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母亲成就性格

时间:2019-05-14 12:2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庭教育:母亲成就性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庭教育:母亲成就性格》。

第一篇:家庭教育:母亲成就性格

从《射雕英雄传》看家长教育:母亲成就性格

郑委老师前言:在我脑海里一直都想写一篇文章《黄蓉也是问题母亲》,一直都没有下笔,今天在网上留言看到了一篇文章,以《射雕英雄传》为基础,阐述家庭教育理念,一下就吸引住了我,不知道作者是谁,但我有英雄相惜的感觉,因此把这篇文章转过来,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感悟,就有了下面的文章。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又一次对金庸先生肃然起敬,金庸不愧为一位大家可以说是一位大师,他不仅仅是一个写故事的人,随着我自己年龄的增长,从读金庸先生的江湖和爱情故事到读金庸先生著作里的历史和文化,慢慢体味着金庸的武侠,突然一天我发现金庸先生是家庭教育专家!他的故事完全都符合家庭教育的核心理论,这让我汗颜!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家庭教育的根,中国传统文化教人做人,教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家庭教育的核心也是教人做人,教育自己和孩子“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对于那些七十年代初出生的人来说,对《射雕英雄传》应该比较熟悉。同样是英雄的后代,为什么高智商的杨康失败了,而智力平平的郭靖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呢?也许有人说,郭靖同学运气好,碰到的都是高手。运气真的是郭靖成功的因素吗?虽然是虚构的小说,但通过对两个人物的比较,会让我们学到很多。(郑委老师:心理学早有证明,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来自智力因素,而来自非智力因素,也是我常讲的“智力正常,个性长才”,在非智力因素方面郭靖远远超过杨康,因此郭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杨康,同时郭靖“有德——人品正”,有德的人一定会有很多人主动帮助,最终让有德的人取得成就,这也符合我上课讲的“有德必有才”,“有德自然香的”的道理。而杨康呢?典型的“不带紧箍咒的孙悟空”,有才无德,简称缺德!纵观中国当代家长,你内心中想要“郭靖”还是“杨康”呢?)

(一)母亲成就孩子性格

郭靖的母亲李萍,用现在的话讲是个标准的家庭妇女,没有文化,没有地位,遭逢家庭巨变,但她不向命运屈服,也不枉自菲薄,培养了郭靖很多优点: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独立,不服输,认死理,讲信义,有责任心,有民族大义。杨康的母亲包惜弱,用现在的话讲是个超级白富美,有文化,有教养,有背景,但所谓慈母多败儿,她没有能够培养杨康吃苦的精神,更没有培养杨康的民族大义,导致后来杨康人生的重大悲剧。可以说,杨康的失败,根源在于包惜弱。(郑委老师:很佩服李萍,单亲妈妈,内心却异常强大,不抱怨、不迁怒、不说自己不容易、维护丈夫在儿子心中的形象,做到了爱的宽严有度,尤其在做人“严”的方面,坚持原则,在做事“宽”的方面对孩子充满了“信任”,一个伟大的母亲最终教育出一个德才兼备的儿子。反观包惜弱,内心善良,但教育孩子宽严无度,没有原则,我上课讲的“孩子是否有德行前提是家长坚持原则与否”,包惜弱根本没有原则,教育出有才无德的逆子。)

(二)父亲成就孩子未来

完颜洪烈对杨康精心培养,寄以重望,却以失败告终。为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讲,完颜洪烈相当于大型垄断国企的董事、副总裁,有望接任总裁,而杨康则是他培养的接班人。完颜洪烈其人才智有余,而德行不足,整天阴谋诡计,他的身边更聚集了一帮恶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的耳濡目染造就杨康同样才智有余,德行不足。由于王爷夫妻的溺爱,王府的下人们,包括完颜洪烈的客人们,对杨康纵容无比,使杨康沾染了纨绔子弟的习气,其实杨康本性是善良的。所以有钱、有势且重点栽培孩子的父亲未必优于穷人。反观郭靖,他是一个单亲的孩子,在他的生活中铁木真,哲别,江南七怪,马钰都充当了临时父亲的角色,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脚踏实地。(郑委老师:在物质上过度追求的人都是精神的空虚的人,在精神上有追求的人都不会过度追求物质,郭靖因为有真爱,精神富足,母爱、众师父之爱、黄蓉之爱都是正确的爱,都是“宽严有度”的爱,在正确的爱的环境下,郭靖最终是个有精神追求的人;杨康因为家境好,富二代,官二代,物质满足过多,周围虚夸成分很多“表扬越多孩子越差,欣赏越多孩子越优秀”,加之杨康的父亲及周围的环境都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同时杨康的“父母”的夫妻关系不和谐,造成了缺少“真爱”的环境,没有爱的地方就是“沙漠”,沙漠长不出“成才的大树”,长出的是处处惹人讨厌的“仙人掌”。)

(三)人生需要四种人

人生需要四种人: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友人欣赏,小人监督。而决定这四种人的是自己的性格。

1、郭靖从小善良,对英雄仰慕,认死理,小小年纪冒死保护哲别,结果哲别成为郭靖人生中的第一个高人,成为他的第一个师父。而正是郭靖的这种性格,铁木真成为郭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也同样由于这种性格,拖雷、华筝成为郭靖小学、初中阶段最好的同学。(郑委老师:因为妈妈有原则,所以郭靖有原则!人都喜欢和有原则的人交朋友,人都从心底喜欢帮助有原则的人,因为有原则所有很安全。)

2、同样由于郭靖的性格,他天性善良,帮助穷人,不屈服于权势,结识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黄蓉,黄蓉成为郭靖最优秀的大学同学、女朋友和资源的整合者。郭靖同学傻乎乎,不自信,但黄蓉给了他最大程度的欣赏,让郭靖逐渐自信起来。(郑委老师:有德自然香,香气扑鼻,就连黄蓉这样的蝴蝶都会飞来,看看郭靖像不像“飞机”——厚德载物、敢于担当、勇往直前”,这样的男人靠得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男人,如果再配上一只“蝴蝶”——上善若水,拥有爱心,优雅美丽,那真是神仙眷侣,黄蓉正好算是这样的好女人。)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杨康的大学同学最有名的是欧阳克,而欧阳克是典型的才学有余,道德败坏。再看杨康的另一个大学同学兼女朋友——穆念慈,穆念慈在对杨康的引导上明显没有黄蓉高明,包容性不够,一味地强调杨康要怎么怎么做,缺乏对杨康的真正理解与引导。(郑委老师:我想杨康遇上黄蓉,黄蓉也没有办法好好引导,因为父母已经把儿子引导坏了,同时,我相信黄药师教育出来的女儿一定不会看上杨康这样的男人。我给青春期

孩子上恋爱择偶课的时候,就告诉女孩子们,想要找一个好男人,一定要看他周围的朋友,他朋友什么样,他一般就是什么样的人!恋爱时候你面前的男人会隐藏的非常好,不要被蒙蔽,他周围的朋友是不会在你面前隐藏的,这正好是一面镜子,女孩子结婚前要理性一点,结婚后要感性一点。)

(四)暂时的领先,不等于永远领先

小学优秀不等于初中优秀,初中优秀不等于高中优秀,高中优秀不等于大学优秀。如果以现在的标准来说,在小学、初中阶段,杨康是优等生,而郭靖是刻苦学习的学生。人生是一场接力赛,整合教育资源是家长的一件大事。(郑委老师:关注学习和成绩的家长是教育不出优秀孩子的,关注责任和道德的家长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三十而立,关注孩子三十岁的时候是否能有一技之长,能否能有很多人主动帮助,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正道,一技之长很容易,周围人喜欢并主动帮助最不容易,而后者才是一个人是否成功和优秀的关键。)

1、杨康的老师是丘处机,用现在的标准,杨康相当于是全国最顶级的人大附中的尖子生,老师的水平是全国一流的,学生的智商也是全国一流的。这种教育最大的副产品是——杨康一身傲气。(郑委老师:施教者重智轻德孩子就是缺德,因为重智轻德的成人就已经不是“优秀的人”了,孩子在这样的人引导和影响下基本都会“精神空虚”、“无德无责”、“急功近利”。)

2、郭靖的老师是江南七怪,用现在的标准,相当于勤学苦练的基层学校的老师,老师的教学环境水平明显不如丘处机,郭靖的智商明显不如杨康,但江南七怪培养了郭靖吃苦的精神,给郭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郭靖在小学、中学阶段暂时落后,但是他在小学,中学不断努力,大学阶段获得了巨大成功。按现在的标准,他的四个顶级老师:洪七公,相当于浙大校长;周伯通,相当于清华的校长;黄药师,相当于复旦的校长;段皇爷,相当于北大的校长。(郑委老师:人生是长跑,而不是短跑,年龄越大,“非智力因素和做人水平”才是真正的耐力,一切优秀的人都喜欢“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人品端正”的人,郭靖是这样的人,后劲充足,这个后劲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各种人”。)

4、杨康的大学老师是梅超风,相当于复旦除名的一流教授,但她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更重要的是心理有问题,肯定会影响到杨康。在全国的五大顶尖高手中,唯一可以成为杨康老师的是欧阳锋。然而杨康却杀了老师的儿子,惹来杀身之祸。(郑委老师:梅超风和欧阳锋都是不会爱的人,他们对杨康好都是有“目的”的,有目的的叫做“交换”而不叫做“爱”,他们利用杨康,同时杨康也利用他们。写到这里,深深的为杨康悲伤,如果杨康的母亲是李萍,杨康还会有悲惨的下场吗?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天下有多少父母会有这样的觉悟呢?)

