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学判断题(本站推荐)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
个动态的协作过程。(√)
2、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
控制的标准。(√)
3、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4、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的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
职能也是不同的。(×)
5、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6、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
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7、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
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
8、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
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
9、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
计划。(√)
10、确定目标是计划工作的起点。(×)
11、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
利润。(×)
12、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
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
13、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
14、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唯一
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15、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
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16、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
一个整体,企业经理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
17、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
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18、定量目标比定性目标更易衡量。(√)
19、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
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20、目标和目的就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远景二设
定的一套中短期的定性目标。(×)
21、只经营一种业务的小企业,或者从事专业化经
营的大型企业,其业务层战略与公司曾战略是一样的。(√)
22、组织实施稳定性战略就是保持组织的缘由状
态。(×)
23、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就是降低产品价格。(×)
24、战略决策,主要由组织的中层领导决定的。
(×)
25、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
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她是定量决策。(×)
26、头脑风暴法与质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
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27、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
亏的组织结构形式。(√)
28、组织发展是管理层的事,与普通员工无关。
(×)
29、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必要掌握具体业务知识。(×)
30、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
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31、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的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
32、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情,因此需要具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
33、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刺激,而是考内部动机激励。(√)
34、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的评价。(√)
35、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
36、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37、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38、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极力作用。(√)
39、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40、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
41、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受到并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
42、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
43、研发部门想要达到最好的技术状态,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市场部门需要尽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需要赶时间。双方在沟通时容易出现争执。这是由于目标不同导致的沟通障碍。(√)
44、在组织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千万不能激发冲突。(×)
45、控制就是为了确保既定的组织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
46、前馈控制实际上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
47、一般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基层人员集中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48、为了提高控制的有效性,确保计划不折不扣的执行,就要使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刚性。(×)
49、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主体是各级管理者,招聘、培训、报酬、绩效考评等人事工作主要有认识部门负责。(×)50、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
第二篇:管理学题库判断题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在组织规模一定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A.反比例关系B.无比例关系
C.结构比例关系D.正比例关系
2.管理的核心是【】
A.财务控制B.战略制定
C.设计运行组织结构D.处理人际关系
