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曾国藩的读书笔记
在2011年11月初的某个午后,有人向我介绍了几本书,概括地说叫晚清三部曲,分别是《曾》《张》《杨》。晚清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这三个人却又刚好代表了官僚,权相,幕僚三种身份。三本书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的,故其写的内容在时间上有一部分的交叉,我是读得有点乱了,先看了湘潭才子杨度,才到的曾、张,到了十四这天,终于看完了,虽说是囫囵吞枣,但现在总起码知道那么个回事,对于破烂的记忆力,也算得上是个安慰了。现代人汲汲于成功,于是乎市面上关于曾等的成功学的书不胜枚举,我虽然兴趣广泛,那时并没有很想看关于他的书,因为那些大多都不值得一看,不过是浪费我的时间罢了。但从史书知道,曾是个人物,是一个值得去大概了解一下的人。直到前年的时候在凤凰网上介绍了一个年度好书,《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张宏杰),略略看了一点,然后忘了一干二净的时候,到去年的十一月,又有人介绍看写他的书,暗地里觉得和曾结缘,这个时候是到了。
开始的几天,可以说是废寝忘食,不知夜之将至,因为没有后顾之忧,以至于很专心,每个不懂的词都要用百度弄清楚来龙去脉,那时候的工作是专职于看书,谓之最纯粹的大学生活,无忧无虑,直到有点变故,于是《杨度》拖了好久,在12月才完成对它的阅读。有了杨度的开始,后面就来劲了。对什么都有一点点兴趣的我,只要沉得下来认真了,就会定下一个基础,所以,曾国藩和张之洞的故事,我自然也是兴致盎然的。
三本书下来,300万左右的阅读量,我算是对唐浩明的历史小说的特点有了一个认识。所谓历史小说,是既有历史,又有小说的成分。每个情节都依据历史,有据可依,但到细节部分却又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想象力和设计能力,让我感觉到了无穷的奥妙,正所谓“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三本书对于要了解历史和晚清历史知识的人来说,不可不谓是几本好教材。在此基础上,情节上的安排,层层相扣,让人欲罢不能,颇有几分爱不释手。像《曾》中,从一开篇便写了曾与康福的际遇,而后康福因崇尚曾而一直追随曾,直到曾垂暮之际,他对自己一生的追随的曾的看法变了,却与曾绝交了;又《张》之中,张与桑治平早早认识,桑一直在张的幕僚中为张出谋划策,到后来却与美人归,但张将亡时才将他的身世托出,让张震惊不已;又有《杨》中杨与千惠子的爱情故事,爱得肝肠寸断却不能在一起,这些无一不具有十分精彩的布局,从这个角度来说,唐先生的书是很吸引人的。从书中看到的内容,感慨就更多了。
第一个便是,爱美人之心,男人皆有之。这大概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跟牛顿定律一样,不,应该说它比牛顿定律更强,因为它是没有限制条件的。风流才子杨度口口声声说只爱静竹,到后来却又爱上了千惠子,亦竹,富金等,更不用说好色之徒袁世凯了,妻妾成群,就连张之洞这个所谓的清流派,一个平日里从不纵情声色的人也不例外。对男孩子来说,不要以为自己喜欢看美女而感到羞愧,对女生来说,每个男朋友喜欢看身边的美女是正常现象。所以,对于男孩子说只爱一个人这样的话千万不可当真,那只是他的一时激动。普通女人与普通男人相伴,可繁衍后代,美女与英雄相依,却可以使英雄的自信心大为增强,从而更能作出惊天伟业。
第二个,大抵每个人都喜欢听拍马屁的话。拍马屁假如要设一个大奖的话,那么突出贡献奖无疑非袁世凯莫属了。他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笼络人心拍马屁的工作,他最擅长。至于说,有不喜欢拍马屁的人,那是你的拍术没有到家,没拍对马屁。你要知道你要恭维的人的过去,他对自己最满意的是什么,最希望别人肯定他的什么,这拍的时候也不能夸夸其谈,要拍到对方的心坎里去,让对方觉得你是真心的称赞而不留痕迹,这算是入门了。
第三个钱财或者说利益是核心问题。在曾办湘军和张办洋务的过程中,钱充当了一个最重要的角色。没有钱,怎么发军饷,没有军饷,何来士兵?没有钱,就不能买机械,更不能
办洋务,何以自强?没有强大的财政作后盾,就绝对不会有曾左李张的成就,他们将一事无成。因为普通老百姓的眼中,能提高生活水平或者谋取功名才是最实际的,所以进入幕府或者做士兵不过是一种手段罢了。至于谁来当皇上,他并不在乎。所以,要找到人以及人才,必须要有利益的诱惑。在现代人际关系中,几乎都是以利益为导向的。许多旧时候的人际关系和人情味,其实是隐性的投资罢了,在投资渠道多样化的今天,这种所谓的人情味变淡了。说到底,这是涉及到了利益问题。有利益来往的关系从来不是纯粹是关系。
第四是因受一时恩宠而混淆了自己的判断力。纵观三本书中写到的人物,多以知恩图报者为多。曾国藩,当道光帝把他连擢4级的时候,他是虽肝胆涂地不足为报,虽有王闿运劝他揭竿,但他始终不为所动,他从始而终地办湘军,为朝廷分忧,无论猜疑,乃至制衡,从无变更。洋务领头人张之洞,也不例外,正是太后的恩宠,让他成为了羡煞旁人的榜眼,后来出任权重一方的山西总督,两广总督,以到后来的位极人臣,翊赞中枢;至于他们的幕僚,下级的官员,受到他们的提拔而忠心耿耿,此般例子更多得是了。所以,当慈禧的行为出现了很大的错误时,当整个中国的形势日薄西山时,他们想到的是如何更竭尽全力去报效太后,朝廷,而从来没有想过太后和朝廷是否值得自己去如此拼命。
