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敏感”到“正常” 多省市探索“公推直选”[5篇]

时间:2019-05-14 13:5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敏感”到“正常” 多省市探索“公推直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敏感”到“正常” 多省市探索“公推直选”》。

第一篇:从“敏感”到“正常” 多省市探索“公推直选”

从“敏感”到“正常” 多省市探索“公推直选”

公推直选始终行走在高层决策的视线中,从一定程度上说,公推直选是高层指导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的成功范例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重申了十七大提出的“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范围”,外界对此解读为基层探索的“公推直选”将迎来新一轮的大范围运用。

此前,南京市率先在城市社区党委班子换届中,运用公推直选这一竞争性的选举制度产生了363个新的社区党委班子,在社区党员和居民中产生了很大反响;社会舆论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认为这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内基层民主探索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而在这期间,江苏省委组织部也派出了几路人马对十七大前采用公推直选换届的73个乡镇进行回访性调查,据参与调查的人员透露,此举旨在全面评估公推直选的运用效果以及完善公推直选的路径。

公推直选,作为党的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探索,其发端与发展经历了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等三次代表大会,最终在十七大修改党章时被正式吸收进来,具体表述为“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

据本刊记者了解,公推直选从2001年四川平昌等地的首次运用,到十七大前江苏等地的高调运用,再到十七大郑重修改党章,经历了“敏感事项”,即只做不说,到后来的“讨论事项”,即多做少说,再到后来的“正常事项”,即又做又说等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公推直选始终行走在高层决策的视线中,从一定程度上说,公推直选是高层指导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的成功范例。其中江苏省及南京市的探索热情强化了这个互动,也加快了高层决策的进程。

“两个问号”提速试点

“书记直接选出来了,副书记怎么办?委员怎么办?”这是2004年3月中央主要领导在新华社一份内部材料上的批示。这份材料写的是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黄墩镇党员大会直接选举镇党委书记的见闻。由于黄墩镇党委只是原党委书记调离岗位,而不是换届,因此公推直选只涉及书记一个人选,而不是整个班子,所以中央领导连提出了两个问号,是希望能在实践中给予继续回答。而正是这两个问号,一方面使得中央有关部门更加关注公推直选的实践,另一方面也鼓舞了基层对公推直选的进一步探索。

“黄墩直选”是江苏省探索公推直选的第一个尝试,就收到了高层如此关注的效果,从此坚定了江苏省探索公推直选的信心。有关部门就落实中央领导的批示而专门下发了文件,要求江苏省委在稳妥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公推直选试点,用实践回答中央领导关心的问题。“黄墩效应”很快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江苏省委组织部很快拿出了在个别乡镇党委班子换届中运用公推直选的方案,随后在泗洪县、溧阳市、仪征市等部分乡镇

换届中进行了实施;二是部分参与黄墩直选方案设计的组工干部对公推直选产生了浓厚兴趣,自觉进行研究和运用,其中现任南京市委组织部部长、时任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奇就是其中一位。南京市本次能够在城市社区换届中全面运用公推直选,与王奇的坚持分不开。由于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直接指导,江苏省对公推直选的探索进入一个活跃期。在经历了2004年的个别试点、2005年的多点试点后,2006年江苏省迎来了全省800多个乡镇党委集中换届。对于是按照传统的间接选举方式换届,还是采用公推直选的方式换届,成为江苏省委领导重点思考的问题。以往乡镇换届中,省委发指导文件,重点是市县去组织实施。而这一次的乡镇换届非同寻常地进入省委主要领导的决策视野,这与两年前的批示不无关系。

有这么一个插曲,2005年年底的一天,江苏省主要领导在仪征与部分公推直选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座谈,重点是了解这些乡镇党委书记对公推直选的看法以及县委主要领导对实施这一探索的体会。座谈会进行到很晚,大家讨论很热烈。会上议及的在所有换届乡镇中能否运用公推直选的想法,让当时在场的同志都感到很兴奋。但800多个乡镇同时搞换届直选能否成功,没有人有绝对的把握。

后来,江苏省委组织部向中央有关部门递交了大范围运用公推直选的报告,得到的回复是,不主张全面推开,要求结合换届继续扩大试点,积累相关经验。江苏遵照了中央有关部门的指示,选择了包括南京高淳县在内的73个乡镇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公推直选试点。其形式既有党员大会直接选举党委班子的,也有党代表大会直接选举党委书记的,还有党员大会直接选举委员、再由委员选举副书记、书记等。多种类型探索的目的是要积累经验,为优化方案探路。

以换届较多运用为标志,江苏省对公推直选的探索渐渐进入点面结合的阶段。即有的县选择一两个乡镇进行试点,而少数几个县在乡镇换届中全部运用公推直选。这些试点始终是在江苏省委主要领导的过问下进行的,也始终与中央高层保持着情况反馈的通道。为“不充分竞争”现象而发火

