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复习教学案_20120501012529812

时间:2019-05-14 12:5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八章复习教学案_201205010125298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八章复习教学案_20120501012529812》。

第一篇:第八章复习教学案_20120501012529812

第八单元 复习教学案

知识脉络图

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有关使用铁器时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避免接触干燥热空气 B.不能盛放盐酸 C.不能盛入硫酸铜溶液 D.避免接触潮湿空气2.生铁和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会留有残渣,残渣的主要成份是()

A.铁B.碳C.氧化亚铁D.三氯化铁

3下列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A.硫酸铜、胆矾、CuSO4·5H2OB.铁、生铁、Fe

C.乙酸、食醋、CH3COOHD.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

24.下列叙述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花四溅B.铁在1535℃时变为铁水

C.铁投入盐酸中,有气泡冒出D.铁投入硫酸铜溶液有铜析出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盐酸除铁锈

C.氢气用于充探空气球D.用钨作灯泡中的灯丝要使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含有相同质量的铁元素,则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的质 量比是()

A.3∶2B.1∶1C.30∶29D.29∶42

7. 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小明同学用一种试剂揭穿了他。小明一定不会用的试剂是()

A.硫酸铜溶液B.硝酸银溶液C.盐酸D.硝酸钠溶液

8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盐酸 ③氢氧化钠和 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9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

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B.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D.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10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铜属于化合物.B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C.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D.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1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A.FeO、Fe2O3、Fe3O4、FeS2B.FeS2、Fe2O3、Fe3O4、FeO

C.FeO、Fe3O4、Fe2O3、FeS2D.FeS2、FeO、Fe2O3、Fe3O

412把锌片放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溶液的质量增加且无气体产生的是()

A.硫酸铜 B.硫酸镁 C.硫酸 D.硝酸银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的是()

A.用胃舒乳[Mg(OH)2]治疗胃酸过多:Mg(OH)2+ H2 SO4 = MgSO4+ 2H2O

B.实验室制备氧气:2H2O2 = 2H2O + O2↑C.用盐酸除铁锈:FeO + 2HCl = FeCl2 + H2O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 + 6H2OC6H12O6 + 6O214、某工厂的废渣中混有少量的锌粉和氧化铜(其他的成分不跟酸反应),这些废与废盐酸

接触时会形成污水,产生公害。若向污水中撒入铁粉,且反应后让铁粉有剩余,则此时污水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A、Fe2+、Cu2+B、Cu2+、H+C、Zn2+、Fe2+D、Zn2+、H+

15.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Fe和Cu B.Cu和Ag C.Ag D.Cu

1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NaOH→NaClB.Fe2O3→Fe(OH)3C.HCl→CuCl2D.CO2→CaCO

317.下列除杂质所选用试剂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B.用适量稀硫酸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C.用浓硫酸吸收O2中的CO2气体D.用稀盐酸除去Fe2O3中的CaCO3

18.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NaOH溶液治疗胃酸过多症:NaOH+HCl=NaCl+H2O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H2SO4+CaCO3=CaSO4+CO2↑+H2O

C.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锈迹:Fe2O3+6HCl=2FeCl3+3H2O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 点燃=== 2CO

219、某同学为了探究X、Y、Z三种金属(都不是银)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1)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2)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Ag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X>Y >(H)> ZB.X >Y > Ag >Z

C.X >Y >Z >AgD.X >(H)>Y >Z现有一块合金,其质量为35克,使它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2克,则此合金的组成元素应为()

A. Zn和FeB. Zn和AlC. Mg和AlD. Fe和Cu

21.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下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合理的是()

ABCD

22(1(2)食盐是由构成,铜是由构成,蔗糖是由构成。(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3(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硫酸铝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在从古至今的生产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古代的湿法炼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4分)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以下4种物质:硝酸钾、稀硫酸、硫酸铜、干冰,请用它们(或其主要成分)的化

学式填空。

(1)可用于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除去铁锈__________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_______________

(4)可作为复合肥使用_______________

25.某物质中可能含有碳酸钙、木炭粉、氧化铜、氧化铁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样进行如下实验:

⑴取样,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⑵把足量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里,残存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由此推断:①该物质中一定不含_______;②该物质中一定含________;

实验⑴中肯定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该物质中可能含有_______;为了确定它是否存在,可采用的方法是。26如图所示为炼铁实验装置,按下列要求进行回答: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处气体燃烧时产生______________色火焰。

(3)写出B、C两部分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些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E、F、G为单质。

(2)乙和稀盐酸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甲→E+Y; N→A+D

28某同学晚上帮妈妈做饭,切完青菜就将菜刀放在砧板上,第二天早晨发现菜刀生锈了。问:

(1)菜刀上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2)菜刀为什么会生锈?

