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谈读书的收获(5篇)

时间:2019-05-14 12:1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谈读书的收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谈读书的收获》。

第一篇: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谈读书的收获

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谈读书的收获

在动笔之前,我反复思考着,到底该写些什么?并不是因为没看过书而写不出来,而是看了一些了,反而不知道写哪一本好了,本人虽爱好文学,却没有很深的研究,要对某一本小说写三千的感想,估计我会“难产”而死,我觉得话在简不在多,否则就是东抄西抄,废话连篇凑字数(正如现在所为),我并不想应付,也不想随波逐流,我觉得文学应该自由,精炼,真实,创新。所以我打算多写我的个人读书心得,写我最真实的感受,我不想局限于某一本小说或者某一位作者,我想表达的是我对读书的理解,于是我会将我的日记摘入,我想这应该会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了吧。

我想先说说巴金的《家》,因为我非常喜欢这本小说,我第一次读它却是在去年的六月份,虽然恰逢期末考试,但我依然熬夜看书,那真的叫爱不释手啊!然而时间毕竟过了一年了,我无法再表达当时的心情,好在我的日记里留下了一些文字,我现在把它摘录下来吧:

“我很早就听说巴金的《家》、《春》、《秋》了,可是我没想到它可以这么震撼我的心,我迫不及待的沉醉在书里,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家》看完了,这是我最疯狂的一次,也使我空虚的心再次得到久违的满足,这也许是我嗜书的一个原因吧。

毕竟我是个浅薄的人,无法从巴金老人家那里领会多少深刻的东西。我想,好的书不是让每人都能读懂一样深刻的道理或是把道理藏得没人能懂,而是不同的人去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时候读也会有不同的体会。

书中人物特点很鲜明,比不上《红楼梦》那样细腻,但每个人的心理刻画的很透彻,我的心从头到尾让一直揪着,不曾落过。觉新是一个凡事顺从的“作揖主义者”,他和梅的悲剧一直牵引着故事的发展;而我从觉民和琴身上似乎看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影子,还好他们最后胜利了,但似乎还没有;觉慧是一个激进分子,他“超前”的思想在阴暗的高公馆里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而又是那么温暖人心,而我一直没读懂他的爱情,新旧思想的冲撞使得他的心翻腾不已,一个小世界,一个大世界,他看的很远,很远。鸣凤是一个事先安排好的悲剧人物,我知道作者是故意的,我知道巴金你是故意的,正是这个“故意”让我忍不住哭了,林黛玉也是这样委屈的走的,昨晚看到鸣凤投湖时忍不住在网上发了说说(相当于微博)“一想到凤鸣,心口就不觉地疼,或许,觉慧找到了她又能如何?幸福的人啊,你永远不懂那个时代的痛!今夜难眠”,结果把鸣凤说成了凤鸣,或许是我不觉地希望她成为一只凤,把心中的期待勇敢地告诉那个曾在梦里保护她的人„„

很多话想说,但我还是留着吧,或许不说会好些,在书中我真切感受到了军阀混战时代的恐怖,有感于今天的幸福,最起码,最起码我可以自由地追逐梦想,最起码我可以光明正大地爱,最起码我可以保护我的爱,而这些,在当时是没有的。我不知道曾经读过这本书的人有什么感想,但我真的很喜欢它,似乎每次读完一本书我都会这样,只是这次我把心情写下来了,那种释怀,感觉很好!”

在这本书里,我感觉到处都有我的影子。作为长子的觉新事事都在退让,他以为他的牺牲可以换取家庭的和睦,他这样的软弱真的很让人生气,可是想一想,我自己小时候也是一个软弱的人,不敢和喜欢的女孩子说话,记得小学毕业的时候,一直没胆子和她照一张相,这让我后悔了很久。当然,觉新和梅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更多的时候我发现我更像觉慧,他和鸣凤的爱情更让我想起我的初恋,当一个人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的时候,便觉得恋爱的两个人以及其有关的东西是一个小世界,其外的东西便是一个大世界,这两个世界发生碰撞的时候内心便纠结起来,让人头疼。爱情是一种很复杂的感情,我是说不清楚的。