(五)内外兼修,才是王道

郭靖同样有家教老师——马钰。用现在的话来讲,马钰相当于清华大学的着名教授,他不教郭靖武功,只教郭靖在内功上多花点时间,培养郭靖由内而外的强健。如果一味地上培训班,炒学校的冷饭,无非相当于江南七怪增加了对郭靖练功时间的要求。有没有作用?肯定有。但收效不会很大。

(六)读万卷书,不如读烂一本书

人生是短暂的,书籍是知识的海洋,当你进入这个海洋,每天遨游时,你会发现人生是如此的精彩,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读书是福。读古书,是与古人游,读名著是与高手游。读书不单单增加我们的知识,更启发我们的智慧。古人讲: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越是经典的书,作用越大。郭靖同学智商不高,但他认死理,将《九阴真经》背的滚瓜烂熟,事实上背的时候,他根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郑委老师:我从事家庭教育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读大量研究“家庭教育”类的书籍,无果。第二个阶段大量研究“心理学”类的书籍,无果。第三个阶段专心钻研“传统文化”,明白了家庭教育的本质就是“家长个人的修行”。作为家长,想把孩子教育好,在传统文化中能找到标准答案,但是标准答案需要“践行”,而大部分家长静不下心去践行,就想找些“特效药”。作为孩子,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只要读好一本书就足够了,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德行与责任”,这本书的著作方和发行方是“父母”,但很多父母根本没有著作和发行的能力。)

(七)要我学不如我要学,我要学不如我爱学

郭靖同学有四个全国顶级老师教,却为什么达不到周伯通的境界呢?因为郭靖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听话孩子,是一个书呆子。他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但没有转化到我爱学。而周伯通呢?是一个典型的学习疯子。他说的话:饭可以不吃,但武不可以不练!学习比吃饭还重要!总的来讲,做为学生和家长来说,要努力学习郭靖和母亲李萍,不要像杨康。(郑委老师:经典啊!学习需要爱学!但爱学的人不一定是敢于担当、担负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人,周伯通就是典型的活在自己世界里,不敢担当的人,他每天就是削尖脑袋“研究武学”,好在他本质好,没有像欧阳锋一样危害他人和社会,所以还是喜欢郭靖,最终一代大侠镇守襄阳,北大教授钱理群的文章“北大在培养着一个一个的利己主义者”值得我们每个人都思考啊。如果现在的你,在当代憧憬着孩子能上北大清华,很有可能你就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利己主义者,你的孩子是得不到真爱的,尽管你认为你在爱他。

第二篇:母亲的性格

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有一天,一位身为大学教师的朋友跟我聊起他那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夫妻两个都是博士,朋友的妻子还是“海龟”,可儿子的成绩是班级倒数第一,他问我为什么,我说主要你的夫人太能干了。他还以为是开玩笑呢,认为我在指他夫人忙于事业,就说,没有,我老婆每天陪他写作业,就是每次不到五分钟,就火冒三丈,对着孩子大叫“你怎么这么笨!”。我说,你看,问题就出在这里,你儿子的母亲太聪明了,他这么小怎么可能比他母亲聪明呢?

不知大家是否留心过很多名人传记中是怎样描写母亲的:母亲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她始终默默地为孩子奉献而毫无怨言,母亲坚强、善良、有主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母亲的……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就是这样的母亲才可能培养出了那么出色的孩子。因为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习惯不往母亲性格的反方向发展并承袭母亲的优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母亲在孩子面前必须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母亲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谈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评、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母亲咄咄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驾驭一切的行为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的自尊、自信的伤害远大于应试教育。而对于孩子来说,从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对母亲这个角色的要求,几乎是永恒不变的

第三篇:家庭教育成就孩子未来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未来

对于家庭教育问题,我曾经看过几位家庭教育专家的书籍,聆听过十万父母进课堂的公益讲座,也跟家庭教育培训指导师在网上交流过,一方面我自己是教师,也是学生家长,身为双重身份,该如何扮演这两种角色,再就是社会上也有一些高学历的人教子失败的例子,这不得不让我进行反思:教育子女的水平与学历的高低并不完全成正比,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呢?

一、家长要转变观念

首先家长要加强学习,担当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家长学习的内容主要能帮孩子把握正确的方向,给孩子正确的指导并学会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帮孩子抵制社会的不良风气和诱惑,这些都是家长能做到的。

其次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这是我看到一些老人看孩子,两三岁的孩子不小心碰在椅子上哭了起来,老人就去拍一下椅子,小孩就不哭了,这好像是哄孩子,其实是教给了孩子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凡事去怨别人,就连没有思维的椅子都成了他怨的对象,这在我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就印证了这一点,每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老师想解决问题进行调查时,他们都是互相指责对方,而不去找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他们的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二、家长要善于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别人学习,抓住对孩子教育的机遇。

这也是我听了栾玉国老师的经验之后的最大感受,他们夫妇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是跟他们善于学习,坚持不懈分不开的。为了儿子,他们远离世俗,抛弃铜臭,陪伴儿子健康成长,跑北京讨教教子方法,这是我们大多数家长做不到的。尤其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们付出的太少,只要求孩子学习,却对自己放松,在对孩子的是非观、价值观和学习动机方面引导较少,只是空洞的说教,孩子不理解,家长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侵袭,逼迫孩子学一些他不感兴趣的东西,结果事与愿违,还造成了孩子的厌学与叛逆。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美国哈弗大学有句名言: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养成是多么重要,在习惯养成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在思维习惯的培养中要培养孩子努力的思维习惯,女儿从很小开始,我就告诉她要得到好东西必须自己努力去争取,不能奢望别人的施舍,我给她讲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将自己的财富设立成基金,而不是留给子女,他的子女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挣钱的故事,让她知道父母不会保护她一生,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幸福一生。再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哈弗大学也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经验,而是习惯。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我的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快反馈、勤矫正。

最后,我想提一个建议,给我们的孩子以“逆向关怀”。这是我看了一篇关于动物的故事之后得到的一点启示。现在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优越,家长和社会给孩子们创造了优越的条件,长此以往,孩子们的适应生存的能力会不会降低?我们该不该给孩子制造点麻烦,让他们受点挫折教育,让他们在挫折中磨练自己,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美的人格,作为家长,硬起心肠收藏起一半爱来。

以上是我作为家长学习的一些体会,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四篇:培养良好性格成就美好人生

培养良好性格 成就美丽人生

读了《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这本书,我的心里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感恩老师,感恩生活的苦难,感恩生命中的贵人,感恩时代,感恩国家,感恩这个时间上的一切生灵„„感恩能净化心灵,荡涤世间一切尘埃,使人内心变得恬静而柔和。《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其寓意深刻而丰富:不要让亲人失望、不要让老师失望、不要让朋友失望、不要让单位失望、不要让国家失望、不要让时代失望等等不一而足。而不让爱你的人失望的前提是你必须具备爱你所爱的人的能力。良好的性格品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好基础。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从小培养良好的性格,会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有句古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里的本性主要指人物性格,也就是说,人的性格一旦养成,以后将很难改变,但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绝大部分性格的特点是后天获得的。幼儿性格的形成,正是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中形成的。父母对子女娇宠无度,过分珍爱,过分袒护,过分放纵,过分照料,过分制约,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孩子性格缺陷的“苗床”。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的:父母们,你们自身的行为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不要以为当你们和儿童谈话时或教育儿童学习及命令儿童时,才执行教育儿童的工作,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儿童。的确如此,其实我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在影响儿童性格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很多家长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舍得为孩子买钢琴、请家教,上补习班。尽管现在书的价格很高,家长在购买时也从不吝惜。商场里的高档玩具也从未被冷落过。父母在期盼着,盼望着子女能出人头地,在日益竞争的社会中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镜头出现在我们面前:一位小学生面对煮熟的鸡蛋竟然不知怎么去吃,因为他从未亲手剥过鸡蛋,觉得天衣无缝,无从下手;一些孩子因为家长批评了几句,就不辞而别离家出走;学校组织大扫除,出现在老师面前的是擦玻璃的奶奶,扫地的老爷爷,而孩子们只是在一边站着„„两种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智力开发的投资在增加,本应与此同步的性格培养却被忽视了。事实上,孩子性格的塑造在人的一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智力的开发是否科学、是否全面,只能决定人的智能的高低,而人的性格的如何,是具有优良性格、不良性格还是恶习,要么是人才成长的最积极因素,要么是破坏性力量。

人的性格品质有多方面,那么应从小着眼于培养哪些优良品质呢?我认为以下五个方面是良好性格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从小具备了这五种良好的品质,长大后其他的优良品格也都会自然派生出来,它们是“美好的人生性格之母”。

(一)从小具有独立精神的优良品格

具有独立性,极少依赖性是成长的自我保证。成功者总是自我意识强,相信自己的力量,又有主见,能独立行事。美国的洛克非勒家族是全球闻名的亿万富翁,历经几个世纪而不衰,他们教育子女时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要求子女自立、自主、自强,以保证不出败家子。有一天,一个老洛克非勒把孩子抱上一张桌子,鼓励他跳下来,孩子以为跳下来有爸爸的保护,谁知往下一跳父亲却走开了。他摔的痛哭起来,于是老洛克非勒说:“孩子,不要哭,以后你的一切只能靠自己,不能靠别人,连爸爸也靠不住。”他们家族的孩子,从来不乱花钱,中学毕业后自己挣钱上大学,自己找工作,等锻炼到经得起风浪后,才把家产交给他。据说这个家风是保住他们万贯家财的秘密。我们也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自己的事自己做,从小就具有独立精神的人长大才有可能成就一番大事。

(二)培养热爱劳动、关心人的优良品格

从小会劳动的人长大后也会以劳动为乐,也懂得同情人、关心人,所以勤劳与善良往往联系在一起。因此要从小锻炼孩子,吃饭时孩子要主动摆凳子、扫地,大人回家后帮家长拿拖鞋,让孩子主动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把劳动当成一种活动而不是一种负担。孩子上学后也会积极参加学校劳动,走上社会后也能吃苦耐劳;同时教育孩子要关心人,使孩子认识到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

(三)培养安静与专注的优良品质

孩子活泼可爱,喜欢唱歌、跳舞、爱玩爱笑,口齿伶俐,这是活泼的外在表现,活泼也有内在表现,主要表现为安静,无论“外在”还是“内在”,专注都是必要的,而不应该“该静静不下,该坐坐不下,改跳跳不准”,心猿意马,注意力分散,做任何事都不能坚持到底,这种性格很不好,好像得了多动症。到了上学以后再去纠正就更困难了,智力发展也受到影响,许多小学生上课不认真听,写作业时边写边玩,心不在焉,考试成绩上不去,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养成专注的习惯,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这种品格·。要给孩子的活动确定目标,如搭积木一定要搭好,看书也要认真,日子久了,孩子一天到头都会有自己玩的天地,会想办法独立地去玩耍,整天忙个不停,就不会来吵闹、折腾父母了。不仅使大人的时间得到部分节省,而且孩子上学后好学上进,使父母不再为其劳心费神,充当“书仆”了。

(四)培养勇敢和自信的优良品质

人生应该是勇敢的,世上有成就者必然是强者与自信者,一切成就与懦夫无缘。

孩子的勇敢主要表现在“不怕”上。不怕黑、不怕摔、不怕登高、不怕孤独。自信主要表现在自我印象好,觉得自己是好孩子,很能干,很快乐。例如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告诉父母自己今天得了小红花,父母如果不在意,孩子一定很失望;父母应表现出极大地兴趣:“你今天在幼儿园一定表现的很好,妈妈相信你以后每天都会做的很好。”孩子听了这样的话,心里一定会有一股劲,会做得一天比一天好。孩子也可能不说出来,但他只要有了这种感觉意识,就是一个自信的孩子。自信就像一只小鸟,它会托起孩子的自信与腾飞。勇敢的孩子也是锻炼出来的,在这方面,家长应多给予鼓励,而不应该充当保护伞的角色。比如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家长立刻显出着急惊慌的样子:“哎呀,摔得这么重,还流血呀„„”孩子即使不疼,也会掉下眼泪来,还要向家长撒一会儿娇,甚至借机提出买卖的条件,因此家长在发生这类问题后应鼓励孩子,“你一定会像解放军叔叔一样勇敢。”然后设法转移其注意力,使他忘了伤痛,当然还应告诉他以后要当心,孩子一定会吃一堑长一智的。自信心和勇敢将有助于孩子克服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五)培养好奇心和创造性的优良品格

