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管理论文采油工艺论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3:4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采油管理论文采油工艺论文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采油管理论文采油工艺论文大全》。

第一篇:采油管理论文采油工艺论文大全

采油管理论文采油工艺论文

目视管理模式在基层采油队管理生产中的探索与应用

摘要:江苏油田试采一厂采油四队是一支集采、注、输一体化的综合性采油队伍,所辖油区的油井腐蚀结垢结蜡等造成井筒情况复杂,老井的频繁作业、抽油机、泵、锅炉等各项设备老化严重;队伍管理层面呈现出“老小并存”的状况,管理难度较大。

Abstract: Jiangsu oilfield production factory is a production four teams used, note, the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team by oil wells of corrosion and scaling wax wait cause, the complex wellbore frequent operation, pumping, pump, boiler equipment aging is serious;etc.Team management level of “coexistence” condition, last-borns difficult to manage.关键词:目视管理;目视管理卡片

Key words: visual management;visual management card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072-021目视管理模式理论的来源和内涵

1.1 目视管理模式理论的来源提起目视管理就不能不提到日本丰田公司的准时生产制。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企业面临着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转变的局面,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灵活性,减少浪费成为必然趋势,需要管理者能方便地管理工人和随时掌握多变实时数据。现场的生产卡片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使管理者管理生产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有序起来。目视管理则因此应运而生。

1.2 目视管理模式理论的内涵目视管理模式是利用形象直观的卡片,将现实生产的各种多变生产参数进行显示化、公开化,使其成为指引职工采取正确生产行动的基准和向导,达到提高油井生产时率、降低成本消耗、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形成全员参与、主动控制生产、奔向共同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

1.2.1 目视管理的管理优势①目视管理模式优势其一:形象公开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目视管理模式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充分利用卡片的形式,迅速而准确地传递指令至岗位工人,无需管理技术人员现场指挥即可有效地组织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②目视管理模式优势其二:工作标准化,确保安全生产依据各种规章制度、标准、岗位责任制、操作工艺流程,我队制定出与现场工人息息相关的卡片,让油田岗位工人按照卡片的提示逐步完成,势必在安全保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③目视管理模式优势其三:全队全员化,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目视管理模式将全队职工充分调动起来,按照规范逐步深入到目视管理模式的体系中,从而最终形成全队范围内的自主管理模式。

1.2.2 目视管理模式的管理目标通过制定、实施目视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方法,实现全员、全过程管理,努力提高队伍精细化管理水平,创造出和谐化、特色化、精细化的新型采油四队。

2目视管理管理模式在管理中的应用

在精心筹划和准备下,我队顺利地迅速将目视管理模式拓展到以下三个主要方面:老区油水井管理方面、安全生产方面、队伍标准化管理方面。

2.1 资料收集和目视管理卡片建档阶段为了保证收集、汇总涉及的油水井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队伍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基础资料以及工作中的盲点、危险点、易错点等问题的完整性。我们从多方面广泛收集资料,主要包括三个渠道:干部、技师方面、班组长方面和职工个人经验方面。

2.2 目视管理卡片的推出待各方面资料收集齐备后,经技术人员的统计汇总,筛选出有利于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和队伍标准化管理的信息,并迅速做成油水井卡片、风险控制卡片和现场规范标示和“标准”卡片等三种管理卡片进行公开。

2.2.1 油水井卡片油水井目视管理动态卡片涵盖油井的地质资料(譬如断块、层位、层号)、工程资料(譬如示功图、电流、载荷、泵深)、油井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一旦油水井出现问题,目视管理小组成员立即研究讨论,将处理对策或措施借助卡片的形式予以公开,并责令有关责任人以卡片为指导,加以解决、上报处理效果,技术人员进行汇总效果、分析,更新卡片基础资料,从而逐渐形成动态的卡片循环。

