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通知
汇源办事处关于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及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通知 为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中面临的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工作,办事处决定建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及对留守獐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制度,由教育办、派出所、民政所、财税所、农业服务中心、文化站、团委、妇联、计生办、工会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现通知如下:
一、留守儿童监护人职责任务
监护人在办事处的直接领导下,以强化政府行为、动员社会支持、提高家长素质为着力点,全面推进我辖区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发展,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主要任务是:建立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推动此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状况,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措施;推进建立各类留守儿童指导服务机构,促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监护网络;扩大社会宣传,努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妇联:从保护妇女儿童权益角度,牵头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依托妇联组织和家长学校,宣传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和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发挥社会化协调机制。维护农村留守 1
儿童合法权益。
综治办: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作为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有关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组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加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管理的经验,努力营造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的氛围。
派出所:牵头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户籍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工作,重点就户籍制度改革开展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总结推广经验。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纳入城乡人口登记范畴,并为他们在接受义务教育、卫生保健服务、社会救助等方面享受应有的服务提供依据。严厉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教育办:牵头农村留守流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围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应有的教育权利,开展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总结推广经验。在农民工输出地,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在农民工输入地,采取切实措施,为进城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
团委:宣传工作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积极开展“手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行为”,加快“爱心之家”、“留守少年儿童俱乐部”的建设,努力构筑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网络,维护农村留守儿童权益。
工会:配合有关部门了解和掌握农民工家庭及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结合“金秋助学”、送温暖等活动,为特困农民工家庭和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提供救助和维权服务。在各地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设农民工救助窗口,及时帮助解决农民工在就业、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民政所:牵头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工作,重点就贫困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救助开展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总结推广经验,保障贫困农村留守儿童享受应有的社会求助。
文化站:牵头农村文化的治理工作,加强对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监管,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提请工商部门依法取缔农村中小学校200米以内的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及周围的歌舞娱乐场所,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财税所: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及关爱行动的开展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并监督经费使用情况。
社保所:在农村劳动办转移培训工作中,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增加父母对留守子女履行义务、职责及亲情联系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指导,引导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计生办:利用和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网
络的优势,积极做好流动人口家庭及留守儿童家庭的随访和服务工作。
二、工作措施
1、建立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办事处街道要逐步建立多部门合作的监护人制度,加强宏观指导,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督查罐,每年围绕重点问题联合开展督查,推动工作开展。建立激励制度,大力宣传在留守儿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树立先进典型。建立快捷的停息反馈机制,注重总结基层创建的经验。