(3)为了防止这把菜刀生锈,这位同学应该怎么做

29一包黑色粉末可能由氧化铜、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选择以下部分装置进行实验。

F E D C X,给排尽空气后的盛有黑色粉末的硬质玻璃管⑴小亮用装置B A A 与E连接,关闭弹簧夹

加热。一段时间后,若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判断该黑色粉末的成分是①,写出产生上述现象时,玻璃管内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若黑色粉末不变色,澄清石灰水也不变浑浊,则无法确定黑色粉末的成分。

为进一步确定其成分,小明帮助小亮又进行如下实验:他将干燥的氢气与A中的黑色粉末反应,并检验其产物。你认为他应选择的仪器装置以及连接顺序依次为③(填字母代号),在给黑色固体加热前,应先通入氢气,目的是④。若实验现象为⑤,则黑色粉末的成分是氧化铜;若无上述实验现象则为木炭。

⑵除上述方法外,小强又设想出另一种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再加入过量试剂(填试剂名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的结论如下表

四、计算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做还原剂冶炼得200吨、含铁96%的生铁,需要含三氧化二铁 80%的赤铁矿多少吨?(保留一位小数)

第二篇:古诗词专题复习教学案

2012年春学期中考总复习专题:古诗文赏析复习教学案

【课标内容及要求】 见《盐城市中考说明》 【指点迷津】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中考中不少地区已由客观题开始转向了主观题,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复习时应加强有效训练。

一、复习指要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九年级语文诗词总复习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二、解题指导

(一)客观题解题方法:客观题即选择题,它包括判断、赏析型等子题型,判断选择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命题人有时故意扩大原意,往往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命题人往往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歌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歌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备选项的表述结论,在诗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

(二)主观题解题方法: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子题型,在概括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述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③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④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着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⑤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着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⑥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炼)着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三)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④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另外,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已形成的能力,仔细诵读,品味所给的诗词曲,找出答题的角度,在反复比较、辨析的基础上,推断所求的答案。

【鉴赏与练习】

七年级诗词鉴赏(上)

1、品读唐朝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思想内容】这首诗既写了作者客旅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①新生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亡之时涌现(任何事物不是尽善尽美)。②时序交替,时光匆匆不可待。③黑暗、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九年级语文诗词总复习(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3)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4)此诗

(3)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

答案:

1、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周瑜、李商隐

2、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与此相近的表述即可)

3、杜牧其实是借《赤壁》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3、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练习: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的,他和苏轼、共称文坛“三苏”。“婵娟”在诗中指。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代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 ; 最能体现人间真情和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 ;这首词虽有感伤情调,但词人的豁达胸襟也处处可见,请写出一两个原句证明:________,______。(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答案:

1、2、略

3、A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思想内容】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

6、请阅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按要求答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思想内容】表现对友人深深的同情和关切。

【名句赏析】后两句,面对朋友被贬往荒凉僻远的地方,自己远隔千里,无法相送,诗人只好委托明月把一颗愁心带到朋友的身边,伴随朋友前往贬谪之地,分担他的痛苦。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1)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4)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5)“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

答案:

1、悲苦哀怨

2、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3、B C

4、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5、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闻”、“遥”可证。

七年级诗词鉴赏(下)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思想内容】《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这首诗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也流露出颇为浓厚的禅隐倾向。【名句赏析】

①“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实写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一套弯弯曲曲的小径通向远方,远处花木扶疏,一座禅房在花木丛中若隐若现。②“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出大自然万物和谐的景象,一个“悦”字,“使„„欢悦”,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 使人心中的杂

九年级语文诗词总复习念消除。“潭影空人心”更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③“万籁此俱寂,但余钟馨音”以动显静,以钟馨音响轻轻回荡,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而耳中只有钟磬音,也表现了一心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情怀。(2)请用形象的语言描述

(1)选出下面对《观刈麦》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太长了。形象地写出了劳动人民抢割时的辛苦景象。

B.“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形象揭露出官府对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

C.“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这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反映。

D.这是一首叙事诗,着墨不多,但却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切,历历如画,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2)如何理解诗中“力尽不知热”一句的内涵?

(3)诗中那位贫妇人的言行反映了当时一个怎样的残酷现实?

