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跨文化心理学电影《撞车》观后感
《跨文化心理学》期中考试学号:1106009
从跨文化角度看美国种族偏见及冲突问题
——电影《撞车》观后感
经济学院常福强
通过《撞车》这部电影,我对美国又有了进一步更深的了解,知道了美国不同文化、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之间存在的巨大隔阂,甚至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这部电影从小角度切入,反映了当代美国白人、黑人以及亚裔、拉丁美洲等新移民的文化冲突问题。
以前只知道在五六十年代马丁·路德金的时代,他为黑人解放运动做出了很大贡献,我觉得从那以后种族歧视就很淡薄了,而且看到NBA球星有私人飞机等较高地位,错误的认为黑人地位已经和白人不会差很多,现在看来,简直是太天真了。
电影中的洛杉矶这座超级城市与实际中一样,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习俗、宗教和信仰。前半部分,导演让我们看到了任意宣泄不良情绪的连锁反应,后半部分又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人性的巨大振幅与弹性,以及由之产生的迥然不同的结果。其实,每个人都是天使与恶魔的合体,风云际会,境遇逆转,善恶轮回。有时候,作恶之人固然有其值得同情的缘由,但这却不能成为他为恶的借口,因为,社会上的人看似孤立,实则彼此联系,哪怕一点小小的恶意都有可能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但会伤及无辜的人,甚至也会最终报应到自己身上。善与恶仅仅是一念之差,却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局。也许我们无法解决深刻的民族问题、阶级差异,但至少,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恐惧或愤怒泛滥之前,冷静几秒钟,尽量理智的做出正确选择。
首先,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轻的警察,前后反差太大了。起初,为了心中的信念和价值观,看到搭档对异族的偏见及不当行为,不顾上司的反对,要求远离种族主义者,不与其为伍,并且冒着极大的风险能积极保护异族的正当权益这是多么的无私,伟大,崇高呀!但是后来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由于一时冲动酿成终身大错。不管内心多么善良,遇到切身利益的事,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这件事肯定会在他的一生中留下阴影。
其次,年长的警察。看了好久才知道,他的种族主义是另有隐情,原来他是受父亲经历的影响才产生了对黑人有偏见的根源。再者,父亲的病痛,以及那个不通事理的黑人办事员进而激发了他的仇恨,所以在办案过程中发泄在一对黑人夫妇身上。后来,他的舍命相救真是让我心里一震,人之初、性本善哪,他是出
于职责之心,还是对前事的愧疚之心? 那个女人的命真大,人生真的有命运吗,说不定你最仇恨的人就是自己的贵人,谁知道呢。
第三,两个黑人小伙子,还是大学生,身份和我自己相同,所以感觉比较亲近。他们开始的想法、分析都很对,听得我都连连点头,可是越说越偏激,然后做出了违反自己人性的事。后来,一个遇到贵人,自己心理受到震撼,做出了善良的事,相信他会走向正道;另一个却死在他自己都认为是个好人的人的枪下,、让人特别惋惜···
第四,检查官夫妇。检察官为了选举,假装自己没有种族偏见,都是利益的驱动,而对于他的夫人,过着贵妇的生活,每天都无所事事,但是为什么她每天早上醒来就生气呢?因为心里存在太多怨恨,看谁都不顺眼,这有什么用呢,伤害的总是自己,心理上和身体上都有,放宽心是最好的,把别人当做朋友,人家才会把你当成朋友。
最后,那个锁匠和波斯老板,一个是好爸爸、负责的人,一个是做事冲动、看什么是都不顺眼的人,他们的生活都充满了爱。多亏有一个美丽的小天使,当丹尼尔被波斯裔商人用枪威胁,但是枪响之后,丹尼尔只有几岁大的女人挡住了子弹,当那声枪响让我心里一揪。时间仿佛凝固,女儿看着父亲依然露出了笑脸,所有人都惊呆了。枪里的子弹是空包弹,女孩没有死,所有人都哭了,这个场面极具震撼力还有那把带有讽刺意味的枪子弹,避免了一场惨祸。
总而言之,电影中的文化差异与现实中我国多民族现状有很大相似之处,尤其是在我们的中央民族大学,一方面,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同学,文化、习俗和观念都有较大差异,各民族同学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见;另一方面,我们同属中华民族大家庭,我们有包容的胸怀,足以容下不同风俗习惯。