第五个是人生的价值观问题。毛泽东说对于近代伟人,他独服与曾文正公,可见他对于曾是很佩服的,而张之洞作为近代洋务运动的积极主办人,对于今日的中国,影响深远,至今还有他的广雅书院坐落在南国广州。只是到了他们的晚年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对自己的一生作了一个反省,曾把自己一生的功劳归于他人,还有命数,对自己的评价平平,他原是文人,只因了这太平天国,使他既得了功名又失了一个施展自己诗词才华的时光;张之洞知道自己竭尽毕生的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竟然说他的一生心血都白费了,他开始怀疑起自己的人生,并认为老友桑治平晚年过得洒脱悠哉,携爱人幽居香山。至于杨度,他更是一个反复无常,以至于他自己都很懊悔的人。参与变法,踊跃制宪,到支持袁世凯复辟,他也试过走进佛门,试图找到人生的真谛,后来又支持国民党,这样的人生轨迹,诡异而摇摆不定。几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孰是孰非?
第六个是关于书生气的。三个主人公,一开始身上都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书生气,只是到了后来,每个人还存留的书生气不同了。曾是在翻了几个跟斗之后,棱角渐渐地被磨掉了,变得圆润起来,后来慢慢地成为一个像曹操那样的奸雄,面前笑里藏刀,背后杀人不眨眼;张之洞是榜眼出身,当然很看重其他人的科举出身,他是清流派的佼佼者,先是以笔为刀,在实际的事务中,他的办事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因此而洗去了不少浮华,只是到底还是个读书人,他无法练就像袁世凯那般的老练和世故,以及洞察事务的能力。杨度是个彻头彻尾的书生,从他一开始参加的戊戍变法到东渡扶桑,再回来制宪以及作为袁克定的谋士,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书生气。书生气的特点是只简单地将书本知识搬到现实,而忽略了纷繁的人际关系和利益交错的网络,理想很完美,在残酷的现实前摔得最重。所以书生气过于重的人,是办不出多大的成就来的。
第二篇:曾国藩读书笔记
俗话说:文如其人。读曾国藩的家书,好像听见他在耳边娓娓道来,看不到丝毫厚黑、狡诈,也不会觉得他是一个政治家。家书从曾国藩由翰林院庶吉士初授官职到去世前不久,跨越近三十年。除了思想渐趋成熟外,他的志趣仍然和少年读书时一样,始终以读书人自居,这决定了他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也成为他一生成功的基石。他在信中表述的对为学、作文、历史等等的认识,有很多经验值得后人学习,按现在的话说,即是他有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领悟能力。他科举出身,却深得教育大义,更加强调灵活大气、坚挺的文风。他在家书中对自己官场得失谈的较少,而始终牵挂在心的是少年时学习的误区,如字体、天文等,这几乎成为他一生的遗憾。同时,他官学并举,胸怀大略,时时刻刻警戒自己:做官清廉、做人谦逊、做事勤劳。对弟弟、儿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功夫力透纸背,非一般官宦人家所能及。感受最深的,是他作为过来人对以前每个阶段读书方法和效果的总结。他的方法积极向上,深得儒家精神熏陶。开始认为自己学术修养已经可以了,可是准备写书时又认识到基础不扎实、涉及面窄,还远远没有达到总结前人经验后再提炼的地步。他讲究做人与作文融会贯通,特别强调读书的意会和对人的教化作用,教导儿子“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然冲融之趣”,“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于陶诗之识度不能领会,试取其诗反复读之,若能窥其胸襟之广大,寄托之遥深,则知此公于圣贤豪杰皆已登堂入室”。对科举考试,他评论道: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针对弟弟们的考试失利,建议他们从自身找问题,而不是徇私舞弊,到主考官面前说情。他总结了为学初始阶段模仿和积累的必要,“收效较速,取径较便”。对于通用学习方法,他谈到“看生书宜求速,温旧书宜求熟,习字宜有恒,作文宜苦思”。读经之法在于“耐”字,一句不通,不看下句;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他感叹少年十五、六岁是人生长、读书的关键时期,自己到三十岁时方悟出文理之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引以为重的知识。
除了读书习字之外,曾国藩也提到了修身养性、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姑且不论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是非功过,仅从个人角度来看,历史上轰轰烈烈、建功立名的人物能做到功成而退、善始善终的人少之又少。而在晚清动荡的政局下,他以汉族耕读人家出身的背景,能做到官居一品,爵至封侯,不仅需要足够的能力和魄力,更需要洞悉人生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可以从曾氏家书中窥见一斑。他在位居高官时仍能以朴实的观念教育儿子,“陈岱云姻伯之子,比尔仅长一岁,以其无父无母家渐清贫,遂尔勤苦好学,少年成名。尔幸托祖父余荫,衣食丰适,宽然无虑,遂尔酣豢佚乐,不复以读书立身为事”。在大儿子23岁时,指出“今年二十三岁,全靠尔自己发愤,父兄师长不能为力”;对小儿子则指出“生长富贵,但闻谀颂之言,不闻督责鄙笑之语,故文理浅陋而不自知。处境太顺,无困横激发之时,难期其长进”。他在京城权倾朝野,却规劝家人不要自高自大,插手地方政事。对同为高官的弟弟,他谈到“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此时家门极盛,处处皆行得通。一旦失势,炎凉之态处处使人难堪。故不如预为之地,不见不闻之为愈也”,“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从这些言语里可以感受到他的坦诚大度和坚毅稳重,这些绝不是所谓厚黑,完全是积极向上的认识和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和现代社会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等的成功学如出一辙。读曾氏家书一个重要的收获就在于能让读者直接与他对话,有助于纠正社会上某些观念的误导。
