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货币银行学第二篇章 复习题 10-29
4/18/2013
货币银行学
第二篇章 复习题
第五章 金融市场
一、填空题
1、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
2、金融市场的交易“价格”是()。
3、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的()能力。
4、收益率是指持有金融工具所取得的()与()的比率。
5、商业票据是起源于()的一种传统金融工具。
6、()是描述股票市场总的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
7、中长期的公司债券期限一般在()年以上。
8、一级市场是组织证券()业务的市场。
9、()是证券交易市场的最早形态。
10、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其价值依赖于()的一类金融产品。
11、期权分()和()两个基本类型。
12、目前,远期合约主要有()远期和()远期两类。
二、单选题
1、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把这种趋势称为()
A、资本化B、市场化C、证券化D、电子化
2、下列不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
A、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B、公司债券C、股票D、政府债券
3、短期资金市场又称为()
A、初级市场B、货币市场C、资本市场D、次级市场
4、长期资金市场又称为()
A、初级市场B、货币市场C、资本市场D、次级市场
5、下列不属于货币市场的是()
A、银行同业拆借市场B、贴现市场C、短期债券市场D、证券市场
6、下列属于优先股股东权利范围的是()
A、选举权B、被选举权
C、收益权D、投票权
7、下列属于短期资金市场的是()
A、票据市场B、债券市场C、资本市场D、股票市场
8、目前我国有()家证券交易所。
A、1B、2C、3D、49、最早的远期、期货合约中的相关资产是()
A、军火B、石油C、粮食D、钢铁
10、远期合约买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状况是()
A、收益无限大,损失有限大B、收益有限大,损失无限大
C、收益有限大,损失有限大D、收益无限大,损失无限大
11、远期合约卖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状况是()
A、收益无限大,损失有限大B、收益有限大,损失无限大
C、收益有限大,损失有限大D、收益无限大,损失无限大
12、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偿还期限成()
A、反比B、正比C、倒数关系D、不相关
13、下列不属于初级市场活动内容的是()
A、发行股票B、发行债券C、转让股票D、增发股票
14、下列关于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初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前提B、二级市场是初级市场的前提
C、没有二级市场初级市场仍可存在D、没有初级市场二级市场仍可存在15、期权卖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状况是()
A、收益无限大,损失有限大B、收益有限大,损失无限大
C、收益有限大,损失有限大D、收益无限大,损失无限大
16、根据股东权利范围不同,可以把股票分为()
A、记名股B、优先股和普通股C、不记名股D、新股
17、由债权人开出的票据有()
A、本票B、汇票C、期票D、股票
18、能够直接为筹资人筹集资金的市场是()
三、多选题
1、按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
2、金融市场必须具备的要素有()A、发行市场B、次级市场C、二级市场D、交易市场A、现货市场B、货币市场C、长期存贷市场D、证券市场E、期货市场
A、交易形式B、交易对象C、交易主体D、交易工具E、交易价格
3、下列属于货币市场金融工具的是()
A、商业票据B、短期公债C、回购协议D、公司债券E、股票
4、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的英文名是()
A、forwardsB、futuresC、optionsE、swapsD、stocks5、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的最大区别在于()
A、风险性B、流动性C、组织性D、集中性E、公开性
四、判断题
1、金融市场发达与否是一国金融发达程度及制度选择取向的重要标志。
2、期权买方的损失可能无限大。
3、偿还期限是指债务人必须全部归还利息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4、传统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支票两种。
6、二级市场的主要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但也扩及交易所之外。
7、新证券的发行,有公募与私募两种形式。
8、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都是有限的。
五、计算题
1、某债券面值100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则其名义收益率是多少?
2、某债券面值120元,市场价格为115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则其即期收益率是多少?
3、某投资者以97元的价格,购入还有1年到期的债券,债券面值100元,年息8元。则其平均收益率是多少?
六、简答题
1、什么是场外交易市场?其特点是什么?