要避免跨文化冲突,除了培养跨文化理念之外,还应当培养我们的跨文化能力。我们的目光应该放眼全球,课程学习领域应该广泛,以提高自身对全球各种文化的理解,除了外语、历史、艺术、文学或他国宗教等课程的学习外,还应了解跨文化交际学和人类学等课程。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各领域的21世纪,种种迹象表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之间的碰撞、摩擦乃至对立、冲突,将成为影响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立不同,文化冲突体现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差异,比意识形态对立有着更深刻、更重要的内涵,它直接植根于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故能更直接地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影响。
从国家利益和长远发展考虑,我们必须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一样置身于国际文化领域,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与经济发展相类似,“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学会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视差异为人类的一种财富。只有这样,才能发扬我们的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使中华民族长久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篇:《撞车》观后感
《撞车》观后感
影片为我们描画了一幅发生美国洛杉矶这个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大城市市民生活全景图。影片的开始由一起小小的撞车意外,导出了黑人侦探,并快速利用镜头带到这次撞车事件发生的前一天,然后从这蔓延开来,分别向我们叙述了几个主人公在这几天中所遇到的生活小事情。这些事情都有一共通点,就是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在发生的琐事中发生了撞车。电影的结尾,在各种文化碰撞的碎片中,创作者给观众们留下了希望。白人警察在车祸中又冒死救了那对黑人夫妇的妻子,使黑人夫妇的丈夫免招误伤........故事虽然说的是一次撞车事件的前因后果,但围绕着撞车出现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却交错、复杂,它揭示了很多问题,其中,我想谈谈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问题。
人与人的沟通并未随着沟通方式的越来越多和越来越便捷而有所改善,相反,沟通变得越来越难和复杂。夫妻、母子、同事、朋友、甚至是不同族裔之间的沟通,都可能对你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人人都知道沟通不可或缺,却不知道怎样去改善它。片中的探长也说了:“人与人太疏远了,我们都渴望撞击,只有撞击才能让人感受到真实的接触。”当探长对法官说出违心的话,当年轻警察将男孩推出车子,他们都无奈的践踏了自己的良心,但是,又能如何,如果换成是我们,我们又能如何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遭受到挫折、痛苦和伤害之后,往往会变得冲动、偏执甚至也会恶毒。人们会将这种积郁在心中的压力释放到另一个可能是毫无关系的“弱者”,而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我们都应该好好地审视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像影片中的人的心态。关于种族以及人际交往的问题,虽然现在在社会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却没有得到更多的改善。故事与故事之间,故事中的人物之间,一个故事与另一个故事的人物之间,自始至终都在不断地发生碰撞。这些碰撞包含了信仰、亲情、理念乃至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碰撞。人与人,人与社会发生矛盾势必会碰撞,碰撞之后必然引发各种后果,有的可以解决,有的却无法解决,但我们都要去认真面对。
《撞车》要告诉我们的是:生活在社会的人,就像大海里的水滴,不断运动也不断发生关联。就像我们的命运,其实是紧紧相连的,一个人的行为甚至是思想观念,都有可以影响别人的命运,反之亦然。既然如此,人与人之间为何不多些宽容,努力做到相互去理解,让社会变得更美好呢?对此,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认真学习人际沟通与礼仪!