看看太平天国以民族革命的旗帜为号召所进行的农民革命的后果?不是被满清的八旗兵所剿灭,而是被汉族反动官僚地主、土豪劣绅、大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团练武装所剿灭!足见,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反动官僚地主阶级,完全落入满洲贵族的羁縻索之中,把满清殖民政权当作中国文化道统的继承者与民族利益的总代表,而不惜充当走狗,为之拼死效力。实际上呢?在袁世凯当上清末的“内阁总理大臣”之前,清政府的统治大权牢牢掌握在满洲贵族的手里!满洲贵族为维护自己的殖民统治,竭力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处心积虑防止汉族地主集团政治势力的崛起。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八旗兵的腐朽与八旗制度的没落,镇压农民起义的重担就落在各地的团练地主武装身上,随之崛起的汉族地主阶级政治势力之代表曾国藩、左宗棠之流的人,在有效抵御农民起义的同时,也成为满洲贵族的心腹之忧,看看满洲贵族怎么处理以曾国藩为首汉族地主阶级政治势力的,曾国藩是个老滑头,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天京的硝烟刚刚散去,就连忙向满洲贵族表衷心,交出兵权,要求重新建立南京“满城”(八旗兵的驻防所),清廷解散湘军,左宗棠死后,满清政府以各种借口,把左氏系统的官员一并罢黜,总算是清除心腹之忧
第三篇:曾国藩读书笔记
本学期,通过书香校园活动,通读了《曾国藩》全集的三本大部头传记式作品,感到受益良多。通过作者细致入微的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写,我体会到了一个新的、相比于耳熟能详的高中历史课本上聊聊几段描述更丰满的曾国藩。开阔了我的思维和关于近代的历史知识,我认为读了这个系列的书籍后,个人收获最大的就是——有机会从有别于传统历史认识的新视角去评判曾国藩这个充满了争议的近代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
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毛泽东对友人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蒋介石对其的家书家训也有极高的评价:“ 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
在三本书的背面,印着这三位同样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开始读书之前,我就注意到,这三位分别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三股不同的意识流派。这三个人物就起历史贡献来说都可称之为——伟大。所以,被他们一致称道的曾国藩必有其过人之处。看完这些评价,不禁对曾国藩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就我曾经阅读过的近代史书籍来说,如有名的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清楚地记得上面虽然没有彻底否定曾国藩,但也将其定位为清廷的伪君子、刽子手。
或许这是从阶级分析的角度评价的,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只是历史观念不同。
读过了《曾国藩》三本之后,个人认为,这个系列书籍并不能称为史书。他没有史家的严谨和真实,说它是历史小说也不为过。应在充分了解正史的基础上进行阅读。
不过这个系列书籍也有其过人之处,它从新的角度解析了历史人物。
这个曾国藩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哪些特别过人之处?为什么有如此争议又如此受重视? 血祭、野焚、黑雨三本中只要有心,或许每个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这套书我看的很细,看到好的段落或句子,会抄录到本子上,对于书中所涉及的人物,也会一一列出,理清关系。曾国藩是个有独到见解并极善于总节的人,每见到打动人心的段落,不禁掩书冥思,回味无穷。看到曾国藩平定太平军的起起落落,官场的沉沉浮浮,突然感慨: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历史的长河滚滚而去,是非成败都变得微不足道,只愿,只想,惯看秋月春风。
个人最喜欢的一句就是——”作文作诗,若能含雄奇于淡远之中,尤为可贵;为人为官,若能含刚强于柔弱之中,乃之佳境。" 将这句话细细品味, 真是余香不尽, 回味无穷。曾国藩的人生经验就浓缩在这句话之中。
第四篇:《曾国藩》读书笔记
《曾国藩传》读后感
诗圣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看完《曾国藩传》后,在如何看书,如何修身养性砥砺德行,如何成就伟业,如何光芒永存四个方面略有启发,趁热打铁,写下这篇读后感,以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提升自我境界,少走弯路。虽说成功是失败之母,但真正的强者必是那些善于总结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然后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道路的人!