2、简述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3、优先股与普通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4、简述远期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
七、论述题
1、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的区别是什么?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
一、填空题
1、凡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称()。
2、()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
3、我国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
4、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中心环节是()。
5、专业银行的存在是()在金融领域中的表现。
6、()是西方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力量。
7、()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8、不动产抵押银行的资金主要是靠发行()来筹集的。
9、()是通过金融渠道支持本国对外贸易的专业银行。
10、新中国金融体系诞生以()的建立为标志。
11、70年代末以前,我国金融领域的“大一统”格局取决于高度集中的()体制。
12、我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是()。
二、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职责的是()
A、发行人民币C、经理国库D、审批金融机构2、1997年底,我国经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为()家。
A、244B、72C、90D、35003、我国的财务公司是由()集资组建的A、商业银行B、政府C、投资银行D、企业集团内部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为主体的保险业体系。
A、中国人民保险公司B、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C、中国平安保险公司D、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我过第一家股票上市的商业银行是()
A、上海埔东发展银行B、招商银行C、深圳发展银行D、福建兴业银行
6、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A、政府部门B、工商企业C、证券公司D、信托租赁公司
7、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是在()年。
A、1983B、1984C、1985D、19868、我国城市信用社改组之初,采用了()的过渡名称。
A、城市商业银行B、城市发展银行C、城市投资银行D、城市合作银行
9、下列不属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A、发行金融债券B、监管其他金融机构C、买卖政府债券D、买卖外汇
10、我国的金融租赁业起始于()。
A、80年代初期B、80年代中期C、80年代末期D、90年代初期11、1986年2月,我国开办了()业务。
A、邮政储蓄B、信托投资C、金融租赁D、证券投资
12、我国在()年建立了第一家政策性银行。
A、1992B、1993C、1994D、199
5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格局构成的是()
A、财政部B、货币当局C、商业银行D、在华外资金融机构
2、下列是政策性银行的是()
3、我国政策性银行开展业务的基本原则是()。A、国家开发银行B、中国进出口银行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D、城市商业银行
A、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竞争B、自主经营C、分业管理D、保本微利
4、下列属于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
A、信托投资公司B、证券公司C、财务公司D、邮政储蓄机构
5、当前我国调整金融机构体系建设的根本原则是()。
A、混业经营B、分业经营C、分业管理D、混业管理
6、下列属于财产保险业务的是()。
A、责任保险B、财产损失保险C、信用保险D、意外伤害保险
7、下列属于信托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的有()。
A、代理业务B、委托业务C、咨询业务D、兼营业务8、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出现了()趋势。
A、重组B、兼并C、收购D、分业
四、判断题
1、政策性银行也称政策性专业银行,他们不以盈利为目标。()
2、我国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能从事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业务。()
3、我国《保险法》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1998年,从上海开始陆续出现了以城市命名的商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代表处不得从事任何直接盈利的业务活动。()、农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完全由政府拨款。()
五、简答题。
1、直接融资中的中间人与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列举五项中央银行的具体职能。
3、简述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4、保险公司的具体业务范围有那些?
六、论述题
1、论述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
4456
第二篇:商学院货币银行学复习题
商学院货币银行学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收益资本化
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习惯地称之为“资本化”
2信用交易
是指证券交易的当事人在买卖证券时,只向证券公司交付一定的保证金,或者只向证券公司交付一定的证券,而由证券公司提供融资或者融券进行交易。
3流动性陷阱
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4公开市场业务
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5货币内生性
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
恒久性收入
是一个人依靠拥有的财富(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常能够获得的收入流量。
再贴现
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窗口指导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劝告和建议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一种温和的、非强制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一种劝谕式监管手段。指监管机构向金融机构解释说明相关政策意图,提出指导性意见,或者根据监管信息向金融机构提示风险。
9基准利率
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10劣币逐良币规律
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11货币市场
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该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以便随时转换成可以流通的货币。
12现金漏损率
也称提现率或现金比率,指客户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出现所谓的现金漏损。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出现现金漏损会减小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13基础货币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被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与商业银行体系持有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
14法定准备率
是指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之一。按法令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所吸收的各类存款的一定比率,作为存款准备金交存中央银行。
15巴塞尔协议
是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的银行资本和风险监管标准。巴塞尔委员会由来自13个国家的银行监管当局组成,是国际清算银行的四个常务委员会之一。
二
简答题
1简述凯恩斯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因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它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任何资产。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利率因此为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凯恩斯假定人们可贮藏财富的资产主要有货币和债券两种。
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是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如果人们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导致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偏好弱时,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因此利率是由流动性偏好曲线与货币供给曲线共同决定的,货币供给曲线M由货币当局决定,货币需求曲线L=L1+L2是一条由上而下由左到右的曲线越向右越与横轴平行。当货币供给线与货币需求线的平行部分相交时,利率将不再变动(该情况下被称为流动性的陷阱)即无论怎样增加货币供给,货币均会被存储起来,不会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
简述现代金融体系下存款货币创造的过程。
3现代货币主义关于货币需求分析的主要特点何在?
