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力的 明
实力的明
在普通难度下的隐藏关里用机器人杀死残暴虫
在普通难度下的树林欢迎您中击杀全部神族部队
在普通难度下恶魔游乐场(托许给的第一个任务采集黄金矿的那关)摧毁所有虫族部队
我的是东南亚版
普通难度很简单的你可以看看人家的视频再打
2那个是兜兜的证明吧?是不能买的。要去打幼年兜兜BOSS、建議去?ahref='http:///zuowen/yu/'target='_blank'>雨枛|郊吧,在右上角的亭子出。你多去幾次就知道了。大約10分鐘一次吧。最好就是晚上10點打後去打。比較少人,要組個天音寺的。兜兜BOSS是不會秒人的。它要打你打到最後一血才能殺你,自己雙開開一個天音去打吧。被BOSS打一下天音就馬上補血。以上都是自己的經驗,望采納补充回答:要买的话只能买别的玩家的一般都在当铺门口摆摊NpC是没有得买的3竟然还有在国服这个版本做任务的玩家,不易啊;
我差了一下;
这是个连续任务;
任务流程
十字路口接探索遗忘之池做完后续是探索死水绿洲做完后续是探索甜水绿洲做完后许是杀乌龟掉龟壳~做完会叫你去雷霆找头老牛~老牛对话后回叫你去旁边找、母牛谈话母牛会给你杀AH4个BOSS的任务~杀了BOSS回来找母牛领你说的法长~~
5WOW证明你的价值问题_恋爱&婚姻问题交换社区:
这个橙色匕首任务假如打10人团内里有2个DZ而这2个DZ都接了任务那么老4的时间这2个DZ是不是都能偷到任务物品呢?还是1个团只能有1个DZ本领做任务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以惘然
盐,注定要融化的以下是提问者选取的最佳答案(仅供参考):
不是只有一个盗贼,偷的任务,一小我私家偷完,你们让猎人bug下,就可以再次偷了。很大略,很快捷,,至于网络任务,还是只带一个盗贼的好,333个东西,至心多埃
同意假如你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
我的地盘,你是地主
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城贫民窟月布裁缝那,一个小任务,做掉就可以了
市场行情....包包销路一般,其他2种布因为SW图纸需要,销路不错
盐,注定要融化的以下是提问者选取的最佳答案(仅供参考):
不是只有一个盗贼,偷的任务,一小我私家偷完,你们让猎人bug下,就可以再次偷了。很大略,很快捷,,至于网络任务,还是只带一个盗贼的好,333个东西,至心多埃
同意假如你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
我的地盘,你是地主
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城贫民窟月布裁缝那,一个小任务,做掉就可以了
市场行情....包包销路一般,其他2种布因为SW图纸需要,销路不错
证明你的价值问题_恋爱&婚姻问题交换社区:
这个橙色匕首任务假如打10人团内里有2个DZ而这2个DZ都接了任务那么老4的时间这2个DZ是不是都能偷到任务物品呢?还是1个团只能有1个DZ本领做任务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以惘然
盐,注定要融化的以下是提问者选取的最佳答案(仅供参考):
只有一个盗贼,偷的任务,一小我私家偷完,你们让猎人bug下,就可以再次偷了。很大略,很快捷,,至于网络任务,还是只带一个盗贼的好,333个东西,至心多埃
同意假如你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
我的地盘,你是地主
你好,魔兽世界网友!你的绰号——嗯,没错——“金手指”,在军团中可是十分有名呢。
我们正需要你的技术来完成一件大事。但首先得确定你就是
第二篇:牛津大学实力如何
www.xiexiebang.com
据立思辰河北留学360郝晓倩老师介绍,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简称牛津(Oxford),是一所位于英国牛津市的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学。牛津大学有记录的授课历史可追溯到1096年,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
牛津大学是英国研究型大学罗素大学集团、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欧洲顶尖大学科英布拉集团、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以及Europaeum中的核心成员。牛津大学出版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出版社,出版作品包括20卷《牛津英语词典》。牛津大学同时为两个著名奖学金计划的举办地:一为于2001年设立的克拉伦登奖学金;另一为于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吸引了不少杰出研究生前来学习的罗德奖学金。牛津同时拥有全球最具规模的大学出版社,及全英最大型的大学图书馆系统。牛津大学培养了众多社会名人,包括了27位英国首相、60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数十位世界各国的皇室成员和政治领袖。
办学历史
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传说是古代牛群涉水而过的地方,因而取名牛津(Oxford)。牛津向来是伦敦西行路线上的重点,早在1096年,就已有人在牛津讲学。
在12世纪之前,英国是没有大学的,人们都是去法国和其它欧陆国家求学。