我曾经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些经过繁复思考蕴含作者的情感的故事,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我是这样理解的,读完一本书,就仿佛走过一个人生,因为我们这一辈子只能走一条路,所以对于未选择的人生充满着好奇,书,带给我们人生的充实,满足我们叛逆的心思,读《誓鸟》,它告诉我们在遥远的地方有一种习俗叫天葬,告诉我们南洋的深处埋葬着多少故人的悲伤,读《随想录》,我们可以了解到文革的十年是怎样一种荒唐,我们可以反思面对错误我们是否能够只选择忘记。作为一个工科学生,我庆幸我能读这么多故事,真的难以想象如果这辈子只看电工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等这样的书会是多么的寂寞。我很羡慕那些常常读书的人,他们真的很幸福;同时,我为那些到图书馆只是做题目的人感到遗憾,而我,恰好是一个既幸福又遗憾的人。

很多时候,很多人,都会觉得我是好人,那也许是因为看过了太多的故事,看过太多的遗憾,以至于现实的选择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不舍得让它再化为一出悲剧了。人性的善恶,不正是从书中的故事里所领悟到的吗?气质,气节,气量就好比一个人的财富,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我理解为书是矿藏,矿藏有铁矿铜矿金矿之分,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心是不一样的,收获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读书,自然就没有收获,正所谓“开卷有益”如是也。

但是,不能为了收获而去读书,读书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没有杂质的,是纯净的,太过于功利化的读书却是另外一回事,我从来都把读书当成一种享受,所以我才喜欢读书,每次看完书总想写东西,可惜没有那么多时间,但憋着又难受,就像一桌子的好菜,吃完一份,马上就想吃第二份,可是来不及消化,总是撑得好难受。

有一次看完书后不假思索地写下了这些话:

“很久没有这样沐浴心灵了

也许算不上什么高尚的事

只不过看几本小说而已

也许人们无法知道这样的故事到底有什么价值

我很反感现在的人所谓的价值

以我的观点

那就是一次心灵的沐浴

人有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右心房

只有常常清理,才会通透明亮

好比吃苦瓜

一开始是苦的,后来才慢慢感觉到甜

也许根本感觉不到甜

但甜,确确实实是发生了

现在吃了好几口苦瓜

来不及消化,只觉得心里万般地沉

也许要好久才能恢复

但同时,甜也会好久才消失。”

最后谈谈这一个月来的收获吧。我是有许多遗憾的,鲁迅、矛盾、张爱玲、曹禺的书我看的不多,却听了您讲了很多,此乃一遗憾;沈从文、巴金的看了一些,却因为熬夜看欧洲杯而错过了那节课,此乃又一遗憾;一个月的时间太短了,还意犹未尽,老师讲得这么有趣,若是能去百家讲坛细细地讲一遍就好了,此乃最大遗憾。

另外,我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的文学发展感到非常痛心,简直就是空白,还好有港台这两片特殊的地方让文学得以生长,但无论如何我都感到非常惋惜,许多的作家在49年后都无法写出好的作品,这实在值得我们反思,现如今的教育方式能否培育出文学大家也还是个问题,虽然我无法动摇中国的教育制度,但至少我为它的现状感到担忧。

在课堂上我深深感受到我读的书太少了,原来还有那么多的好书没看过,不过我也正在努力着,我打算好好利用大学的时光多看些书,决不能荒废,虽然我不具备成为大师的实力和潜力,但是我有那样的“野心”。

老师您不仅对中国文学有很深的见解,而且知道很多作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一半讲经历,一半谈作品,实在是有趣极了,我感觉交大这样的工科学校太缺这样的课了!我喜欢这课!

第二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欣赏3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欣赏》课程论文

学院:经济学院专业:公管103班姓名:杨娜娜学号:1002010106史铁生《我与地坛》之鉴赏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从被截了双腿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思索的结果,文章中作者把地坛作为寄托与发泄情感的地方,饱含了作者面对厄运时的人生感悟,以及对生命目标的探寻和对伟大母爱的讴歌,鼓励人们善待生命,语言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文中处处洋溢着对母爱的赞美和对生命本质的思索,我不得不被这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所折服,《我与地坛》实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当“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这个残酷的事实降临到一个正是青年的人身上时,那是需要莫大的勇气才能欣然接受的,而史铁生也是一样,因为正处这个年龄的生命总是绚丽多彩,他们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对梦想的执着,和对生命火一样燃烧的激情。然而史铁生却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直到来到这座早已废弃的古园——地坛,从此,这里便成为了他精神的栖息地,他倾听心灵的声音,感悟生命的真谛,最终使其内心的希冀和不舍的探索得以完成。

