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及德育工作
师德及德育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对师德及学生德育工作责任心和紧迫感。
1、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三个纳入”、“六个结合”、“九个一活动”。岔河小学自“三校合一”以来教育教学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全体教职工在学校行政领导及党支部率领下,深入贯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积极开展“八荣八耻”学习实践活动。
1纳入行在师德建设中一是加强领导,把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三个纳入○
2纳入“八荣八耻”活动○3纳入教师履职工考核。教师无风廉政建设○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无教职工违法事件发生;二是强化工作责任,制定了《岔河小学教师执教“师德参诺书”》共计印发76份,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牢固树立“学生第一”的理念,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新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共计228份;三是加强禁毒、防艾及反邪教活动的实效性,把禁毒、防艾、反邪教贯穿在“六个相结合”中,并实施“九个一”的长效机制:即与依法治校相结合、与平安校园建设相结合、与德育达标建设相结合、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与禁毒、防艾教育相结合、与校外警示教育相结合。
2、改革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模式。我校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注重实效,力求生动活泼。把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为要求,以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为目的,以继续开展“一文明三爱护“活动为形式,以每周流动红旗的评比为表彰,抓每周的升旗和国旗下讲话,抓主题班会、队会、演讲会、放映爱国影片、唱革命歌曲为活动的主要内容,在学生中开展“九个一”
1每周坚持进行一次国旗下讲话;○2每周开展一次队活动;○3活动:○
4每个月观看一次革命电影电视;○5每学期举每个队员做一件好事;○
6每学期进行一次防艾禁毒教育活动;○7每学期进办一次法制教育;○
8集体队员做一件好事;○9每学期举办一次主题行一次反邪教活动;○
队会活动,通过开展九个一活动,学生犯罪率为0。
第二篇:德育工作与师德关系
德育工作与师德关系”--教学叙事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片断一一办公室里,教师指着学生的脑袋大声责问:“你为什么骂人?”学生怯怯地回答:“老师,您不是也经常骂人吗?”教师哑然……。教师为什么哑然,学生又为何反唇相讥呢?追溯根源,是这位教师素质和德育教育产生了矛盾,引起学生的怀疑,这是一个非常幽默而寓意深刻的片断,它引人发笑,但笑之余让人深思一个严肃的问题:学生的德育工作应该从哪儿入手:
一、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德育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有效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可见教师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圣人”,教师的话就是“圣旨”,因此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学生德育工作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基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位只会教书,而不会育人的教师,不能称其为教师。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点明了教和学的目的是教师不但要教学生探求趔,而且要教学生学会做真诚的人,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记得有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学生对教师的思想、行为的模仿性、信赖性最强烈,教师的道德水平是学生道德素质的参与坐标。教师应以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为楷模,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为航标,把学生带到
光明的彼岸。
2、教师带之以行,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言传身教,是对教师工作的总括,但自古就有身教重于言行之说,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斗虽令不从”。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又是一种有形的教育,它好似“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的行为举止,精神面貌,工作态度,为人处事往往从他所教的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如果教师不能以身作则,当好表率,那道理讲得再牛动也于事无补,反而会让学牛产牛消极抵触情绪,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产生极大的反作用力。反之教师以自身的行为举止来带动学生,以自身的精神风范感染学生,往往会在德育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之余,更重要的是带之以行,这也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二、不良的师德师风对德育下作的消极影响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有的教师道德意识淡薄,思想观念和行为严重地偏离师德原则和规范,在学生中造成负面影响,成为实施德育教育的严重障碍,具体表现为:
1、拜金主义严重。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也吹动了部分教师的心。有的教师只把工作当成一种“稳定”的生存之道,头脑装满的是“如何发财、如何赚大钱……”人在曹营心在汉,曾听一位教师这样说:“八小时内养精蓄锐,八小时外大显身手。”像诸如此类的教师,他们能尽职尽责地教书育人吗?学生面对一位满
身铜臭的教师,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2、缺乏工作热情,不求进取。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铁饭碗”,当了教师等于进了保险柜,不断进取,不求成功,做„天和尚撞一天钟,除看看教材和教师用书外,其书籍报纸一概不看,导致观念落后,知识分散、教法死板,既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更谈不上对学
生进行德育教育。