首先说如何看书。曾国藩的读书方法是:看、读、写、记四位一体。所谓看就是细读或浏览,所谓读就是诵读,所谓记就是摘抄好句子好段落,所谓写就是写读后感。后来又有人总结出读书要四到——眼到,口到,手到,新道,也正是这个意思。但我认为读书应该“五位一体”——看、读、写、记、说,也即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一体——说。
这就涉及到一个记忆问题。看只能形成初期记忆,读可以进一步加深记忆,记则可以对重点内容再次加深记忆,而写读后感则可以总结思路与心路,同时对整篇文章或整本书产生整体记忆。除此之外,说(包括讲述和论辩)或可以清晰思路进而强化记忆或可以丰富思想进而加深记忆。讲述可以锻炼口才,使思路清晰;论辩可形成更全面的理解‘这两者都能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最后使自己能够左右逢源,适时汲取并利用书中的有利内容。
然后说如何修身养性砥砺德行。曾国藩算是一个传统的儒家弟子,对于一些封建纲常,仍是恪死不渝。曾国藩很注重“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儒家思想发展路线。他关于为人处事的“八本主义”总结得很好: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修身以不妄语为本,养性以戒恼怒为本,居家以不宴起为本,当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八条对为人处事的总结可谓全面精辟。
读书以训诂为本。所谓训诂就是指对古文的解释。很多人可能会说,读书的目的关键在于明白其中的义理。这话从大的方面来飞无可非议。但是读文言文则有不同:现代人接触的是白话文,对于文言文不少人感到头疼甚至厌恶,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古文中的基本内容都不明白他如何让去参透其中的义理?在我看来这里的解释有两个层次:一是字面意思的解释;二是由字面意思,经过联想,反思,参悟衍生出的更高层次的义理阐释。就古文而言,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记得07年寒假读《史记》时居然也“放起了电影”并没有很认真地训诂以致一个寒假下来并没有吸收多少知识,真是苦不堪言啊!
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中国古代作品讲究简洁,匀称,美观,尤其是古诗词,更讲究对仗工整或押韵。对于七言句尤其是七律,古人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平起”以及“仄起平收”等要求,这样一来,我们欣赏古文时常有美感,匀称感。诗圣杜甫的诗文讲究声韵,我很喜欢。平时自己作七律诗也常注意对仗与押韵,每作完一篇古诗常有心旷神怡,自我陶醉之感。
养性以戒恼怒为本。人们常说性格决定成败,这话确实有道理。
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生气,躁动。恼怒一方面上自己,另一方面伤别人。真正的强者往往不把喜怒哀乐留在表情上,这样对方或对手便猜不透你的心里,这样以来你就能“拒敌于国门之外”。曾国藩前辈很多时候都是板着脸,即使心里不高兴也不表现出来,这样便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个人因为境界不够高,见识不够广,气宇不够轩昂,很多时候恨意动怒,造成多重损失,苦不堪言啊。
居家以不宴起为本。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曾国藩为官数十年始终坚持起床,并以此告诫子孙。你很难想象一个经常睡懒觉的人以后会有多大的出息。一个人连新的开始都不注重,他还有心思投入到过程中去吗?有句话说得很好——早晨叫人起床的不是闹钟而是理想。一个早晨经常不愿起床的人无疑会是一个没理想或信念不坚定的人。大一时,为了过四六级自己常常很早起床去自习室记单词,自从到了主校,四六级过了,寝室距教室远了,自己就很少一大早过去学习,真是让人担忧!
当官以不要钱为本。曾国藩为官清廉,不贪财好货,在当时那个混乱不堪的年代,做到一点,难能可贵啊!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曾国藩做到了这一点,而且他还要求部下也这么做。为商不可奸,为官不可贪。官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一个不为百姓着想的官一定不是个好官;一个只知贪财好货的官一定不是个好官!