2、出台政策法规。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以户籍制度改革、接受义务教育、卫生保健服务、社会救助等内容为重点,推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为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3、加大投入重点工程。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结合布局调整,适当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留守儿童寄宿上学问题。
4、开展关爱行动。以基层政府为主导,在村委会、学校等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和资料库,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体系,农民工输入地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工作,在资金、设备、师资等方面对接纳
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支持。推进社区流动人口服务机构、阵地的建设和发展,推进社区服务机构更好地为流动人口服务,提高流动儿童和家长素质。学校要从学习和心理上对农村留守学生给予关爱,对特殊留守学生实行教职工分包责任制,定期进行家访,建立与留守学生父母、监护人或托管人定期联系制度。推进“家长联系卡”、“亲情电话卡”等关爱行动,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联系。面向社会,重点推进“代理家长”、志愿者对帮扶等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发展儿童公益项目,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给予有效指导和帮助,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募捐资金;为农村留守儿童募捐图书及方便家庭教育的电视机、VCD等。
5、维护留守儿童权益。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开展维权服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等措施,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责任、完善委托监护制度、确立监护人监督法律制度、建立国家监护制度等,开展调查研究,提出立法建议。
6、强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优势,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以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宣传国家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宣传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职责任务,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在宣传形式上,通过“五个一”行动,即:在全处推出一批宣传口号、宣传一批先进典型、制作一批公益广告、建立一批专家队伍、编印一批宣传资料,努力扩大宣传覆盖面。
汇源办事处 2011年2月15日
第二篇:留守儿童监护人责任书
留守儿童监护人安全责任书
学生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与学校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也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愿望。
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特与监护人签订学生人身安全责任书。
1、监护人做好与学校的联系和沟通,请将联系电话准确无误的告诉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以便和您及时取得联系,以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2、监护人要经常对子女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教育学生注意防火、防电、防食物中毒(不吃零食,不吃三无食品)、防交通事故、防人身伤害、防疾病等教育,禁止学生骑车上学,确保学生的一切人身财产安全。
3、监护人教育学生不到河、渠、池塘等有危险的地方洗澡、捉鱼,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教育学生放学、上学途中不绕道,放学后要及时回家,不到建筑工地玩,不单独外出远行。
4、监护人应教育学生在校期间遵守校纪,不打架、不骂人、不攀高爬低、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不许学生带管制刀具上学,如学生不遵守校纪校规,打架斗殴,或因其它违纪情况造成人身伤害的,一切经济损失由其监护人负责。
5、监护人要负责并督促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按时上课、活动,有事要请假,事毕要消假,学生不能请假的由家长代请,如果无履行请
假手续学生未到校上课,私自外出购物,校外就餐等,所发生的一切事故,学校不负任何责任,责任由父母或其监护人承担。
6、监护人要负责按时接送,学生请假家长需亲自到校请假,否则,在途中发生的一切人身财产安全事故,由家长或其监护人负责,学校不负任何责任。
要经常和学校保持联系,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其它生理、心理状况异常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学校,密切与学校配合,确保学生在校、在家或其它任何场所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7、监护人应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根据相关法规规定,有下列情形发生的造成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由学生本人和监护人负全部责任: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离校途中发生的;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学校工作时间以外,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且学生家长未告知学校,学校不知道或难于知道的;凡学校或老师规定的,学生不遵守而造成的后果由学生及监护人负责;租房住学生非上课时间发生的。
学生签名: 监护人签名:
年级 班 班主任签名: 学校盖章:
第三篇: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
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
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学生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建立有效的教育网络,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和教育孩子,尤其是家庭教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向我们这样农村不发达地区,只能以打工增收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随着打工潮流的出现,农村大多数的青壮年基本上到各大发达城市打工,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是由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负责他们的。而这些老人的观点和他们自身的素质,导致这些留守的儿童在家里的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障碍,同时也使得这些留守儿童的客观上的也导致了他们在家庭的教育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我认为针对这些留守儿童,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给予更多的爱,使留守儿童能感受的爱的关怀,从而使他们能感受的爱的存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的兴趣。
