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个人思修心得
2011年个人思修心得
人生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奉献还是索取,易言之,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奉献还是放在索取上。同时,人生价值的构成,包括着两个方面: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学习了思修让我明白了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
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2)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
(3)再次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德质体全面发展
一个人价值的实现,不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也与个人品德密切。我不仅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受尊重的人。当然,这种尊重是互相的。孝敬体贴父母,尊重并关心朋友,尊重对手,以及以后涉及的理性处理感情问题,我想着都是我应该做到的。
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个成功的人,在面对复杂的社会,还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情趣,学会培养良好的性格,培养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一个有自制力、性格果断、坚毅、善于向周围学习、善于听取意见、克服缺点的人。
最后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必须从现在开始就珍惜每一分钟,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让自己的生活变的更加充实。
第二篇:思修个人总结心得
诚实守信是立身处世之本
学号:1143111334 姓名:陈睿琦
上课时间:星期四下午第二大节
摘要:诚信是一种道德实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个人人格的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值得全社会的广泛重视。然而,一些令人担忧的诚信危机也浮出水面:经常有学生夜不归宿,无视校规;还有学生违规用电,造成寝室用电安全隐患;更有学生抄袭作业,欺瞒老师试图蒙混过关…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当今大学生诚信意识正逐渐薄弱,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改变。
一. 关于诚信
最近刚好看到一篇小文章,题目非常引人注意,叫做“诚信做人会吃亏”,好奇之下将它读完,发现作者的观点还是挺有条理的,他是这么解释的:首先,在学习上,讲诚信的人会吃亏,因为“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如果一遇到不会的问题,一犯错误就特别坦白的承认,肯定会降低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中的地位,使自己矮人一等,不值得,会吃亏;其次,与人交往上讲诚信会吃亏,别人问你家住哪儿,钱放在哪儿了,若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那就等着被偷盗一光吧;最后,经济消费方面讲诚信会吃亏,通常老老实实,说到做到的人,往往会被某些言而无信的人所欺骗,反而是那些打着虚假广告卖着伪劣产品的商家赚的满盆满钵,难道他们讲诚信了么?
这篇文章初看下来还真觉得像是那么回事,但是读完回味一番,就发现哪里不对了——这位作者似乎把“不诚信”当作投机取巧了。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怕吃亏,不敢讲诚信,那么这个社会不是就混乱了?学习上不讲诚信,可不就是现在学术造假之风的起源?交往上不讲诚信,你不把别人当回事,自然也不会有人把你当回事,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经济上不讲诚信,逞一时之利,总有一天会被揭发,到那时不仅钱没了,还要受到法律制裁,再也无颜面对亲朋好友。说到底,诚信不代表吃亏,而是一种责任,肩负起来了,就再也不怕吃亏。
事实上,从古至今,诚实守信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各种文献资料里都有记载过关于诚信的故事,引人深思。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欺骗了一位贫穷但是却掌握他生死的渔夫。如果救他的是位德高望重的人,想必他得救之后不仅不会翻脸不认人,反而还要再奉上黄金1000两送给那位恩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在诚信面前,人人平等,不要带上有色眼镜,选择性的“诚信”,这始终会害了自己。
立世以诚,待人以诚,做事以诚。诚信是生命的动力,是生命的源泉,是人在危急时刻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着,做人要诚实守信,老师说,父母也说,在一遍又一遍的教导之下,我们是否真正意识到诚信的意义?
小学的时候,诚信对我们来说,也许只是自己动手写作业,不向父母老师撒谎,便觉得自己是个好孩子;中学的时候,诚信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就是替好哥们两肋插刀,不出卖朋友,讲义气;大学的时候,诚信对于我们,或者我们对于诚信,是不是应该有新的理解?
