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监狱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监狱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一、新中国建立后监狱的发展历史:
1、建国后毛主席的改造战犯理论和劳动改造人的思想
2、文革时期监狱管理受到的破坏
3、改革开放以来监狱不断走向现代化文明之路
二、当下监狱的严格、科学、公正、文明管理介绍
1、监狱管理的严格:惩罚犯罪、准军事化管理
2、监狱的科学化建设:关押布局调整、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监管:门禁系统、监控红外报警系统、设施的改善;教育:内容和形式均较为丰富
网络教学、电视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生活卫生:伙食实物量标准、卫生防疫工作的科学化
3、监狱管理的公正:狱务公开、执法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规范——计考——奖励——减刑假释,实体公开、程序严格规范
4、监狱管理的文明化、人性化,民警执法的廉洁文明管理、直
接管理制度,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体现人道主义
三、现实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及困惑
1、死亡处理难
2、刑满释放难
3、保外就医难
第二篇:中美关系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原稿
中美关系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引言
40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到中国访问,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经过6年多艰难探索,两国在1979年1月1日实现正式建交。
40年间,中美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道路是坎坷曲折的,成果也 是全面丰硕的。作为世界上两个各具影响的大国,中美关系今后的发展趋向,对两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前景都攸关紧要,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深切 关注。
2012年10月14日,中国驻美国大使张业遂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10年里,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大事件。中国经济总量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张业遂说,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中国世界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40年来,在中国几代领导人和美国历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势头。过去10年可以说是中美关系迅速发展的10年。中美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富活力的双边关系之一。
1.中美关系的历史沿革
1.1972-1989 中美关系的蜜月期
中美关系基础原本非常薄弱,几乎是从冰点开始的。1949年10月,新中 国在美苏冷战对峙的国际大环境中诞生。美国对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中国充满敌意,纠集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安全上包围的敌对政策,同时还与台湾当局缔结军事同盟,直接阻挠中国统一大业。后来,中美两国还在朝鲜和越南打了一场半的“热战”,致使双方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相互僵持和敌视状态,几乎没有任何来往。直到1954年,在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期间中美开始有所接触,并于1955年8月1日开始举行大使级会谈——这也成为当时中美之间唯一的沟通渠道。到1970年2月20日,双方共举行了136次会谈,历时15年的“马拉松式谈判”在实质问题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被称为“聋子的对话”。
理查德·尼克松于1969年就任总统后,美国面临着战后史上罕见的内外交困局面:首先,越南战争已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掣肘。更重要的是,在与苏联的战略竞争中,美国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尤其是苏联借美国深陷中南半岛之际,不仅加强了向中东、南亚与中美洲等地区的扩张,而且在战略核力量方面赶上了美国,使美国的国家安全形势空前严峻。其次,美国国内出现持续滞胀局面,经济危机频发,美元地位不断下降,面临经济转型的巨大阵痛。最后,美国社会围绕越战而分裂,价值观认同危机使国家动荡不安。概言之,美国的自身安全,繁荣和价值观等国家核心利益经受着巨大冲击,因此其全球地位遭遇了整个冷战时期最严重的挑战。同时,随着珍宝岛事件爆发,中苏关系全面破裂,濒临战争边缘,对中国来说,苏联成了首要安全威胁
上述现实开始推动中美从各自利益的大局出发,抛开意识形态分歧,探索并成功找到了进行合作的基础,即遏制苏联。中美在1972-1989年的战略合作期间,由于双方国家核心利益的一致性/兼容性远超分歧,特别是在头等重要的国家安全方面利益高度一致,因此两国对彼此的认知由此前的意识形态敌人迅速转为地缘政治的“准盟友”,外交互动也以良性方式运作,合作的战略基础一直十分稳固。尽管双方围绕台湾问题产生过激烈交锋,但在安全、经济等更广领域进行了合作。在经济方面,尽管由于中国处于改革开放起步期,中美经济交往仍十分有限,但美国依然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外部力量之一。例如,中美间的贸易、投资、旅行、互派留学生等已成为常态,美国成为中国外国直接投资(FDI)的第一大来源国,而且正如美方在1984年年初宣称的那样,其目标是“推动中国独立于苏联集团之外„„在中国经济中引入市场动力和机制,扩大中国通主要工业化民主国家的联系”,帮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总之,1972-1989年是中美关系史上的“蜜月期”,双方在战略、安全和经济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并最终实现了彼此的国家核心利益
随着美苏冷战在20世纪80年代末趋于终结,中美虽然都解决了外部安全威胁这一根本问题,但两国关系却受到巨大冲击。共同威胁的消除使中美合作得以维系的战略基础大为削弱,双方核心利益中的一致性/兼容性急剧衰减,分歧和冲突因素开始显现。显然,此时中美两国核心利益中的一致性/兼容性已让位于分歧和矛盾,随之而来的是双方对彼此认知的逆转和对抗情绪的上升。这一点反映在外交互动中,就是两国在1989年夏天进行的制裁——反制裁交锋。中美关系急转直下
因此,从1989年到1992年,中国领导层从国家利益出发,开始为中美关系探索新的战略基础。首先,透过当时国际国内的一系列重大事态,中国政府认识到,要想实现政治稳定、国家安全和经济现代化等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必须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提高民众生活水平,而这些都有赖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并扩大开放,其中一个稳定、健康的中美关系至关重要。其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仅没有变,而且在冷战后更加突出,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能扩大中美共同利益,从而有助于两国关系发展。基于此,邓小平于1991年又提出了对美政策的“16字方针”: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最终,以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开始以全面市场化改革和加快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现有国际体系作为实现自身核心利益的战略选择;同时,这也在事实上增强了美国作为全球化时代国际体系主导者的地位,符合美国的总体国家利益。相应地,中美对对方的认知也摆脱了1989年后的对立思维,开始将彼此定位为战略合作伙伴,积极的外交互动也随之恢复。这样,两国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在了新的稳固基础上。在这期间,尽管双方在台湾、西藏等政治问题上的分歧有所突出,并且一些特殊事件曾对两国关系造成困扰,但合作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流。