公推直选的最大魅力在于竞争,无论是公推环节,还是直选环节,差额竞争都是最大的特色。

一些组工干部坦言,刚开始对能否驾驭公推直选存在担忧,因此在组织公推直选时,也存在一定的陪选现象,即两个候选人之间明显存在条件的差异,导致选举的结果出现了一边倒现象。这个现象被时任江苏省委主要领导觉察出来了。一次,他到一个进行过公推直选的乡镇调研,要求组织部门把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所有候选人的得票情况调出来看一下,结果发现两个候选人的得票数很悬殊,存在明显的陪选迹象。在当场严肃批评这种做法后,他认为公推直选的结果应充分体现党员的真实意图,而这个意图能否实现关键要看候选人的竞争情况,没有真正的竞争,就难以体现真正的选择。

事实上,能否体现竞争性民主也正是高层关注的问题。据一些组工干部反映,中央有关部门多次派出调查组,对基层的公推直选实践进行调查,最关心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党员对

这项探索的拥护情况,即党员的参选率高不高;二是候选人之间是否能够充分竞争,即推荐候选人要有利于形成竞争;三是基层党委对公推直选的驾驭能力情况,即公推直选是否能够做到有序可控。

从南京等地的实践不难看出,党员群众是欢迎充分竞争的,参与直选的干部也能够从容面对竞争。南京市高淳县的8个乡镇党委班子在2006年换届中全部实行了公推直选。这个县的统计结果显示,党员的平均到会率达到80%以上,党员对候选人的现场提问十分尖锐,多是些与民生有关的问题,候选人也能坦然面对党员的提问和选择,现场的竞争氛围很浓,党组织选拔优秀干部的意图在充分竞争中转化为党员群众的选择。

公推直选把“党管干部”的原则与“群众公认”原则很好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特点,尤其是体现了党员的主体地位。所以说,是否具有真实有效的竞争性,是自上而下关注公推直选的重要内容。

十七大前问计于基层导致党章修改

十七大前,按照中央的要求,公推直选基本上处在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的状态。除了公推直选作为新事物,需要时间加以观察和完善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做法与党章对选举的规定有冲突。此前的党章规定,党内选举主要是间接选举,即党员选党代表,党代表选委员,委员选书记、副书记。中央有规定,凡是突破党章的基层探索,允许试点,但不主张大面积推开,公推直选正是属于突破党章规定的探索。因此,在十七大前,这项探索还缺少法理依据,只能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试点。

事实上,在十七大前的一年多时间里,随着公推直选试点的增多,特别是中央密集调研江苏的试点,坊间已有修改党章、确定公推直选法理依据的呼声。但由于高层并没有公开对此表过态,因此这个声音仅限在基层传播。

2007年4月,中央主管部门负责人到江苏调研公推直选,为公推直选写进党章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他选择进行过公推直选的仪征市作为调研对象。在关于公推直选的座谈会上,要求参会的乡镇党委书记要讲实际感受、讲心里话、讲公推直选带来的变化。现场的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党员代表照此要求纷纷发言,对公推直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并没有现场表态,而是对与会人员的发言表示满意,认为他们说的都是实话。同时,他在现场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当选的乡镇党委书记如果不称职如何启动罢免程序?对公推直选的党委班子如何考察?党员多的乡镇如何组织党员参加直选等。从这些问题不难看出,中央对公推直选的运用仍然保持着谨慎。

中央主管部门负责人在座谈时重申了中央的原则,即突破党章规定的试点要总结经验,实践证明可以面上推开的,需党章修改后,才能大范围运用。

事后的情况表明,这次江苏调研之行与公推直选写入党章是有很大的关联度的,因为基层的良好实践为高层决定提供了思想养分。

高层关注基层对制度空间的运用

近来,中央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学会运用制度空间,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丰富实践探索。具体到公推直选上,种种迹象表明,中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南京社区公推直选的最新实践,有关部门几次派人到南京进行调研,并要求专门形成调研报告。

“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党章里这句话,给基层探索带来了巨大的制度空间。基层已经觉察到了这个空间的广阔,以公推直选为例,全国多个省份都进行了探索,有的是在国有企业,有的是在学校,有的是在乡镇,有的是在社区,有的是在社会组织„„

当然,也需要看到,虽然党章给出了制度性探索空间,但公推直选等党内民主发展在部门之间、地域之间、环节之间、主体之间,还存在不平衡性,还取决于领导的重视与否。领导重视些、驾驭能力高些,探索的实践就活跃些,领导不够重视或驾驭能力弱些,探索的实践就少些。