二. 诚信危机
曾经看过一篇调查报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诚信危机。这篇报告指出这样几种现象: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51.3%,中学生占20.1%,大学生占0.48%。可见,孩子的心灵最是纯净无暇,而越长大,似乎越会说谎了;大学生抄袭蒙混之风越来越盛,平时不学习,考试的时候指望着“抱大腿”的学生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一股风潮;毕业之后,履历掺水、造假也是屡见不鲜,夸大事实,虚构经历,绞尽脑汁玩手段;甚至连助学贷款也面临尴尬状况,中央财经大学的一项调查就显示,有20%的受助大学生竟然表示未曾考虑过还款问题!
如此严重的诚信危机,到底为什么会发生?
报告指出,当今大学生所面临的诚信危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历史原因。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急剧变迁发展,带来了社会主流道德体系的相对滞后和规约失范,是产生社会诚信危机的历史原因。当前社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诚信缺失正是这一转变的伴生物。而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对外开放的窗口越来越大,资本主义糟粕也混在先进技术之中进入了中国,而校园是接受新鲜知识和前沿科学的先锋,但是我们相应的抵御措施却缺少变化,道德建设的滞后让众多国人坚定的信念轻易输于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拥护金钱至上“真理”的人越来越多,诚信的地位越来越低,这种状况越来越对原本宁静的校园产生冲击。
教育原因。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期处于家庭的百般呵护之下。不少在骄纵中长大的大学生,于是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多临时毁约、不信守承诺的做法,他们常常不认为是错误的。这是独生子女一代人身上普遍存在的通病,这也是导致学生诚信观不强的一个主要因素。并且,现行的有关诚信的道德教育大多只是嘴上空谈,实际行动却很少,导致大部分学生并不重视诚信问题。
现实原因。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整个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信用危机。北京的舆论界称此为“诚信”危机,而这一危机已经涉及到了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政府到媒体的公信力,从体育到教育,再到金融界。大学生诚信在不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下和充满诱惑的价值观下自然不可避免地产生危机。
作为千千万万大学生之一的我们,有什么方法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呢?也许很多人会这么说:先健全社会评价机制,再完善教育制度,然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健全用人制度,不就可以了嘛。是的,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对于还在学校中学习的我们,很多都不是现在就能实现的。我们真正要做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不再抛弃信仰,不再彷徨蹉跎,拿起一份自信,担起一份责任,努力前行,永不退缩。
不要总想“抱大腿”来蒙混过关,努力让自己成为“大腿”才是明智之举。曾经遇到这样一个状况:学生A是一位大学霸,每天图书馆教室宿舍三点一线,每次考试都考的很好,是公认的“大腿”;学生B是一个小学渣,每天只窝在寝室打游戏,很少学习,考试也从来不复习,只想“抱大腿”。考试来临,学生B希望能够抱学生A的大腿,学生A也答应了。最后的情况很明显,考试监考很严,根本抄不到。把希望与赌注一味的押在别人身上,是懒人才会做的事情。并且如果一直依赖他人,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会让别人看不起自己。
直面自己的过去,不要捏造历史。某企业的HR表示,他看过很多份毕业生投来的简历,里面的内容无一不是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的完全没有简历上所描述那么完美,令人不胜唏嘘。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循环,毕业生的简历很“光彩“,但是表现出来的行动却一般,于是企业不得不提高用人标准,造成更大一部分毕业生的失业,并且,企业也会对毕业生丧失更多的信任,造成毕业生与企业之间越来越大的鸿沟。说到底,企业不会喜欢夸大事实,弄虚作假的人,反而是那些勇敢亮出自己的过去,并且诚实认真的人更能得到HR的青睐。人若看不起自己的过去,羞于现人,那么自然也不会有人看得起你。
还有一种现象令人心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了得到助学金,甚至谎称自己家里很贫困,需要帮助。拿到助学金之后,却立马买了一部iphone。这样的事虽说不多,但也不是不存在。如果任其发展,那么最后的情况,便是真正贫困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帮助,反而家境殷实的学生又拿到一笔零花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何谈立身处世呢?套用臧克家先生的一句话,那便是“有的人活着,他却已经死了”。
三. 诚实守信与立身处世
