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汇管理历史沿革
外汇管理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严格外汇集中计划管理,国家对外贸和外汇实行统一经营,外汇收支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所有外汇收入必须售给国家,用汇实行计划分配;对外基本不举借外债,不接受外国来华投资;人民币汇率仅作为核算工具。改革开放后,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沿着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不断培育和增强市场机制在配置外汇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方向转变。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外汇管理体制。1978年以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3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起步。这一阶段以增强企业外汇自主权、实行汇率双轨制为特征。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宣布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在涉外经济领域,过去外汇统收统支的体制逐步松动,出口企业开始拥有一定的外汇自主权。为调动出口企业创汇的积极性,确保有限的外汇资源集中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从1979年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办法,在外汇集中管理、统一平衡、保证重点的同时,适当留给创汇的地方和企业一定比例的外汇,并允许持有留成外汇的单位把多余的外汇额度转让给缺汇的单位,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双重汇率制度并存。总的看,这一阶段,外汇管理体制处于由计划体制开始向市场调节的转变过程,计划配置外汇资源仍居于主导地位,但市场机制萌生和不断发育,对于促进吸引外资、鼓励出口创汇、支持国内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1994-200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外汇管理体制框架初步确定。1994年初,国家对外汇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外汇留成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此后,进一步改进外汇管理体制,1996年全部取消了所有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的限制,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给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稳定造成严重冲击。为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并重点加强资本流出的管制,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总体来看,这一阶段,我国初步确立了适合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外汇管理制度框架,外汇供求的市场基础不断扩大,奠定了市场机制配置外汇资源的基础性地位。
第三阶段(2001年以来),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对国民经济影响日益增强。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积极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健全国际收支统计监测,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伴随着入世后外汇储备规模的较快增长,2001年,外汇储备经营以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为目标,建立了投资基准经营管理模式和风险管理框架,完善了大规模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2005年7月启动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企业和个人持有和使用外汇的政策更加便利,外汇市场加快发展。与此同时,外汇管理方式加快从重点管外汇流出转为流出入均衡管理,逐步建立起资本流动双向均衡管理的制度框架,在2008年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确立了均衡监管思路,并在行政法规层面明确取消了强制结售汇制度。