从党章的表达也不难发现,党内基层直选的运用,强调的是有序性,并不要求立即在面上全部推开,换句话说,面上推开没有时间表,另外公推直选的运用仍然是自愿选择,即可以公推直选,也可以是按照传统的做法来选举。这反映了中央充分考虑到基层实践民主的条件和现实,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民主建设。

从“盆景”到“百花园”,公推直选能否迎来这一天?答案是肯定的。从南京等地的实践可以看出,基层保持着继续探索公推直选的热情和智慧。

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局部探索,还是面上大范围运用,高层必然会继续关注,重点要回应的是,相关制度的配套和局部探索的价值发掘。

第二篇:深入探索公推直选 增强党员主体意识

深入探索公推直选 增强党员主体意识

努力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

——松藻煤电公司渝阳煤矿党委“公推直选”工作实践与探

2010年,渝阳煤矿在松藻煤电公司党委的领导下,通过一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在6个基层党支部中成功推行了“公推直选”工作,这标志着松藻煤电公司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是改革创新党建管理成功经验的一次有益尝试。

一、做法

“公推直选”对于渝阳煤矿来说,是一项在党内具有深远影响的创新举措,是关系渝阳煤矿全体党员的一件重大政治生活。如何将这一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果?我们着力在“谋”字上下功夫、在“推”字上求突破、在“选”字上做文章。

——在“谋”字上下功夫

公推直选是松藻煤电公司加强党内民主选举的一次探索与尝试。试点工作成功与否对全公司大力推行公推直选,努力改进党内选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首个公推直选工作的试点单位,我们认为这不仅是一次党内民主建设的破冰之行,更是一次创新人事选拔机制的重大历史性变革。为此,渝阳煤矿党委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党建重点工作来谋划、来实施。

一是精心谋划,稳妥推进。渝阳煤矿党委下设社区总支1个,社区党支部3个,基层队党支部21个,机关党支部2个。如何打破传统的用人模式?如何拓展党内民主建设的新途径?如何增强党内活力?这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矿党委一班人的面前。为开好局、起好步,我们从2010年初就开始着手,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矿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余党委委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共同谋划公推直选工作。随即也成立了以党委办公室为牵头部门,其他党群科室为协作部门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抓实抓好此项工作。

经过反复召开专题会和深入调研,先后出台了《渝阳煤矿关于开展基层党支部换届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的通知》、《换届公推直选实施方案》、《基层党支部换届公推直选选举办法》等文件,并确定了“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内外公认原则、党内选举原则以及公开、公正、公平”的四大基本原则,采取“准备阶段、动员阶段、公推阶段、直选阶段、总结阶段”等五个步骤逐步推进此项工作,确保“公推直选”试点工作能圆满完成。

二是精心选点,全力推进。制定出初步实施方案后,为确保实施方案具有可行性和推广价值,矿党委从两个层面充分征求意见和建议。即:邀请公司分管领导和主抓部门现场给予指导,认真听取他们意见;采取走访、召开党员代表座谈会、党支部书记专题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党员对“公推直选”的想法,征求他们的意见及建议,为正常推进公推直选打下基础。通过充分酝酿、集思广义,最终确定了具有代表性的采煤一队、掘进五队、运输二队、机修厂、社区三党支部和社区金鸡岩党支部6个单位作为“公推直选”试点单位。“公推直选”结束后,将在全矿推广基层党支部换届“公推直选”工作。

三是精心筹备,确保成功。为确保此项工作各个环节都能顺利实施,矿党委将工作组成员分为6个小组,分别到试点单位定点联系,主动参与6个党支部公推直选前期的宣传和讨论,指导他们开展好前期准备工作,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谋划、细致思考。同时,对公推直选的会场布置、竞选方式、投票环节等细节提前进行演练,保证每个步骤不出差错。

——在“推”字上求突破

公推直选既然是党建工作的一项创新,就必须打破常规,结合本矿实际来推进。为此,我们在“推”字上求突破,采取党员自我推荐、党内民主推荐、员工民主评议的“两推一评”方式,推荐出党支部书记和支委候选人。

一是调动党员激情——自我推。我们首先考虑从实际出发,在党支部书记、支委候选人的任职条件的设置上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切合实际,主要面向基层党员、面向社区党员。条件规定,有2年以上党龄,且政治素质、成绩优秀、群众公认的正式党员均可向党组织自荐报名参加竞选。在6个党支部的自推阶段,有16名党员进行了支部委员的自我推荐,6名党员进行了党支部书记的自我推荐。

