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圣洁的心灵
平凡的人,圣洁的心灵
嵊泗县洋山学校五(2)班沈芷伊指导老师方琴 美,其实有很多种,它可以是为楼道更换损坏的灯泡,也可以给跪在地上的乞丐弯腰施舍一元钱,更可以给老人和抱着小孩的人让座,美就是这么简单,美与善良是同行的故事发生在我们洋山一个平凡女子的身上,她的名字叫金叶。有一次,她到信用社的服务窗口去取款,当时她向银行人员要求取一万块钱,操作完毕后就急匆匆的回家了。后来,她发现取完款后的信息一直没发进。本来每次取完款后,都有这种提示信息。她就忍不住,再次来到银行,走进ATM机,插卡检查,谁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万块钱还在,银行人员根本就没有操作完毕。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她没有被金钱蒙蔽双眼,她毫不犹豫地走进银行的服务窗口,当时,那个帮她办理的服务人员已经下班了,她就主动找银行行长说明事情,银行行长马上走到电脑旁检查,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原来是服务人员在操作时没有按确认键,银行行长就激动的拉着她的手说:“你的思想真好呀!如果你没有及时来说,那将会有一大堆麻烦要处理!现在社会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可称得上是‘最美’女人呀!”金叶阿姨就微笑的说:“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银行行长最后又说了一句:“良好的心是花园,良好的思想是根茎,良好的说话是花朵,良好的事业就是果子。”说完他们都笑了。这一刻我发现,外貌美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还要拥有足够的心灵美,这才是衡量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心灵美是一种美德。大哲学家培根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显美丽。是的,其实每一种美德都是出自善良的内心,它让人们肃然起敬。无论一个人的形体和容貌是否美,人们都会为他的心灵的闪光点而感到自豪。外表的美丽固然让人赏心悦目,内在的美丽更能让人刻骨铭心。如果心灵丑恶的人,即使相貌再姣好,也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第二篇:用爱心和热情点燃学生圣洁的心灵火花
用爱心和热情点燃学生圣洁的心灵火花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德育先行。”这就突出了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也反应了我们的工作重心所在!因为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必须要先教会学生做人,再教会学生求知。
站在这一高度,德育工作显然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学校德育教育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教育的主要阵地,是陶冶学生美好心灵的主要渠道。一个人思想素质的好坏,和他们在儿提时代所受的环境影响和良好的思想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从这一点来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素质高尚了,健康了,并饱含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怀的话,那对我们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大有裨益的。。
我作为一个有着13年教育经验的年轻老师,在我当班主任的6年时间里,我就一直努力把德育工作与班级管理紧密结合,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我的教学活动之中,把德育工作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始终联系在一起。。正因为我的不懈努力,才取得过不少骄人的工作成就,其中3次获得过县里的嘉奖,多次得到过领导的表彰,还被评为过“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等。
从xx年下期开始,我有幸走上了学校教导主任的领导岗位,从那一刻起,我更加深知德育工作的意义之大,更加感觉到肩膀上的担子之重。因为我负责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级体的教育教学了,而是主管着全校六,七百号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也十分清楚学生家长把莘莘学子送到学校来的目的和期待。。于是,我不敢怠慢,我一心把精力倾注在学生身上,奉献在我热爱的教育事业之上,致力于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尽职尽责的为国家“栽桃育李”,为祖国造就和输送着一批又一批后备人才。。