3.管理应随机而变,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该观点属于
【】A.权变学派B.经验主义学派
C.社会系统学派D.管理科学学派
4.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当发现公司中存在许多小团体时,你的态度是
【】A.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予以取缔
B.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向他发出警告:不要再搞小团体C.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D.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允许乃至鼓励小团体的存在,并对其行为加以引导
5.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
C.激励职能D.沟通职能
6.某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企业中共有管理人员42人,其中厂长1人,车间主任4人,班组长18人,职能科长3人,科员16人。每一岗位均不设副职。这时,厂长的管理幅度为【】
A.4B.7C.22D
.23
7.解决直线与参谋间冲突的主要方法是【】A.赋予直线管理人员参谋职权
B.让直线人员更多地依靠参谋人员的知识
C.允许直线人员压制参谋人员
D.把直线与参谋的活动结合起来
8.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A.日常程序性决策B.长远全局性决策
C.局部程序性决策D.短期操作性决策
9.“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核心,强调人、社会和环境关系的整体协调与和谐发展”。这最符合下列哪个原理【】
A.人本原理B.系统原理
C.效益原理D.可持续发展原理
10.采取工作轮换的方式来培养管理人员,其最大的优点是有助于【】
A.提高受训者的业务专精能力B.减轻上级领导的工作压力
C.增强受训者的综合管理能力D.考察受训者的人际关系能力
11.在同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时候,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
A.企业家角色B.干扰应对者角色
C.资源分配者角色D.职工角色
12.对于所有层次管理人员重要性大体相同的技能是【】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D.分配技能
13.在应用期望理论改进下属工作积极性时,首先应该考虑【】
A.确保报酬优厚B.确保实现目标所需的业绩表现
C.确保公平D.判断职工的需求
14.医院、大学所处环境的特点是【】
A.简单动态B.复杂动态
C.简单稳定D.复杂稳定
15.当前管理机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
A.管理层次复杂化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管理幅度日益减少D.高耸型结构更受欢迎
二、判断题
1.组织的经济管理方法优于行政管理方法。【 F 】
2.法约尔认为,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沟通、协调和控制。【 F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当前的计划越是影响到对未来的许诺,计划的期限应越短。【F 】
4.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提供组织结构系统图,至于编写职务说明书,那是人事部门的后续
工作,与组织设计无关。【 F 】
5.人员配备过程中,随着环境和员工变化,人与事的配合需要不断的调整。【T 】
6.自上而下沟通比自下而上沟通更容易产生信息的扭曲和偏差。【 F 】
7.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而维持是创新的逻辑延续。【 T 】
8.管理学目前还只是一门不十分精确的学科,这主要是因为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
展历史还很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学也能发展成为一门比较精确的学科。【 F 】
9.与汽车行业相比,潜在进入者对于行业中现有企业所造成的竞争威胁,餐饮业要表现得
更为严重些。【 T 】
10.在授权时,管理者的责任不能随着权力的下放而相应地全部转移给下级。【T 】
11.组织中的一切信息都应该通过正式沟通渠道进行传递,非正式沟通渠道只会传播失真的信息,造成混乱。【F 】
12.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自我强度越低,克制冲动并遵守内心信念的可能性越大,更可能做
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伦理判断和伦理行为会更加一致。【 F 】
13.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大,计划就更应具有指导性。【T 】
14.过分集权最大的弊端就是会降低决策的速度和效率。【F 】
15.Y理论强调自我控制、自我指挥,是动态灵活的,因此总比X理论优越。【 F 】
三、简答题
1.2.3.4.5.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简述管理的特征。组织设计应该遵守哪些原则? 激励的方法有哪些?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沟通分成哪些种类?
四、案例分析题
一、阿斯旺水坝的灾难
规模在世界数得着的埃及阿斯旺水坝在20世纪70年代初竣工了。表面上看,这座水坝给埃及人带来的廉价的电力,控制了水旱灾害,灌溉了农田。然而,实际上却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一些列灾难:由于尼罗河的泥沙和有机质沉积到水库底部,使尼罗河两岸的绿洲失去肥源——几亿吨淤泥,土壤日益盐碱化;由于尼罗河河口供沙不足,河口三角洲平原向内陆收缩,使工厂、港口、国防工事有跌入地中海的危险;由于缺乏来自陆地的盐分和有机物,致使沙丁鱼的年捕获量减少1.8万吨;由于大坝阻隔,使尼罗河下游的活水变成相对静止的“湖泊”,为血吸虫和疟蚊的繁殖提供了条件,致使水库区一带血吸虫病流行。埃及造此大坝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人们深深的感叹:一失足成千古恨!
1. 阿斯旺水坝的决策属于什么类型的决策?为什么?
2.关于埃及建造阿斯旺水坝的这项决策,以下()说法是最不可能成立的。
A、人们在作出决策时,对于决策结果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预定目标,这种认识往往与价值判断有关
B、尽管人们可能对决策要实现什么样的预定目标作出事实判断,但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总难免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C、现实中的决策往往是多目标决策
D、任何决策方案在带来实现预定目标所希望的证明效果的同时,往往也可能引起各种负面效果
3.埃及阿斯旺水坝的决策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启示?
二、亨利的困惑
亨利已经在数据系统公司工作了5年。在这期间,他从普通编程员升到了资深的程序编制分析员。他对自己所服务的这家公司相当满意,很快被工作中的创造性要求所激励。
一个周末的下午,亨利和他的朋友及同事迪安一起打高尔夫球。他了解到他所在的部门新雇了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程序编制分析员。尽管亨利是个好脾气的人,但他听说这新来者的起薪仅比他现在的工资少30美元时,不禁发火了。亨利是在迷惑不解。他感到这里一定有问题。
下周一的早上,亨利找到了人事部主任爱德华,问他自己听说的事是不是真的?爱德华带有歉意的说,确有这么回事。但他试图解释公司的处境;“亨利,编程分析员的市场相当紧俏。为使公司能吸引合格的人员,我们不得不提供较高的起薪。我们非常需要增加一名编程分析员,因此,我们只能这么做。”
亨利问能否相应提高他的工资。爱德华回答说;“你的工资需按正常的绩效评估时间评定后再调。你干的非常不错!我相信老板到时会给你提薪的。”亨利在向爱德华道了声;“打扰了!”
便离开了他的办公室,边走边不停的摇头,很对自己在公司的前途感到疑惑。
1.本案例描述的事件会对亨利的工作动力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哪一种激励理论可以更好的解释亨利的困惑?为什么?
2.你觉得爱德华的解释会让亨利感到满意吗?请说明理由。
3.你认为公司应当对亨利采取些什么措施?