《我与地坛》一是号召人们感悟生命的意义,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同时就获得了坚强 活下去的自信;二是讴歌伟大的母爱,母亲的爱是一种艰难、坚韧而毫不张扬的爱,也正是这种沉默和深厚的爱使作者读懂了母亲,使作者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和经验储备。下面我就此从两个角度即内容和形式谈及自己的欣赏感受。

首先,文章结合景物描写,如以“门壁上淡褪的朱红”来表现地坛沧桑的历史,写“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表明即使短暂平凡的小生命也能创造辉煌。再如写“那些苍黑的古柏”,“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着微苦的味道”的落叶,都表现了作者热爱生命、坚强不屈、顽强乐观的生存意志。“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的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此中景色描写成功渲染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把儿子思念母亲的痛苦写得如此深沉悲哀。

再者,文章意蕴深沉,语言朴素生动,却极富哲理性。如“死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它告诉人们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应该乐观面对;又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它又告诉我们生命

充满劫难,而苦难的人生也能够活得灿烂。

最后,文章以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结构,深刻地展示了作者走出残疾阴影的心路历程。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以景物描写为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去地坛是为了逃避现实,作者思考了关于死,为什么要出生和怎么活的问题;在第二部分中作者着重回顾了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和干吗要写作的问题,最终作者找到了答案。两部分内容看似不相关,却在不同的层次上突出了相同的中心,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作者寻求了生命的真谛,即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应该顺应自然。

其实不然,人活着,有了一个梦想,有一份信念,有一份执着,便有了前进的动力。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的生命,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握,尽管前行路上荆棘丛生,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我们应该懂得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热爱,眷恋生命,并不断探索,实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篇:一句话谈读书收获

第三次读书交流活动

一句话谈读书收获

前言

经过一个学期的读书,学生们都收获了什么呢?左思右想下,发现用长篇大论反倒落了空处,不如用一句话总结来得实在。我要求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一下这个学期读书的收获,学生的反响强烈。现将学生的发言总结梳理如下:

1、读书让我知道了课内知识远远不够,还需要学习大量的课外知识。

2、我收集了很多好词好句。

3、我认识了很多名人,知道了很多名言。

4、每当我读起名人传记的书,就会感受到伟人的魅力,去自动学习伟人的精神。5、读书可以提高我的写作水平。

6、知道了书是陪伴我们成长的营养品,是陪伴我们的朋友。

7、我懂得了许多名言的含义,我要学习名人的不朽精神。

8、我知道了毒品是十分有害的。

9、我积累了很多好词,并且我还知道了我们不仅靠吃饭长大,还靠读书长大。10、书是无止尽的,下学期我还要多读书。

11、读书让我增长了课外知识,提高了写作水平。

12、我知道了许多科学的奥秘。

13、我积累了很多精彩的词语,并在作文中加以应用。

14、我明白了“逆水行昼,不进则退”的道理。

15、书是陪伴我终身的好朋友。

16、我积累了许多名人名言,好词好句。

17、我读了知道了很多杰出的将领,如郑成功、巴顿等。

18、我了解了许多伟人的故事和以前的历史知识。

19、我收获了许多历史知识,感受到了遨游书海的快乐。

20、我懂得了做每件事之前要想清楚。

21、我认识了许多尊敬的老师,如鲁迅、冰心„„

22、学习到了许多古诗词,并了解其意思。

23、我明白了赌博是很坏的行为。

24、我学习到了许多写作手法。

25、我终于理解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26、读书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27、我不但学习了课内知识,还学习到了很多有趣的课外故事。

28、我了解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道理。

29、读书让我知道了“看书不思考就等于吃饭不消化”的道理。

30、读了华盛顿的传记后,我明白了人要诚实。

31、我懂了“不知不是不耻,不学才是羞耻”的道理。

32、我懂得了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33、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不懈。

34、不学古代的文化知识,就无法成为有学问的人。

35、我懂得了很多人生大道理,如人要诚实守信。

36、读死书不如不读书。

3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8、书,让我快乐地拥有丰富的知识,我以后要读更多的书。