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做好国际收支逆转的应急预案,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确保了外汇储备资产的总体安全,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以来,针对跨境资金流向复杂和规模增大、市场主体便利化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外汇管理加快了理念和方式的“五个转变”,即从重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重事前监管转变为强调事后管理、从重行为管理转变为更加强调主体管理、从“有罪假设”转变到“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法无明文授权不可为)转变到“负面清单”(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总体来看,这一阶段,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加快转变,市场配置外汇资源的作用不断增强,对于促进外贸持续快速发展、引导资本有序双向流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篇:外汇管理文档稿
第一章 企业主体管理
一企业主体管理的管理内容
(一)名录登记管理
1.具有对外贸易经营权企业的名录登记 2.无对外贸易经营权企业的名录登记 3.保税监管区域企业的名录登记 4.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名录登记
(二)名录变更管理
企业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公司类型、经营范围、联系方式 企业应在变更事项发生之日起30天内,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名录变更手续
二 企业主体管理的操作流程 监测系统网址: http://asone.safesvc.gov.cn/asone 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状态查询-----企业管理信息查询
第二章 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审核
一 外汇收支业务管理范围 从境外、境内保税区收回的出口货款,向境外、境内保税监管区支付的进口货款,保税区内企业和境外贸易货款收付。从离岸帐户、境外机构境内帐户收回的出口货款,向离岸帐户、境外机构境内帐户支付的进口货款 深加工结转项下境内收付款。4 转口贸易项下收付款 5 其他与贸易相关的收付款 6 境内机构通过境外账户收入的出口货款与支付的进口货款纳入管理范围。二 核查信息的申报和管理
(一)申报单证管理 申报单证类型
I 支出申报单证: 境外汇款申请书 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 境内汇款申请书 境内付款/承兑通知书
Ii 收入申报单证: 涉外收入申报单 境内收入申报单
(二)贸易外汇支出信息申报管理 向境外付款 : 基础信息 申报信息 进口付汇核查专用信息 2 向境内付款 : 基础信息 进口付汇核查专用信息
(三)贸易外汇收入信息申报管理 从境外收款:基础信息 申报信息 出口收汇核查专用信息 2 从境内收款:基础信息 出口收汇核查专用信息 三 出口收入待核查帐户管理 1. 待核查帐户收入管理
I 办理外汇资金入帐前审核收汇资金性质,并划入待核查帐户
Ii一笔收汇既有货物贸易也有服务贸易的,货物贸易进待核查帐户,服务贸易部分直接结汇或进入经常项目外汇帐户。Iii 转让信用证项下贸易收汇。
Iiii 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不进入待核查帐户,直接划入企业人民币账户 2 待核查帐户支出管理 待核查帐户资金必须先划入该企业经常项目外汇帐户后方可支付货款、还贷等支出,直接结汇的相应的人民币按实际支付需要使用 代理出口业务由代理方收汇,代理方收汇后可凭委托代理协议将外汇划给委托方,也可结汇后划给委托方,委托方收取代理方的外汇款无需进入待核查帐户
第三章企业报告
一 义务性报告: 1贸易信贷业务报告
I A类企业30天以上(不含)预收预付和B、C类监管期内发生的预收预付,收付款之日起30天内报告预计进、出口日期;
Ii A类企业90天以上(不含)延收延付和B、C类监管期内发生的30天以上的(不含)延收延付,进、出口之日起30天内报告预计收付款日期; 2远期信用证业务报告
对90天以上(不含)信用证结算付汇,预计付汇日期在进口日期之后的,在货物进口后30日内报告。3转口贸易收支业务报告
I 单笔合同项下转口贸易收支日期间隔超过90天(不含)且先收后支项下收汇金额超过等值50万美元的业务,在收款之日起30天内 报告
Ii单笔合同项下转口贸易收支日期间隔超过90天(不含)且先支后收项下付汇金额超过等值50万美元的业务,在付汇之日起30天内 报告。4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报告 5辅导期义务报告
辅导期内发生的业务逐笔对应货物进出口与外汇收支或转口贸易收入与支出数据,填写《进出口收付汇信息报告表》,辅导期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报送外汇局。二主动性报告:
1贸易主体不一致业务报告 因企业分立、合并等原因导致进出口与收付汇主体不一致;捐赠进口项下进口与付汇主体不一致;须在收汇或进口业务实际发生之日起30天内提交资料现场报告。2差额业务报告
I 单笔进口报关金额与付汇额、出口报关金额与收汇额存在差额的根据匹配影响程度自主决定报告否。
Ii 对于存在多收汇或多付汇差额的可在收付款之日起30天内、多出口差额或多进口差额在进出口之日起30天内报告。
3非义务性报告范围的贸易信贷义务报告或转口贸易业务报告
