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分析
【摘要】盈余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自20世纪末开展企业股份制改造,资本市场逐渐得到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盈余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在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前盈余管理已经是会计学、经济学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若干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多家上市公司案例指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以及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此达到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认识,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对策
目录
第二篇: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3月,我国深沪股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A、B股)4000多家,其中深市和沪市各占一半的比例,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依然是不成熟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很浓的政治色彩,如为国营企业融资、促进国企改革等。甚至许多的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地方保护主义情节非常严重。
由于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在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背景下,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以及与之配套的监管控制政策不完善,由此造成了滥用盈余管理的现象,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为逃避监管、惩罚或谋求其他利益,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关联交易等方面大做文章。虽然在新的会计制度和修订的会计准则颁布之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仍然有许多的上市公司在利用盈余管理谋求暴利。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1、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这样,就严重的影响和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对社会大众也是一种“欺骗”。
为了减少这种“欺骗”,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并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这样,广大投资者便能够对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盈余信息进行检查、评估、判断,并作出正确的投资决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益,切实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盈余信息能够被广大的投资者理解和接受,能够正确的做出投资判断,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切实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日渐成熟,对公司要求上市的制度也越来越严格,所以当公司的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不能满足上市的要求时,公司便会采取盈余管理来扭亏为盈,以达到上市目的,这样造成了证券市场信息的失真,可能影响投资者错误的判断。所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在金融市场发展迅速的中国来说,是一种普遍及不可忽视的现象,研究和有效的控制盈余管理的发生也是当代社会必须关注的事。
2、研究目的
盈余管理是当今国内外会计学领域广泛研究的课题,虽然在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受市场机制的影响,我国的证券市场投资也不成熟,对上市公司的规范约束也还不完善,所以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当前的盈余管理状况有一定的了解。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分析概括我国上市公司当前盈余管理问题的状况,并从公司的治理结构、会计制度等方面来探索和寻找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因素,从而有助于全面有效的防范和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研究内容
首先,提出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对国内外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其次,阐述盈余管理的定义和目的。然后,分析上市公司能够实现盈余管理的原因,分别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最后,通过以上市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方法为基础,从而提出一系列控制盈余管理的治理措施。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夏立军、鹿小楠(2005)认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上市公司可能通过降低信息披露质量来配合其盈余管理。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为了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监管者需要同时兼顾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行为和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1]。
戴光旭(2008)认为公司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加强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治理举措,已是促进公司健康发展的迫切问题 [2]。
吴克平(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主要利用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进行盈余管理 [3]。
张雷(2009)对处在不同盈利程度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但各自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程度也各不相同 [4]。
郏宝云(2010)从财务报告角度看,管理人员通过盈余管理影响公司股票价值。对于会计人员而言,了解盈余管理是很重要的,因为有助于其更深入地认识报告净利润对投资者的有用性 [5]。
2、国外研究现状
Jennifer(2004)指出外部审计师和金融分析师都会对报告盈余产生重要影响,当外部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能够保持独立性,将会降低被审计单位的盈余管理程度。影响盈余管理的内部管理因素主要是公司的治理结构,而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组成部分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管理层薪酬等都会对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Laux(2009)研究发现,增加 CEO 的股权激励并不会提高企业盈余管理程度,因为股东会因此增加对管理层的监督。
Prawitt(2009)基于 SAS No.65,通过运用 6 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对内部审计进行评价,以实现分析师盈利预测的程度来度量盈余管理,研究内部审计质量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有证据表明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与盈余管理相关。
Zang(2012)发现公司管理层会基于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对成本来权衡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行为选择,两种盈余管理行为之间呈现替代关系。
综合上述国内外的观点,盈余管理是指在法律法规及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管理当局利用各种会计或非会计手段,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漏洞、会计原则的可选择性,运用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披露或与其相关的辅助信息进行管理,最终导致财务报告不能公允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行为;其目的是误导与公司经营业绩有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以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
