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 中英翻译
《师傅越来越幽默》(2001)序言:任何作家从事这一行业都有自己的理由,我也不例外。但我为什么成了这种作家,而没有成为海明威或者福克纳那样的作家,我想是和我的童年经历分不开。我的写作生涯受益于我的童年,它帮助我一直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回顾40多年前,也就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那是现代中国历史上最奇异的一段时期,人们经历着史无前例的狂热。一方面,整个国家经济停滞,人民贫困,人们缺吃少穿,终日挣扎在生死线上;另一方面,那个时代的人有着强烈的政治热情,挨饿的人民勒紧裤腰带也要追随党的共产主义实践。那时我们相信,虽然忍饥挨饿,但我们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我们相信世界上2/3的人民都生活在悲惨之中,我们的神圣使命就是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直到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们才最终开始面对现实,仿佛大梦初醒。
From the preface to “Shifu, 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2001)Every person has his own reasons for becoming a writer, and I am no
exception.But why I became the sort of writer I am and not another Hemingway or Faulkner is, I believe, linked to my childhood experiences.They have been a boon to my writing career and are what will make it possible for me to keep at it down the road.Looking back some forty years, to the early 1960s, I revisit one of modern China’s most bizarre periods, an era of unprecedented fanaticism.On one hand, those years saw the country in the grips of economic stagnation and individual deprivation.The people struggled to keep death from their door, with little to eat and rags for clothes;on the other hand, it was a time of intense political passions, when starving citizens tightened their belts and followed the Party in its Communist experiment.We may have been famished at the time, but we considered ourselves to be the luckiest people in the world.Two-thirds of the world’s people, we believed, were living in dire misery, and it was our sacred duty to rescue them from the sea of suffering in which they were drowning.It wasn’t until the 1980s, when China opened its door to the outside world, that we finally began to face reality, as if waking from a dream.《酒国》(2000)
门窗严丝合缝,密封很好。丁钩儿周身发痒,汗在脸上爬。他听到平头友善地说:“您不要着急,心静自然凉。”
丁钩儿耳朵里有嗡嗡的响声,他想到蜜蜂。蜂蜜。蜜饯婴儿。此行任务重大,不敢马虎。窗玻璃似乎在微微颤抖。几架巨大的机械,在窗户外的天地间缓慢地、无声无息地移动着。他感到自己在一个水柜里,像一条鱼。那些矿山机械是黄色的。黄色令人昏昏欲醉。他努力谛听着矿山机械的声音,但任何努力都是徒劳。
From “Republic of Wine”(2000)
The office was hermetically sealed by perfectly dovetailed doors and
windows.Once again Ding Gou’er started to itch all over, and rivulets of sweat ran down his face.He heard Crewcut say consolingly:
“Don’t worry, you’ll cool off as you calm down.”
A buzzing filled Ding Gou’er’s ears.Bees and honey, he was thinking, and honeyed infants.This mission was too important to be undone by carelessness.The glass in the windows seemed to vibrate.In the space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outside the room, large rigs moved slowly and noiselessly.He felt as if he were in an aquarium, like a pet fish.The mining rigs were painted yellow, a numbing color, an intoxicating color.He strained to hear the noise they made, but no dice.《丰乳肥臀》(2004)
日本人的马队沿着河滩往东跑下去,跑到上官来弟她们放鞋子的地方,齐齐地勒住马头,穿过灌木丛爬上了大堤。她看不到日本马队了。她看到河滩上躺着那匹死去的大花马,硕大的头颅上沾满黑血和污泥,一只蓝色的大眼珠子,悲凉地瞪着湛蓝的天空。那个白脸的日本兵半截身子压在马腹下,趴在淤泥上,脑袋歪在一侧,一只白得没有一点血色的手伸到水边,好像要从水里捞什么东西。清晨光滑平坦的滩涂,被马蹄践踏得一塌糊涂。河水中央,倒着一匹白马,河水冲击着马尸缓缓移动、翻滚,当马尸肚皮朝上时,四条高挑着瓦罐般胖大马蹄的马腿,便吓人地直竖起来,转眼间,水声混浊,马腿便抡在水里,等待着下一次直指天空的机会。那匹给上官来弟留下深刻印象的枣红大马,拖着它的骑手的尸体,顺流而下,已经走到很远的下游,她突然想到,这匹马很可能要到樊三爷家去找那匹大种马。她坚决地认为,枣红大马是匹母马,与樊三爷家的公马是失散多年的夫妻。
From “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2004)
The Japanese cavalry unit headed south along the riverbank all the way up to where Laidi and her sisters had left their shoes.There they reined in their
horses and cut through the bushes up to the dike.Laidi kept looking, but they were gone.She then turned to look down at the dead sorrel, its head bloody, its big, lifeless blue eyes staring sadly into the deep blue sky.The Japanese rider lay facedown in the mud, pinned beneath the horse, his head cocked at an awkward angle, one bloodless hand stretched out to the riverbank, as if fishing for something.The horses’ hooves had chewed up the smooth, sun-drenched mud of the shoals.The body of a white horse lay on its side in the river, rolling slowly in the shifting water, until it flipped over and its legs, tipped by hooves the size of clay jugs, rose terrifyingly into the air.A moment later, the water churned and the legs slipped back into the water to wait for the next opportunity to point to the sky.The chestnut horse that had made such an impression on Laidi was already far downriver, dragging its dead rider with it, and she wondered if it might be off looking for its mate, imagining it to be the long-separated wife of Third Master Fan’s stud horse.《生死疲劳》(2008)
我的故事,从1950年1月1日讲起。在此之前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在阴曹地府里受尽了人间难以想象的酷刑。每次提审,我都会鸣冤叫屈。我的声音悲壮凄凉,传播到阎罗大殿的每个角落,激发出重重叠叠的回声。我身受酷刑而绝不改悔,挣得了一个硬汉子的名声。我知道许多鬼卒对我暗中钦佩,我也知道阎王老子对我不胜厌烦。为了让我认罪服输,他们使出了地狱酷刑中最歹毒的一招,将我扔到沸腾的油锅里,翻来覆去,像炸鸡一样炸了半个时辰,痛苦之状,难以言表。鬼卒还用叉子把我叉起来,高高举着,一步步走上通往大殿的台阶。两边的鬼卒嘬口吹哨,如同成群的吸血蝙蝠鸣叫。我的身体滴油淅沥,落在台阶上,冒出一簇簇黄烟……
From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2008)
My story begins on January 1, 1950.In the two years prior to that, I
suffered cruel torture such as no man can imagine in the bowels of hell.Every time I was brought before the court, I proclaimed my innocence in solemn and moving, sad and miserable tones that penetrated every crevice of Lord Yama’s Audience Hall and rebounded in layered echoes.Not a word of repentance
escaped my lips though I was tortured cruelly, for which I gained the reputation
of an iron man.I know I earned the unspoken respect of many of Yama’s
underworld attendants, but I also know that Lord Yama was sick and tired of me.So to force me to admit defeat, they subjected me to the most sinister form of torture hell had to offer: they flung me into a vat of boiling oil, in which I tumbled and turned and sizzled like a fried chicken for about an hour.Words cannot do justice to the agony I experienced until an attendant speared me with a trident and, holding me high, carried me up to the palace steps.He was joined by another attendant, one on either side, who screeched like vampire bats as scalding oil dripped from my body onto the Audience Hall steps, where it
sputtered and produced puffs of yellow smoke.With care, they deposited me on a stone slab at the foot of the throne, and then bowed deeply.