尤其是回顾我这7年来的领导生涯,我认为,在德育教育这一块,我始终是做到了用爱心和热情点燃了学生圣洁的心灵火花!并且我是时时处处,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或率先垂范,用我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化着他们。。
比如,每期的开学典礼,每期的中考总结,每次国旗下的讲话,每年三月的文明礼貌月,每次“春风行动”,每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等等集会时,我都会结合古今,结合国内的一些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号召大家学先进,当先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片爱心,给自己心灵一次次提升的机会。。
举几个例子来说吧,曾记得xx年春季开学时,我们县里搞了一次“捐献压岁钱,奉献一片爱心”的“春风行动”,当时提出的是只要学生捐献一元压岁钱,以表示自己的爱心。为了配合上级的这一活动,我就在大会上给学生动之以情的讲了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讲了这次活动筹到的钱是为了给我们身边那些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的同学们做学费用的,然后要大家回去给父母讲清楚这次活动的目的,第二天再自愿的把捐款交给班主任。等到第二天时,大家积极的响应党和上级的号召,迅速的把捐款都交给了班主任!其中有一个叫xx的学生的捐款,让我们全体师生都震惊了,都感动了,原因就是在那学期开学之前,她家里发生了重大变故,父母亲都在火灾中丧生了,她自己也成为孤儿,但是她毅然的捐出了50元的爱心款!这件事,当时在我们学校是引起了哗然!在我采访她的时候,我问她:“xx,你家已经发生了重大悲剧,我们全体师生都为你家感到心痛和遗憾,我们都打算给你减免学费,为你伸出援助之手了,你怎么还想到要捐款?你怎么还要捐出这么多钱啊?”她坚定的告诉我:“老师,谢谢你们的关心!我听了你的介绍后,我很受感动,我觉得那些快要辍学的同学更需要我们的帮助,我捐50元,只是尽到我自己的一片爱心。。”当时,我听到她的回答后,我感动得眼角都湿润了,心想,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坚强的好学生、好孩子哦。。那一刻,我都哽咽住了,我只会紧紧的握着她的手,良久后,我才会说了句:你虽然失去了父母,你就是我们老师的儿女。。我也代表学校和贫困学生对你说声真诚的“谢谢”。。
后来,我把这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在学生大会上又做了介绍,很多同学都对她投去了敬佩的目光,甚至还有很多同学在她的带动之下又追加了自己的捐款!在这次捐款活动之中,我们学校作为一所片小,累计捐款达一千多元,在全镇所有片小中排名第一,人平捐款达到两块多,比镇中心小学的人平捐款还高出很多。这难道不是我们德育之花的灿烂吗?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去年5月12日第五节课时,我感觉到教学楼在不断的晃动,当时,我就感觉到不对劲了,是像地震了,我立马拿起话筒,打开广播,拔腿就跑向各个教室,一边喊话,告诉老师这一紧急情况,一边迅速组织疏散学生到操场上去,同时,号召学生不能拥挤,要发扬高风格,让低年级学生先走到操场去。。那一刻,我是完全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一心想到的就是我的全体学生。。在我镇定的指挥之下,我和老师们很快就把11个班级的学生全部安全转移到了宽敞的操坪里,没有出现一起拥挤事件,我们才舒了一口气。
后来,才知道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了。在灾情发生之后,我每天不断地关注着灾情,把死伤情况不断地向师生报告,同时,积极的、很悲情的发动全体师生为四川灾区募捐、默哀、祈福。。
在全体师生为灾区捐款时,我毫不吝惜的带头捐出了200元,在校长和我的带领之下,我们为灾区募集到了四千多元善款!这又一次彰显着我们德育的累累硕果。。。
再比方说,去年元月份,三湘大地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冰灾,一冻就是二十多个日日夜夜,积雪封冻了我们的校园和学生上学的道路,冰天雪地里,学生上学十分的不方便,每天都有不少的低年级学生摔倒了在雪地上,我们高年级同学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一大早就赶往学校自发的去铲除地上厚厚的积雪,为低年级学生从厚雪下挖出了宽敞的道路,让他们平平安安的来上学。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怀!