一、盈余管理的相关阐述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现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之一。盈余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有许多的学者及专家从不同的方面对其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而最具代表的有三种:
一、凯瑟琳.雪普(Katherine Schipper,1989)的观点,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管理当局旨在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二、威廉斯考特(Willian K Scott,1997)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情况下,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的灵活性,采取对经营管理者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兼职最大化的合法行为,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
三、美国会计学教授保罗-M-希利(Paul M Healy,1999)和詹姆斯-M-瓦伦(James M Wahlen,1999)认为“企业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时运用个人判断来改变财务报告的数字,以误导利益相关人作出错误决策或者影响基于会计财务数字的契约结果的行为。因此,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允许的条件下,通过会计和非会计的手段,改变财务报告的某些数字,控制对外报送财务报告的时间,导致有些信息不能及时的披露在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及投资者的面前,从而,使上市公司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也使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达到最大化。
(二)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包括公司股东、高层管理人员等,他们掌握着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财务资金运营情况、潜在风险、财务报告的编制以及内部信息的披露。客体是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即收人减去成本的差额。同时上市公司实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不管是股东还是高层管理人员都想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盈余管理的最大受害者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及投资者,虽然一些外部利益相关者及投资者是理性的,具有能够辨别财务信息的能力,但还是有少数的外部相关利益者和投资者是不理性的,所以这就给企业的管理者创造了制造盈余管理的机会,从而影响中国的经济。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外部条件
1、会计准则不完善。
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本身就存在着局限性,所以导致上市公司可以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地带进行盈余管理。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由政府通过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制定的,虽然采取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但他们的最终出发点是政府的利益为首要前提。其次,制定会计准则的人知识和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囊括所有的会计规则,他们只能制定一般的会计准则,所以这就给上市公司创造了实现盈余管理的条件。
会计实务是对企业经济业务的真实反映。当一个企业的经营模式、活动发生变化时,会计实务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的随之改变,作出相应的更新。但是,已经制定的会计准则很难随着经营活动和会计实务的改变而改变,就算是能够改变,但是也不能跟上企业变化的速度。所以,当上市公司出现新的经济活动时,没有会计准则可寻,企业就会根据主观的态度进行会计处理。
2、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存在缺陷
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必须遵循相应的会计准则,而与盈余管理相关的准则有: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重要性性原则等。权责发生制是国际上通用的会计准则,它以收入或者费用的实际归属时间作为确认时间;而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的时间作为收入或费用的确认时间。这就使得交易发生的时间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调整交易发生的时间来调整利润,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如果会计信息的漏报或错报可能会改变或者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那么就说明该项信息是重要的。所以,对于重要性原则来讲,会计理论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来说明一项信息是否重要,它只取决于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影响。即企业在确定重要事项时,就可以按照自身的意愿来对待。
在我国,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会遇到许多含有估计因素的会计方法。如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等这些都必须依靠会计人员的经验来做出估计,这就大大增加了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先决条件。
3、政府支持
上市公司能够进行盈余管理,政府机构也占了很大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为了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对上市公司往往抱有支持的态度。因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会推动地方经济,所以政府不忍上市指标作废或失去宝贵的已上市资格,便不惜通过财政政策来援助上市公司的“业绩”。政府对上市公司的优待包括:税收减免,用地审批,提供贷款等。
(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内在原因
1、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公司的经营业绩的提高,从业对整个证券市场乃至宏观经济市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就变相的导致了盈余管理的产生。虽然现在很多公司都按照《公司法》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但依然存在着缺陷。
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最重要的是股权结构,严重影响着公司的管理和经营。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就存在着畸形。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存在“一股独大”“两职合一”的现象,持股比例高的股东决定着公司的所有决策,让内部控制机制严重失衡,“关系户”“空降军”也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进而严重影响董事会对经理层的选聘,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大股东和公司管理层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控制了公司的所有经营活动,从而使中小股东无法在公司取得相应的地位和权力。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还不完善,使得经理人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盈余管理就有很大的生存空间。经理人为了达到各种目的,包括企业和自己的,从而会把盈余管理发挥到极致。
2、片面追求业绩
上市公司的领导层为了片面追求业绩,进行盈余管理。从根本上讲,是由于人的欲望,对金钱和权力的向往。领导层对金钱和权力的欲望越大,那么就只会关注公司的业绩状况,从而忽略了公司本身存在的问题。因为有强烈的欲望,所以他们就会不断的进行盈余管理,从而不考虑盈余管理会给社会经济以及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一)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人性是自私的,不论是公司的股东还是高层管理人员,甚至是普通员工,在同样的条件下,他们的目标都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早期的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时,工资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而现在,工资开始浮动,许多的公司都实行薪酬与业绩挂钩,从而来反映经营业绩的会计盈余信息。业绩越好,工资越高,盈余越多。所以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另外,除了每年工作的年薪之外,他们还会获得非金钱的好处,如声望、前途、公款消费、经验积累的机会等。上市公司管理人员看中的是声望和前途,而普通员工看中的是高额的年薪。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都是通过盈余信息来反映的。所以上市公司有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
(二)节约税收等费用