2.2.2 风险控制卡片根据全队变更情况,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推出风险控制卡。风险控制卡是安全环保管理的一种有效辅助工具,是实施风险控制的主要载体。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指导实际操作现场的作用。我队特为每个班组配备展牌,使其成为我队风险控制卡的应用和展示平台,班组在进行复杂操作时都必须在现场逐条逐项般地学习相应的操作规范或规程,并在签证表格上签字。风险控制卡始终在操作人员眼前,操作一步,记录完成一步,确保作业安全性。不同的操作只需更换控制卡,签证表格可以连续使用并由队部在月度岗检中检查考核。

2.2.3 队伍标准化管理方面的现场规范标示和“标准”卡片①现场流程的规范标示。一直以来,我队的站库管理水平一直与兄弟单位有一定差距,虽然老旧硬件的束缚是原因之一,但是现场规格化也是我们的薄弱环节。规范的标示是

现场规格化的重要组成部分。09年以来,我们组织精干力量对全队站库设备流程逐一排查、巡线,在各设备、流程的标示上下功夫,做到实用与美观并重,使每一位岗位职工或进站人员可以较为容易地掌握流程整体走向,帮助职工更好地完成岗位工作的同时,也将站库变得井然有序。②“标准”卡片。依据上级标准,结合实际,编订我队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将其制作成卡片下发到班组,让职工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日常工作中,每个班组、每个岗位职工可以对照标准,发现今天该干些什么,如何干,干到什么标准。

总之,我队以目视管理卡片为指导,合理、有效、安全地控制生产,采取加强教育、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持续推进等一系列有效手段,增强职工的规范意识,形成遵纪守规的良好习惯,从而形成覆盖全队范围内的标准化管理。

2.3 目视管理模式的应用总体结构图和实际应用

2.3.1 目视管理模式的应用总体结构图(图1)

2.3.2 目视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介绍目视管理模式指导生产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细分为预警提示阶段、实施措施阶段和效果评价阶段。

①预警提示阶段。因我队管理范围较广、设备流程多、人员较之岗位偏少,为了更好地控制生产、使其具有更好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我队目视管理小组计划从现场实际出发,本着先集中骨干力量解决困难的、紧急的事情原则,根据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严重和紧要程度,将预警提示阶段其划分:普通预警、强烈预警、危险预警等三种预警层次。普通预警即针对一般生产性问题,紧迫感较弱的事件所发出的预警信号;强烈预警即发生较大生产性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否则会给生产带来很大的不便或损失的事件所发出的预警信号;危险预警即突发重大生

产性问题,必须立即组织技术、骨干力量按照规程规范去处理的危险事件所发出的预警信号。总之,我队目视管理小组力求将预警做成一定的层次感、重点感。②实施措施阶段。实施措施阶段里,我队一直遵循以下原则:运行正常并处于良好的设备或职工工作状态,提出保持对策;处于可能朝坏的方向变化的临界点的设备或职工工作状态,提出优化对策,提前采取行动,确保运行参数向好的方向发展;运行不正常并处于不断恶化状态的设备或职工工作状态,提出整改对策,并落实到岗位督促执行。当现场问题出现后,依托目视管理卡片的指导作用,由主管干部牵头、各相关班组长参加组成问题处理的临时团队,团队成员按照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公开化的标准将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各班组、生产岗位工人,并列表张贴在墙上提醒或警示当班职工本岗位当日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工作过程中及时地实际完成情况也要相应地按期公布,使系统中每个人均能明白各项计划指标完成中出现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对于在解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汇总,找出症结所在,及时调整方案。此外,目视管理小组还会以考核为制度保障,将团队中的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状况的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加以督促和检查。总结一句: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交相呼应,促使问题处理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按质、按量、按期地完成各自的任务,从而保证总体任务的完成。③效果评价阶段。目视管理课题小组评价解决问题的现场效果,对于在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班组予以奖励,对于造成此次问题的直接或间接责任人予以处罚,并针对暴露出的职工岗位标准化生产中新的易错点、盲点等进行总结公开,提醒或规避岗位职工今后工作。此外,队目视管理小组还会及时组织开展职工岗位培训和现场演练,分解标准化操作步骤,改进职工操作水平,不断强化职工素质,避免今后发生类似案例。