I A类B、C类企业30天以内(含)预收预付和A类企业90天以内(含)延收延付 Ii单笔合同项下转口贸易收支日期间隔超过90天(不含)且先收后支项下收汇或先支后收项下付汇金额在等值50万美元以内的业务;单笔合同项下转口贸易收支日期间隔未超过90天(不含)的业务 二 企业报告的操作流程
(一)贸易信贷业务报告
预收帐款: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预收货款管理---预收货款报告新增查询出需要报告的收汇数据,录入预计出口日期、预计出口对应的预收金额---提交 修改: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预收货款管理---预收货款报告修改/删除 调整: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预收货款管理---预收货款报告调整对截止上月月末未到期的报告数据调整
预付帐款: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预付货款管理---预付货款报告新增查询出需要报告的收汇数据,录入预计进口日期、预计进口对应的预付金额---提交 修改: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预付货款管理---预付货款报告修改/删除 调整: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预付货款管理---预付货款报告调整对截止上月月末未到期的报告数据调整
延期收款: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延期收款报告---延期收款报告新增查询出需要报告的出口数据,录入预计收款日期、延期收款对应的报关单金额---提交 修改: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延期收款报告---延期收款报告修改/删除 调整: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延期收款报告---延期收款报告调整对截止上月月末未到期的报告数据调整
延期付款: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延期付款报告---延期付款报告新增查询出需要报告的进口数据,录入预计付款日期、延期付款对应的报关单金额---提交 修改: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延期付款报告---延期付款报告修改/删除 调整: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贸易信贷管理----延期付款报告---延期付款报告调整对截止上月月末未到期的报告数据调整
(二)远期信用证业务报告:同延期付款报告
(一)转口贸易收支业务报告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转口贸易收支时间差报告--转口贸易先收后支时间差报告---------转口贸易先收后支时间差报告新增
(二)差额业务报告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其他报告---多付汇差额报告---多付汇差额报告新增
(五)贸易主体不一致业务报告: 现场报告
(六)辅导期业务报告: 报送纸质资料
(七)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报告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报告----境外账户收支报告
(八)其他特殊交易报告
企业网上报告管理---其他报告---其他特殊交易报告---其他特殊交易报告新增查询出需要报告的进出口或收付汇业务,录入影响时间、金额、影响情况----提交
第四章登记管理 C类企业贸易外汇支出、收入登记 5 持书面申请和相关资料到外汇局办理登记手续 2 B类企业超可收、付汇额度的贸易外汇收支登记 持书面申请和相关资料到外汇局办理登记手续 3 转口贸易超比例收入登记
同一合同项下转口贸易收入从待核查帐户结汇或划出金额超过相应支出金额20%(不含)的,持书面申请和下列资料办理登记手续:进口、出口合同;收入申报单证和支出申报单证;相关货权凭证(进出保税仓库的还需提交进仓单和出仓单)。二 流程 持书面申请和资料办理登记手续
第五章 非现场监测与分析
一 非现场监测与分析的管理内容 专项检测主体:对企业贸易信贷、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来料加工、转口贸易、境外承包工程、进出口退汇等业务,以及区内企业、辅导期企业等主体 2 监测指标:
(1)总量差额指标: 其中∑计算范围为核查月倒推12个月
总量差额=(∑调整后进口额+∑调整后收汇额)-(∑调整后付汇额+∑调整后出口额)
(2)总量差额率指标:
总量差额率=总量差额÷(∑调整后进口额+∑调整后收入额+∑调整后出口额+∑调整后支出额)×100%(3)资金货物比指标:
资金货物比=(∑调整后收入额+∑调整后支出额)÷(∑调整后出口额+∑调整后进口额)×100%
(4)贸易信贷报告余额比率指标
贸易信贷报告余额比率=(预收货款余额+预付货款余额+延期收款余额+延期付款余额)÷(∑进口额+∑收汇额+∑出口额+∑付汇额)×100% 6 二 操作流程 1 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状态查询----业务指标情况,查询非现场核查指标信息 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状态查询-----基础业务数据,查询在系统计算总量差额、总量差额率时调整后的出口额、进口额、收汇额、付汇额。
第六章 现场核查
一 企业现场核查主要内容
1对核查期内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外汇局可实施现场核查:
(1)任意总量核查指标与本地区指标阈值偏离程度50%以上;(2)任意总量核查指标连续四个核查期超过本地区指标阈值;
(3)预收货款余额比率、预付货款余额比率、延期收款余额比率或延期付款余额比率大于25%;
(4)来料加工工缴费率大于30%;
(5)转口贸易收支差额占支出比率大于20%;
(6)单笔退汇金额超过等值50万美元且退汇笔数大于12次;(7)外汇局认定的需要现场核查的其他情况 现场核查方式
外汇局对需现场核查的企业,可采取下列一种或多种方式实施现场核查(1)要求被核查企业提交相关书面材料;(2)约见被核查其余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3)现场查阅、复制被核查企业的相关资料;(4)外汇局认为必要的其他现场核查方式。现场核查实施
(1)现场核查通知:
对需现场核查的企业,外汇局将制发《现场核查通知书》,告知核查原因、方式、时间及业务范围等情况。.企业接到通知书后,应在通知书下发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通过监测系统企业端签收反馈外汇局;外汇局通过监测系统手工将通知书企业反馈状态标识为“已反馈”。
(2)现场核查材料 7 要求被核查企业提交相关书面材料的,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准备书面报告及相关证明资料。
外汇局约见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的,应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持加盖公章的介绍信或授权书等身份证明到外汇局说明情况,外汇局根据非现场核查及以往现场核查纪录等情况对该企业进行风险警示谈话
现场查阅、复制被核查企业的相关资料的,应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及时准备好完整的文件、资料原件或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3)现场核查记录:
形成现场核查情况记录,签字盖印,录入监测系统。(4)确定企业预分类结果 4涉嫌违规业务移交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将被移交外汇检查部门
a.未按照《货物贸易外汇管理试点指引》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办
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
b.未按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和贸易外汇收支核查专用信息申报 c.办理贸易外汇收支违反外债管理规定,或代理进口业务,代理方未
付汇且违反外债管理规定;
d.代理进口业务委托方违反规定付汇,代理出口业务代理方未按规定
收汇或由委托方收汇;
e.未正确提供信息,导致贸易收汇未能进入待核查帐户,且办理结
汇;未按规定将贸易收汇纳入待核查帐户,待核查帐户收支超范围、待核查帐户之间资金相互划转等违反外汇帐户管理规定; f.未按规定办理贸易外汇业务登记手续 g.未按规定向外汇局报告
h.未按规定提交有效的单证、资料或提交的单证、资料不真实;未按
规定留存相关资料或留存不全; i.拒绝、阻碍外汇局管理机关依法进行核查 j.其他违反外汇局管理规定的行为。
二 流程 现场核查信息接收与反馈 8
第七章 分类管理
一 分类管理主要内容
外汇局根据现场核查结果,结合企业遵守外汇管理规定等情况,将企业分为A、B、C三类。
(一)分类管理主体范围
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内的企业
(二)分类标准
1. A类企业标准:核查期内企业遵守外汇管理相关规定,且贸易外汇收支经外汇局非现场或现场核查情况正常的企业
2. B类企业标准: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可列为B类企业
I 核查期内任一总量核查指标与本地区指标阈值偏离程度50%以上,经现场核查企业无合理解释;
Ii 核查期内任一总量核查指标连续四个核查期超过本地区指标阈值,经现场核查企业无合理解释;
Iii 核查期内预收货款余额比率、预付货款余额比率、延期收款余额比率或延期付款余额比率大于25%,经现场核查企业无合理解释;
Iiii核查期内来料加工工缴费率大于30%,经现场核查企业无合理解释; Iiiii核查期内转口贸易收支差额占支出比率大于20%,经现场核查企业无合理解释;
Iiiiii核查期内单笔退汇金额超过等值50万美元且退汇笔数大于12次,经现场核查企业无合理解释; Iiiiiii未按规定履行报告义务
Iiiiiiii未按规定办理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登记
Iiiiiiiii外汇局实施现场核查时,未按规定得时间和方式向外汇局报告或提供资料
Iiiiiiiiii应海关、税务等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要求实施联合监管的 iiiiiiiiiii外汇局认定的需要现场核查的其他情况 3. C类企业标准 9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列为C类企业
I 最近12个月内因严重违反外汇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企业因逃套汇、违反贸易外汇管理相关规定受到外汇局处罚或被司法机关理案调查,Ii 阻扰或拒不接受外汇局现场核查,或向外汇局提供虚假资料
Iii B类企业在分类监管有效期届满经外汇局综合评估,相关情况仍符合列入B类企业标准
