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财政学感想
财政学的心得和体会
开学至今,终于在财政学的逐渐学习中开始了解这门课程。从刚开始对财政学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半知半解,从毫不关心到开始逐渐关注财经网中的政府活动及政策动向,财政学的学习带给我的不仅是对新知识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打开了我生活里从不曾关注的另一面,让我学会了如何作为一名公民去关注政府不同时期的不同财政政策。以及政策背后的成因和利益导向。我想,这些都是学习财政学之后所养成的一种意识,一种习惯,我将对这一阶段财政学的学习过程,做一个所学、所思、所感的阶段性总结。
最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我国其实财政结构的不合理,尤其是三公消费特别高。每年的三公消费远远超过原来的预算,假如把这些钱拿去做教育,投资,我国的经济实力早就上去了。为什么我对此会深有体会,因为我父亲就是一名国家公务员。在我的印象中,我父亲的工作就是早上喝茶看报,下午打打瞌睡,偶尔做做报表,晚上基本上是不上班的,所以他的工作还蛮清闲的,工资也不错,福利也好,怪不得那么多人想去做公务员。还有,没事的时候,单位经常以“考察”的名义去各地旅游,吃喝,我只能说国家的钱就这么被花掉了。还有,我国的机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机构臃肿,办事效率过低。我现在这里讲一个案例,假如一个没有过硬实力的人当上了管,那么他有三种选择来帮助他的事业,第一。找一个比自己厉害的人辅助自己。第二,自己降职,调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去。第三,找两个比自己还差的人,辅助自己的工作。按照我国现状,一般的都是采取第三种情况。这是为什么呢?第一种,辅助的那个人能力太优秀,会把自己挤下去。第二种,谁会笨到自己降职?所以,当官的只好选第三种,找两个比自己更差的人辅助自己,然后也突显一下自己的能力。而这两个无用的人又会继续各自找两个比自己更没有能力的人。所以,我国的机构臃肿就是这么来的。因为国家要养的人太多太多,导致我国财政在养国家公务员这一块真的花了太多的钱。所以,精兵简政真的是我国迫切需要做的事情。
第二篇:财政学学习总结
《财政学》学习总结
一、初识财政学
财政,在学习财政学这门课程之前,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是很狭隘的,觉得所谓的财政就是政府的收入和分配,其涉及的仅仅是政府怎么“挣钱”和“花钱”。因此,以前我总觉得财政这个东西离普通老板姓的生活有着相当的距离。
打开财政学的课本,开篇就是一个标题“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仔细读去,才明白所谓财政不仅仅是政府的事,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医疗到教育、到社会保障,可以说财政无处不在,正如书上所说“从生老病死,从摇篮到坟墓,都同政府和财政息息相关”。
财政,是国家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而财政学这门课程,是一扇让我们了解财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管理技能的窗户。
二、课程内容
本学期的财政学,首先向我们阐述了财政的概念和职能,然后对财政的支出和收入进行了具体的介绍,接着介绍了国家预算、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的相关内容,最后还分析了开放经济下的税收、外债等财政问题。
三、我的收获和认识
学习的过程,是获得知识、去除愚昧的过程,财政学的学习也不例外。对财政学的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财政的巨大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收入差距,还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财政支出与收入的相关章节使我们对政府的钱“从哪来、怎么用”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促使我们在学习中将相关内容与现实生活的事项联系起来从而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比如国家促进“三农”发展,促进教育普及以提高人口素质的财政措施。而在税收和财政平衡与赤字的相关章节的学习中,我学会了客观地分析相关的财政现象,不会再单纯地认为赤字就是坏事,税收仅是取得收入的方式。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觉得财政学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是一门艺术,应用得好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运用得不好也会带来一定的灾难。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学生,学习财政学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其学习的目的都是尽可能使其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开设财政学这门课程有利于我们学生对国家财务
制度、政策调解等宏观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中国家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手段,并通过这些理解推断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扬长避短,有效安排自己的经济生活。
四、一点建议
虽说财政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它毕竟是一个比较抽象和宏观的东西,有些东西并不是很容易理解。因此,对于财政学的教学,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在课程中我们是否可以引用一些具体的案例,通过对具体事实的解读,由点到面地去了解财政知识呢?