第三篇:管理学判断题
绪论
1、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
2、管理因组织而具有了依托,组织因管理而具有了生命。(√)
3、相对于基层管理者而言,高层管理者的领导职能更为重要。(×)
4、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由于性质不同,所以其适用的管理原则也不同。(×)
5、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而言,只有人际技能是大家都需要的。(×)
6、管理人员,顾名思义,应该在所有工作时间内都从事管理工作。(×)
7、管理既要追求效果,也要追求效率。前者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情,后者则是正确地去做事情。应当说,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是第二位的。(√)
8、效率与效果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效果是使组织资源的利用成本达到最小化,而效率则是使组织活动实现预定的目的和目标。(×)
9、泰勒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10、霍桑试验说明了“经济人”假设的正确性。(×)
11、高士气总能带来高生产率。(×)
12.只要决策者按正确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办事,就一定能找到最优的决策方案。(×)
13.管理学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具有显著的科学性。但是,管理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管理本身无法完全量化,故而管理学是一种不精确的科学。(√)
14.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该组织系统外的物质的、经济的、信息的和人际的相关因素的总和。(√)
15.凡是完全或主要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管理者。(√)
16.为了提高等级链中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法约尔提出了“跳板原则”,但这一原则与统一指挥原则有冲突。(×)
17.法约尔提出的“跳板原则”是指在等级链中,可以在有关各方及上级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横向信息交流。(×)
18.韦伯主张,组织内的人与人之间应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也就是职务关系,以保证其成员的一切行为都服从于一个统一的理性准则。(√)
19.法约尔认为,企业不论大小,其全部活动可以概括为六种工作:技术性工作、商业性工作、财务性工作、会计性工作、安全性工作、管理性工作。(√)
20.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目标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生产和作业管理的问题。(√)
计划
1、选择活动方案的原则是最优原则,因为在多数情形下,可以借助最新的分析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对所有的备选方案进行分析。(×)
2、“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这句格言说明群体决策常常比个体决策更有效。(×)
3、追踪决策所选的方案,虽然优于初始决策,但不是能够改善初始决策实施效果的各种可行方案中最满意的。(×)
4、决策的动态性要求决策者必须根据对其决策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人的决策,灵活调整自己的决策方案。(√)
5、决策目标应有确定的内涵,切忌含混笼统。(√)
6、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决策者即使在充分听取各种意见的基础上,也不能根据自己对组织任务的理解和对形势的判断做出决断。(×)
7、一般来说,那些看上去越是可能获得高收益的方案,包含的风险因素也往往越大。因此,对于决策者来说,要敢于冒风险,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赌博。(×)
8、计划是一个连续的行为过程,因为只要组织还存在,这个过程就会一直进行下去。即使
环境条件有变化,管理者也不应停止原有计划而进行更新和修改。(×)
9、计划是决策的前提,决策是计划的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10、根据职能标准可以将计划分成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及人事计划。它们各自独立为地企业发展起作用。(×)
11、管理良好的组织很少在非常详细的、定量化的计划上花费时间,而是开发面向未来的多种方案,所以说计划是不重要的。(×)
12.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
13.在目标管理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目标的制定者就是目标的执行者。(√)
14.计划过程中必须对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
15.目标管理把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统一起来,既强调工作成果,又重视人的作用。(√)
16.目标管理以目标作为各项活动的指南,并以实现目标的成果来评价人的贡献大小,以此来激励、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保证实现总目标。(√)
17.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有许多优点,所以在组织活动中均应采用群体决策方式。(×)
18.西蒙认为,企业中的决策就是依据最优的评价标准,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19.决策的目的就是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20.有限理性模型又称西蒙最满意模型。它认为人的理性是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
21.只要决策者按正确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办事,就一定能找到最优的决策方案。(×)
22.风险型决策也称随机决策,即决策方案未来的自然状态不能预先肯定,可能有几种状态,但对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可以作出客观估计的,所以不管哪个决策方案都是有风险的。(√)
23.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它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它主要由企业高层领导制定。(×)
24.决策在组织内部是分级进行的,一方面决策分级要与组织内部的领导制度和管理层级相适应,另一方面要考虑目标分解的层次。但无论决策如何分级,在每一决策层级中只能有一个决策中心。(√)
25.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上,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体满意。(√)
26.满意决策模型是在“决策者的理性是有限的”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
27.下级参与决策程度越深,决策的质量就越高。(×)
28.必须迅速做出的决策属于时间敏感型决策,时间敏感型决策对速度的要求甚于质量。(√)
29.信息越多并不能保证决策就越科学。(√)
30、在管理实践中,虽然长期计划不必对中、短期计划具有指导作用,但中、短期计划的实施要有助于长期计划的实现。(×)
组织
1、组织结构的设计主要依据组织的现有情况,与组织的目
标和战略无关。(×)
2、提高下级员工的素质,可以使管理的有效幅度增大。(√)
3、一旦授权给下属,管理者就不用过问其工作的情况。(×)
4、职权是在组织中的某一职位作出决策的权力,它与组织中的管理职位及任职人员有关。(√)
5、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选聘都采取从组织内部提升的方法。(×)
6、事业部组织结构有助于组织中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
7、矩阵制组织结构的主要优点是组织最高层可以集中精力做好战略决策和长远规划,经营管理人员积极性较高。(×)
8、矩阵型组织结构容易产生双重领导,造成冲突和责任不清的情况。(√)
9、分权越彻底,管理越有效。(×)
10、授权绝对性原则是指在授权过程中,权力和责任同时下授,以确保下级有充分的完成任务的权力。(×)
领导:
1、领导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力只建在领导者的个人能力之上。(×)
2、领导者的职权越大,影响力就越大。(×)
3、依据“复杂人”假设,人的需求都是天生的。(×)
4、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条件是激励因素。(×)
5、依据Y理论,没有人愿意主动承担责任。(×)
6、管理者在采用强化手段改造下属行为时,应奖罚结合,以奖为主。(√)
7、利克特的四种领导方式是专制式独裁、温和式独裁、协商式领导和参与式领导。(√)
8、管理方格理论中,1.9是指贫乏的管理,管理者对职工和生产都不够关心。(×)
9、领导理论认为,采取哪种领导方式,应考虑领导者条件、下属条件、组织环境等情况。(√)
10、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成就需要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得到加强,成为成就需要的人。(√)
11、信息沟通的四个要素是信源、信宿、信道和编码。(×)
12.领导的目的是影响被领导者去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努力和贡献。(√)
13.领导职能是管理职能的一部分,可以说管理职能的范围要大于领导职能。(√)
14.管理方格理论是在领导行为四分图的基础上提出的。(√)