第三篇:撞车观后感
观《撞车》有感
在课堂上观看了<撞车>这部影片使我产生了很深的感触,引发了我对种族歧视、亲情、人性的善恶等多方面的思考。歧视有时产自自己的内心的惊恐和自卑。亲情能产生无穷的力量,甚至能超越生死。而善恶,只是一瞬间的差别,一个微小的举动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结果。
电影用很大一块笔墨描写了种族冲突和文化冲突,白人想做出平等尊重有色人种的姿态,但却在心里歧视黑人,黑人一面警惕着白人的歧视,另一面歧视着亚洲人,亚洲人同时也歧视着其他有色人种。头尾两次撞车的争吵十分有意思,第一次撞车,是亚洲人贩子的老婆和南美女侦探,两个人都骂对方的族裔,歧视对方的种族。片尾的撞车,诊所女接待遭遇保险公司理赔员,一个黑人一个亚洲人,两人一样的用对方的种族作为攻击对象。这种现象十分可笑,也十分可悲。那什么种族是最优等的?是么肤色又是最高贵的?这样的互相侮辱只是表现了他们的不自信,他们都努力的讨好主流社会。只有白人是高高在上的主流,可以说着伪善的话,像个慈善家一样有目的的施舍自己的平等。有时被侮辱感常常是自找的。比如那个每天抱怨种族歧视的少年,比如被洗劫一空的智利老头,比如那个为了面子宁愿受辱的电视导演。在少年眼中,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表明着对有色人种的歧视,他认为整个世界都带着有色眼镜,其实有色眼镜在他的心里。只见别人眼中有钉子,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少年在埋怨的同时,忘记了自己正在做着引起人埋怨的一切。波斯老头也是如此,怀疑周围的一切,怒气冲冲,不相信别人,最后害了自己。电视导演更是如此,为了自己在朋友前的面子,宁可妻子受辱,懦弱至极,他本意是保住面子,但结果却失去了尊严。
电影中两对爸爸和女儿的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锁匠爸爸为了鼓励女儿摆脱子弹的阴影给她讲了一个隐形斗篷的故事。一个美好的故事,细微之处彰显了父爱的伟大,给了女儿勇气和力量。在爸爸被抢指着的时刻,女儿勇敢的冲出来:爸爸没有隐形衣。她扑到爸爸的怀里帮他挡了那一枪。女孩撑起微笑:爸爸,我可以保护你。是父爱的力量让女儿面对子弹而无所畏惧,要保护爸爸,因为爸爸把最重要的东西给了自己。另一对父女,杂货店老板对着女儿说:我碰到仙女了,她是天使。是啊,确实是个善良的小天使。其实他不知道,他的女儿才是他的天使,女儿在买枪的时候,就买了一盒空弹。是女儿的良苦用心挽救了父亲。
有时善恶只是一瞬间。警察瑞安处理一场车祸,竟发现受害者正是自己曾经非礼过的黑人女性克里斯汀,克里斯汀因害怕而拒绝瑞安的营救,而瑞安仍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她。那一刻,两人的心恐怕如同车祸一样受到极大的冲击,克里斯汀究竟该痛恨还是该感激?瑞安究竟是善还是恶?谁也说不清。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瑞安称得上幸运,遇到一个能够弥补过错的机会,并且珍惜了它。与之相反,一直以正面热血形象出现的年轻警察汤米,最后竟因一次多疑而误杀了黑人青年,并亲手掩埋杀人证据……人物形象的一百八十度逆转让观众不得不推翻先前的成见,重新思考人性的复杂。前半部分,导演让我们看到了任意宣泄不良情绪的连锁反应,后半部分又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人性的巨大振幅与弹性,以及由之产生的迥然不同的结果。其实,每个人都是天使与恶魔的合体,风云际会,境遇逆转,善恶轮回。有时候,作恶之人固然有其值得同情的缘由,但这却不能成为他为恶的借口,因为,社会上的人看似孤立,实则彼此联系,哪怕一点小小的恶意都有可能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但会伤及无辜的人,甚至也会最终报应到自己身上。善与恶仅仅是一念之差,却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局。也许我们无法解决深刻的民族问题、阶级差异,但至少,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恐惧或愤怒泛滥之前,冷静几秒钟,尽量理智的做出正确选择。