第二篇:莫言简介翻译
莫言简介翻译
Mo Yan(a pseudonym for Guan Moye)was born in 1955 and grew up in Gaomi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north-eastern China.His parents were farmers.As a twelve-year-old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e left school to work, first in agriculture, later in a factory.In 1976 he joined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during this time began to study literature and write.His first short story was published in a literary journal in 1981.His breakthrough came a few years later with the novella Touming de hong luobo(1986, published in French as Le radis de cristal 1993).In his writing Mo Yan draws on his youthful experiences and on settings in the province of his birth.This is apparent in his novel Hong gaoliang jiazu(1987, in English Red Sorghum 1993).The book consists of five stories that unfold and interweave in Gaomi in several turbulent decades in the 20th century, with depictions of bandit culture,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the harsh conditions endured by poor farm workers.Red Sorghum was successfully filmed in 1987, directed by Zhang Yimou.The novel Tiantang suantai zhi ge(1988, in English The Garlic Ballads 1995)and his satirical Jiuguo(1992, in English The Republic of Wine 2000)have been judged subversive because of their sharp criticis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Fengru feitun(1996, in English 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 2004)is a broad historical fresco portraying 20th-century China through the microcosm of a single family.The novel Shengsi pilao(2006, in English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2008)uses black humour to describe everyday life and the violent transmogrifications in the young People's Republic, while Tanxiangxing(2004, to be published in English asSandalwood Death2013)is a story of human cruelty in the crumbling Empire.Mo Yan's latest novel Wa(2009, in French Grenouilles 2011)illuminates the consequences of China's imposition of a single-child policy.Through a mixture of fantasy and reality, historical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Mo Yan has created a world reminiscent in its complexity of those in the writings of William Faulkner and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at the same time finding a departure point in ol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n oral tradition.In addition to his novels, Mo Yan has published many short stories and essays on various topics, and despite his social criticism is seen in his homeland as one of the foremost contemporary authors.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出生并成长于中国东北部省份山东省高密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的时候因文革辍学,起先务农,之后进入工厂工作。1976年,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此开始了文学学习与创作生涯。他的首部短篇小说于1981年发表在一本文学杂志上。几年之后,他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1986年发表,法文版Le radis de cristal于1993年出版)使他迎来了文学生涯的首个突破。
在其作品中,莫言常以他成长的省份为背景,以年少时的经历为素材。这一特点在他的小说《红高梁家族》(1987年发表,英文版Red Sorghum于1993年出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由五个20世纪动荡的几十年里发生在高密县的故事构成,情节错综复杂,循序展开。故事中包括了对土匪文化的刻画,日军的占领和贫苦农民所忍受的严酷条件。张艺谋于1987年根据该小说执导拍摄电影《红高粱》,获得了巨大成功。小说《天堂蒜薹之歌》(1988年发表,英文版The Garlic Ballads于1995年出版)和讽刺小说《酒国》(1992年发表,英文版The Republic of Wine于2000年出版)因表达了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激烈抨击而被视为其颠覆性的作品。