一、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根据留守儿童在家里的情况,再结合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亲疏关系,将监护类型分为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亲戚朋友监护、同辈监护、自我监护。在监护方式上,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所占比重较大,亲戚朋友监护次之。由于监护人身份及他们在留守儿童心目中的地位不同,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二)单亲监护
1.母亲单方监护,虽然母亲单方监护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与留守前差不多,但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城市和农村生活差距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母亲改变生活面貌的愿望异常强烈,但条件所限只能将欲望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家除读书学习外什么事都不让做,在校学习成绩必须名列前茅。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有部分孩子尽了最大努力仍与母亲的要求相差甚远,结果打击孩子学习自信,致使学习兴趣下降,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留守儿童母亲只重视了智力教育,孩子的身体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动手能力不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更不能在社会环境中锻炼自己。
(2)由于农村原有重男轻女错误思想的影响,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远不及父亲。而现在学生的课程结构变化大,留守儿童母亲对教材把握以及对孩子学习辅导的技能有限,加之农活负担重,时常心烦气躁,极易冲动,缺乏足够的耐心,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冷静思考,常常大声呵斥甚至体罚孩子,造成亲子关系紧张。母亲单方监护的留守儿童中,很多学生由于学习达不到母亲的要求而多次受到惩罚,这些孩子大多表现出恐惧不安、胆小、自卑等特点。有的反而促使孩子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逐渐养成偷懒、撒谎、逃学的毛病。甚至有的母亲也好玩,随学生的作息时间进茶铺或参与赌博用来消磨时间,给孩子也树立了不好的榜样。2.父亲单方监护
(1)虽然父亲对孩子学习的辅导能力强于母亲,但由于农村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固定化分工和男性性格特点,父亲对孩子的生活不能悉心照料,对孩子的学习监督也并不乐观。父亲单方监护的留守儿童的饮食健康、生活卫生及学习均不容乐观。
(2)父亲和孩子的交流沟通太少,对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人际交往的能力,导致行为偏差。在心理交流方面,留守儿童父亲将儿童心理问题忽视;在生理问题上碍于伦理,羞于启齿;在人际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专横独断,只教育子女怎么做,而不帮助子女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志向方面,简单归结为现在好好学,将来上大学,才有出路。志向过高过远,不切实际,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有的则导致行为出现偏差,这样无异于揠苗助长。(3)父亲行为方式简单粗暴(三)隔代监护
隔代监护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父母外出前滑坡很大。由于祖辈的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学习几乎起不到任何监督作用。很多孩子通常“伪装”成在看书学习的样子来骗得祖辈监护人的信任,而老人们往往并不知道。隔代监护人大多年老体弱,精力有限,既要承担孩子的监护工作,还要肩负大量的家务农活,忙不过来时不得不让孩子分担繁重家务,并且时常忽略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部分隔代监护人过分溺爱孩子,导致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道德方面发展不够健全。隔代监护人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与孩子缺少交流,使得孩子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不符合当今儿童的思想意识及个性要求。(四)自我监护
处于这种监护状态下的留守儿童压力最大,除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外,生活、心理和行为上都有很多问题。一个人生活,生病或遇到困难时在家里找不到帮助,内心非常孤独,自闭、叛逆、敌视感逐渐增强。此外,目前亲戚朋友监护与同辈监护效果不够好。
二、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许多研究表明,家长的观念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这就使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感到特别吃力,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因此,家长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育儿理念,并将其有意识的融入自己的教育行为中,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家长应意识到将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是不对的,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离开了家庭教育是完全不科学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应将子女的健康和发展放在首位。.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家长们应自觉的学习一些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利用闲暇时间多看书,给自己充电,甚至于孩子一起学习课程。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实际行动远远胜过口头说教,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家长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为孩子做好模范和榜样。.父母多与子女交流,多与子女的老师联系