39、书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东西。

40、我知道了古代战争的模样,中国的被侵略历史,以及赚钱的方法等。

第四篇:《英美文学名著欣赏》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名著欣赏》教学大纲

学时学分

适用专业课程性质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外国文学名著欣赏》是专门为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旨在帮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了解英美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以及英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具体体现。同时,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文学的角度了解英语语言发展概况及英语语言表达的各种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目的语的感性认识,掌握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培养跨世纪综合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的传授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文学思潮流派的基本内容以及演变情况,对英美文学各个发展阶段主要作家的生平、创作道路、主要作品、思想、艺术特点、成就及意义有一个宏观的了解。通过对不同题材及体裁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 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自学欣赏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 提高。

三、课程内容

英国文学部分美国文学部分

第一章 中世纪文学第一章概述

1、中世纪文学

1、美国文学的发展

2、乔叟——英国文学之父及其《坎特伯雷故事集》

第二章 前浪漫主义时期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前浪漫主义

1、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

2、华盛顿 欧文及其作品

2、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3、培根及其作品第三章后浪漫主义时期

1、后浪漫主义

第三章浪漫主义时期

2、霍桑和他的《红字》

1、英国的浪漫主义

2、罗伯特 彭斯第四章现实主义时期

3、华兹华斯

1、美国的现实主义

2、马克 吐温及其作品

第四章 维多利亚时期文学

3、欧 亨利及其作品

1、历史背景

2、简 奥斯丁及其作品第五章现代主义文学

2、狄更斯及其作品创作

1、美国的现代主义

2、海明威及其作品

第五章 二十世纪英国文学

3、菲茨杰拉德及其作品

1、现代主义

2、现代派小说

3、劳伦斯及其作品

四、课程时间安排

该课程总学时为32节,其中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各占16课时。英国文学部分安排如下:第一章——2节;第二章——4节;第三章——3节;第四章——4节;第五章——3节。美国文学部分安排如下:第一章——2节;第二章——3节;第三章——3节;

第四章——4节;第五章——4节。

五、必要的说明

1、课程英文名称:An Apprecia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2、主要教材及参考书:《英国文学史》,陈嘉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英国文学选读》,杨岂深,孙铢编,上海译文出版社。《英美文学选读》,桂扬清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美国文学教程》,胡荫同,刘树森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

1、什么是鲁迅气氛? 《在酒楼上》通过那些具体内容酿造了“鲁迅气氛”?鲁迅通过“吕纬甫”的形象展示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何种思想情绪与状态?

(1)鲁迅气氛指的是鲁迅的精神气质在小说里的折射。是二十世纪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现实之痛与未来之思,是一种孤愤,索然,凄清和漂泊感,也是一种求索的坚韧与不息。

(1)《在酒楼上》通过三个方面酿造了鲁迅气氛:

其一是通过吕纬甫和我的两种不同调子的叙述,展示了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反思,批判,求索,坚韧;

其二是环境的描写,包括小说开头关于s城的环境,废园中的景色,老梅,山茶花,等描写;

其三是鲁迅叙述吕纬甫的经历时特有的外冷内热风格,吕纬甫在无聊的迁坟,吃荞麦背后所包蕴的手足亲情,浓浓的人情味。

2、《铸剑》中有哪两种叙述调子?《铸剑》通过那些具体情节表现了批判的主题?

(1)鲁迅在这短文字叙述中始终采用了两种语调:悲壮与嘲讽此起彼伏,最后推向嘲讽的高峰。昏庸的统治者,愚昧的百姓形成了更强烈的嘲讽效果。(2)《铸剑》的这段文字包括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大出丧的狂欢”三个情节,三环相推把嘲讽与荒谬的主题推向极致。用生命向一群愚蠢、无能的官吏复仇,复仇的行为也随之走向愚昧。这是这段文字的寓意所在。

3、分析《纺纸记。楔子》及其它《菱荡》《桥,灯笼》、《莫须有先生传》等四个片段的语言特色。

(1)《纺纸记。楔子》的语言犹如好戏连台,胡言乱语,白日说梦,信马由缰,一切语言皆成风行水上,起落无痕。西方小说的现代手法,中国古典文学的笔调于一炉后的格调。如:大凡做文章必须切题,文不对题。。。只是喜欢撒野罢了。

(2)《菱荡》是一篇没有故事而只有单纯意境构成的小说。小说的语言及其精练,具有唐诗绝句的简练与洗练,表现了明显的受到中国诗词影响的特点,诗意盎然、淳朴恬静是它的语言风格。