《丰乳肥臀》(1996年发表,英文版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于2004年出版)是一幅宏伟的历史壁画,它以一个家庭为缩影展示了20世纪中国的政治形态。
小说《生死疲劳》(2006年发表,英文版Big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于2008年出版)采用黑色幽默的手法描绘了新中国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巨变,而《檀香刑》(2004年发表,英文版Sandalwood Death将于2013年出版)则讲述了一个濒临崩溃的帝国中残酷人性的故事。莫言的最新力作《蛙》(2009年发表,法文版Grenouilles于2011年出版)阐述了中国强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后果。
通过一种魔幻与现实,历史与社会的结合,莫言创造了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使人想起威廉•福克纳和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中盘根错节的故事。与此同时他也找到了一个古代中国文化和口头传统的结合点。除了小说之外,莫言还发表了诸多主题多样的短篇小说和文章。即使他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作家,却依旧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第三篇:莫言的幽默
三十秒幽默
每天三十秒 · 轻松一整天
莫言的幽默
三十秒幽默 2012/10/17 莫言,等于无语。用莫氏的语言说,就是“闭住嘴巴,省出力量来思考。”
莫言获奖了,可大家不是缄默不语,而是一片哗然,还有一片闹腾的。更有奇怪的,居然前前后后都怀疑莫言获奖。看来大家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还真是缺少扫盲,缺少理解。还是莫言自己说得好,这只是一次文学评奖,是文学院的评委们评奖,不是我们这里的网络投票,也不是领导组织的评奖。
还有一点奇怪的,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大陆人士,莫言也不是第一人,就这几十年里,和平奖是有三个,似乎都引起了政府的“抗议”,说是干涉“内政”了。其实,我觉得,心态放平,这其实只是一个诺贝尔专项奖评奖委员会的评奖,也许代表了评委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但是要说有多少政治的内涵,即便有,也不多,即便有政治的动机不纯,也是一群书生的政治游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更为奇怪的是,十二年前,也有一位中国大陆的中文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似乎有关当局也很不高兴,也是以“干涉什么”为由,还在大报上振振有词地批评,居然还影响了经济的交往。这真是让人想起“疯狂的石头”的电影寓言,这不是“疯狂的文学”么? 同样的,慕言获奖了,很多人煞有介事地发信祝贺。可是在此之前呢,慕言的小说可是被大肆地批评过啊,连责任编辑也收到前所未有的莫名其妙的“株连”。当然,连雪批评和不断的惩罚,连作家本人都有些郁闷和不自信了,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况味了。可是,等到挪威的声音宣布了,好多人却转瞬间变了色,滑稽,怪诞,魔幻,好在莫言自己也是魔幻怪诞派的小说家,不然,还真适应不过来。这说明,我们很多人,其实根本就不懂文学艺术,或者根本上就没有把文学艺术当成文学艺术,这就是“文革”那个可笑的罪恶的时代留给我们的遗产,深层次的遗产。这帮人,除了海认得几个汉字,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审美能力,其实还远远比不上“讲话”,连门儿都没有摸到,却还是喋喋不休地,说这个不是文学,这个不是本来面目„„
有几个老八路,也来审视莫言的小说,说是这哪里是小说,这哪里是当年的历史,这哪里是我们的革命历史„„云云。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不是“蹬清”!他们每次作报告的时候都是念成“蹬清”的,而不是“澄清”!)——
一是,小说,如果有,究竟是怎么样的呢?马克思好像也没有定义过,甚至也没有时间涉及过,讨论过;就是“讲话”里,也来不及定义过啊;
三十秒幽默
每天三十秒 · 轻松一整天
二是,似乎这些老八路除了善于端起枪靶把头杀敌,还有无所不能的,连小说也是在行的,好像他们对于小说的把握和理解,比莫言还能耐。——这就有点可笑了,在我这个外行,因为我就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是小说,什么样的不是小说,我经常看到或者读到一些人的报告讲话到像是小说,而写的小说呢,却像是报告和讲话,就像是看到活人像是僵,而殡仪馆的僵尸却更像是活人,差不多这样的情形很不少。
三是,小说和历史的分别问题。写小说的,难免要牵涉到人物和事件,还有时间上的问题,地域上的问题,这小说跟历史难免会有“交集”。但是,小说绝不是历史,历史也不会是小说,即便是历史小说也不全是历史,更不全是小说。历史小说是把历史写成了小说,小说里糅合进了历史的人物和故事。当然,历史里边可以有小说的甚至是戏剧性的写法,比如是司马迁的《史记》里边状写的很多的历史画面,大家最为熟知的《鸿门宴》,我想,司马迁是没有“亲历亲见”的,固然嘛有“采访”,但也不排除司马迁的文学的笔法和风致;还有刘向写的《战国策》,也难免,比如大家熟知的“荆轲”的故事,也是“有板有眼”的,描摹得“惟妙惟肖”、“活龙活现”的,我也相信,刘向也没有“在现场”呢。但是,我们很多人,很多时候,是把小说,特别是涉及到历史的历史小说当成“历史教科书”来读了,典型的例子是《三国演义》,没有看到“演义”这个词,只看到“三国”,当成了《三国志》,所以更多的人读完或者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就来大谈“三国”了,这不是很滑稽么?即便是《三国志》,也是陈寿写的“三国志”啊,未必就事事都千真万确了,比如“赤壁之战”,王粲的描述却是大大的“轻描淡写”了的:曹操进军至江上,欲从赤壁渡江。无船,作竹椑,使部曲乘之,从汉水来下大江,注浦口。未即渡,周瑜又夜密使轻舸百艘烧椑,操乃夜走。曹公赤壁之败,至云梦大泽,遇大雾,迷道。建安七年,邺中大饥,米一斛二万钱„„