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军民关系犹如鱼水关系,有水才能有鱼。刚
刚创办湘军时,曾国藩对湘军严格要求,不准部队扰民。后来湘军暮气沉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最终找来祸患。不管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总能秉承不扰民的政策。制定并沿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策略。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古往今来,优秀的部队总能抓住人心,其共同点都是不扰民或少扰民,为民解忧。
再说如何成就伟业。晚清重臣胡林翼总结成大事的三要素也即“三如”——杀人如麻,挥金如土,爱才如命。在这里,我增加“一如”即“隐好如宝”。
杀人如麻:在封建“人治时代”,当官的往往掌控着百姓的命运。成大事者大多杀人如麻。曾国藩有“曾剃头”之称,他坚信乱世需用重典,不论是在湖南办团练还是在平叛湘军**,曾国藩杀人不眨眼,甚至为了裁撤湘军,不惜背信弃义,诱杀太平军降臣韦俊。这需要多大的魄力啊,正因此,曾国藩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杀人如麻的另一层意思是心狠手辣。旧时如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夺皇位,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巩固皇权,再如袁世凯阴谋盗取辛亥革命果实等等这些都下得了毒手,并不投鼠忌器,前怕狼后怕虎。的确,成大事者,没有敢作敢为的气魄,何以立大事呢?
挥金如土:古人云:金银散,人心聚。谋大事者,如果在小利上斤斤计较,如果不予人利益,那么其大事恐难成。人活着就必须有一定的物资保证,谁能给大众这些物资保证或更好的保证,谁就是历史的赢家。所以成大事者,必须敢于舍弃一己之利。但这里必须说明:挥金如土不是要谋大事者过骄奢淫逸的生活而大肆花钱而是指谋大
事者为了达成其终极目标善于用钱财敛聚人心。
功成身退,谦虚谨慎,收敛锋芒:湘军攻下江陵后,曾国藩和曾国荃集万千荣誉于一身,但是曾国藩并没有因此而飞横跋扈,沾沾自喜。他的做法是:打听皇宫反应后,首先提出裁撤湘军并表示愿意不留一个,继而又让弟弟曾国荃请求开缺回家,最后自己三辞江督,这样一来曾国藩有效减少了因自己功高盖主而引起的猜忌。
洞察细微,找准靠山,明哲保身:曾国藩之所以多次逢凶化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洞察细微,找准靠山,善于利用靠山。曾国藩先后依靠过穆章阿,肃顺,恭亲王等人,但是依靠的方式有不同。对于肃顺,曾国藩留了个心眼,避免与之私交过密。肃顺是一个飞扬跋扈,权倾朝野,树敌颇多但烜赫一时的朝廷重臣,注意到这一点,曾国藩不像其他地方大员那样一个劲地巴结肃顺。曾国藩一方面一来肃顺,毕竟肃顺是一个汉臣;另一方面,曾国藩也与肃顺保持距离,即使当肃顺帮了自己大忙也不写信表示感谢。这一点果然做得很好!肃顺被攻倒后,很多与之私交过密的大臣都受到朝廷猜忌或不被重用,曾国藩则被破格提拔!因为曾国藩早就见微知著,知道肃顺迟早会被击倒。对于恭亲王,曾国藩则是全力依靠,甚至是推心置腹。因为曾国藩看得出恭亲王是一个干事精炼的满人,朝廷不会怎么猜忌他,而且外号“鬼子六”的恭亲王还和洋人关系好,朝廷离不开他。看到这一点,曾国藩便极力依靠恭亲王,这样,曾国藩便有一个强悍的靠山,稳居要职。
恩威并重,笼络人心: 对待属下,曾国藩一方面注重树立自己的威信;另一方面,也以诚待人:对待年仿的曾国藩私下甚至以兄弟相称,对待年幼的,予以慈父般关怀,这样使得上下一心,共图大事。攻下江陵后,曾国藩为笼络士子,费力赶建江南贡院,使得因战乱而许久未参加乡试的士子得以在考场大展身手,这也使得自己多得人心,有利于自己保持奉公形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慢慢吞吞写下这篇读后感,寄希望于自己从中收获前任为人处事的经验教训,在追逐梦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第五篇:《曾国藩》读书笔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诗圣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看完《曾国藩上/中/下》后,在如何看书,如何修身养性砥砺德行,如何成就伟业,如何光芒永存四个方面略有启发,趁热打铁,写下这篇读后感,以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提升自我境界,少走弯路。虽说成功是失败之母,但真正的强者必是那些善于总结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然后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道路的人!