父母把孩子放在家中,托别人照看,虽然通过电话联系,但毕竟交流的时间和机会都不多,更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兴趣、关心则更少。正如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所言: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不要等到孩子出了问题才想起来和孩子谈谈,多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情况,关心他们在生理、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多给孩子帮助,让子女感受到对他们的疼爱和关心。父母还应多与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请教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家庭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从家庭角度来看,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与孩子加强情感交流和沟通。
1、最佳选择:留一方在家中照看孩子。父母双方要权衡双方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利弊得失。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尽量避免双方外出,留一方在家中监护孩子,这样不至于形成“空巢”家庭,对孩子身心产生很大影响。退求其次。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可以采取如下行为,尽量减轻父母关爱的缺失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尽量多与孩子通电话。注意通电话时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饮食起居,更要与孩子进行彻底的思想交流,发现不足,及时纠正;建议定期书信交流;父母必须增加与孩子团聚的频率;利用节假**抽时间返乡探视孩子或将孩子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可以为孩子树立崇高理想提供条件;父母必须经常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子女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并与监护人、学校共同配合,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2、监护人要高度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监护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监护能力,以适应被监护人发展的需要。抛弃原有既定的原始教育观念,转换角度思考问题,多给被监护人提供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避免包办代替。不仅要加强被监护人的文化知识教育,更要加强被监护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监护人必须给予被监护人必要的爱的呵护,但绝不造成施舍“爱”的泛滥。爱源于关照活动的体现。重视被监护人生活细节,进行相应的指导教育;感觉被监护人心理变化,进行必要的开启和引导。
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个性特殊,教育有欠缺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与父母的长期分离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监护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或其他亲戚。祖辈的文化程度低,年纪大,精力有限,他们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无法有效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而寄住在亲戚家的孩子其监护人更加淡化了家庭教育,只管养不管教。孩子在完成作业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帮助。这对孩子的学习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这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也是一大不利因素。
(二)亲子之间缺乏有效和紧密的交流
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孩子与父母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天各一方,他们之间根本无法进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只能靠间接的方式进行互动和维持亲子间的关系和感情。调查发现,在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留守儿童与父母维持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还是电话联系,他们能够相互聚会见面的机会很少。农村留守儿童在假期里来到城市或者父母回到家乡,实现了亲子间相聚的心愿,但是,这种团聚宝贵而短暂。机会很少,而且他们每次相聚在一起的时间也十分有限。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脱节,父母身教与言教相矛盾
1.与学校联系少,家庭教育封闭
调查显示,学校与家长联系特别少。家长也不主动与学校沟通。一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柜’,培养孩子属于学校应尽的责任。”“能否成才全靠学校和孩子自己。”由此,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配合与协调,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封闭。
2.社会关注不够,支持资源缺乏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各地区普遍存在同样的问题,即政府及社会对家庭教育关注的力度不够。目前社会对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关注甚少,专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资源依然较为缺乏。目前,媒体中关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节目还是比较少;出版行业关于此类的书籍也不多。
3.父母身教与言教脱节
家长的文化程度和道德水平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另外,家长对于生活和金钱的态度对于子女的影响也非常深远,乐观民主型的家庭易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对生活缺乏乐观、爱心的家庭则容易造成孩子的心里不健康以及对生活中困难的怯懦。大多数家长教育观念先进合理,但大多数背离实际教育行为。
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家长缺乏教育意识
1.家庭教育意识薄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农民工对家庭教育却未必有明确的意识。由于父母平时难
以回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不得当,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把钱寄回家,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事实上成了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教育。