四是,一个作家写的某地的小说,也未必要那么“较真”,鲁迅早就说,写一个人,可能取的是张三的鼻子、李四的眼睛、王老五的嘴巴等等,如是而已。怎么会有人就把小说当成是历史来看呢?即便是小说里写了“你爸爸”,也未必就是生活中的“你爸爸”啊。理解文学之难,还真不是一般人的问题,就是小说家、作家群自己人,也未必不落窠臼,不落俗套。有人读白居易的写杜甫草堂的诗,就还真去成都“现场考察”了,说是那里没有“林壑”,可见白居易写的并非杜甫草堂,而是别处云云,这就根本上离开了诗歌之道了。还有很多,不一一例举了。总之,我们,一般人,对于文学和诗歌的理解,还真有些距离,大概是文革搞久了,口号喊多了,语录书读蠢了。好在莫言还真幽默,自自己获诺奖,前前后后,议论场中的言语,官方的,非官方的,网络的,平面的,就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这个社会的世态人情,也照见了自己。
也还有人习惯性地提问,问莫言先生,诺奖的这七百五十万将派作何用场,莫言也许是早有准备,也许是口不择言,也许是不假思索,就回答了,说是要利用者750万元去北京买 三十秒幽默
每天三十秒 · 轻松一整天
一套很大的房子。有心人立马提醒莫言先生,北京的房子每平米五万哦,就是七百五十万,不吃不喝,不请客不送礼,不招待,也还只能买一百二十坪的房子喔,不是大房子哦„„ 呵呵,文学的诺奖,应该是这世界上目前文学界的最高奖项了,好比是奥运会的冠军是体育比赛里边的最高奖项一样,我看。但是,时至目前,还没有一个单位,也没有一个企业,更没有一个组织表示要给——莫言先生一套住房和一款豪车的奖励,更没有听说过中国文联要给莫言先生五百万或者一千万的奖励啊。
所以,莫言先生说要去北京买房,记者们就笑了,莫言先生,真不愧是“魔幻主义”小说作家,还真不失其小说家的幽默。
最后,老实地说,我没有读过莫言的小说,也没有看过莫言的小说拍成的电影——真是有些抱歉,有时间一定去拜读和欣赏。但是,我真心觉得莫言的获奖,是中国白话文学,自五四以来——或者更早,有人建议从明末清初算起。——的白话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次华丽的转身。须知,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学的光芒和绚丽,在世界文学史上,那是无出其右者,而白话文学,鲁迅先生当年就很自谦,后来更无人敢“问鼎中原”,直到高行健先生于十二年前,破历史之天荒,获得当的诺贝尔文学奖,继之而起,就是2012年的莫言了。相信,今后,不独小说,还有其他的文学样式,也将为世界所公认,不必妄自菲薄,但须继续努力。我们必须承认,以中文汉字为主的东方世界与以拉丁文字母及其派生的各种字母为语言要素的西方世界,之间的距离还是蛮远的,不必讳言,一个是直行书写的,一个横着书写的,即便之中国大陆改从了横行书写,从左到右,但是汉字的独特的书写结构和书写习惯于书法魅力,仍然使得汉字世界有些让人有超然物外之感。
以我粗浅的观察,中国独有的华文汉字文化,几乎是五千年经久不衰,久经不息,历久弥深,历久弥坚,尤其令人喟叹者,大抵有四大法宝:一是汉字,方块字;二是毛笔书法;三是中国人独有的饮食工具:筷子;四是中文语言文学中特有的对偶对仗形式和风格。有这四样,就足以保证中华汉字文明体系独立完整地繁衍生息。
第四篇:莫言
PART1莫言获诺奖新闻发布会现场实录
法新社:中国的一些艺术家说莫老师和共产党的关系有些密切,比如说你抄写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一个艺术家说,莫老师站在权力的角度去谈社会。我想问莫老师对这样的评语有什么看法?
答: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奖,不是政治奖。诺贝尔文学奖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上评价一个作家的创作,是根据它的文学的气质和文学的特质决定是不是给他奖项。在诺贝尔的历史上,像萨特,就是你们法国的共产党员。像肖洛霍夫是苏联的共产党员,他们的作品依然是经典,依然在被千百万人阅读。我在中国工作过,我在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里面写作,但是我的作品是不能用党派来限制的。我的写作从80年代拿起笔来,很明确的,站在伦理的角度上,写人的情感,人的命运,早已突破了阶级的和政治的界限。也就是说我的小说是大于政治的。
很多人认为我和共产党的关系比较密切,就不应该获得这个诺贝尔文学奖,我觉得这也是很难有说服力的。这一次瑞典文学院把这个奖授给了我,我觉得这是文学的胜利,而不是政治政权的胜利。如果说是政治政权的胜利,那我只能是不能得这个奖。我得了这个奖,说明瑞典文学院比发这些议论的人要高明。这是一个文学的奖项。
莫言:我不希望引起什么“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的话,我希望这个热尽快地冷却,顶多一个月,大家赶快忘掉。由此会不会引起一种文学的热情?这是我很期待的。
莫言:我离开了国家干吗,我连高密都不想离开,我就想呆在高密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生我养我,我熟悉这个地方,这里的食物特别适合我,所以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而且我也认为一个人他有各种各样选择的自由,现在离开中国到国外去生活去写作,我觉得也很好。有的人选择留在他的故土写作这也很好,你不要认为谁出去了谁不爱国,谁没出去谁就是爱国,这都是非常片面的认识。谁愿意走就走,谁不愿意走也不要强迫人家走。我们过去一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孔夫子的教训。我觉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的,己之所欲强施于人就对了吗?
南都社论:莫言获奖,文学的,世界的 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莫言因其作品“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第一人,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空白。对于有着两千年文学传统、急切融入世界的国度而言,这无疑是一件大事。
诺贝尔奖的符号意义,早已为舆论所津津乐道,它和奥运会、世博会等盛事一道,为民众所翘首以盼。而不同于后两者,诺贝尔奖情结维系了更为复杂、纠结的国民心态:崛起之中国并非简单的国力强盛所能支撑,不只是实现共同富裕之理想,更有待个体提升独立性与创造力。从这种角度看,诺贝尔奖情结背后的国民焦虑,可追溯至19世纪,启蒙与救亡之际,梁启超提出新民说,鲁迅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对于如何改善国家命运,中国精英先后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就在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公布前,这种焦虑仍然在网络四处弥漫。博彩公司青睐莫言,反而让很多人担心,这个没有潜规则传统的世界级奖项,将再次与中国作家失之交臂。最终结果使得所有的争论和分歧暂时中止,人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然而,这是一个突破,却也只是一个艰难的开始。不禁要问,在诺贝尔文学奖出现明显的“欧洲化”倾向的今天,莫言凭什么获得评委会的认可?