在外交实践上,克林顿政府时期的“接触战略”成为美国全球战略和对华政策的基石。在小布什任内,美国对华政策的防范成为虽有所增加,但大体延续了克林顿的接触模式。总的来说,中美关系在此期间处于不对称相互依存状态,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较弱,因而这种状态有助于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国际环境、国际市场和先进技术,客观上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当然,对中国的接触也使美国获益匪浅;美国不仅获取了大量质优价廉的工业品,经历了冷战结束后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合作和开放态度增强了美国作为全球领导者的合法性,有助于美国维系其国际地位。’,然而,由于苏联解体使美国国内的胜利主义思潮弥漫,美国在后冷战时代出现了严重的战略失误:在国内,源于“里根革命”的新自由主义被两党奉为圭皋,其中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使经济金融化,为经济危机埋下了伏笔;国际上,美国利用无人匹敌的军事优势,接连发动两场战争,最终陷入过度伸展。美国似乎再度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而且此次由金融危机衍生出的经济、社会矛盾更为复杂和难解。
反观中国,自1992-2009年,在国内形成改革共识并扩大开放后,经济社会实现了高速发展1992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为4200亿美元,不到美国的7%;到2009年,中国的经济规模达5万亿元,接近美国的40%。可以说,中美相对实力的迅速缩小,尤其是美国从2008-2009年开始出现的战略困境,极大改变了美方对中美关系的认知。在美国看来,中国已成为一个有力的竞争者甚至挑战者。在这样的认知下,奥巴马政府以重返亚太战略为抓手,开始“超越接触”,从战略层面加强对中国的防范与威慑:
中美之间的合作与分歧
是世界格局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冷战后全球化持续
发展,将世界日益紧密地“笼”在一起,各国联系密切、利益交融、安危与 共、相互依存的程度前所未有,“零和游戏”的空间缩小。许多危及人类安全
和生存的威胁成为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应对,需要国际社会合 作解决。传统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与抵制,世界 秩序要求新的安排和思维。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目标。“中美关系正在恶化”是当前颇为流行的一种说法。相比奥巴马刚刚入主 白宫,两国关系气氛确实不如以前。但从中美关系4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当
前两国关系仍属于良好发展阶段。
首先,中美高层交往的密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中美两国元首三年间共 会晤11次。双方高层互访更是接连不断。中美已建立60多种磋商机制,涵盖
外交、经贸、金融、能源、环境、执法、人文和安全各个领域。特别是中美 全面客观地评价中美关系现 状,对维持两国关系发展的气氛 和环境,以及亚太地区的稳定 与合作大局,都有现实和长远意 义。17 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 战略和经济对话、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两个高级别机制,对双方加强沟通、增深相互了解、推动两国实质性合作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两国对双边关系的战略认知较为明确。建设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 关系是中美双方的重要共识。两国也都将彼此关系视为当今世界最重要双边 关系之一,置于各自对外战略的重要位置。中方认为,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先 地位和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存在是历史形成的,中国对此予以尊重,并欢迎美 国作为一个亚太国家为本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努力。美方表示欢迎中 国的和平崛起,认为一个强大、繁荣、稳定的中国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 繁荣与稳定,并一再表示无意遏制中国。
第三,中美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持续扩大深入,并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了互利共赢。两国的经贸合作即是典型的例证:1979年双边贸易额仅为 24亿美元,2011年则达到4466.4亿美元,增长180多倍;2003年双方贸易额
突破1000亿美元,2005年突破2000亿美元,2007年突破3000亿美元,增长
势头强劲;中美现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截至2011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
目累计61068个,累计合同外资1623亿美元,实际投入675.9亿美元。中国在
美投资也在逐年增加,2011年底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达60亿美元。(以上 均按中方统计)
中方的疑惑是空穴来风,事出有因。历史上的中国曾遭受过美国的侵略和欺凌,新中国也曾多次遭到美国封堵。两国关系改善后,美方仍不时寻找借口对华施压,甚至屡屡进行制裁,迄今尚未解除军售禁令。多年来,美国制造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强硬论”等奇谈怪论不绝于耳。凡此种种,很难让中国人对美国对华战略意图真正放心。美国领导人多次表示“无意遏制中国”,但言行差距实难为中国人所接受。中国可以理解美国大张旗鼓调整亚太政策,但其中明显针对中国的行为不能不引起中国人的关切和警觉。美方对中国的疑虑主要源自陈旧的思维和观念。其一是冷战思维。美国仍存在一些顽固坚持冷战思想的势力,他们坚持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划线,总把中国列为“异类”国家,对中国怀有根深蒂固的敌对情绪,不论中国是强是弱,都把中国视作威胁。其二是霸权思维。有些美国人长期沉迷于“世界领袖”的角色,而对中国崛起则虎视眈眈,担心中国会挑战甚至取代美国的“霸主”地位,怀疑中国一举一动都含有挑战美国的意图。其三多年来,美国制造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强硬论”等奇谈怪论不绝于耳。凡此种种,很难让中国人对美国对华战略意图真正放心。美国领导人多次表示“无意遏制中国”,但言行差距实难为中国人所接受。
仔细分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国一方的想法和忧虑,我们会发现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过程建构主义的解释。在中美关系的变迁中,美国最关心或者担忧的不是中国权力增长,因为如果是权力,那么过去 30 多年中国的权力一直都在增长当中,但美国并不是过去 30 年一直都在忧虑中国可能带来的挑战和威胁,关键是中国的权力增长带来的关系的变化。权力增长不一定会带来关系的变化,比如日本在战后也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权力增长也很快,但是这些权力或力量的增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日本和美国的关系本质,即日本依然是在总体战略和安全上依赖于美国的附庸。这样的主人—附庸关系并没有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而发生变化,美国与日本的总体关系也没有发生变化,其中的竞争和冲突只能是美日合作主流关系旁边的支流,不构成对美日关系的本质挑战。因此,在中美关系当中双方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其实还是如何确定双方在社会互动关系中的身份和角色。当对双方角色的认知出现偏差时,双方就形成了矛盾和冲突,在某些物质或者结构性因素的刺激下,这些对关系认知的矛盾和冲突会加剧,从而放
大冲突的规模和程度。正如奥巴马多次强调的,美国永远不会放弃第一的地位,不能
让中国主导国际贸易的规则等,这里他强调的其实是对美国在全球体系的关系网络中 的定位以及对中国在关系网络中的定位。中国学者达巍也同样指出,美国对中国的担
心体现在中国对美国领导的全球关系网络、中国对国际经济体系关系和中国对美国与
盟国关系网络的挑战三个方面。
但权力转移理论的有效性也存在疑问。理查德·内德·勒博的统计研究表明,崛起大国和主导大国即便涉入战争,也是倾向于攻击弱小的第三国和正在衰落的大国,而不是相互对抗。历史上,崛起国和强国几乎不发动针对主导国家的战争。反过来讲,主导国家也不经常攻击大国,它们更愿意通过进攻弱国来扩张或显示实力。
重要的事权力转移理论是从唯地位论的角度看待世界格局变迁的。按照传统观点,权力转移的过程就是国际地位或者支配地位发生变更的过程。由于国际地位是一种稀缺品,支配地位则更是珍稀品,自然不缺乏追求者和竞争者。按照传统观点,一旦大国处在权力变迁过程当中,它们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也会高度紧张起来。
然而,如果就此断定权力变迁必然导致冲突,有些甚至演变成惨烈的战争。但是,大国关系史上有不少场合,一些看似迫在眉睫的冲突也是在最后时刻得到了避免。权力转移理论过分关注实际发生了的冲突,而忽视了那些被避免了的冲突。对于冲突被避免的现象,传统理论关注的并不多,冲突被避免的机制更是无从谈起。
①
简言之,关系本位而非权力本位和规范本位,才是 中美关系中的重中之重。
中美关系正在迈进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都在增大,未来中美 关系的发展面临如下三个选择:
第一,未能摆脱大国竞争不可避免的传统格局。中美竞争恶性发展,走 向相互对抗乃至军事冲突,使冷战演变为热战,最终难免两败俱伤,并给亚 太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带来巨大灾难。
