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大学历史沿革
留学360韩国部翟青老师介绍,中韩两国都是亚洲国家,地理位置很近,往来非常方便。韩国又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非常广泛。韩国中央大学是韩国一所名牌私立大学。目前,中央大学整体综合竞争力排名全韩前十名(2015),以表演系、电影系、摄影系和新闻系最负盛名,在全韩国高校同专业学科中均排名第一。其中,戏剧电影系和尖端影像研究生院是全韩国最高的戏剧表演和影视艺术研究学府之一,培养出了众多顶尖的演艺界和文化界人士。韩国排名第九的大企业斗山集团2008年起作为中央大学的财团以后,学校做出了重点发展扶持理工科专业的战略性调整,大幅度的财政支持也使得中央大学的综合竞争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中央大学的雏形由任永信女士于1918年4月1日创立,时称“中央幼稚园”,当时是一所保育学校。1946年7月8日,保育学校扩展,开设其他学科,并改名为“中央女子专门学校”,1947年4月10日再改名为“中央女子大学”。1948年5月25日,学校改变政策,容许男生报读,并改名为“中央大学校”。1953年5月28日,中央大学的地位得到韩国政府认可,升格为综合性大学。1972年6月16日,大学与徐罗伐学院合并,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央大学现有在校生336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6400余名,专任教授1300余名。学校现有铜雀、钟路和安城三座校区,下辖12个单科大学和17个研究生院。
历史沿革
韩国中央大学(Chung-Ang University)创立于1918年,是韩国著名的私立综合大学之一,其历史、传统、规模等排名在韩国均享有极高地位。学校现下辖12个单科大学以及17个研究生院,在校生336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6400余名,专任教授1300余名。中央大学根据韩国法律成立了“中央大学法人”基金会,旗下除中央大学以外,还拥有大学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和两所附属医院。
中央大学在韩国共有首尔铜雀、首尔钟路和京畿道安城三座校区。其中,铜雀和钟路校区合称首尔第一校区,距离首尔一个小时车程的京畿道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首尔铜雀校区面向汉江,旁有青山围绕,正可谓是依山傍水。学校正门就是充满着现代建筑气息的R&D研究大楼,侧旁是1938年建造的欧式风格的中央大学创始人纪念馆。由韩国著名建筑大师金仁哲设计建造的中央图书馆等建筑与优美的自然风景相辅相成。《我的女友是九尾狐》、《韩版恶作剧之吻》等韩国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地都选在了中央大学。
中央大学始建于1918年4月,当时的雏形是建立在首尔市钟路区仁寺洞的中央教会幼稚园。当时创办幼稚园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孩子的同时,把民主意识传播到家长中去。1922年起,又建立了以女性为对象的师范教育专业。1933年,韩半岛正处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之下,学校在政治和经济上遇到重重困难。年仅34岁的任永信女士毅然出资接收了中央保育学院并出任校长,并于1938年在黑石洞校址盖了第一栋校舍建筑-“永信馆”。1948年,学校面向社会所有人群招生,不再局限于性别。1954年,学校已成为拥有4个单科大学、19个专业和研究生院,师生达2, 850名的初具规模的综合大学。此后又不断增设专业并建立附属小学、中学、高中等。1978年又设立大学附属医院-诚信医院,逐渐形成了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型大学。
1979年中央大学在安城建立了新校区。1982年3月正式命名为首尔铜雀和钟路校区为第一校区,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为了两校区能够均衡发展,校方在安城校区投入大量资金,陆续建了教室、实验室、研究室以及运动场、学生宿舍等大批设施。
1960年,以韩国学生为主导的韩国民众抗争结束了李承晚(韩国第一任总统)的独裁统治。这次韩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民主运动由中央大学学生率先开始,抗争中6名大学生流血死亡,成为众多大学中牺牲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任永信女士为了纪念死去的大学生,在学校建立烈士纪念碑,并提词“为正义而死,为真理而活(Live in Truth ,Live for Justice)”。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中央大学的学校精神,通过追求正义和真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德才兼备,为社会和国家发展做贡献的优秀人才。