立身,即做人;处事,即与人交往。所谓立身处世,就是指一个人做人方法和待人接物的方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诚信二字。十八岁是个分水岭:十八岁之前,我们还青春年幼,可以为自己的放荡不羁和随心所欲找到完美的借口;十八岁之后,我们已然成年,做任何事都必须能够问心无愧,因为一旦犯了错,没有人能替我们承担。诚者,信也;信者,诚也。诚信是“修身”“立业”之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礼记·中庸》对“诚”也作了全面论述,《中庸》不仅把“诚”看作是万物的本源,而且把“诚”与人联系起来,提出“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也就是说,“诚”是天和人的最高原则。先哲们的“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俗语中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都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不受欢迎的,也不会有大的发展。大学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更应该获得道德通行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当我们拿起了诚信的同时,我们也拿起了我们的一生。
第三篇:思修心得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得体会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一个人的影响尤为重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和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我将就个人实际分析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要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该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它以马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正是此门课程给我们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法律基础,让我正确的去认识世界和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加强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学习能让我们都自身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正确看待自己的人生,认清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我觉得此门课程给我们提供人生的指南,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正确看待和分析事物都有着无可取代的意义。
我相信每个大学生在初进大学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迷茫,因为我们发现自己突然变了一种身份,于是我们开始大量这个偌大的圈子,寻找着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前进方向。我想这个时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让我们引咎发问,引导着我们去认识自己和正处处理周边的事事。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课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有用的栋梁之才。
此门课程的开设是贴近大学生心理实际的,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塑造和自我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思修心得
千年学府,百年师范
——记游伟人母校
千年学府,百年师范
这里孕育了青年毛泽东,他的思想,他的事业,他的决心,他的爱国热情。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前身是南宋创办的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湖南师范馆。毛泽东青年时期在第一师范工作、学习、从事革命活动长达八年之久。,毛泽东曾夸赞“一师是个好学校”,并于1950年12月为母校题写“第一师范”校名和“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校训。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如何叔衡、蔡和森、任弼时、李维汉、潇三等曾在此学习;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等曾在此任教。
第一师范座落在长沙市城南秒高峰下,西临滔滔湘水,与岳麓山隔江相望,风景优美。校舍建筑注重典雅,古朴舒适,宁静致远,是一所集东方文化内涵与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落。【一师与历史】
建校之初效仿日本式的普通中学系统与师范学校系统分立双轨制,至1926年改制;之后历经多次停办、合并、更名和迁徙。1926年秋季开始改为美式的单轨制综合中学,并将学校名称改为湖南省立高级中学教育科。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学校停办,学生解散。1928年春季复课,改(湖南省立高级中学)教育科为(湖南省立高级中学)师范科。1929年1月(湖南省立高级中学)师范科分出,恢复省立第一师范。省立第一师范址续办省立第一中学,省立第一师范迁至省教育厅和一师二附小所在地教育会坪(原国民党省党校院内)续办,并改称“新一师”,1930年红军攻打长沙时学校也曾一度停办。抗日战争期间,省立一师范迁至湘乡西阳、安化桥头河等地。1939年2月,与省立一中、二女中等七校又合并为湖南省立第一临时中学,分设师范部;1941年1月,师范部从第一临时中学分出恢复省立第一师范;1946年初安化桥头河搬至岳麓山左家垅。