目视管理在现场应用举例例:富39井

预警提示阶段今年1月份,我队在对功图分析后发现该井结蜡现象严重(16.8/4.7/72.1%,负荷为40/25)于是我队在目视管理卡片上对该井提出普通预警提示—洗井清蜡。

实施措施阶段2009年2月12日我队实施热洗后,目视管理卡片中富39井会移至问题井中提醒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所在班组关注该口油井,要求岗位职工加密量油、取样,观察油井各项生产数据的变化情况并如实汇报:(图2)效果评价阶段待含水恢复正常(18.1/6.3/65.4负荷为37/24)。功图分析,洗井后的上行负荷变小、结蜡现象减轻,且含水下降判断为油流通道洗井后变得较为顺畅,总结分析此次洗井经验并将富39井移至正常状态油井去。

3目视管理模式下步完善想法和建议

目视管理模式基本建立以后,后期维护、保持、总结及完善工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地采用目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全队生产管理各个方面,不断地去更新、丰富三种卡片的基础资料,提高队伍里每个人的技术水平、安全素质以及职业道德,因此我们初步打算完善以下事情:

①不定期地开展全员参与性的设备工作状态调查活动。譬如:引进激励机制;②开展岗位培训和强化职业道德理念意识、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和处理复杂事件的手段,找出尚未发现的潜在问题并予以解决;③向兄弟单位学习队伍管理的好经验、好方法,并不断完善和改进本队目视管理制度;④主动向上级主管科室请教,保证针对性处理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⑤加大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

第二篇:采油管理论文采油工艺论文

采油管理论文采油工艺论文

目视管理模式在基层采油队管理生产中的探索与应用

摘要:江苏油田试采一厂采油四队是一支集采、注、输一体化的综合性采油队伍,所辖油区的油井腐蚀结垢结蜡等造成井筒情况复杂,老井的频繁作业、抽油机、泵、锅炉等各项设备老化严重;队伍管理层面呈现出“老小并存”的状况,管理难度较大。

Abstract: Jiangsu oilfield production factory is a production four teams used, note, the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team by oil wells of corrosion and scaling wax wait cause, the complex wellbore frequent operation, pumping, pump, boiler equipment aging is serious;etc.Team management level of “coexistence” condition, last-borns difficult to manage.关键词:目视管理;目视管理卡片

Key words: visual management;visual management card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072-02

1目视管理模式理论的来源和内涵

1.1 目视管理模式理论的来源提起目视管理就不能不提到日本丰田公司的准时生产制。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企业面临着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转变的局面,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灵活性,减少浪费成为必然趋势,需要管理者能方便地管理工人和随时掌握多变实时数据。现场的生产卡片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使管理者管理生产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有序起来。目视管理则因此应运而生。

1.2 目视管理模式理论的内涵目视管理模式是利用形象直观的卡片,将现实生产的各种多变生产参数进行显示化、公开化,使其成为指引职工采取正确生产行动的基准和向导,达到提高油井生产时率、降低成本消耗、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形成全员参与、主动控制生产、奔向共同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

1.2.1 目视管理的管理优势①目视管理模式优势其一:形象公开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目视管理模式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充分利用卡片的形式,迅速而准确地传递指令至岗位工人,无需管理技术人员现场指挥即可有效地组织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②目视管理模式优势其二:工作标准化,确保安全生产依据各种规章制度、标准、岗位责任制、操作工艺流程,我队制定出与现场工人息息相关的卡片,让油田岗位工人按照卡片的提示逐步完成,势必在安全保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③目视管理模式优势其三:全队全员化,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目视管理模式将全队职工充分调动起来,按照规范逐步深入到目视管理模式的体系中,从而最终形成全队范围内的自主管理模式。

1.2.2 目视管理模式的管理目标通过制定、实施目视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方法,实现全员、全过程管理,努力提高队伍精细化管理水平,创造出和谐化、特色化、精细化的新型采油四队。