1167年,当时的英格兰国王同法兰西国王发生争吵,英王一气之下,把寄读于巴黎大学的英国学者召回,禁止他们再去巴黎大学。另一说法是,法王一气之下,把英国学者从巴黎大学赶回英国。不管如何,这些学者从巴黎回国,聚集于牛津,在天主教本笃会的协助下,从事经院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于是人们开始把牛津作为一个“总学”,这实际上就是牛津大学的前身。学者们之所以会聚集在牛津,是由于当时亨利二世把他的一个宫殿建在牛津,学者们为取得国王的保护,就来到了这里。
12世纪末,牛津被称为“师生大学”。
1201年,它有了第一位校长。
www.xiexiebang.com
1209年,在牛津学生与镇民的冲突事件过后,一些牛津的学者迁离至东北方的由方济会,本笃会和圣衣会修士建立的剑桥镇,并成立剑桥大学。自此之后,两间大学彼此之间展开相当悠久的竞争岁月。
1214年6月20日,经过一名教皇使节的磋商,大学重新回到了牛津,并得到了特许。牛津大学的身份直到1571年通过的一项法案而得到正式的确定。
正是在中世纪,那些思想活跃、生活不羁、常赊欠债务的青年学生,不可避免地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其中最大的一次冲突,几百名学生被乱箭射死。这件事的结果是国王出面镇压,并判市民赔偿牛津大学500年费用。
构成牛津大学的学院有许多在13至16世纪之间创立,基督教会学院是1525年渥西枢机主教创建,作为培训主教的教会学院。汤姆方园里的塔楼上半部是列恩在1682年建造,为本市最大型塔楼。
1648年汤姆大钟挂上时,学院共有101名学生,因此在晚上9:05分(牛津的时间比格林威治慢5分钟)大钟敲101下,提醒学生注意宵禁(1963年起不再实施)。
默顿学院是牛津最古老的学院(1264年)。其它有:新学院(1379年)、皇后学院(1695年)等。
17世纪内战期间许多战役在牛津附近开打,此地曾为受学生支持的查理一世的总司令部。当保皇党员被迫逃离牛津时,克伦维尔自封为大学的校长。
2001至2002学年,在牛津大学就读的学生总数超过1.65万人,其中,来自13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占了1/3,在校研究生的数目约为5000人。
本科申请条件
英语要求
牛津大学申请时无需IELTS/TOEFL成绩,学生只需要在第二年7月31日前向学校出具合格的语言成绩便可以。牛津大学语言要求:IELTS总分7.0以上,单项不低于7.0分;TOEFL总分110以上,单项口语不低于25分,阅读与写作不低于24分,听力不低于22分。在英语国家或通过英语授课2年以上,或IB标准水准英语课程成绩达到5分以上,可以豁免语言成绩[3]
学术要求
国内高中生欲攻读牛津共有四种途径:
1.A-level课程:3门A-leve,分数要求分布在AAA-A*A*A之间,视课程不同而不同。
2.IB课程:要求总分38-40分以上,高水准课程(Higher Level)要求6-7分以上。
3.SAT/ACT+AP课程,共有多种组合方式可以申请:
www.xiexiebang.com Ⅱ,单科700分以上,具体要求的科目与所申请项目相关。
*(1)SAT+SATⅡ:SAT总分2100以上,其中阅读+数学不低于1400以上,写作不低于700分;3门SAT
*(2)SAT+AP课程:SAT总分2100以上,其中阅读+数学不低于1400以上,写作不低于700分;3门5分以上的AP课程,具体要求的课程与所申请项目相关。
*(3)ACT+AP课程:ACT总分32分以上;AP课程不低于5分,具体要求的课程与所申请项目相关。
4.国内先读大一,而后以高中成绩+高考成绩+大一成绩申请.
第三篇:研究实力方面
研究实力方面,进一步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分析的能力、改善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实际调查、国际视野和历史视角,鼓励研究人员创新。同时,提高研究人员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能力,为研究人员创造更多去发达国家进修和参与合适的国际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更多国际化研究人才,以提高我国官方智库的国际影响力。
英国智库的管理方法
——研究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英国智库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课题研究和平时追踪、应急研究两类。
课题研究通常遵循 “选题—筹资—研究—评审—发布”或“委托课题—研究—评审—发布”的模式。前者一般为研究所自己独立选题,后者为委托课题的运作模式。在我们访问的智库中,大多数是独立型智库,更强调前者。这是因为在英国,独立型智库为了追求其观点的中立和独立性,会要求其研究资助者不能干涉其研究成果中的观点,他们通常会在每年某月定下下一年的研究课题计划,然后寻求资金支持,再开展研究。一些独立型智库甚至明确规定每个资助者的最高资助金额,以防止课题研究成果明显偏向于课题资助者。例如,亚当斯密研究所就规定每个企业捐赠者每年捐赠额度不得超过5万英镑。但一些实为党派型的独立智库,则对捐赠者结构和额度范围对外保密,例如政策研究中心(CPS),这也就难保证其观点的中立性了。