2.农民工知识水平偏低,家庭教育内容片面
家庭教育的质量与农民工的自身文化水平密切相关。一般说来,教育者的文化素质高,家庭教育就很容易搞好,否则,就非常的困难。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显示,2003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盲占1.9%,小学文化程度占16.7%,初中文化程度占66.3%,高中文化程度占10.8%,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3%[2]。正因为农民工知识水平偏低,教与动机存在教育偏差,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往往会出现重身体轻心理、重学习轻劳动等教育内容片面的现象。
3.家庭教育方式不科学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往往采用以下几种不合理的方式:
(1)溺爱型。父母把子女当作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纵容孩子,对孩子过分保护,对子女的一切都包办代替。
(2)专制型。父母的话就是命令,父母说的就是对的。对子女过分干涉,子女没有充足的个人空间,对子女指令性、命令行的话语过多,使子女无所适从。
(3)惩罚型。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打骂孩子,语言粗鲁,殊不知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4)放任型。父母给孩子足够的个人空间,不为孩子立任何规矩,子女享有很大的自主权。这几方面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可能导致子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
(二)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对家庭教育的制约
1.家庭物质匮乏
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低,一般没有稳定的工作,劳动报酬普遍低。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各省市调查显示,我省农民工年人均纯收入:7160.5元,过低的收入使得儿童的学习环境没有好的保障。
2.特殊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在家学习的氛围
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特殊性,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有些孩子的学习自觉性比较差,而一些监护人像爷爷奶奶管不了孩子,使得孩子放任自流,导致学习成绩的落后。
3.家庭文化气氛不浓
由于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没人监管孩子,不少村民经常聚集在家玩牌、打麻将、赌钱等,孩子经常跑去看,更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许多研究表明,家长的观念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这就使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感到特别吃力,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因此,家长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育儿理念,并将其有意识的融入自己的教育行为中,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家长应意识到将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是不对的,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离开了家庭教育是完全不科学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应将子女的健康和发展放在首位。.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家长们应自觉的学习一些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利用闲暇时间多看书,给自己充电,甚至于孩子一起学习课程。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实际行动远远胜过口头说教,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家长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为孩子做好模范和榜样。.父母多与子女交流,多与子女的老师联系
父母把孩子放在家中,托别人照看,虽然通过电话联系,但毕竟交流的时间和机会都不多,更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兴趣、关心则更少。正如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所言: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不要等到孩子出了问题才想起来和孩子谈谈,多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情况,关心他们在生理、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多给孩子帮助,让子女感受到对他们的疼爱和关心。父母还应多与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请教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家庭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第四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已有着几年的研究历程,对于帮助这些儿童树立生活的信心,确立学习的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他们的心理跟踪研究,使相当一部分孩子暂时摆脱了心理的困惑,得到了心灵交流,感受到了爱的温暖。2006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解决好农民工托留在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专门召开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强调要加强留守儿童的工作。近期,中央领导指示:“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面临的各种问题,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护、维权工作。全国妇联正在推进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建立、健全。我们要全力支持,使其发展得更快更好。”这为我们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将继续,留守儿童现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支持、关心和帮助。但是,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还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需要这些教师耐下心来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用爱心解冻他们心灵的“冰川”,用关爱鼓励他们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项研究内容从整体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