湖南师范馆成立于光绪29年(1903年),为解决废科举、兴学校的师资问题,经由湖南巡抚赵尔巽批准设立;同年2月17日正式开学,学制一年;王先谦任第一任馆长。入学对象为30岁以下乡试落选举子,学制一年,成绩及格者发给文凭,准予担任中、小学堂教员;共设有伦理、经学、算学、中外史学、中外舆地、文学、理化学、英文、图画、体操等10多门课程。
师范馆初址租于黄泥街余宅(今五一广场附近),因址窄小于同年11月迁往妙高峰城南书院,合并为湖南全省师范学堂。生员达百余人,分为甲乙两班。1904年赵尔巽经奏准,分设湘中、西、南三路师范学堂,中路师范学堂设于长沙,以妙高峰原址为依托组建,招收长沙、宝庆、岳州三府学生。至1909年先后招收文理4班、预科3班,共332人,其中88人于1908年遵新章拨送优级师范,另224人按期毕业。
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此求学、工作长达八个春秋,并在此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等一系列革命活动。这里也曾留下过朱熹、张栻、曾国藩、左宗棠、黄兴、章太炎、杨昌济、徐特立、何叔衡、蔡和森、任弼时等杰出人物和美、英著名学者杜威、罗素等人的足迹,孕育了一大批功勋卓著的革命先驱,造就了许多享誉国内外的仁人志士,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专家学者、教育人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0年12月,毛泽东为母校题写了“第一师范”校名和“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校训。徐特立6次来校视察,并题写了“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校风。1993年,江泽民为校园内的青年毛泽东铜像题名。来校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谢觉哉、邓颖超、宋任穷、宋平、李锡铭、尉健行、李岚清、李铁映、陈至立等。并有多位外国元首和领导人来校参观、访问。【他们与一师共成长】
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1920年至1922年任一师附小主事兼师范部国文教员。
蔡和森: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13至1915年就读于一师。
何叔衡: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13、1914年就读于一师。
孔昭绶:教育家,1913-1918任湖南一师校长。
黎锦熙: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1955年的中科院学部委员;1913至1915年任一师历史教员。
袁吉六:字仕策,榜名仲谦,民国2年(1913)春,任湖南省第一师范国文教员。
方维夏:教育家,1911年夏到1918年夏任湖南省第一师范农业、博物教员和学监主任
李达: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23至1926年任一师社会学教员。
李维汉:革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16、1917年就读于一师,1917、1918年任一师附小初级部主任,1922、1923年任一师教员。
刘畴西:红军高级将领,黄埔军校三百名将之一;1920至1924年就读于一师。
任弼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青年运动的领导人;1915至1918年就读于一师附小高级部。
田汉: 剧作家、诗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1921至1922年任一师国文教员。
王先谦: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1903至1904年任师范馆校长。
夏丏尊:教育家、作家;1920至1922年任一师国文教员。
夏曦: 红军高级将领、烈士;1917至1922年就读于一师。
谢觉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920至1923年任一师附小教员。
辛树帜:生物学家、农史学家和教育家。1920至1924年任湖南一师生物教员。
徐特立:教育家;1913至1919年任一师教育学、教学法教员兼教育实习主任。
杨昌济:教育家;1913至1918年任修身、教育学教员。
杨树达: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1955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14、1915年任一师国文教员。
易白沙:革命家。1917年任一师国文、历史教员。
袁国平:红军高级将领、烈士;1922至1925年就读于一师。
张国基:教育家、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1915至1920年就读于一师。
萧瑜: 又名萧子升,著名诗人萧三的哥哥,毛泽东之旧友,1911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于1915年秋毕业。
萧三: 著名诗人,1913-1918就读于第一师范。
周鲠生:教育家、国际法学家;1904至1906年就读于一师。
周谷城:教育家、历史学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21至1927年任一师英语教员,曾先后兼任教务、训育主任。