在课题选题阶段,较大的智库通常会成立选题小组,成员为智库内每个研究部的领导或权威,对资深研究员们提议的课题题目和计划进行评审,最后根据计划研究课题数量做出决定,例如海外发展研究所。而一些小的智库则直接由智库的一把手决定选题,如政策研究中心和改革研究所。而一些有党派或政府背景的智库在选题时还会听取议员、政府官员的意见,以便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课题研究阶段,一些大的研究所有时也会邀请外部专家参加,对国际问题方面的研究,他们会通过与国际组织合作研究,以提升资源共享性并传播自己的理念。例如,海外发展研究所一半的课题是与国际组织(世行、IMF、欧洲投资银行等)合作的,在课题研究阶段双方研究人员就已进行了足够交流,并且相互逐渐熟悉,在以后的会议或课题研究中还会保持交流,这些都非常有利于该研究所的理念传播和这些国际课题成果的应用性。
在课题评审阶段,一些小的智库直接由智库内部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审查,而一些较大的智库,则很注重研究质量,执行严格的评审机制。例如海外发展研究所通常邀请所外的同行专家担任课题评委,其意见以匿名形式反馈给研究所。评审标准主要包括: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科学依据,论证是否充分;研究报告的陈述是否有效;结论是否客观公正等。
在课题成果的发布阶段,英国智库常会邀请大众传媒(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开个小型发布会,对其成果进行报道。当一些研究课题组中缺乏知名的研究人员时,有的研究所还会邀请该领域的知名专家点评、推介,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由于体制原因,英国的智库,尤其是独立型智库,非常注重利用媒体宣传自身,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其对政府官员、议员以及公众的影响力,并更好地发挥沟通作用。
除了课题研究之外,英国智库重视平时追踪和临时委托课题的研究。针对一些热点,他们会组织小组研究。例如,TimEvans(科普顿中心的总监)提到,针对比特币和互联网金融,他会组织研究金融的小组来研究,为了避免各研究人员观点倾向上冲突的情况,他会在分工时注意,例如,将他们分配成分别研究英国、美国、中国等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这样的热点问题研究既能帮助研究所对热点问题做出快速反应,并保持在媒体和外界的声音和声望,又能为研究所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打下基础。又如,改革研究所也会就一些突发和重大事件进行分析、点评并给出对策。此外,英国智库也会有一些临时的委托课题研究,例如改革研究所有时会受一些官员委托就某一问题开展研究。
作为研究工作的重要辅助,英国智库也经常组织各种主题的会议,邀请政客、某一主题的利益相关方(行业协会、企业家、工会、普通百姓等)、同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以借此了解各方观点、形成自身的观点并尽量使自己将提出的方案能为各方接受,或是借此帮助政府去做些沟通和了解实情的工作。除了正式会议,智库的资深研究人员还会私下与官员、议员交换意见。智库内的研究人员也会频发地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思想碰撞来点燃思想火花、激发创新,而且可以充分融合大家的观点。平时,智库和其工作人员还必须与相关行业的业内人士保持联系(如从事医疗保险研究的智库和研究人员平时需要与医院、医生、药品企业等保持联系),以了解行业内变化、问题等信息。有时,他们还会做些抽样或问卷或实地调查,以了解实情及利益相关方的感受和诉求,例如,从事选举问题研究的智库会对选民做些调查。这些工作对他们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英国智库注重宣传,不仅通过定期不定期地发布一些研究报告和简报等出版物、建设并不断更新智库网站来宣传其成果,而且还充分利用媒体宣传。英国智库鼓励自己的研究人员接受记者采访,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文章、写专栏,就一些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些研究所,例如亚当斯密研究所,甚至对新人进行与媒体沟通方面的培训,而且在某位同事接受采访或发表文章后,其他同事还会事后与其讨论,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媒体。英国智库认为研究人员声望和影响力的建立和提高会帮助智库本身提高声望和影响力,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凸显实力和长久生存下来并兴旺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英国智库主要通过人才招聘、薪资确定、科研评价、人才培养、人才晋升与流动等方面来筛选人才、吸引人才、留住和培养人才。
在人才招聘方面,英国的一些智库强调人才的教育背景,如海外发展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一般都出自名校。但是,也有一些智库在招聘时会更综合考虑人才的发展潜力(如是否聪明、有悟性、对一些事有独到见解)和他之前的教育和工作背景、生活经历。例如,亚当斯密研究所和Tim Evans创办的科普顿中心认为来自相似教育背景(如同所名校)的人往往想法会雷同、难有差异较大的想法,因此他们常不拘一格录人才,只要他们认为某人很聪明、见解独到,他们愿意录用他,并且培养、帮助他成长,如允许他在该智库内工作一段时间后到好的学校去深造。而改革研究所的负责人则讲到他们的研究人员有以前做律师的,有做过记者的,甚至还有离职官员。他们认为不同的经历和阅历对做好研究工作是很有用的。