为提高大学之间的竞争力,韩国国家教育资源部和舆论媒体每年对大学实施综合评价和排名。在综合测评中,中央大学连续六年被评为教育改革最优秀大学。由《中央日报》2012年对全国204所大学进行的综合测评中,中央大学不仅被评为综合实力前十的大学之一,而且新闻系、戏剧系、电影系和摄影系,在全韩国同专业学科中,均排名第一;药学大学排名第四。其中,作为综合大学电影教育的代表,中央大学尖端影像大学院是亚洲第一个拿到招收MFA(艺术硕士学位)资格的研究生院,是全国综合大学中影视艺术教育与研究最高也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教学机构之一。此外,在韩国统一举办的全国司法考试和CPA考试中,中央大学学生的合格率为全韩大学第五位。
中央大学的重点目标是实现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和校园建设世界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世界名牌大学缔结了友好合作关系。现与世界40多个国家的230多所大学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每年派遣约400名交换学生到国外大学就读,同时,也接纳约200多名外国学生来中央大学就读。中央大学未来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2018年,即建校100周年时争取进入世界100强名牌大学的行列。[1]
创办期(1918-1945)
中央大学的创办始于1918年4月,建在首尔市钟路区仁寺洞的中央教会幼稚园。该幼儿园最早于1916年由基督教传教士筹办,后政府出资运营,使其隶属于中央教会。当时创办幼儿园的目的,不仅在于教育孩子,而且通过孩子的教育,把民族意识传播其家长中去。为此,中央
幼稚园于1922年起,以女性为对象正式设立了师范教育专业。当时经由中央幼儿园培养的幼儿教师,派往咸兴,会岭,釜山,马山,全州,安阳,天安,沙里院,密阳等全国各地从事教育活动。此后,中央幼儿园便升格为中央保育学院。因当时韩半岛正置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之下,中央保育学院不仅在经济上遇到诸多的困难,而且在政治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很大压力,步沥维艰。中央保育学院于1933年由任永信女士出资接收,并任该院校长。此后,她在黑石洞一带购置房地产,中央保育学院搬迁至黑石洞校址。任永信女士在美国设立的Pffifer财团得到财源资助,于1938年在黑石洞校址盖了第一栋校舍建筑-“永信馆”。1945年中央保育学院改名中央女子专科大学。[2]
发展为综合大学的过渡期(1946-1979)
1945年中央女子专科大学的成立为1948年转为男女共学的正规大学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韩国建国初期的任永信,不仅担任中央大学的学长兼财团理事长,而且作为执政民主党议员,韩国曾派遣她常驻联合国韩国代表。期间她不仅为韩国做了很多工作,而且为学校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中央大学于1950年举行了第一届学士学位授予仪式,而且在战乱的1951年-1953年在釜山临时校区,举行了第2,3,4届学士授予仪式。1954年学校重返首尔校区。此时学校已成为拥有4个单科大学,19个专业和研究生院,师生达2,850名的初具规模的综合大学。此后在前世纪60年代起又不断增设专业,增设附属小学,中学,高中等。1965年1月增设了商经大学,药科大学,扩大到6个单科大学,而到1968年已拥有文科大学,理工大学,师范大学,法科大学,政经大学,经营大学,农科大学,药科大学等8个单科大学;1971年12月又设立医科大学;1978年设立大学附属医院—诚信医院,逐渐形成了一所名付其实的综合型大学。[2]
设立第二校区与增设研究生院(1980-1990)
1979年中央大学在安城建立了新校址,1981年在安城校区增设了外国语大学,社科大学及家政大学等。1982年3月正式命名:首尔校区为第一校区;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为两校区的均衡发展,在安城校区,于1982年10月把艺术大学的音乐学科升格为音乐大学;1983年9月把农科大学发展为产业大学;1984年10月新设建设大学及研究生院等,安城校区拥有7个单科大学的规模。后陆续建了教学用教室,实验室,研究室,办公室以及运动场,学生宿舍等大批新的设施。而且12个研究生院中,其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时期前后建起来的。[2]
强化教育理念,稳步提高期(1990-)
在扩大学校规模的基础上,自1990年起学校开始进入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期。国家主管教育部门为提高办学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大学间公平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面对严峻形势,学校制定了“中央大学长短期发展规划(1993年-2002年)”:调整机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行政办事效率,实行业绩工资制,树立学校各项工作为学生,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等,为此各部门开始实行了自我评价制度。后来根据国家教改有关规定,学校又设立了”推进教改自我测评委员会”,更为有效地进行了规范化的自我评价活动