另外,我觉得刘老师让同学们一起做课题,然后展示的做法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因为在课题制作过程中,我们总是很自觉地去了解一些之前忽略了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学到一些知识。
第三篇:财政学学习总结
《财政学》学习总结
一、财政学总体概念
财政,在学习财政学这门课程之前,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是很狭隘的,觉得所谓的财政就是政府的收入和分配,其涉及的仅仅是政府怎么“挣钱”和“花钱”。因此,以前我总觉得财政这个东西离普通老板姓的生活有着相当的距离。
财政,是国家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而财政学这门课程,是一扇让我们了解财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管理技能的窗户。
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部分。在中国,对财政这一范畴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财政是由国家分配价值所产生的分配关系,这种价值分配,在国家产生前属于生产领域的财务分配,在国家产生后属于国家财政分配;第二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分配关系,它不是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随着剩余产品的产生而产生的;第三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概念当然有所延伸和发展。如果简略地概括财政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配”应理解为广义的分配,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
二、课程内容
《财政学》这门课程比较全面系统的讲述了财政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税收改革的发展变化与实践经验,适当的介绍了国外有关这方面的制度与方法。全书共十八章,以财政理论为指导,研究不同社会制度下,财政产生、发展、特点,以及在现在的经济制度下财政的收入、支出、预算、政策等内容。
三、总结
学习的过程,是获得知识、去除愚昧的过程,财政学的学习也不例外。对财政学的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财政的巨大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收入差距,还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财政支出与收入的相关章节使我们对政府的钱“从哪来、怎么用”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促使我们在学习中将相关内容与现实生活的事项联系起来从而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比如国家促进“三农”发展,促进教育普及以提高人口素质的财政措施。而在税收和财政平衡与赤字的相关章节的学习中,我学会了客观地分析相关的财政现象,不会再单纯地认为赤字就是坏事,税收仅是取得收入的方式。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觉得财政学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是一门艺术,应用得好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运用得不好也会带来一定的灾难。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学生,学习财政学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其学习的目的都是尽可能使其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开设财政学这门课程有利于我们学生对国家财务制度、政策调解等宏观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中国家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手段,并通过这些理解推断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扬长避短,有效安排自己的经济生活。
四、建议
虽说财政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它毕竟是一个比较抽象和宏观的东西,有些东西并不是很容易理解。一下是我对于学习财政学的一点建议: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图形。可以发现,整个财政学学的理论体系包含了很多图形,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图形,而且,要想阐述一个原理,没有图形配合是做不到的。
其次,重要的概念要进行理解记忆。要首先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最后,知识的掌握要系统化。这一点也尤其重要。因财政学中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学派,不同学派的理论模型、观点、政策主张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很可能会出题让你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所以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去联想记忆,看到一个学派的因素分析时,要回想一下其他哪个学派也在这一领域有分析,异同点在哪里。你可以把这些相关联的知识点也都总结在一个本子上,总结的过程也就是你去理解、系统掌握它的过程。
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以及复习和考试一般应该注意:
(1)准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并能比较灵活的运用。一些基本概念不是死记硬背能解决的,只有通过比较和联想,才能真正地学好财政学并能在其他课程中灵活运用,以减轻学习的负担。