这种优良品格表现为对新奇的事爱看、爱听、爱读、爱问、爱做、爱模仿又爱试验,做事喜欢独出心裁与众不同,要求自己做到精益求精,做的不满意的就重来,直到满意为止。

有了这种求知欲望和创造性性格,就能培养起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还能培养自学能力。这就奠定了开拓性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他在小时候就有很强的好奇心,而且敢于尝试。他看到母鸡能孵出小鸡,就自己趴在鸡蛋上,看自己能否孵出小鸡来,这在别人看来实在可笑,甚至像个傻瓜,但正是由于他的这些不可思议的想法,才使他后来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发明家。我们民族也需要有这样性格的人才,要多一点理想、竞争、创新精神,少一点墨守陈规和安于现状。作为父母,平时应多给孩子提问激发其思考,玩也要玩出自己的花样来,比如搭积木的时候,不仅按上面指定的图案去搭,也可以鼓励他摆自己熟悉的简单的东西。比如《小草》这首歌,大部分人认为它赞扬了一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而有一位小学生却对它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从不寂寞,从不烦恼”是一种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的思想,如果每个人都愿意来当小草,我们的国家还能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吗?我们的民族还能像巨龙一样腾飞吗?我不愿做一棵小草,我要做一棵大树,要成为栋梁之材!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话语,也是多么激动人心 的思想,有了这样的创造性思想,就会使孩子更加努力刻苦的学习、奋斗。家长们应努力培养孩子,使他们多一份好奇心,多一份创造力,也就等于多了一份成功的把握与信心。

以上五种性格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成功的人是多面手,好学生大多全面发展,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性格时,可着重就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同时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让我们的下一代不仅有文化、有知识,还要有道德、有思想,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这也是包括家长、老师在内的所有的人最美好的心愿。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使他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时时告诫自己:不要让爱我们的人失望!

第五篇: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

我在大学读的是师范专业,也粗浅地学过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毕业后做过四个月十一天的教师(不算毕业之前的实习)。

再后来,我长时间做人力资源的工作。这个职业最大的好处是每天都有人在你面前将他的故事:他如何成长、如何面对压力、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成功,又为何会失败。在面试的时候,我也比较偏重问有关求职者家庭的情况和成长的经历。因为这是观察和评价一个人比较方便和实用的视角。

庆幸的是,粗略算来,我已经听过三四千人讲故事。这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着面试和在工作中接触的职场新生代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感慨:其实面试过的大多数人几乎是一样的。而且工作中很常见那些缺乏认真的态度和创新能力,天天去问自己的领导“我该怎么办”的员工。

我想起在八九年之前,有个其他部门的员工,接到了一份通知,需要我填一些公司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她在周五收到了文件,然后就一直在找我。周五和周六,我跟总经理一起开了两天的会。她就一会去我办公室看看——我没在,她就走了。过一会再去看看——我还没在,她就又走了。

周六下班以后,她碰到我了,赶紧把文件给我,然后说了一句:“我可把文件给你了。”结果我一看那通知,周一早上八点半交到镇政府办公室。

当时已经是周六的晚上,按照正常的处理流程,资料——我没地儿去查;公章——行政部下班了;而且那份文件还需要总经理签字。

两天的时间,她到我办公室的时候只会问一句我在不在,不跟我同部门的人说什么事,也没问我去哪儿了;她也从没给我打个电话或者留张纸条;而且,她的部门在一楼,我就在二楼总经理的办公室。尤其是她最后说的那一句“我可把文件给你了”,非常不负责任。

学校里不会教这种事情,处理这种事情的素质和素养,只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体会和学习如何把事情做完整。要不然,就会像那位员工一样,在进入职场以后处处碰壁。

当然,也有因为家庭教育而特别出色的孩子,他们走入职场就会是另一种表现。

那是在2009年,当时我所在的外资企业需要招聘一名报关专业的采购员,而且需要有报关员证。因为刚发生了金融危机,进出口行业几乎是一场大洗牌,所以这个岗位的竞争特别激烈。

不到一周时间,来参加初试的就有35个,我向采购部的经理推荐了7名可以复试的人员。其中两人本科,四人研究生毕业,这六个人全部有两年以上同岗位工作经验(作为新建中的项目,一般来说还是希望求职者有工作经验的),而且其中有两位是在国外留过学的。

但是在我最后推荐的人选当中排第一位的,是一位专科应届毕业的学生,名字叫孙晓卉。她不但没有任何同岗位工作经验,而且去那家公司面试之前,因为就业环境不好,她正在一家汽车配件公司做保管员,每天要接触很重、布满黄油的零配件。

我当时通知孙晓卉到公司面试,说的是请带简历和相关证照,以及一张一寸照片来公司面试。

面试那天,进了面试室,我就说了句“你好,请坐。”然后我就不讲话了。孙晓卉向我问好以后,就开始自我介绍,而且一边说一边从一个透明袋子里面向外拿资料。

我记得非常清楚,她拿出资料和物品的顺序是:毕业证的原件和复印件,报关员证的原件和复印件,个人简历,就业推荐表,上学期间各种奖励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然后是几张一寸和二寸的照片,还有一把小剪刀和一只小胶棒,还有两支中性笔。

她当时就一边说,一边往外拿,而且拿出来的东西刚好佐证她正在说的事。十余年时间里,在我面试过的几千人中,准备资料这么充分而且这么条理的,仅此一位。

那天我们沟通了大概有二十多分钟,其实我基本上没有问问题,而是在回答她的问题,介绍公司的情况。初试就这么结束了。

采购部的经理是台湾人,看到我写的面试评价,说:“那就请先帮我约孙小姐复试。”

复试之后,采购部经理把她送出门口,转身对我说:“就她了,麻烦你安排孙小姐入职的事情。后面的我就不见了。”

我后来跟孙晓卉一直是好朋友,从世俗的眼光看,她的家世普普通通,而且毕业自一所普普通通的专科院校。那么她的素养从哪里来?是她受到的家庭教育好,就这么简单。

我也越来越发觉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很有用,就开始了更深入的学习。除了面试、培训、职业发展、沟通、团队建设等所常涉及的知识外,我甚

至读过《客体关系治疗》这样一些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书。我还曾经通过谈话,帮一位朋友解决掉了困扰他多年的心理问题。

2008年,我们的儿子出生。我开始有机会去分析儿时行为在成长中的演变以及对未来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自然面临着家庭教育的困惑与矛盾。

这世界变化太快,我们身边有太多太多奇怪的规则和想法。

为什么,很多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听话、省事,却又希望孩子聪明睿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什么,很多家长嫌弃孩子不独立、撒娇,却又在一直剥夺孩子自己去体验和创造的机会?

事实上,上面说到的“很多家长”中,包括我的妻子、我的父母、我的岳父母、我的同学和朋友,甚至也包括我自己。

我开始反思和反省„„

这期间,我也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断跟朋友们分享。逐渐地,我们有了更多的讨论——当然,也有辩论。

面对儿子,我不知道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那些听来的,许许多多的“如果„„如果„„”在有一天会不会变成真的。所以,我只是陪着儿子一起经历和成长。我没有办法告诉他那些所谓的规则。也很难用那些规则一一去要求他。因为,那只是我现在碰到的规则。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在用过时的规则去要求属于未来的孩子。

我只想讲一个“如果”——如果我把所有的钉子都替他拔掉,或许他今天不会受伤,但是他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叫做碰钉子。成长,是没有办法代替的。

教育是人类的自省,也是父母与孩子的一场修行。

很多人,在幼小的孩子面前,常常无意识地要去扮演上帝的角色。仿佛家长永远知道什么东西是对孩子最好的,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孩子来说是最适合的。

人生,永远没有假如。自己的路,自有自己去走,才会走得更踏实。这世上,没什么事情过不去,也没什么事情回得去。每个人,都应该去走自己的人生路。

爱孩子,就是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未来,让孩子不恐惧、不愚妄,让孩子自信、理性、勇敢、智慧。

儿女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是陪伴一段的路人、朋友。我只希望在孩子养成独立人格的过程中,跟孩子愉快地共同度过。等孩子长大了,自然会远离我们。

我觉得,亲子关系是人世间最特殊、跟人类的本能恰恰相反的关系。朋友之

间、夫妻之间的相处都是为了彼此关系更加亲密、持续亲密,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相守、一种捆绑,而唯独我们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却是希望他们能独立走好自己的人生。

想到这些,我想,这个世界足够大。应该能够容许有这么一对父子,不为追求世俗的成功与优秀,只为内心宁静地成长,愉快地相伴。

随着越来越多地跟朋友们分享家庭教育故事,我发觉自己观察到、能记录的东西确实也不少,就动笔写了下来。

这里面,有经验也有教训;有骄傲,也有遗憾和悔恨;有自豪,也有反思和反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朋友提出或者询问过的实例,我平时观察到的一些家庭教育现象和思考,以及一点我对自己童年成长的回忆。

或许,多年以来的教育和传统,让我们习惯了强调“父严、母慈、子孝”这样单调的角色关系,以及长幼尊卑有序等自认为稳固的规则,还有就是把孩子牢牢看护在身边的所谓“为了你好”。

慢慢地,我发觉,亲子关系也可以平实和淡然,而且不是墨守于现在,更能自然、开放地面向未来。就像,这首诗里写到的一样——

我也很欣赏《道德经》里的这段文字: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啊!养育了孩子而不据为己有、不自恃有功、不自以为主宰。这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我们必须承认,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家庭,都是不能完全复制的、独特的生态环境。

我只是希望,这些记录和思考,能多给其他的家长朋友提供一些新的分享和参考。所以,这并不是家庭教育的“教材”,任何事情都不能生搬硬套。

家庭,是我们最重要的幸福事业,需要我们努力用心去营造。作为一名父亲,我想说:父爱,也可以有趣、活泼,而不必沉重,更不必压抑。

很多家长都会问过自己,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我的答案是:儿子是这个世界上独立于我的另一个人,我想陪他走过一个自然率真的童年,以及一个我可以有限参与的青春。

我爱他,却只是陪着儿子,一起成长,不会粘着他,不会“绑架”他。我珍惜跟他一起度过的时光,甚至为了他愿意做一个无所不能的斗士,但是我也做好跟他道别的准备,自己像个隐士一样,华丽地退出。

孩子摔倒怎么办?

当时,我还在上高中。有一天,我去三姑家串门,她的孙子当时大约两岁。那天,小家伙摔倒了,三姑父让他自己站起来。小家伙当然不干,继续趴在那里哭。

三姑父说:“宝宝很勇敢。你自己摔倒的,就能自己站起来。你刚才是慢慢摔倒的,也不会很疼。来,站起来吧!”