第四篇:《撞车》观后感
《撞车》观后感
故事开始觉得平淡无奇,但是随着故事的慢慢深入,本来毫无关系的几个人,却错综复杂的联系在了一起,故事慢慢的开始引人入胜。大概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黑人电视导演和他的妻子,莫名其妙地因为莫须有的违章驾驶受到了白人警察的侮辱;看似该受到谴责的警察却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那名曾遭他侮辱的黑人妇女;老实巴交的波斯商店店主,却差点谋杀了有着刺青的墨西哥修锁匠;地区检察官和他的妻子克被抢吉普车后只能把怨气发泄到无辜的修锁匠身上;黑人警察在承受着上司的威胁和焦急地寻找自己的弟弟。
这一切看似无关的琐事,却在36小时内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绞缠在一起,在这个以暴力,性,金钱闻名的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大城市—洛杉矶街头一幕幕上演……
影片所带给观众的白色人种和有色人种的各种冲撞,有黑种人、黄种人,波斯人、亚洲人......虽然美国极力倡导人权,但还是无法避免人种之间各种冲突的冲撞。影片中的几个主角生活在美国社会中,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社会的种族歧视。最具讽刺意义的是,影片中一直有种族主义的警察在最危机的时刻挺身而出,把一个黑人女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而平时没有种族主义的警察却在一次误会中将一名黑人小伙击毙。这就是冲撞,也许有时回感叹上天的如此不公,但这
正是美国社会中所无法避免的。影片最后,一群中国偷渡客终于活着踏上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美国国土,在他们眼中,那是淘金的乐园,但,又有谁会知道,有许多的无可避免的无法预料的冲撞在等着他们....影片只是在交叉反映事件的过程中,集体的展示了一下在这个号称民主、自由的国度里,不同人的生存状态。那个因为恐怖活动,而整日忧心忡忡的国家,神经质的高度紧张,让人在不自觉中流露出的集体焦虑症,也许这正是一种挤压和碰撞而得出的终极结果。影片的最好之处,就是让所有的事情在按部就班中,体现不同种族的人们,在这个大都市里,所面临的生存压榨。心灵的疲惫。说是反种族歧视也好,说是反映现实也罢。人类对自身尊严的寻求永远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东西。不会因为肤色和地域的不同而因此改变。挤压和碰撞下的自我个体,他们所要的其实很简单,不过是身心真正的自由。
但是纵观整部电影,我感觉故事的重点又不在深讨种族歧视,反而种族歧视只是一条线,一条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的主线,把里面的人物通过各种关系联系起来,所以种族歧视又像是导火索。整个电影告诉人们的应该是人生中的突发性和不可抗拒性,也可以说是生活中的蝴蝶效应。即使你小心翼翼,即使你想明哲保身,虽然现在陌生人之间显得是那么的冷漠,可是那些突如其来的事情是你所不能抗拒预想的。就像电影的开头那样,不得不借由撞击来得到一些感觉。电影里的人物经过那些突如其来的事件以后都完成了自己的一次蜕变....有的变好,有的变得更糟糕,但是,这,恰恰就是生活。这些在电影的结局中也明显的表达了出来,又是两车相撞,可能又有好多人因为
这次撞车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生活就在这种有趣的相撞中继续下去...爱是各大电影里永恒不变的主题,亲情,友情,爱情。小女孩为了救父亲,奋不顾身地冲出为他挡了一枪;警探默默地照顾着妈妈,却在弟弟世后默默承受着母亲的责骂;检察官夫人流着泪,抱着那个她平时各种不满的佣人说,you are my best friend;检察官听说夫人受伤放下一切立即赶回家中;黑人导演最后看着火焰,对电话里流泪的妻子说 I love you。现实中,应该很难有这些轰轰烈烈的感情,大多数人都是平平淡淡,茶米油盐一辈子。如果现实中的我们碰到这些情况,我们是否也能做得如此动人。