周世钊:字敦元,1913-1918就读于第一师范。长沙解放后,曾任湖南第一师范校长。
【一师与党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独立和成熟,与湖南第一师范息息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在此开始了他的革命道路。从毛泽东走进一师的校门开始,一师带给他的不仅仅是通过在这里的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此他的爱国热情不断燃起,他的革命决心不断强烈。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此求学、工作长达八个春秋,并在此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等一系列革命活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一群热爱革命,热爱国家的革命家的努力紧密联系。例如: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蔡和森同志在同毛泽东的一起学习和工作中,开始为共产党的事业奋斗。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7月1日,在其诞生前的十几年里,毛泽东同志通过在一师的学习和工作,更多的了解到共产党的发展情况。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全国大学生从走红色革命之旅。一师的历史和他的革命历程、与党的密切关系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前来参观一师旧址,缅怀、学习青年毛泽东。
在此次去一师的参观、学习中,一进门我就被一师浓重的革命气息倾倒和征服了。熟悉的校门,那是我在《恰同学少》里看到的最多的场景,我喜欢看到当时和毛泽东一起学习的同学在那里合照、学习、玩耍。一师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红色的气息,红色的经典,红色的韵味。有一种好想回到100年前的今天,与毛泽东、蔡和森等等一起在一师学习的冲动,好想穿着当时女学生朴素的校服,亲自去感受、去聆听那种声音。在一师寻觅党走过的足迹,去探寻革命的气息。
【一师与经济旅游业】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青年毛泽东纪念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旧址)座落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是个旅游的城市,作为省会城市,长沙有便利的航空、铁路和公路交通。长沙汇集许多著名的旅游风景点,滔滔湘江、巍巍岳麓山,三所211工程的大学城,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省博物馆馆藏著名的马王堆女尸。第一师范旧址,青年毛泽东纪念馆更是吸引了当代的大学生去寻找红色革命足迹。一师的旧址参观门票是15元一人,学生证可以买半价票。这个价格的门票对大学生都可以承受,所以比较合理,同时这个收入对一师旧址的维修,青年毛泽东纪念馆的管理有一定的积极促进和提高的意义。湖南省旅游局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旧址正式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广大游客开放,这个举措不仅为长沙市的旅游业增加了旅游经济的收入,同时一师的文化和革命气息,对广大游客的熏陶和影响,是游客不仅在参观中,感受伟人毛泽东曾经学习的感觉,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历程中,找到党的足迹,爱党、爱国是我们的使命。
【一师旧址教育当代学生】
青年毛泽东纪念馆,我们一起看了青年毛泽东在一师学习时的书信、他破旧的伞和衣物等。我们细心阅读了在当时革命党人的通信信笺,给我最大的感触是革命家们他们的毛笔字写得真不错,从小就练习书法的我,对写毛笔字深有感触,一定要静下心来,而当时的中国处于剧变的前夜,一群革命党人能如此静下心来,他们的心态是值得我们佩服的。随后我们来到第八班教室,一行11个人,我们都找了位置坐在了第八班教室,别样的感觉,似乎耳边能听到毛泽东同志在抒发他的感慨。书生意气,激扬文字,这是何等幸福的画面。而当代的学生,从小学说起,除了在学校的学习以外,放学以后的补习班不止一个两个,我想说他们不是机器,只是10岁左右的孩子,他们需要属于他们的天真烂漫的童年。而初高中,在中国的应试教育,把每个学生教育的都成了做作业的机器,只知道埋头做作业,而其他的呢?大学,曾经我以为是个自由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可以寻找到和青年毛泽东时代学习的气氛,但是完全没有。所以当我坐在第八班教室,心中有一种莫名的享受感,我觉得像是回到了100年前。随着一师青葱的树叶,吹着习习凉风,我们又参观了大礼堂、水井、铜像广场、君子亭等等。当代的学生和100年前的学生差别太大,他们是珍惜学习机会,而我们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从一师回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喜欢当时那个文化与教育气息,他们的意气风发。我建议每位学生去那里走走看看,触摸一下100年前不一样的教育环境。我一直在深思一句话,毛泽东说“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那是在1950年,毛泽东写的,确实如果连一个学生都做不好,如何去做好先生呢?作为师范生的我,有时候我会羡慕讲台上老师洒脱的上课风格,但是我还做不好,因为我正在朝做好一名学生奋发迈进。
“千年学府,百年师范”——重温伟人青年时期的点滴岁月。
第五篇:思修心得
思修心得
一直记得一句话“人不是靠生来就拥有的的东西来决定成就,而是靠不断学习提高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学习思修这么课的过程中,我就收获了很多,既有实质上的提高,也获得了进一步提高的方法。