类似现象,是举不胜举。在我的德育教育实践里,我坚持的是“爱国教育”,“为人教育”和“扬善教育”,我先后多次向学生讲述过历史上的圣人贤君,也宣传过近代伟人们的高风亮节,更多的是介绍了“感动中国”的当代有志、爱心青年洪战辉,著名导游文花枝,还有就是用生命呵护学生的老师谭千秋,为助学而牺牲的刘朝晖,为抗灾而捐躯的宋文博。。。这些华夏的优秀儿女和他们的先进事迹,我都是给学生们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一般,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目的就是要用他们的光辉事迹来感召着一颗颗童心,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学会做人处世,争做“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同学的好伙伴,社会的好少年,祖国的好苗子”,为将来报效祖国打好坚实的思想素质基础。。
在我从教的13年岁月里,在我四千多个教书日子中,在我培养出的数以千计的学生中,我可以自豪的说:我是十几年如一日,自始至终都是在用我的爱心和热情加上我的智慧,努力的点燃着学生的心灵火花,照亮着他们的美好前程。。我是无愧于党的教育事业,我是无愧于家长和社会的期望,我是无愧于“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
第三篇:《圣洁的时刻》歌词
圣洁的时刻
——中国青少年成人仪式宣誓歌曲
十八岁的黑眼睛,把未来的星辰擦亮 十八岁的臂膀举起,生命的烛光 十八岁的年龄,融进黎明的朝霞 十八岁的生命捍铸,明天的辉煌
啊…… 十八岁,圣洁的时刻
我们宣誓,我们宣誓
生命属于祖国去拥抱本来的太阳
十八岁的黑眼睛,把未来的星辰擦亮 十八岁的臂膀举起,生命的烛光 十八岁的年龄,融进黎明的朝霞 十八岁的生命捍铸,明天的辉煌
啊…… 十八岁,圣洁的时刻
我们宣誓,我们宣誓
生命属于祖国去拥抱未来的太阳
啊…… 十八岁,圣洁的时刻
我们宣誓,我们宣誓
生命属于祖国去拥抱未来的太阳
第四篇:为了医学精神的圣洁
有人拥有很多,却给得很少——而且他们是为了好名声才给予。他们掩藏的欲望,使他们的给予变得不够光明磊落。
有人拥有很少,却付出全部。这些人相信生命,相信生命的慷慨,他们的箱柜永不会空乏。
有人欢欣地给予,这份欢欣就是他们的报酬。
有人痛苦地给予,这份痛苦就是他们的洗礼。
有人给予,但不感觉给予的痛苦,他们不寻求欣喜,也不是怀着行善的心;他们的给予,就像远处山谷中的桃金娘将香气吐入空中......——摘自纪伯伦诗集《先知》
为了医学精神的圣洁
——一家大型公立医院实践社会公益性的记者观察
特约记者文贤 雷晶
接到采访医院公益慈善活动的任务,记者心里很是忐忑。近段时间以来,红十字会的“美美疑云”,青基会中非希望工程的商业链条,还有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利用慈善基金做放贷事件等等有关社会公益项目的负面新闻不绝于耳,民众对慈善公益的质疑声此起彼伏,这时候让我们去作一家大型公立医院开展社会公益的报道,能够讨得了好吗?我们唯恐我们的报道被人们误解,认为是做秀或者是谋了私利。
更何况,尽管政府新医改政策早就提出,要求公立医院回归社会公益性,为老百姓提供优质优价、富有人文情怀的医疗服务,但实际上,许多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就医难、看病贵、服务差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许多医院甚至根本没有找到实现公益性的途径或者立足点,公益性仅仅成为一种口号而已。这种现象老百姓是司空见惯的,对于我们这些专门从事采访医疗行业的记者,更是洞若观火,心知肚明。
这次采访对记者的挑战可想而知!但是,当我们完成了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一整天的采访,目睹了该医院优美的环境与先进的服务,面对着一张张数据和报表,倾听有关人员的真情表述,我们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因为我们烦躁的心情,就像近日蓉城急转而至的秋意一样,感觉到了凉爽和释然——在采访过程中,感受到具有古老传统的医学精神的一次次曝光,我们有了足够的信心,迫切地想把记者的所见所悟告诉给亲爱的读者。