这部电影实在是给我太多震撼,似乎在这短短两小时里,就看到了一副人生百态的景象。生活在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是不容易的,尤其是这些外来者们,自己的格格不入总是在各个方面不断显现,当你以为 I am an American 时,你会发现,其实现实未必这样。
第五篇:电影《撞车》的影评
§1 影片的背景与警察的象征
影片的片名“Crash”(撞击)已经暗示了本片的“9·11”背景。美国一直以“世界警察”自居,本片中的警察在象征着霸权的美国(下文我将详细论述)。在影片的开头,一个亚裔妇女【听片尾她丈夫说的那句话,他们应该是韩国人。】开车撞了黑人警察格雷厄姆(Graham)的车,也是“9·11”故事的重演。在影片故事时序的最开始,枪支店的白人店主对着前来买枪的被他误认为阿拉伯裔的伊朗裔父女说:“嘿,本·拉登!别在我这儿计划你们的„圣战‟!”【Yo, Osama!Plan a jihad on your own time.】,“我无知?难道是你们解放了我的国家我却开着波音747撞进你们的小棚屋把你们的朋友烧成灰?”【I'm ignorant? You're liberating my country and I'm flying 747 s into your mud huts and incinerating your friends?】。
本片另一个背景是伊拉克战争。伊朗裔一家反复被认为是阿拉伯人【伊拉克是阿拉伯国家而伊朗不是,所以当他们的小店被洗劫后伊朗母亲说“看他们写了什么。他们以为我们是阿拉伯人。波斯人什么时候成为阿拉伯人了?”(Look what they wrote.They think we're Arab.When did Persian become Arab?)】,洗劫他们小店的人是仇恨阿拉伯人的,并且其背景故事【“多莉,那个人差点杀了你的母亲。”(Dorri, that man could've killed your mother.)】很可能也是因为美国人对阿拉伯人的仇恨造成的。伊朗父亲对着锁匠丹尼尔的小女儿开枪,虽然没有造成伤害,但他的动机是有罪的。并且他虽然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同时也是种族歧视者。地方检察官里克(Rick)要竞选,于是他的所有公共行为都要迎合民意。他的车被黑人抢走后他急于保住选票【“我要么会失去黑人的选票,要么会失去„法律公正性‟的选票。”(I'm either gonna lose the black vote or I'm gonna lose the law-and-order vote.)】,想找一张自己授予黑人奖章的照片,结果发现自己将授奖的是个“叫萨达姆的伊拉克人”【That's real good, Bruce.I'm gonna pin a medal on an Iraqi named Saddam.】,哭笑不得,因为这样反而可能会丢掉一些民众的选票。
“从一般意义上讲,警察是一个让人服从的强力权威。但如果失去合法性的制约,他的为善和为恶都会让人害怕。因为这是一种霸权。”(参考文献[1])年轻的白人警官汉森(Officer Tom Hanson)一直是有良知的警察形象,但他开枪误杀了格雷厄姆的弟弟。影片为此做了足够的铺垫,黑人鞋脏、衣服有破洞、搭车目的地无所谓并且嘲笑他准备掏兜好像拿枪,让观众知道汉森开枪的动机仅是自卫,但结果黑人只是想拿圣徒克里斯托弗【这个形象很有意味,他是背负基督的圣徒,旅行者的守护神,但1969年他的名字被从罗马天主教的历法中去除,信仰他的也只剩少数人。】的雕像。正好像贫穷的伊拉克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却被美国以此为由用战争颠覆了政权。汉森仅仅在片尾一片火光中一脸沉重地走向观众,摄像机跟随其运动表示对他的同情,但他并没有得到救赎,唤起美国观众在观影对伊拉克战争的复杂情感。