上课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当数那个选择的例子:已经来不及刹车,前面是违章施工的5个工人和另一边一个无辜的行人,该作何选择?或许在很多年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顾及5个人的生命而舍弃一个无辜的人。但现在明白,生命的价值,与数量无关,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虽然那边只有一个人,但那是无辜的人,不应该因为数量而让其去承担别人的错误,更何况,是生命的代价。
我还记得去年我校的张瑜同学为救人牺牲后就有人议论,一个大学生换一个农民,值不值。我想,对生命,不能以功利的心态去看待,不能因为明面上的表现而去判断谁的生命价值更高。所有的生命都是等价的。也不能说一个人的贡献大而生命就更可贵,大家都知道蝴蝶效应,那么,又怎么去判断一个人的贡献呢,可能,你在无意中就拯救了不少人。所以。我们应该怀抱的是对烈士的缅怀与敬重,而不是去讨论其行为的值得与否,讨论,便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
每个人,都是在接受过别人的关怀与帮助后成长起来的,没有谁可以出生后边可独立成长。所以,应该对人,对社会有颗感恩的心。
老师举出了陈光标的例子,很多人因为他的高调而不满,认为这是对弱势群体的不尊重与作秀。但是,作为一个长年都在回报社会的人,去争取点名声难道也是种奢望?李泓冰先生反问了别人一段话:“一些富豪大款可以在全球奢侈品市场出手豪阔,可以把几乎所有财富留在手里、留给子孙,慈善的理念在这一人群中显未普及。相对那些吝拔一毛的富豪,高调捐款的陈光标,就该承受更多的批判和冷嘲热讽吗?当盖茨、巴菲特携手来华劝捐,陈光标大声回应死后裸捐,曾让不少退避三舍的中国企业家被动而尴尬。两者相比,谁更该受到质疑?”
我想,我们这些被帮助者,是不是太过刻薄?为什么接受帮助而不愿意被人知道,是觉得有损脸面还是不想将来回报?我想,高调行善有高调行善的好处,至少让那些被帮助者被人记住,将来有条件时,好回报社会,将这种奉献与爱心传递下去。
我的家乡,是经受了“5·12”特大地震的地方,回想起三年之前,深刻地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怀。在解放军的红旗树立起了打不垮的信心之后,是各地来的民众祛除了人心中悲伤带来的消沉。那时,无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志愿者,都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唐山十二兄弟、花掉积蓄购挖掘机奔波千里的夫妻„„太多太多的感动。
在家里恢复正常之后,我加入了学生志愿者。在那段难忘的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初次服务时,才发现最困难的人是多么需要帮助。在那里,尽管吃苦的地方不少,但在团结一心重建家园的的气氛下,总有使不完的劲。也是在那里,我真切地感受到感恩与奉献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坚信自己年轻的肩膀可以扛起那民族的痛,用自己的力量为在苦难中的人们带去温暖和信念,希望,有希望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人退缩而是向着危险靠近,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信念和勇气。那些身影在最危险的地方来回穿梭,不放弃每一个可能存活下来的生命,不计一切代价,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呢?
疾风知劲草!在危难关头才能真正的展现一个民族的凝聚力。
这是我们民族团结、不屈不挠的最典型例子。有人拿汶川地震与日本地震相对比,说日本人素质高,在灾难时也知道排队。那么,请说这种风凉话的人仔细去看下当时灾区的记录。没错,当时是有不少插队的,可是,大多数都是人们主动让老人,残疾人优先,那些插队,不是耻辱,而是高尚!相比起来,看日本人队伍后面那些悲苦的老人,是否还要去讲他们的按规矩办事?我们的民族,不只是追求公正,更讲求人情冷暖。
然而,我们民族的爱国精神,也有被愤怒,被歪曲的时候。去年就出现了砸烧日货店的事情。我们在被激怒时,有没有想到自己祖国的法律呢?更何况,那些破坏的东西,究竟是在谁的国土上?我们损害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还授人以柄。所以,爱国的方式,需要理智,爱国热情不是偏激的民族情绪,更不是民族主义。真理向前多走一步也会变成谬误。国的行动也不能逸出法纪许可的范围。
记得余秋雨说过,历经春温秋肃,总要平一平呼吸,缓一缓心跳,回归心境的自然。就这样,他开始了“文化苦旅”,走进了文化的更高境界,也选择了自己的信仰。对我们来说,进入大学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真正的做到“正心”与“修身”,做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思想的提高成长,更需要自己不断努力。
但是,青少年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缺乏对生活的了解,缺乏社会经验。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这对于心智还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与诱惑。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过于急功近利;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生活过于追求新潮,安逸享乐。