上市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另一目的是避税。由于我国现在的税收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也特别多,就导致了很多的上市公司打着“合理避税”的幌子,通过关联交易把利润从税负高的公司转移到税负低的公司,从而导致国家税收流失,公司的税收减少,从而增加公司的盈余。另一方面,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25%的比例税率,但是我国又规定了两项照顾性税率——微型企业减免20%和国家扶持的高新技术减免15%.由于公司管理层在选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上有较大的灵活性,为了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按照照顾性税率来缴纳所得额,往往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三)追求良好的企业形象。
1、维持债务契约关系
在我国,许多的上市公司都与债权人签订了借款合同、保证合同,而债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无时无刻都会关注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估企业是否有归还借款的能力,风控严格的债权人还会不定时的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检查。所以,企业为了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改变对外报送的盈余信息,造成企业经营状况非常好的假象。
2、加强消费者信任度
在现实生活中,上市公司为了给消费者带来一个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收益率,往往会对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非常严厉,对盈余信息的关注非常大。所以企业为了追求所谓的面子和良好的口碑,通过合法的手段调节盈余信息,让消费者对这个企业产生好感,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利润。
(四)降低政治成本
由于各地政府的管理措施存在着差异,某些上市公司就会面临着严格的地方管制和监控。一旦公司的财务成果高于一定的界限,公司就会遭受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公司的运营情况。所以公司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层常常采用将其利润递延至未来的会计政策,从而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的情况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管理者就越有可能调整报告盈余。对于报告盈余较高的企业,政府迫于各种压力,通常会对其开征新税,进行管理或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特别是战略性企业、特大型企业、垄断性企业,更加能够引起媒体、政府、消费者的注意。
(五)促进企业的融资业务
上市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还包括促进企业的融资业务。上市公司除了通过配股、增发新股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还可以通过向银行借款融资来满足公司大量的资金需求。但是银行往往会和公司签订条件严格的借款合同,同时还会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等。企业为了达到银行融资的条件,就会进行盈余管理,一方面获得了银行的支持,避免利益流失,另一方面银行也因为企业最大限度的满足债务条款而使得银行的投资利益最大化,形成双赢的局面。所以,盈余管理可以帮助公司满足债务条款和融资的目的。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一)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变更
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变更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存货计价的变更、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变更等。虽然会计准则的一致性要求会计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由于外部信息使用者很难判断那种会计政策和估计是恰当的,所以公司管理层往往根据自身的利益来变更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这是实现盈余管理的方法中成本最低、变更程序最容易的。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因变更会计估计,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导致2012年固定资产折旧额减少了6.89亿元,所有者权益及净利润增加5.85亿元,从而提高了盈余利润。
2013年11月29日金地集团发出声明,公司决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自2013年12月1日起执行。此次会计政策变更需对2012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经初步测算,此次会计政策变更将增加公司2012年初所有者权益约21亿元,增加公司2012年净利润约4亿元,增加公司2013净利润约13亿元。
(二)非经常性损益
与企业的经营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但却真实、公允的反映公司正常的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与支出即为非经常性损益。上市公司在面对差业绩的时候,会通过出售资产、转让股权、税收减免等措施来弥补亏损,从而来调整财务报告进行盈余管理。
根据2013年已公布年报的1740家上市公司中,有189家公司借助非经常性损益实现扭亏为盈。例如,深国商(深圳市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净利润为23.21亿元,非经常性损益24.4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是-1.23亿元。而深国商控股的子公司在建投资性房地产皇庭广场完工,转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并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产生收益54.58亿元,对公司的业绩贡献颇大。
(三)关联交易
在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不论是否收取价款都被称为关联交易,如关联方之间的购销业务、代理和租赁等。由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从母公司分离出来的,所以上市公司和母公司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上市公司常常会为了增加银行流水、粉饰财务报告等与关联方之间进行不公平或者虚假的交易,从而增加公司的经营业绩,实现盈余管理。
天津磁卡原控股天津环球投资公司94%的股权,2001年双方签订了由后者代理销售13万台静态验钞机的合同,天津磁卡随即在当年的中报就确认2.15亿元的收入,确认实现的利润占其但当年主营业务利润的54.56%,交易完成后天津磁卡从环球投资抽身而退,将关联方转为非关联方,并将其从合并报表中剔除。
(四)利用会计处理的时间差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两种基础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上市公司通过选择不同的基础原则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平滑对外报送的盈余信息。
一是提前确认收入、递延确认费用。在经济低迷时,销售还没有完成之前,不满足销售确认的条件下,企业就提前计提相关的收入,将后期的利润转移到本期,减少企业本期的亏损。在公司业绩下滑时,公司也会递延减值准备的时间、费用支出资本化等,从而润色业绩,虚设利润。二是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在企业销售业绩好之时,企业就会对销售收入实现权责发生制,同时,大额计提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折旧,一次性冲销不良资产的账面价值。
天津磁卡公司2000年与吉林天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书,向吉林天洁提供价值1200万元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和价值1100万元的软件系统、技术资料和技术服务,至年末,公司将吉林天洁支付的1100万元作为软件系统及技术服务收入记入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经查,截止审计报告日,该合同硬件部分尚未履行,天津磁卡在合同尚未履行完毕的情况下,将1100万元确认为收入,属提前确认收入,形成等额虚增利润。
北大科技2001年年报称,公司“技术服务收入3760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3.28%,纺织品销售加工收入3991.79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7.99%。”经查,北大科技通过虚构合同履行的方式,虚构取得技术服务收入3760万元,虚构取得纺织品加工收入3063万元,虚增利润3662万元。
四、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一)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我国上市公司之所以能够实现盈余管理,其主要原因在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存在着漏洞和缺陷。所以要不断的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在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时,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尽量减少准则中出现的模糊语言,减少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企业管理者带来的主观意识和自由空间。同时,对已有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应该不定时的进行评估、修正,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做出正确的修改。