4如果肯定货币的能动作用,那么货币扩张中的产出及价格效应是怎样的呢?
5凡提高货币工资就会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吗?为什么?
6简述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
7简述通货膨胀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8简述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简述判断利率水平的主要依据。
简述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的关系。
三
论述题:
以上课所讲专题为主:人民币升值,房地产过热与银行信贷,存款保险制度(结合我国2015年5月1日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就理论、功能作用、实施条件等进行分析)
参考论文:
何平
从日本的“支付”解禁论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条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2
何平等
论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与研究
2014/1
3何平
存款保险:历史、制度与中国的选择
清华金融评论
2015年第5期
4何平
存保制度与金融安全网
中国金融
2015年第9期
第三篇:货币银行学教学讲义(7-13章)
第7章 中央银行
§7.1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和发展
§7.1.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原因
(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2)统一票据清算的需要。(3)建立最后贷款人的需要。(4)金融监管的需要。(5)政府融资的需要。
§7.1.2.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中央银行的形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一般的商业银行演变而成;另一种则是由政府直接创设。
§7.1.3 发展阶段:
(1)普遍推行时期:一战——二战
(2)强化时期:20世纪中期至今 §7.2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国家单独设立,又分为一元式和二元式。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没有专门执行央行职能的银行。
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两个以上主权独立的国家共同拥有一个央行。
4、准中央银行制度:没有建立通常意义上的央行,由政府授权一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央行职能。
§7.3 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1、含义:央行与政府的关系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不能完全脱离政府,独立性是相对的。
2、表现:
(1)法律方面
(2)央行领导人人事权
(3)与财政部关系:短期贷款,为其筹资创造条件。
(4)利润:不以营利为目的
(5)资本所有权:国家;公私合有;私有
3、模式:独立性较强模式、独立性较弱模式
§7.4 中央银行的职能
1、发行的银行:一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包括印刷、铸造或销毁票币,适时适度发行货币。
2、政府的银行:包括代理国库,代理政府金融事务,为政府融通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充当政府金融政策机构,管理金融机构。
3、银行的银行:集中和保管存款准备金,充当最后贷款人,主持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
§7.5 中央银行的业务 §7.5.1 负债业务:
1、货币发行业务:
(1)定义:货币从央行通过商业银行流到社会的过程。
(2)发行制度:外汇准备制度、比例发行准备制度、最高发行额限制度、有价证券保证制度,以垄断、信用保证、有弹性为原则。(3)发行过程:央行发行基金保管库——商业银行基层行业务库——市场货币存量
2、存款业务:
(1)来源:政府,金融机构
(2)业务:代理国库,集中存款准备金
3、资本业务:自有资本来源可为政府、混合持股、银行持股 §7.5.2 资产业务:
1、贷款和贴现:再贴现、政府短期贷款
2、证券买卖业务:公开市场操作
3、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7.5.3 中间业务:集中票据交换,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第8章 货币供给
§8.1 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
1、货币供给: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
2、货币供给量:在企业、个人以及各金融机构中的货币总存量。§8.2 央行和基础货币
1、二级银行体制:
(1)整个银行系统为央行和商业银行两个层欠。
(2)信用货币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
2、基础货币:包括公众持有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8.3 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
1、商业银行存款的来源: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2、商业行的存款创造:
(1)前提条件: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采用转账结算方式。
(2)存款创造过程:举例说明
(3)存款派生倍数的修正指标:现金漏损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8.4 货币供给模型
1、模型:M=KB M=[(C+D)/(C+R)]B M—货币供给 B—基础货币 K—倍数 C—现金 D—存款货币 R—准备金
2、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由D=R(1/r+α+β)可知: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8.5 货币供给外生性和内生性
1、外生性分析:货币供给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决定,而完全由货币当局决定。
2、内生性分析: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货币当局无法控制的,起决定作用的经济体系涔部的多种因素。
第9章 货币需求
§9.1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1、货币需求:一定时间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该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
2、货币需求量: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需要的货币数量的总和。(包括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量)§9.2 货币需求理论
1、传统货币数量论:
(1)费雪交易方程式:MV=PT M—货币需求量;V—货币流通速度;P—单位商品价格;T—商品交易总量
假定:1)V由支付制度、个人习惯、技术发展等因素决定,短期稳定,视为常量; 2)充分就业时,交易量T变动极小,视为常量。结论:1)货币需求量M变动,价格P同比例同方向变动。