薪资方面,英国智库一般根据研究人员的级别、参与研究工作量等指标综合确定其年薪。但除了薪资外,研究人员在智库内一般无其他收入。通常,资深研究人员收入高于普通研究人员,即使是后者一般也高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例如,改革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年薪约6万英镑,远高于伦敦市的人均收入水平(3万英镑)。他们认为研究是知识密集型工作,而知识的载体是人,因此,研究人员的收入要达到足够留住他们并激励他们更努力地工作、创新的水平。
在科研评价方面,一些智库采用数量化的科研考核办法,例如,写了多少研究报告、发表了多少文章等等;而一些智库,如亚当斯密和科普顿,则认为智力是很难评价的、更难数量化,它们更依赖研究带头人们对研究人员的评价。那些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会被逐渐淘汰掉,或是被辞,或是因压力大主动请辞。而考核结果持续较好的,则会到适当时候考虑其晋升(如由普通研究员升为资深研究员,或是让其担任课题组织者等)。
在人才培养方面,英国智库非常注重资深研究人员对年轻人员的帮带机制。这不仅体现在平时领导、讨论和指点方面,还可以从入职培训中窥见一斑。例如,TimEvans讲到在亚当斯密研究所或是科普顿研究中心,他们会对新入职的研究人员进行为期一周多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研究所的理念、研究方式、与传媒沟通等方面,然后,他会挑个多位记者一起采访自己的场合带他指点的年轻人去,让他亲身体会下,并认识这些以后他需要打交道的媒体,剩下的就得靠年轻人自己去学习了,当然,他们很愿意给年轻人机会、帮助他们成长,即便有时他们要冒一定风险。
在人员的流动性方面,英国智库鼓励人才流动,而且愿意保持合理水平的人员流动率。由于智库的研究人员与政府、企业、大学、媒体甚至国际组织有着频繁的交流,他们的流动渠道很广,流出的研究人员有去政府工作的,有去国际组织的,有去大学的,有去媒体的,也有去企业的。例如,海外发展研究所(ODI)的研究人员平均在ODI工作的时间约5年,人才流动率达约20%,很多研究人员离开ODI后去了国际组织和政府工作。改革研究所负责人也提到,他们愿意人才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因为他们离开后往往能去更好的岗位,例如之前他们联系的一些议员在转为政府官员后有时会从他们那里带走自己中意的智囊,这对研究所显然也是件好事。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智库的一般研究人员可以只是某领域的专家,但其研究带头人一般都既是专才又是通才。例如,给我们授课的Tim Evans专长的是医疗保险,但对货币金融、管制经济学、经济学思想领域都非常熟悉。这大概既是研究带头人常要代表智库对外发言所需,也更有利于其研究的组织和智库发展的需要。
——国际交流
英国智库不仅重视国际交流和研究人员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而且通过将国际问题研究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相结合,构筑了英国参与领导世界的软实力,并一定程度上较好地维持了英国的国际领导力。
例如,海外发展研究所在研究国际金融问题时通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作、交流使自己的观点能被部分吸纳入其政策制定中。海外发展研究所还承担了一些对外技术援助项目。例如,其海外研究员项目招收合格的年轻经济学家,派到一些愿意接受其技术援助的低收入国家(主要在非洲)的重要财经管理岗位,实际上是担任其政府内的经济学家,为其财经政策出谋划策。海外发展研究所每年提供两万英镑的资助。这些低收入国家因缺乏此类技术人才,往往会对其加以重用。这不仅对海外发展研究所的理念输出有利,对参加该项目的年轻人也会构成重要的工作经历。这个项目的资金来源实际上主要是英国国际发展署,他们担心由政府直接组织提供这种技术援助反而受援国会不愿意接受,所以通过独立智库海外发展研究所来运作。而非官方背景的独立智库,如亚当斯密研究所,即便在研究互联网金融问题时也会关注世界范围的发展情况,并思考其未来的可能影响及应对和管理措施。可见,英国虽然从经济规模和历史来看已是日落帝国,但其通过已建立起的国际秩序、与美国的联盟和在欧盟的影响力,以及其技术优势(包括其对世界的了解、国际视野、研究能力和先行程度等)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其国际影响力和领导力,而其智库无疑扮演着重要的技术中坚作用。
英国智库的研究人员不仅具备英语语言优势,而且研究水平也足够与国际组织研究人员在同一层次上交流,这种微观实力是英国智库整体软实力的基础。
——智库经费筹集与管理
英国智库研究的资金来源有政府资助、欧盟资助、企业、个人和慈善机构捐赠、研究委托等。有的还有版权收入和会费资金。由于强调独立性并要向资助者表明资金使用恰当、有效,有的智库会对捐赠者设置最高捐赠额,或向捐赠者公示其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状况。有的独立型智库还向公众公示以证明其观点未受到捐赠者直接影响。如上文所述,英国的独立型智库一般要求资助者不能干预其研究观点,资助者资助只是因为他们认可该智库的理念。
英国智库的研究方法
英国智库在研究方法上,有的注重将理论与实证或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有的不重视定量和实证分析而更重视定性分析,但大多都重视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历史分析方法等。