首先说如何看书。曾国藩的读书方法是:看、读、写、记四位一体。所谓看就是细读或浏览,所谓读就是诵读,所谓记就是摘抄好句子好段落,所谓写就是写读后感。后来又有人总结出读书要四到——眼到,口到,手到,新道,也正是这个意思。但我认为读书应该“五位一体”——看、读、写、记、说,也即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一体——说。
这就涉及到一个记忆问题。看只能形成初期记忆,读可以进一步加深记忆,记则可以对重点内容再次加深记忆,而写读后感则可以总结思路与心路,同时对整篇文章或整本书产生整体记忆。除此之外,说(包括讲述和论辩)或可以清晰思路进而强化记忆或可以丰富思想进而加深记忆。讲述可以锻炼口才,使思路清晰;论辩可形成更全面的理解‘这两者都能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最后使自己能够左右逢源,适时汲取并利用书中的有利内容。
上初中时,自己常利用课余和周末的时间如饥似渴地泛读一些历史类书籍和小说,那时看书只有“一体”,那就是眼,看书的速度很快,甚至是一目十行。一本《三国演义》只需挤出四天的课余时间便草草看完,现在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忘的差不多了,很多时候明知可以引借书中的一些内容作为谈资却因遗忘厉害而无可奈何,这样看来,效率实在太低了!这年代,很多人误会了“泛读”,认为泛读就是快速阅读从而达到读得多。但我现在认为不能简单地泛泛而读,就像放电影似的。我觉得泛读应该是指在整体把握一本书的基础上多读,也即在一定程度精读基础上的泛读。看书对于一个人的价值应该取决于这个人所涉猎的内容对他的帮助,所以看得多并不一定知道的很多,这就强调我们要注重读书效率。有的人读的书虽少但是对书的利用率却很高,典故“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一个好例证。在这里,我再举一个个人亲身经历的例子。高二时,我们学校高二年级组举行整个年级的阅读活动,阅读书籍是《三国演义》,当时老师狠抓速度,甚至用课堂时间让我们完成所谓的进度,于是我稀里糊涂地又草草读了一次。最后年级组举行阅读知识抢答赛,因为个人在班上的人气比较旺,我也被选出参加比赛(我们班的参赛队员有三人),这时我就纠结了:参赛吧,自己确实有“尸位素餐“的嫌疑;不参赛吧,又对不起同学们的支持且有损个人尊严。最后我还是硬着头皮参赛了,结果很多题目我都答不上来,真是丢人啊!通过这个例子,我切身感受到:“放电影”式的阅读是不可取的。
至于读、写、记的妙处自己也有一些体会。记得以前看《史记》时就常常花时间大声诵读,花时间摘抄一些句子,花时间写点读后感啥的。这样效果比较好。当时很喜欢项羽,对于《项羽本纪》更是喜欢朗读。早自习,当别人在很功利地背诵诗文,自己却在那里开始“项籍者,字羽,下相人也。„„”多有乐趣啊!以后没说到项羽时,自己总能引用几句古文,这确实让人感觉不一般啊。
上大学后你自己仍然采用多位(二三四)一体的方法,但是没做到“五位一体”,很多时候缺少“说”这个环节,这样所涉猎的东西不能及时地得到利用,久而久之,也就遗忘了很多。但每每有这个环节,那么这本书便可以得到更好地
掌握,因此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加锻炼啊!
然后说如何修身养性砥砺德行。曾国藩算是一个传统的儒家弟子,对于一些封建纲常,仍是恪死不渝。曾国藩很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儒家思想发展路线。他关于为人处事的“八本主义”总结得很好: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修身以不妄语为本,养性以戒恼怒为本,居家以不宴起为本,当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八条对为人处事的总结可谓全面精辟。
读书以训诂为本。所谓训诂就是指对古文的解释。很多人可能会说,读书的目的关键在于明白其中的义理。这话从大的方面来飞无可非议。但是读文言文则有不同:现代人接触的是白话文,对于文言文不少人感到头疼甚至厌恶,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古文中的基本内容都不明白他如何让去参透其中的义理?在我看来这里的解释有两个层次:一是字面意思的解释;二是由字面意思,经过联想,反思,参悟衍生出的更高层次的义理阐释。就古文而言,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记得07年寒假读《史记》时居然也“放起了电影”并没有很认真地训诂以致一个寒假下来并没有吸收多少知识,真是苦不堪言啊!