采用问卷法、口头询问的调查方式向幼儿及家长了解留守儿童监护人、以及留守家庭的基本情况。
2、调查内容
①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②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问题。
③调查留守家庭亲子关系健康与否。
④调查留守家庭监护人的教养方式。
3、造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薄弱的原因。
①家庭方面
●家庭环境的不完善和家庭教育的弱化。
二十一世纪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祖辈与孙辈所处的大环境有很多差异,祖辈的教育理念显得有些落后,不合时宜。在留守家庭中,祖辈作为监护人他们的教育理念存在很多误区。因此,此类家庭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人能管的了孩子。爷爷奶奶由于上了年纪,同时又不懂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所以难以很好的教育。而那些寄居在邻居亲戚朋友家的,由于是别人的孩子,不太方便管,所以也不能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至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单亲在家的)虽然是在年轻家长身边情况能有所改观,但是由于家庭角色的缺失,教育仍然有诸多问题。
●监护人的教育方法不当。
多数留守家庭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其物质生活水平较普通家庭有了很大提 高,抚养孩子的经济能力提高。祖辈想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母爱,在物质和金钱方面给予大力补偿。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一年中只有国定长假才会回来一次,而一旦回来就恨不得把全身心的爱都给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对他们百依百顺,溺爱放纵孩子在物质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必然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亲情缺失使留守儿童对情感的渴望难以得到满足,极易在心理与现实之间形成落差,在现实中表现为情感冷漠,内心封闭,不相信他人,对自己缺乏信心,甚至出现行为孤僻等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受农村的教育管理条件限制,学校也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情感和心理上的足够关注。
●留守家庭教育内容单调,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德育。
留守儿童家庭中,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一般只停留在生理需求阶段,他们为留守儿童提供衣食住用行方面等基本生活用品,家庭教育内容单调、浅显,缺乏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祖辈和亲戚、朋友一般只管“留守儿童”的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使部分儿童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有的还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习惯。
②教育机构方面
●家长学校没有针对性。
学校举办家长学校,就是聘请保健专家、心理专家、教育专家,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家长进行保育、教育方面专门训练。虽然现在,家长学校一学期也能保证几次讲座,不过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同时讲座的内容科学性比较强,知识性比较重,年轻家长或许还能接受,但对于留守儿童的祖辈家长来说就比较困难了。
●指导工作以为学校教育服务为主。
学校开展家庭亲子教育的指导工作,其指导者肯定都是教师,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难免以学校教育工作为重。例如指导家长与孩子开展亲子游戏,而具体的游戏却只适合在学校内进行,没有提供适合家庭开展的亲子游戏;又如指导家长应在家庭中也开展亲子阅读、儿歌等智力教育,内容却是对孩子学校所的知识进行复习。
●指导形式的“单一性”和“满堂灌”现象。
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而且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家长总处于被动地位,接受指导的形式无非就是“讲座、家长会、谈话”等,而“满堂灌”是家长会议或家长学校时最普遍的现象,家长根本来不及消化、吸收。
●学校缺乏专业的家教指导队伍。
虽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学校工作的范畴,但是多年来,的家教指导工作一直处于“散打”状态,没有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保教人员,家长学校、家长讲座等也是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对家长提出的疑难杂症不能给予科学的、专业的指导,同时,家教工作一直为其他工作的附属品,由中层兼带,因而,指导人员缺乏,工作难免不全面。
二、实施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1)成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成立家长学校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支持学校工作,学会与孩子交流与沟通,配合学校对孩子实施切实可行的教育。学校可利用逢年过节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回家的有利时机,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对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教育形势、教育方式方法、教育理念及教育策略等方面的培训。有效加强学校与家长、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与交流。
(2)开办监护人培训班。