我想,我们应该从以下做起:要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关于思想道德素质的课程,如思修课。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通过老师的讲解,能够增加我们的人生经验,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认识水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也能帮助我们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不断加强学习,学好专业文化知识,严格要求自己,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多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增加对社会的了解;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与诱惑。在大学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诱惑,这时,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用坚强的意志力去抵制诱惑,要有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就像屈原说的那样,“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学校与社会也应该努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应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的风气也应该得到净化,良好的社会风气能够让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我想,只要心甘情愿去做,一切便会简单。
《易经》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需要的,就是不断进步。“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只有勤奋不已,警惕不已,这样才能在遇到险境时化解困难。到最后,才能达到“群龙无首,天下大吉”-----每个人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首领,人人皆智慧,精神层面上的富足,也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一方面吧。
大学的时间是宝贵的,圣人说,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这就需要我们珍惜时间。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用力挤,总还是有的。”是啊!只要愿意把时间挤出来,时间是有的,但不是人人都能这样。有的人贪玩好耍,事做完了就无所事事,一点也不珍惜时间。但珍惜时间的人即使事多,他也能挤出时间,这也许就是鲁迅先生告诉我们的道理吧!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有理由保持自己的本色。我们不该再浪费任何一秒钟,去忧虑我们与其他人不同这一点。每个人都得在生命的交响乐中,演奏你自己的小乐器。
具有强烈自信心的人,是生活中的幸运者。因为他能充分相信自己,能承受各种考验、挫折和失败,敢于去争取最后的胜利。这种自信心,使自己一辈子受用不尽。人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只发挥了很小的一部分,而在收到充分激励条件下,有可能几乎全部发挥出来。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能力简直就是一个处于潜伏期的活火山,一旦有足够的信念诱使其喷发,必将势不可挡。
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双腿。父母的精心呵护,也许能使你避免犯一些错误。可是,不可能避开一切错误。这也是学习的最好途径。如果没有犯错误的机会,就等于被剥夺了长大成人的机会。初次独立的走向社会,自己去寻找工作,你也许会感到恐慌不定,但是危机的挑战会鞭笞你前进和逐渐成熟。
风烛残年的陆游在饱尝了人世的悲喜无常之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老去已忘天下事,梦中犹见牡丹花。”可想而知,落魄悲凉的老诗人是如何让一株时隐时现于梦中的牡丹花覆盖了浩浩荡荡的天下大事?是记忆,是关于青春的记忆,是关于青春美好的记忆。
因此,我们需要为将来可供回忆的青春留一点资本,至少不能让它一片空白。我们会记起一切与青春有关的记忆。那么,多年以后,我们再次面对这本纪念册,所要做的只是把这些泛黄的纸页轻抚,然后,望着午后的阳光,微笑。
时间走过了就流失了,不再回头,如果你在花开的季节,忘记拍摄一些美丽的照片,等到错过了花期,等到我们想起再去追忆的时刻,依然不能回头,时光如水,无法追还。
想起那些时常想做而没做的事,总觉得很遗憾惆怅,但其实只是为了另一个目的而暂时放下一个小心愿而已。回想过去,或许真如曹操所说“去日苦多”吧,未来“中道路盘桓”。然而我逐渐喜欢上了只手补天的那种气势,或许只有这种不为外物所累的气势,在将来才有资格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门课的结束并不代表着我们不用再学习此类知识,而是在打开这方面门户后,需要进一步自己探索。思修更是我们需要一生去注重的东西。
过去的,无论对错,前世之事,后事之师;现在的,无论是否沉重,都得严格要求自己;未来的,无论是否遥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认真做好每件事,便是成功。
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是条漫长且不能懈怠的道路,我知道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但我们都不是独行者。最后,用屈原的名言来激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