(4)诗的末六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A

2、不是真的“不知热”,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只得忍着、挺着。表现了租税剥削的沉重和人民生活的痛苦;

3、表现了租税剥削的沉重和人民生活的痛苦;

4、(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思想内容】本词追忆了作者当年在起义军中的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未酬、报国无路的悲愤。

【名句赏析】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作战的目的,也是作者的理想。“了却”二字写得很好,人们通常说“了却心病一桩”,这两字正有这样的意思。现实无奈,终于在梦中“了却”了驱金复国这一宿愿,语中充满意气昂扬的欣慰之情。但梦境毕竟代替不了现实。

【艺术特色】层次鲜明,全词仅十句,却一层一层地描写了抗金战斗生活的情景,展开了一幅幅形象的、境界层层扩大的画面。(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4)“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5)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九年级语文诗词总复习答案:

1、收复中原,统一国家。(1分,意思正确即可)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2分,写一个得1分)

3、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2分,每点1分)

4、(2分)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5)、(2分)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1分)。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思想内容】记叙了这次出使的经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表现了当时西域领土的广大,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名句赏析】颔联: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归雁”是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表达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庭的伤感和怨愤)。

颈联写景: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1)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

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2)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3)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

(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现在请你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答案:

1、B

2、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3、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塞外风光多么雄奇壮观。对仗工整,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直”表现孤烟之高,“圆”表现落日之低。二词表现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思想内容】全诗充满了诗人对世事渺茫的愁绪,其中,不但含有乡愁,而且通过思乡抒发了仕途失意的忧愤,满纸愁情,但不绝愁,精神意象绝不颓唐。

【名句赏析】“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的苍茫、“烟波”的迷蒙,与怅然的乡愁交织,由景生情,融情于景。

(1)解释下面的词浯。①历历:_______________;②乡关:_____________。(2)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3)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案:

1、指(汉阳林木)分明可数。

2、江南三大名楼: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

3、寂寞、惆怅;

4、“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日暮怀归之情,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

八年级诗词鉴赏(上)

1、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一4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思想内容】感时忧国、眷恋家人

【名句赏析】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炼字炼词】

“深”:表面写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饱含了忧国之情。

“搔”:时局**国事危急造成骨肉分离,烽火不息致使家书断绝,这些都使诗人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整天抓挠头皮度日如年,以至头发变白而且又越抓越少,难以胜簪了。这一细节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九年级语文诗词总复习(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3)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的感情。

(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答案:

1、破、深

2、望 山河 草木花鸟

3、忧国思家

4、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思想内容】这篇悲愤的七绝,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名句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见义,“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炼字炼词】“犹”字意味深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以辛辣的嘲讽,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特点是迷蒙(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分)。(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思想内容】以爱国之梦境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怀。

【名句赏析】后两句以梦境抒发爱国之情怀。“僵卧”、“夜阑”是梦境产生的前提。为国戍边的情怀是梦境产生的主观因素。“风吹雨”是梦境产生的外界条件。最后一句,写梦境。“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

关键词:前两句集中于“思”,表现诗人的爱国思想;后两句集中于“梦”,幻化出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从侧面反映出国家民族支离破碎的社会现实。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答案:D

4、阅读下面古诗 , 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思想内容】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名句赏析】尾联:表明自己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必死决心,及对自己为国尽忠为民效命必将留名青史的自信。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从容就义。【艺术手法】

颔联: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用“风飘絮”来比喻破碎山河,用“雨打萍”来比喻浮沉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颈联:巧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1)诗中

得了新生。它化作春天的泥土,为培育新一代的鲜花发挥作用。“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言之有理即可)②略(言之有理即可)

3、如: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他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诗句描写的那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思想内容】这首诗从整体上勾画了泰山的宏伟景象,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

【名句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炼字炼词】“阴阳割昏晓”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答案: 1.(2分,每处1分)望 高大雄伟

2、(2分)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出“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可计2分;不够准确的酌情扣分。)

3、(2分)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意思相近计2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 1—4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思想内容】这首歌咏西湖的诗,从总体着眼描绘出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炼字炼词】“几处”,早莺尚少,故曰几处──不多几处;“谁家”新燕可指,故问谁家──不知谁家。“几处”“谁家”极有分寸地展现出初春景致。“渐欲”,渐渐就要;“才能”,刚刚能够。都表现事物在发展变化。“渐欲”“才能”两个字眼,富于动态,表现出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九年级语文诗词总复习【名句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诗人看到路畔野花似开未开,但看势头不久就会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已是绿草如茵,但草地还不够深,骑马走过,马蹄刚刚被它埋没起来。西湖之春,到处都是生机勃勃。