在监护人培训班上,除了请教育行家作育人方面的报告外,学校可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向所有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传授一些好的监管教育方法,要求他们鼓励留守儿童经常与父母通信、通话,在平时的教育中不是只管他们的吃穿,还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和情感需要。通过对所有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重大,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为有效配合学校做好留守孩子的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咨询,满足指导对象的全面性与分类指导。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既包括家长又应包括子女;既包括父母,又应包括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既重视对母亲的指导,又应注意对父亲的指导,还要注意对孩子的监护人的指导。对有不同特点的家庭要注意分类指导。可以从孩子特点、家长特点或家庭的特点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咨询活动与其他指导途径相比,主要有显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特点。“留守儿童”家庭咨询活动的以家长的实际需要和指导者的安排为宜,开展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有弹性的,关键是要拥有专业的师资和专家指导,于是在请门诊医生、儿科医生、专家等担任专业指导外,还应鼓励教师积极担任咨询人员,贴近留守儿童的实际生活,从考虑家庭实际因素出发,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例如,祖辈家长带领的,就谈谈“隔代亲”教育问题;海桥地区的“外来媳妇”特别多,就从本地区的社会背景、民风民俗、传统教育等说起;同时,还可以解决家长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碰到的实际问题,随机性比较大。
(4)家长指导内容选择的多角度和针对性。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应从多种角度加以选择。不论从何种角度,最终都应考虑作为指导直接对象的家长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态度及行为,使指导内容具有针对性。为了做好家长工作,学校班主任不仅要“ 读懂学生这本书”,还要“ 读懂家长这本书”。
举办“留守儿童”家长讲座最困难的就是选择讲座内容,理论多了家长不爱听,理论浅了难以转变家长的观念,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家长感兴趣的讲,针对家长自身问题讲、帮助家长解决教育问题、要切合家长的实际。例如,把不重视家庭教育的祖辈家长归为一类,单独指导,使其认识到家庭亲子教育的重要性;把教育方法不当、教养态度不妥的家长集中起来,加强指导,使其掌握榜样示范、启发诱导等诸多正面教育的方法;在对家长重点帮助他们做好孩子的学习工作。
(5)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多种载体,力求指导形式的多样性。
除了上述几种途径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家长会、上门家访、联系手册、颁发宣传资料、家长接待日、设立宣传栏、个别交谈、经验交流等途径来沟通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开展家庭亲子教育的指导工作。
家长会是我们对家长进行指导的重要形式,具体分为全校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小组家长会等。全校家长会安排在每学期的学期前、学期中、学期末,中间穿插家长学校的讲座;而班级家长会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负责召集,保证一学期三次;小组家长会是效果最好的形式,按家长需求或用各种不同的标准对家
长进行分组,开会前,将家长的名字、会议的时间、地点公布在家校联系栏上,家长一进校就能看到,会议的氛围轻松愉快、家长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而对于留守儿童的家长来说,小组家长会是最适合他们的了,因为大家有着相同的经历,有着同样的感受,所以容易产生共鸣,交谈更融洽。
家访是最接近家庭的一种指导形式,能深入了解“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的情况,能给家长最实际、有效的帮助。在这类指导中,我们主张教师心平气和、要有耐心,以真诚和良好的形象感化家长。此外,在家访前,要事先预约,既不做“不速之客”,也避免吃“闭门羹”。
(6)培训骨干,形成家庭教育指导队伍。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指导者的能力与水平,因此必须拥有专业化的家教指导队伍。学校有专职的家教工作负责人,有家教指导志愿者队伍,平时通过“校本培训”、“专业学习”“内网管理平台”等途径开展家教指导骨干的培训,正着力提高指导者的水平,形成家长称心、满.意的指导队伍。问题在于,指导家长不是一位老师或几个老师的事情,而是我们所有学校工作者的责任,尤其对于留守儿童家长群体,更应引起我们教师的关注,提高指导水平固然重要,但首先我们的责任、意识是前提,对于他们不能有歧视,不能有偏见,更不能产生抱怨,应该是耐心和引导,说服和疏通,有了良好的素质支撑,一定会受到家长的欢迎。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以本校对象,在本课题开展前后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以及所产生的效应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
2、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由专业科研人员和本课题小组成员密切配合,以理论练习实际的方法在实施前做现状分析,在制定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并不断调整,最后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调整分析实施前与实施后的效果。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年4月—年6月)
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落实研究任务,收集资料、组织分析探讨、掌握课题研究的有关动态和资料;制订研究计划,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的方向、内容、方法及预期成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年9月—年4月)
(1)调查研究。按照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编制问卷表,组织情况调查,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原因。
(2)实践探索。通过调查,在了解掌握现状的基础上,按照预定的课题研
究要求和实施策略,开展实践与研究。
(3)中期总结。在对留守儿童家长开展近一年的指导工作后,对前阶段研
究工作做个小结,并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研究计划与措施。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年6月)
(1)整理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撰写研究终结报告《留守儿童家庭教
育指导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总结会,总结研究工作,展示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1.人员组成: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综合研究总报告《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探讨》。
2.典型个案、实践心得、论文若干篇。
第五篇: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讲话稿
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讲话稿
—— 杨守圣
一、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监护人