Iiii 因存在于外汇管理相关的严重违规行为被海关、税务等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处罚 Iiiii外汇局认定其他情况
(三)分类结果确定 1 确定预分类结果
外汇局根据现场核查获取的材料和信息,参考地区、行业、经济类型以及企业以往的非现场核查和现场核查等情况,核实企业核查期内贸易外汇收支的真实性及其与进出口的一致性并确定预分类结果。预分类结果包括:A类企业、B类企业、C类企业、注销名录 2 预分类结果告知企业与企业签收反馈
外汇局确定企业预分类结果后,对现场核查企业发放《分类结论告知书》,告知其预分类结果和申述期等情况。采取电子或纸质方式。
企业应在告知书发放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通过监测系统签收反馈外汇局.确有需要也可到外汇局现场签收,到柜台办理签收的外汇局可通过监测系统打印告知书交给企业。企业在回执联签字加盖公章后反馈外汇局,外汇局通过监测系统手工将告知书企业反馈状态标识为“已反馈”。
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签收反馈的,外汇局通过电话督促其尽快签收反馈;电话无法联系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联系方式,或通过监测系统打印告知书并加盖业务章后,将纸质通知书邮寄企业。3 申述及异议处理
企业对预分类结果异议的,可自收到告知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外汇局提交加盖公章的书面说明及相关证明资料进行申述,超过规定期限的外汇局不予受理;受理的外汇局对其被核查业务进行复核,并于企业申述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确定是否对预分类结果进行调整。复核方式可采取按原预分类结果确定权限报上一级领导审核或通过集体审议方式进行; 4 预分类结果调整、(四)分类结果公布
外汇局在分类结果确定后及时通过监测系统发布分类结果为B、C类的企业名单
(五)分类监管有效期
分类结果自发布次日起生效,B、C类企业的分类监管有效期为一年,外汇局可对监管期进行调整
B类企业管理措施:
(1)对于以汇款方式结算的(预付款、预收款除外),金融机构应审核相应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和进、出口合同;对于以信用证、托收方式结算的,除按国际结算惯例审核有关商业单据外,还应审核相应的进、出口合同;对于以预付款、预收款结算的,应审核进、出口合同和发票
(2)金融机构应对其贸易外汇收支进行电子数据核查;超过可收、付汇额度的贸易外汇收支业务,金融机构应凭《登记表》办理
(3)对于预收货款、预付货款以及30天以上(不含)的延期收款、延期付款,企业需按企业报告的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外汇局报送信息
(4)企业不得办理90天以上(不含)的延期付款业务:监管期内企业进口报关后须在90天(含)内付汇。
(5)企业不得签订包含90天以上(不含)收汇条款的出口合同:监管期内企业出口报关后须在90天(含)内收汇(6)其他
C类企业管理措施:
(1)逐笔外汇收支业务须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登记手续,凭外汇局出具的《登记表》到金融机构办理。对于以汇款方式结算的(预付款、预收款除外),外汇局应审核相应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和进、出口合同;对于以信用证、托收方式结算的,应审核相应的进、出口合同和发票;对于单笔预付款金额超过等值5万美元的还将审核经金融机构核对密押的外方金融机构出具的预付款保函。(2)对于预收货款、预付货款以及30天以上(不含)的延期收款、延期付款,企业须按企业报告规定报送信息
(3)企业不得办理90天以上(不含)远期信用证(含展期)业务:
(4)企业不得办理90天以上(不含)延期付款业务:监管期内企业进口报关后须在90天(含)内付汇
(5)企业不得签订包含90天以上(不含)收汇条款的合同:监管期内企业出口报关后须在90天(含)内收汇
(6)企业不得办理转口贸易外汇收支
(7)企业为跨国集团集中收付汇成员公司的,该企业不得继续办理集中收付汇业务;企业为跨国集团集中收付汇主办企业的,停止整个集团的集中收付汇业务(8)其他 已开办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的企业被列为B类的,在分类监管有效期内,企业出口收入不得存放境外账户,不得使用境外账户对外支付。外汇局可要求其调回境外账户余额
被列为C类企业的,企业应当于列入之日起30天内关闭境外账户并调回境外账户余额
二. 分类管理操作流程 企业签收反馈: 现场核查信息接收与反馈 分类结果查询: 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状态查询-------企业管理信息查询
第三篇: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
中秋节
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2-5] 发展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 假期
2008年开始中国大陆将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如当天与周 节日别称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2]
风俗习惯 传统活动 祭月、赏月、拜月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