1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下属稍成熟时,要采取高工作高关系的行为,即参与式的领导方式。(√)
16.好的领导方式应当是激励性的。(√)
17.领导方式能否被员工所接受,使员工产生工作上的满足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对领导方式的认同和拥护程度。(√)
18.领导工作侧重于对组织中人的行为施加影响。(√)
19.领导即使做了对下级的激励工作,也不一定会显著提高工作业绩。(√)
20.按照领导特性理论的观点,领导者之所以成为领导者,是由于他们具有与众不同的优秀品质和特殊能力。(√)
21.法定权、强制权和专长权属于职位权力。(×)
22.领导者的感召力与个人的品质、魅力相关。(√)
23.民主式的领导总是比独裁式的领导更有效。(×)
24.需要是人们产生激励行为的前提。(√)
25.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26.奖励和惩罚能收到同样的效果。(×)
27.管理者应该明白,每一职工都有一些基本的需要,但不同的职工,其需要的具体内容是各不相同的。(√)
28.根据激励理论,增加职工的工资就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9.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当较高层次的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产生需求倒退的现象。(√)
30.凡已满足的需要,就不再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31.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励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有关。(×)
32.管理者对员工的人性认识不同,就会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和激励方法。(√)
33.经济人的假说认为,人天生懒惰,因此对员工的管理应采取物质刺激加严格管理的方式。(√)
34.领导者很难激励没有需要动机的员工。(√)
35.良好的信息沟通是指沟通双方准确理解信息的含义,不一定是彼此接受对方的观点。(√)
36.非正式沟通是指通过正式组织途径以外的信息沟通,这类沟通经常会给组织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杜绝非正式沟通。(×)
控制
1、建立控制标准、衡量实际工作和采取矫正措施是控制过程的三个重要阶段。(√)
2、控制工作仅限于纠正计划执行中出现的偏差,而无法促使企业确立新的目标、提出新计划、改变组织结构、改变人员配备以及在指导和领导方法上做出重大的改变等。(×)
3、在企业中,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让员工遵守,进而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而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控制等,都属于前馈控制。(√)
4、现场控制容易在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心理上的对立,容易损害被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5、衡量过程中的检验就是要辨别并剔除那些不能为有效控制提供必需的信息及容易产生误导作用的不适宜标准,制定出科学的控制标准。(√)
6、控制关键点原理认为:为了进行有效的控制,主管人员随时注意计划执行情况的每一个细节,实施全时空控制。(×)
7、为了获得控制信息,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亲自观察、分析报表资料、召开会议、口头报告、书面报告和抽样调查等方法去收集信息。(√)
8、为保证在管理者需要的时候提供能满足控制所需的全部信息,工作人员不能对衡量工作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9、与组织结构相适应原理认为,组织结构的设计越是明确、完整和完善,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越是符合组织机构中的职责和职务的要求,就越有助于纠正偏离计划的偏差。(√)
10、在纠偏过程中,需要纠正的仅仅是企业的实际活动,而不是指导这些活动的计划或事先确定的衡量这些活动的标准。(√)
11、控制是实现计划的保证,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计划。因此,计划越是明确、全面、完整,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越是能反映计划,则控制也就越有效。(√)
12、控制人员要充分考虑到组织成员对纠偏措施的不同态度,特别是要注意消除执行者的疑虑,争取更多的人理解、赞同和支持纠偏措施,以避免在纠偏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障碍。(√)
13、由于控制力度的加大,可能出现的不利偏差就会减少,损失也会减少。所以,控制工作力度越大越好。(×)
14、正馈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出
现的偏差,修改和更正偏差的过程。(×)
15、所谓间接控制是人们根据计划和标准,对比和考核实际结果,在出现偏差之后,通过追查责任人的责任,去进行纠正的控制方式。(√)
16、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素质越高,越能胜任所承担的职务,就越不需要进行直接控制。(×)
第四篇:电大管理学基础判断题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对)
2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错)3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错)4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错)
5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对)
6组织发展是管理层的事,与普通员工无关。(错)
7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错)
8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对)
9在组织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千万不能激发冲突。(错)
10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错)
11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错)
12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错)
13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对)14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错)15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错)16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错)17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结构形式。(对)
18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错)
19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对)20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对)21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对)
22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对)23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错)
24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错)
25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极力作用。(对)26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错)
27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收到并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错)
28研发部门想要达到最好的技术状态,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市场部门需要尽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需要赶时间。双方在沟通时就容易出现争执。这是由于目标不同导致的沟通障碍。(对)
29控制就是为了确保既定的组织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对)
30前馈控制实际上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错)
31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主体是各级管理者。招聘、培训、报酬、绩效考评等工作主要由人事部门负责。(错)
32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错)
33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对)
34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错)
35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错)
36确定目标是计划工作的起点。(错)
37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整体,企业经理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对)38定量目标比定性目标更易衡量。(对)