2目视管理管理模式在管理中的应用

在精心筹划和准备下,我队顺利地迅速将目视管理模式拓展到以下三个主要方面:老区油水井管理方面、安全生产方面、队伍标准化管理方面。

2.1 资料收集和目视管理卡片建档阶段为了保证收集、汇总涉及的油水井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队伍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基础资料以及工作中的盲点、易错点等问题的完整性。我们从多方面广泛收集资料,主要包括三个渠道:干部、技师方面、班组长方面和职工个人经验方面。

2.2 目视管理卡片的推出待各方面资料收集齐备后,经技术人员的统计汇总,筛选出有利于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和队伍标准化管理的信息,并迅速做成油水井卡片、风险控制卡片和现场规范标示和“标准”卡片等三种管理卡片进行公开。

2.2.1 油水井卡片油水井目视管理动态卡片涵盖油井的地质资料(譬如断块、层位、层号)、工程资料(譬如示功图、电流、载荷、泵深)、油井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一旦油水井出现问题,目视管理小组成员立即研究讨论,将处理对策或措施借助卡片的形式予以公开,并责令有关责任人以卡片为指导,加以解决、上报处理效果,技术人员进行汇总效果、分析,更新卡片基础资料,从而逐渐形成动态的卡片循环。

2.2.2 风险控制卡片根据全队变更情况,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推出风险控制卡。风险控制卡是安全环保管理的一种有效辅助工具,是实施风险控制的主要载体。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指导实际操作现场的作用。我队特为每个班组配备展牌,使其成为我队风险控制卡的应用和展示平台,班组在进行复杂操作时都必须在现场逐条逐项般地学习相应的操作规范或规程,并在签证表格上签字。风险控制卡始终在操作人员眼前,操作一步,记录完成一步,确保作业安全性。不同的操作只需更换控制卡,签证表格可以连续使用并由队部在月度岗检中检查考核。

2.2.3 队伍标准化管理方面的现场规范标示和“标准”卡片①现场流程的规范标示。一直以来,我队的站库管理水平一直与兄弟单位有一定差距,虽然老旧硬件的束缚是原因之一,但是现场规格化也是我们的薄弱环节。规范的标示是

09年以来,我们组织精干力量对全队站库设备流程逐一排查、巡线,在各设备、流程的标示上下功夫,做到实用与美观并重,使每一位岗位职工或进站人员可以较为容易地掌握流程整体走向,帮助职工更好地完成岗位工作的同时,也将站库变得井然有序。②“标准”卡片。依据上级标准,结合实际,编订我队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将其制作成卡片下发到班组,让职工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日常工作中,每个班组、每个岗位职工可以对照标准,发现今天该干些什么,如何干,干到什么标准。

总之,我队以目视管理卡片为指导,合理、有效、安全地控制生产,采取加强教育、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持续推进等一系列有效手段,增强职工的规范意识,形成遵纪守规的良好习惯,从而形成覆盖全队范围内的标准化管理。

2.3 目视管理模式的应用总体结构图和实际应用

2.3.1 目视管理模式的应用总体结构图(图1)

2.3.2 目视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介绍目视管理模式指导生产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细分为预警提示阶段、实施措施阶段和效果评价阶段。

①预警提示阶段。因我队管理范围较广、设备流程多、人员较之岗位偏少,为了更好地控制生产、使其具有更好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我队目视管理小组计划从现场实际出发,本着先集中骨干力量解决困难的、紧急的事情原则,根据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严重和紧要程度,将预警提示阶段其划分:普通预警、强烈预警、危险预警等三种预警层次。普通预警即针对一般生产性问题,紧迫感较弱的事件所发出的预警信号;强烈预警即发生较大生产性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否则会给生产带来很大的不便或损失的事件所发出的预警信号;危险预警即突发重大生