第二,继续既合作又竞争的基本框架,维护互利合作为主的大局,妥善 处理双方分歧,求同存异,力避中美关系大起大落。本质上,这仍是美国长 期奉行的“接触加遏制”对华关系套路。这种状态下的中美关系难免出现风 险,但从过去二十余年的较为稳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该模式将会延续较 长时间。
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美通过创新思维,共同构建相互尊重、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
随着世界和中美两国发生的深刻变化,双方都在认真思考两国关系的未 来走向。去年胡锦涛主席访美时,两国领导人曾就中美双方“打破大国竞争 不可避免的传统观念”问题进行讨论。今年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期间,也与美 方就此多次探讨。希拉里 · 克林顿国务卿近期也发表讲话,提出中美双方要
努力找到处理好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关系这一老问题的新答案。今年5月第 四轮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胡锦涛主席在题为“推进互利共赢合 作,发展新兴大国关系”的致辞中,提出创新思维、相互信任、平等互谅、积极行动、厚植友谊等五点构想,全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上述三种选择中,第一种关系可能引发的后果将不堪设想,第二种关 系越来越难适应形势的变化,第三种关系是唯一的正确抉择。显然,中美双 方对此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已开始严肃认真地思考这一问题。两国如能在 此问题上达成共识,并逐步加以实践,中美关系将面临更加美好、更加广阔 的发展前景,对世界未来发展也将十分有益。美好的愿望,需要实实在在的 行动。
中美关系实践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已经证实了中美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结果的开放性,美国不再是处于中美关系的主导地位和独占了中美关系之间的议题日程。最近十几年中国对中美关系实践的主动塑造能力就预示了中美关系结果的开放性,即其结果并非是由实力相对大的美国一方所能决定的。中美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双方存在相互转换的可能,正如过程建构主义的中庸辩证法所指出的。
在意图性逻辑的指导下,中美两国都是具有强大能动力的国家。两国分别具有强大的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和理念实力,这样的实力会赋予中美两国在国际社会中实现自己意图的巨大活动空间。这也意味着如果中美两国有良好的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意图,那么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并非难事。如果两国都没有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意图,反而是具有重复过去历史的逻辑,那么两国重复“修昔底德陷阱”的概率就会很高。如果只有一方(中国)坚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而另外一方(美国)不积极支持,那么双边关系就会在合作与竞争之间徘徊不前,造成时而合作、时而冲突的局面。在非意图性逻辑的指导下,过程本身具有能动力,这是因为虽然过程本身在最开始阶段必须由一个社会实体(国家或者个人)来启动,但是一旦成功启动,过程和关系会形成自己的生命力和逻辑,从而按照自身的逻辑来运转。这样的逻辑也可称为习惯逻辑,其遵循的不再是外界实体的操作逻辑。能遵循自己的逻辑继续发展下去,这样最初启动的国家行为体反而无法操控。中美关系的冲突或者合作也有这样的特征,即合作会带来双方更高水平的信心和相互信任,进而又促进更多的合作。冲突则会导致双方的互相猜疑和恐惧感,进而导致更多的摩擦和冲突。
从未来的趋势看,美国不得不与中国(以及其他一些新兴国家)分享权力,这是难以避免的战略走势。但在让中国分享什么权力,在什么时间,让中国分享多少等方面,美国必然斤斤计较,不会轻易相让,新型大国关系框架的稳定,需要使美国在这个框架下对中国实力和影响力的上升不至于十分反感,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对美国做出一定的战略安抚,使美国能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实力的上升感到安心。未来一个时期,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博弈中的讨价还价过程。策略上说,中美任一方都不应该过分地追求对已有利的结果,“赢者通吃”的逻辑不利于双边关系的稳定,受双方欢迎、双方都能稳定地从中获得好处的结果才最能持久;而一方明显是赢家、另一方明显是输家的情况是内在不稳定的。
在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中,中国应坚持以斗争求合作的策略,新型大国关系的建成和稳定,需要中国与美国在某些领域进行比较坚定的斗争,让美国在这些领域知难而退,然后才能真正回心转意,不能让美国形成一种预期;因为中国试图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因此对美方的一些无理和过分的做法不会做出强有力反击。中国对美方的不合理做法进行适度强硬的反击,在维护重要利益方面显示坚定性,有助于使美方以更为务实的态度处理中美关系,并对新型大国关系形成比较稳定、一致和切合实际的预期,斗争的目的,是为了让美国不敢轻易突破中国的底线,以维护中国的原则性利益;适度的妥协,是为了给中美关系提供一定得转圜之机’,避免中美关系走上斗争呈螺旋式升级的轨道,最终导致两败俱伤。斗争与合作,两方面的手段都不可少,不可偏废。
新型大国关系涉及中美相互对自身以及对方行为目的、行为模式形成较为稳定的预期,使双边关系的发展方向具有更大的确定性和建设性。同时,它也会使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对中美关系的稳定具有更大的信心,从而为它们提供更大的战略与政策空间,也为地区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外部条件。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将从根本上影响亚太地区秩序的整体结构和面貌。
不论是在全球层面,还是在地区层面,中美之间的课题不是传统的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在新形势下,大国之间如何以和平的方式竞争,国际权力如何在和平的局面下进行交接和转移。不过,新型大国关系不意味着在这一框架下,中美双方只能合作,不能竞争。合作与竞争是一种复杂交织的关系,中美可以在战略合作,战术上竞争;或在战略上竞争,战术上合作。从理论上说,这都是可以想象的,新型大国关系只是意味着中美共同构建了一种在战略层面总体上具有合作性的关系,在这个大框架下,中美关系依然会保持其内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可能是一个先有远景,并逐渐填充内容的过程,从实质内容上说,新型大国关系有不同的层面,包括“就事论事”式的事务层面的新型大国关系,以及上升到对双边关系的认知和定位发生根本改变的关系层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并行不悖。中美可以在这两个层面分别作出不同的努力,以渐进的方式协同地加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让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逐渐从心理和行为上适应中美关系的变化。归根结底,我们要建设的是一种为周边邻国接受和欢迎,并能为它们带来实质利益的新型大国关系。
总体来说,新型大国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建成,它需要中美以及其他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而且它有被意外事件或外部力量破坏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因为困难而松懈和漫不经心。如果不去推动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中美关系很可能在无意中滑入传统大国争霸的老路。我们需要有相互包容、愿意做出战略和解的心态,并努力寻找和发现适当的时机,努力以代价相对较小,实际效果相对较好的方式,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最终锁定中美关系的发展路径,为亚太地区创造一个光明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传剑 南海问题与中美关系_ 【2】王玮 权力变迁_责任协调与中美关系的未来 【3】马振岗 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
【4】达巍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选择 【5】王继思 构建中美战略互信
【6】周方银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动力_路径与前景
第三篇:监狱文化建设现状
监狱文化现状实证研究
摘要:监狱文化是监狱人民警察在执行刑罚、改造罪犯实践中,通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能够对罪犯发挥改造功能作用的、具有较强时代性的行刑理念、思想观念、行为模式、行为规范、物质环境与精神文化环境的总和。本文从监狱文化的内涵、分类、特征、现状和构建途径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对监狱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监狱文化 内涵 分类 特征 现状 构建途径