39目标和目的就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远景而设定的一套中短期的定性指标。(错)
40只经营一种业务的小企业,或者从事专业化经营的大型企业,其业务层战略与公司层战略是一样的。(对)
41组织实施稳定性战略就是保持组织的原有状态。(错)42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就是降低产品价格。(错)43战略决策,主要是由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决定的。(错)44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决策。(错)45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对)
46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错)47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对)48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对)
49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对)
50为了提高控制的有效性,确保计划不折不扣的执行,就要使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刚性。(错)
第五篇:管理学基础复习资料——判断题
二.判断题
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即目标、部门和关系
2.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及其各种资源。×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3.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而经营的核心是决策
4.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经济效益大小。× 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5.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 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6.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一韦伯× 他就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
7.梅奥认为,在共同96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
8.“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9.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作经验教学× 被称为案例教学
10.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非程序性决策。√
11.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
12.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 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模式不同
13.它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它就是预测。× 它就是预算
14.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15.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16.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目标管理把以工作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
17.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18.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模式不同。
19.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企业的中长期目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将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20.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出版了《管理革命》一书,提出目标管理思想,他强调.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所有方面都必须建立目标。×出版了《管理实践》一书·
21.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有力的领导控制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积极的自我控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22.在实践中,结合曰本企业管理的特点,将目标管理理论赋予人性化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将目标管理理论赋予日本化的个性
23.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
24.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的预测。×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定性预测
25.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待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这就是决策的目标性特征。×这就是决策的超前性特征,26.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这就是决策的科学性特征。×这就是决策的可行性特征
27.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它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它主要由企业高层领导制订。×它主要由企业中层领导制订
28.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就是确定型决策。×就是程序化决策
29.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政方针所作决策。如企业方针、目标与计划等.都属于高层决策。×如企业方针、目标与计划等,都属于战略决策
30.由于企业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决策者不可能对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全部掌握,也不可能对未来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准确预测。因此,决策者不可能作出“最优化”的决策。亦即产生了决策的相对最优化原则。×亦即产生了决策的满意原则
31.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上,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体满意。这就是决策的综合效益原则。×这就是决策的整体效用
32.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就是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譬如某企业、某协会等。×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组织
33.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职权等级。√
34.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责权利关系的划分。×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35.企业中存在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其成员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协作关系,以完成企业目标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正式组织中,其成员之间保持着形式上的协作关系
36.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由于工作关系、兴趣爱好、血缘关系等原因自发产生的,具有生产协作关系的团体。×具有共同情感的团体
37.英国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家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十五条组织原则。×提出了八条组织原则
38.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等人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八项基本原则。×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十五项基本原则
39.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
40.影响组织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很多。从组织成长的不同方式来看,如果组织是靠其内部积累由小到大逐级发展起来的,则分权程度较高。×则集权程度较高