,必须立即组织技术、骨干力量按照规程规范去处理的危险事件所发出的预警信号。总之,我队目视管理小组力求将预警做成一定的层次感、重点感。

②实施措施阶段。实施措施阶段里,我队一直遵循以下原则:运行正常并处于良好的设备或职工工作状态,提出保持对策;处于可能朝坏的方向变化的临界点的设备或职工工作状态,提出优化对策,提前采取行动,确保运行参数向好的方向发展;运行不正常并处于不断恶化状态的设备或职工工作状态,提出整改对策,并落实到岗位督促执行。当现场问题出现后,依托目视管理卡片的指导作用,由主管干部牵头、各相关班组长参加组成问题处理的临时团队,团队成员按照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公开化的标准将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各班组、生产岗位工人,并列表张贴在墙上提醒或警示当班职工本岗位当日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工作过程中及时地实际完成情况也要相应地按期公布,使系统中每个人均能明白各项计划指标完成中出现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对于在解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汇总,找出症结所在,及时调整方案。此外,目视管理小组还会以考核为制度保障,将团队中的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状况的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加以督促和检查。总结一句: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交相呼应,促使问题处理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按质、按量、按期地完成各自的任务,从而保证总体任务的完成。

③效果评价阶段。目视管理课题小组评价解决问题的现场效果,对于在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班组予以奖励,对于造成此次问题的直接或间接责任人予以处罚,并针对暴露出的职工岗位标准化生产中新的易错点、盲点等进行总结公开,提醒或规避岗位职工今后工作。此外,队目视管理小组还会及时组织开展职工岗位培训和现场演练,分解标准化操作步骤,改进职工操作水平,不断强化职工素质,避免今后发生类似案例。

目视管理在现场应用举例例:富39井

预警提示阶段今年1月份,我队在对功图分析后发现该井结蜡现象严重(16.8/4.7/72.1%,负荷为40/25)于是我队在目视管理卡片上对该井提出普通预警提示—洗井清蜡。

实施措施阶段2009年2月12日我队实施热洗后,目视管理卡片中富39井会移至问题井中提醒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所在班组关注该口油井,要求岗位职工加密量油、取样,观察油井各项生产数据的变化情况并如实汇报:(图2)

效果评价阶段待含水恢复正常(18.1/6.3/65.4负荷为37/24)。功图分析,洗井后的上行负荷变小、结蜡现象减轻,且含水下降判断为油流通道洗井后变得较为顺畅,总结分析此次洗井经验并将富39井移至正常状态油井去。

3目视管理模式下步完善想法和建议

目视管理模式基本建立以后,后期维护、保持、总结及完善工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地采用目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全队生产管理各个方面,不断地去更新、丰富三种卡片的基础资料,提高队伍里每个人的技术水平、安全素质以及职业道德,因此我们初步打算完善以下事情:

①不定期地开展全员参与性的设备工作状态调查活动。譬如:引进激励机制;②开展岗位培训和强化职业道德理念意识、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和处理复杂事件的手段,找出尚未发现的潜在问题并予以解决;③向兄弟单位学习队伍管理的好经验、好方法,并不断完善和改进本队目视管理制度;④主动向上级主管科室请教,保证针对性处理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⑤加大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

第三篇:交通管理论论文

第30卷第3期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0, No.3 2011年 5月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May.2011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

高秀秀

(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辽宁 锦州121001)

摘要:随着汽车与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而增加道路和限制车辆不是解决问题最

经济有效的办法,指出了其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应用价值;分析了我国城市交通的现状,明确了交通结构在我国城市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改变出行分布、交通路网等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城市交通状况,交通结构,均衡路网,交通出行分布,改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261(2011)03-0-0

Analysis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Gao Xiu-xiu

(Automotiv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zhou 121001, China)

Key words:Urban traffic conditions,Traffic structure,Balanced network,Transport trip

distribution,Improvement Strategy

Abstract:With the automobile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urban transport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hile the increase in road and traffic restrictions and not the solution the most cost-effective way, pointing out that their solution to urban traffic problems on the application;of the status of urban transport in China clear the transport structure in the prospects of our cities;proposed change in travel distribution,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nd so the concrete of urban traffic management strategies.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