首先,以身为范,教育留守儿童要诚实守信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我们家长或孩子监护人要以身为范教育孩子,这样才具有说服力,让孩子在一种良好品德氛围中健康成长。诚实守信,应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内容,诚实不足归根到底是我们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做得不好。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让整个社会充满和谐关爱的氛围。我相信,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心、孝心、诚心、诚信的和谐社会中,一定能健康茁壮成长。
其次,用爱激励孩子
作为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一般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姨妈等照料。在他们的心理上,对孩子的“爱”理解不够全面,认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顺着孩子,一切护着孩子,这就是爱。其实这是种不健康、不负责的爱,是一种溺爱。真正的爱就是一种积极负责任的爱,不但要让孩子吃好、穿好,而且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有错必改。像父母一样经常与之谈心,使孩子心情愉快,学习目的明确、自强不息,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才是真正的爱。
再其次,指导孩子慎重交友
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是古人警示交友的名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加之这种特殊的监管环境,留守儿童容易感染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陋习。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慎重交友,以防孩子与有恶习和品德败坏的人交朋友,被引诱变坏。特别是现在网络文化的泛滥,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例如,有位留守女生上网,把外地的一位男孩都引来了,这位男孩为会见网友,竟从家偷了一万多元钱出来,幸好学校及时发现,与他家里联系,才避免了一些事情的发生。又如,一位男孩,父母在他读小学的时就外出打工,缺乏正确的家庭管教,进入初中就偷扒,与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结伴而乐,不思学习,不听老师的教育和劝告,结果走出校园不多久就因打架致人重伤沦为少年犯。同样的事例很多。可见,关心孩子,孩子的交友我们不能忽视,要帮助引导孩子慎重交友,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要向孟母学习,把好“孟母择邻”这一关。
第四,引导“留守儿童”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留守儿童”因特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所为。因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监护人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和培养感情的有利机会,并弥补“留守儿童”空虚心理,起到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远大志向的效果。
最后、注重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安全方面的要求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是我们的管理理念,如果一个人的人生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那么其它的一切都是白费心机,因此,安全必须是第一位的。目前我们学校关于安全问题教育的非常到位,天天讲,时时讲,学生有可能出现的任何安全隐患都强调到了要求到了,剩下就是学生自己遵守和家长配合教育的问题。
1.交通安全。现在的交通发展比较快,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非常 多,我们必须时刻提醒孩子在上学、放学途中注意交通安全。学校要 求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不在马路上踢球、不在马路中间行走,要走人行道,过马路不得翻越栏杆和隔离栏,注意来往车辆,在十字路口,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虽然现在是假期,但孩子的出行也要遵守这些规则,如果有上述行为,请家长立即制止并认真教育,坚决改掉这些坏习惯。尤其要强调作为未成年人坚决禁止骑摩托车、开三轮车、搭乘农用车、乘坐超载车和报废车辆。各位家长必须高度重视,该叮咛的叮咛,该要求的要求,如果假期中出现交通方面的事故,家长负全部责任。
2.教育孩子不得走家窜户,同学之间不得相互窜门。
要教育孩子慎重交友,不要好坏不分,相互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了啥人学啥人”。同时也可避免学生在假期里聚众 酗酒、赌博等违法、违纪现象。
3.严禁子女携带、玩耍管制刀具、火炮、弹弓、标枪等尖锐器械或射击性性物品,一经发现立即没收,避免造成孩子本身或他人伤害事故。
4.不让孩子燃放烟花爆竹。春节前后是人们燃放烟花爆竹的高峰期,家长们知道全国去年因燃放烟花爆竹死伤了多少人呢?一万八千多,短短的一个年啊!这里面大多数是未成年人。比如 2015 年 1 月 28 日,古历腊月 28 日,年还没过,天津一居民区十几个小学生在一起开放炮游戏,你点着撇给我,我点着撇给你,结果把一个男孩脸面炸的面目全非,一个女孩炸伤了双眼,一个男孩右手残废。2015 年 1 月 31 日正月初一,辽宁铁岭一村庄,一家十几口人吃过早饭,聚在院子看放烟花,结果烟花点着后忽然倒地扑向人群,当即炸伤 4 人,一人因奋力躲避太猛头撞在墙上当即死亡。2015 年 2 月 11 日,河北冀州市一居民区 7个初中生在小区院子放炮,把点着的鞭炮塞进化粪池,引起下面的沼气爆炸,井盖被冲起 7 米多高,一个孩子掉进粪池,一个孩子被井盖砸伤。造成一死一伤的悲剧。这些具体的事实必须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5.严禁学生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和邪教活动。这个点到为止,什么不吃药不打针不吃饭的全能教、门徒会等邪教荒唐的说法咱们不要相信,更不能引导孩子或强迫孩子们去信教。
6.饮食安全。现在很多学生身体素质太差,诸如:低血糖、贫血病等等,造成这种结果,就是因为我们的家长和学生不注意饮食健康和饮食科学。
7.防煤气中毒。
8.防触电。电太重要了,没有电一天日子都不好过。但这个东西,用好了是为我们服务,有问题了就成了老虎,咬人吃人。在这里我强调两点:一在家不要让孩子私自拆卸用电器,更换灯泡插板等。二电褥子要勤检查,线路不规范要整理维修。
9.教育子女爱清洁、讲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预防皮肤病。10.教育子女遵纪守法,学会自我保护。要做到自我安全保护,就必须教育孩子平时做到文明休息,不做危险性的游戏,不打架斗 殴。遇到危险要机智解决,并及时向家长和老师反映情况。要加强遵纪守法观念的教育,从小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各位家长,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家庭的希望。只要我们家庭和学校携起手来,倾一片爱心,想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教育的力量,增加相互信任,加强相互理解和沟通,就一定能够把我们的学生,你们的孩子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受社会各方面欢迎的有用之才。
再次感谢各位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和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