小家伙哪里肯听?仍然在哭。

三姑父继续幽默地说:“你把地面砸了个坑,地面都没哭。他也没找你麻烦。你倒哭起来了。”

小家伙听到这里,果然立刻就不再哭了,而且一个骨碌就爬了起来,然后很认真地去看刚刚摔倒的地方,检查地面有没有“受伤”。

直到现在,我仍能清晰地回忆起这段往事。我第一次明白,原来孩子摔倒,还可以这么处理。

想想看,水泥地、桌子角,甚至伴随孩子成长的玩具,哪一个没被当成替罪羊“殴打”过?似乎以此就可以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那么再想想看,为什么有的孩子长大了没有责任心、没有担当的胸怀?

我记得很早的时候,听过张锦贵先生的课,他举例说:遇到孩子摔倒,日本的妈妈大多会要求孩子站起来重新走一遍;而美国妈妈则多半会说“你想当英雄,还说要保护妈妈。摔一跤这么小的事情就哭鼻子,怎么保护妈妈?”——所以,日本人善于学习总结;美国人到那里都觉得自己是老大,自信心爆棚。

我记得有一次,儿子才一岁多一点,我们正在床上玩,儿子那时还不太有空间的概念,高低远近分不太清楚。

儿子玩着玩着,一高兴直接就朝着床的边沿冲了过去。我想赶紧坐起来伸手抓住他,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儿子飞快地冲了出去,“哐”的一声摔到了地上。

妻子几乎被吓得魂飞魄散,不禁尖叫了一声,赶紧冲过去看了看他,然后紧紧抱在怀里。

虽然妻子心疼的手都发抖,可是儿子由于刚才玩的太高兴,虽然摔得有点疼流出泪来,可是脸上还是挂着笑,而且很快就又玩了起来。我们一直观察了很久,才放下心来。

后来,我观察过很多次。只要不是摔的特别疼,孩子摔倒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先看家长,然后才决定要不要哭。

如果大人没反应,孩子多半会先哭两声试探一下。我儿子小时候如果走路突然歪到了,我和妻子的反应是——赶紧扭头当作没看见。儿子过一会自己就爬起来了。等他爬起来之后,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地说:“刚才怎么了?摔到了呀?都能自己爬起来,真棒!”

等儿子再大一点,当他不小心摔倒后,总是自己迅速爬起来,压根不会影响他继续玩。有时候,还会因为是在很平坦的地方摔了跟头,他还会很不好意思。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挫折,犯下了错误。其实这都是难得的学习的机会。作为家长,利用孩子摔倒的机会,教会孩子去思考:这是谁造成的问题?是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吗?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吗?我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学会自己爬起来的孩子,才能真真正正地长大。而爬起来之前,需要摔倒,不是吗?

当然,如果孩子不小心摔得比较重,那样的反应才会是痛哭。装哭或者带有表演和撒娇性质的哭跟正真巨痛下的哭,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个很难说明,但是只要你用心观察、用心听,你就能知道他们的不同。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跌跌碰碰。即便家长再小心还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比如从床上、沙发上摔下来,或者是自己撞到墙壁、家具的边角等。而且,孩子从床上或者椅子上、柜子上等比较高的地方摔下来,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孩子从会爬到一岁多,一旦离开家长的视线,就有可能爬到比较高的地方不小心摔下来。等孩子再大一点呢,他的活动能力更大了,活动范围也更大了,可是有很多危险,孩子是不自知的。家长不可能做到二十四小时无死角看护。总有些疏忽是难以避免的。

当孩子还小,无法判断和处理显而易见的危险时,家长应该注意在家具陈设等方面注意布局合理,清除较大的安全隐患。

孩子不小心摔倒之后,家长大概要注意以下几点:

1、稳定自己的情绪,安抚摔倒的孩子。

一旦孩子摔倒,家长普遍都会很紧张,甚至慌里慌张、手忙脚乱。这样的话,孩子反而会因为家长的过激反应而哭得更伤心。那孩子哭得更伤心,家长就更小心翼翼地哄孩子,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当孩子摔倒后,家长首先要注意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再适度安抚孩子就好。

2、检查孩子摔伤的情况。

安抚完孩子之后,要仔细地检查孩子摔伤情况。重点是——孩子摔到的地方有没有出血,有没有淤青、肿包或者其他异常的地方。如果有的话,那么该止血就止血、该冰敷就冰敷。自己处理不了的情形,就赶紧带孩子去医院。生活中的小磕小碰总归难免,所以,我们平时最好都预先学习一下小伤的处理,还有就是家里准备一些急救药品和耗材。

3、持续观察孩子有无异常反应。

如果孩子发生摔倒、碰撞之后,却没有任何的反应时,家长反而要特别注意了。要观察孩子是否出现意识不清醒、半昏迷的样子。如果发现孩子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就应该及时就医。

摔疼后的孩子,一般会变得更加贪睡。但是这时候,家长要尽量引导孩子说话,用好玩的事物引起孩子的主意,观察一段时间以后再让孩子睡觉。孩子睡着以后也要坚持每20-30分钟观察一次,看孩子是否有脸色、呼吸等方面的异常。

尤其是孩子摔得比较重,或者孩子摔倒的一瞬间家长并没有观察到的情况下,这时候家长很难确定孩子的情况,那么也可以叫醒孩子,让孩子坐一下或者站一下。如果孩子很顺利地配合或者表现出烦躁、挣扎,都是正常的现象。相反,如果孩子不反抗、不烦躁,甚至呼吸不均匀、神志不清醒,就应该及时带带孩子就医。

再就是观察孩子的平衡感和说话是否有异常。我们都知道,小伤小痛不算什么,怕的就是孩子的大脑受损。如果大脑有出现任何损伤,都会在24小时内出现异常的症状。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说话的情况或者是玩耍时的动作表现,来判断孩子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如果家长发现任何担心的地方,都可以马上就医。

疫苗不可怕

孩子从出生到五岁之前,疫苗特别多,尤其一两岁的时候,几乎有时候每月都要去。防疫站还有医院的儿科历来是很难安静的地方。两三个大人分工协作强按住孩子,孩子鬼哭狼嚎般拼命要挣脱„„这样的情景屡屡在那里上演。

最初几次打疫苗的时候,儿子也会哭,有时还会哭的时间挺长。

但是,我们都会在给他脱衣服的时候,语气平缓地对他说:“要打疫苗了,会有点疼。我们看儿子是不是勇敢哦!儿子要勇敢。如果你忍不住,就哭出来。”

也许有人会说,三四个月的孩子听不懂吧?其实并不然,几个月的孩子虽然听不懂大部分的话,但是他们的大脑发育很快,需要不断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和刺

激;相反,如果没有这种刺激,反而不利于大脑的发育。

所以,我们每次都会照说不误,不断地跟儿子沟通。

稍微大一点之后,儿子就表现得很勇敢、坚强。甚至他会很逞强地表现出不怕疼的样子。

记得儿子十三四个月大时,我带他去打疫苗。

到了防疫站,在等待的时间里,他拽着我的手,走过去挨个看那些打过针的小朋友,而且一定去看人家的脸。看一个,就回头跟我说“哭了。”然后再去看下一个,再跟我说:“哭了。”

满屋子都是带着小孩来打疫苗的家长,他们看到自己孩子哭,本来都很心疼。结果儿子这么一个一个去看人家,真像是在人家家长的伤口上撒盐啊!众目睽睽之下,我还真有点尴尬,只好不停地想办法吸引开他的注意力。

很多家长在哄好自己的孩子之后,都在关注着我儿子。估计是要等着看儿子打针时的表现吧!而且,孩子打完疫苗之后,都要观察半小时,确认没问题才能离开。所以,大家也有的是时间。

结果,等到儿子要注射的时候,他就那么直勾勾地看着针头扎进去,直到注射完药水和拔针。除了针头扎进去的那一瞬间,儿子轻轻抖了一下胳膊之外,一声也没吭。最后还不忘给那些看着他的家长“补刀”,脆生生地说:“不疼!”

几乎所有的家长一下子都傻了。

再有一次,是在儿子更大一点的时候——大概一岁半吧,我和妻子一起带他打去打疫苗。

或许是为了在爸爸妈妈面前表现一番,那次儿子不但说不怕疼,更是在护士给他推液的过程中嘿嘿笑了几声。护士显然没遇到过这种情况,立马愣神了,手停了下来,仔细观察儿子的脸。

儿子继续笑着说:“一点都不疼。”护士这才继续把剩下的液体推完,而且长舒了一口气。估计,她是小小地被吓了一下。

我发觉,每当打针前,家长最常说的两句话分别是“不疼”和“别哭。” 不疼?——这不是骗人吗?

不哭?——这要求太过分了吧?明明很疼,还不让哭?

我觉得,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打针是疼的,但是打针才能不得病或者治好病。如果觉得疼,自然也是可以哭出来的。

一味地强调让孩子坚强、勇敢,是在难为孩子,尤其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

孩子稍微懂事、能听懂话之后,最好在打针前向孩子做好引导,打针时尽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其实打针的时候,越是情绪紧张、激动,肌肉就越紧绷,会感觉更疼;情绪越放松反而越不疼。

尤其是家长不能表现出担心和焦虑。别出现孩子还没打针呢,家长就已经一脸惊恐的情况。家长的“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戚戚”,只能让孩子更脆弱和恐惧。

如果想让孩子观摩别人打针,比如家长有时候因为疾病而需要打针,其实是不错的机会。但是,别人打针哭不哭,与自己的孩子打针是不是哭,没有必然联系。就算别的孩子打针时不哭,也不要拿着别人的表现去强迫孩子也要做到。

只要孩子打完针后,一定要赞赏孩子打针成功,及时好好安慰和鼓励孩子,让孩子分享打针的感觉,慢慢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等孩子经历过几次打针,有了体验和比较,并且通过不断的鼓励,让孩子慢慢强化“自己很勇敢,不怕打针”的想法,他自然也就变得勇敢起来。

还有,平时让孩子远离“不听话就给你打针”的恐吓,尤其是别埋下对医生既惧又恨的思想。

生活中,有不少家长用“再不听话就让医生给你打针”来吓唬孩子,让孩子变得安静或者听话。可是,长远来看,这种方法随着孩子的长大就会失效,但是因此而产生的对医生的误解却可能伴随孩子一生。让他觉得,医生是可怕的,也是可恨的。

其实,人的一生遇到疾病时很正常的事情,医生是救死扶伤的人,不是吓唬孩子的“工具”。

话说回来,没有人会喜欢打针。但是,打针是我们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我们在注射疫苗、验血和治病的时候都需要打针。