所以,此刻,记者愿意在寂静的书房里,借助台灯的光芒,把一件件鲜活的感人事例记录下来,把采访对象的人格精神做一些描述与缕析......患者体验:环境与服务
按照采访计划,记者一大早就驱车来到位于西三环外日月大道的这家医院。显然,映入记者镜头的是一座花园式现代化医院,这在记者见过的国内医院是少见的。那整洁有序的道路,醒目的标示牌很好地进行了人车分流,凉亭、草坪和散发着桂花香气的绿树,无不给人清新愉悦的感觉;三五成群的患者,衣着明丽的妇女和儿童行进在喷水池旁通往门诊部的道路两侧,不时有人左右张望,顾盼着医院外早晨的风景。
医院宣传部的两位干部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了门诊大厅,记者眼前豁然开朗,这个门诊大厅明亮而宽敞,巨大的环形分诊服务台、闪烁的大型挂号显示屏、热情靓丽的导医小姐还有大型自动扶梯,记者的眼睛有些应接不暇,随行的摄影记者手里的相机更是忙碌起来......身旁的一对老年夫妇,正好领着小孙子来就诊,目睹小孩子欢快好奇的样子,记者和他
1的家长攀谈了几句。“我们是长期在市区太升路市儿童医院看病的,听说医院迁建到了这里,没想到这么漂亮,这个医院一定会发展得更好。”两位老人愉快轻松的谈话给记者鼓舞,我们祝愿他们就医顺利。
随着主人的引导和讲解,记者看到成群结队的患者被有序地分流进入不同的区域,左侧宽大的走廊通向了妇科诊断区,右侧通往儿科就诊去,而左右两侧的大型扶梯则把人群分流到二楼的产科和儿童保健候诊区域。
“我们这种设计,是把患病的人群和健康的人群分别导向一楼和二楼区域,避免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交叉。”这样的解释使我们暗自佩服医院管理者在环境布局上的用心和深意。
进入挂号区域侧面的走廊,古朴典雅的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原来,这里展示的是医院历史,这是一个由原成都市妇幼保健院、成都市妇产科医院、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和成都市儿童医院合并而新建的医院,自然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而几乎这几家医院在成都市都曾经是家喻户晓的,难怪每一次文化墙的前面,有那么多病人及家属驻足观看。
主人指着沿文化墙向住院部方向延伸的大块墙面说,“我们正在设计,今后要在一楼和二楼这个环形的主要走廊里,建设更为丰富的文化墙,把医学典故、名医名言和医院专家、服务项目等等内容弄上去,使患者在就医时可以徜徉在医学精神的深切关怀之中。”
“是合并和搬迁给我们带来了这么优美的硬件环境,使我们能够更好更细致地为老百姓提供服务。”主人一面感慨,一面忙不迭地给我们介绍他们所设计的各种服务。
记者感受特别深刻的,还是那相对细分的每个诊断区域,都有成排的候诊椅、儿童游戏空间,那些挂号后分诊来的患者都有二次导诊的护士,他们娴熟地测量、解释和指引;在进入每个诊断间的走廊里,还安放了二次候诊椅。这就给了患者就医一个明确而细致的流程,避免患者盲目和无序等待。
“我们力争在每个科室的就诊区域,都设置成一站式服务,病人可以在就诊区域完成看诊、划价、交费、检验甚至辅助检查。这样能够避免患者在医院里四处找寻,引起拥挤和混乱。”
“我们在儿科区域设置了哺乳间、儿童读书角、儿童专用卫生间,甚至在病房还利用大学生自愿者开展儿童文化补习,避免儿童因为住院而耽误功课。”
“我们的患者一进入医院,就有医护人员关注;在进入住院病区的第一件事,就是由护士和患者沟通,让患者知晓该次住院的大致过程,在住院过程中的每一项医疗操作,我们都要履行知情告知的义务。”
“我们针对孕产妇需求配送营养餐,方便住院需要营养补充的患者;我们还考虑在医院内设置一些咖啡茶座、小卖部之类的设施,营造温馨便捷的氛围。”
“我们在出入院处设立舒适的等候椅,甚至可以由保安帮助呼叫出租车接送出院病人。” “我们还将设立统一的服务中心和转运中心,对病人进行分诊导诊,接受患者咨询、呼救和联系安排住院,对全院医疗资源进行调度......”