有必要回溯当代中国文学史,莫言的创作成熟期,恰逢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式“文艺复兴”。那是一个充满理想斗志昂扬的黄金年代,至今为无数文学青年所缅怀。莫言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然而,寻根之成功,其作品中所表现的“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绝不只是“爱这土地爱得深沉”的结果。作家的视野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寻根”之所以被冠以“魔幻现实”,很大程度上受惠于中国与世界的思想交流。在莫言身上,我们看到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式的想象力,美国作家福克纳式的颠覆性,我们看到了《百年孤独》,想起了《喧哗与躁动》。
80年代,大量西方学术著作、文学作品得以引进中国,并因此开启了现代乃至后现代风格的文学征程。中国作家融入世界,莫言应该感谢这个开放的思想环境。以莫言为代表,中国产生了大量才华横溢、具有世界性高度的作家。关注中国文学的人不会遗忘那时的文学试验,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格非的《褐色鸟群》,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以“先锋文学”为代表,大量作家留下了属于他们的时代激情;当然,我们还会想起那个高呼“我不相信”的北岛,幻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以及那个“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的顾城。
这批作家们的创作既受惠于西方的智慧,亦是回归由“五四运动”所打造的20世纪的文学盛世。以莫言为代表,作家们颠覆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文学传统,他们摆脱了文学传统中僵硬的“文以载道”,激活了文学传统中激情的“诗以言志”,呈现出个体的关怀和对形而上的思考。
诚如2008年被授予“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时评委的授奖词所言,莫言的作品“说出的是他对民间中国的基本关怀,对大地和故土的深情感念”。然而关怀脚下的土地之余,莫言又主张关注“那种与众不同的、表现出丰富的个性特征的生活”,追求写作的“个性化”。在现实与历史、个人与社会的交融中,我们不难看出莫言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看到了中国,更因为他看到了世界。正如中国作协的贺辞所说:“莫言的获奖,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作品价值的获胜,也并非证明写作方法的技高一筹,而是不同思想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结果。这是莫言们的成功之道,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赋予中国作家所带来的启迪。
致渊:以平常心看待莫言获奖
文学是一种纯粹个人化的创作,不是集体的功劳,莫言的作品也只能代表他自己的水平,代表不了其他人。
昨晚,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刚刚揭晓,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获奖,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中国文学界的喜事。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如沈从文等作家也曾经非常接近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也满足了很多国人心中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
不过,诺贝尔文学奖也只是对莫言个人的肯定,这固然会令国人兴奋,会对中国文学起到激励作用,但是,也不妨看淡这个奖项。
事实上,莫言本人和家人对待这个奖项,也都非常淡定,并没有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巨大光环下,失去平常心。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表示,“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但是我觉得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莫言说,接下来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莫言的二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弟弟得奖自己“很高兴”。当被问及是否计划全家共同庆祝时,他平淡地答道:“这很平常。”
相对于莫言及其家人的平淡,各方局外之人又能否平常心待之?
在莫言获奖之前,国内各种公共舆论场即充满了各种争议,莫言获奖之后,争论也没有停息。在一个多元社会中,有各种不同的意见非常正常,谁也没有权利强制别人用同一种声音说话。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因为诺贝尔奖,莫言也不会成为舆论焦点,一贯低调的他,或许仍然会和火热的公共舆论场,保持一定的距离。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知名汉学家马悦然一再所讲,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评判标准就是文学。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个人的文学成就,而不是因为其他。大家既没有必要将其获奖过度拔高,也无须上纲上线。(马悦然于是通过陈文芬表示,“对你们的意外很意外,人家(莫言)的译本已经这么多了。”据悉,莫言的《红高粱》等作品都很为瑞典文坛所看重,《生死疲劳》今年更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诺奖评委对莫言早已不陌生。)
当然,莫言获奖或许与中国今日之国际地位有关。近年来中国因为经济的腾飞,而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引来了对中国作家的关注。如果以此而证明中国文学就怎样了,则仍然难以摆脱东方主义的窠臼,仍然没有摆脱“被审视”的心理,还是缺乏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事实上,无论有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垂青,中国作家和他们的作品质量如何,就在那里。
而且,文学是一种纯粹个人化的创作,不是集体的功劳,莫言的作品也只能代表他自己的水平,代表不了其他人。
一个人获奖,并不必然代表中国文学登上了世界文学之巅;正如无人获奖,也不必然说明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园林里无一席之地。莫言获奖的最大意义或许是,引导人们重新关注文学,而对更多作家来说,要思考拿什么作品才对得起“作家”的称号。
董阳:文学,回归我们的内心