【艺术手法】①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开始从孤山寺写到贾公亭,结尾又写到东湖白沙堤,诗人足迹遍及大半个西湖;②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四句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莺、燕是禽鸟,属动物,花和草是植物,这样的选择组合,独具匠心。③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3)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4)本诗写了什么?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

答案:

1、D ;

2、开放题。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评分标准:能抓住“乱花”、“浅草”进行赏析的给1.5分;能抓住“浅欲”、“才能”或“迷”、“没” 进行赏析的给1.5分。能全面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赏析,语言通顺的给3分。答得不完满的酌情扣分。

3、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该题4分,(1)题2分,(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

4、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思想内容】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名句赏析】后两句作者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借景抒怀,阐述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哲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① 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②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①既是实写,又是比喻。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②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

八年级诗词鉴赏(下)

1、读诗,然后回答1~4题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思想内容】表现了诗人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名句赏析】“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方面表现戍边将士归心似箭,另一方面表现将士们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的慨叹。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

【艺术特色】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下片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表现慷慨悲凉的思乡报国之情。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下阕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3)“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D

2、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3、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评分:本题2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意思对即可。

2、品读《天净沙·秋思》 , 填空答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思想内容】描画了秋天黄昏的景色,烘托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傍惶悲苦的情怀。【名句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组自然景物意象中,一共列出九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都是色彩灰暗、气氛苍凉的,它们对游子的悲苦心清起到烘托作用。而 “小桥流水人家”,印画出宁静幽美、安逸舒适的村落

九年级语文诗词总复习人家风光,它们从反面衬出游子思乡的愁绪。这句话渲染了悲凉气氛,烘托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

传诵。小令仅 28 字, 写了十种景物 ,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答案:

1、“秋思之祖 ” 思乡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2、C

3、读下面的诗,完成1—6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思想内容】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一篇优秀之作,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恰当用典,含义丰富,耐人寻味。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1)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2)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6)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

1、C

2、答题要点: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评分标准:2分,每点各1分,意对即可。

3、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暗示贬谪时间太久。

4、(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5.这两句诗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6.答题要点: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评分标准: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

4、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思想内容】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名句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剪烛西窗”已作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成语,活在后人的语言中。

【炼字炼词】“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1)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D、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2)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答案:

1、D

2、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

5、选出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有误的一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思想内容】写的就是恋人间的分离和相思。

九年级语文诗词总复习【名句赏析】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了谐音的方法,以“丝”谐“思”。巧用比喻和谐音淋漓尽致地表现主人公相思之情。本义: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奉献精神。

【赏析手法】诗人以低回往复的手法层层深入地开拓“别难”的境界,如同一支动人的歌,久久留在读者的心上。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

(4)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____________。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且细心呵护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相关链接: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的主要方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至深至远的影响。【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对比阅读】《蒹葭》(原文略)

【思想内容】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诗歌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与想像、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强烈喜爱之情。

【艺术特色】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答案:1.追求、思慕、迎娶 2.“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3.窈窕淑女、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等 4.辗转反侧 采之、友之、芼之、乐之

5、《关雎》从触动情怀的景物写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华羽流光,声音婉转。听着它们悦耳的叫声,不禁引发了年轻人的联想,拨动了心中爱的琴弦,于是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慨。赋中见兴,景中见情,意境优美。

2、阅读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完成1-2题。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思想内容】这首词是李煜降宋之后写的,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是由于它对“离愁”所做的真切、深刻的描写。

【名句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丝”与“思”谐音,以丝喻相思、愁思在古诗中常见。这里暗用丝作喻体,却更进一步,翻出新意。这三句是说,离愁之萦绕心头,如丝之千头万绪,但丝还可以用快刀斩断,而离愁却无法割断;乱丝还可以理顺,而离愁却愈理愈乱。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剪不断,理还乱”,现在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

(1)后来的鉴赏家都以为上阕中的“锁清秋”的“锁”字最是绝妙。请简析这一“锁”字在写景、抒情方面的绝妙之处。

(2)下阕中,作者怎样抒写“离愁”?试简析。

答案: “离愁”是抽象的感情,李煜写得很形象,写出其滋味,写出一种非常深切的人

九年级语文诗词总复习生感受,确是千古妙笔。六朝民歌中“丝”谐音思念的“思”。此词也用丝缕来比喻愁思,他用“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仿佛使人看到离愁就像一团转动的乱丝,紧紧盘绕纠缠着人,而难以摆脱。实际上写词人此时愁情万端,有对过去的种种回忆,有对现状的种种伤感,有对未来的种种忧虑,千千万万的感情的丝缕,缠绕着他,理也理不清,剪也剪不断。结尾一句写离愁的滋味,也是绝妙之笔,“别是一般滋味”也就是说不出是什么一种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最真切的感受。