2)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交易,进一步论证了货币只是交换是媒介。2)剑桥方程式:M=KY M—货币需求量;K—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Y—名义国民收入 特点:1)剑桥方程式更注重货币的贮藏职能。2)分析了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总需求L=L1+L2=L1(Y)+L2(i)
特点:1)是古典剑桥学派理论的扩展,在分析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时更加精细。2)交易性和谨慎性货币需求与收入呈正相关,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呈负相关。
4、费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实际货币需求函数:M/P=f(y;w;rm,rb,re;Ldp/pdt;u)y-人力财富占总财富比率;w-非人力财富占财富比率;rb-货币预期名义收益率; rb-债券预期名义收益率;re-股票预期名义收益率;ldp/pdt-预期物价变动率;u-财富持有者的偏好
特点:1)将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分为三种:恒久收入(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货币和其他资产预期收益率、财富持有者偏好。
2)将人力财富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变量。
第10章 通货膨胀
§10.1 通货膨胀的定义
在一段较长期,社会商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以不同形式表现的持续上涨的一种货币现象。
§10.2 通货膨胀的度量
1、消费物价指数:P=ΣP1iXi/ΣP0iXi
P—计算期物价数;P1i—计算期第i种商品价格;Xi—计算期第i种商品权数; P0i—基期第i种商品价格
特点:1)消费品价格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基本反映了公众的主观感受。2)资料较易收集,可实现实时监测。
2)居民消费品只是社会最终产品的一部分,难以全面反映物价情况。
2、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特点:1)反映综合物介水平变动情况。2)国际间具有可比性。
3)资料不易收集,难以实时监测。
4)与居民消费品价格变动偏差较大,不能反映公众对物价的感受。
3、生产物价指数和批发物价指数:编制方法与消费价格指数相似。§10.3 通货膨胀的分类:
按程度可大体分为:爬行通货膨胀、温和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 §10.4 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以凯恩斯的过度需求论为代表,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构成,任何一部分增加都会引起总需求增加;假定充分就业状态下,总需求受非价格因素影响而上升引入价格上升。
2、成本推动:由于生产成本(工资、利润)上升引起价格上升。
3、供求混合推动:在现实经济中很难区分是由需求还是由成本推动引起的,往往是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结构型: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由于经济结构变化,价格上升。
§10.5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促进论: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2、促退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增长。
3、中性论:通过通货膨胀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可相互抵消,政府不需要过多干预,主张市场自动调节。
§10.6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1、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抑制总需求降低物价。
1)货币政策: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公开市场减少基础货币投放;提高利率。
2)财政政策:消减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2、供给政策:加大技术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
3、紧缩的收入价格政策:工资、价格管制。
第11章 通货紧缩
§11.1 通货紧缩的定义
普遍的持续的物价下降的货币现象。§11.2 通货紧缩的度量
与通货膨胀度量方法相同。
§11.3 通货紧缩的成因
1、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国内消费抑制、国外需求不足等)导致供给过剩而引起价格下降。
2、供给过剩:由于技术创新,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绝对量过剩。
§11.4 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价格下降会使生产者利润下降,生产者生产积极性降低,导致开工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低迷。
§11.5 通货紧缩的治理
1、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息;减税,增加财政支出。
2、产业结构调整:控制生产过剩部门生产,发展新兴行业,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12章 货币政策
§12.1 货币政策的定义
央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和信贷,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的总称。
§12.2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物价稳定:在经济运行中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
2、经济增长:
3、充分就业:有工作能力并愿意工作的人能较容易找到适当工作的经济状态。
4、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对他国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的状态。§12.3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1、效果指标:在货币政策实施的后期为央行提供进一步的反馈信息,衡量货币政策达到最终目标的效果。包括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2、操作目标: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为央行提供直接和连续的反馈信息,借对衡量货币政策的初步影响。包括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12.4 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法定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
2、选择性工具:运用信用控制工具(差别利率、证券保证金率等)、道义劝导 §12.5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凯恩斯学派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M↗→i↘→I↗→Y↗→P↗
认为利率是传导机制中的决定性因素。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R↗→M↗→A↗C(I)↗→P↗→Y↗
§12.6 货币政策时滞