在中国当代文坛,莫言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他的小说以异常浓烈的色彩和极具阅读快感的语言渲染出山东高密乡村的隐秘世界,这个世界对读者来说具有触手可及的质感,常常令人过目难忘,甚至仿佛能够闻到其中的泥土香,看到那浓郁的高粱地,体验那似乎夸张变形却更显悸动的心理真实。是的,在莫言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与鲁迅、赵树理笔下完全不同的乡村,那里充满原始的生命力、野性的思维、对命运无常的悲悯,它触摸到了意识之下巨大的心理冰山。
莫言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令人赞叹,但他不断用貌似“癫狂”的语言与现实碰撞,在看似荒诞的表达中透露出隐秘的真实,并陆续地显现他内心的世界观。
“语言的狂欢”成为评论家描述莫言的标准用词。是的,和其他重要作家一样,读者们之所以如此重视莫言,首先是那些作品对汉语表达可能性的新发现。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但总有一些人去挑战语言的极限,去碰触语言表达的“天花板”,尽最大可能地传递言说者的精微意蕴。
历史不过百年的现代汉语书面语,也许还是一个孩子,他的成熟需要标杆性作品对语言表达可能性的探索,并为之树立界石。作为汉语的使用者,我们感谢鲁迅、老舍、沈从文那样的“先行者”,感谢像莫言一样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的贾平凹、余华、王安忆等汉语表达的“探路人”,他们的“粉丝”也许并不比莫言少,他们获得汉语读者的评价未必比莫言低,这也印证了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推荐所有口味的精神“美食”,更不是绝对的标尺。
伟大的心灵超越语言,这话没错,只是,判断什么是伟大的心灵,人们不总是意见一致,也许这是一次例外。尤其是像莫言那样以语言见长的作家,我并不认为不熟悉汉语的评委和读者们能够通过具有创造性的外文翻译获得那种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不过那些特定的读者一定是在其中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对于真正热爱阅读的人,获奖与否并不会影响他们对文字的喜恶,他们会相信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独立判断,回归自己的内心。
【莫言:我平时可以是孙子 写作时色胆包天】作家莫言曾说:一个作家不可能把自己的写作追求限定在一个什么奖上。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中国籍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个有过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的传统文明古国,一个曾诞生过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巴金、茅盾等等灿若星辰的文学巨匠的文化大国,而今,终于和诺贝尔文学奖结缘了
叶小文:莫言获奖空前不绝后。
莫言获奖,君有言。
瑞典的评委作何言?授奖词称:“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中国籍作家优秀作品当然还有,过去为什么一直不能获奖?据说原因之一,是评委不谙中文。真如此,对于一个约占世界1/5人口广泛使用的语言文字的陌生和冷落,不能不令人遗憾。现在,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广受瞩目,“中国热”、“中文热”席卷世界。评委诸君,谢谢你们,显然你们也重新“寻找到一个出发点”了。
获奖者本人作何言?“得了这个奖,并不证明你就是中国最好的作家,这个我心里很清楚,中国作家有很多,写得好的也有很多……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不是奖项。能让他站稳脚跟的,还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土地的热爱,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的、勤勤恳恳的、对土地忠诚的写作态度。”“我想尽快地从热闹和喧嚣当中解脱出来,该干什么干什么。”善哉此言,君子慎笃之言。始终对祖国怀着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这就是君子莫言。
中国作家们作何言?王蒙:莫言的获奖说明了中国当代作家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获得了世界的关注。铁凝:莫言获奖,对今后的中国文学引起国际上更多读者的关注、研究、了解和兴趣,以及中外文学交流,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舒乙:莫言的获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对中国有开拓性的意义。张抗抗:这意味着中国文学不再是隔绝、封闭的,而正融入世界文学。李敬泽:今天不论你的文学观点如何,都会是欢乐的时刻。台湾知名作家龙应台:开心大笑三声……
中国领导作何言?李长春的贺信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分量重啊,发自肺腑,掷地有声!
读者诸君作何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莫言之外,中国还有许多优秀作家,他们对文学的真诚投入同样值得人们尊重,他们创作出的优秀作品与莫言的作品在文学成就上也难分伯仲。莫言获奖“空前但不绝后”,人们有理由期待更多优秀中国作家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乃“君子之国”,请诺贝尔奖评委诸君不妨听听中国传承的“君子之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莫言获奖君有言,百花齐放春满园。
【人都是有自卑感的,一个永远自信的人不是白痴,就是魔鬼。】
莫言:时代变了,文学变了。我们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当时也曾有很多文坛老同志对我们的创作表示忧虑:这种东西是我们的文学吗?我非常赞同“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我们这些老东西、老家伙持不屑一顾的态度:我们就是要超越你们,就是要打倒你们,就是要写得跟你们不一样。如果写得跟莫言、王安忆一样,你就没出路了。克林顿当年是什么样一个人?吹吹萨克斯,唱唱摇滚,甚至还吸大麻,当时美国人哪里会想到这么个人若干年后会成为总统,而且还干了8年!应该说干得还不错,当然缺点是经常犯一点领导干部爱犯的小毛病。
莫言:其实我是一个女性主义者。我感觉女人比男人伟大,这在我写《丰乳肥臀》时已经表达得很明确了。每逢重大历史关头,女人总是表现得比男人坚强。男人是破坏者,女人是建设者。男人总是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只要有女人,马上就能恢复。《丰乳肥臀》里写母亲,一般人家乡发生了大战都会逃难而去,母亲跟着逃了一段,下决心不逃了——家里就是炮火连天也是自己的家,我们要回家去!别人往外跑,她是逆着人群、冒着炮火回家去。
人物周刊:您曾说,“我对人类的前途满怀忧虑,我盼望着自己的灵魂得到救赎。”您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莫言:这不是悲观,反而是一种动力。知道罪赎不完,那就永远抱着罪感生活。没有罪感的人是不会成为善人的。
PART2【文化解码】星巴克“入侵”灵隐寺?