很显然,医院本身就是做服务的,内容太多了,这些细节的介绍让我们关注粗线条的记者目不暇接。我们也深信这些服务是富有特色而且有益于患者的,但更令我们感动的,是那句“使患者在就医时可以徜徉在医学精神的深切关怀之中”,所以我们期待着有更加深刻和丰富的医学精神闪现出来,让我们体验和感悟,并且能够打动我们的读者。
社会声誉:慈善与传播
我们的采访有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参加医院设立的一项慈善救助基金的启动仪式。作为行业记者,我们很清楚很多民营医院都设立这种慈善式的基金,在当前慈善事业被广泛质疑的形势下,这些慈善基金也将面临诟病,其生存状态实在堪忧!但是参加完这个庄重而简单的启动仪式后,我们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
这个基金有个很诗意而温暖的名称“雨露基金”,是由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和四川省红十字会联合发起的,在四川的公立医院中尚属首次。这个基金主要用于资助贫困家庭的儿童在该院接受救助性医疗服务,第一期项目将资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贫困的肢残儿童开展手术,这类患儿在该院接受医疗时,除了雨露基金的资助外,还将受到院方在医疗服务价格、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的其他优惠或减免待遇。
在这个仪式上,记者并不太关注那些大小官员们的讲话,而是对受到资助的4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3名贫困肢残儿童颇有兴趣。这几个孩子的年龄都在3到8岁之间,全部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其中2名还来自地震灾区,从他们老实巴交、衣衫简朴的父母身上,我们可以想象医治这些疾病对家庭带来的负担有多重。
“我们几乎不需要额外再花医疗费,医务人员对我们很关照,还帮我们购买餐券......”其中一位已经提前完成心脏病救治的患儿家长告诉记者,“我们很幸运,对医院很感恩,希望有更多的贫困孩子得到雨露基金和其他救助基金的帮助。”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其实雨露基金只是该医院众多慈善医疗救助基金中的一个,所不同的是,雨露基金由医院自身发起设立。该医院有多年的慈善公益事业工作经验,在医院合并前后的几年时间里,先后有10余项慈善救助基金落户,从收集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量的慈善公益服务在这家医院开展得很红火。
——2004年开始,承担民政部、省市民政厅局资助的肢体残疾贫困儿童康复手术“明天计划”,作为定点医院已完成手术500多例;
——2007年开始,成为中国红十字会“嫣然天使”基金西南地区唯一定点医院,为来自全国近20个省市的贫困唇腭裂患儿实施手术近1800台次;
——2009年开始,作为民政部、李嘉诚基金会“重生计划”等项目的定点医院,为贫困的唇腭裂儿童和患疝气儿童提供资助,完成手术330多例;
——2011年,作为中美儿童医疗基金会西部地区唯一定点医院,利用基金会和美国专家的帮助,对来自西部多个省区的30多名孤残儿童实施康复手术;等等。
慈善基金的捐助,除了苛刻地选择医院医疗技术条件以外,一般还要求医院有配套优惠政策,所以患者就医在接受基金会资助的同时,医院要相应地减免各项费用。而如此众多的慈善基金落户该院,实施如此大量的手术台次,还同时自行捐赠设立公益基金,这就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医院在做公益慈善方面的专注与投入。
多数医院做慈善公益都在于宣传,但是就记者了解,这样大量的慈善服务,这家医院的宣传报道很少。“我们是公立医院,职责所在就是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宣传不是目的。”陪同的主人告诉记者,“我们不仅开展慈善捐赠的配套医疗服务,我们还自己出钱出力做了大量的社会公益活动,这些活动自然地为我们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宣传干事们给记者介绍了更多更广泛的社会公益项目。从2006年崇州大邑的儿童食物中毒驰援救治,2007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定点筛查,到2008年、2010年汶川和玉树地震的紧急救援与灾后重建、灾区有子女伤亡家庭的再生育技术服务,再到每年或定期或不定期对基层医院的捐款捐物与技术指导,有上千人次的医务人员到基层开展义诊、巡回医疗和作技术讲座,就搜集到的2011年最近4个月数据看,接受诊疗的基层患者即数以万计。
“这些都没有什么宣传和媒体报道。不过,我们也不是不宣传,只是我们公立医院宣传的重点是放在宣传医学知识,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上面。”宣传干事的话再次让记者始料不及,但是他很有道理:立足于宣传医学知识来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这对众多漫天飞舞的医疗宣传来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原来,医院宣传部有个很重要的职能,是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讲座,在宣传部办公室,记者再次见到一大堆的报表数据。结核病日、预防接种日、母亲节、无烟日、爱牙日、母乳喂养周等等名目繁多的日期,都有义诊、讲座、发放健康宣传资料;更有定期举办的针对基层各种培训师的师资培训班;针对孕产妇的育龄妇女孕前讲座、孕妇培训学校和课程、产后康复训练课程、母乳喂养与乳房护理课程、更年期健康讲座、盆底康复训练计划课程;针对儿童及其家长的儿童喂养与早期教育课程、母婴健康素养培训、血液病儿童的“生命小战士”活动、肾脏病儿联谊活动;针对孤儿院、福利院的定期体检和上门服务,针对幼儿园的上门健康体检、健康员培训等等;令记者眼花缭乱,几乎在医院就诊的每一个专科人群都有可以参与的健康教育项目。不用说,宣传资料的发放与接受培训宣教的参与者又是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难怪该医院2010年的门诊量就超过了150万人次,目前日均门诊量更是高达5000多人次。