3、读晏殊的《浣溪沙》。完成1-2题。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思想内容】这首词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好景不常在的感伤之情。

【名句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诗是晏殊颇为自得的佳句。首先该句对仗工巧自然,浑然天成,仿佛是信手拈来,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其次在于对春末这一季节性特征的典型性描述,表达了盛情难再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生动。

【艺术特色】在情感上跌宕起伏,相互生发;在技巧上化虚为实、一唱三叹,景与情自然结合、浑然一体,深受人们喜爱。

(1)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答案:

1、夕阳 落花 归燕

2、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个角度作较深入赏析即可)

4、选出对曹操《龟虽寿》赏析有误的一项:()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思想内容】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人不应该幻想长生不死,而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进取精神。

【名句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是全诗的核心。成语“老骥伏枥”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A、这首咏志的乐府诗以昂扬慷慨为基调,抒发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B、开头四句连用“神龟”和“腾蛇”两个比喻,表达对“人寿不长”的惋惜,但其用意是积极的。

C、五至八句是全诗的核心,是从正面设喻。不必为寿命而担忧,也不应因年暮而消沉,即使殉国成了“烈士”,也雄心不减。

D、九至十二句,诗人用四句议论来煞尾,强调精神乐观可以延年益寿。把说理与刻画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哲理性强。答案:C

5、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思想内容】全诗中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名句赏析】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比雪,新颖独特。“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也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

②“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说明了这种严寒叫人难以忍受。③“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地勾画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必将是无比艰辛的。“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④“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写行人已去而诗人仍伫立远望,一直望到“山回路转”处人马不见为止;“雪上空留马行处”,是说所见惟有马蹄痕迹而已,其中最传神的是一个“空”字,诗人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俱在其中。

(1)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诗中画线句子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上一段赏析的话。(3)结尾两句较出色,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1、雪花给树木坡上银妆,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2、3见教参

九年级语文诗词总复习九年级诗词鉴赏(下)

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

③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后人用此句表达美好祝愿:终有一天会成功到达理想的彼岸。

关键词: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艺术特色:七言歌行跳荡纵横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后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2)诗中引用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答案:

1、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2、引用姜太公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3、读《游山西村》一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诗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名句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后常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本义是,后比喻。(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3)请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你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例。答案:

1、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现在往往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

2、C

3、略

九年级语文诗词总复习

4、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

(4)写出诗歌的主旨句,并作简单赏析。

答案:

1、一会儿;通(彻夜、通宵)

2、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

3、时间;氛围、气氛;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

4、例如:①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所举例子要与诗中的“民本”思想密切相关)

答案:1描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叙事: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抒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3安史之乱杜甫的《石壕吏》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由自己联想到他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

5、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案: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6、读下面的词,完成1—4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思想内容】这首词上片写打猎时的壮阔场景,下片写感想和愿望,作者在词中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名句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处用典,在做到言简意赅的同时,更能把读者的视野无限地扩展,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生动形象,使文章更有张力。【艺术特色】在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渲染,把词中主人公的威武英姿和豪情满怀生动地刻画出来。叙事上点面结合,把纷繁的场面叙写得层次分明,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 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九年级语文诗词总复习(4)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答案:

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杀敌卫国(或:渴望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

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3、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4、C

7、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思想内容】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名句赏析】①“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生动的比喻,突出了山河的雄伟壮丽,为全曲奠定了悲壮沉郁、气势雄浑豪放的感情基调。

②“兴,目姓苦;亡,百姓苦!”作者从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中,概括出兴也好,亡也罢,受苦遭难的终究是黎民百姓。这是作者关心人民疾苦的升华,表现了作者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无限深切的同情,对统治者无比强烈的愤慨。(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3)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2、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3、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4、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第三篇:议论文复习教学案(推荐)

初三语文议论文复习教学案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对阅读简单的议论文的要求:“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知识网络】

一、议论文的概念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二、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议论文是一种文体特征非常鲜明的文章。它重在以理服人,内容上理论性强,语言上概括性强,结构上条理性强。

三、议论文的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议论文的作者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即运用判断、推理、归纳、综合等思维形式证明观点。它一是揭示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二是运用了论证方法。