一、监狱文化建设的内涵及特殊性
监狱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产生于监狱这一特定的社会组织之中,有其特别的属性,它既要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基本原则和共同准则,又具有自身的特色。具体而言,监狱文化是在监狱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行业特色的价值观念、治监理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以及承载这些精神产物的物质载体的总和,具有导向熏陶、管理约束、团结凝聚、激励鼓舞等多种功能。监狱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的监狱,是监狱工作的灵魂,是监狱建设发展的“软实力”,必须坚持以理性的思维认识监狱文化建设。
(一)监狱文化主体的特殊性
监狱是干警监管改造罪犯的地方,存在行刑主体的干警和服刑改造主体的罪犯两种主体,监狱文化自然也就由于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和罪犯文化两个方面构成。
1、监狱人民警察文化。
监狱人民警察文化指的是带有监狱人民警察职业特点的价值取向,是这一类群体所特有的思想、道德、精神、作风、意志、品质、气质、风格、仪表等方面的总和。新中国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产生已有60多年的历史,是随着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成立、成长、壮大和监狱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监狱人民警察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也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罪犯管理工作和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中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
2、罪犯文化。
由于罪犯关押在监狱内部,客观上与外界隔绝,加上罪犯一般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疾病,罪责感、孤独感、失望感等心理负担沉重,他们忧郁有加、度日如年。因此,罪犯这一特殊群体自然具有特殊的文化。罪犯文化是罪犯思维精神在日常改造生活中的体现,主要体现在改造生活中的语言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以及教育改造内容等方面。
监狱文化虽然从主体上分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和罪犯群体文化,但不是二者的简单叠加,而是二者的综合体。这是因为干警和罪犯日常在监狱这一共同环境中工作生活或服刑改造,可以说是朝夕相处,精神作为人身时刻存在的东西,必然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干警文化会对罪犯文化产生明显的作用:积极向上的干警文化会导引罪犯的思想意识,形成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浸润罪犯的内心深处,塑造罪犯的思想行为,促使罪犯认罪悔罪,自觉主动改造,这也可以称之为“改造文化”;反之,罪犯的压抑、消极、失望、沉沦等不良情绪,渐成风气以至蔓延,形成一种萎靡荒废的不良风气,使罪犯感觉前途无望,对监狱的制度、干警的教育管理产生抵触甚至反抗,这也可称为“反改造文化”或“监狱亚文化”,这样就无法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甚至会引发各种事故,危害监管安全。另一方面,罪犯文化也会影响干警文化:罪犯积极改造,追求向上,形成良好的改造文化氛围,使干警有成就感,就会更加积极热情的投入工作,呈现出一种积极良好的精神面貌,有利于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反之,颓废萎靡的罪犯文化会形成一种不良的改造风气,造成改造持续混乱,影响干警的工作情绪,产生厌烦心里,对干警文化产生消极影响。进行监狱文化建设,就是要逐步树立良好的干警文化和罪犯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监狱文化氛围,使二者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二)监狱文化的主动进攻性
监狱文化这种行业文化,不同于其他行业文化的特点,就在于他的主动进攻性。监狱文化是各种亚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监狱优良文化与罪犯亚文化冲突最激烈的地方。
我们要善于观察和识别服刑罪犯中不良的亚文化。比如说“嫉妒”这一亚文化,在罪犯改造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利因素,因为嫉妒者要为被妒者安上一个公认的“罪名”,如“假积极”、“爱出风头,关你什么事”、“想讨好管教”等等。而这种说法,易于取得他犯同情、认可。于是这种消极嫉妒加剧了罪犯之间的互相提防,互不信任以互相仇恨。由于这种不讲进取的亚文化,扼杀的是积极靠拢政府的行为,于是造成了一部分想积极靠拢政府的罪犯,不去做了。对于这种亚文化,我们监狱民警不能任其发展,必须主动进攻,采取针对性的教育,转化其思想观念。一是引导罪犯正确评价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二是运用团体具有趋向一致性的压力,发挥集体影响的积极作用。一个好的集体中充满着丰富的教育因素,灌输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三是注重法律文化的调节功能抑制与优良文化相冲突的,不符合时代精神的亚文化。通过不懈的努力,营造积极改造、自觉改造的良好监狱文化氛围和环境,使罪犯在这种文化氛围和环境的薰陶下潜移默化,重塑新的世界观。
二、监狱文化构建的现状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现阶段,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城市都在大力倡导文化建设。如中国移动通信的“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早已耳熟能详。又如某市提出将“坚韧、勤奋、尚德、自强”作为城市精神来大力宣扬,凝聚了城市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而与此同时,监狱提出系统文化建设的事例却鲜有耳闻。
由于历史原因,监狱环境封闭、文化落后导致监狱民警在思想观念上“先天不足”,“小农意识”浓厚,制约了优秀监狱文化的构建。多年来,监狱把工作重心放在确保监管场所安全稳定、对罪犯教育改造、确保生产经济效益等方面,对监狱文化建设存在着重视不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监狱文化建设理解不深,监狱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一些粗浅的形式上,目的仅在于占用罪犯工余时间的低级层面并将这些形式等同于监狱文化建设的内容。二是对监狱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监狱文化建设是务虚的,是形式主义,只要抓好监管安全和经济工作就行了,没有认识到监狱文化对监狱整体工作的巨大促进和推动作用。三是对监狱文化建设组织不力,监狱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潜移默化和长期坚持,它不像其他显性工作那样立竿见影,彰显成效需要一定时间,往往容易被忽视。
(二)作为文化建设载体的监狱文化生活相对单一
干警方面,干警上班期间主要在执行刑罚制度,对罪犯进行管理教育,特别是基层干警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基本上没有时间从事相应的文化活动。罪犯方面,文化教育设施相对缺乏,文化生活内容相对匮乏。监狱文化生活比较单一,还表现在与社会整体文化沟通欠缺。长期以来,由于监狱环境的相对封闭性、监狱传统认识的根深蒂固性和监狱宣传工作的相对滞后性,加之我们又片面强调监狱工作的保密性,致使与社会的文化交流较少,使得一方面,社会了解监狱不够,对监狱存在错误认识,对监狱系统的文明进步认识不足;另一方面,社会的时代精神、文化成就和现代科技被人为的阻隔,监狱从社会吸取文化养分少,没有充分利用社会文化教育资源。因此,必须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进监狱工作的社会化进程,使监狱文化更好地接受、吸收、融入社会先进文化之中。
(三)职责定位不清
监狱一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另一方面对文化建设的系统性、长期性和综合性存在畏难情绪,造成文化建设措施不力、职责不明。
1、职责不明。监狱没有成立统一的文化建设领导机构,文化建设分散在几个部门的职责中,没有形成“业务部门主管、其它部门联动”的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在文化建设工作具体落实过程中没有相应的保障机制,无法有效推动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2、民警角色错位。监狱民警既是刑罚的执行者,又是思想的教育者、罪犯的看守者,还是生产的管理者、技术的指导者,集多种职能于一身。角色的多重性导致监狱民警顾此失彼,日常工作和事务都忙不过来,就更顾不上搞监狱文化建设。监狱没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监狱文化建设骨干队伍,文化建设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监狱文化构建的几种途径