在经济问题的研究中,他们在掌握各个经济学派的思想基础上,依据自身的信念,针对某个问题会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学派观点来分析。例如,Tim Evans认为对此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凯恩斯学派、新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都没给出满意的答案和应对之策,而奥地利学派给出的解释和对策更合理、更有希望将英国带出危机。
他们注意活学活用,注重创新,对不同的观点以包容的心态和辩论面对。他们在研究时既着眼当前实际,又敢于大胆设想未来,富有远见。例如,Tim Evans用拉弗曲线来分析英国人对税收的可承受程度,并进一步延伸到对财政可持续性和社保水平的分析中。他还用反向曲棍球曲线来分析铁路私有化的收益与效用。而对国际货币体系,他回顾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牙买加体系的建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而针对美国滥发货币必将引起全球通胀、其他国家对美债权贬值、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可持续的问题,他更希望未来建立以人民币和黄金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黄金重新货币化,而且更看好这种可能,并建议中国将更多的美元外汇储备购买黄金,为此体系做准备。
给我们的启示
——我国可以考虑发展多元化的智库体系,让官方智库发挥主导作用
由于我国与英国政治体制不同,英国的智库体系并不宜简单照抄到我国,而需要批判地吸收其优点。我国已有一些民间智库,但公信力受到质疑,影响力也有限。究其原因,与其观点独立性较差、研究不够深入有很大关系。未来,可以发展多元化的智库体系,但应引导民间智库向独立型智库发展,而以官方智库来主导思想方向。
——加强官方智库建设,提高我国软实力
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和国家经济规模扩大,政府治理能力需要不断提高,会越来越需要官方智库和智囊参与。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和中华复兴,让我国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更需要坚实地构筑实现这一梦想所需的软实力。智库,尤其是官方智库是其中的关键构成部分。因此,需要加强官方智库建设,从人力资源、研究实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等多方面提升官方智库水平。在人力资源方面,不仅要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包括薪资和科研评价方面)建设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还需要吸引多背景的人才,以丰富智库的思想、提高其活力。我国目前官方智库的研究人员普遍工资低于所在地平均水平,收入多低于相同学历非政府单位人员收入水平,这不利于鼓励研究人员安心做研究。在科研评价方面,需将质与量相结合来进行评价,并将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研究实力方面,进一步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分析的能力、改善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实际调查、国际视野和历史视角,鼓励研究人员创新。同时,提高研究人员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能力,为研究人员创造更多去发达国家进修和参与合适的国际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更多国际化研究人才,以提高我国官方智库的国际影响力。
——更好地发挥智库在政府和公众间的沟通作用
例如,官方智库在课题研究中,除了重点安排上级和政府委托的课题外,还可以自选一些民众、业界关心的题目来做。在政府出台一些重大规划和政策后,可以辅助解读,以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执行。还可以允许民间智库客观独立地开展一些问题研究,向政府、人大、政协、行业协会建言。
第四篇:软实力
【中国铝业网】“前几天楼主去一家企业面试,HR说:年薪23W(万),代价就是天天要陪客户喝酒应酬!如果现在有份这样的工作摆在你们的面前,你们是选择接受还是拒绝呢?”连日来,在武汉某知名论坛上,一则“求助”帖吸引了不少网友“七嘴八舌”:喝酒伤身,但待遇如此优渥,要不要一试?在喝酒、打牌、拉关系等“灰色技能”在职场“横行”时,掌握一两项“灰色技能”的“多才多艺”者往往会被老板另眼相看,而这也成了不少职场白领的“隐痛”。
女白领很纠结:年薪20万需要喝酒换
记者通过论坛短站联系上了发帖者于小姐,进而了解到:她今年26岁,曾在外企公关部门任职四年,社交能力强。春节前,于小姐就接到猎头的电话,一家民营企业在招聘市场部经理,几天前,她正式与该公司招聘负责人面谈,当得知年薪和职位需求时,心里有点打鼓。“当时听说天天陪客户喝酒应酬,我就犹豫了。虽说我酒量还行,但对方提出的这一要求,感觉企业文化和我一直呆的外企相差太大,担心没法适应。”
当就业、高薪和喝酒应酬挂钩,部分白领感到纠结。“会不会喝酒?”“酒量有多大?”记者在招聘会上与部分求职者交流时也发现,一些用人单位在面试时会提出类似问题,令一些应届大学毕业生颇感无所适从。