我自己的感悟是,家长首先要承认我们知道孩子们非常的害怕打针,不要因为孩子们害怕打针而去说一些打击孩子们的话。

再就是不要加剧孩子们对打针的恐惧感。在打针的时候,也可以跟孩子讲讲笑话或者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来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以及去教会孩子怎样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在打针的时候保持冷静和自信。

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很多孩子可能是害怕针头。想想看,那个针头确实寒光闪闪,挺吓人的。那么,在医生准备给孩子打针的时候,家长怎么样巧妙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开,不让孩子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针头、打针、恐惧上,就

需要我们去发挥自己的智慧了。

不挑食、不偏食

我们刚结婚的时候,就跟着表嫂学了两招,其中一招就是:如何让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她说:“孩子挑食、偏食,一定是源于家长的影响或者暗示。”

如果家长挑食、偏食,孩子就基本丧失了吃到这种食材的机会;即使碰到了,也会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已经牢牢认定了“XX是不好吃的”。

而最可怕的就是这种不经意之间的暗示,比如,刚做饭,爸爸妈妈就“担心”开了:宝宝会不会不吃青菜啊,会不会不吃蛋黄啊,要是营养跟不上可怎么办啊„„

总之,有的家长还没等喂孩子呢,就已经在无意识地向孩子“灌输”吃饭是一件很艰巨的任务这样的思想。

我就受过这样的影响。我妈妈不吃海带,所以小时候家里从来没买过海带。即使在外面吃饭碰到了海带,也因为一直被暗示“海带不好吃”而从来没吃过。我第一次吃海带,是高中有一次在学校食堂误打了饭菜,才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海带的味道。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孩子是很专心的,大人毫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会被孩子牢牢记住。而且有些事情很奇怪,你期望什么往往得不到什么,你担心什么往往就成真了。

即使孩子在某一顿饭说“我不吃XX”,或者第一次见到某种食材,并且表现出不感兴趣,也千万不要着急下结论、贴标签,只需要放在那里顺其自然。不论孩子吃或不吃,都要让孩子频繁地看到、闻到、接触到这种新食物。孩子看到大人或者别人在吃,或许慢慢就感兴趣了。

再就是鼓励孩子先闻一闻和尝一点。有的孩子对一些食物的气味、口感非常敏感,或者非常陌生。这时候,只需要将孩子还没尝试过的新食物放在孩子能够得着的地方,然后鼓励他去摸索、闻、舔一下或者尝一下这个新食物。

哪怕孩子只是闻了一下,也要及时给予夸奖,进而再鼓励他舔一舔、尝一尝。不同的烹饪方法或者食用方法也很重要。相信现在的很多孩子都不太喜欢吃面食,但是在我们家,仅仅是一个面条就有牛肉面、羊肉面、炒面、炸酱面等很多做法。而西红柿炒鸡蛋就着馒头吃也是我儿子的最爱之一。

记得儿子刚开始吃饭的时候,妻子曾用过将蔬菜蘸上果酱的方法。后来我们发现儿子很喜欢吃番茄酱,我也就学着给他做番茄酱。

有的时候,我还会把一些蔬菜打成汁再和面,然后烙饼吃。由面里发出淡淡的蔬菜香,是一种很特殊的口感。尤其是胡萝卜,做菜吃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它的口味怪怪的,可是切成丁、打成汁,再用它再和面、烙饼的话,饼会变成金黄色,儿子也很喜欢。

总之,只要用心,就能做到膳食合理、营养均衡。

当然,如果孩子仅仅是对一两样食品不喜欢,也没什么大不了,其中的营养成分可以用别的食物代替。如果孩子食欲很差,或者对很多种类的食物都不感兴趣,或者仅仅喜欢吃很少的几样食物,就要考虑去医院检查了。

而且,家长也没有必要为一些所谓的营养平衡餐而受尽磨难。我曾见过一位妈妈,怀孕的时候,就购买了很多高精尖的加工和计量工具,搞得厨房就像厨房电器展似的。她自己的饮食和后来宝宝的辅食都要精确到“克”。看她做饭都觉得累——劳苦劳心啊!

尤其是等她费了半天功夫,做了很多的饭菜,孩子也并没有像她所期望的那样大快朵颐。最后,更加重了她的失落和担忧。

事实上,孩子是“饿”不着的,可惜生活中反倒常见到被家长养得营养过剩、上火,甚至排便不通畅的孩子。究其原因,不是吃的选材不合适、加工方法不当,就是吃的太多、太频繁,结果给给撑着了。

不仅如此,具体到每餐的花样,其实最好不要准备太多。

如果每顿饭都给孩子准备七八种食物,其实会让孩子面临不知该如何选择的困境。而且,就算孩子每样都吃了,也不容易让孩子去熟练每种食物的口味和口感。

如果家长问孩子:“宝贝,今天中午你想吃什么?”那么,他的选择肯定是他最熟悉的食物。但是,这样做很可能让孩子损失了尝试新的食物的机会。

相反,如果是每次都明确地提出两三样食物让孩子选择,一来让选择变得简单,再则也有利于孩子好好品味他选中的食物。

除了不挑食、不偏食,按时就餐也很重要。

很多孩子服从意识差、任性,其实都是因为喂养环节出了问题。一家人围着孩子、追着孩子喂饭,甚至拿“吃一口饭就买一件玩具”作为条件。这样下来,自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在吃饭这个问题上成功地要挟家长,为所欲为。

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就很容易变得任性,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生存是人的本能,吃饭喝水本是很正常、自然的事情。除了疾病的原因之外,孩子最知道自己到底饿不饿,也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吃什么。

儿子一岁以后,我们就有意识地让他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只不过他比我们大人多两餐和中间吃些水果。

岳父在我们家时,会很宠爱儿子,常常是刚起床就要给他拿吃的,有时候甚至在穿衣服之前先给他拿包牛奶。事实上,早上由于身体还没活动开,根本没有胃口。如果是过早吃了东西,那么一整天都会胃口不好。

所以,我们一直很注意让儿子多运动,自己“掌握自己的肚子”,如果他饿了,自然会说出来,再长大一点就知道自己找吃的或者“点菜”让我们给他做了。

有一次,儿子把没吃完的饼干放在盒子里了,下次再吃的时候又要拿新的。妻子把他上次吃剩下的递给他,并且收走了饼干盒,对他说:“你一次能吃多少饼干都可以。吃不完一块,剩下了也没关系。但是这是你自己吃剩下的,再吃的时候,就要先把上次剩下的吃完。如果没吃完,就不能再吃新的。”

好像只规范了他两三次,儿子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们家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零食盒子里堆满了全是只剩下边边角角的碎零食,孩子却又在打开新的包装。

我有位老同事说起她女儿的吃饭情形:只要一说该吃饭了,女儿钻进她的宝宝餐椅。那是专门给她买的,一开始是把她放在里面再喂她,不久就养成了习惯。只要女儿一旦要进她的宝宝餐椅,那也必然是饿了。自然也就用不着大人去猜孩子是饿还是饱。

习惯一旦养成,就可以很自然地发挥作用,让人的行动进入自动化的模式。而良好的习惯,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最节约时间,也最有效的方式。

而且,良好的习惯必然能使孩子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从而发展成稳健的性格特质,更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当然,有的孩子偏食或者挑食是因为营养元素缺乏或者身体健康除了问题,那就得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一般来说,孩子偏食或者挑食,其根源都在于家庭或者家长。

首先是,孩子的饮食习惯受父母饮食偏好的影响。如果孩子的家长本身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说这种食物不好吃,那种食物味道不好,孩子就会受到直接影响。以及,家里的厨房总是做饭的人说了算,家长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孩子

干脆就吃不到它,从而间接造成孩子的偏食。

再有就是孩子的日常饮食比较单调,家长比较懒或者图省事,不注意烹调方法,不注意颜色搭配和形状的多样化,或饮食比较单调,也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偏食和挑食的习惯。

还有的情况是,家长过于迁就和纵容孩子,生怕孩子营养不够,对孩子的饮食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从而使孩子的口味越来越高,专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吃。

更可惜的一种原因是,家长让孩子有过不愉快的进食经历。如果孩子以前吃某种食物后不舒服或者生病了,再或者孩子曾经被迫吃了某种食物,包括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对孩子发火,都会令孩子对这种食物产生抗拒的心理。

怎么避免孩子偏食和挑食呢?

首先是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不偏食,不要给孩子不恰当的暗示和诱导,以及控制孩子的零食。还要经常变换烹饪的方法,让餐食更适合孩子的口味。家长还可以丰富一日三餐的造型,以及把食物放在孩子喜欢的餐具里。把不同的食物放到可爱的容器中,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提高孩子吃的意愿。再有就是,避免在孩子吃饭的时候批评、训斥孩子。如果孩子偶尔吃饭的兴致不高,家长也要耐心鼓励,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吃下去。

孩子提出要分床

究竟在孩子几岁的时候分床,并没有简单的统一标准。

甚至,有的家长会选择一直与孩子不在同一房间休息,即使在同一房间,也是单独给孩子准备一个小床。在国外,这种情况会更多。

这样做的好处是大人的活动不会影响孩子,尤其不会发生因为大人的疏忽而压伤孩子的情况。我甚至还听说过,有的妈妈搂着孩子吃奶,睡着以后,孩子被乳房憋住口鼻而窒息死亡的例子。

但是,如果不在同一房间的话,还是很容易让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而且也并不方便照顾孩子。

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大床身边给孩子单独安排一个小床,是个不错的

选择。既方便照顾孩子,也有利于孩子将来自己单独睡。不管怎样,孩子长大了,总要在自己的单独房间睡觉的。

分房间,应该是以情感指标来判断,而千万不能突然觉得孩子很大了,一夜之间就要跟孩子分开。

那样很容易让孩子感到恐惧和不适应。尤其是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哭闹或者不肯自己单独睡而把孩子生硬地推到单独的房间。

首先,要注意不让孩子接触怕黑的心理暗示(请参考《孩子为什么怕黑?》)。第二,给孩子分床一定要有计划、有准备。分床,不是在突然想起来之后就能很快成功的。这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孩子内心的强大和自信、独立的意识,需要孩子对于大人的信任。

另外,适当地给孩子一间单独的房间,会更有利于孩子的独立意识,使孩子更加勇敢、自立、坚强,也有利于孩子养成自己布置房间、收拾物品的好习惯。

儿子四岁多的时候,我们想给他分床,就提前做了很多准备。第一步:把一间卧室分给儿子。

然后,我们告诉他,那就是他自己的房间。在那里面,他可以放自己的玩具。我们还给他准备了大塑料筐和几个纸箱,方便他对玩具进行归类和整理。而且从那时开始,我和妻子在进他的房间之前都要先敲门。

从那以后,儿子经常会自己去看那间空卧室。家里来客人时,他也会忙着介绍:“这是我的房间,爸爸妈妈说要给我自己买个儿童床。以后我自己睡!”