3、师表意识淡薄,教师形象歪曲。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部分教师在职业道德上意识淡薄,在学生中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如言行不一,举止粗俗,言语肮脏,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任意辱骂、体罚学生,歧视后进生,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会给学生造成严重道德情感上的障碍,不但达不到教育目的,而且结果是与教育目的背道而
驰的。榜样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面榜样让人走向光明,反面榜样使人附入深渊,人民老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朵重任,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使正面榜样日趋完善、丰腴。当前,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而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如何提高全民族素质,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呢?关键在于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作一个这样的比喻,如果说素质教育是一个地球,那德育教育就是一个支点,而教师良好的素质就是一根足够长的杠杆。人要由人来建树,教师的品德教育学生的品德,教师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为使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每位人民教师对于努力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责无旁贷的。在此我用一段富于哲理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生活常常以惊人的简洁明了的公式启迪我们,就像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样简洁。骂人教会骂人,憎恨教会憎恨,偏见教会偏见,散漫教会散漫,爱教会爱,关怀教会关怀,宽容教会宽容,诚恳教会诚恳……在这里寻不到„教师教会学生‟的笼统学法,只有具体的„什么教会什么‟。”
第三篇:师德和德育工作绩效考核方案(一)
绩效考核细则一
师德与德育工作考核细则
依据尖草坪区绩效工资考核工作实施意见,按照我校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师德和德育工作按25分考核。
1、上课抽烟、坐凳讲课、上课接、打电话(经教育不改发现一次扣1分)。
2、上班时间触犯禁令、上网聊天、玩电脑游戏、打牌、下棋等扣除当年绩效工资的10%;造成不良影响的,扣除当年绩效工资的30%。
4、上课发生安全事故扣2分,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者,扣10分。对突然发生的各项事故(学生安全事故)等,未尽义务或由于主观原因未积极采取措施的,扣5分。造成不良影响的,扣除当月绩效工资;由于本人主观失误、失职造成学生伤害或学校声誉受损的领导和教师扣除当年绩效工资的50%,造成重大事故,被局通报的扣除全年绩效。
5、对保管的集体财产由于管理不善丢失的,视情节酌情扣分。
6、在教学中使用不文明语言、谩骂学生,与家长发生冲突并训斥家长,有学生、家长投诉的,扣5分;因处理问题不当导致学生家长到上级有关部门上访,造成不良影响的,扣除25分。
7、体罚及变相体罚,家长反映到学校,扣5分。如发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恶劣影响并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扣除全年绩效工资的50%,同时个人赔付相应的经济损失。
8、无正当理由,经教育坚决不服从岗位分配、不接受学校安排,不执行组织决定的,扣除全年绩效工资。不接受领导安排的临时性工作,每次扣2分。对学校布置的工作拖拉、推诿、扯皮、未及时完成任务者扣1分。
9、学期末对教师进行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考核,满意率不达90%者,每出现一名扣1分。
10、各种全体教职工的活动,集体劳动、升旗、会议、政治学习不参加者扣每次0.5分。
第四篇: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总结
针对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改革深化、社会转型、思想开放、道德多样、价值多元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和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及教育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要求,根据我校的德育工作基本思路,坚持方向性,增强时代性,注重基础性,突出实践性,强化针对性,发挥主动性,提高实效性。不断研究和探索新时期初中德育的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认真实施落实构建学校新型德育体系。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通过调动校内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良好的德育工作体系,正确地处理好学校的德育教学与其它文化课教学的辩证关系,抓住德育的契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校德育的良性循环。
一、坚持德育创新,构建新型德育体系。
在近几年构建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中,学校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初步构建起具有时代风格的、符合中学生特点的、彰显学校特色的新型德育工作体系。这一体系主要特征是: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内容序列化、德育途径多样化、德育方法科学化、德育评估规范化、德育管理制度化,德育成果实效化。
(一)确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既有层次性又有衔接性的德育目标体系。
例如我们校确立的德育目标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注重理解、竞争与合作意识;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团队精神与社会交往能力,求知精神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其自觉成为四有新人。
在德育目标的定位上,实现了理想的目标与现实的目标的机有结合,体现了德育超越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能面对现实又能适应未来。
(二)创建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既有传统性又具现代特色的德育内容体系。