二是发挥主体作用——党内推。在个人自我推荐报名的基础上,由基层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组织全体党员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推出自己信任的新一届党支部书记和支委委员初步候选人。初步候选人由党支部上报工作组进行资格审查,产生民主推荐候选人人选。在党内民主推荐过程中,我矿机修厂党支部、社区三党支部和社区金鸡岩党支部的党员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推荐出了新的支部书记的候选人参与竞选,真正体现了党内民主、公正。

三是听取员工心声——民主评。个人自我推荐、党内民主推荐出来的候选人,最终还需员工说了算。我们规定由参与公推直选单位的基层工会,组织50%以上的非党员工,对个人自我推荐、党员民主推荐的初步候选人进行“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的满意度测评,员工满意度超过投票人数半数以上者,才能作为初步候选人。测评满意票未超过实投票人数半数以上者,直接淘汰。

——在“选”字上做文章

“公推直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选好配好党支部班子,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夯实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基础。为此,我们通过强化宣传、竞选演讲、关键引导等方式,做实“选”字文章。

一是广泛宣传主动“选”。为了让党员、员工真正认识到“公推直选”的实质意义,在“公推直选”全过程中,矿党委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宣传载体重点宣传“公推直选”的目的和意义、党支部班子竞选条件、工作程序和办法。同时,矿党委正副书记亲自牵头,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作宣传动员,参加各支部的党员大会,加强对党员主体地位的意识教育,引导党员主动履行自己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真正选出群众和组织都满意的党支部班子。通过广泛宣传,广大党员从“我们是配角,走过场”试试看的态度,逐渐向“我们是主角,我参与”的热情过渡,形成了全矿党员、员工都在关心、参与“公推直选”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在此基础上,矿党委还重点对原党支部书记作好宣传引导工作,转变个别党支部书记参与不积极、宣传不主动的问题。比如:机修厂原党支部书记对被选为试点单位不理解,认为矿上是借这种形式来让她“下课”。得知这一情况后,矿党委和工作组人员分别找她谈思想、讲方法,让她真正认识到公推直选的意义,进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最后自己也以得票最高担任了党支部书记。二是现场竞技大家“选”。为真正选拔出让组织满意、让党员满意、让群众满意的党支部书记。矿党委在充分尊重民意的情况下,高标准、高要求设置竞选程序,严格把好“竞选五关”。

第一关:资格审查关。工作组根据党员推荐得票和员工评议得票情况,进一步对初步候选人从德、能、勤、绩、廉方面综合考察,考察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竞选关。

第二关:现场演说关。在党员大会上,竞选者必须现场演说,阐述竞选目的和态度,并就如何当好党支部书记、如何抓好党支部工作、如何带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路。

第三关:回答提问关。竞选者演讲后,参加观摩的公司分管领导、矿党委领导、党群部门、党员代表、党支部书记代表以及员工群众结合实际现场随机提问。通过演讲和提问,让党员代表了解候选人的工作思路、表达能力和工作实力,为准确识别德才兼备的党支部书记投票而奠定基础。

第四关:投票选举关。党支部书记候选人竞选演讲和接受提问后,由本单位的党员当场投票,当场以无记名得票多少为序,依次选出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

第五关:监督审批关。在接受党员和员工群众监督程序下,现场宣布当选结果。选举结束后,将新一届党支部书记、支委委员名单,党支部委员分工情况及得票情况书面报矿党委审批。

三是关键环节引导“选”。在选举过程中,无论是离退休党员还是在职党员,主体意识都有所增强,都能充分履行党员的选举权、监督权,慎重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人选。社区三党支部在直选党支部书记时,22名党员参与投票选举,结果两名党支部书记候选人得票相同。为保证第二轮投票不出现类似情况,我们工作组人员当即给退休党员做宣传引导,希望他们认真斟酌,选出“自己最信任的、真正有能力、热心为大家服务的党支部书记。”经过引导,在第二轮投票时,成功选出了大家公认的党支部书记。

还比如,在采煤一队选举支部委员的过程中,也两次出现两人选票相同的情况。为体现选举的民主公平,矿党委专门委派工作人员到该队重新学习文件,继续将“权力”交给参选党员。引导他们慎重考虑,投票推荐出自己认为最适合的人选。最后,该队支部委员候选人曹俊(队工会主席)以五票比三票的绝对优势,胜出委员候选人黄树明(队长),成为该支部委员。

二、变化

变化一:党员主体意识明显增强 “公推直选”把选举权交给了全体党员,改变了过去“上面定人头、下面举拳头”的形式化选举,党员在党内民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

在选举中,我们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让党员自己选择带头人,较好地避免了“碍于情面投票”的现象,充分体现出了党员的意志和意愿,让党员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得以真正实现。党员主体意识的增强,让他们倍加珍惜选举的权利,促使他们对自己心目中满意的、有工作激情的人员投出信任的、神圣的一票。在选举后,我们基层支部一位党员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没有真本事,不好好为群众办事的,我们是不会选他的。