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制度、法规对企业管理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约束几乎为零。这样就使得企业管理者毫无忌惮,以为提供虚假信息没有什么大问题。所以我国相关机构应该加大惩罚力度,对违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行为加以重罚,从而减少管理者提供虚假信息的机会,抑制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能力。
(二)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我国上市公司虽然明文规定有完整详细的组织机构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将其舍弃,从而才给管理层创造了盈余管理的机会。所以,在治理结构方面,公司应该合理利用监事会的职能,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监督、控制,约束公司管理层的权利。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审计部门人员能够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此外,公司应该合理分配权利,强化独立董事权利,并不是说独立董事要“独立”。独立董事应该参与董事会的运作,发现公司有违规或者不当行为应该提出警告,从而对管理层起到制衡作用。
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减少“内部人控制”的情况。通过职权分离、风险评估、内部监督等制度,来控制整个企业的运作,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
(三)加强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财务人员应当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等。而在我国,由于企业管理者把股东的目标变成了自己的目标,所以他们在披露信息时,就只会考虑股东的利益是否会受影响,从而偏离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标准,无所不用其极的进行盈余管理,扰乱经济发展。财务人员在处理公司账务和信息披露时,往往迫于领导的压力、金钱的诱惑,会把基本的职业道德抛之脑后,导致不真的财务信息被披露出来。所以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对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素质,意识到不当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危害,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减少盈余管理发生的机会。
(四)减少地方政府保护行为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经济体制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经营政府都参与其中,造成了产能过剩,甚至形成垄断的现象。上市公司有政府作保护伞,盈余管理行为也更加的猖狂,所以只有减少地方政府的保护行为,才有利于控制盈余管理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减少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现象,一举两得。
(五)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盈余管理现已成为普遍现象,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外,外部审计单位也有一定的责任。对外报送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度从很大层面上来说审计单位占了主导地位,所以必须保持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独立性,同时体现注册会计师的客观、公正。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实际委托人是公司的管理层,他们直接决定着会计师的受聘、报酬、续约等等。所以,在物质条件的影响下,会计师们便很难达到所谓的独立、客观、公正。所以,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应该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聘用机制、管理机制,加强法律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约束能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监管体系,从而,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结论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他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发生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利益达到最大化,受害的则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以及投资者。上市公司发生盈余管理之后的影响是导致当年的账面财务数据与实际盈余存在差异,导致利益相关者进行再分配,但是从长期来看并不会增加企业的实际盈余,只是改变了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所以,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合规但是不合理的欺骗行为,没有违背现存的法律法规,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从而唆使管理者甚至是会计人员加入到盈余管理的行业中来。因为没有法律约束,所以他们可以是无忌惮的实现盈余管理。
在进行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常常通过关联交易,改变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利用会计业务处理的时间差等方法来改变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这些都是由于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公司治理解雇存在缺陷等造成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盈余管理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妨碍了投资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判断,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应该通过对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改善、对公司的严格要求等方面进行控制,从而降低盈余管理的发生。
第三篇:盈余管理现状
一、我国盈余管理现状
在我国,会计还十分年轻,缺乏一些具体交易的会计处理准则,证券市场的监管功能还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和发达市场国家在动机上有一些区别。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包装上市以及后来的配股等等。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监管能力不到位,有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到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程度。
对比国外的盈余管理方法,可以发现只要我国公司的盈余管理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都是有益的。
透视我国盈余管理现象,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分析如下:
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最基本的动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由于利益诱导效应,企业股东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一经确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于是一些缺乏会计职业道德的从业者,就有意破坏诚信原则和会计规则,实施盈余管理。
2.盈余管理的避税动因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于经营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对经营者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及会计政策的灵活选择为其开展盈余管理实现“避税”提供了弹性空间。
3.企业之间的交易往往建立在信用基础上,因此,为了树立良好形象,许多企业就有强烈的动机粉饰财务报表,以在客户中建立良好的信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社会形象非常重要,它们往往通过盈余管理提升企业业绩,向市场传递绩优信息,从而达到改善企业形象的目的。
二、会计职业道德判断建设不完善带来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不高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恰当的职业道德判断,恰当的职业道德判断需要会计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我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会计理论发展缓慢,经济活动内容单一,这些都限制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2.会计职业道德判断意识不强