黑人警长格雷厄姆在影片一开始就说了谎【同伴问“你有烟么?”(You got a smoke?)“没,我戒了。”(Nah.I quit.)接下来的镜头他就点起了烟。】,他后来(事实上是在片头之前)说谎冤枉一位白人警官破坏了法律的公正性,但电影给出的解释是他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和自己的弟弟能够不被法律制裁才做出这样的选择。他有一个吸毒并神志不清的母亲【他回家探望母亲时桌上有注射器,母亲连续问了他两次“找到你弟弟了么?”(Did you find your brother?)】,弟弟出走很可能被母亲气走【母亲提到找弟弟时说“我做得很好……我真的做得很好。”(I was doin' good.I was...I was doin' real good.)】。他向女友隐瞒了自己这样的家庭情况【从家中出来之后女友问“向你母亲道歉了么?”(Did you apologize to your mother?)“她不在。”(She wasn't there.)】说明他对自己的家庭的确有些自卑。在弟弟死去之后,他被母亲责备是杀害弟弟的真正凶手【他向母亲保证会抓出凶手,母亲说“我已经知道了。是你杀的。我让你去找你弟弟,你却说自己很忙。我们对你而言没有价值了,是吧?”(Oh, I already know.You did.I asked you to find your brother, but you were busy.We weren't much good to you anymore, were we?)母亲还误把他给母亲带的零食认为是他弟弟带的。】。这正是美国政府尴尬处境的写照,为了自己的家庭(美国民众)而放弃正义,同时又因为蒙受了损失而被家人指责。
如果说汉森和格雷厄姆的结局反映了美国“世界警察”的困境,白人警官赖安(Officer John Ryan)则更多地反映了美国对自己行为的认可。演员马特·狄龙(Matt Dillon)因此角色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赖安受病痛困扰的父亲颇有深意的背景故事【由他对HMO代理詹森小姐(Shaniqua Johnson)的陈述交代,他父亲建立企业雇佣黑人员工并平等对待,反而被政府帮助少数民族的“肯定性运动”搞得失去了一切,不得不加入HMO医疗保险,该保险保费低廉却对患者医疗服务设置重重限制,并宁可忍受病痛不愿找保险计划外的医生。】使得他成为一个一贯的种族歧视者【由洛杉矶警局的黑人警官与汉森的对话可以看出,他的种族歧视并不是从与詹森小姐的不快开始的。】并猥亵了黑人导演卡梅隆(Cameron)的妻子克里斯廷(Christine),但就在第二天,克里斯廷却因为宽容了他而得救,而且他拉动衣服盖住她的腿,对她表示了尊重。在段落的结尾,赖安单膝跪在地上,仰角拍摄使得他的形象显得神圣而庄重。同样,卡梅隆本人与警方发生冲突也因为遇到了汉森而得救(当时情况下警方有权开枪将其击毙)。这样的设计正反映了美国人对自己行为的自信。
在汉森与赖安之间,赖安是强权的。汉森不想再与赖安搭档,黑人长官(象征联合国)要求汉森写报告证明赖安是种族歧视者,但汉森选择承认自己有放屁的毛病而不举报赖安【与赖安分开后,汉森检查汽车无线电的时候被同事嘲讽“21-L-23,从你的车里听到奇怪的噪音。是不是你的麦克忘了关了?”(21-L-23,picking up strange noises from your car.21-L, is your mike open by any chance?)黑人长官为了揭露赖安,给赖安重新安排了一个少数人种的搭档,他用“amigo”这个来自西班牙语的词称呼赖安。】,正像其他国家对美国的霸权敢怒而不敢言。而赖安与之握手时将他一把拉过说的话【“等你多干几年再说吧。你以为你知道自己是谁,嗯?其实你什么都不知道。”(Wait till you've been doin' it a little longer.You think you know who you are, hmm? You have no idea.)】,如同美国对自以为正义的国家的不屑一顾。汉森后来犯的错误使这诅咒得到了应验,更让美国的观众获得了心理上的微妙平衡。