变化二:基层支部工作迸发活力

推行“公推直选”,增强了党支部成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促使他们变压力为动力,主动创新开展工作,激发了支部的活力。

此次“直选”,让我矿所有基层党支部书记都真正感受到了“谁来当干部、群众说了算”的巨大压力,多数支部委员主动担当起帮助后进员工转化思想、提升技能的工作;一些支部书记更是主动与员工群众沟通,主动解决员工群众的热难问题。竞选上任的掘进五队党支部书记陈若刚,在上任没几天就遇到巷道过断层,顶板破碎,安全威胁大,员工情绪不稳,陈若刚以身作则,连续两天三夜蹲点指挥,保证安全顺利地跨过了断层,表率作用促进了队伍稳定,受到了员工群众的一致好评。员工们都说:跟着这样的支部书记干,有想头、有盼头。

变化三:员工群众工作激情高涨

“公推直选”以更为民主的选举方式,把员工群众信任、党员拥护的人,选拔到党支部书记或委员岗位上,使党支部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开展“公推直选”过程中,我们建立了群众选择、群众评价、群众公认、群众监督的机制,让员工群众直接参与进来,由他们对候选人进行满意度测评,并监督选举过程,实现了党内民主与员工群众民主的双向互动。广大员工群众投票测评他们最信任的人为支部书记或支委成员,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激发了广大员工群众的工作激情,主动找事干、主动干好事的氛围得以形成,促进了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

三、启示

我矿6个党支部公推直选的试点成功,为我们在全矿全面推进公推直选工作积累了经验,从中也得到几点启示:

启示一:方案要科学。开展“公推直选”只能借鉴,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一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党员及员工群众对“公推直选”的想法,认真分析公推直选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对“公推直选”工作实施步骤要反复探讨;二是对干部的搭配、任职条件、选举方式以及选举中存在的负面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和把握,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到,把解决的措施想全,确保实施方案科学合理。

启示二:宣传要到位。党员群众对“公推直选”工作的支持和参与,是保证这项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公推直选工作在未开展前,对于基层党员和员工群众来说是一张白纸,如何消除党员群众的疑虑,让他们理解、支持、信赖、参与公推直选工作,引导员工群众从“要我选”为“我要选”,需要我们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一是要作好候选人的思想宣传,教育引导好候选人以积极的、正确的心态面对选举,接受广大党员、群众和上级党组织的挑选;二是要作好党员和员工群众的正面宣传,正确引导广大党员和员工群众,使他们正确推选理想人选;三是要充分营造公推直选的正气氛围。要坚决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惯例,能者上,庸者下,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

启示三:程序要规范。“公推直选”除了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制度保障外,还必须在程序上做到规范,真正按制度办事,保证阳光操作。一是在整个公推直选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高度透明原则,及时向广大党员群众公开工作进展情况,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二是要进一步拓宽民主监督渠道,要充分发挥员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要让员工群众参与监督,跟踪监督,真正把选人用人的权力置于有效地监督之下,保证选举工作风清气正。

启示四:组织要严谨。精心组织是确保“公推直选”取得成功的保证。公推直选工作政策性、原则性、程序性都很强,一旦出现失误,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因此,必须树立“百分之一的差错就是百分之百的问题”的观念。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到领导责任到位,工作部署到位,组织措施到位,监督考核到位;要对每一个实施步骤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超前谋划,做实做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杜绝不严谨现象的出现。

“公推直选”是一种党内民主建设的新尝试,我们将不断加大探索力度,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逐步在全矿进行推广,全面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

第三篇:社区公推直选: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实践探索

社区公推直选: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实践探索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以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等要求,进一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今年7月下旬至8月底,我们抓住社区党组织换届契机,在363个城市社区全部采取公推直选的方式,顺利产生了新一届党组织领导班子。

一、遵循党章规定,精心谋划设计。我们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及赋予的探索空间,精心设计换届工作的整体方案和具体的程序步骤。比如,根据党章中“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的规定,探索了先选书记、再选副书记和委员的直接选举方式。再比如,按照党章中“提出委员候选人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的要求,积极疏通广大党员有序参与的渠道,让他们不仅有提名权还有被提名权,不仅有选举权还有选择权。同时,我们还在方案中明确规定,鼓励机关年轻干部报名参与书记人选的竞争,把驻区单位和各类新型组织形态中的党员纳入推荐提名范围,以此解决社区党组织书记来源单

一、年龄较大、学历偏低等问题,打通优秀人才流动的渠道。为体现充分竞争,我们还设计了驻点调研、竞职演讲、现场答辩等环节,有利于展示候选人真实水平,便于党员群众比较选择、好中选优。