我国由于受产权机制的制约,会计人员与企业的经营者同属企业管理人员,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且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等均由经营者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势必会做出有利于经营者的职业道德判断,从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3.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经济主体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审计、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的监督。内部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往往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由于点多、面广、任务重、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在职业道德判断的建设中完善盈余管理制度
1.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对于在校学生的教育,既打好专业基础,又塑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新时期对合格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在校启蒙式的职业道德培养,需要创建会计文化氛围,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在近似的环境中体味会计的真谛,在感触中觉悟,在感触中培养,在感触中提高,成为既有会计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会计素养的新型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全面改进教学方法。
2.注重会计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
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关键,就是要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加强业务培训,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的技术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准则。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就在于促使及会计人员能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并且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确保判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能客观、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这种方式具有特殊的内在威慑性,并最终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3.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的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机制是指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依法查处可能存在的舞弊造假,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运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公司治理结构是约束管理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的基石。社会监督是职业判断的外部监督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拥有了更广泛、更全面的自主权。权力没有监督和制约就会产生腐败,权力越大,就更需要制约,理财权力越大,就更需要会计监督。因此,强化会计监督,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是对当前领域中出现的盈余造假现象的有力挑战,也是防止和发现会计造假的有力措施。因此,要从会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同时着手,建立起一个由会计人员、单位负责人、行业组织、政府部门以及全社会群众参与其中的全方位立体式监督体系,只有通过内外两方的共同监督之下,盈余造假现象才可以得到彻底的杜绝。
第四篇:以万科集团为例的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以万科集团为例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4.1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
幵发企业,公司产品定位为自住,贯彻快速销售策略。
2011年,公司实现新幵工面积1448万平方米,比年初计划增加9%,实
现竣工面积659万平方米,新幵发项目52个,销售面积达107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215亿元,营业收入717.8亿元,净利润96.2亿元,在已进入的54
个城市中,公司在25个城市的销售业绩排在前三名。
万科的成功基石是坚持用专业的能力从市场上获得回报,在2011年,公
司项目获得省级及全国性奖项104项,并连续第九次获得经济观察报社与北
?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评选的最受尊敬企业称号。在《财富》杂志公布的“最
善于培养领袖的25大公司”排行榜上,万科位列亚太地区第四名。
万科199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在上市之后业绩持续增长,公司
治理结构规范和透明,以此获得了投资者的广泛好评。公司建立了集团标准
成本体系和成本适配体系,加大对成本信息系统的建设力度,推动公司的质
量管理能力。并且公司积极推进绿色战略,加大推广绿色建筑,力图打造国
内最先进的绿色建筑推广平台。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万科坚持稳定的经营策略,坚持小户型和装修房、快速周转和较少的土地储备,公司重视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并用稳健的投资
策略来积极推动住宅产业化和绿色建筑。
在未来,万科将继续专注于发展普通住宅市场,并在加强传统业务的同
时结合城市发展的变化以及客'户需求曲线,逐步加强与住宅相配套的其他业 务类型的发展,同时继续强化自身的综合开发能力,努力拓展新的业务空间。
4.2万科集团盈余管理的动机
4.2.1资本市场动机
万科集团在2007年8月22日,公布增发A股招股意向书,展开公开增
发A股股票发行工作。本次增发采用A股股东全额优先认购,优先认购剩
余部分网上、网下定价发行的方式进行,发行价格31.53元/股。本次发行共
增发A股317,158,261股,募集资金总额9,999,999,969.33元,扣除发行费用
后募集资金净额9,936,601,701.22元。2007年9月5日,公司增发的A股股
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众所周知,多数上市公司在上市后,都将增发股票作为最佳的融资渠道。
但是增发股票在组织机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财务会计文件、募集资金
等方面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如上市公司最近3个会计连续盈利、财
务报表未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和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并
且企业资产质量良好、现金流量正常,还规定企业最近三年用现金或股票方
式分配的利润大于可分配利润的30%等。
在这种要求下,迫使公司的管理层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粉饰,使企业可
以达到增股要求从而顺利增股。
另外,股票受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很大,企业的财务收益也与股票市场 的情况息息相关。图8是万科集团2006至2011年的盈余公积和每股收益,图9为这二者的变化趋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会计盈余与每股收
益呈正相关关系,也从侧面反映出会计盈余与股价之间的正比关系。因此为
了提高企业的股票价格,公司也会对会计盈余进行管理。
4.2.2避税动机
对于房地产幵发集团来说,它的生产经营活动非常复杂,作为资金密集
型行业,它又有着很长的幵发建设周期,在这些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牵
涉到复杂多变的税收问题,因此房地产行业一般都会对税收这一问题进行筹
划,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标。
首先,房地产行业是待项目完全竣工后对成本进行结转及核算,未竣工 的项目即无法清算土地增值税,这使得在这一环节上合理避税成为可能。万
科集团在2007年年报中披露:2007年公司实现新幵工面积776.7万平方米,比06年增长55.2%,实现竣工面积445.3万平方米,比06年增长36.0%,比
年初制定的600万平方米的目标减少了 25.8°/。,而公司在2007年的新幵工住
房中,装修房的比例达到了 53.4%。这些举措使公司项目竣工时间有所推迟,另外在宏观调整大形势下,部分城市也提高了项目竣工备案的条件,从而相
应延迟了项目竣工验收。在房地产幵发的过程中,企业在装修房的策略上缺
乏经验,无法准确估计项目的工程进度,这也就导致企业的部分项目无法按
时在年内竣工,也就无法及时结算。
其次,如果销售精装修房,还可通过设立装修公司来进行营业税的合理
节税。万科集团于2007年在上海、深圳、广州三地设立装修公司,取得的装
修收入只需按3%缴纳营业税,比不动产销售缴纳的营业税低2%,剥离出去 的装饰业务收入,不需缴纳土地增值税。
最后,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要按一定 的方法摊入成本。除了费用必要支出这一前提,要保证费用的分摊能够在账
目中得到平衡。最大限度地摊入成本,这样才能尽可能达到避税目的。
4.2.3政治动机