“这种情况只存在于少数行业的少数企业当中,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街道口一家科技公司人力资源主管邢先生表示,“一般这样的企业属于刚刚起步,还在发展中,硬实力比不过同行,可能就要靠应酬、拉关系来发展业务。”
员工们吐苦水:不能喝酒会被边缘化
在采访中,不少职场人尤其女白领都反映,酒桌上的应酬对她们来说,是一项非常头疼而又不能回避的社交活动。
在一家大型旅行社行政秘书岗位工作近3年的杨小姐表示,自己曾经不大会喝酒,但工作岗位注定了要应酬,“以前怕喝,好几次谈重要业务,领导都不带我出去,我觉得有点被边缘化了,后来就慢慢练酒,现在还是能喝两三瓶啤酒,领导也开始愿意带我出去应酬了。”杨小姐形容这就叫“人在职场混,哪能不喝酒”。
乔乔在丁字桥一家公司上班,做的是销售内勤。半个月前的一个晚上,她和老总、2个部门经理一块陪客户吃饭。“我看他们喝得很高,也没注意到我,碰完杯对方正在喝时,我也假装脑袋一仰,然后把酒杯往肩后一甩,偷偷把酒倒掉了。”乔乔说,以为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结果却被坐在旁边的顶头上司逮住了。
“我们部门经理凑过来悄悄对我说,这样做很不给客户面子。”乔乔告诉记者,入职这一年,为了躲喝酒她想了不少招数。“这次被抓了现行,还不知道后果如何,忐忑啊!”职场人拥有软实力才能“够硬”
目前,花近千元参加几天课程,提升发音技巧,在K歌时一鸣惊人;学几个有趣的小魔术,在公司年会时露一手„„已然成为现代职场人士为应对职场各种“突发事件”必要学好的技能之一。记者在招聘会上也发现,求职者有特长已成为不少用人单位的要求。比如唱歌、跳舞、打球、喝酒„„这些与所招岗位完全不相关的特长,正在成为用人单位筛选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
1、软实力培训受追捧
在闲暇时学习一些与生活情趣相关,又能提高个人品位的“手艺”,是很多白领梦寐以求的。因此,与强调考证的主流培训相比,像舞蹈、魔术、唱歌、瑜珈、厨艺、化妆等方式灵活、气氛轻松的“软实力”培训,受到许多白领的追捧。
每个周六的下午,在某公司工作的小倩都会准时赶到厨艺培训中心,认真学习厨艺。她告诉记者,因为工作较忙,她过去从不下厨。但经过学习,现在,她不仅能像模像样地做出
几十道菜,还经常请同事或朋友到家里聚会,既品尝到自己的“手艺”,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与小倩不同,刚进入公司不久的陈世成报名参加的,是魔术班培训。如今,他不仅快速融入了团队,成为团队中最受欢迎的一员,而且成为同事眼中的开心果,而这一切,全都源于魔术。陈世成说:“这些小魔术虽然简单,但很能调节气氛。刚进公司时,看到办公室气氛很沉闷,我就利用午休时间,给大家变变魔术,没想到一下子就把大家的兴致都调动起来了。现在,大家的话题越来越多,距离也越来越近。”
在小倩和陈世成看来,比起常见的IT、英语以及资格证书等培训,这些“软实力”培训更像是一种“生活”培训。他们说,学厨艺的过程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享受,也是热门的人际交往方式,绝对是以“食”会友;而魔术更像是生活中的调味剂,为忙碌的工作增添多样的乐趣,同时也提升了自身魅力。
事实上,唱歌、跳舞、厨艺等特长确实有助于增强白领的个人魅力。最近,在一个人气较旺的论坛上,有网友总结出《最热的10大职场软实力》,其中“会唱歌、酒量好、写字漂亮、会打扮”等名列其中。不少网友表示,虽然应聘时是“硬指标”说了算,但在实际工作中,“软实力”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2、软实力为职场加分
聊起这一话题,在某建筑公司当绘图员的小蒋颇有心得。3年前,小蒋还是一个职场新丁,一心只想着做好本职工作,对公司里另一个一起入行的同事小张很不以为然,认为对方“只会喝酒吹牛拍马屁”。但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极大地震撼了他。当时,公司好不容易接到了一个市政工程,报价300万元,对方回价260万元,双方谈了好几轮都谈不下来。最后,公司高管设了一个饭局宴请对方领导,席间,小张说学逗唱样样拿手,酒量也完全拼倒了对方,对方领导十分赏识小张,尽兴后大笔一挥,合同竟然异常顺利地以280万元成交了,一顿饭工夫就为公司多赚了几十万元!从那之后,小蒋再也不敢小瞧小张了,私底下也开始猛练酒量。现在,他已经想通了一个道理,在如今的职场里,干好正职远远不够,“特长”才是加分项目。
经常陪客户应酬的资深广告从业者方小姐透露,陪吃陪唱是“联络感情”的最好方式和手段,“多学些发音技巧,好好练练酒量,能更好地与客户交流。”
现在,很多职场人士已经认识到,职场竞争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历和文凭等硬实力比拼,为此,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开始将目光投向更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软实力”比拼中去。与此同时,不少业界专家和企业高管也表示,职场“软实力”已成为评价个人非常重要的标准,同时他们也承认,在平时的工作聚会或者公司年会上,拥有一技之长的员工,比如有的员工歌唱得特别好,往往能吸引众人的眼球,甚至引起高层的关注,从而获得更多同事的认可和领导的青睐。
据了解,由于软实力的培训一般都由专业人士任教,因此培训费用相对也较高。如舞蹈培训班,15天的课程,标价通常都在千元以上;厨艺、歌艺等才艺班的培训费用也多在几百上千元。对此“行情”,白领们基本还是可以接受的。不少白领还表示:“如果能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多掌握一门技能,并在同事聚会或公司年会上获得良好的印象分,那么这笔钱花得还是很值得的。”
3、职场迎来软实力较量时代?