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1.举例论证:也叫做例证法,就是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它能增强论述的力量,使文章富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指运用道理论据证明论点。因为引用的内容具有权威性,所以这种论证方法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其特殊作用是: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使论证有力,具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它可以使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五、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部分。其中本论部分的论证结构是指几个论据(或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六、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议论文的论证语言具有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为了更好地论证道理、阐述观点,论证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一方面,态度要明朗,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另一方面,语言要概括简洁,生动感人。

七、常见题型答题技巧指导

1、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2、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

,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3、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4、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

(2)、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

5、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

(1)、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2)、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3)、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7、评价文段的观点(需阐述理由):

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弄清楚原文的结构、材料、观点之间的关系。回答时一定要有所分析、概括,切忌一抄了事。

8、议论文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

近几年议论文阅读中,开放性试题呈上升趋势。此类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题型多样。(1).理解评说题。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写出自己“独到的思考”,肯定与否,都要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即言之有理。

(2).证明补充题。补充类试题,主要是要求补充论据。考查答题者对选文中心论点的把握是否准确,因为它涉及到论据与之是否构成证明与被证明关系;考查论据是否真实、典型,能够有力地支撑论点。做此类题要注意补充的人、事的相关性,不能随意性太强。

(3.)迁延运用题。运用类试题,具有综合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特点,这类试题往往比较灵活,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广。解答这类问题,要注意审题,明确问题的内容,然后注意它和选文有怎样的联系。

(4.)认识感受题。此类试题的特点是与选文结合得比较紧密,无论是提出建议、陈述的理由,还是谈认识说感想,都有一个源自选文“触发点”,或者是从全文的角度设题,或者是从局部内容设题。因此必须正确解读原文。谈感想,往往要“联系生活实际”或“联系自己的生活”,不要面面俱到,只谈一点,谈明白、谈深刻,切合题意即可。

(5.)仿写题。仿写类试题是近年来中考试卷中出现渐多的一种题型,它可以多方面地考查答题者的语文能力,也往往涉及到一些语文基础知识等。解答这类试题,要仔细审题,把握试题本身包含的具体要求,也要仔细读“样本”,了解其内容、形式的特点,确定仿写的“点”。

(6.)链接题。链接类试题,也是比较新颖的一种题型。它的特点是既与阅读文本有一定的联系,又不受其限制,可以更好地考查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试题所链接的材料,一般比较简短,或者是资料,或者是某种看法,或者是典型事例等。解答这类试题,关键是要注意把握材料与阅读文本的内在联系。

(7.)整合题。整合类试题的特点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组合成一道试题,几个问题之间有 各种各样的逻辑关系。解答这类问题,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及几个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然后逐一加以解答。

第四篇:磁场复习教学案

磁场复习导学案

.磁场及特性

和电场一样,磁场是一种以特殊形态——场的形态——存在着的物质;和电场不一样,电场是存在于电荷或带电体周围的物质,而磁场的场源则可以是如下三种特殊物体之一: ①磁体,②电流,③运动电荷,此三种磁场的场源都可以归结为同一种类型——运动电荷。

为了量化磁场的力特性,我们引入磁感强度的概念,其定义方式为:取检验电流,长为L,电流强度为I,并将其垂直于磁场放置,若所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F,则电流所在处的磁感强度为 B=F/(IL).而对B的形象描绘是用磁感线:疏密反映B的大小,切线方向描绘了B的方向。2.磁场的作用规律(1)磁场对磁极的作用。

N(S)极处在磁场中,所受到的磁场力方向与磁极所在处的磁场方向相同(反);同一磁极所在处磁感强度越大,所受磁场力越大;不同磁极处在磁场中同一处时,所受磁场力一般不同。

(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流强度为I、长度为L的电流处在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时,所受到的作用称为安培力,其大小FB的取值范围为 0≤FB≤BIL

当电流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安培力取值最小,为零;当电流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安培力取值最大,为BIL。如果电流与磁场方向夹角为θ,可采用正交分解的方式来处理安培力大小的计算问题,而安培力的方向则是用所谓的“左手定则”来判断的。(3)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带电量为q、以速度υ在磁感强度为B的均强磁场中运动的带电粒子所受到的作用为称为洛仑兹力,其大小fB的取值范围为 0≤fB≤qυB.3.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1)电荷的匀强磁场中的三种运动形式。

如运动电荷在匀强磁场中除洛仑兹力外其他力均忽略不计(或均被平衡),则其运动有如下三种形式:

当υ∥B时,所受洛仑兹力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当υ⊥B时,所受洛仑力充分向心力,做半径和周期分别为 R=m2m,T= 的匀速圆周运动; qBqB(2)电荷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时运动的比较。

由于和电场相比,磁场的基本特征以及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 电荷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时所做的所谓“磁偏转”和“电偏转”运动,有着如下诸方面的差异:

①“电偏转”中偏转力fe=qE与运动速度无关,“磁偏转”中偏转力fB=qυB随运动速度变化。

②“电偏转”时做的是类平抛运动,其运动规律为x=υ0t,y=

qE

2t;“磁偏转”时做2m的是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规律是从时、空两个角度反映了运动的特征:T=

2mm,B=。qBqB③“电偏转”中偏转角度受到θe<取任意值。

1qBt,则可π的限制;“磁偏转”中偏转角度θB=

2m④“电偏转”中偏转的快慢程度越来越慢(单位长时间内偏转角越来越小),“磁偏转”中偏转的快慢程度则保持恒定(任意相等的时间内偏转的角度均相等)。

⑤“电偏转”中由于偏转力fe做功,因而兼有加速功能,动能将增加;“磁偏转”中由于偏转力fB总不做功,动能保护定值。

⑥“电偏转”最常见的是应用于示波管中,“磁偏转”则常被应用于回旋加速器中。考点1 磁场、安培力

1、如图,一段导线abcd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

0向里)垂直。线段ab、bc和cd的长度均为L,且abcbcd135。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导线段abcd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

A.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21)ILB B.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21)ILB C.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21)ILB D.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21)ILB

2、带电粒子垂直匀强磁场方向运动时,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做功

B.洛伦兹力不改变带电粒子的动能 C.洛伦兹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

D.洛伦兹力不改变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

3、如图所示,一导线弯成半径为a的半圆形闭合回路。虚线MN右侧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回路所在的平面。回路以速度v向右匀速进入磁场,直径CD始络与MN垂直。从D点到达边界开始到C点进入磁场为止,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B.CD段直线始终不受安培力

C.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Bav D.感应电动势平均值

E1Bav4

4、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处,各有一条长直导线垂直穿过纸面,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的恒定电流,方向如图。过c点的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A.与ab边平行,竖直向上 B.与ab边平行,竖直向下 C.与ab边垂直,指向左边 D.与ab边垂直,指向右边

考点2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洛伦兹力

5、有关洛仑兹力和安培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通电直导线处于匀强磁场中一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B.安培力是大量运动电荷所受洛仑兹力的宏观表现 C.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受到洛仑兹力做正功

D.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

6、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率越大,周期越大 B.速率越小,周期越大 C.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 D.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7、带电粒子进入云室会使云室中的气体电离,从而显示其运动轨迹.图是在有匀强磁场云室中观察到的粒子的轨迹,a和b是轨迹上的两点,匀强磁场B垂直纸面向里.该粒子在运动时,其质量和电量不变,而动能逐渐减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先经过a点,再经过b点 B.粒子先经过b点,再经过a点 C.粒子带负电

D.粒子带正电

8、如图所示,在x轴的上方(y>0的空间内)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个不计重力的带正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处以速度v进入磁场,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且与x轴正方向成45°角,若粒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q,求:

(1)该粒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考点3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9、磁流体发电是一项新兴技术.它可以把气体的内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如图是它的示意图。平行金属板A、B之间有一个很强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将一束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世正、负带电粒子)垂直于 B的方向喷入磁场,每个离子的速度为v,电荷量大小为q,A、B两扳间距为d,稳定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板是电源的正极 B图中B板是电源的正极

C电源的电动势为Bvd D.电源的电动势为Bvq

10、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水平的x轴下方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磁感应为B,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电场线平行于y轴。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球,从y轴上的A点水平向右抛出,经x轴上的M点进入电场和磁场,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从x轴上的N点第一次离开电场和磁场,MN之间的距离为L,小球过M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的方向夹角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2)小球从A点抛出时初速度v0的大小;(3)A点到x轴的高度h.1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2.0×10kg,电荷量q = +1.0×10C的带电微粒(重力忽略不计),从静止开始经U1=100V电压加速后,水平进入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偏转电场,偏转电场的电压U2=100V。金属板长L=20cm,两板间距d =103cm。求:

(1)微粒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v0大小;(2)微粒射出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θ;(3)若该匀强磁场的宽度为D=10cm,为使微粒不

会由磁场右边射出,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至少多大?-5

第五篇:口技复习教学案

课题:《口技》复习 班级: 姓名: 编号:NO.1 开发区开明中学“两先两后”高效课堂 九年级 语文学科教学案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定会成功!)