政府在市场经济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而随着我国近些年来房地产市场的
火热,房价持续不断攀升,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也持续上涨,在这种情况
下,国家开始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从2003年到2007年间出台了一系列关于
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措施,试图对房地产经济进行引导。在这一系列措施中,囊括了信贷、税收、土地出让、外资等数个方面。首先在信贷方面,由于房
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数额巨大,因此国家出台了相
应的加强信贷风险的措施,不但提高了房地产项目的资本金比例,而且将民
众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同时将贷款利率上调,从而降低房
地产行业的信贷风险。其次,在税收方面,对个人的二手房转让收益收取所
得税,并且加强对房地产行业营业税的征收和管理力度,同时也开始对土地
增值税进行实质性征收。再次,对土地出让的规范进一步加大,对各类非农
建设用地进行严格管理,对土地出让审批更加严格,通过相关措施对土地资
源进行保护。最后,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需求量庞大,有相当数量的外资
通过房地产行业进入市场,因此国家出台相关房地产市场的外资准入政策以
及对外商在我国经济市场上的投资进行了重新修订。
通过以上这些相关措施,对房地产行业产生了重打影响。政府新政策的
出台,加强了对房地产行业的管制,企图抑制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过高和
行业暴利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就成为政府对市场进行管控 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为了避免政府出台的新政策为企业带来政治成本,房
地产行业有理由通过对本企业的会计盈余进行管理,从而降低企业利润,达
到规避政治成本的目的。
图10为万科集团1996-2011年净利润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从图中我们
可以看出,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2003年至2006年间,万科集团的净利润
增长幅度变化很小,而在2007年则突然大幅度增加,除了当年行业利润增幅
并没有显著提高,除了万科集团当年营业状况良好之外,也存在盈余管理的
可能,即将前几年净利润压低,以应对宏观调控政策。
4.3万科集团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结合一般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方法,并通过对万科集团2007-2011
年五个会计年报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万科集团进行盈余管理的几个方
式:
4.3.1调节收入确认时点
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相关原则,商
品的销售收入应当在这些情况下进行确认。首先,销售商品的企业己经把商
品的所有权进行了转移,附加的风险和报酬都转移到购买方,其次,企业不
对售出的商品进行管理,也不对其加以控制,再次,商品的销售收入金额可
以可靠地计量,并且随着商品的销售企业可以得到相关的经济利益,最后,商品销售收入带来的成本也可以可靠地计量。
在万科集团的年报附注中,在“收入”对如何确认收入指出,当同时满
足上述收入的一般确认条件以及下述条件时,本集团才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首先,万科集团已经出售了商品,并且商品上附加的风险和报酬都转移到了
购买方;其次,万科集团不对售出的商品享有管理权,也不对其加以控制;
再次,万科在收到签订的销售合同中的首付款和明确了剩余房款的付款方式
时确认销售收入,即在房地产竣工并通过验收,可以根据合同交付并取得购
买方提供的付款证明时予以确认。由于房地产行业不同于一般的商品销售行业,它的销售收入确认有以下
几点应该满足,首先必须保证房屋工程已竣工并通过了验收,其次,企业与
购货方即客户签订了正式合同,并且经过客户的验收后办理好入住相关手续,最后,企业和客户都按照销售合同的规定,一方收取房款,另一方交付房屋。
但是根据房地产行业销售收入确认的特殊性,也随之而来产生了一些问
题。
(1)在房地产行业中普遍存在预收款这一问题,当工程尚未完工,无法
确定房屋的具体大小和其他细节,房屋所有权所附带的风险和报酬此时还在
企业身上,尚未转移给客户。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依然持有房屋的控制
权和管理权,但由于工程的成本费用无法准确计量,因此从客户处收取的预
收货款不能确认为实际收入。
(2)从法律意义上来讲,订立了正式的销售合同之后即使商品尚未交付
契约也已经成立,但是在房地产行业中,商品尚未交付、尚未得到客户的验
收,就意味着房屋的风险和报酬尚未交移,也就是说不能单一地通过销售合
同来判定销售收入的确认时点。在我国,房屋的销售合同有两种形式,一种
是在项目竣工前签署的,另一种则要待工程完工并验收之后才签署,并且关
于房屋面积和质量问题的处理都有约定。当在项目竣工前签署合同的情况下,就存在客户验收之后对房屋不满意,就可能要求退款甚至退货,从这层意义
上来说,房地产企业也不能仅凭销售合同的签订来确认收入。根据相关会计
准则,房地产企业应当在签订了销售合同并且确认合同有效的情况下,才能
按照合同相关规定对收入进行确认,计入企业的销售收入。
(3)一般意义上认为竣工结算的完成与否是确认销售收入的标准,即使 房地产项目已经进入完工并接受验收的阶段,但是若没有根据合同进行竣工
结算,也不能确认收入。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一般容易产生意见的偏差,一种
角度是从会计原则的谨慎性出发,要确认收入必须可以准确地计量与此相关 的成本,因此不能在竣工结算完成前就对收入进行确认。另一种是站在企业
角度上,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工程项目往往跨越数个会计期间,竣工
结算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如果必须待结算后才能确认收入,就会推迟企业 的销售收入确认时点,从而影响到企业反映当期营业成果的准确性。因此从
现实角度上,企业的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收入进行确认,即使项目的竣工决算尚未完成,但根据项目幵发过程中的情况是可以对项目
成本进行相当准确的计量的,因此企业应当可以在竣工结算完成前对收入进
行确认。
(4)除了上述的几点问题外,在房地产企业确认收入时还存在一个争议,即企业是否必须要根据法定产权的转移来确认收入。一般在理论上被更多人
接受的观点是当房屋的法定所有权进行转移时才意味着风险和报酬转移到客
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才应当确认销售收入。我国的经济市场发展至今,体
系已经比较健全,房地产市场也有着相对完善的管理秩序,在房地产开发的
一系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都有着规范和要求,比如在项目开发前要提供土
地使用权的各项证明、项目施工权的证明、销售许可证等。在这种规范的程
序下,将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此当工程项目己竣工验收,客户己与企业签订合同及入住手续等之后,房屋上附带的报酬和风险就己经
转移到客户身上,而房屋的产权手续涉及到数个政府部门,过程繁杂,以此
为标准的话可能会推迟企业确认销售收入的时点。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可以在工程项目竣工并验收、与客户签订符合要求的销售合同及其他手
续的情况下,在房屋的法定所有权转移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销售收入的确
认。5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釆用预收款的方式收取售房款。万科集团在年
报中指出企业的收入确认原则为将已经收到但没有达到收入确认标准的款项
计入预收款项科目中,直到其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后再转入营业收入科目中。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相关条款规定,当企业的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并与客户签
订了销售合同及相关手续后,应当将预收款转入营业收入,以此作为收入确
认的时点。但一般房地产企业都会拖延房屋的竣工结算时间,以此拖延收入
确认时点,常用的手段有拖延项目相关手续的办理或竣工结算,以此减少收
入减少税款,从而进行盈余管理。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万科集团的预收款
金额变化情况,在2010年比2009年的增幅高达134%,除了销售规模的扩大
以外,也存在在2009年减少收入确认,对10年的销售收入进行盈余管理的
可能性。
4.3.2调节成本、费用
为了在成本和费用环节对企业的会计盈余进行管理,从万科的案例中有
以下几点表现:
首先,2007年万科集团在管理机构中设置了专门的成本管理部,对整个 企业实行标准化的管理。这一部门的成立使万科从以前的只有预算决算部转
化成了更专业的成本管理部,对整个企业的成本和费用问题进行管理,这一
部门主要对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控制,由企业分管工程釆购成本的副总负责。
成本管理部使企业内部各项流程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了企业对成本管
理的质量,使得企业的运行更加高效。并且为了使成本管理系统更加健全和
完善,万科集团还围绕此系统制定了一系列如企业成本核算细则和成本管理
实施细则等规范指引和操作指南,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进行成本管控工作的力
度。
其次,万科集团还着重进行产品采购的标准化和集中化,这样一来,成
本的管理和评估可以更加准确,并且集中化的釆购方式也可以使得企业充分
发挥规模效应。万科在2009年制定并修订了一系列关于工程釆购和供应商管
理的办法和细则,由此规范采购过程中的业务操作,并实行了战略合作、招
投标等多种釆购模式,使企业的釆购环节更高效、规范、透明,不仅提高了
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也有效地降低了企业在采购环节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降低了釆购成本。在2009年万科的年报中指出,公司制定并推广装修费C级