(一)搭建建设平台。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橱窗等载体,通过设立一些监狱文化类的专栏,搭建起监狱文化建设的平台阵地。同时,加大监狱文化的宣传力度,增强监狱文化的感染力。加强监狱文化的网上宣传;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利用阅览室、教培中心、广场舞台等场所,通过提供图书资料、举办展览、举行讲座、组织文艺演出等形式,提高监狱文化活动的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
(二)丰富建设内容。监狱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监狱单位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有效整合文化资源,丰富监狱文化建设的内容,增强监狱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如召开监狱文化理论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监狱文化理论研讨,加强监狱文化理论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具体实践。进一步加强监狱文化制度建设,强化制度的宣传和落实。
(三)扩大建设领域。不断扩大建设领域,拓展和占领教育空间,充分发挥监狱文化的引导作用,形成人人良好环境和文化氛围。注重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教育培训。将监狱文化教育纳入监狱教育培训计划,加强对警察的道德教育,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武装警察的头脑。二是宣传引导。注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宣传监狱文化。结合实际,充分运用黑板报、宣传窗、广场文艺等,将监狱文化艺术和谐地渗透到监狱各个角落,提高警察支持和参与监狱文化建设工作的自觉性,并促使警察在监狱文化的熏陶中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贾维维
山西省女子监狱一监区
第四篇:监狱基层民警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初探
监狱基层民警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初探
【摘要】监狱工作的根基在基层,监狱队伍的主体在基层,队伍中的问题也主要发生在基层,因此,加强监狱队伍建设必须将着重点放在基层。笔者从基层监狱队伍现状出发,以点带面,来剖析当前监狱基层民警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策思考,来探讨解决当前监狱基层民警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基层民警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原因的分析;对策思考
司法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训秋同志在全国监狱长第二期培训班上的讲话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监狱民警队伍建设》为题,强调“全国监狱系统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监狱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监狱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当前时期要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决定》,充分发挥基层民警的主观能动性,保障监狱的和谐发展。基层民警队伍建设事关民警队伍的生存发展和监狱事业的兴衰成败,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程。
在工作中,近一段时间以来笔者通过调研,就当前基层民警队伍的状况,从总体上来看,当前基层民警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绝大部分民警注重学习、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能较好地完成自身工作任务。但是由于受社会环境、监管形势、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出现了一些与当今社会发展不和谐的音符,与当前监管改造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不相适应。现结合当前队伍实际,从监狱民警队伍的现状出发,以点带面,来剖析当前基层民警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思考。
一、当前基层民警队伍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年轻民警的所占的比例较大,业务工作能力总体水平不高。自2006年以来,为了适应监狱工作需要,同时为了应对监狱外流人才较多的情况,我省监狱系统招考的新民警较多,队伍结构趋向年轻化。很多民警是从院校毕业直接到新岗位上,没有经过艰苦的锤炼,且年轻民警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造成个别青年民警不安心基层中队工作,怕苦怕累,不愿在基层一线干。一些基层青年民警对法规学习和业务工作热情不高,学习钻研精神欠缺,被动学习的多,主动研究的少。在日常工作中多数青年民警中认为,只要能管得住犯人、不出监管事故就可以了,只求过得去,不注重更深入学习监管法律、法规和管理技巧,久而久之造成业务水平下降、整体素质停滞不前等问题。
(二)当前“高压线”多,社会期望值高,心理压力大。
近年来,为了从严治警,从司法部、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禁令,如司法部“六条禁令”、监狱法“十不准”、“九不得”等。而今年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躲猫猫”事件的发生,社会影响较为恶劣,高检也出台了相应的监管检察文件。另外,今年的监管事故和罪犯脱逃频频发生,监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驻监检察室从原来的县级检察院派驻改由地市级检察院派驻。民警普遍感到“高压线”太多,易触电,心理压力大,而且现在的罪犯维权意识逐年提高,管理难度加大。
(三)近阶段涉黑罪犯多,押犯数多,犯情复杂,工作难度大。
自2009年以来,公安部门开展打击“涉黑涉暴涉枪”等专项活动,特别是沿海城市的看守所、监狱的在押犯数暴增,我监也同时存在类似的情况。一是上半年押犯数较多,涉黑团伙比例大。民警的压力较大,对涉黑团伙的管理和分化需要发挥较大的精力,实时防范监管隐患的发生,难度较大,使得民警的身心较为疲惫。二是押犯疾病复杂。民警要在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之外,还要预防传染性疾病,顾及到这些罪犯的身体健康,预防正常与非正常死亡的发生,压力较大。同时对监狱的医疗条件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三是工作时间较长。基层民警不仅要完成日常工作,而且还要随时准备抽调警力参加学习、开会、防暴演习、清监、集训等任务。
(四)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工作环境封闭,家庭压力大。民警的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性质使民警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来解决家庭问题。民警上班时间长,现在又实行阳光工资。虽然这两三年来工资水平有所提高,领导对监狱民警的待遇也很关心,但是现在物价涨得也较厉害,相比较起来干警的生活也较清苦。工作环境较为封闭,通讯交通不方便,基层民警对很多的家庭事务没有办法顾及。民警在家时间少,与家人沟通少,由此产生家庭危机,严重的甚至闹离婚、分手;对子女的教育少,影响孩子学业,上学、就业十分困难。民警有后顾之忧,影响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五)外地民警所占比例大,独生子女多,两地分居多,流动性较大。
监狱系省直属单位,招考公务员基本上没有区域限制。特别是山区监狱,都普遍存在外地民警比例较大的问题。外地民警较多,两地分居的民警也多,很多外地民警对监狱归属感不强,工作热情、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抱着工作满五年就回原籍的思想,流动性相对较大。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一个较好的竞争机制,导致青年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当前青年民警所占比例大,存在部分青年民警怕苦怕累,抱着“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以及只要不出监管事故就可以的侥幸心理。有少数民警存在以下情况:不求向上,不思进取,只讲享受、攀比,不讲奉献,思想上有波动,精神状态时好时差,工作上得过且过,缺乏主动性。这种现象的存在虽然是极少数,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因素危害较大。这与当前的干部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关联,现在基层尚缺少一个较好的竞争机制,民警工作的好坏,没有一个较好的衡量标准,民警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二)当前高压线多,少数民警执法态度不端正,法治意识与执法能力不强。民警的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基础薄弱,对法律法规理解不透彻,学习没有深度,甚至流于形式。意志力不坚定,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存有消极思想。同时民警对司法部“六条禁令”、省监狱系统“九不得”、《监狱法》“十不准”等相关规章制度,不能较好深入学习和理解。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和法制化建设的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建设不断加强,特别是在非犯罪化、非监禁化等国际行刑趋势的影响下,我国监狱的刑罚理念也在发生变化,逐步由传统向现代化、专政向法治、强制向文明、注重服刑人员义务向重视服刑人员权利的保护转变。这些深刻的变化,使我们在几十年工作中形成的传统的、固有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都受到了冲击,也对民警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罪犯的不合理维权,无理缠诉时有发生,看似“强势”的民警,在保护自己的方法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渠道也非常有限,民警的执法风险日趋增大。对此,有较多民警未能端正好心态,积极防御,依法积极主动履职。