中韩两国都是亚洲国家,地理位置很近,往来非常方便。韩国又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非常广泛。这就使得中国学生在韩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比留学其他国家适应得更快。
第二篇:立思辰留学:2017年中央大学历史沿革
www.xiexiebang.com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韩国中央大学是韩国一所名牌私立大学。目前,中央大学整体综合竞争力排名全韩前十名(2015),以表演系、电影系、摄影系和新闻系最负盛名,在全韩国高校同专业学科中均排名第一。其中,戏剧电影系和尖端影像研究生院是全韩国最高的戏剧表演和影视艺术研究学府之一,培养出了众多顶尖的演艺界和文化界人士。韩国排名第九的大企业斗山集团2008年起作为中央大学的财团以后,学校做出了重点发展扶持理工科专业的战略性调整,大幅度的财政支持也使得中央大学的综合竞争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据互联网留学360介绍,中央大学的雏形由任永信女士于1918年4月1日创立,时称“中央幼稚园”,当时是一所保育学校。1946年7月8日,保育学校扩展,开设其他学科,并改名为“中央女子专门学校”,1947年4月10日再改名为“中央女子大学”。1948年5月25日,学校改变政策,容许男生报读,并改名为“中央大学校”。1953年5月28日,中央大学的地位得到韩国政府认可,升格为综合性大学。1972年6月16日,大学与徐罗伐学院合并,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央大学现有在校生336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6400余名,专任教授1300余名。学校现有铜雀、钟路和安城三座校区,下辖12个单科大学和17个研究生院。
历史沿革
韩国中央大学(Chung-Ang University)创立于1918年,其历史、传统、规模等排名在韩国均享有极高地位。学校现下辖12个单科大学以及17个研究生院,在校生336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6400余名,专任教授1300余名。中央大学根据韩国法律成立了“中央大学法人”基金会,旗下除中央大学以外,还拥有大学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和两所附属医院。
中央大学在韩国共有首尔铜雀、首尔钟路和京畿道安城三座校区。其中,铜雀和钟路校区合称首尔第一校区,距离首尔一个小时车程的京畿道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首尔铜雀校区面向汉江,旁有青山围绕,正可谓是依山傍水。学校正门就是充满着现代建筑气息的R&D研究大楼,侧旁是1938年建造的欧式风格的中央大学创始人纪念馆。由韩国著名建筑大师金仁哲设计建造的中央图书馆等建筑与优美的自然风景相辅相成。《我的女友是九尾狐》、《韩版恶作剧之吻》等韩国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地都选在了中央大学。
中央大学始建于1918年4月,当时的雏形是建立在首尔市钟路区仁寺洞的中央教会幼稚园。当时创办幼稚园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孩子的同时,把民主意识传播到家长中去。1922年起,又建立了以女性为对象的师范教育专业。1933年,韩半岛正处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之下,学校在政治和经济上遇到重重困难。年仅34岁的任永信女士毅然出资接收了中央保育学院并出任校长,并于1938年在黑石洞校址盖了第一栋校舍建筑-“永信馆”。1948年,学校面向社会所有人群招生,不再局限于性别。1954年,学校已成为拥有4个单科大学、19个专业和研究生院,师生达2, 850名的初具规模的综合大学。此后又不断增设专业并建立附属小学、中学、高中等。1978年又设立大学附属医院-诚信医院,逐渐形成了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型大学。
1979年中央大学在安城建立了新校区。1982年3月正式命名为首尔铜雀和钟路校区为第一校区,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为了两校区能够均衡发展,校方在安城校区投入大量资金,陆续建了教室、实验室、研究室以及运动场、学生宿舍等大批设施。
www.xiexiebang.com