标准,公司的集中釆购产品总类由08年的12类上升到09年的24类,并在
此过程中节约了 12.3%即逾1亿元的釆购成本。
再次,万科集团着重强调通过对客户的需求曲线进行分析,降低期间费
用。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入房地产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加剧了行业
内部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强化客户的需求,准确地对客户进行定位,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价值,同时降低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和销售费用。由于
企业的产品为商品房,因此企业面对的主要客户群为个人购房者,企业对目 标客户按照户型、需求等指标进行分类,并对其未来的购买潜力进行分析。
通过这些分析,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进行分类营销,由此降低项目成本和销
售费用。
最后,除了产品釆购和客户需求,万科还在其他环节对成本费用进行了
管理。如公司在2009年初预算中提出将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
重降低20%,并在全年通过预算约束和监督等措施,不仅加大了销售规模,而且有效控制了费用。在年底决算中万科集团全年管理费用的绝对量同比降
低5.8%,销售费用同比降低18.6%,合计数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实际降低了
26%。
4.3.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变更
根据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的变更和会计估计都是允许的,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由于这些可选择性企业的会计信息的核算并不能完全
精确。比如,根据会计准则,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信息等情况能
够通过会计政策的变更而更加真实可靠,就可以选择性地对会计政策进行变
化。因此,在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衡量一个经济事项由某一
政策来进行会计处理是否能达到最公允状态是很难的,而企业就可以通过选
择对自己的财务信息披露、生产经营成果最有利的政策来使用,从而通过变
更会计政策达到对企业盈余进行管理的目的。
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应该在资产负债表日从市场上
取得同类或类似的房地产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这就表示企业应当从一个公
开的市场报价中取得公允价值,而当无法通过公开市场获得同类项目的市价
时,允许使用估值的技术对公允价值进行定价。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至今,机制虽然在逐步完善中,但是仍不健全,这就导致房地产行业的市场也仍处
在不成熟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无法轻易取得市场上的公开报价,加之
房地产行业存在普遍的投机行为,使公开报价更难获取。这就导致了我国房
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只能依靠使用各种评估机构对资产或项目的评估价格来获
得相对公允的价值,或者是通过对同类项目的市场价格来作为参考,从而获
得公允价值。由于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并未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做出明确规
定,而是指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或企业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计量方式。
一般来说,对公允价值估值模型的设置很容易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加上模
型本身的复杂和不确定性以及会计准则中缺乏对模型选择和参数设置的规
范,企业更有可能选择关联方的评估机构对目标进行估价,这样一来,得到 的公允价值评估结果就有很大的管理空间,因此企业通过操作公允价值的定
价来进行盈余管理,满足自身的利益需要,也就成为可能。
如图13,万科集团在年报中指出了集团釆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且在
附注中说明企业对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都采用活跃市
场的公开报价确定,并且不会扣除未来对这些金融资产的处置所发生的交易
费用。企业所持有的金融资产以及将要负担的金融负债的报价为现行出价,企业将要购入的金融资产或者己经负担的金融负债的报价为现行要价。对于
一些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企业将依靠估值模型等方式确定公允价值,所采用的估值模型将参考同类情况下的市场报价或者其他实质相同的金融工
-具当前的公允价值或者是现金流折现、期权定价等模型进行估值。在年报中
披露的合计金额数亿元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与明显的增幅变化,也就意
味着企业通过使用公允价值这一手段来操作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4.3.4资产减值
在新会计准则中,为了对资产的价值和损益更真实和准确地进行反映,根据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要分别计提如下八项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
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但是减值准备属于会计估计,准则对其并未有具体规定,也就是意味着对各
项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和计提方法是由企业自主决定的,企业就很有可能通
过对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进行盈余管理行为。证监会在2004年出台了新的关
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即《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
量的通知》,在此通知内要求上市公司围绕会计准则要求的八项减值准备加强
企业内部的内控制度管理。另外还在通知内明确规定一些关于减值准备的要
求,如上市公司不能随意变更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比例以及不能在大额计
提后再巨额转回等。通过证监会的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使企业内部利用减
值准备的计提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减少了,但是由于证监会并未出台与此通
知相关的处罚条例,这就给一些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八项减值准
备的计提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对虚拟资产的核算进行盈余管理。在会计上,一
般常用权责发生制来确定企业的损益,它对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是
以经济权利和责任为基础的,若当期己经实现的收入和应承担的费用,无论
款项是否收入或付出,都应将其计入当期收入和费用,因此按照权责发生制
和会计配比原则的要求,企业将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会暂时计入待摊费用
和待处理资产损益等虚拟资产按照资产进行核算中。这样一来,这些虚拟资
产在未来无法为企业带来利润,而企业会出于自身目的不及时不合理地将虚
拟资产进行摊销或转销,对企业己经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不及时确认,或是少
摊销乃至不摊销,这些都是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表现。
在房地产行业中,会计准则有如下规定,房地产企业的存货和自用房地
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或投资性房地产转为企业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使用公允
价值模式进行计量,并且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应当计
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这一规定使得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关联方来规避
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的规定。企业通过签订
租赁合同将房地产或存货转变为投资性房地产,使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与此同时将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回,并且不用计提固定资产的
折旧费用。企业再通过将此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转换过程中发生 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再继续对其计
提折旧。也就是说,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以上的转换方式,规避了企业会计
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规定,不但能够取得由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收益,并且可以降低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费用,增加资产的账面价值。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2008年万科集团的存货跌价准备大幅提高,这