本片在结构上采取交叉蒙太奇的叙述方式(参考文献[2])并浑然天成地安排好故事的时间和空间,以表达人物的情感(参考文献[3])。在此我想特别指出,局部过度曝光的运用很好地透露了故事中角色之间的强弱。性骚扰一场虽然发生在夜间,但有赖安的镜头常常伴随着警车车灯或手电的过度曝光的强光,而只有卡梅隆夫妇的镜头中光线就要弱得多,显示出警察不可抗拒的强权力量。汉森救下卡梅隆一场,有警车的镜头,警车上都反射出极强的太阳光,而卡梅隆的车一直很暗淡。所以看起来是卡梅隆通过不与警察合作赢得了自己的“勇敢”【被猥亵之后妻子对他的懦弱很不满:“还好。还有点血性。虽然来晚了,总比没有强!”(That's good.A little anger.It's a bit late, but it's nice to see!)】,但事实上这是汉森说服他向警方强权妥协的过程,他为了保护车里的黑人小偷安东尼(Anthony)也被迫做出了妥协,虽然嘴上依旧不依不饶【赖安说“我是想帮你啊。”(I'm trying to help you.)他却答到“我没要求你帮我,对吧?”(I didn't ask for your help, did I?)】,但随后他还是按自己的方式接受了汉森的帮助。
颇有意味的一次过度曝光的出现是在里克的幕僚弗拉纳根(Flanagan)【里克两次遇事都让别人去找弗拉那根,说明弗是他非常信任的智囊,弗也知道保护里克,为了不让人知道诬陷是里克授意的甚至在他说服格雷厄姆的时候让人通知里克晚些上楼。】要求格雷厄姆隐瞒真相的时候,背朝窗户的弗拉那根一直被窗外射进的强光笼罩着,在对话中他一直是强势的一方,而格雷厄姆的背景一直是深棕色的墙板。他第一次口出辱骂黑人的话语遭到了格雷厄姆的反感【格雷厄姆激动地说:“你刚说什么?”(What did you just say?)】,然而当他抬出了格雷厄姆弟弟的前科进行威胁,并再次说出同样的侮辱性话语的时候,格雷厄姆平静地承受了。接下来格雷厄姆与里克交流的时候,里克从电梯中走出,背景墙壁有强烈的反光,而此时格雷厄姆的背后也出现了玻璃透出的强光,说明他已经被同化了,成为了强权中的一员【从上下文可以看出,里克想以此事件挽回自己在黑人选民中的威信,因此很早就提醒格雷厄姆有进展只对他一个人说,并不遗余力地诬陷白人警官。】。
然而全片中最强烈的一次过度曝光发生在锁匠的小女儿身上,在下一节中论述。
§2 和解:宽容、信任、归属与宗教
种族歧视是影片构造冲突的切入点,并不是影片讨论的核心。影片前一半所引出的问题被后一半戏剧性的巧合、人性的闪光等好莱坞式的方式解决。导演也澄清他影片的主旨并不是反映种族歧视问题【导演保罗·哈吉斯(Paul Haggis)自述:“我创作和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就是要探寻有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话题。我并无意去冒犯某些人或因此而挑起什么争端,只是想通过这部电影来表达出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电影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工具,它能够让你体味到陌生人的心路历程。我希望观众们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并不只是感知到我所指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推动民众去分享你们的爱心。”】,电影中或明或暗地表现的林林总总的种族歧视问题也不完全是洛杉矶的现状【黑人社区的知名社会活动家乔·希克斯认为影片严重歪曲了洛杉矶种族关系的现状,从而可能损害洛杉矶作为种族大熔炉的声誉。哈吉斯认为:“不过,我们写这些剧本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却是真实的,只要是在社会中存在的现象,不管有多么肮脏和丑陋,我们都有责任把它写出来。”】,本文不讨论该片反映的种族歧视问题。正如影片开头所说的那样,这部电影是要讨论关于沟通与感情的主题,“touch”(触摸)【撞车之后,格雷厄姆喃喃地对着镜头,对着观众说:“这是触摸的感觉。走在任何实实在在的城市,你明白么,实实在在的城市,你都会和别人擦肩而过,会有人和你撞个满怀。在洛杉矶,没人会碰到你。我们永远把自己藏在玻璃和钢铁之后。我想我们都太怀念接触的感觉了,才互相撞在一起来体会。”(It's the sense of touch.Any real city, you walk, you know? You brush past people.People bump into you.In L.A., nobody touches you.We're always behind this metal and glass.I think we miss that touch so much that we crash into each other just so we can feel something.)】。片头字幕阶段一对对虚化的车灯就是一个个孤独而无法接触的人。