(2)要对整个知识框架进行掌握。对于这一点来说,就是要在脑海中随时可以浮现出这门课程的全貌,而不是支零破碎的,或者很多知识只有当别人提醒时才能回忆起来。把握好整个知识的逻辑结构就可以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和盲点。
个人觉得,还是要多学多看,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而且好的教材不但可以提升兴趣,也能让你很快入门;而好的方法能让你更好更快地理解。
第四篇:学习财政学的感受
学习财政学的感受
“财政”是人们用以对政府分配一类现象的概括,这句话我慎重的记在笔记本上。从一个简单的层面来说,财政是政府的收入活动和支出活动。扩展开说,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它的收支活动筹集和提供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事物基本上都有它的特征以便于我们区别它们,财政亦不例外,财政的基本特征有什么:首先是它的阶级性与公共性,其次是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最后是收入和支出的对称性。
开学至今,终于在财政学的逐渐学习中开始了解这门课程。从刚开始对财政学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半知半解,从毫不关心到开始逐渐关注财经网中的政府活动及政策动向,财政学的学习带给我的不仅是对新知识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打开了我生活里从不曾关注的另一面,让我学会了如何作为一名公民去关注政府不同时期的不同财政政策,以及政策背后的成因和利益导向。我想,这些都是学习财政学之后所养成的一种意识,一种习惯。
财政学的学习是一个入门的过程。首先,我学会了一种关注的意识和习惯,学会了从课堂到生活中去关注财政学。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增强,现正需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宏观体系,弥补市场的实效,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税收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对政府收支活动规律的学习变得更加重要。所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迫切需要去学习和去了解的意识,才会不仅仅把财政学当做是一门学科,而更多的是把财政学当做生活中一个感兴趣的方面去研究、去探索。其次,通过学习对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对政府财政活动有了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从理论篇到支出篇的学习中,对政府收支活动的影响、结构及规模有了一个概览的认知,对政府财政活动的现状有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一方面通过理论篇的学习,对财政学学科体系和发展的追溯,能够在老师的讲解和课后的资料查询中对其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另一方面,通过对支出篇的学习,知道了公共产品理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等内容,也知道如何区分日常生活中政府的各种支出及作用。最后,通过学习还知道在财政经济学的发展中,李嘉图、穆勒、马歇尔及庇古等都留下了他们的印记,虽然目前以我的专业知识及经济学基础还不足以将整个的脉络理清,将不同的经济学家对财政经济学的不同见解学习,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去了解去学习的兴趣。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能够真正对整个财政学体系形成和发展有更深的了解。
学习一门课程的最初,我常常会想到这样几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这门课讲的内容是什么?这门课能给我带来什么?同样的,在学习财政学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的思考着这几个问题,也在不断寻找着答案。首先,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一门很有用的课,作为一名学习国际贸易的学生,有必要也必须去学好这门课,才能对整个的财政体系及政府活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还因为这是一门与生活相关的课程,作为共和国的一名成年公民,有学习和了解的必要性。其次,这门课的内容是什么?就像学习这门课之前看到的那段话,如果能用几个词语概括的话,我想我会用这几个词:政府、资源配置、收入和支出、经济政策和公民权益。了解政府参与社会资源配置的规模和结构,知道政府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筹集资金以确保支出的需要,并希望对政府的财政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这门课能给我带来什么?正如前面提到的,这门课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同时打开了我生活的另一面,让我去有意识的关注政府的经济活动以及思考政策活动背后成因和利益导向。我想,这是财政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第五篇:财政学
浅谈民间融资
2011年4月初温州龙湾区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失踪,拉开了温州老板跑路事件的序幕。从此之后温州民企老板跑路事件愈演愈烈,仅在11年9月一个月,就有接近20起,甚至在中秋之夜出现多个老板集体出逃。如今“跑路”成为围绕在温州企业身边的新名词。温州的民间放贷全国有名,如今,正是这些民间资本,使温州老板们“背井离乡”。
此时,鄂尔多斯热火朝天的民间借贷也引发不少严重的社会问题。据悉,鄂尔多斯开发房地产80%的资金来源于当地极其活跃的民间借贷市场。而今,房价停涨,楼盘滞销,房地产老板无法按时支付下线利息,下线无法支付给三线,大量民间资本被套牢,诸多债权人甚至血本无归。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爆发。