9月22日,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在杭州灵隐寺景区开店,引来吐槽声一片。
连锁咖啡店星巴克最近在杭州西湖灵隐旁开了一家新店,引起社会议论。看大陆新闻报道,好像都是反对的声音。反对的主要理由为,“星巴克是美国饮食文化符号。用美国饮食文化侵略了中国传统文化。”
较年长的中国观众也许看过一部好莱坞经典电影《茶与同情》(Tea and Sympathy),1956年出品,大导演文森·明里尼执导,故事叙述一名住在寄宿学校17岁而又多愁善感的高中男生(约翰·柯尔饰),他喜爱音乐、戏剧、艺术、花卉、缝纫和烹调,却不参加球赛、不跳舞、不交女生,被同学讥为“娘娘腔”(sister boy),羞与为伍,他因而孤独又寂寞。学校体育老师的太太(德博拉·蔻儿饰)同情他,常请他喝茶,最后发展出一段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情。
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嗜饮咖啡,其实他们也爱喝茶,茶是仅次于咖啡的第二大饮品,而茶又是“舶来品”,影片叫《茶与同情》而不叫《咖啡与同情》,或能更受到美国人的注意。
茶的原产地是中国,举世认同。说神农氏尝百草时发现了茶,也许在正史上找不到根据,但《茶经》是唐代人陆羽写的,可是一点也不含糊。中国茶叶、茶树、制茶技术和喝茶习惯,随着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而传播开来。最早传入日本和朝鲜,其后由南方海路传到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国。16世纪之后,欧洲各国开始引进,北方则传入俄国。
西方人爱饮茶,以英国为最。80%的英国人每天饮茶,茶叶消耗量占各种饮料总量的一半。英国本土不产茶,而茶的人均消费量占全球首位,因此茶的进口量也长期遥居世界第一。
清朝时由于从中国进口茶叶,英国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英国感受威胁,乃向中国输出鸦片,把白银赚回来,最后酿成了中英“鸦片战争”。英国又向美洲殖民地抽取很重的茶叶税,在波士顿港口引发了移民把英国商船上三百多箱茶叶丢到海里,美国独立战争从兹开始。
欧洲其他国家如法国等等,几乎无一不是饮茶国。若谓星巴克是“美国饮食文化符号”,是“美国饮食文化侵略中国传统文化”,那么毫无疑问的,茶是中国饮食文化符号,我们的饮食文化已侵略到全世界了。
不仅是茶,中国料理在欧美也颇受欢迎。中国菜和法国菜、日本菜、意大利菜,同是他们老饕最爱选择的项目。据说由李鸿章发明的“杂碎”,对美国食客来讲更是大大有名。恕我孤陋,似乎没听他们说过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侵略。
星巴克2007年曾进入北京故宫,因大家反对,被迫撤出。据说原店改了一个“汉化”的名字,加卖茶,但咖啡还照卖,就相安无事了。这回星巴克到灵隐寺,并未进入寺内,而是设在寺外商业街,旁边还有肯德基及其他饮食店。如果要维持庄严肃穆,故宫和寺庙内外不能开饮食店,那就什么样的饮食店都不能开,不应以招牌来认定。
正像美国一本畅销书的名字一样——“世界是平的”,人、物产、贸易、文化等等流通会愈来愈快,一定会相互冲击、相互影响,我们要有心理准备。
再说,美国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饮食之所以风行世界,因其质量一致、点购容易、携带方便,不是随“船坚炮利”而来。如果我们真想维护和发扬中国的饮食,就要设法推销自己,而不是排拒他人。譬如我们的豆浆、烧饼、小笼包、蟹壳黄,能不能设计成有营养、好口味而又方便的“快餐”,让外国人也竞相追捧?台湾业者研发一种饮料叫“珍珠奶茶”,流行大陆和海外华人社区,似乎也渐渐被西方人所接受,不久前有新闻报道,设于德国的麦当劳已开始供应“珍珠奶茶”了。中国有很多文化古迹,其风雅、精致和宽博,可能与星巴克等这类外国商店不相容,但不必以“侵略中国传统文化”目之。若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么不堪一击,它也就没有什么可贵了。
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是印度僧人慧理游方到此兴建的。源于印度的佛教,入中国则中国之。我们对于很多外来事物,或许亦应如是观。“茶与同情”也好,“咖啡与同情”也好,都先要有宽容和理解的心。
PART3“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这是饶老尤为喜欢的句子。他说,不磨就是不朽。古人所追求的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名。中流犹言在水中央、大潮之中,自在则是指独立的精神。先立德、立品,再做学问、做艺术。立足学术主流,追求博大而深远的大智慧。精通琴、书、画,饶宗颐却从不与人对弈。在他看来,“下棋有输赢,做人当平和”。和季羡林先生共称为“南饶北季”。
PART4中国首善、正义人物、高调慈善倡导者,这些头衔都属于陈光标,作为中国媒体的集体围观对象,自汶川地震后,关于他积德行善的种种事迹,便时常见诸报端。砸车、送钱、卖空气„„他像蝙蝠侠一样,出现在几乎所有重大新闻之后,而与之相随的,永远有“疑作秀”这三个字。陈光标活得像支广告,只是谁都猜不到他的下一步。
【免费换车】2012年10月10日,陈光标兑现了“对抗议钓鱼岛事件中他的部分粉丝私家车被砸给予以旧换新”这一承诺。身穿一套绿色西装的陈光标为43对夫妇赠送了43辆价值12.8万元的吉利帝豪EC8。对现场媒体提出是否有作秀嫌疑时,陈光标坦然,“如果认为我是在作秀的话,我觉得这样的秀做得越多越好。”
【卖空气】2012年9月16日,陈光标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举行销售新鲜空气和“陈光标好人”系列有机食品启动仪式。在发布会上,陈光标透露:“愿把卖有机食品的第一笔资金捐给人民军队,用于捍卫钓鱼岛国家主权。”他介绍说,自己销售的新鲜空气来源于宝岛台湾,还有大部分来源于井冈山、延安等红色革命老区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样做的目的是给这些经济欠发展的地区带来商机和发展。摄影/代斌
【买广告】2012年8月31日,陈光标在《纽约时报》以中英文双语刊登广告声明称,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坚决抗议日本右翼分子最近挑起的钓鱼岛争端和所谓购买钓鱼岛、进行国有化的举动”,“我呼吁美国政府和各界人士谴责日本的挑衅行为”。声明提问:“如果日本宣布夏威夷是日本领土,美国人民会有什么感受?美国政府会有什么举动?”