二、改进提名方式,扩大选人视野。我们在坚持组织推荐的同时,采取党员个人自荐、党员群众联名举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报名人选,变“自上而下”的单向提名为“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共同提名。全市共有19456名党员群众参与推荐工作,4562名报名人选中,党员个人自荐的有1944人,占42.6%;党员群众联名举荐的有1139人,占25%。这种提名方式上的改进,跳出“社区干部在社区选”的模式,给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创造了平等参与的机会,扩大了选人用人的视野。仅区和街道机关就有443名年轻干部报名,同时还有一批驻区单位、物管公司、业主委员会中的党员以及驻区党员民警、党员大学生社工被推了出来。他们对自己的岗位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有了干好工作的内生动力,实现了组织号召、工作需要和干部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的有机统一。

三、改进选举方式,直接差额选举。从公推到直选,每个关键环节都实行了差额,即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差额选举。以书记候选人为例,公推时,至少产生4名推荐人选;经过组织考察后,确定3名人选提交街道党工委讨论;经党工委票决后,确定2名候选人初步人选提交选举大会选举。正是有了这样的逐轮筛选,每一轮差额都不存在“陪选”,进入到最后大会选举时的书记及其他职位候选人,谁上都能胜任工作。从选举方式看,所有社区都是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直接差额选举出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从而更好地体现了选举人意志。书记候选人在选举大会上发表竞职演讲、作出承诺,并回答党员现场提出的问题,每场都在40分钟以上。在竞争中,比的是对社区工作的理解和开展工作的思路,比的是对社区党员群众的态度和感情,仅仅口才好、会辩论的不一定占优势,最后胜出的往往是那些回答问题贴近老百姓意愿、考虑工作贴近老百姓利益、口头表达贴近老百姓语言的候选人。选举大会结束后,许多社区党员反映,候选人都很优秀,很难取舍,我们是在好中选好。选举结果显示,363个社区的书记候选人得票数普遍相差较小,许多仅以几票的微弱优势胜出。

四、开展公开承诺,强化为民责任。我们在公推直选的制度设计中,安排竞职人选进行公开承诺,为的是强化对他们履职的内在约束,这也是民主监督的开始。这次社区党组织换届结束后,我们组织新当选的363个社区党组织书记,以“向党旗宣誓、对人民承诺”为主题,在雨花台烈士陵园面对长眠的先烈、面对鲜红的党旗、面对选择他们的党员和群众,进行集体宣誓。仪式虽然短暂,但承诺将时刻撞击他们的心灵,鞭策他们不仅说得好还要做得到,并且要做得比说得更好。各区也及时把新一届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任职承诺转化为任期工作目标,加强对新一届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向党员负责、为群众服务情况的跟踪管理。

五、坚持党管干部,把握正确方向。公推直选这项选举方式的新探索,涉及党内民主、选举制度、用人制度等多方面内容,加强党的领导至关重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变、坚持党章对社区党组织的基本要求不变、坚持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程序不变。资格审查时,严把条件关,有395名报名者因不是正式党员、党组织关系不能转入社区等原因没能通过审查;组织考察时,全面了解人选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注重考察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群众公认以及对社区工作的胜任度等情况,对近几年岗位变动的,还实行过细的延伸考察;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时,街道党工委综合公推结果和考察情况,实行差额票决。从制定方案到具体实施、从提出人选条件到进行资格审查、从组织考察到差额票决,以及组织党员推荐和选举等,这一系列关键环节无不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有效地保证了公推直选工作的正确方向。

我市这次363个城市社区的公推直选,得到了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同,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和社会反响。公推直选结束后,中组部派人到南京进行了调研总结。他们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6.5%的党员群众认为这是一项有意义的改革,98.5%的党员群众对这种换届方式表示满意,100%的党员群众认为这次换届没有拉票贿选的情况,100%的党员群众对新一届党组织班子表示满意。

一是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配强了社区党组织班子,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功能。一批机关年轻干部的成功当选,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443名报名者中,最终有118人进入社区党组织班子,其中105人当选为书记。499名来自社区民警、大学生社工、驻区单位、物管公司和业主委员会的党员进入新一届党组织班子,实现了由社区自管党员单一构成向区域党员多元构成的转变。换届后,363个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平均年龄为43.6岁;新一届党组织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为45岁,较上届降低8.1岁;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上届提高了23.2%。班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的改善,特别是人员构成的重大转变,切实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功能,提高了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的能力。

