毛产量超千吨的旗县24个,占全区总产量的58.8%;山羊绒产量超50吨的旗县26个,占全区总产量的81.1%。

三是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强大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如以绒毛加工为主的鄂尔多斯、鹿王、维信、仕奇、盘古集团;以乳制品加工为主的伊利、蒙牛等集团;以肉类加工为主的草原兴发集团,创立了大批畜产品名牌产品并享誉国内外市场。目前,全区19家上市公司中,畜产品加工业企业就有4家;2000年,全区百家最大利润的大中型企业中,以畜产品加工为原料的企业就有15家;全区工业增加值超亿元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有3个,5000万元以上的3个。

四是畜牧业科技进步有了新的提高,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以实施牲畜种子工程为突破口,以六个模式化饲养、牧草秸秆“两贮三化”为重点的各项适用增产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良种、改良种牲畜比重达到73.2%,比“八五”期末提高12.14个百分点;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38%,比“八五”时期提高6个百分点,牲畜个体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二、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

在发展畜牧业产业化过程中,全区各地从实际出发,发展能够吸纳千家万户参加的产业链条,培育不同类型的龙头组织,全区涌现出一大批产业化发展的典型,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带动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一是伊利集团奶牛产业化“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伊利集团是呼和浩特市奶牛产业化发展的龙头,近几年在加大技术改造和投入力度同时,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并通过与牧民签定订单合同,把养牛户引入了市场。目前,该市已建成千头以上的奶牛基地乡镇30个,百户千头奶牛养殖小区10个,养奶牛农户已达4.6万户,其中户养5头以上的农户近6000户。全市农民养奶牛的收入近2亿元,奶牛户户均收入6600元,找到了致富达小康的门路,全市奶牛业出现了超常规发展。

二是草原兴发肉羊肉鸡产业化“服务+牧户”的发展模式。草原兴发依靠提供三大服务,发展肉羊产业化。首先是技术服务。草原兴发以羔羊当年出栏为核心,向养羊户提供优质饲料,派出技术队伍,指导科学饲养,使羔羊能够当年出栏,牧户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实实在在的收益面前,很多牧民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中来。其次是融资服务。针对一些牧民在发展生产中缺乏资金的状况,草原兴发以羔羊补饲基金、收购预付款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在牧民需要资金的春、夏季节及时提供支持,2000年,在这方面投放了1500万元的资金。其三是销售服务。草原兴发各基地工厂派出蒙汉语兼通的收购队伍直接深入草原,上门收购服务,通过对养鸡农户送鸡雏、饲料、技术服务到门和按保护价收购毛鸡等方式,发展肉鸡产业化。目前,草原兴发已经与2万户牧民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由单纯的买卖关系变成了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双方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三是维信集团绒山羊产业化“工牧直交”的发展模式。维信集团建立了科、牧、工、贸一体化经营体制,羊绒生产企业把草原牧区作为第一车间,在白绒山羊主要产区建立6个种羊基地和与之配套的2个饲草料基地,选育优良种公羊2000多只,每年配种期,把种公羊提供给当地牧民使用,并同牧民签订使用种公羊、购销羊绒合同,实行“最低保护价,二次结算,高补低不退”的办法,解决了牧民卖绒难和企业原料收购难的问题,同牧民结成工牧直交、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近三年,维信集团仅二次结算补给牧民差价款超过2800万元,同白绒山羊主产区的8个旗县、32个苏木、19000多户牧民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赢得了广大牧民的信赖。

四是通辽市肉牛产业化“流通+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辽市是我区的养牛大市,素有“黄牛之乡”的美称,在发展肉牛产业化方面,以流通为龙头带动农户发展肉牛生产。全市建立起牲畜交易市场26处,年交易牲畜的数量占全市出栏量的50%。其中科尔沁区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成为内蒙古及东北三省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年成交牲畜8万头只,成交额超亿元。大力发展以农牧民为主的商贸流通和社会中介组织,各类活畜及畜产品经纪人达1万多人,成为搞活流通的一支非常活跃的力量。

三、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几年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采取“市场牵动,龙头带动,效益驱动,政策保证”等措施,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加强畜产品基地建设。面向市场需求,依托资源优势,按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加强畜产品基地建设。投资建设了畜牧业防灾基地、牧区开发示范工程、草原畜牧业示范项目、草原畜牧业生态保护工程等,使90%以上的牧户实现了定居,90%以上的牲畜实现了棚圈化,显著地提高了畜牧业专业化生产水平。在农区实施了畜牧业示范工程,按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和养殖小区,在专业户的基础上发展专业村,在专业村的基础上发展专业养殖小区,集中连片,形成规模优势。实施北繁南育工程,通过牧区农区结对子,发展农牧民牲畜贩运队伍,采取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的形式,使农区牧区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破行政区划、所有制、行业界限和隶属关系,按照扶优、限平、劣汰的原则,对现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带动作用大、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拥有名牌产品的全区性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这些企业通过兼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盘活和集中资本,上规模、上档次,实现低成本扩张;鼓励乡镇企业和地方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联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内引外联,乌盟引进了双汇集团,通辽引进了金锣集团,而三元集团、光明集团进驻呼盟,一大批龙头企业引入我区,成为我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近几年我们重点扶持了呼市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包头友谊批发市场、通辽市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批发市场,其业务范围辐射全国大多数省市,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举办了两届“内蒙古种羊及羊毛展示展销拍卖会”,种羊和羊毛拍卖获得了成功,有力地拉动了种羊及羊毛市场价格。

四是为产业化发展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落实了以草原承包到户为重点的“双权一制”(即草原所有权、使用权及承包责任(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制),稳定了家庭经营体制,理顺了草原利用、保护和建设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制定了“增草增畜,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统一了全区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明确了我区畜牧业的发展道路,推进了畜牧业的集约化经营。实施了“牲畜种子工程”,推进以良种化为先导的畜牧业科技革命,提高了畜禽的良种化程度,促进了畜牧业的科技进步,提高了畜牧业的质量效益。

我区在龙头企业发展和生产基地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与先进省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次会议后,我们要借鉴先进省区经验,扎扎实实地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促进我区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下载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凉水乡大力发展畜牧业

    近年来,凉水乡把畜牧养殖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通过科技推动、龙头带动、服务促动,确保了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乡年出栏生猪3.09万头、山羊3.......

    乡草食畜牧业发展情况汇报(定)

    ****草食畜牧业发展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乡草食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主要表现在:一是畜牧业......

    恩施市发展草食畜牧业的难点与对策

    恩施市发展草食畜牧业的难点与对策 恩施市畜牧局向承权背景恩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州府所在地。贫穷、落后、闭塞是恩施当今真实的写照。但是,恩施物产丰富、资源广阔、气候宜......

    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

    加大品种改良力度 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 阿克苏地区畜牧兽医局 2008年,阿克苏地区以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实现畜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大力发展以品种改良为重点......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生态畜牧业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生态畜牧业 张锦林〔内容摘要〕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大力发展生猪、牛羊和奶牛、禽蛋等特色养殖,加快生态畜牧......

    年度畜牧业工作意见

    年度畜牧业工作意见 年度畜牧业工作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年畜牧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快推进全县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县......

    畜牧业试题

    畜牧业试题 一、判断题(10小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共八章七十条。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的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繁育、饲养、经营、运输等活动,适用中华人......

    畜牧业工作汇报材料

    畜牧业工作汇报材料XX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畜牧富民兴县”战略,按照年初制订的各项工作目标,立足实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