根据德育目标确定德育内容。我们在构建德育内容体系时,既秉承传统,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又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德育内容以新的内涵。坚持遵循德育主体性原则,促进学生自主发展,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人文精神,创新德育内容。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我校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创新,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为两翼,即“一主两翼”的德育工作特色。我们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具体细化为“爱国、爱校、爱班级、爱亲、爱友、爱自己”。依此确定各年级教育内容。
2、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我校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说脏话、净化校园”的口号,长期开展了“遵规守纪,做文明学生”的教育活动,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学生举止端庄,行为典雅,形成了严谨、勤奋、活泼、上进的优良校风。我们把养成教育看成是对学生一辈子的教育,是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提倡要用21世纪的标准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养成教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在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中,我们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设立了心理辅导员,定期请心理专家作心理辅导报告,开辟了专门的心理辅导时间,不定期出版心理健康小报等。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八大系列,即课程系列、咨询系列、活动系列、渗透系列、家庭系列、社会系列、教师系列,心理环境系列。这些系列的有效进行,彰显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
(三)开辟由课上到课下、由校内到校外,既有主渠道又有多载体的德育途径体系。
1、狠抓主渠道,实现教学的育人功能
学校教育的性质和教学活动的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不仅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而且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基本阵地。由此,要实现德育的基本目标,抢占德育工作的制高点,就必须熟练地把握课堂教学,以实现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对象三要素的顺畅传导,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思想教育。语文课主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体育、音乐、美术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磨炼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教师们都能深度挖掘、准确捕捉教育点。
2、精心设计载体,创造活动德育。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
——设立专题活动月。确定每年每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四月份学生养成教育,五月份诚信系列活动,六月份社会实践,九月份学尊师爱校活动,十月份“祖国在我心中”系列活动,十一月份感恩系列活动,十二月份文化艺术节活动。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和谐优美环境。如艺术节、读书月、体育周、书画展等。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风雨无阻,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班、团会活动,此活动的有效开展建立在班集体建设上,我们首先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选用有正确教学思想、师德高尚、热爱学生、善于科学管理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对其每双周集中培训一次,每学期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其次抓实班团干部队伍建设,对班团干部民主选举,每学期提前上学2天集中培训,总结班级工作、述职等。以班团会各种活动为载体,尤以班会突出,每次班会主题鲜明,如以身边出国学生来信为主题设计的“游子思归”的爱国主义教育班会,“超越挫折”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会等成效显著,各班均有反映班级特色的班风。
3、指导家庭教育,主动争取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
首先提高家长的素质,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校长公开电话等形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普及家庭教育知识,运用典型案例,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人才观、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其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教育民主的具体体现。
(四)选择适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既有针对性又有科学性的德育方法体系。
落实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德育观,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我们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开展教育,我们采用了正面教育法(学雷锋报告会、参观访问、传统报告会等)、评价激励法、榜样引导法、自我启迪法、实践锻炼法、学科渗透法、环境熏陶法、个别谈话法、艺术陶冶法、行为训练法、亲身体验法等。德育工作方法的多样化,实现了德育内化,如春风雨露,育人无声。
第五篇:德育工作材料
镇原县城关初级中学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学校概况
镇原县城关初级中学现有教职工201人,教学班54个,在校学生3368人。其中城镇学生1083人,农村学生2285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而有偏重农村的初级中学。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甘肃省标准化无烟学校”、“甘肃省全民健身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庆阳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镇原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镇原县示范性初中”等荣誉称号。2006、2007、2008、2009年毕业会考名列庆阳市前一,二名,连续四年夺得 “镇原县初中毕业会考一等奖”,多次被评为 “镇原县教育工作管理综合考核先进集体”。得到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