第二步:带着儿子去选儿童床。

他喜欢上下层的松木儿童床(他管它叫“带楼梯的床”)。在家具城,我们一起挑选完之后,确定要付款的时候,儿子特别兴奋。

第三步:买好他喜欢的床单、被罩、小书桌等,还配上了声控的小夜灯。儿子很喜欢那个小夜灯,进门之前或者晚上要去厕所,都是先“哈”地大喊一声,然后再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去,很显英豪之气。

第四步:和他一起安装儿童床,布置房间。

恰好他的儿童床需要几天以后才能送到家,儿子就一直都很期待,不停地追问什么时候才可以把床送到家。

终于等到了,我就和他一起组装。这个过程也很好玩。那种松木床就好像是大积木一样,常常是尝试着装上了几个部件才发现出错了,只能再拆开重新装。等我们装好的时候,都已经很晚了,而且两个人都累得满头大汗。但是,看着组

装起来的新床,我们也都很高兴。

第五步:分开的第一晚,陪儿子一起睡,帮他适应新的环境。

我就对儿子说,你有这么好的新床,我能不能“申请”第一天和你一起睡。结果儿子经过很慎重的考虑,才答应我,而且他要睡上铺,让我睡下铺。而且还没忘了让他的妈妈也来一起沾光——第二天可以由妻子谁上铺。但是,第三天之后,我们就不能再去他的房间睡觉了。

就这样,儿子开始了自己单独一个房间睡觉。

第六步:“售后”服务——询问儿子夜灯、闹钟、置物板等好不好用,有没有新的需求。然后根据他的感受和建议,我们也做多很多调整。

当然,儿子偶尔想到我们主卧的大床上一起睡觉,还是可以商量的,尤其是周末的时候。而且,我们经常都是先在大床上讲故事、做游戏之后,他才会去自己的房间睡觉。

有的时候,他还会邀请我去他的房间睡,而他则到主卧的大床上让妻子陪着他睡;或者反过来,让我陪着他在主卧睡,而让妻子去他的房间。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也都是很正式地和他一起商量和安排。

有一天晚上,我在电脑前写东西,儿子突然过来说:“爸爸,今天你在我的房间睡觉行吗?咱俩都睡下铺——我睡外面,你睡里面。”

我立即说道:“好啊!你先去睡吧。”

后来想想,那天其实挺遗憾的,因为等我忙完之后再去睡觉的时候,儿子早就已经睡着了。

如果,我和他一起躺在床上,也许他会有很多话说给我听。所以,后来只要儿子邀请我或者妻子去他的房间睡上铺,都像是做客一样很正式地和他睡上下铺。

再后来真的有一次,我晚上接近十点才回家,这时候儿子已经睡了,妻子躺在床上看手机。我刚进卧室,妻子问我:“看到门上贴的纸条了吗?”

我一边问什么纸条,一边退回去看。

我发现,在主卧的门框上,贴着一张大约四厘米见方的小纸条,上面写着“让爸爸睡颜嘉恕上边的床。”

妻子继续说:“儿子刚才拿着纸条和铅笔过来让我写的。我写完了,他自己用胶布贴在门框上的。”

我很高兴,就说:“挺好。以后跟儿子说一下,再贴纸条就贴在小黑板上吧。那里就是固定贴纸条的地方了。”

第二天醒来,儿子发现我在上铺,就爬上来玩,还问我:“爸爸,你是看见我让妈妈帮我写的信才上来睡的吗?”

我说:“是啊!儿子这么喜欢爸爸,爸爸当然很高兴了。”

总的来说,在孩子三到六岁之间分床,在心理上相对好接受,在方法上相对更灵活。我知道很多家庭分床困难甚至失败,很多只是方法没有选择好,过程没有控制好;也有的不是孩子不能独立,而是妈妈自己有分离焦虑,而且最能影响到孩子的不一定是分房本身,而是家庭关系模式。

多说一点,人不是活在“应该”里的。这就是很多家长说“你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睡”,而最终会失败的原因。

而且,我从儿子分床的过程还体会到:我们养育孩子是没有功劳的,或者说千万不要表功。

在我们给儿子分床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于了他的自主意识,给他一个自主的“领地”,用他喜欢接受的方式。从头到尾,我们从来没说过“分床”这个字眼,儿子自己就兴冲冲地把我们给分出来了。我们也更不会摆出“你看,爸爸妈妈把你养大,都自己单独睡”之类的功臣姿态。

很多时候,表功,也就是向别人表述或特意显示自己的功劳,到最后就变得没有功劳。因为表功的过程是强调自己如何重要、如何伟大的过程,也是扼杀孩子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过程。

孩子入园有多难?

相信有很多父母为孩子上幼儿园而苦恼过。

我的一个朋友的儿子,上幼儿园的第一个月,需要两个老师抢过去扛着往园里跑,父母则赶紧往外跑。

我也看过,有的妈妈在幼儿园门口因为舍不得跟孩子分开而一起抹眼泪。我甚至见过有个刚开始上幼儿园的孩子,给来抱他老师打了一个响亮的巴掌,而我当时离他们不过两米。

我们在入园前一年多就为儿子准备了一个小书包,经常潜移默化地说:“等儿子长大了就可以背着书包去上幼儿园了。”

所以他很快就习惯了背着那个小书包,有时候上街还会在书包里放点水和零食。

岳母跟他“演练”过很多次:在客厅,儿子把铅笔盒放进小书包,人后自己背上,再跟姥姥说再见,他要去上幼儿园了,走到门口,转过身再回来,这就是又从幼儿园回来了。岳母也很开心地跟他“演对手戏”,不停地问他:上幼儿园好不好玩啊?明天还去不去啊?幼儿园小朋友多不多啊?„„

儿子问过我们很多次:“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真的去上幼儿园啊?”

上幼儿园之前,我们提前几个月就带着儿子看过附近的几家幼儿园。就是为了让他自己去观察幼儿园和形成他自己的认识——哦,这就是幼儿园!

最终,我们一致选择了一家幼儿园。以后每次再路过幼儿园的时候,儿子也都很羡慕里面的小朋友。

临近去上幼儿园的几周之前,我们先让他到幼儿园体验过两次,看到更多的孩子,去玩那里的玩具。不过每次都不会停留太长时间,只有一二十分钟。

这样,既能让他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认识老师,但是由于每次都没让他玩尽兴,自然也就更加期待上幼儿园了。

而且,我们在家还提前想办法让儿子慢慢过渡到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一致,免得将来不适应。还包括自己吃饭和怎么自己上厕所,还有自己有特殊事情的时候怎么向老师说等等。

入园的那天,我把他的手交给老师,然后老师示范着教他跟我说再见。我以为,也很期望(很矛盾吧?)儿子会回头看我一眼,结果——没有!儿子跟着老师大步流星地往里走,倒是我——这个当爹的,在感慨儿子长大的同时,在为儿子自豪的同时,内心突然有那么一丝儿失落。

这是儿子走向独立的标志性时刻啊!

所以,只要提前充分准备,任何事情都可以让孩子主动去做好。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愿意上幼儿园,大多数是家长还没有做好准备、不适应孩子上幼儿园。这才造成孩子依恋家长,不愿意离开家。而且,孩子哭,也并一定代表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态度,而是由于不愿意分离而产生焦虑的宣泄。

尤其是有的家长在送孩子的时候如同生离死别,站在窗外不肯离开,接孩子的时候就反复问孩子:小朋友欺负你没有,吃得好不好……

总之,都是那种依依不舍和负面、痛苦的暗示。这样做,不但是在提醒孩子,家长也认为上幼儿园不好,更给了孩子不上幼儿园的理由。

一旦孩子开始哭,并且在家长面前哭得很伤心,就是他在希望以此获得同情,然后获得让步,最后他就达到目的,可以不去幼儿园了。

时间长了,孩子就会熟练地利用这个漏洞,不断得寸进尺地要挟家长让步。到那时,问题将更难解决。

孩子刚入园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不顺利,比如吃不饱啊、喝水太少啊、没办法午睡啊,甚至可能会尿裤子等等。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的正常现象,家长没必要反应过度。

家长不可能每天都跟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让老师特殊照顾也更不现实,也不符合让孩子独立的目标。所以,让孩子融入集体,开始交朋友是最好的选择。

这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学习别的小朋友的长处,并且教给孩子去跟别的小朋友成为好伙伴、好朋友。比如教孩子问别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喜欢什么玩具”等等。

孩子有了玩伴,自然就不会孤单,也会跟自信,接下来就可以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总的来说,孩子入园,要事前精心准备,入园初期做好对孩子的了解和沟通。首先是心理准备。要让孩子产生向往幼儿园的感觉,增加对幼儿园、老师与小朋友的熟悉感与认同感。家长多把幼儿园有趣的一面展现给孩子。而且家长要高兴地、怀着期待地谈论上幼儿园的事,并且模仿游戏、上课的情景,让孩子内心形成上幼儿园的概念。当孩子真正入园之后,能尽快地融入其中。

第二是环境和物品的准备。建议家长提前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让孩子了解幼儿园及周围的环境,看看幼儿园里运动设施和玩具、图书,看看老师和大一点的小朋友是怎么上课和做游戏的,使幼儿园对孩子来说不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而且,这种准备还要扩展到平时多带孩子串门,让孩子和左邻右舍年龄相近的孩子多相处,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时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游戏,让孩子适应和熟悉不同的环境,以及克服对陌生人的害怕。物品的准备相对简单得多,就是跟孩子一起商量和选择要准备的书包、文具盒等等。包括刚入园的小朋友可能尿湿裤子、吃饭的时候弄脏衣服,所以最好多备几套衣服。

第三个准备是自理能力的准备。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可惜很多家长总是习惯代替孩子做事。很多孩子对幼儿园的不安全感、甚至是排斥感来自于什么?孩子入园之后对很多状况难以应付。平时都是渴了饿了都不用说,家长伺候的好着呢。到了幼儿园,有的孩子口渴了连要杯水喝都不会说、不敢说。再有就是,系扣子、擦手这些简单的活动都不会。那么孩子当然就很痛苦。所以,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与做力所能及的事,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基础。

最后是时间的准备,在入园前,孩子的作息就开始往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过度。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就不会发生不适应的问题了。

入园,这是孩子真正跨入社会的第一步。我曾经开玩笑地说,孩子入园的意义要大于孩子上大学的意义。因为,这一步的跨越,确实不容易。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铭记的事情,这是长的路上的伟大一步。

入园后,战斗还在继续

孩子入园之后,很容易在入园初期会哭闹。追根究底,当然是孩子在心理上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心里产生担心、焦虑、害怕,转化为行为,就成了哭。

其实入园后的孩子哭闹,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哭闹了几天就逐步减轻,并且自动停止了。这是因为孩子到了新环境后,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熟悉,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便用哭闹的形式保护自己。但是在老师、家长的鼓励关怀下,通过自己内心的调整,开始接受了新环境,消除了心理的恐惧,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也有了了解和熟悉,所以哭闹了几天就情绪稳定了。