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融资无门,生意难做,一方面是大量的民间资本没有地方投资,急于寻找出路。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和如何给民间资本一个出路,稳定当前的金融形势,化解民间资本借贷危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金融改革迫在眉睫。
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使民间借贷合法化,阳光化,规范化,给民间资本一个进入金融领域的机会,引入市场机制,打破金融垄断。
所谓的民间融资,是指出资人与受资人之间,在国家法定金融机构之外,以取得高额利息与取得资金使用权并支付约定利息为目的而采用民间借贷、民间票据融资、民间有价证券融资和社会集资等形式暂时改变资金所有权的金融行为。
民间融资活跃的原因
一、银行融资准入的门槛较高。中小企业融资有两种途径,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直接融资中,最好的选择是上市,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但是中小企业大多很难达到在中小企业板块和创业板块上市的标准,而且IPO审核费用也高,大多中小企业都对此种选择弃之不用。但在间接融资中,因为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出现坏账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银行贷款条件基本要求高,而且银行贷款手续复杂、资金到位时间也长,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中小企业转而向民间借贷求助,而且愈演愈烈。
二、银行存款利率长期过低,民间资本急需其他的投资途径。在我国,适合广大民众投资的途径十分少,除了储蓄之外,只有股市、债券、基金等途径。金融产品的匮乏,再加上资本市场的不景气,广大民众便纷纷转向民间资本借贷市场,从而获取高利。在民间资本借贷市场上,民间借贷月利率大约为10-15‰,最高可达到30‰,万元年收益高达1000元甚至3000元,比储蓄股票债券之类的金融产品对居民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三、实体经济遭到冲击。温州的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主要出口欧美国家。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降低5%~6%。受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出口大幅度降低,这些中小企业生存更加艰难。为了继续生存,出口企业需要融进资金,同样也刺激了民间借贷的发展。
四、中小企业及“三农”的资金需求具有“急、少、快”等特点,民间借贷恰好适应了这个需求。我国中小企业众多,需要的资金额度比之大企业要少很多,银行贷款的手续复杂,资金到位时间长,远远没有民间借贷来的灵活方便。民间资本以其灵活便利的特点适应了中小企业的需要。
五、宏观调控进一步压缩了正规金融供给,促进了民间融资的活跃。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信用贷款规模的萎缩,而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资金需求量大,这两方面的原因直接进一步刺激了民间融资的活跃发展。
民间融资的现状
在我国,民间融资已具有相当大规模,此前据媒体报道央行温州中心支行2011年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而来自温州官方的文件也首次证实,当地民间借贷规模占民间资本总量1/6左右,且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1/5。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民营企业和普通家庭的闲置资金。这些钱当中,用于一般生产经营的仅占35%,用于房地产的占20%,停留在民间借贷市场上的资金规模高达40%(440亿元)。同时还有机构估计,温州民间借贷总额实际已达5000亿元左右,可能与正规银行信贷规模不相上下。此外,据里昂证券的民间借贷调研报告,温州民间未偿贷款总量可能高达8000亿元到10000亿元。
这么多规模巨大的资金停留在民间资本借贷市场上,用于投向房地产等高利行业,而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问题,就会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产生一连串的不良的反应,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对社会经济生活,金融秩序稳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鄂尔多斯等地区的事故就是一个警钟,要求我们要重视民间融资问题,妥善处理。
关于民间融资的不利影响:
1.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1)民间融资投向不易控制,弱化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根据测算,仅东明、海阳两县(市)民间融资额度中,投入到电力、化工、水泥、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资金占比在38%以上。2)民间融资分流了大量资金,给国家主体金融机构造成压力。民间借贷规模巨大,在有些地方甚至于正规的金融机构信贷规模不相上下。3)还贷先“民间”后“国家”,甚至只还“民间”不还“国家”,加大了国家主体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民间融资资金收回刚性较强;而且部分借款人存在借民间机构或个人的钱必须还,而银行是“公家”的钱能赖就赖的思想。
2.容易产生经济诈骗行为。近来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吴英案就是一例。吴英在早期高息集资已形成巨额外债的情况下,明知必然无法归还,却使用欺骗手段继续以高息(多为每万元每天40~50元,最高年利率超过180%)不断地从林卫平等人处非法集资。最高法院判定吴英集资诈骗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一审判决、二审裁定定性准确,审判程序合法。虽然最高法院没有核准吴英的死刑,但是吴英的经济诈骗行为得到了确定。民间借贷的利息通常都非常高,以高利息来吸引普通民众,但是这就可能会让某些不法分子以高息骗取贷款,进行诈骗。