二是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员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推动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从这次公推直选的全过程来看,广大党员始终是参与的主体,最活跃的始终是党员。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公推直选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有效保障和充分体现,增强了他们的党员意识和权利意识,激发了他们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他们在实践民主中学习了民主。363个社区选举大会的平均到会率93%,最高的达99%。一些长期卧病在床的老党员坚持要家人推着轮椅参会;有些非公企业党员专门调班或请假来参会;有些党员在参加选举大会前召开家庭会议,和一家人商量到底选谁;还有不少居住在社区但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党员也主动要求列席会议。

三是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这次363个社区的公推直选,不仅是7万多党员的事,更是涉及 占南京市区人口一半的270万社区居民的事。通过深入发动、驻点调研、现场提问等环节,老百姓广泛参与进来,可以直接向候选人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也知道了社区干部是怎么选上来、上来后能为自己做什么。这一过程,既是对党的工作进行宣传的过程,也是群众发自内心认同党组织的过程。这种认同,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选择主体的变化,使权力授受关系更加清晰,也引发了干部执政理念的转变,促使他们上任后自觉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统一起来。

从2004年的零星试点到今年面上的整体推进,我们对公推直选的程序安排、关键环节、过程控制有了更准确的认知和把握。从南京的实践看,公推直选有效而可控,积极而稳妥,是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重要切入点,符合国情、党情、民情。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探寻规律、深化工作,最近,我们邀请党建、党史、政治学、法学等理论界的知名专家,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就公推直选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及完善思路等,进行了梳理和剖析。我们还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制定出台了《南京市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实施办法(试行)》,计划今后在具备条件的基层党组织中全面开展公推直选。同时,切实加强新任党组织书记的后续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评价办法,保证他们既能上得来,又能干得好,而且干得比承诺的更好。

第四篇:对高校『公推直选』学院党委书记的初步探索

对高校『公推直选』学院党委书记的初步探索

关于党委学院高校的文章

论党委书记的权力

兵团第六届党委常务委员会委员简历

现代企业制度下党委书记职责初探

我对“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的几点意见

党委会制度的发展历程与改革思路

改革完善县市区党委领导体制及运行机...惠州市乡镇党委实行新体制运作的问题...乡镇党委领导班子选举方式改革研究

浅议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关于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的三个问题

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是加强高校党建的重大课题。随着高校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上面定人头,党员举拳头”的学院党委书记产生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民主要求。民主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迫切需要不断创新高校党组织的选举制度,改革高校学院党委书记的产生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学院党委书记的公认程度,实现党内民主与党外民主的相互衔接,推进高校政治文明建设。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内蒙古高校系统唯一一家“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试点单位,校党委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实践中,以自治区党委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工作为契机,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确定为公推直选岗位。通过成立“公推直选”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下发报名通知、召开动员大会,报名(采取党员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资格审查、召开推荐大会、公开从党员中推荐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学校党委以票决形式确定正式候选人、候选人考察、召开选举大会等一系列程序,选出了教职工、党员和上级党组织“三满意”的学院党委书记,在全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一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一、改革和创新高校党组织选举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在新形势下,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就必须积极发展高校党内民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致的。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政治上尊重师生员工的民主权利,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师生员工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维护和实现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绝大多数党员和群众满意为本,从选举角度讲,也就是选出来的学院党委书记要让广大党员和群众满意。如果依然由少数人选举,或暗箱操作,就难以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如果选出来的人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就难以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让朝夕相处、知根知底的师生员工参与选举学院党委书记,充分行使教职工当家作主的权利,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员工不断获得切实的政治利益,才能把党员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党员干部选拔到学院党委的领导岗位上来,才能更好地去带领师生员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由此可见,改革高校学院党委书记的产生方式,是扩大高校党内民主,切实维护高校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基本途径。

二、改革和创新高校党组织选举制度。是扩大高校基层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客观需要。当前,一些高校党内民主发育程度不足,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得不够,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和参与的不多,特别是党内民主选举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普通党员在实际选举中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不够充分,这既不利于党内民主的发展,又造成高校一些党员教师、干部不关心学院党委,从而影响学院党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外,由于选举的民主性、公开性、竞争性不足,普通党员和群众对学院党委书记缺乏有力的监督,不利于增强学院党委书记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党内竞争,活力不足;没有竞聘演讲答辩,容易导致学院党委书记工作目标不清,责任心和主动性不强,动力不足;因“官帽”来自上面,容易出现学院党委书记对上负责多、对下负责少的现象,压力不足。因此,创新学院党委书

记选举方式,把民主选举的提名权、选择权交给党员和教职工,既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扩大党内民主的客观需要,也是广大教职工党员和群众的一种普遍共识。