(3)《桥,灯笼》的语言具有古典,极端俭省的特点,充满诗意与跳跃的语言表达了人物的心象,这是一种心绪的象征。

如:琴子答,眼睛依然没有离开灯火,————忽然她替史家庄唯一的一棵梅花开了一树花。。。等(4)《莫须有先生传这一回讲到三脚猫》是废名另辟“奇涩”蹊径语言的表现,整部小说不仅诗意淡出,而晦涩、繁琐。这里诗人已没有诗话的单纯美,有的是作者的人生感慨与絮语。唠叨不休,冷漠与嘲讽是这篇语言的特点。

4、释“社会剖析小说”的概念。请按吴老太爷下船进入市区的顺序说出吴老太 爷的都市感觉,及这段文字对小说主题思想的象征意义

(1)所谓社会剖析小说是指以理性分析的创作方法,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维度,从典型环境中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的情节中凸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小说。

(2)社会剖析小说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人物阶级身份明显,二是情节的展开与时代社会的进程紧相联系,反映作者对时代与社会重大问题与事件的态度与思想。

(3)吴老太爷的都市感觉: 这段文字分三层次描绘了吴老太爷对都市的拒绝,刺激,再拒绝,再强刺激,最终彻底崩溃的状况。

从吴荪甫不耐烦的说到他坚决拒绝了和儿子的妥协,亦概有十年之久了。是第一层,这是吴老太爷初入上海的精神拒绝状态。

第二层从虽然此时开始到好像塞上辣椒。这是上海的灯光与建筑对吴老太爷的刺激,上海的色情诱惑对吴老太爷的刺激。

第三层从此时交通的灯光换了颜色到有什麽异样。这是集中描写吴老太爷的的崩溃。

这段文字通过吴老太爷到上海先是感到刺激,拿出《太上感应篇》抵制,然后遭到强烈的刺激最终猝死的描绘。

寓意了以吴老太爷为代表的旧封建地主阶级的结束,象征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新的历史的开始。

5、《边城》通过哪些内容展现了诗化小说的特点?

《边城》的诗话小说特点是;以舒缓的节奏,细腻的描画,清丽的语言,构建了悠远、简朴、原始的神化世界,以提纯净化的人性美,环境美歌颂原始的、醇厚的自然生活,反衬现代都市生活的病态和丑恶。

6、为什麽说《骆驼祥子》文本对“祥子”和“车”的描写是诗意语言? 对祥子与车的描写的诗意;

(1)环境与背景的层层造势(2)直叙与抒情交融

7、分析《梅雨之夕》“我”与“姑娘”邂逅的心理过程。

写主人公在梅雨之夕与一位不知姓名的少女的“奇遇”下意识接近这少女,开始是目光相遇时的局促,然后用雨伞荫蔽着送她在雨中行走,途中怕两人的熟人看见,怕自己的妻子看见,以及误以为是初恋时的女友,最后为雨停办手而惋惜,回到家中向妻子隐蔽了“奇遇”的实情。小说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对话也不过简短的四五句。主要写了“我”对少女的留心,关注和同情、怜悯,以及内心里的缠绵之情。

8、分析《呼兰河传》独特的叙述视角。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使用了第一人称的成人和童年互相融合的叙事视角,儿童视角是小说的显著特征,给小说带来显著审美效果。9《倾城之恋》的“传奇”色彩是通过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1)见面的传奇,不会见面的范,白二人见面了(2)恋爱的传奇,不可能谈恋爱的范,白二人谈了(3)结局的传奇不会有结果的结婚了

10、如何理解《倾城之恋》中“城”与“墙”的意象?

(1)“城”象征着“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理想境界。

(2)“墙”有多重寓意:既是两人婚姻的现实阻隔,又是时空的停顿,又是暗示未来传奇姻缘的凝固载体。

11、结合《故里三陈》具体谈谈汪曾増祺小说刻画人物的散文化特征。小说散文化:指将散文的特地引入小说,又不改变小说的特质(1)重气氛描写,看重风俗描绘,使小说结构松散(2)写小人物平凡的生活,使小说情节散漫

12、《棋王》作者把“吃”与“下棋”放在一起写有何用意?