(三)近阶段押犯多,押犯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罪犯维权意识提高,警囚关系处在敏感时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监狱的押犯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早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文盲+法盲+流氓”为主的人员构成结构。近些年来财产型犯罪所占比例较高外,高学历、高智商、高职务的服刑人员的比例逐年递增,特别是“涉黑”、“涉毒”、“涉暴”、“涉枪”的服刑人员的比例不断扩大,服刑人员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罪犯违规打架抗改事件时有发生,都加大了监狱管理、教育改造的难度。当前民警执法可依据的主要是《监狱法》,比较笼统,没有具体的执法依据,民警在处理问题时,投鼠忌器,妥协执法。有些民警甚至说自己是“弱势群体”,导致在执法中对于罪犯的抗改和违规行为不想管、不敢管、不会管。民警对罪犯要以人为本,但自己经常因为小事被罪犯举报,被组织调查,查清之后,对举报罪犯与被举报的民警处罚不一致,民警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四)当前监狱体制处于变革与转型时期,对民警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强度加大,民警的待遇未能及时得到提高。新时期监狱的行刑理念的发展,特别是监管工作“首要标准”的提出,要求民警尽快实现工作方法从简单的经验型向严格、规范和文明执法的转变,职业角色从看所型向教育专家型的转变,这对基层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基层一线的民警基本上是三班倒值班,没有礼拜六礼拜天,没有节假日,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短,值班超负荷。同时罪犯违规率有增长的趋势,管理难度加大,基层一线警力不足,时常超负荷工作,休息时间偏少,基层民警疲于应付,造成基层民警心态失衡,容易产生厌战情绪。民警的待遇未能及时得到提高,民警的经济压力较大。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有60%的监狱警察认为经济收入不高,存在经济上的困扰。另据一项关于监狱警察压力源的调查发现73%的监狱警察认为第一位压力源是房屋贷款,第二位压力源是子女的教育费用。
(五)外地民警多,独生子女多,两地分居的民警也较多,家庭和事业两头较难兼顾,导致民警不能较好地安心工作。监狱所处位置都较为偏僻,民警离家远,休息时间少,导致很多的民警对家庭事务较难顾及,导致家庭矛盾较多,民警不能安心工作。沿海民警多,独生子女多,夫妻分居两地,外加上沿海与山区监狱福利待遇差距较大,要求调动的民警多,流动性较强,而新民警的业务基本上要2-3年才能培养起来,目前我监民警队伍有出现断层的倾向。正因为工作环境的特殊、外地民警多、独生子女多,夫妻两地分居多,而导致出现的问题也多,领导对基层民警的各方面情况不能较全面的了解,对于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而导致部分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想法多,不安心工作。
三、对策思考
(一)加强基层民警队伍建设,应引入竞争考核机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监狱基层民警是监狱工作的主导者、组织者、实施者,青年民警是监狱的明天。治狱必先治警,民警队伍建设抓不好,监狱安全稳定和各项工作都没有保障。落实监管工作“首要标准”,就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增强民警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提高改造质量为中心,切实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对于年轻的民警要给予给多的学习和进修机会,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教育他们,让他们摆正自己的心态,明确理想,调动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积极从年轻民警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把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立功嘉奖、晋职晋级和经济利益相互结合起来,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把那些真正责任心强、又能干事、业绩突出和大家拥护的优秀民警培养推荐到领导岗位上来,从而在队伍中营造一种竞争氛围,以此提高民警工作积极性。同时大队每月组织一次考核,建立工作制度秩序化、规范化,对守规遵纪、业务质量等进行量化统计,每月汇总一次,把考核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奖勤罚懒,采取多种形式惩罚和激励措施,与评先评优相结合,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被动局面。
(二)增强民警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教育民警正确对待“高压线”。人要未雨绸缪,什么事情都要做好预防的准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变被动为主动。强化民警执法意识教育,要认真领会胡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政法工作的五点要求,教育民警牢固树立公平正义和法律至上的执法理念。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学习,提高执法能力。教育民警既要清醒地看到执法风险的客观存在,更应该正确对待“高压线”,同时更要坚信执法风险的可控性。“高压线”是一把双刃剑,教育民警在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学会保护自己,处理罪犯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不要为了省麻烦、省事,而导致以后的罪犯的不合理维权,而道不清说不楚。另外不落入罪犯设计的圈套,要避免实际工作中民警因为被罪犯激将,产生心理失衡或急躁情绪,导致管理罪犯过程中出现粗暴执法现象,被罪犯抓住把柄,导致引火上身。
(三)教育民警正确把握好新时期警囚关系,促进和谐监区建设。改造与被改造关系的存在,对罪犯的思想及违规行为应及时引导教育处理、及时化解矛盾,缓解警囚矛盾,否则一些小矛盾,由于缺乏疏导,逐渐累积,最后越积越大,有可能爆发。如福建省某监狱罪犯林某某和何某某,趁打饭和送开水之机,窜入监区值班室,持凶器报复袭击值班的大队长陈某某,致陈大队长身受重伤。湖南省某监狱罪犯邓某某趁监狱民警朱某某与其谈话不备之机,将朱某某打晕(后经抢救无效牺牲),邓犯换下其警服脱逃,后被抓获。特别是当前涉黑涉暴涉枪的押犯较多,是当前狱情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教育监狱民警加强警囚沟通,正确处理新时期的警囚关系。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不愿意改造自己的罪犯应加强教育,从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人之常情上关怀他们,及时帮助他们解困释惑,以稳其情绪,激其改造信心,将矛盾尽量化解在萌芽状态。使其由抵触乃至反抗改造逐步向自觉接受改造过渡。通过组织民警学习狱内案件和狱情通报,学习分析狱情的共同性与区别性,学会搜索狱情的方式、方法,懂得如何利用罪犯搜索有价值的狱情信息,如何利用罪犯内部矛盾来分化瓦解犯罪集团。民警与罪犯间的成功沟通,会在无形之中大大减少民警工作的强度,是促进和谐监区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