谁也不难想象,这样脚踏实地的宣传,受众会远远比媒体的大体量夸张性轰炸来得要多,来得要好,这样开展的社会公益性活动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医疗服务目标,更有其良好的社会宣传效应。这也就不难理解,这家医院实现了慈善医疗与公益活动的并行不悖,从而发挥良好的社会传播效应,最终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而背后的原因就是他们做事情的立足点真正是社会公众的利益!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问题,其本质是与我们古老医学传统一脉相承的,是扶危济困和关怀病患的医学精神的时代体现。在新医改政策要求回归公益性的大背景之下,这对很多的公立医院将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医院经营:质量与安全
“医学精神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即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我们不仅要强调医德,也非常关注提高医术,社会公益性离不开这两个方面。”
记者采访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与医院的几位院长座谈。当记者论及观感,说到“社会公益性是扶危济困和关怀病患的医学传统的时代体现”这句话时,机敏的毛萌院长打断了我们,这位由成都市医管局从四川大学引进的有着丰富医院管理经验的知名院长说起话来,自有一股领导者的洞察力和权威性。
毛院长的话不无道理,医学精神是医者的职业精神,这个职业离不开精湛的医术作为支撑,正如医院是由于医生的出诊箱装不下他的诊疗工具以后才出现的一样,现代化医院里的医生更多要借助高新医疗设备和渊博医学知识,否则再多的爱心和再高的医德对于复杂疾病也是爱莫能助。对于这样的命题,几位副院长把毛院长的发言演绎得更加深入和透彻。
常务副院长郑强向记者提到,医院一直致力于增加投入,购进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和引进高端医疗人才。他举例说,除了目前先进的产科监护系统、新生儿救治病区、现代化的生殖医学中心等很多有特色的诊疗设施和科室以外,医院正在论证引进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诊疗系统,这将会大大改善介入心脏手术和一些复杂的血管造影手术的诊治难题。试想,如果没有这个设备,开展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这样的慈善救助活动将是捉襟见肘的,服务质量怎么可能好?
在座的刘德顺副院长和胡显良副院长,则分别从质量和安全角度向记者介绍了医院不遗余力促进医疗质量改善和确保医疗安全的种种做法。
就记者对医院的了解,多数医院都会建立很多制度和监督落实措施来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实现对患者较为充分的知情告知和知情选择,严禁大处方、大检查、回扣药等等,防止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家医院也不例外,所以我们不提也罢。给记者印象很深的,倒是另外一件他们不顾“市场规律”而开展的以医学职业精神为导向改造急诊服务的案例。
根据刘、胡两位副院长的介绍,急诊科原本是一个收入很好的科室,因为它的业务是围绕急诊病人开展各项诊治服务的,而该医院急诊科每天几乎都有数百名患儿就医。不过,这些患儿大部分都是和日常儿科门诊一样的病人,真正急诊的患儿很少,如果急诊科长期以开展普通患儿诊治为主,其急诊急救的功能就会弱化,甚至难以承担急救任务。医院针对这种
情况,反复和急诊科主任沟通谈话(我想两位副院长应该是苦口婆心啊),硬是在急诊科设置了分诊台,把普通患儿分流到门诊或者夜门诊、业余门诊就诊,而留出适当的医疗空间和急救人员,等待数量非常有限的真正急诊病人,然而就是这些个真正承担急诊任务的医护人员,他们所挣得的急诊收入,平均下来连他们每天的日常三餐费用都不够。
记者感到惊讶,所以印象深刻。显然,这是个从经济上很不划算的改革,大大违背了“市场规律”的原则,但是它恰恰突出了急诊救护的职业需要,能够确保需要急诊急救的患儿和孕产妇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这才是真正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措施。前面提到的那位急诊科主任,事后谈起这项改革时汗颜地自称“庸俗”,因为他最初考虑的是急诊科工作人员的收入怎么来体现。不过,令记者更为叫好的是,这位想通了的急诊科主任,事后硬是叫人把急诊科大门外面的空地给自动管制了起来,他不允许非急诊救护车辆停放,因为他要维护一个急救病人和车辆到来的绿色通道!