学校取得瞩目的教学成绩,一方面得益于学校有一支业务精良,善于教学的教师队伍,和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教学传统,更得益于学校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一支敢于管理长于管理的管理队伍,才使得学校巩固率连年提高,流失率逐年降低,已连续四年控制在1.8%以下,使98.2%的在校学生享受九年义务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
一、完善德育教育管理机制,打造一流德育教师队伍。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近年,学校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德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负总责,副校长分管,政教处牵头,团委、学生会、班主任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组成的立体化管理模式。校内建立“学校-年级组-班级”的三级管理机制。确立了“严管理、重考核、创特色”的总体思路和“教师为主、全员参与;教学为主,全面渗透;学校为主,全方配合”的指导原则,制定了德育教育工作整体规划,强化了学校德育教育常规管理,健全完善了岗位责任制、班主任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检查制度、表彰制度、例会制度、信息交流制度等,使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走上了制度
1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全员动员,多措并举,齐心协力,提升学校巩固率。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组织人员清查各班人数,重点查清各班未报到学生的去向,并分类登记,要求各责任人或电话调查或亲自家访,千方百计动员其返校。
三、丰富德育教育内涵,注重德育教育序列化。
我校把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确定了以“讲究文明礼仪、发奋努力学习、积极健康生活”为内容的日常行为习惯教育和以“感恩、爱国、安全、心理”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四个好习惯”教育,即:良好的行为习惯——讲究文明,懂得礼貌;良好的学习习惯——渴望求知,努力学习;良好的生活习惯——情趣向上,生活有序;良好的健身习惯——锻炼有恒,体魄健康。
1、完善制度保证。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诸如《城关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城关中学学生礼貌用语和文明行为要求》、《城关中学学生一日文明生活化细则》等多项具体的规范要求和制度,利用每周班会课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习和贯彻,保证行为规范落到实处。
2、细化常规管理。学校每学年都要组织七年级新生军训及入学教育,让学生明确养成教育的内容,在学生中大力宣传“五提倡、五禁止”(即提倡文明礼貌、提倡遵章守纪、提倡助人为乐、提倡勤奋学习、提倡艰苦朴素;禁止吵嘴斗殴、禁止乱涂乱抛、禁止偷窃赌博、禁止看黄打牌、禁止抽烟喝酒),明确文明学生标准(即衣着整洁、举止文明、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生活俭朴、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劳动)。
3、狠抓一日常规,加强习惯养成。政教处制定并向全体老师下发《学生养成教育、习惯教育提纲》,要求每位老师利用课前五分钟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教育,在抓好日常行为规范上下功夫。目前,学生到校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学生尊敬父母,教师爱护学生已蔚然成风。
4、围绕“敬”、“静”、“净”三点要求对学生进行品德养成教育。政教
处、团委、年级组、学生会形成自主、交叉、立体、互动管理机制和齐抓共管的主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员、多层次、全过程的强化教育。政教处检查各楼层、各班课间秩序、自习秩序、卫生情况,对在楼道、教室、楼梯上追逐打闹、乱喊乱叫、打口哨、乱扔废弃物的学生及时进行制止、记载并进行批评教育,限时纠正。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抓,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加强检查评价,实行“文明中学生”、“文明班集体”的评比和“流动红旗”发放并挂牌活动制度。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文明中学生”、“文明班集体”的评比并挂牌活动,并在班级间展开竞争。教导处、政教处对各班学风、纪律、卫生等情况,坚持每周检查评比,及时公布,利用公告栏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并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为先进班级颁发“流动红旗”,有效促进了各班的自律。
(二)针对学生青春期成长的特点,进行感恩教育,爱国教育,安全教育,青春心理健康教育。
1、深化感恩教育,弘扬传统美德。
(1)学校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述感恩孝敬故事。在学生中开展“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和“文明标兵”评选活动。积极开展《二十四孝》、《弟子规》、《孝经》等内容的中华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开展唱感恩歌曲、讲感恩故事、颂感恩诗句、讲感恩格言、写感恩文章、开展亲子运动会等活动,使感恩教育形成氛围、深入人心。
(2)广泛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突出育人特色。
自2002年初开始,我校以“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为主题开展了系列的感恩活动。在假期里给每个学生发放《假期活动评价表》,将假期“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活动”的各项要求进行细化,要求每个学生在假期里做到“五个一”:每天做一次家务、给父母捶一次背、说一句问候语,为父母制作一张贺卡、洗一次脚。并明确家长配的责任,确保每一项感恩作业的完成。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学校向每个家庭推荐亲子共读书目,提