看到越来越多有“特长”者受到领导特别关照及褒奖,有人提出,不久的将来,职场将迎来软实力较量时代。和以往不同,这里所说的软实力不是指家庭背景、裙带关系,而是指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能够切实给公司和单位带来利益和好处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软实力的内容没有定式,一切依实际需要而定。显而易见,一名具有当代意识的职场人士,不会再把工作以外的“特长”当作旁门左道,也不会把花在学习“特长”上的时间看作是浪费光阴。当
然,这里并不是说只要有软实力就够了,而是说在你的本职工作做得和别人一样好的情况下,软实力就成了一道“选做题”,做好了,同样能多挣不少分。
4、专家:
心理素质层面的“软实力”提升也很重要
对于白领热衷参与“软实力”培训班的现象,广西人才市场相关专家表示,唱歌、跳舞、茶艺等技能特长培训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身心,并且帮助处于高度紧张的白领减压,扩大交友圈,增强信心等。但对于白领而言,心理素质层面上的“软实力”提升也非常重要,需不断充实和提高。一些企业高管也表示,在招聘过程中,主要还是看学历、职业素质、从业经历等硬件指标,但对部分岗位来说,如果应聘者具备相应的“软实力”,确实可以加分不少。
第五篇:软实力
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要加强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高“硬实力”,为增强文化“软实力”夯实基础;
②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③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进行文化创新;
④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⑤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⑥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⑦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 ⑧借助大众传媒及其他各种途径,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代表着国家身份和民族形象。对比政治与经济,其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为持久,是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不断深化的国际环境中,文化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是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中华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与竞争中却处于弱势,文化软实力展示和运用不足,民族文化面临着被侵蚀和渗透的危险。
挑战与问题
中国对外文化传播逆差严重
在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06跨文化传播论坛”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演讲中指出,越过跨文化障碍,加强中国对外交流,是时代的一个重大命题。但由于跨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国对外的文化逆差严重。和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则是严重“入超”,存在“文化赤字”。
以图书为例,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到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德国引进504种,输出20种;从日本引进694种,输出22种。2005年,对美版权贸易是4000:14。同一年,我国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口总额220万美元,进口总额2136万美元,逆差近10倍;全国图书、报纸、期刊累计出口总额2546万美元,进口总额1.6亿美元,逆差为6倍。
文艺演出也有类似状况。从1999年到2002年,仅俄罗斯就有285个文艺团体到中国演出,同期中国到俄罗斯演出的文艺团体只有30个,相差10倍。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其中,美国几乎占到了一半。而我国影片出口则屈指可数。从全球文化的大范围看,在许多国家,有人如果听不懂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的作品,就被认为不懂音乐,但听不懂《二泉映月》则似乎很自然。
韩国服装、韩国电视连续剧、韩国歌舞被称为“韩流”广泛向世界传播;日本动漫和音乐,受到我国青少年追逐。据2004年的一项调查,中国青少年喜欢日本动漫的占60%,喜欢欧美动漫的占29%,喜欢中国动漫的占11%。
在语言文化方面,中国和西方的交流也处于严重逆差状态。美国高中学生只有2.4万人学中文,而学习法语的美国高中学生则达100多万。须知,中国人口有13亿,法国人口只有8000
1多万。在美国3000多所大学里,有近800所开设了汉语课程,但在中国,连小学甚至是学前班,都开设英语课程。大学生不考GRE或托福会被认为不思进取。
赵启正认为,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力,和中国文化本身的内涵和魅力相比,相差甚远。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除了长城,可能还有大熊猫,但这远远不是中国文化的全部。中国的风景、文化遗产、音乐和风俗的文化短片都不乏上品,但出口到国外的则不多。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严重赤字和入超,与跨文化差异和障碍相关,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文化这个软实力本身不够强大。因此,提高文化实力,是全民族的事业
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
在跨文化传播论坛上,许多专家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以至于国人都难以名状。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很明显我们无法用一句很简单的话去概括或者定义它。而一个国家的文化核心某种意义上就像一个国家的品牌,目前象征中国文化的符号还不是很清晰。如果把中国文化看成一种产品,我们需要给它一个鲜明和富有吸引力的品牌和商标。以目前介绍中国文化的书为例,要么太长,要么太专。当前缺少一些篇幅不太长,但能够把中华文化的精华用浅显易懂的事例来说明的书,使外国人看了之后,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能够前进一步。今天的时代正呼唤着这样的作品问世。
文化价值观缺乏广泛认同
认同是信息化时代的核心问题,接受一种文化或拒绝一种文化,都与是否认同其价值有内在联系。麦当劳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美国文化,迪士尼文化体现的是美国精神,在形式的接受背后,是价值认同上的接受。软实力就表现在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异国文化的价值观。由于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和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敌视,使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缺乏认同,甚至被视为西方文化的对手和敌人。国际上主导的价值观念,包括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等等,话语权仍然掌握西方。这也是制约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原因。面临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并没有因为苏联的解体而放松其对外文化宣传,相反是加大资金投入,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对外宣传的地位。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一直把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发展因素,放在与军事和经济等同样重要的地位。积极利用其大众传媒,向全世界宣传其文化价值观,试图使全球“美国化”。对这问题,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大失控与大混乱》的文章中,更是说得没遮没拦:“增强美国文化作为世界各国‘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向世界推销西方文化价值观,是西方文化霸权的主要表现和重要内容。它一般是以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为手段和工具,强调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全面胜利就是西方霸权主义的目标之一。西方对华文化霸权的战略构想,是以经济全球化框架中的经济上的优势为主要依托,附加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促销”,从经济领域入手再向教育、文体等领域辐射。利用文化作为全球称霸的扩张工具,既有一定程度的合法性和隐蔽性,且渗透力强。正如约瑟夫·奈所说:“在全球信息化时代,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等软实力的来源是成就大国的部分因素。国家的强盛不仅取决于谁的军队能打胜仗,还要看谁能服人。”