(四)坚持从优待警,提高队伍凝聚力。一是山区监狱工资按照省直标准发放。山区监狱基本上都是处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很多地方交通不便,基层民警的生活相对简单和清苦。山区城市的物价水平不见得就比城市低,同时山区的物质精神生活也不如在城市的监狱,对于山区监狱民警的工资待遇按照省直标准发放,而不是按照目前的省直结合地市的标准发放。正因为山区监狱的艰苦,山区监狱更应该以更好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去建功立业,以更好的机遇留住更多的人才扎根在山区监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山区监狱的发展,才不会出现基层民警队伍的断层。二是针对部分民警在政治前途、工作条件,家庭环境等方面有较大压力,失去心理平衡,直接影响正常工作的现象。要加强对这些民警思想教育,并进行心理疏导,使民警能够辩证地看问题,对当前的国情有一个合理、客观的估价,对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要去正确认识和对待,达到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凝聚警心,促进工作之目的。三是警力向基层倾斜。现在存在基层的警力不足,基层民警超负荷工作,民警身心疲惫,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监狱的警力应向基层倾斜,把基层的警力配足配强,保证基层民警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才能使更多的民警愿意在基层一线干。
(五)大中队领导对民警做到“四知道”,及时发现、解决民警中存在的问题。即:大队领导要对分管的中队领导,中队领导要对分管的管教、分队长、带班民警做到“四知道”。具体内容是:知道干部、民警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知道干部、民警的个性特点,八小时以外的主要爱好、理想追求和从事的主要娱乐活动;知道干部、民警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四知道”的提出,是根据民警队伍特点以及近几年来队伍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当前我监外地民警所占的比例较大,年轻民警多,独生子女多,夫妻两地分居多,为做到对队伍状况心中有数,大中队领导更应该掌握民警的“四知道”。基层领导对工作上不上心的、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心态的民警,要深挖根源,采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发现民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努力解决民警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随着执法任务的日趋繁重,民警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也日趋凸现,特别是在民警家庭两地分居、遭受灾害、发生变故、生活困难、婚恋受挫、身患病症、被人误解时,要贴近靠前,积极说明,最大限度地把组织温暖送到民警心坎上,增强民警对我监的归属感,才能保证整个队伍的和谐稳定。结语
监狱工作的根基在基层,监狱队伍的主体在基层,队伍中的问题也主要发生在基层。正因为它的基层,在队伍现状分析才具有更重要的代表性,在当前的基层监狱警察队伍建设中更具有借鉴性,这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决定》。以上只是笔者在从事基层民警队伍管理中的发现的一些问题和提的一些建议,可能不是很全面,还需要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基层民警队伍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参考文献:
[1]陈奇,邵晓顺.主编:《监狱人民警察心理素质与训练》[M]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2]应朝雄.编著:《监狱分监区工作实务》[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作者简介:邱荣辉,(1985-),男,福建永春人,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狱政管理专业毕业,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法律专业毕业,现任职于福建省武夷山监狱。联系地址:福建省武夷山监狱六大队(邮编:354306)
第五篇: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历史沿革和现状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历史沿革和现状
3.1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历史沿革
3.1.1 标准化法及其配套法规
我国目前关于标准化的立法依据主要源自于1989年的《标准化法》与1990年的《标准化实施条例》。其中《标准化实施条例》第11条规定:“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下列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二)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技术要求”。
13.1.2 食品类法律
2006年实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11条对标准立法做出较粗糙的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强制性的技术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食品安全法》中用相当篇幅的文字对食品安全标准作了详尽的规定。《食品安全法》除第七章“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第十章“附则”没有涉及食品安全标准之外, 其余各章中都有条文涉及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法》全文涉及食品安全标准有关规定的条文共有33条。《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标准做出了专章和系统规定。根据这些条文的规定, 我们基本上可以形成一个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规范的完整体系的概貌。
23.2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现状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现行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国务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实施条例》,199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
3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制定。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关产品国家标准涉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内容的,应当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一致。
现行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
以标准的强制力来划分,食品安全法明确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以标准的层级来划分,食品安全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而就标准的内容进行划分,食品安全标准则可以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标准等标准。
另外,食品安全法指出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本法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生产经营食品。
目前,我国没有单独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大部分以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存在,如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而少部分有关技术性规定见诸于各种法规、条例和部门规章中。
按食品标准的属性,我国将食品标准分为强制性食品标准和推荐性食品标准。强制性食品标准包含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如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限量》、GB2763-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剂及使用要求标准、食品标签标志标准、婴幼儿食品产品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国家需要控制管理的重要产品标准等。其它标准为推荐性食品标准。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3.3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主要特点
(1)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的产物