1、熟读课文

2、积累常见的中考题。

3、体会我国民间艺术的智慧和才能。4.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重、难点】(记住重难点,学习倍轻松!)

1、积累常见的中考题。

2、体会我国民间艺术的智慧和才能。3.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先学先思】(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阅读并掌握全文翻译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没有过多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倾斜打翻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我的问题: 我们的问题: 【后教后导】(以导诱思,学会合作,碰出智慧火花!)

享受课堂 享受学习

主备人:朱珠

审核人: 课题:《口技》复习 班级: 姓名: 编号:NO.1 教法指导

学法指导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教师个性发挥:

1.中心意思 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享受课堂 享受学习 主备人:朱珠 审核人: 课题:《口技》复习 班级: 姓名: 编号:NO.1 2.艺术特色

全文紧扣“善”字,既有形象而逼真地正面描写,又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这种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为文章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结构完整。开头结尾均写道具,前后呼应,使文章完整圆合,天衣无缝。

善于运用衬托手法。为了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多次对听众的表情反应作细致描述。比如,用“伸颈”“侧目”写听众的全神贯注;用“微笑”“默叹”写听众的赞许;用“变色”“两股战战”写听众的惊恐,有力地烘托了表演的成功。实是神来之笔。

3、研习下列问题

(1)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写有什么效果?

(2)课文首尾都写道“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一句,联系全文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能力提升】(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甲】《口技》略

【乙】 乔山人善琴 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 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⑴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觉 ⑵今客鼓此 鼓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2分)()

A.无敢哗者/起坐而喧哗者 B.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

C.以弹絮为业/以丛草为林 D.酷类其声耳/其真无马邪

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⑵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享受课堂 享受学习

主备人:朱珠

审核人: 课题:《口技》复习 班级: 姓名: 编号:NO.1

4.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3分)

第一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师生感悟】(学有所悟,受益终生)

享受课堂 享受学习

主备人:朱珠

审核人:

课题:《口技》复习 班级: 姓名: 编号:NO.1 3.(1)明确 多次写听众的反应,是为了侧面烘托口技艺人表演技艺的高超。

(2)明确 开头和结尾相照应,除了使结构保持完整以外,也具有侧面烘托、表现口技之“善”的作用。

1.⑴觉:睡醒。⑵鼓:弹奏。2.D

3.⑴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⑵里面(中间)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4.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第三个场面:失火、救火(意对即可)

5.侧面烘托。例子: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好处:有力地烘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

享受课堂 享受学习

主备人:朱珠

审核人:

下载第八章复习教学案_201205010125298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八章复习教学案_201205010125298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琴俱亡》复习教学案

    《人琴俱亡 》复习教学案 复习目标: 1.记住重点实虚词及句子的翻译。2.体会文章独特的悼念方式及兄弟之间的手足情深。 复习内容 一、重点字词: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而子敬先......

    公输复习教学案

    《公输》中考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 1、熟练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正确翻译文章中的重点语句。 3、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复习方法: 小组合作、教师点拨 学......

    人琴俱亡复习教学案

    安宜初级中学复习教学案 初二年级 语文学科 2012/2013 第一学期 语文期中复习教学案人琴俱亡 主备人:曹琳琳审核人:杨兆祥时间:月 28 日 目标预设:1.记住重点实虚词及句子的翻......

    语音专题复习教学案

    高考专题复习一 字音 教学目标:明确语音题考查的形式和重点 通过训练积累强化记忆养成长期积累记录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训练积累强化记忆 教学难点:养成长期积累记录的习惯......

    狼复习教学案

    《狼 》复习教学案 复习目标: 1、积累作家及作品的有关文学文化常识。 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 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 4、会翻译全文。 内容及写法理解 1、屠户......

    古诗词复习教学案

    七 年 级 语 文 教 学 案 课题:古诗词阅读专项复习【方法指导】 一、诗词赏析解题指导: 1.体味诗词的遣词,应从诗词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综合性学习》专题复习教学案

    《综合性学习》专题复习教学案娄底四中肖雄飞复习目标:1、了解综合性学习题的主要类型。2、把握本市综合性学习题的中考基本考点。3、掌握综合性学习题的应考策略及解题技巧......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案(大全)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案 姓名: 执笔:贾贤中 【复习目标】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复习过程】 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