多么生动感人的案例啊!多么值得钦佩的一群医者啊!这就是社会公益性,放弃利益的诱惑,专注于解决危急、缓解苦痛,宁愿收入微薄,但绝不放弃职业精神。细心的读者,您是否能够体会?!
其实,几位院长谈到的案例还有好多,比如完全按照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实施医疗流程再造,完善科室医疗和服务的环节,实施药品、检验标本、医疗物资、后勤服务的中央运输;比如整合小儿心脏内外科资源,成立心脏中心并建设现代化的心脏监护室;比如大力改善新生儿、危重患儿和妇产科重危病人的监护设施和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等等。但是这些改革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都过于复杂和难于理解。记者只想告诉读者的,是这样一个基本的道理:越是改善服务,突出危重疾病的救治,对于医院来说,就越是需要更高的运行成本。
这是一个现代医学的悖论。在过去几千年里,医学技术远不够发达,人们依赖草药等天然药物和简单的外科技术来诊治疾病,以至于人们常常嘲笑医学的落后与无能;但是近百年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具有了更大的权威,以至于病人的诊治过程被分解为解决一个个生理问题,病人被客体化和对象化,然后被修理、改造和调控。所以医疗成本不断上升,技术越来越精准,但是要怎样才能平衡各种现代医学技术与患者被关怀被同情的需要,使医疗成为一种可负担的、具有人情味的服务呢?这将是现代医学要长期面对的难题。
当然,对于公立医院来讲,负担医疗成本越多,越能体现其社会公益性,但是这势必要妨碍医疗技术的发展,要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看来,过分地追求社会公益性对医院也会造成损害,最终还是会影响到患者的利益。这样的思考把院长们的话题引向了更为深远的医学精神的探求之中。
探索发展:人本与战略
“这个问题太妙了!这把我们带到了如何实现医院社会公益性的更高层面。”毛萌院长以她学者型的思考回应着记者的提问,看得出来,她喜欢迎接挑战,对疑难的问题有着天生的探索癖好。
接下来,这位院长向记者侃侃而谈她的社会公益之道。她认为,公立医院是实现社会公益性的载体,医院要正常运转和发展需要基本的成本与收益平衡,如果收支不平衡,医院会开不下去的,所以亏损部分一定是要由政府财政税收来承担的,从这个角度讲,可以理解为政府是公益性的主体,它通过医院来体现对老百姓的公益性服务,医院是一种公益性的手段和途径。
就她这家医院来看,公益性服务做得越多,医院的成本负担其实越大,特别是该院妇女儿童专科医院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要开展更多的预防性、保健性的服务,这些项目基本上是要政策性亏损的。医院之所以有动力做,是基于医德和责任的考量,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从
事社会公益活动所带来的良好社会声誉,可以吸引更多患者就诊,从而在数量上对医院公益事业的亏损作一些弥补。
在这种状态下,医院的医务人员常常面临很大的困惑:一方面工作非常繁忙,一方面收入不高,难以与其工作量和劳动强度相匹配。所以医院常规性的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地把遵守医德作为工作考核的重点,制定详细的制度和措施来杜绝医务人员的诱导性医疗服务,防止损害患者利益。
但同时,医院也从人本关怀的角度,多方面为员工创造增加收入的渠道。最近,该医院就针对一院四院区的实际情况,鼓励医务人员特别是具有高级职称、高级学历的员工把业余时间、公休时间等利用起来,在不同的医疗院区内“多点执业”,以承担更多的医疗服务来促进员工增加收入,确保医务人员维持较好的收入水平,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实践社会公益性,的确面临很多挑战,但我们责无旁贷,因为我们是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我们有政府的支持;而且我们还在谋划更大的公益性服务实践。”