机遇与出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拥有5000年文明的厚实积淀,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强大的文化优势,但是必须承认,中华文化在对外交流与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上面临着如何发展、如何繁荣的重大课题。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交往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有了较大的进展。一些文化机构、文化企业与海外文化机构加强合作,推进中国文学、美术、摄影、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马戏及民族民间工艺等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市场。
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等当代科技手段也使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速度加快。同时,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产生的兴趣,客观上也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应内外兼修,重点应把握以下几点。
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寻找普世价值理念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各国的相互依存空前加强,一国利益往往与其他国家密切相关,并且一些与各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全球性问题也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来解决,这就决定了国与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至关重要,而合作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能否平等相待,恪守诚信,互惠互利。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谐”,讲究“和而不同”,主张平等相待、诚信合作、互利互惠的理念,在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家与家之间的冲突方面可以发挥作用,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发展。以“和谐”为主要价值目标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能够发挥独特的协调、平衡、包容作用,为解决新形势下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加自信和开放的心态,发挥以“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的比较优势,发掘其中的普世价值观,不断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学者的研究表明,近几年来,“韩流”汹涌,把中国文化的内蕴精神表现到了极致。尽管韩剧中的故事情节和社会场景皆为韩国的和现代的,但融注于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情世理、生活习俗、道德准则、伦理矩制、思维范式等,则一应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制、延伸与创新,特别是通过对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把儒家文化的精髓表现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这就启示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不但具有丰富的内蕴、恒久的价值、广泛的适用性和极强的再生能力,而且具有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和当代信息社会的高度契合性与强大亲和力。这一事实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面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传统伦理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东西方价值观与审美观的冲突,我们中国为什么不能创造出有强大魅力和普世意义的文化精品?
建立中国特色的文化安全战略
世界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文化,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各种文化是在交流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面对西方文化霸权的不断渗透,我们既要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又要正确对待西方文化。要通过更深入地研究西方文化霸权的理论与实践,充分揭露西方强权国家采用其文化扩张和渗透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种种伎俩。站在维护和扩大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上,切实快速地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安全战略和思维模式。
加强文化软实力展示和运用
软实力竞争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作为强势的西方文化,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的手段,可以畅通无阻地向世界各个角落扩散,而弱势文化若想对外传播,却是步履维艰。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文化强权,还有就是文化的现代化问题。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主要是因为它率先完成现代化的过程,实现了与现代科技、现代市场的结合,然后有意识地在全球推广。长期以来,我们国家没有制定出一个明确而完善的对外文化发展战略。文化企业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建设薄弱,特别是缺少国际性的、符号化、可参与性的文化品牌。像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传承、开发、推广明显不足。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意识和手段落后于国际潮流,很难以商业化的手段,进入西方主流销售渠道。因此,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开发、传承、推销,文化产业部门应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扩大文化产品的输出,才能改变我们在软实力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展现当代中国文化风采
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在软实力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但只有经过现代化的提炼,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优秀文化才能与人民和国家的行为联系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先进文化,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应该看到,国际社会主要想了解的是当代中国文化。因此,中国当代文化是我们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主体和重点。当前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我们急需培养一批像姚明、刘翔、章子怡、巩俐、黄豆豆、谭盾、郎郎等代表当代中国文化形象的民间大使。
文化“走出去”关山重重
值得重视的是,一段时期以来,当中国文化软实力尚处于“初级阶段”时,西方舆论已开始不断称赞中国的软实力崛起,炒作中国软实力威胁,以达到遏制、围堵和捧杀的险恶用心。美国的战略家们更是将中美软实力竞争视为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2005年12月29日刊登约瑟夫·奈题为《中国软实力的崛起》的文章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