1、定义: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实施到实现其全部效应的时间过程。
2、内部时滞: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包括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
3、外部时滞:货币当局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到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所经过的时间。包括传导时滞、决策时滞和作用时滞。§12.7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包括一松一紧、同松或同紧、稳健等形式
第13章 国际资本流动和金融危机
§13.1 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
1、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的形式
(1)中长期国际银行贷款(生产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
(2)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中长期债券
(3)股票持有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证券投资活动
2、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1)利用资金提前消费,收入未能预期增长。
(2)生产性贷款采用浮动利率,利率增长;实际收益率<预期收益率。
3、国际债务危机的特点
(1)中长期银行贷款增长快,规模大。
(2)贷款利率增长。
(3)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
4、债务危机解决方案
(1)紧急援助计划。
(2)贝克计划(债务资本化、债权交换、债务回购)
(3)布雷迪计划(减免计划、再贷款)§13.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
1、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类型:(1)套利性资本流动
(2)避险性资本流动
(3)投机性资本流动
2、货币危机的定义和发生原因
(1)定义: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一般认为15%-20%),就可以称为货币危机。
(2)原因:1)经济基础变化带来的投机冲击。2)由心理预期带来的投机冲击。
3、货币危机的传播:
易在以下三类国家传播:与货币危机发生国有较密切的贸易联系;与货币危机发生国有着相似的经济结构式和发展模式并存在潜在的经济问题;过分依赖于国外资金的国家
4、货币危机的影响
(1)加强市场管制,减缓市场化进程。
(2)易诱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3)紧缩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第四篇:货币银行学
邢楷文094122000
4一、名词解释
1.牙买加协议
答:当代以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为内容的国际货币制度。(1)浮动汇率合法化;(2)黄金非货币化;(3)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修订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以使特别提款权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5)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
2.期权
答:是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约定的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这一权利。为了取得这样一种权利,期权的买方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费。
3.金融创新
答: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这就是金融创新,它是一个为盈利动机推动、缓慢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4.国际资本流动
答:是指资本在国际间转移,或者说,资本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作单向、双向或多向流动,具体包括:贷款、援助、输出、输入、投资、债务的增加、债权的取得,利息收支、买方信贷、卖方信贷、外汇买卖、证券发行与流通等等。
5.道义劝告
答: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与地位,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体系的负责人举行面谈,劝告其遵守政府政策,自动采取若干相应措施。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要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
答: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太少了,阻碍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不能有效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无法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太多了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要增加外汇,则需要发行人民币来购买 人民币供给就会增多 则
人民币就会贬值 所以汇率就会下降。
2.为什么说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答: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其实是指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一国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同时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政府为满足短期利益的需要,推行通货膨胀政策。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工作侧重点的不一致,致使相互的措施矛盾对立。中央银行作为社会化的服务机构,也需要相当的独立性。
3.货币供求与市场供求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3)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4)总需求对总供给有巨大影响;(5)单纯控制需求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货币供给若是适当的,由它作为载体的总需求也是适当的,则可以保证产出的出清;若企业和个人有过多的货币积累不能形成当期的货币需求,又没有相应的补充货币供给,则会形成总需求的不足;若扩大投资与提高消费的压力过强或产生财政赤字,要求弥补货币供给而银行不得不扩大信贷,则会导致总需求过旺。
三、材料分析题
岁月如梭,光阴似剑,回顾2008,这一年有太多的经济事件和经济现象值得我们思考,例如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央行的货币政策从紧缩转向逐渐宽松等等,请结合现实经济发展现象和所学的知识,对以下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1.2008年9月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当局改变从紧的货币政策,开始逐渐降低利率,请问我国货币政策当局降低利率的原因是什么?降低利率对经济各方面的影响有哪些?