这种标准体系以前苏联的模式为样板,为大多数标准赋予强制性属性,由国家意志推广应用,以扩大标准的影响力。根据我国《标准化法》有关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属于保障人体健康的强制性标准,并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 4 关养利.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转型研究.硕士论文.西北大学,2004 产、销售和进口”5。《食品安全法》未出台以来,正是标准化法赋予了食品安全标准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属性,在我国实际上充当了食品安全技术法规的角色。而发达国家的标准都是自愿采用性质。比如,CAC法典名称虽然类似技术法规,但是实际上和ISO标准一样,都是各国可以自愿采用的。它们的制定主体不是立法机构,其法典可以作为各国制定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和食品标准的基础。但不能强制各国执行。在我国经历了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的形势下,原有的标准体系已经表现为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我国没有区分食品标准和食品技术法规,两者合二为一
大多数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制度包括食品安全法律,食品安全技术法规,食品安全标准这三个层级构成,呈自上而下的三角结构。食品安全法律和技术法规由立法机构制定,进行强制实施;而食品标准由相关标准化机构制定,自愿进行实施。欧盟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采用指令的形式规定食品安全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应达到的主要目标6;美国的食品技术法规采用联邦法规(CFR)以及一些单行的法令的形式7;日本采用的是肯定列表制度。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虽然形式不一,但都与食品标准相分离,有各自明确的定位。此外,欧盟和美国的食品技术法规数量少,食品标准数量多;而如果把我国强制执行标准等同于技术法规,则技术法规多,标准少。
(3)我国食品标准的实施情况差
我国食品标准在许多地方并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调查数据,在全国百万家食品企业中,其中有70%是10人以下的小企业、小作坊,这些小企业小作坊基本上难以依照标准进行生产。对过去几年我国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大量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是因为食品安全标准内容不全或技术指标设置过低造成的,而是生产者经营者主观上无视标准的存在,只要能牟利根本不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
3.4 食品安全法运行以来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特点
1、强制执行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承担社会责任。因此,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2、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程序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9 6 席兴军,刘俊华,刘文,欧盟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及标准;现状与启示.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年12月 沙林.美国有关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技术法规及其监督[J],农业标准与法规,20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卫生部负责制定。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并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有严格程序的,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制定标准研制计划、确定起草单位、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委员会审查、卫生部批准:(1)制定标准研制计划。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任何公民、法人、行业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均可提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及其实施计划,并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审查通过的立项建议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或者修订规划、计划。(2)确定起草单位及草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选择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单位起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提倡由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单位共同起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标准起草单位的确定应当采用招标或者指定等形式,择优落实。一旦按照标准研制项目确定标准起草单位后,标准研制者应该组成研制小组或者写作组按照标准执行定计划完成标准的起草工作。标准制定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风险评估结果及相关的国际标准,也要充分考虑国情,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4)标准征求意见。标准草案制定出来以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向社会公布,公开征求意见。完成征求意见后,标准研制者应当根据征求的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提交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该委员会由卫生部负责组织,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召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对送审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可行性等多方面进行审查。委员会由来自于不同部门的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行业协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社会团体可以参加标准审查会议。(5)标准的批准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涉及国际贸易的标准还应履行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的义务,最终由卫生部批准、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后,由卫生部编号并公布。(6)标准的追踪与评价。标准实施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视频安全地方标准的执行情况分别进行跟踪评价,并应当根据评价结果适时组织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应当收集、汇总食品安全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通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应当立即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也应当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3、过渡期食品标准执行情况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因为食品行业范围广、门类众多,涉及到的食品标准数量也极其巨大,短时期内无法全部变更统一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避免形成标准执行的空白期,该条补充规定“本法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生产经营食品。”该条文明确指出了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未出台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按照现行的标准进行生产经营,避免了新旧标准交接期间产生法律的真空和空白期,使得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延续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有效的保证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运行的平稳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09 9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二条,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