影片后一半许多温情的段落都有肢体接触的镜头。检察官的妻子吉恩(Jean)拥抱自己的女佣人玛利亚(Maria),赖安从汽车中救出克里斯廷,赖安与父亲抱头痛哭,伊朗女儿多莉从父亲手中接过枪,格雷厄姆双手紧握弟弟的圣徒克里斯托佛小雕像贴到脸上等。影片结尾洛杉矶下起了雪(洛杉矶上次下雪是1989年)也是一种触摸,抚慰着每一个剧中人和观者的心。
好莱坞电影对美国现实的书写历来就是建构性的,而不是再现性的。对于民族的冲撞,保罗·哈吉斯在本片中给出了他自己的和解方案。但他作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展示社会现实逼真而深刻, 解决现实矛盾则苍白而幼稚。”(参考文献[1])
吉恩得到了玛利亚的帮助,而十年的好朋友卡罗尔(Carol)却因为正在按摩而袖手不管,她的和解是宽容【她在电话里对卡罗尔说:“你一年内,好像是,换了六个管家?”(You go through, like, six housekeepers a year?)说明卡罗尔代表刻薄的性格。】。克里斯廷获救也是因为宽容,不过是少数族裔对白人的宽容。赖安和偷车的安东尼通过拯救他人而获得救赎,同时安东尼一直都怀有强烈的种族敌意,不愿坐公共汽车【他说公共汽车安装窗户是“为了羞辱那些被迫乘坐的人们”(To humiliate the people of color who are reduced to ridin' on 'em.)。】而片尾他看着公共汽车中安宁平和的少数族裔若有所思。
卡梅隆除了被指责不勇敢,还被指责不够“黑”并与妻子的感情产生裂痕。影片对其一一进行了弥补,他通过和一群黑人青年一起往燃烧的汽车上扔木块满足了对自己黑人身份归属感的诉求,并在电话中对妻子说“我爱你”。
片中“锁”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锁匠丹尼尔(Daniel)不被吉恩信任也不被波斯老人法哈德(Farhad)信任,但他关于仙女和隐形斗篷的故事赢得了自己女儿的信任,使他因此而获救。小女儿推开屋门(封闭的心门),在全片最为灿烂的光线下奔向父亲,跳到父亲的怀中,象征着信任和爱的力量可以超越一切强权(这个镜头是全片最亮的)。
紧握弟弟的圣徒克里斯托弗小雕像的格雷厄姆象征着宗教的救赎。读不懂英文的法哈德结尾喃喃地说“她是我的天使”,这也是归于宗教的和解。而事实上救他的是随手买来空包弹的女儿【多莉一直都不支持父亲买枪,片尾她拿出的子弹盒子上写着“Blank”(空包弹)。】。和片中几乎所有人物一样,这同时也是归于家庭之爱带来的和解。
《撞车》以高明的叙事技巧成功地抚慰了在“9·11”和伊拉克战争伤害之下的美国观众,反映了美国社会中复杂的种族歧视问题,并用巧妙和感人的情节给出了好莱坞式的和解——虽然和解的方式没有思想深度,但片中对美国“世界警察”形象的自我反思值得称道,无怪乎获得六项奥斯卡提名和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三项大奖。
参考文献
[1] 王苏生.《撞车》:巧合与冲撞下的象征.电影评介, 2006,(13)
[2] 张涛.《撞车》——交叉蒙太奇的典范.电影文学, 2006,(07)
[3] 顾春花.论电影《撞车》的叙事策略.电影评介, 2007,(05)
[4] 张斌.断裂、弥合与超越——《撞车》中的意识形态分析.唐都学刊, 2008,(01)
影片精读论文,出成绩了,终于敢把文章贴出来了^^ 为了严格控制正文的字数(事实上最后还是严重超标),本文的注释加得非常夸张,所有讲故事的文字全都注释了,为了可以让别人不跳来跳去地读用方括号加在正文里了。
本文代表了我目前解读电影的最高水准(憋了好几天呢,呵呵),但我交完之后了解了一点时事,马上就发现写得太不深入了……我当时完全不知道文中提到的“复杂情感”有多么复杂——一连串的战争中,美国人对政府既同情又无奈。我对编剧拿捏感情的精到更加佩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