三、改革和创新高校党组织选举制度。是巩固和扩大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加强高校党的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学院党委书记不仅是学院的关键人物,也是学院师生员工的带头人,学院党委书记的产生,既是党内的事,又与学院师生员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当前高校的实际来看,学院党委书记的产生依然是封闭选举的模式,缺乏公开透明,缺乏群众的广泛参与。在学院党委书记的选拔任用上,忽视了群众公认原则,致使一些学院党委书记得不到广大教职工的普遍拥护,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一些高校的学院党委书记缺乏工作激情,学院党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减弱。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而且严重影响了学院党委的权威和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因此,不断改革和创新高校党组织选举制度,充分保障党员的民主选举权利和教职工群众的当家作主权利。选准选好学院党委书记,配强配好学院党委班子,是实现党对高校工作领导的重要途径,是切实加强高校党的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在高校中实行“公推直选”学院党委书记的举措,更能体现党管干部和群众公认的原则,有利于扩大群众基础,提高高校学院党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学院党委书记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还有利于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推进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开阔党委识人的视野,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第五篇:从实践到实践,探索华为最佳实践

从实践到实践,探索华为最佳实践

--2004年PDT经理研讨第一期开班致辞

费敏

一、PDT团队是华为公司的核心支柱

公司最重要的是每一个PDT团队。公司目前大的PDT有30个左右,小的PDT有100个左右,如果拿掉这些PDT,华为公司就只剩一个壳了,所以PDT团队是华为公司的核心支柱。象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如果去掉支撑国民经济的大企业,去掉那些大的品牌,这些国家也就只剩下一个空壳了。

PDT团队作为华为公司的核心支柱要发挥核心作用,公司的成绩、公司未来的目标都落在这个支柱上,落在各位PDT经理肩上,担子非常重,PDT经理心里要自我掂量,是否胜任,是否称职。

二、从实践到实践,探索华为最佳实践

黄埔军校一共只办了6期,每期半年,一共3年,但国共两党的精英很多都出自黄埔军校,为什么?这是因为黄埔军校是以最佳实践为切入点,它的目标是讨论最佳实践,而不是讨论理论。既不是从理论到实践,也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从实践到实践。

目前并不缺少理论,而是缺少实践。我们有幸在华为进行实践,而且到目前为止还实践得不错,大家应该珍惜。

研讨就是拿出一个靶来,大家围绕着最佳实践来打靶,一起讨论,一起分享,一起贡献。以最佳实践为核心,围绕最佳实践,大家探讨与分析,看我们缺什么,我们善长什么,我们发扬什么。

三、带兵与打仗是PDT LEADER的责任

带兵与打仗是两个永衡的话题,责任就落在各位PDT经理和PDT管理团队身上。

带兵与打仗有区别,但带兵与打仗又相辅相成。打胜仗有利于带兵。美国的巴顿将军,经常打胜仗,对士兵要求很严,但减少了最残酷的事情发生,即减少士兵死亡。所以大家都愿意当他的兵,士气也很高。带兵支撑打仗。带兵就是要组建好一个团队,带好一个团队。例如罗荣桓元帅就善于带兵,从而使林彪聚集在打仗上,把四野带成了几个野战部队中最强的。又例如美国总统里根,执政8年,使美国的人心得到了最大的聚集,使美国人民重新拾回了自信。但是否是他一个人有这个能力呢?主要还是他会带兵,使美国重新回到了自信的轨道上。带兵好了,事半功倍,能更好地打仗。

四、宰相出自州县

有一句话叫:宰相出自州县。来自州县的官,既有宏观,又有微观;能感受民生,能一把抓住要害,能贯彻实事求是。

公司运作管理部要和产品线一起每季度对公司所有PDT团队进行排序。公司级排前五名的为红榜,产品线可以排前三名为红榜,对于排名靠后的PDT要警告,前三个季度或前几期公告,不作结论,然后再与相关考核挂钩,干部选拨也有了基础。

五、取长补短

短木板不可能成为优势,但意识到短处的问题,弥补短木板,使短木板不短,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美国马歇尔将军很善于对下属的短木板进行管理。马歇尔发现手下有个将军缺少战略眼光,而且自己没有意识到这是短木板,于是马歇尔将这位将军调到参谋部工作,一段时间后,这位将军自己发现了战略眼光的不足,意识到了战略的重要性,他后来重返前线取得成功。

目前PDT经理可能有一块短木板就是注重打仗,不注重带兵,下次WORKSHOP可以树一个靶,大家研讨怎么带兵,一起来探讨。

六、PDT经理高级研讨应该长期搞 要组织多次研讨,每次活动聚焦一个题目,一次一个专题,一个侧面,不要贪大求全,逐渐形成完整的经验共享,要把PDT经理高级研讨办成华为的“黄埔军校”。

下载从“敏感”到“正常” 多省市探索“公推直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敏感”到“正常” 多省市探索“公推直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