第二种情况是刚开始的几天不哭闹,甚至孩子很兴奋,可是过了几天却开始哭闹。这种类型的孩子,在刚入园的几天里,注意力全被新奇的事物吸引了,觉得好玩得很,所以开始的时候不会哭闹。当所有的新奇事物都尝试后,来幼儿园的新鲜感没有了,便开始哭闹,借此来吸引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的注意。

多数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都有哭闹的反映。家长在孩子哭闹时,不要过于紧张,否则的话,家长的情绪变化会加剧孩子的苦闹。以上两种情况都比较好安抚孩子,最终解决问题。

首先是家长不要胡乱猜测孩子拒绝入园的原因。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负他了?是不是幼儿园的饭菜不合口?是不是老师不喜欢他?……家长担心很正常,但要理智对待。你的担心会传递给孩子负面的暗示,让孩子更加拒绝上幼儿园。

其次是家长不能“心太软”。有的孩子每天都在央求甚至“要挟”家长:今天我不去幼儿园了,好吗?这时家长一定要态度坚决,今天逃一天课,明天逃半天课,这样的话,在不自觉中就在延长那个本身应该只有一两个星期的过程,不但得不偿失,还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再有就是家长不要“粘粘糊糊”、“依依不舍”。有的家长送孩子入园时,一会亲一下,一会抱一抱,就是走了还要在门口偷看半小时,我还见过妈妈当着孩子 的面哭个不停的,这样对孩子的情绪其实非常不利。

最麻烦的是第三种情况:每天入园后都要哭闹一会。这样的孩子比较少见,每天都是家长离开之后就哭闹一会,可能十几二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就好,有时候脸上还挂着泪呢,却高兴地找好朋友玩去了。这种状态往往能持续很久。

有一位叫梓睿妈妈的网友,是一位非常用心的妈妈。他的儿子上幼儿园每天都哭,从入园当年的九月一号一直哭到第二年七月。

梓睿妈妈用过很多方法:表扬、鼓励、奖励、威吓、耐心哄劝、情感转移等等等等,都没用。而且,孩子并不是不愿意上幼儿园,只是在妈妈送他进教室的那一刻,他觉得要和妈妈分开了,就抱着妈妈的腿,边哭边说:“妈妈你别走。” 梓睿妈妈也很耐心地告诉他:“妈妈很快就会来接你的。”而且梓睿妈妈前脚走了,后脚他就不哭了,可是这样难舍难分的戏码每天都会上演。梓睿妈妈对我说:“他好像是故意哭给我看的。”

每次问他为什么哭,他的理由永远只有一个:“因为妈妈不在这里。” 梓睿妈妈真的是很无奈,就连老师也接受了他每天去了就哭的这种状态。

梓睿妈妈确实相当了不起,不但尝试过这么多的方法,而且在不见成效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冷静。后来,通过很简单的沟通,梓睿妈妈一下子就豁然开朗。然后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孩子就彻底改变了。

第一天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梓睿妈妈说:“宝贝啊,妈妈知道你离开妈妈会伤心难过。等一会妈妈走的时候,如果你想哭,那就哭一点好吗?”这就是共情的力量,从劝孩子不哭,到劝孩子哭。而且还说得特形象,可以用手分别比划出一个大圈和小圈——哭也有大和小。

她儿子当时认真地点了点头。然后,奇迹发生了:她离开的时候,儿子没再抱着她的腿不让走,也没哭出声,只是在自己抹眼泪。

当天下午,梓睿妈妈去接他,回家的路上就表扬他说:“宝贝真的长大了,虽然离开妈妈会难过,但是也只哭了一点点,真的很棒!”孩子听到这些,非常有成就感。

第二天去送他,梓睿妈妈接着强化鼓励和改善,说:“儿子,你昨天的表现很棒。如果你今天觉得难过,还是可以哭一点点。”结果这天孩子一点也没哭。而且在下午放学的时候,看见卖玩具的,孩子主动说:“妈妈,我今天不买玩具了,我的玩具太多了。”以前为了哄他,梓睿妈妈就给他买了很多玩具。你看,在孩子的内心,“长大”这样的一个鼓励和肯定,比玩具重要得多。

第三天,梓睿妈妈聪明啊,不单单夸孩子,而且对孩子说:“我觉得你们的幼儿园就像个不倒翁娃娃,他的嘴巴就是门口,铁门就是牙齿。我们从他的嘴巴走进肚子里,里面有滑梯、教室、玩具,有你们睡觉的小床。你们在里面安全地玩,下午妈妈再把你接回家。多有趣啊!”

结果,孩子就顺着妈妈的思路开始幻想,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但是梓睿妈妈一直认认真真地听着。

这天,孩子第一次笑着进了幼儿园,第一次跟妈妈说“拜拜”。梓睿妈妈非常激动地说:“三天的改变,我自己都不信。”

对,只要心存改善的念头,跟孩子共情,父母的一点改变,反应到孩子身上,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孩子做一些危险的事

儿子六岁多一点的时候,早春,天刚刚转暖。有一天,我们一家人又去潍坊植物园玩。植物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湖中有个小岛。小岛一端有桥跟外面连接,而另一端仅仅是摆了几块大石头。水深的时候,石头自然就会被水淹没。

当时,湖里的水比平时略深一些,大约有一米稍多一点。水面就淹过了几块稍矮的石头,路就不通了。

我们游玩到小岛那里的时候,已经有人在大石头上又放了几块小石头。但是小石头之间的距离有点远,只适合大人踮起脚尖跨过去。

儿子看有人从上面走过去,觉得很刺激、很好玩,也跃跃欲试。我拉着他的手,小心翼翼地陪他走了一遍。

儿子很高兴,却还不过瘾。我就在附近找了两块小石头,重新把每块小石头之间的距离调整的小一些,以适合孩子的脚步。

而且,我觉得水并不是太深,就开始放开儿子的手,让他自己去走。妻子悄悄对我说:“看好他。我觉得他很容易掉下去。”

我就把手机、钱包都交给妻子保管。然后我始终在他身后两三米的地方仔细观察,既要观察他儿子的动作,也要观察水下是否平坦,哪个地方又容易掉下去,以便如果他不小心落水,我可以很快就把他捞上来。

只见儿子不停地来回在上面跨来跨去,胆子越来越大,动作越来越熟练,也越来越快。终于,儿子在有一次成功跨越之后,由于速度太快而没有掌握好平衡,身体晃了一下。他本想挣扎着努力地站稳,但是最终没有成功,还是掉进了水里。

当然,儿子并没有丝毫的惊慌,而是自己很顺利地就爬了上来。

他看了看湿透的裤腿,又看看我。我赶紧对他说:“裤子湿了不要紧,我们马上就能回家换衣服。你感觉冷吗?”

儿子说:“有点凉,但是不冷。”说完,我们就开始往回走,可是儿子有时候还会停下来去看路边的风景。

在这整个过程中,有一些家长向我们投来异样的眼光,甚至还有人低声议论。我知道,他们觉得我们对孩子太粗心、照顾不周,而且不应该让孩子去做这么危险的事。而我们的考虑却是:水并不太深,也不是寒冬腊月,我们也在旁边时刻防范大的危险,所以,我们愿意让儿子去勇敢地尝试。

是的!在我和妻子的心里,小心翼翼地踩着有些湿滑、还会晃动的石块走过几米远的水面,绝对是可以接收的事情。当然,前提是儿子喜欢。

所以,我们希望让他有机会去体验适度的危险。如果一味地禁止孩子体验那些适当的危险,其实不但没有实现保护孩子的目的,反而很有可能导致更大的危险。

一方面,这种过度的保护直接扼杀了孩子的探索需求,不利于孩子对世界形成更广泛和深入的认知;另一方面,越是禁止,就越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我们小时候也曾被家长或老师禁止做这个,禁止做那个。但是,我们又何尝不是想方设法去突破束缚呢?而且,如果有些事情因为是被禁止的,结果孩子偷偷去做了,万一再出点状况,而孩子却不敢求助父母,岂不是父母的遗憾?

我记得,我自己小时候被教了很多“不可以”。不可以下河游泳、不可以玩火、不可以玩电„„实际上我都偷偷干过。每当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免不了得到一顿呵斥。

事实上,除了教会孩子那么多的“不可以”,还应该教会孩子“怎么办”,以及适当地让孩子去体验。

我的老家在山东曲阜,在泗河旁边,大概十岁的时候,总是被父母要求严禁下河洗澡。记得那时候,也的确有两三个邻村的、年纪差不多的孩子在河里或者池塘丧命的。

有一次,我领着四五个小伙伴偷偷过河玩了大半个下午,回去的时候发现涨水了,而且水位上涨的很快。大家都挺害怕。

我们摸索出了一个最浅的地方,我指挥他们趟水过河。前面的几个小伙伴渡河的时候,水才只到他们的肩膀,轮到倒数第二个的时候,就只能勉强露出嘴巴了。

他们全部过去之后,我才最后一个过河。我的身高和排在我的前面过河的伙伴差不多,在当时的几个孩子里是最高的。可是刚走了几步,水就漫过我的胸口。这时候已经明显感觉水流很湍急,身体有点摇晃。

当时我的脑子里闪现了一下:要不要退回去?但是,这个念头很快被担心父母的责骂给抹去了。

水逐渐漫过我的脖子,再走一步,就漫过了鼻孔。我只能尽可能地踮起脚尖,先吸足一大口气,再猛地一蹬腿,就完全淹没在了河水中。然后,我在河水中憋着气走了三四步,嘴巴和鼻子才露出水面。这时候,站在岸上的小伙伴们都已经吓傻了。

回想起来,这该有多凶险。其实还远远不止,为了彻底掩盖下河的证据,我们每个人渡河的时候,都是把衣服脱下来包成一个小包,然后用一只手托着过河的。这样,衣服就不会湿了。托起的手不能在水中划水,其实更不利于身体平衡,更容易出危险。

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想想:如果当时看到水位太高,就直接不回家,而在河岸边的沙滩上就那么等着又如何呢?出于对可能会受到父母责骂的恐惧,冒着生命危险过河。这样的“听话”,难道是父母真的想要的吗?