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中国古代作品讲究简洁,匀称,美观,尤其是古诗词,更讲究对仗工整或押韵。对于七言句尤其是七律,古人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平起”以及“仄起平收”等要求,这样一来,我们欣赏古文时常有美感,匀称感。诗圣杜甫的诗文讲究声韵,我很喜欢。平时自己作七律诗也常注意对仗与押韵,每作完一篇古诗常有心旷神怡,自我陶醉之感。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绝大部分的人喜欢听好话,尤其是老年人或有一定功绩的人。我虽然一向厌恶那些阿谀奉迎的人,但是有一点咱并不排斥:讨父母欢心。我认为一个人的快乐并不应该建立在一己之私乐而应该建立在万民之乐,尤其是那些身处高位的人更应该这样做。让不同的人快乐应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一般人,恰如其分地赞扬是可以的,而且这种赞扬应该是发自内心,并无很强的利益目的;对于亲人,为了讨其欢心,稍有奉承也是无可厚非,当然更多地应该是实际行动来让亲人欢心,尤其是父母。爸爸、妈妈和奶奶文化素质都不高,我是小家庭里唯一的“知识分子”。小时候,每当我拿着奖状回家时,家里人都很高兴。特别当我拿了第一时,家人更是欢欣鼓舞。在这种情况下,我秉承着力争第一的学习原则,这样家人在外人面前便很有面子。尔后上了大学,到了北京,每次回家我总不忘了给家人带点吃的或小礼品啥的,虽然东西不是很贵重,但千里迢迢带东西的情谊还是能让家人欢心的,这样一来,自己也能融合家人关系。
修身以不妄语为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真正懂的人很少。当曾国藩的湘军攻下江陵,朝廷封他一等勇毅候,这是多名高的荣誉啊!可曾国藩却在这时洞察细微,明智地裁撤湘军,减少朝廷的猜忌,并没有拥兵自重,妄自尊大,最终留得忠臣名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不妄语指的是不说大话,不骄傲,不喜形于色。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骄傲而导致好景急转直下啊。就我个人而言,高二第一学期连续两次拿了年级第一,于是我开始沾沾自喜,喜形于色,最终导致第三学月考试名落年级第七!这次惨败深深地教训了我,让我知道什么叫做骄兵必败。有人常说骄傲是需要资本的,但是真正的高手往往是非常谦卑的。在这方面,自己尚需努力啊。
养性以戒恼怒为本。人们常说性格决定成败,这话确实有道理。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生气,躁动。恼怒一方面上自己,另一方面伤别人。真
正的强者往往不把喜怒哀乐留在表情上,这样对方或对手便猜不透你的心里,这样以来你就能“拒敌于国门之外”。曾国藩前辈很多时候都是板着脸,即使心里不高兴也不表现出来,这样便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个人因为境界不够高,见识不够广,气宇不够轩昂,很多时候恨意动怒,造成多重损失,苦不堪言啊。
居家以不宴起为本。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曾国藩为官数十年始终坚持起床,并以此告诫子孙。你很难想象一个经常睡懒觉的人以后会有多大的出息。一个人连新的开始都不注重,他还有心思投入到过程中去吗?有句话说得很好——早晨叫人起床的不是闹钟而是理想。一个早晨经常不愿起床的人无疑会是一个没理想或信念不坚定的人。大一时,为了过四六级自己常常很早起床去自习室记单词,自从到了主校,四六级过了,寝室距教室远了,自己就很少一大早过去学习,真是让人担忧!
当官以不要钱为本。曾国藩为官清廉,不贪财好货,在当时那个混乱不堪的年代,做到一点,难能可贵啊!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曾国藩做到了这一点,而且他还要求部下也这么做。为商不可奸,为官不可贪。官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一个不为百姓着想的官一定不是个好官;一个只知贪财好货的官一定不是个好官!
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军民关系犹如鱼水关系,有水才能有鱼。刚刚创办湘军时,曾国藩对湘军严格要求,不准部队扰民。后来湘军暮气沉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最终找来祸患。不管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总能秉承不扰民的政策。制定并沿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策略。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古往今来,优秀的部队总能抓住人心,其共同点都是不扰民或少扰民,为民解忧。
再说如何成就伟业。晚清重臣胡林翼总结成大事的三要素也即“三如”——杀人如麻,挥金如土,爱才如命。在这里,我增加“一如”即“隐好如宝”。
杀人如麻:在封建“人治时代”,当官的往往掌控着百姓的命运。成大事者大多杀人如麻。曾国藩有“曾剃头”之称,他坚信乱世需用重典,不论是在湖南办团练还是在平叛湘军**,曾国藩杀人不眨眼,甚至为了裁撤湘军,不惜背信弃义,诱杀太平军降臣韦俊。这需要多大的魄力啊,正因此,曾国藩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杀人如麻的另一层意思是心狠手辣。旧时如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夺皇位,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巩固皇权,再如袁世凯阴谋盗取辛亥革命果实等等这些都下得了毒手,并不投鼠忌器,前怕狼后怕虎。的确,成大事者,没有敢作敢为的气魄,何以立大事呢?
挥金如土:古人云:金银散,人心聚。谋大事者,如果在小利上斤斤计较,如果不予人利益,那么其大事恐难成。人活着就必须有一定的物资保证,谁能给大众这些物资保证或更好的保证,谁就是历史的赢家。所以成大事者,必须敢于舍弃一己之利。但这里必须说明:挥金如土不是要谋大事者过骄奢淫逸的生活而大肆花钱而是指谋大事者为了达成其终极目标善于用钱财敛聚人心。
曾国荃统兵与曾国藩不一样,他纵容部下攻城后烧杀抢掠。首先必须说明:曾国荃这样做为湘军埋下了祸根,不是长久的统兵之策。但是他这样做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当时的湘军很多人是农民出身,农民就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注重实际利益、目光短浅、喜欢斤斤计较、见识鄙陋),他们参军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为了官爵金银,光宗耀祖,你用那些大道理,谁听得下去?所以曾国荃这一套纵
容策略在很大程度增强了湘军前期的战斗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时候似乎无可厚非!