毛萌院长信心十足,按照她的设想,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要努力建成为一张城市名片;他们正在酝酿更为宏大的国际化大都市妇幼健康服务支撑体系架构,“我们将以先进的管理,顺应医疗行业整合与细分的发展大趋势,借助当今发达的物联网信息技术,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创造独具特色的大型中心城市发展妇幼健康服务的新模式;构建一个覆盖全市所有妇幼健康服务提供机构和妇幼人群的巨形网络,真正实现分层级、标准化、可及性好的妇幼健康服务,为确保未来成都市妇幼健康指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等关键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做出最大贡献!这是成都市新医改赋予我们中心医院的最重大责任。”
“这将在更高层次上实践医院的社会公益性,因为我们将承担更多、更复杂的预防保健和科研教学服务。社会公益性将是贯穿我们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一条生命红线。”
采访结束了,毛萌院长的这一席话还回荡在记者的耳畔。是啊,医生依靠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赢得病人的信赖,医院则要靠优质社会服务带来的良好声誉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医学绝不仅仅是个用来谋生的手段,它更是一项需要人们孜孜以求的事业,身在其中的医者,更大程度上应当是超脱于物欲和私念的精神富有者。从荧荧细节到宏图大略,医学精神一以贯之,这也许就是这次采访带给我们的最大感悟。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抬头注视桌上的台灯。台灯是能够照亮的,这家医院就如同一盏台灯,他们所开展的种种公益慈善服务,不管是公开的还是隐形的,都如同这台灯的缕缕光芒,它必然会照亮更多的医院昂然前行,一起来探索和提升社会公益的职能,它必然会照亮医务人员追求崇高医德和精湛医术的深厚品格。
让我们祝福这些医生,祝福这家医院吧,是他们使医学精神更加圣洁和崇高!记者则更愿意以本文开头的这段纪伯伦的诗句来奉送给这个医院:“......他们的给予,就像远处山谷中的桃金娘将香气吐入空中......”
第五篇:小班美术“烤面包”(陶圣洁)
小班:“烤面包”(重点领域:美术)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对红、黄、绿、紫四种常见颜色的认识,感受色彩的美。
2.技能目标:大胆选色,学习习近平涂的方法与蘸色的技巧。
3.情感目标:体验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教具:兔妈妈头饰一只,自制烤箱一只,围裙一条。
2.学具:人手一张铅画纸(剪成各种面包形),黄色、棕色油画棒,红、黄、绿、紫颜料、水粉笔,抹布。
活动过程:
(一)讲述小故事,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兴趣。
1.教师以兔妈妈身份讲述故事内容。
(二)教师示范 ──“烤面包”。
1.先卷起袖子,取出白色面包。
2.教师介绍“果酱”,引导幼儿认识颜色。
3.涂“果酱”示范蘸色、平涂的方法。
幼儿:边倾听边观察教师整个制作过程,并领会操作要领。
4.把涂满“果酱”的面包合上,放入烤箱,烤面包。
5.展示面包。
教师:好,我的面包烤好了,闻一闻,好香,尝一尝,脆脆的,打开面包,兔宝宝们看看,噢,里面全是果酱了,真好吃。
(三)幼儿动手“涂果酱”,“烤面包”,教师巡回指导
1.询问幼儿放了哪些“果酱”,巩固对常见颜色的认识。
2.提醒幼儿蘸色时刷子要舔一舔,用好了要放回原瓶中。
3.提示幼儿把面包烤得黄黄的,又有点焦。
(四)展示幼儿的“烤面包”,请客人“品尝。
1.提示:面包烤好了,闻闻看香吗?掰开面包看看里面是否全是“果酱”?
2.引导:请小兔子们告诉客人:你涂了哪些果酱?并请客人们品尝你烤的面包味道怎么样。
(五)活动结束:幼儿自由地展示作品,并请客人欣赏、品尝面包,享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里投放橡皮泥,让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制作各种口味的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