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当年年报中披露为“公司2008年净利润较2007年减少
8.1亿元,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基本相当。报告期内市场房价、地价均
出现明显调整,基于审慎的财务策略,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对可能存在风险的
13个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3亿元”,在2009年根据最新市场及销售情况,公司对所有项目进行了减值状况的测试,特别针对2008年末计提跌价准备的
项目进行了跟踪评估。根据测试结果,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其中9
个项目计提的跌价准备予以全额冲回,另外4个计提跌价准备的项目后续经
营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09年存货跌价准备仍高达6.2亿元。
另外,万科集团在2009年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及长期投资减值
准备全额冲销,在当年年报中相关附注部分有如下解释:当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发生减值时,企业应将公允价值下降产生的损益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并计
入当期损益。当其他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时,企业将其账面价值与市场上
同类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比对,二者之间的差额作
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这些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属于会计估计的范畴,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的
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利用这一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增大。4.4万科集团盈余管理结果的评价
由于万科集团是我国房地产上市集团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万科集团的盈
余管理动机和手段进行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可
以肯定,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存在着盈余管理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动机主要
有(1)资本市场动机,为了 IPO或增发股票等股票市场上的需求,企业需要
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管理;(2)避税动机,房地产开发过程复杂,涉及到的
税种和计税方法也很复杂,这使得企业对税收进行筹划的可能性大大增大,也通过对盈余进行管理,降低税金。(3)政治动机,由于国家对房地产行业 的宏观调控,使得房地产公司对自己的利润进行盈余管理,压低利润以应对
国家的价格管控机制。
有了这些动机,盈余管理的手段也不难分析出,这主要有(1)调节收入
确认时点,由于房地产集团收入确认时点存在很大自主决定空间,使得企业
有了很好的利用此机会对销售收入进行管理。(2)调节成本和费用,与收入
确认类似,房地产行业的成本和费用的确认也有很大盈佘管理空间。(3)公
允价值计量模式变更,由于公允价值的确定涉及会计估计这一不确定的因素,选择计量方法和测量模型也给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带来可能。(4)资产减值,这一部分主要设计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这些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属于
会计估计的范畴,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利用这一手段进
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增大。
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盈余管理可以节省成本,促进企业发展,给企业带来利益,但如果进行了过度的盈余管理,就会造成会计失真,也会
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仅会危害企业股东和相关投资者的 利益,也会使外部信息使用者被误导,更有可能受到监管部门的管制,阻碍
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如何控制不规范的盈余管理问题,对行业和整个经济
市场都有着巨大意义。
第五篇: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现状问题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现状问题分析
董事会是介于股东与执行层之间的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环节。董事会运转良好,上市公司才可以顺利运转。在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治理现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董事会独立性不强,被大股东控制。连城国际理财顾问有限公司运用大量的数据和翔实的材料,对我国截止2008年4月30日以前公布年报的1135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现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分析。对股权结构及各代表董事席位构成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基本上是第一大股东控制,很难体现中小股东的参与意识。董事会缺乏独立性。
公司的董事会理应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一些公司的董事会并没有严格执行“公司法”相关规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的任命与解聘也不通过股东大会来决定,董事会的任免多是上级任命或选举前与主管部门协商,并征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而产生。因此,在没有严格的法律及制度保障和约束下,董事会及董事的产生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丧失了独立性与积极性,于是董事会很难发生作用。
第二,独立董事形同虚设,未完全起到应发挥的作用。21世纪初,我国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引进了独立董事制度。而今,上市公司在独立董事的任命过程中,多数选择由董事长或上级主管部门聘任社会名流作为独立董事,而这些独立董事并不十分熟悉公司运作和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具备独立董事所必须具备的工作经验,致使其独立性和专业性不强,在公司重大事项决策时服从于大股东和董事会的意志,对于平衡各股东之间的权利博弈没有任何助力。
第三,独立董事责权利不对等。独立董事最重要的特点是与公司不存在利益关系与冲突。在被调查的上市公司中,81%的为固定的津贴,半数以上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年津贴在2-4万左右,另有31%的上市公司在4-6万之间。但是,如何确保独立董事在与公司之间不存在重大经济利益关系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有足够的积极性和动力为公司出谋划策、监督公司的管理层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独立董事可以说是毫无压力的白拿这些津贴而对公司管理监督方面做出的贡献极少,责权利不对等,建议独立董事津贴与公司效益挂钩。
第四,董事会会议流于形式。首先表现在会议次数上,根据连城公司统计数据,1135家上市公司2001平均召开董事会会议6.09次,但其中竟有174家上市公司2001年内仅召开了1-3次董事会,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我国《公司法》规定董事会每至少召开两次以上会议,美国的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董事会应每月举行一次整日会议,并且每年都要举行一次2-3日的战略磋商会议。再次是会议内容,在这6.09次会议中,平均讨论通过经营战略决议3.85项、财务安排决议3.15项、人事变动决议2.64项、制度建设决议2.2项,显然,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关注和工作的重心在经营规划和财务安排上。与此同时,有91.37%的上市公司董事会还没有建立明确分工的专门委员会。在董事会出席率方面,1135家上市公司也仅仅只有91家公司的董事会是全体董事每次到会。
第三,中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运作陷于走走停停之中:董事会和监事会中的公司内部人员比例并没有下降。然而,法规要求的独立董事和职工监事比例维持稳定的同时,企业可以自主决策的非执行董事和外部监事比例有明显下降。这一变化趋势可能与整体 上市企业数量增加有关,以前来自母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和外部监事不再具有“非执行”和“外部”的身份。这样,将在未来有一个进一步增加非执行董事和外部监事的问题。但是另一发面,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构成出现“再内部化”的逆转,也表明如何让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所能享有的信息质量上做出更大的努力,而这与公司财务、审计以至整个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都紧密相关。
然而现状更另人堪忧。董事会会议次数和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下降;监事会的会议平率和监事会成员列席董事会会议的比例也在下降——董事和监事的尽职程度并没有得到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