1960年,以韩国学生为主导的韩国民众抗争结束了李承晚(韩国第一任总统)的独裁统治。这次韩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民主运动由中央大学学生率先开始,抗争中6名大学生流血死亡,成为众多大学中牺牲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任永信女士为了纪念死去的大学生,在学校建立烈士纪念碑,并提词“为正义而死,为真理而活(Live in Truth ,Live for Justice)”。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中央大学的学校精神,通过追求正义和真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德才兼备,为社会和国家发展做贡献的优秀人才。
为提高大学之间的竞争力,韩国国家教育资源部和舆论媒体每年对大学实施综合评价和排名。在综合测评中,中央大学连续六年被评为教育改革最优秀大学。由《中央日报》2012年对全国204所大学进行的综合测评中,中央大学不仅被评为综合实力前十的大学之一,而且新闻系、戏剧系、电影系和摄影系,在全韩国同专业学科中,均排名第一;药学大学排名第四。其中,作为综合大学电影教育的代表,中央大学尖端影像大学院是亚洲第一个拿到招收MFA(艺术硕士学位)资格的研究生院,是全国综合大学中影视艺术教育与研究最高也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教学机构之一。此外,在韩国统一举办的全国司法考试和CPA考试中,中央大学学生的合格率为全韩大学第五位。
中央大学的重点目标是实现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和校园建设世界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世界名牌大学缔结了友好合作关系。现与世界40多个国家的230多所大学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每年派遣约400名交换学生到国外大学就读,同时,也接纳约200多名外国学生来中央大学就读。中央大学未来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2018年,即建校100周年时争取进入世界100强名牌大学的行列。
创办期(1918-1945)
中央大学的创办始于1918年4月,建在首尔市钟路区仁寺洞的中央教会幼稚园。该幼儿园最早于1916年由基督教传教士筹办,后政府出资运营,使其隶属于中央教会。当时创办幼儿园的目的,不仅在于教育孩子,而且通过孩子的教育,把民族意识传播其家长中去。为此,中央
幼稚园于1922年起,以女性为对象正式设立了师范教育专业。当时经由中央幼儿园培养的幼儿教师,派往咸兴,会岭,釜山,马山,全州,安阳,天安,沙里院,密阳等全国各地从事教育活动。此后,中央幼儿园便升格为中央保育学院。因当时韩半岛正置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之下,中央保育学院不仅在经济上遇到诸多的困难,而且在政治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很大压力,步沥维艰。中央保育学院于1933年由任永信女士出资接收,并任该院校长。此后,她在黑石洞一带购置房地产,中央保育学院搬迁至黑石洞校址。任永信女士在美国设立的Pffifer财团得到财源资助,于1938年在黑石洞校址盖了第一栋校舍建筑-“永信馆”。1945年中央保育学院改名中央女子专科大学。
发展为综合大学的过渡期(1946-1979)
1945年中央女子专科大学的成立为1948年转为男女共学的正规大学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韩国建国初期的任永信,不仅担任中央大学的学长兼财团理事长,而且作为执政民主党议员,韩国曾派遣她常驻联合国韩国代表。期间她不仅为韩国做了很多工作,而且为学校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中央大学于1950年举行了第一届学士学位授予仪式,而且在战乱的1951年-1953年在釜山临时校区,举行了第2,3,4届学士授予仪式。1954年学校重返首尔校区。此时学校已成为拥有4个单科大学,19个专业和研究生院,师生达2,850名的初具规模的综合大学。此后在前世纪60年代起又不断增设专业,增设附属小学,中学,高
www.xiexiebang.com
中等。1965年1月增设了商经大学,药科大学,扩大到6个单科大学,而到1968年已拥有文科大学,理工大学,师范大学,法科大学,政经大学,经营大学,农科大学,药科大学等8个单科大学;1971年12月又设立医科大学;1978年设立大学附属医院—诚信医院,逐渐形成了一所名付其实的综合型大学。
设立第二校区与增设研究生院(1980-1990)
1979年中央大学在安城建立了新校址,1981年在安城校区增设了外国语大学,社科大学及家政大学等。1982年3月正式命名:首尔校区为第一校区;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为两校区的均衡发展,在安城校区,于1982年10月把艺术大学的音乐学科升格为音乐大学;1983年9月把农科大学发展为产业大学;1984年10月新设建设大学及研究生院等,安城校区拥有7个单科大学的规模。后陆续建了教学用教室,实验室,研究室,办公室以及运动场,学生宿舍等大批新的设施。而且12个研究生院中,其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时期前后建起来的。