第五篇:莫言(本站推荐)
可喜可庆可贺
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至此,诺贝尔奖在中国本土终于有了零的突破。
对于莫言的获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给出的理由是: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而法新社则表示,莫言将他青春的经验和在家乡的经历放置在了作品中。对此,各媒体、作家纷纷对莫言的获奖进行了解读,引起了一阵“莫言热”。
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而对于这次莫言获奖,也有不一样的声音。德国知名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在接受采访时说,莫言是中国作家中他批评得最厉害的一位,现在获奖了,他的观点也不会改变。他认为莫言的东西是靠写感官刺激哗众取宠,莫言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自己的思想。他认为今年诺奖颁给莫言,也许是某种政治因素起了作用。对于莫言,顾彬当年就毫不客气:“莫言的《生死疲劳》(46万字)才写了40多天,另一部作品只用了90天;中国作家“不是为了文学本身,而是为了钱而写作。” 不过,同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表示,他怀疑顾彬并没有细致读过莫言的作品,在谈及思想方面,陈教授认为莫言当然有思想性,只不过这种思想性不是形而上的概念,而更多是对民族命运的理解。
听着这些或褒或贬的声音,我又没有读过莫言的作品,也很惭愧的说,在莫言先生获此殊荣之前,我并不知晓他,同时,还有人调侃到。莫言小说中的长句子很多,有时整页文章只有几个句子。朗读时,尤其是遇到长句子,肺会彻底排空,转入下一次吸气动作时就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降压效果会更明显。”,读莫言小说可以缓解高血压
.重新感受范进中举般狂喜的国民们难掩也狐疑与惶恐!哈哈哈.[莫言:我是一个写小说的农民 望“莫言热”降温(组图)] 10月29日,莫言(中)现身红高粱文化节成为媒体焦点,而他本人希望“莫言热”尽快过去。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如果因为这个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就没有意思了。”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恩格隆德在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后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
一、莫言谈获奖原因:土地和人民给了我创作的源泉。
莫言:主要得益于我的这种文学的品质,当然我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社会、对人生的一些看法,更重要的我的作品一直在写人,既直面人生又立足于写人的这么一个角度,我的小说了一直把所有的人都当人来看,无论是所谓的好人、所谓的坏人,在我的笔下我都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不是把一个人美化成什么,也不是把一个人丑化到什么,站在人的立场上的一种写作,这可能是我能获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文学的品质获得了文学奖。那我再给你一点材料
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本土作家。2009年,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进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视野。瑞典最大日报《每日新闻》、德国《波茨坦新闻报》等外媒纷纷表示看好莫言,而麦家、崔永元等国内文化界人士也纷纷力挺。针对“被诺奖”,莫言专心写作,不发表任何看法。而8月25日,作家张一一又造谣声称莫言贿赂诺奖评委马悦然。莫言发微博反击怒斥,并在此后拒谈诺奖。
多年来跟踪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并出版相关著作的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旅瑞华人作家万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瑞典文学院很久以来就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汉学家马悦然被选为文学院院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学院需要有精通中文的专家来准确解读中国。▇ 梁振华:蛙——孕育生命的意象,考量民族对生命的态度
《蛙》的题目十分有意思,在剧本部分作者通过人物之口说出了为何以“蛙”为题,从青蛙到女娲,女娲造人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认为蛙是高密东北乡的图腾。在现实中,蛙是壮族的图腾,象征人类强盛的繁殖力和生命力,这也是剧本中蝌蚪关于精子精彩对话的内蕴。计划生育是传媒宣传小说的一种策略,作品根本不是仅仅写计划生育的,我觉得它有更宏大的意图,它写到的是孕育生命。这里面有几个层次的孕育生命,莫言找到一个非常巧妙的切入点,即妇科医生姑姑这个人物形象,而不是孕妇、孕妇的丈夫、孩子的角度,从妇科医生对生命的客观、冷静的角度出发,描述若干个主体对生命的态度,包括孕育者、职业接生人对生命的态度,但更宏大的意图在于时代、社会对生命的态度。依据人道主义观点,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恰恰在中国这个独一无二受到了质疑,把时代历史对生命的态度最终指向一个民族对生命的认识。莫言其人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备受关注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11日揭晓。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摘获这一奖项。评委会称,莫言的作品“在幻觉现实主义中融合了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他本人也是当代第一流作家之一。
“通过幻想与现实、历史视角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结合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与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作品中的因素,创造了一种世界性怀旧,与此同时,也找到了旧式中国文学与语言传统的新出发点。”瑞典文学院评委会称,他的作品在“幻觉现实主义中融合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
报道称,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1955年,曾出版了多部小说、短篇故事和散文,题材十分多样。评委会认为,虽然他在中国以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而著称,但他无疑是当代第一流作家之一。
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备受关注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11日揭晓。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摘获这一奖项。评委会称,莫言的作品“在幻觉现实主义中融合了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他本人也是当代第一流作家之一。
“通过幻想与现实、历史视角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结合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与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作品中的因素,创造了一种世界性怀旧,与此同时,也找到了旧式中国文学与语言传统的新出发点。”瑞典文学院评委会称,他的作品在“幻觉现实主义中融合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
报道称,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1955年,曾出版了多部小说、短篇故事和散文,题材十分多样。评委会认为,虽然他在中国以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而著称,但他无疑是当代第一流作家之一。
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莫言很幸运。
提起莫言,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电影《红高粱》里那些色彩鲜艳的画面和黄土地上张扬的生命力,那里就是莫言的高密东北乡。高密不仅仅是莫言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他几十年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直苦心构筑的文学故乡。他的小说创作几乎从未离开高密,那是独属于他的文学王国。他在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并向历史纵深挖掘,向广袤的中国乡村延伸。
早在20多年前,他就因为《红高粱》的发表而在文坛上引起轰动。据此拍摄的电影《红高粱》,1988年获得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引起了世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三位主创如今早已是蜚声海外,名利双收,有的甚至移民了海外。而这位原作者,至今留守生长57年的家乡——山东高密,一个小小县级市。
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结让他始终不离不弃呢?
如今的社会,有太多太多人,为了生活,为了楼台阁宇,为了灯红酒绿,远离故土,争先恐后用尽方法,只为留在城市。却也有那么一些人,总是想回到故乡,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做回一个最纯粹的自己,陪伴在两鬓白发的父母身旁,尽一点为人儿女的孝心。
乡土情结重的人,会觉得城市始终是别人的城市。如我。也许是年纪渐渐大了,已经没有了当初那种要舍弃家里的一切,想要远走高飞的冲动。反而,越来越想回到家乡过着退休后的生活。
即便回到家乡时,记忆中的一切熟悉的东西已经渐渐不在了。但愿,远去的家乡,始终会以欢迎的姿态迎接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