月饼
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7] 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花灯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10]
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中秋宴俗
古时中国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
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嫦娥奔月
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17]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17]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玄宗故事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17] 诗词 民谣
关于中秋节的民谣、童谣众多,如《拜月娘》、《椅仔姑》、《中秋拜月歌》、《拜月娥》、《全家拜月》、《中秋夜》、《月姐姐》、《月光光》、《月饼》;台湾民谣《中秋旅思》、《月夜思乡》、《煎熬》等。谚语
中秋月饼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 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
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⑴。又疑瑶台镜⑵,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⑶,桂树何团团⑷。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⑸? 蟾蜍蚀圆影⑹,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⑺,天人清且安⑻。阴精此沦惑⑼,去去不足观⑽。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白话译文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阴精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对此我觉得忧心非常,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
第四篇:外汇管理制度改革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
外汇局决定于2012年8月起,在全国推广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实现贸易外汇管理由逐笔核销向总量核查,由行为审核向主体分类监管转变,构建企业进出口综合检测,主体分类监管、部门信息共享的新型外汇管理模式。基本做法,全面采集企业进出口收付汇及货物流的完整信息,以贸易主体为中心,依托货物贸易外汇检测系统进行总量核查,筛选异常主体;在此基础上通过非现场检测识别异常行为,锁定排查范围;开展现场核查,核实可疑情况;根据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核查等情况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
进口企业分类
进出口企业分为3类:A类;B类;C类。
A类,除退汇应按规定办理外,金融机构可直接为其办理待核查账户资金结汇或划出手续。
B类,金融机构应实施电子数据核查,通过检测系统扣减企业对应的出口收汇额度后,方可为其办理结汇和划出手续,超过可收汇额度的,应凭外汇局出具的《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登记表》办理。
C类,金融机构应凭外汇局出具的《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登记表》及相应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办理结汇和划出手续。
企业报告
企业报告,是指企业通过监测系统或外汇局现场对贸易信贷、进出口与收付汇存在较大差额、进出口与收付汇主体不一致等可能导致贸易外汇收支与进出口不匹配的交易进行报告的制度。按业务性质和约束程度可分为义务性报告和主动性报告。义务性报告
义务性报告是指企业必须按法规规定对贸易外汇收支及进出口情况进行的报告。贸易信贷业务报告:
A类企业30天(不含)以上的预收或预付款;B、C类企业监管期内的预收预付款,应在收付款之日起30天内,通过监测系统报告相应的预计出口或进口日期,金额、关联关系类型等信息。
A类企业90天(不含)以上的延期收款或延期付款;B、C类企业在监管期内30天以上的延期收款或延期付款,应在进出口之日起30天内,通过监测系统报告相应的预计首付款日期、延收延付对应的报关单金额、关联关系类型等信息。
如未在30天内通过监测系统报告,应提交情况说明和外汇局要求的相关证明资料到外汇局现场报告。注意: 1.B类企业不得办理90天以上的延收延付(在分类监管有效期内指标情况好转且没有发生违规的B类企业,经登记可办理该业务),C类企业不得办理90天以上的延收延付和托收业务。2.对已报告的信息,在进出口或收付款业务实际发生日起30天内,企业可通过监测系统进行数据修改或删除;在进出口或收付款业务实际发生日起30天后,企业可通过监测系统对截至上月末贸易信贷未到期部分进行数据调整,或携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资料到外汇局现场进行数据的修改或删除。