强化教育理念,稳步提高期(1990-)
在扩大学校规模的基础上,自1990年起学校开始进入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期。国家主管教育部门为提高办学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大学间公平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面对严峻形势,学校制定了“中央大学长短期发展规划(1993年-2002年)”:调整机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行政办事效率,实行业绩工资制,树立学校各项工作为学生,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等,为此各部门开始实行了自我评价制度。后来根据国家教改有关规定,学校又设立了”推进教改自我测评委员会”,更为有效地进行了规范化的自我评价活动。
第三篇:中央大学官网
www.xiexiebang.com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韩国中央大学(中央大学校)是韩国一所名牌私立大学。目前,中央大学整体综合竞争力排名全韩前十名(2015),以表演系、电影系、摄影系和新闻系最负盛名,在全韩国高校同专业学科中均排名第一。其中,戏剧电影系和尖端影像研究生院是全韩国最高的戏剧表演和影视艺术研究学府之一,培养出了众多顶尖的演艺界和文化界人士。韩国排名第九的大企业斗山集团2008年起作为中央大学的财团以后,学校做出了重点发展扶持理工科专业的战略性调整,大幅度的财政支持也使得中央大学的综合竞争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中央大学的雏形由任永信女士于1918年4月1日创立,时称“中央幼稚园”,当时是一所保育学校。1946年7月8日,保育学校扩展,开设其他学科,并改名为“中央女子专门学校”,1947年4月10日再改名为“中央女子大学”。1948年5月25日,学校改变政策,容许男生报读,并改名为“中央大学校”。1953年5月28日,中央大学的地位得到韩国政府认可,升格为综合性大学。1972年6月16日,大学与徐罗伐学院合并,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央大学现有在校生336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6400余名,专任教授1300余名。学校现有铜雀、钟路和安城三座校区,下辖12个单科大学和17个研究生院。
中央大学追求和实现《正义与真理》为办学的理念。因此,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学生不断追求真理,在社会实践中坚持主持正义
截至2008,中央大学的研究生院共设置人文系列12学科,社会系列18学科,理学系列15学科,工学系列9个学科,艺体系列12个学科,医学系列1个学科,学科间合作课程9个学科,学延产协作课程13个学科,共有硕士823名,博士345名。
大学排名
具体排名情况:
2015年 中央日报大学评价 韩国大学排名 第8
2013年 SCI期刊论文 第7
2013年 外国交换生比例(5.1%)第4
2013年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 亚洲大学排名 第92014年 中央日报大学评价 韩国大学 新闻传媒专业 第2014年 中央日报大学评价 韩国大学 戏剧表演专业 第2014年 中央日报大学评价 韩国大学 导演专业 第1
2013年 中央日报大学评价 韩国大学 摄影专业 第1
2013年 中央日报大学评价 韩国大学 动画专业 第1
2013年 中央日报大学评价 韩国大学 广告专业 第2
www.xiexiebang.com
2013年 中央日报大学评价 韩国大学 社会福利专业 第1
2013年 中央日报大学评价 韩国大学 统计专业 第1
2013年 中央日报大学评价 韩国大学 法学专业 第2013年 中央日报大学评价 韩国大学 医学专业 第4
2013年 韩国司法考试 第6
2013年 韩国病理师考试 第8
2014年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 亚洲大学排名 第93
2014年 韩国CPA考试 合格率 第4 2014年 QS 亚洲大学排名 第68
官 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民俗学、哲学、历史学
欧洲文化学部、亚洲文化学部
申请条件
本科生
新生:高中毕业,韩语4级以上;
人文社会学部:国语国文、英语英文、德语德文、俄语俄文、法语法文、日语日文、汉语中文、比较
插班入学:在国内4年制正规大学至少读满2年,并取得一半以上毕业学分;
在国内读完大专课程的毕业生,除了理工科类以外的专业,申请插班可任选专业;
只接受北大推荐的中专、职高毕业的学生;
学校地址:首尔特别市铜雀区、钟路区、京畿道安城市
研究生
没有具体要求语言达到和导师沟通的水平,韩语5级以上有奖学金;
正规大学本科毕业并且有学士学;
知名校友/男:姜帝圭、河正宇、玄彬、金秀贤
知名校友/女:李英爱、金喜善、张娜拉、朴信惠
第四篇: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
中秋节