2.同时2008年全球经济还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既发源于美国又扩展到全球的金融危机,请问爆发这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各国央行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应对这一危机?
1.答:简而言之,这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就是说储蓄利率变低促使民众储蓄意愿降低,另一方面,借款利率低使投资意愿上升。主要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以跳出金融危机的影响。这样才能增加货币流动性。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出口、及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的情况下,只有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带来的影响是:造成银行存款的外流,这些流出的资金会进入到市场中,市场钱多了,就可能造成交投的活跃,市场就能带动起来,经济就能发展;还可能造成物价的上涨,货币相应的贬值.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使企业有更多的获取资金的动力,促进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低利率将促进大量资金流入市场,不加以控制的话会导致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会形成我国商品、劳务、交通、住宿等费用的降低,因而也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人民币贬值对国内物价也有直接影响。一方面扩大出口将拉动物价的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拉动物价上升,因而人民币贬值后对物价的影响又会逐渐扩大到所有商品领域。出口竞争力加强,出口增加。因而人们将会把资本从国内转移到国外去建厂、办企业,赚取外汇。这对本来就缺少现代化建设资金的我国来说就更为不利。有利也有弊。
2.答: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这样的危机。可以说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美国人的先消费后还款习惯,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漏洞,造成坏账和无法弥补的损失。美国又为了本国利益,滥发纸币,使以美元计价的商品物价飞涨,美元贬值,是全球持有美元的国家蒙受经济损失,及输入型通胀,牵连它国。波及楼市、股市、等资本市场。
各国央行采取降低利率或为本国银行注资或实行政府干预等多项措施来应对汇率、美元贬值带来的本国货币升值的影响。欧洲中央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强调出台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实行无限额注资计划、央行出面实施商业银行的国有化;日本及其他亚洲央行的措施则集中于降息、注资和救助企业与金融机构。
第五篇:货币银行学A
货币银行学模拟题
一、简答题
1、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和特点。
答: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特点: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即不对社会上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办理存贷、结算业务,只与政府或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往来关系;在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方针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牵制。
2、利率变化对国民经济将产生哪些影响?
答:(1)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到银行存款的积极性,利率对积累资金有重要作用
(2)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数量,影响着银行的信贷规模
(3)在通货膨胀发生或预期通货膨胀将要发生时,调高贷款利率能促进物价趋于稳定
(4)利率的调整有助于平衡国际收支
3、股票价格指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答:股票指数,就是表明股票行市变动情况的价格平均数。编制股票指数,通常以某年某月为基期,以某一数值作为股票价格的基期价格,用以后各时期的股票价格和基期价格比较,计算出升降的百分比,就是该时期的股票指数。
4、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开展中间业务?
答: 所谓的中间业务,是指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因此,中间业务成本低、风险小、收入稳定,受微观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较小,商业银行都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开展。
5、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有哪些?
答:作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基础货币的发行要受资产负债表上各科目变动的影响,如资产方的中央银行对财政和商业银行贷款,以及黄金外汇占款;负债方的中央财政金库存、邮政储蓄存款等项目。
二、论述题
1、若要刺激经济发展,中央银行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央行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率降低,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刺激经济发展。
2、降低再贴现率,再贴现率降低,可增加货币供给,刺激经济发展。
3、央行可以在市场上公开买进有价证券,相当于增加货币供给,刺激经济发展。
2、举例说明存款货币的创造。
答:设A银行吸收到客户甲存入10000元,再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现金漏损率
为10%,那么A银行即可把8000元贷出,如贷给客户乙用于向丙支付应付款项,丙将8000元存入自己的往来银行B,按照同样的考虑,B银行拿出1600元,其余6400元贷给客户丁。如此类推,多家银行持续的存款贷款,贷款存款,最终由10000元的原始存款会变成50000元的总存款,这个过程就是存款货币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