3.对于企业频繁到外汇局现场进行已报告数据修改或删除且涉及金额较大的,外汇局要加大对其数据修改或删除操作的审核力度,并可根据数据变动对总量核查结果的影响程度,将存在异常的列为重点监测企业。
主动性报告
1.贸易主体不一致业务报告 2.差额业务报告 3.其他特殊交易报告 非现场监测与分析
外汇局依托监测系统按月对企业的贸易外汇收支进行现场核查。非现场核查的数据包括企业最近12个月的相关贸易外汇收支、货物进出口和企业报告数据。
外汇局结合其贸易信贷报告等信息,对企业进出口和贸易外汇收支数据进行时间差等必要调整,通过计算总量差额、总量差额比率、资金货物比率、贸易信贷报告余额比率等总量核查指标,衡量企业一定时间内资金流与货物流的偏离和贸易信贷余额变化等情况,将总量核查指标超过一定范围的企业列入重点监测范围。现场核查
对核查期内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外汇局可实施现场核查: 1.任一总量核查指标与本地区指标阈值偏离程度50%以上。2.任一总量核查指标连续4个核查期超过本地区指标阈值。3.预收、预付、延收、延付各项贸易信贷余额比率大于25%。4.1年期以上预收、预付、延收、延付各项贸易信贷发生额比率大于10%。
5.来料加工工缴费率大于30%。
6.转口贸易收支差额占支出比率大于20%。
7.单笔退汇金额超过等值50万美元且退汇笔数大于12次。8.外汇局认定的其他情况。
企业分类标准
A类企业标准:核查期内遵守外汇管理相关规定,且非现场或现场核查正常的。
B类企业标准: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企业,可列为B类企业 1.任一总量核查指标与本地区指标阈值偏离程度50%以上,经现场核查无合理解释。
2.任一总量核查指标连续4个核查期超过本地区指标阈值,经现场核查无合理解释。
3.预收、预付、延收、延付各项贸易信贷余额比率大于25%,经现场核查无合理解释。4.年期以上预收、预付、延收、延付各项贸易信贷发生额比率大于10%,经现场核查无合理解释。
5.来料加工工缴费率大于30%,经现场核查无合理解释。6.转口贸易收支差额占支出比率大于20%,经现场核查无合理解释。
7.单笔退汇金额超过等值50万美元且退汇笔数大于12次,经现场核查无合理解释。
8.未按规定履行报告义务。
9.未按规定办理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登记。
10.现场核查时,未按规定时间和方式向外汇局报告或提供资料。
11.应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要求实施联合监管的。12.外汇局认定的其他情况。
C类企业标准: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企业,可列为C类企业 1.最近12个月内严重违规受到外汇局处罚或司法机关立案调查。2.阻挠或拒不接受现场核查,提供虚假材料。
3.B类企业在分类监管有效期届满经外汇局综合评估,相关情况仍符合列入B类企业标准。
4.因存在严重违规被海关、税务等处罚。5.外汇局认定的其他情况。分类管理措施
在分类监管有效期内,A类企业贸易外汇收支适用便利化的管理措施。对B、C类在单证审核、业务类型及办理程序、结算方式等方面实施审慎监管。
1.B类企业管理措施
(1)对于汇款方式结算的(预收、预付款除外),金融机构应当审核相应的进出口报关单和合同;对以预收、预付款结算的,应审核进出口合同和发票;
(2)金融机构应对其贸易外汇收支进行电子数据核查;超过可收、付汇额度的贸易外汇业务,凭《登记表》办理;(3)对于预收、预付及30天以上的延收、延付款,企业须按照规定向外汇局报送信息;
(4)不得办理90天(不含)以上的延期收、付款业务。2.C类企业管理措施
(1)逐笔到外汇局办理登记手续。外汇局办理登记手续时,对企业以汇款方式结算的(预收、预付款除外),审核相应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和进出口合同;以预收、预付款结算的,审核进出口合同和发票;
(2)对于预收、预付及30天以上的延收、延付款,企业须按照规定向外汇局报送信息;
(3)不得办理90天(不含)以上的延期收、付款业务。分类监管的有效期为1年。
第五篇:外汇管理法律制度
【一】有价证券及衍生产品发行、交易项下的外汇管理
第十一章 外汇管理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办理出口收汇核销业务的基本要求中,对于预计收汇日期超过出口报关()天的,企业应到外汇局办理远期收汇备案手续。
A.30
B.90
C.120
D.180
2.根据我国《外汇管理条例》的规定,外汇包括外币现钞、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外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及其他外汇资产。其中,不属于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的是()。
A.票据
B.银行存款凭证
C.银行卡
D.债券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立的用于进行国际支付的特殊手段,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这种权利称为()。
A.自由兑换货币
B.特别提款权
C.国际记账单位
D.纸黄金
4.境外机构、境外个人在境内直接投资,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应当到()办理登记。
A.工商部门
B.税务部门