“吃”是物质需要,“下棋”是精神追求,两者构成生命的现实性整体存在,共同塑造出一个具体的王一生。

在作品发生的苦难时代,“吃”的缺乏与“下棋”一道成为生命的考验,“吃”向人的精神层次的渗透与拓展,是对苦难的超越,对自由的或求,从而与“下棋”获得一致性与同在性。

13、《透明的红萝卜》表现了一种何样的文化氛围?它与其它作品的乡村基调有何不同?

《透明的红萝卜》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奇特的想象与神奇技巧构造了一幅荒凉,粗糙,苦难残酷,动荡年代,扭曲人性,悲惨命运的乡土苦难图。这幅图景既有苦难的悲凉,也有红萝卜的光亮,冷漠的坚韧与执着的追求是它特有的文化氛围。

与其它乡村基调不同的是:莫言的小说没有东方传统的牧歌情调,一反和谐宁静,温馨,安详的基调,悲凉,苦难是它的特色。

14、为什麽说《纪实与虚构》可以称为 “自传性”小说?(1)个人经验的虚构,是作者个体感悟及存在体验的虚构(2)对虚构行为的纪实性呈现,创作主体语言进入小说

15、《纪实与虚构》中的“纪实”与“虚构”具体指的是什麽?

(1)“纪实”是指作者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往事与经验,是作者心灵的写实。这种纪实无疑是作者生存境域的具体展开,以及由此而发的真切的个体感悟和存在体验。

(2)虚构是指纪实境界中寻求生命本真的一种失落与茫然,一种反讽与悖论,一种不断追求中的消释与结构。

(3)“纪实”以“虚构”为终,而“虚构”本身即为“纪实”。如果说“纪实”消解了人生存在的意义的话,那麽“虚构”

则试图对被解构的一切予以重建。虚构在孤独的纪实背景上展开,他以现实的纪实作依凭最终把现实中的线索经想象系统化、实体化了。

16、分析《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特点,并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谈谈。

(1)叙事上的主要特点是运用对白。用对白来交代叙事背景、故事情景和结构转换,也用对白来呈现人物的特征、性格和行为,对白成了叙事本身,离开了对白,叙事就不存在了。(2)大量的重复(3)语言冷酷、残忍

17、《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人物对话造成了“重复”感觉,谈谈这种“重复”的效果。

(1)强调时代特征及社会特征(2)强调话语中所表达意思的主题(3)强调生存现状(4)强调时空的转换

18、《春之声》的结构方式是什麽?

《春之声》的结构方式是以岳之峰春节回家探亲坐在火车上所见、所想的意识流动为小说的主要内容,以火车上的时间与空间包容岳之峰大半生的人生历程。是意识流小说的结构方式。

下载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谈读书的收获(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谈读书的收获(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文学名著简介

    中国文学名著简介(2) 世说新语 ——清言之渊薮作者介绍 刘义庆,字季伯(403-444)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

    中国文学名著读后感

    胯下小儿 自有红楼以来,论者多多,大都对宝黛爱情称颂有加,对宝钗小姐也偶有赞词,独对王熙凤女士视若“最毒妇人心”的典型带表,小子专喜打抱不平,且言上两句,中国文学名著读后感。......

    谈收获

    谈收获 这学期要结束了,我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学习上,认识了很多新字,还学会了多位数的加减和多位数乘除一位数,学了很多科学知识,美术也有进步;体育跳绳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们......

    西方文学名著和文化欣赏(精选5篇)

    [键入文档标题] ——《西方文学名著和文化欣赏》作业 Fanqi 2011/11/23学院:核自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姓名:范琪 教师:周毅老师 学号:200906010212《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文学名著精彩描写欣赏 眼睛

    文学名著精彩描写欣赏:眼睛 [灵动的眼睛] 她的眼最好看,很深的双眼皮,一对很亮很黑的眼珠,眼珠,眼珠转到眶中的任何部分都显得灵动俏媚。假若没有这一对眼睛,她虽长得很匀称秀气,可......

    2015文学名著读书心得(精选五篇)

    2015文学名著读书心得 第1篇:文学名著读书心得体会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性闪得还亮的智慧,是我们到了一百岁还忘不了的信念。 就像这段话一样,文......

    外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

    外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 一、我已阅读的外国文学书目 1、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2、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3、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4、海明威《......

    世纪中国观后感

    不屈的中国——《世纪中国》观后感近来观看《世纪中国》,感慨很深。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将军当天向全世界通电,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在东北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