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2-5] 发展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 假期
2008年开始中国大陆将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如当天与周 节日别称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2]
风俗习惯 传统活动 祭月、赏月、拜月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
月饼
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7] 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花灯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10]
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中秋宴俗
古时中国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
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嫦娥奔月
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17]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17]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玄宗故事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17] 诗词 民谣
关于中秋节的民谣、童谣众多,如《拜月娘》、《椅仔姑》、《中秋拜月歌》、《拜月娥》、《全家拜月》、《中秋夜》、《月姐姐》、《月光光》、《月饼》;台湾民谣《中秋旅思》、《月夜思乡》、《煎熬》等。谚语
中秋月饼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 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
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⑴。又疑瑶台镜⑵,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⑶,桂树何团团⑷。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⑸? 蟾蜍蚀圆影⑹,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⑺,天人清且安⑻。阴精此沦惑⑼,去去不足观⑽。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白话译文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阴精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对此我觉得忧心非常,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
第五篇:中央大学国际航空乘务员简介
空姐学校
韩国中央大学国际空乘学院
1.介绍
-韩国中央大学国际化航空乘务员学院”为想成为国内外航空乘务员的外国学生提供国际化服务教学的韩国式综合航空乘务员课程。在韩国的名牌综合大学中央大学进行航空乘务员应该有的英语、韩语以及优质的韩式航空乘服务的教学。通过学院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乘务员。
讲师
-韩国中央大学国际化航空乘务员学院具有世界最优质的师资力量。前任国内外名牌航空公司的专家教师、英语、韩语的外教来培养全球性的人才。该学院秉承“世界最佳韩式航空乘务员教学”的理念,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航空乘务员。
学习目标
-“韩国中央大学国际化航空乘务员学院”通过学习国内外各航空公司乘务员应有的专业知识以及锻炼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世界各航空公司认可的航空乘务员。
1.培养引领全球化时代的人才所需要具备的外国语能力
2.以顾客至上为目标的国际化服务礼仪教学
3.提供更多的现场实习机会从而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
4.通过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的专业教学,以培养引领国际化的人才
5.训练良好的素质与学习更多的常识、培养积极地思考能力以及服务能力
6.培养具有核心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素质的航空服务人才
7.通过韩式航空乘务员教学,从而培养切合国际标准的航空乘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