C.外汇管理机关
D.商务部
5.下列关于境内个人外汇管理的说法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个人外汇收入应当向银行结汇
B.个人结汇、购汇的总额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
C.个人所购外汇可以汇出境外
D.个人总额内购汇可以委托其直系亲属代为办理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我国现在外汇管理法的基本原则说法正确的有()。
A.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区别管理
B.对外汇资金流出、流进实施均衡监管
C.加强国际收支统计监测,建立国际收支应急保障制度
D.维护人民币主权货币地位
2.下列关于我国现在外汇管理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实行国际收支统计监测与应急保障制度
B.禁止外币在境内流通
C.维护人民币主权货币地位
D.通过外汇账户办理外汇业务
3.下列有关我国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外国政府、公司发行的债券和股票也属于我国外汇的范畴
B.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境内机构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
C.对于有零星外汇收支的客户,银行也必须为其开立外汇账户
D.我国境内禁止外币流通,并不得以外币计价结算,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4.下列关于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资本项目外汇收入保留或者卖给经营结汇、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经外汇管理机关批准,但国家规定无需批准的除外
B.外汇管理机关有权对其资本项目外汇及结汇资金使用和账户变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C.资本项目外汇支出,应依法凭有效单证以自有外汇支付或者向经营结汇、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购汇支付
D.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所得利润可以在纳税后,直接向外汇指定银行申请购付汇,汇出境外
5.QFII制度中,下列由中国证监会负责监管的是()。
A.投资额度的审定
B.QFII资格的审定
C.投资工具的确定
D.汇兑管理
答案部分
------------------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基本要求。根据规定,对于预计收汇日期超过出口报关180天的,企业应到外汇局办理远期收汇备案手续。
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外汇的概念。债券属于外币有价证券,不属于外币支付凭证。
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外汇的概念。本题的表述是正确的。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立的用于进行国际支付的特殊手段,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直接投资项下的外汇管理。境外机构、境外个人在境内直接投资,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应当到外汇管理机关办理登记。
5.【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个人外汇管理。对于境内个人及国外个人均实行总额管理,不一定必须结汇。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外汇管理法的基本原则。题目中四个选项均正确。
2.【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外汇的范围。本题四个选项均正确。
3.【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外汇管理的相关规定。境内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等,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因此选项B的说法是错误的;对于有零星外汇收支的客户,银行可以不为其开立外汇账户,但应通过银行自身名义开立的“银行零星代客结售汇”账户为其办理外汇收支业务,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
4.【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题目中四个选项均正确。
5.【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QFII制度的审批。根据规定,中国证监会负责QFII资格的审定、投资工具的确定、持股比例的限制等。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投资额度的审定、资金汇出入和汇兑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