供家长和孩子相互交流的空间和机会。积极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在充分利用好劳动课、积极开展相关竞赛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校外劳动作业,要求孩子周末回家后要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完成劳动作业,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劳动技能。“三八”节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了“送妈妈一个微笑”、“和妈妈一起成长”等主题教育,进一步提升感恩教育成效。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精神。
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组织开展“不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演讲赛。清明节在全校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扫墓,新团员在烈士纪念碑前举行了入团宣誓、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依托班、团活动,广泛开展“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不忘国耻,爱我中华”、“寻访先烈足迹,继承先烈遗志”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共捐四万多元。组织学生参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图片展”。同时充分利用板报、纪念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3、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安全教育凸现成效。
学校与班主任、各科任老师及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学校综合办、政教处、总务处经常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同时,加强对通宿学生的管理,严禁学生在校外购买、食用膨化食品及无安全保障的小食品,彻底取缔了校门口的小摊点。加强对住校生的管理,实行班主任住校值班制度,要求班主任每天对学生就寝情况进行检查,落实了安全责任,保障了学生安全。开展消防、交通、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活动和“青春自护行动”,教育未成年人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
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学校通过心理健康专题辅导、“校园之声”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以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和政教主任个别谈话等方式,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增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和成长环境。
四、构建德育教育立体式育人网络,拓展养成教育育人渠道,注重活
动育人成效。
1、为强化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真正做好做实养成教育工作,我校制定了相应制度,强化基础管理,构建了“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形成“教育—管理—反馈—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由政教处、团委、年级组、值周组、班主任、学生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分工检查,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风、纪律状况,指出问题,限时纠正。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最终能达到要求。
学校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组织召开学生家长会,并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卡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同时注重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2、根据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特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构建了“分层施教-因材施教”的德育课程体系。以思想品德课为主阵地,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思品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做到教材、教师、课时三落实,并依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读本》举行专题讲座。通过“感恩的心”、“纪律是班风建设的保证”、“寻找身边的雷锋”、“校园是我家,保护靠大家”、“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共铸诚信,从我做起”、“培养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等专题教育,使学校德育课程不断完善。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日常卫生劳动、勤工俭学、消防志愿者,青年先锋号等活动,并加强对实践活动的管理和指导,明确目的,注重实效,每个假期要求学生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篇,将自身实践与个人体会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4、重视后进生、留守儿童、孤儿及单亲子女的教育。各班建立“后进生”转化档案并建立了帮扶机制,有效地加强了“后进生”的管理和转化。制定《“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孤儿及特困学生救助制度》,建立了留守学生、孤儿及单亲家庭子女档案,做好助学帮困工作,对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给予救助,使贫困生能正常上学,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应当看到,德育工作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现象。今后,我们将齐心协力,团结奋进,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队伍建设,搭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开创一个全员养成教育、全程养成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崭新局面,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创新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为把我校办成陇上名校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