除了“不准下河”之外,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判断危险,不知道在野外如何过夜,不知道如何向人求助(河对岸也有村庄、有住家的)。

只能说,感谢上天那次让我们平安回家。

而且,这件事情,我们的父母一直都不知道。因为我们那时候都害怕,从而选择了集体撒谎。

所以,与其对孩子进行说教和阻止,不如根据具体情况,让孩子尽量自在地去体验、去经历。家长只要适当地为孩子提供安全的看护和指导,不过度保护,也不必处设限。

这样,通过孩子不断地积累经验、教训,在探索中体会更多的成就感,同时也经历挫折的磨砺,孩子才有机会去学会保护自己,才有机会去学着承担行为的后果。

而且,在适度的危险活动中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才会更好地锻炼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让孩子变得处事冷静、坚忍不拔。而拥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自然也对孩子在掌握知识和技能方面更加如鱼得水。

总之,我们需要降低风险,避免无谓的风险,但还是要孩子勇敢地跨出去,而不是禁锢住孩子。

学会分手,告别焦虑

很多爸爸妈妈遇到要跟孩子分开的情形——比如去上班啊等等——会选择先让别的亲人把孩子抱走,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后自己偷偷的走。而当孩子想起来时,则会很失望。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见到很多孩子会固执地把房子的每一个角落都找一遍。而负责善后的那位家长,总会竭尽所能,想办法让孩子忘记这件事。

有的孩子会因为一件新奇的玩具而被成功的转移了注意力,但也有的记性好、相对固执的孩子,仍然免不了一场痛哭流涕。

在我们家,这样的事情,我们一定选择——道别,甚至会很郑重地像一个分别的仪式。事实上儿子也哭过,但是过一会儿就会好。慢慢地,儿子就不会对分别表现出焦虑了。

有一次,一位妈妈跟我讨论这个问题,她说:“你是当爹的,自然可以狠下心来。我这当妈的见不得孩子流泪。”

还有一位妈妈说:“我要走的时候怎么也哄不好,反而每次都耽误。骗过他之后,能走得很快。我走了之后,他有时也会哭,但并不是每次都哭。”

我也不敢说,到底怎样做就一定是对的。我个人的理解是——

分别是人生总会经历的事,自然也是孩子所需要学习和体验的事情。那么我们何必在这样的事情上骗孩子呢?经历过告别的孩子,只需要再等待下次的再见就好。哪怕在分别的时候,孩子会哭。哭,也是孩子需要经历和体验的事情啊!

当然,俗话说“孩儿见着娘,无事哭三场”,那么幼小的孩子,要离开妈妈是对安全感的极大挑战。但是,也不妨试想一下:究竟是正常面对,还是所谓善意的欺骗更有利于安全感的养成呢?

只要让孩子慢慢理解,虽然爸爸妈妈会离开自己,分别的时候也很害怕和伤心,但是每次分别之后过一段时间,爸爸妈妈就会回来,不会不要自己。经过这样的练习,孩子就自然对与亲人的分别变的习惯,而不会不安和焦躁。

值得思考的是,很多孩子不能较为顺利地与家长分别,反而是因为家长离不开孩子。所谓孩子哭闹舍不得,其实很多是家长自己内心充满不舍和焦虑,不能接受让孩子离开自己。

我就认识一位朋友,她回家晚的时候,即使孩子已经睡着了,也还是会再把孩子抱在怀里,亲得不行。

事实上,孩子已经睡着了,再去看他、抱他,只能是在打扰他。而有的时候,她的孩子就真的会被吵醒,然后哭闹好一会儿。孩子哭闹的时候,她竟然认为这是孩子终于见到妈妈,跟她亲昵的表现。

所以说,不见得所有的柔情都是爱,也不见得所有的冷静都是无情。有一次,有位家长问了我一件事:“孩子小的时候,我去上班前都很听话,都乖乖的和我说拜拜。现在怎么每次上班前都抱着我不让我走?而且,不是让我吃了饭再走,就是让我喝完水再走。我跟孩子说妈妈要上班挣钱时,他就说妈妈抱着去上班,然后就搂着我的肚子不放松了,这点我该怎么教育孩子呀?”

看得出她很着急,同时她也是一位很用心的妈妈。我的建议是—— 首先说,每个家庭和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未必能照抄。我谈谈我的想法:

1、我不赞成把孩子骗开,然后大人偷偷地走掉。当然,有很多人这样做。但是,我觉得这可能会让孩子认为你是在骗他,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甚至有可能让孩子变得呆滞、冷漠,或者出现暴力倾向。

2、孩子总是黏大人的,尤其是你家宝宝绝对不是无理取闹,对吧?他让你吃饭、喝水,说明他很聪明、狡猾。他知道通过讨好你。这是很难得的品质和智慧。此子将来必有一番作为。我不知道这时候你怎么做的,我只能说,换做是我,我会非常感谢他——鼓掌、拥抱、亲吻……

3、我不知道您家宝宝多大了,但如此懂得人情世故,至少也得接近两岁吧?前几天也有一位妈妈反复跟我强调,他要给孩子最好的,为了孩子可以拿命去换。我只说了一句:“我理解你把自己剁了喂自己孩子都行,这是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但是你从不会把他当人,因为他是你身上掉下的肉,你认为对他有所有权。”

理解了再小的孩子也是人,理解了人都是有自己的观念和情感需求的,其实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人都是有角色的:妈妈的角色是要上班、养家,孩子的角色就是玩。一岁一般能拆简单的玩具,两岁一般能组装了(只是这么举例子)——没错,这就是孩子的任务。

让孩子养成每天要做一些事情的习惯,比如:吃过早饭后,妈妈去上班,孩子负责把家里的花浇一遍、或者打扫卫生(孩子可能暂时还不能独立做,那就让看孩子的大人帮忙)。把家里变得更漂亮就是宝宝的任务,要有奖励、有“工资”的哦!人,都是需要有存在感和成就感的!

4、有了角色和任务的认知,相信孩子就会很自然地接受告别。他明白告别是为了重逢,也就可以摆脱不安的情绪。

5、使用是最好的培养。让孩子参与家庭的事务,甚至慢慢去主导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就会让孩子更加坚强和自信,而且也锻炼了孩子的综合能力。

在我家,我常常是让儿子监督、提醒或者帮助我做一些事情。比如找东西、提醒我上班、帮我拿电脑包、帮我修自行车、监督我的妻子不能吃饭的时候看电视。

事实上,有些事情未必真的需要他帮忙,却是一次难得的共同做事和学习的机会。比如,修理儿子的轮滑鞋,我完全可以自己完成,但是因为“需要”他找零件、拧螺丝的时候需要他拧扳手,既有益于提高孩子动手的能力,还激发了他的兴趣。

孩子有了这些任务和权力,才有成长和积极承担的动力。那么,跟大人分离,也就成了小事儿。

所谓分离性焦虑,是指一个人跟所依恋的对象分离时出现与年龄不适当的、过度的、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它是低龄儿童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

担心爸爸妈妈不再回来或自己会被拐卖,害怕分离而不愿去学校或幼儿园,害怕分别和独处,甚至当孩子预料到将要跟大人分开的时候,马上会表现出过度的、反复发作的哭闹、发脾气、退缩。个别严重的孩子,真的会表现出一些身体上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疼、胃疼……

首先说,孩子分离焦虑最直接的原因是对父母(或者长时间照顾孩子的家长)过于依恋,平时一直与父母在一起,特别是妈妈。妈妈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照顾也会使孩子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感强的毛病。一旦突然跟妈妈分离,就感觉天要塌下来一样。

我曾经在很多朋友圈中,看到第一次跟孩子分开的妈妈,她们分享的内容全部都是:妈妈舍不得啊、妈妈担心和难过啊、妈妈离开宝宝的时候都哭了、离开妈妈你肯定能够吃不好吧、妈妈以后再也不离开你了„„

孩子有没有分离焦虑,我不知道,但是这样的妈妈,却一定有分离焦虑。

当然,环境的突然变化会挑战孩子的适应能力,再加上小孩子的社交能力弱,还不会和身边的孩子交朋友,也会增加分离焦虑发生的可能性。

其实避免和消除孩子的分离焦虑也很简单。

首先是家长要保持正常的心态,我们不可能永远一天24小时都照顾和控制着孩子。我们总归是要和孩子分开的,所以,我们恰恰要做好跟孩子分开的准备,让孩子逐渐学会和适应跟家长的短暂分离。

第二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家长从小就要留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上幼儿园前留意让孩子独立完成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等等;扩大孩子的交友面,多让孩子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对依靠性比较强的孩子要为他创造更多接触陌生人的机会,培养孩子合群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如果孩子表现出对分离特别抗拒或者不适应,也不要着急,而是要鼓励孩子慢慢适应。家中的所有人都要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情绪来影响孩子,给孩子多些拥抱和鼓励,不要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多些高品质的陪伴。

请你回想一下,你身边有没有人是这么逗小孩儿的?这句话就是“你妈不要

你了,走了!”小孩子嘛,很认真的,也很容易受到惊吓。

我有一个朋友是做电子商务的,他们公司可以带着孩子上班。她的孩子还不到两岁,有一位同事很喜欢她的孩子,给孩子买好吃的、买玩具,也常常逗孩子玩。可他就是特别喜欢对孩子搞恶作剧,一会儿说“你妈妈不要你了”,一会儿说“我要把你抱回我家,让你做我儿子”。

这孩子经常被他吓得大哭起来,可是那位同事还觉得很好玩。从这个角度来说,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可信赖的环境,还真的不容易,所以才更需要家长不但要努力,还要更用心。

下载家庭教育:母亲成就性格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庭教育:母亲成就性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摘要: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父母应赋予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不只是物质上的,重要的是......

    孩子与母亲性格的关系

    孩子是否出色与母亲性格的关系 有一天,一位身为大学教师的朋友跟我聊起他那上小 学三年级的孩子,夫妻两个都是博士,朋友的妻子还是“海龟”,可儿子的成绩是班级倒数第一,他问我......

    家庭教育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是由生长的环境所造就的。一个孩子生活在什么家庭,家长的素质,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教育方式等。在孩子的成长中有重要影响。随着年龄......

    爱迪生母亲的智慧成就大发明家

    有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从小多受文化艺术陶冶、启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自身素质,使之成为聪明、高雅、健康和有用的人,每天背着琴,骑着车,带孩子上少年宫、培训班。利用孩子的兴......

    单身母亲如何培养儿子的男子汉性格

    单身母亲如何培养儿子的男子汉性格 在母亲单独一人与儿子组成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缺少父亲的形象和来自他的教育,使得单身母亲对儿子进行恰当的性教育颇为困难。 而在早年......

    谈家庭教育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摘要: 在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养育者不一定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难免对幼儿有所溺爱和骄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幼儿表现出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家庭这......

    性格描述

    成语有: 百伶百俐 冰雪聪明 聪明伶俐 聪明正直聪明智慧 大巧若拙 精明强干 冥顽不灵足智多谋 夜郎自大 大智若愚 桀骜不驯 刚肠嫉恶 落拓不羁 心直口快 心浮气躁 傲骨嶙嶙......

    《卓越父母成就杰出孩子》家庭教育活动发言稿

    《卓越父母成就杰出孩子》家庭教育活动发言稿 尊敬的卓越父母成就杰出孩子导师团、县妇联主席酒蕾老师以及今天到场的所有家长们: 大家早上好! 磨黑镇第一小学《卓越父母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