爱才如命: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机遇往往被少数人抓住。适时的人才在什么时候都是必需品。战争年代,有勇有谋的潜在将才是必需品,闹革命者需要重视这些人;和平年代,有经济头脑,敢打敢拼的就是人才,企业老总须重视这些人。各行各业都需要能在这些领域领衔的人才,没有这些人才,那么这些领域将面临毁灭的危险。
古往今来,不论是贤明的统治者还是官员身边总有一群为之出谋划策,南征北战的人才。这些贤明的统治者或达官贵人往往优待这些人才,最终成就伟业。曾国藩身边武将先后有罗泽南、塔齐布、鲍超、彭玉麟、李鸿章等人,谋士有赵烈文、吴汝伦等人,这些人或能征善战或满腹锦纶,都是不可多得人才。
隐好如宝:所谓隐好如宝就是指不随意向外人展示自己的爱好。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一本而言,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爱好能增进了解,但是对于身居高位而想廉洁自律的人来说,那就得有所隐藏了,要不然就会让想走后门的人有机可趁。曾国藩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甚至戒掉了某些爱好,把自己的爱好当宝贝隐藏,这样便更好地保持廉洁的形象。
在今天这么一个“研究(烟酒)型社会”,贿赂之风盛行,高官或高管的爱好或者说弱点一旦被某些欲走后门的下属知道而自身抵制财务能力不强就很可能走上违法之路,最终甚至落入法网!所以,若想做一个廉洁自律的高官或高管那就必须戒掉某些不良爱好,隐藏自己的某些爱好,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违法犯罪。
最后浅谈如何光芒永存。湘军攻下江陵后,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候,太子太保,后来在新年宴会上,又作为汉臣之首参拜皇上、两宫太后,且替代满臣为皇上敬酒,荣誉达到顶峰,最后还能得到善终,这自有其中的原因:一是功成身退,谦虚谨慎,收敛锋芒;二是洞察细微,找准靠山,明哲保身;三是恩威并重,笼络人心。
功成身退,谦虚谨慎,收敛锋芒:湘军攻下江陵后,曾国藩和曾国荃集万千荣誉于一身,但是曾国藩并没有因此而飞横跋扈,沾沾自喜。他的做法是:打听皇宫反应后,首先提出裁撤湘军并表示愿意不留一个,继而又让弟弟曾国荃请求开缺回家,最后自己三辞江督,这样一来曾国藩有效减少了因自己功高盖主而引起的猜忌。
洞察细微,找准靠山,明哲保身:曾国藩之所以多次逢凶化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洞察细微,找准靠山,善于利用靠山。曾国藩先后依靠过穆章阿,肃顺,恭亲王等人,但是依靠的方式有不同。对于肃顺,曾国藩留了个心眼,避免与之私交过密。肃顺是一个飞扬跋扈,权倾朝野,树敌颇多但烜赫一时的朝廷重臣,注意到这一点,曾国藩不像其他地方大员那样一个劲地巴结肃顺。曾国藩一方面一来肃顺,毕竟肃顺是一个汉臣;另一方面,曾国藩也与肃顺保持距离,即使当肃顺帮了自己大忙也不写信表示感谢。这一点果然做得很好!肃顺被攻倒后,很多与之私交过密的大臣都受到朝廷猜忌或不被重用,曾国藩则被破格提拔!因为曾国藩早就见微知著,知道肃顺迟早会被击倒。对于恭亲王,曾国藩则是全力依靠,甚至是推心置腹。因为曾国藩看得出恭亲王是一个干事精炼的满人,朝廷不会怎么猜忌他,而且外号“鬼子六”的恭亲王还和洋人关系好,朝廷离不开他。看到这一点,曾国藩便极力依靠恭亲王,这样,曾国藩便有一个强悍的靠山,稳居要职。
恩威并重,笼络人心: 对待属下,曾国藩一方面注重树立自己的威信;另一方面,也以诚待人:对待年仿的曾国藩私下甚至以兄弟相称,对待年幼的,予以慈父般关怀,这样使得上下一心,共图大事。攻下江陵后,曾国藩为笼络士子,费力赶建江南贡院,使得因战乱而许久未参加乡试的士子得以在考场大展身手,这也使得自己多得人心,有利于自己保持奉公形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慢慢吞吞写下这篇读后感,寄希望于自己从中收获前任为人处事的经验教训,在追逐梦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2012年元月19日晚上8时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