在批判民间融资的不利影响的时候,我们也应看到,民间融资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民间融资的存在,有它合理性的一面。,比如,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一种补充,它与正规金融机构间的此消彼涨关系和替代效应,决定了它对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作用的方面。一是民间借贷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二是弥补了银行信贷的不足。三是民间借贷对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民间融资的特点
1.民间借贷手续灵活、简便,备受急需资金者青睐。因为融资者大多是向亲戚、朋友、家人融资或者通过中介人以口头或协议的方式取得资金,手续简便,资金到位快。有调查显示,融资者们也表示,利用民间融资,及时、方便,只是担心民间借贷融资没有金融法律法规保护,存在多种风险。
2.民间借贷的利率价格整体水平高。民间借贷市场的年利率一般处在7.2%~15%,又由于银行贷款利率上浮和信贷规模的萎缩,根据贷款期限和风险的不同,有的利率在15%到30%不等。
3.民间融资由“地下”“浮出水面”,逐步呈现出专业化趋势。
4.借贷种类和用途呈多样性。民间借贷主体的多样化,其借贷种类也呈多样性,有信用放款、保证放款和质押放款等;借款用途有用于生产经营、临时资金周转、归还银行贷款(目的是还旧借新)、个人消费和急需等,几乎与银行贷款模式相一致。
对民间融资的建议
温州老板跑路事件,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危机都是矛盾的集中爆发,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为解决民间融资问题,积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对于民间借贷,专家们给出的建议和解决的方法是疏通,不能堵,要给民间资本和中小企业一个良好的沟通通道,引导民间借贷阳光化,合法化。为了合理解决民间融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立法工作,给民间资本一个合法的出路,认可民间借贷的合法社会地位。我国的民间融资在法律上是存在障碍的,目前我国的融资活动基本上是由政府控制或管制的,民间融资得不到法律保护,甚至一些中小企业正常的民间融资行为也被贴上非法的标签。针对民间金融的特点,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及调整相关政策赋予民间融资行为主体及其行为以应有的法律地位,明确其应该承担的权利与义务,使民间金融机构公开化和合法化。同时在我国存在多种类型的民间融资,对于民间融资的合法界限,法律也应该出明确限制,哪些学要禁止,哪些需要保护,应该有明确的判断.二、打破金融垄断,疏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实现资本要素的自由配置。金融改革应该引进市场机制,打破金融垄断,给予民间资本在金融市场上更大更多的自由空间,引导民间资金的良好发展。
三、设立专门监管民间融资的部门和民间借贷和民间融资的交易平台,类似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这样的试点可以增加。
四、政府要改善投资环境,引导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居民将资金转投高利贷,民间借贷盛行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居民个人投资渠道不够畅通,投资环境不良。政府应加大力度整顿投资环境,引导民间资本健康投资。
五、强化利率管理。高利贷身形,层层加息,引来严重的后果,政府应参考银行利率,给民间借贷设定一个合理的范围,达到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的目的,维护金融稳定。
2012年4月5号,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全名为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的创业企业融资法案(简称“JOBS法案”)。该法案拓宽了中小企业和民间资本的渠道,放宽了金融管制,为美国中小企业的的集资提供了便利,有利于美国中小企业的成长。我认为美国这份法案可以给中国极大的借鉴。在中国这个民间融资问题巨大的时代,我们也可以向美国学习它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我国民间融资问题的实际,做出一些更加合理的规定。
例如,允许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募资,打通民间资本与中小企业间的融资渠道。也可以如同美国一样放宽了上市企业和拟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义务,同时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信息披露豁免权。但是在这一点上,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经营风险比较大,诚信比较低,在实施这一点上要慎重。“JOBS法案”中允许银行引入更多的投资人,这一点已经在中国国务院2012年3月底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得到体现,在方案中我国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这些举措有利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可以为我国的地方金融机构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民间资本投资的规范化。
民间融资弥补了我国正规金融机构的不足,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是中小企业长期重要的融资渠道。但是近年来,民间借贷不健康发展,高利贷盛行,层层加息,最后因贷款人无力偿还而引发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对于民间融资,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引导其健康发展,为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