41.组织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之一。规模越大,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越
多,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集权程度就应高些;相反亦然。×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分权程度就应高些
42.一个组织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高层主管一般采用外源渠道。√
43.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轮换
44.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45.组成领导班子的成员,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由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组合而成。一般而言,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中层、基层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中层、基层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专业知识
46.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技术权力要求分散,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47.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适于采用集权式组织形式
48.按领导权力控制的程度,可将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授权型领导。×可将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均权型领导
49.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它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处理过程。×它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反馈过程
50.企业要顺利运转,必须根据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组织,它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来执行。×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协调
1.()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X)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计划工作是讲求效率的。因此,制定计划时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其他的都是次要的。(X)制定计划时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因素。
3.()阿吉利斯认为,领导方式会影响人的成熟过程,如果让职工长期从事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会造成依赖心理,从而阻碍其向成熟发展。(对)
4.()组织作为人的集合,就是每个人的加总。(X)组织作为人的集合,不是简单的毫无关联的个人的加总,而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有意识地协同劳动而产生的群体。
5.()当外部环境处于剧烈变化状态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些临时性的部门、通畅的信息传递、分权程度的提高,发挥员工的潜力,减少外部环境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对)
6.()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X)奖励和惩罚不一定能起到激励作用,只有得当的奖励和惩罚,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7.()企业目标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X)企业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比较而言,企业的长期目标
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短期目标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8.()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就是控制。(对)
9.()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全体管理人员参与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10.()现代冲突理论认为,管理者应尽可能防止和消除冲突。X)现代冲突理论认为,管理者要管理好冲突,减少其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判断并改错(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划√;错的划X并改正)
1.()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前提。X 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2.()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X 泰罗的科学管理只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3.()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情感的逻辑为重要标准。X 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4.()根据戴维斯的观点,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
5.()定量预测一定比定性预测准确。X 定 量预测不一定比定性预测准确。
6.()由于企业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决策者不可能对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全部掌握,也不可能对未来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准确预测。因此,决策者不可能做出“最优化”的决策。这就产生了决策的满意原则。√
7.()电影院的观众是拥有特定的共同目标的群体,所以,他们是一个组织。X 电影院的观众虽然拥有特定的共同目标,但他们之间没有分工协作这一组织的重
要特征,所以他们不是一个组织。
8.()按职能来划分企业部门,比如生产部门、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等。这种划分方法能够突出企业重点业务活动,还利于提高中层管理者的专业技能。因此现代大企业普遍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部门设计。X 按职能来划分企业部门,比如生产部门、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等。这种划分方法能够突出企业重点业务活动,还利于提高中层管理者的专业技能,但是这种方
法过分强调部门的专业化,给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造成困难。所以现代大企业常常将以产品、地区和项目等划分部门的方法,与按职能划分部门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9.()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或突发事件。√
10.()成本核算所用的记录应当是反映核算期内人财物等支出的全部账面记录,是企业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依据。X 成本核算所用的记录应当是反映核算期内人财物等支出的全部原始记录,是企业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依据。
二、判断题
1.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计划改为决策
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改为感情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3.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智慧改为心智模式
4.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由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改为为自己设置短期目标
5.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销售预测改为市场预测
6.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正比例改为反比例
7.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对
8.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成正比改为成反比
9.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对
10.对于规模较小或者必须时刻保持上下一致的组织来说,一般适合采用分层控制的方式。分层控制的方式改为集中控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