展,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机动车的数量快速增

长,大中城市交通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状况日趋

严重。新建道路不仅造价高费时费力,而且完全依

靠修建道路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如何提高现

有道路通行能力,对其充分利用,以达到缓解交通

堵塞状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决

城市的交通阻塞问题,通常的做法是进行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国内外许多大城市的交通发展实践证明,增加交通供应是无法满足交通需求的无限增长的,只靠加大投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节交通供给与需求,才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所在,而交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我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收稿日期:2011-05-20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高秀秀(1988-),女(满族),辽宁鞍山人,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交通工程081,学号 081203028。现在城市交通状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私人小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居民出行总量逐步增长,出行距离快速增加。以上海市为例:2009年至2010年, 上海市调查数据表明,全市一日出行总量达到4540万人次,较2004年增长11%。在出行量增长的同时,居民出行在构成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是上下班以外的出行需求,如购物、娱乐和业务等,占出行总量的比重1995年仅为32%,目前已经达到51%。伴随出行构成呈多样化发展,居民出行对交通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也越发强烈。与2004年相比,轨道交通、小汽车、电(助)动车出行方式比重有明显增长,中心城居民上下班平均花费的时间由2004年41.4分钟延长到43.2分钟,而主要问题围绕在上下班高峰交通出行、小汽车出行增长等方面。由此可见,居民的出行总量及上下班的出行比重在不断增长,也在为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要不断努力,但是上下班时间仍在增长。交通状况如此严峻的原因

2.1 机动车增长速度快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小分类中,我国属于最低的一档。但值得注重的是,车辆高速度增长与高速度增长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对交通产生强大的需求,首先表现在我国机动车和自行车高速度增长。一方面,刺激了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从1978年到1993年,我国汽车产量由14.9万辆增加到128万辆,增长7.6倍,在世界汽车工业严重滑坡的情况下, 1993年比1990年增产151%,其速度居世界首位。

2.2 城市交通结构的不合理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势不足,交通分担率低,同时,小汽车数量猛增且使用率极高。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滞后,公交优先的落实存在问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公共交通分担率下降。另一方面,我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使汽车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的日常

交通工具,截止2005 年,北京仅私人汽车就有150万辆,这些车辆的日常使用给道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同时,我国私人汽车的使用率极高。北京和东京相比,北京机动车使用率高得多,每辆机动车的年平均行驶里程是东京的4倍,造成小汽车道路面积占用率为77%,只承担12%客流量,效率极低,是我国城市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城市土地利用和路网布局的不协调

从交通需求的角度来看,城市人口规模和土地利用形态决定交通需求的总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出行生成强度和流向。一个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可能源于城市路网布局没有充分考虑到城市形态、人口分布等需求因素,也可能源于城市布局没有考虑到交通瓶颈的影响,从而导致城市土地利用与路网布局的失衡。我国区域中心城市为了改善人口和工商业活动高度集中的市中心区的道路交通状况,纷纷进行老城区的改造和扩建新城区。由于城市规划中缺乏对交通发生源影响的协调研究,行政、医疗、教育、商务中心并未迁出老城区也未在新城区新建,而外迁人口又多以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通勤工具,不愿意搬迁过远,这就导致了城市建成区的无序蔓延,这样的城市郊区化不仅没能减轻原市中心区的交通负担,而且还引发了大量不必要的交通量和远距离出行,甚至可能使部分居民由公共交通转向自驾车出行,进一步加剧城市交通的拥堵状况。

3改善城市通行能力的措施

3.1 削减交通总量

削减交通总量是指所有交通参与者与其旅行时间(或旅行距离)乘积的总和。交通总量不同于车辆拥有量,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交通总量不但要考虑时间的因素,而且要考虑空间的因素,所谓交通总量削减是相对于某个空间范围来说的。比如为了解决市中心交通拥挤问题,在市中心采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排除通过市中心的过境交通等措施,以达到削减市中心的交通总量的目的。为了解决生活居住区范围内交通环境恶化的问题,在生活居住区内禁止车辆通行,使生活居住区范围内的交通总量消减。交通总量削减的方法包括:社会工程措施、交通法规措施、交通治理措施和经济措施。

收稿日期:2011-05-20 基金项目:

3.2 分离交通形式

城市中有各种各样的交通形式,这些交通形式的速度不一样,为了安全与畅通,必须将各种交通形式在空间或时间上进行分离。交通分离有三种形式。(1)混合交通,即机动车、自行车、行人和公共汽电车等交通参与者同在一个车行道内通行。(2)分道交通,各种交通形态如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等占用同一通行带内的特定部分,我国城市中的三块板道路,就是典型的分道交通形式。分道交通中各种交通形态之间很容易发生交错,大都是在交叉路口。这时应采用时间分离,即采用交通信号,以避免各交通形态之间在交叉路口发生交错。(3)分离交通,各交通形态分别具有固定的通行带,各交通形态之间互不干扰,这是交通分离的最高级形式。这种交通分离,一般由机动车专用道路、自行车专用道路和行人专用道路组成。各专用道路之间不互通,交叉时采用立体结构形式。在我国常用的是分道交通形式,具体作法有两种,一是采用水泥墩、铁管栅栏或绿篱等构成分道线,也可以称为物理分离;二是采用路面交通标示,如划线、辅助设施等,两种分离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分别用于不同的情况。为了交通安全与畅通,在道路交通中,最重要的是将不同车种、不同方向和不同车速的车辆进行交通分离。不同车种的交通分离包括:自行车与机动车的交通分离,公共汽车与其他车辆的交通分离,“轻骑”与其他车辆的交通分离等。实践证实,不同方向的车辆碰撞时最危险,因此必须采用交通分离。采取的方法可以有:设中心隔离带,设中心分离线,变双向交通为单向交通,在交叉路口前设左转弯专用车道,在交叉路口设置导流岛或分离岛,以及用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对主次干道交汇处的交通进行时间分离。对不同车速车辆的交通分离则采用设快速车道与慢速车道的办法,并增设缓行车道。在城市中,还应采用空间分离、时间分离及其他交通治理方式,对人车进行交通分离。3.3 改变居民出行方式,优化交通结构

在我国现阶段,需要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对小汽车要“鼓励拥有,限制使用”,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对小汽车的出行采取限制政策,如“每周一个工作日不开车”及分单双号行使,可以降低小汽车出行的比重,优化交通结构。3.4均衡出行资源分布,平衡路网交通

均衡出行资源分布,平衡路网交通,主要包括空间资源均衡和时间资源均衡两种策略。空间均衡法是指在空间上对路网交通流分布进行均衡。城市道路网络上车流的分布往往很不平衡,市中心区或某些路段上流量很大,造成交通拥堵,而另外一此区域或道路上车流量很小,道路有较大的空闲,如果能均衡这两部分道路的流量,则可以有效改善交通状况。时间均衡法是指在时间上对路网交通流分布进行均衡。交通流在全天内的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一天可能有两个高峰时段,通常是早晚高峰造成某些路段拥挤,可采用弹性工作制、错时上下班、限货车夜间通行等措施。3.5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为了满足对交通的需求,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我们可以采取:(1)设置公共汽车专用线。在道路较宽并可划分多条车道的情况下,专门划出一条车道作为公共汽车的专用车道,设置公共汽车专用道。在道路狭窄而不能划分多条车道的情况下,将有些公共汽车线路较多的道路辟为公共汽车专用道。(2)设置公共汽车优先信号。在交叉路口前设置一个专门用来检测公共交通车辆的车辆监测器,这种检测器将所检测到的公共交通车辆的信息及时送到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机中,使交通信号机很快改变信号灯色,而让公共交通车辆优先通过交叉路口。(3)设置公共汽车定位系统。公共汽车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级控制方式。在控制中心,设有交通状况显示板和可与各公共汽车直接联系的通讯系统,交通治理人员随时可以知道每个公共汽车的位置,以及每个公共汽车候车站上下乘客的多少,因而可以有效地调动车辆,提高公共汽车的运营效率。(4)设置公共汽车优先通行的交通标志。建立一个科学化的公共汽车优先通行的交通标志系统,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指示公共汽车优先通行的交通标志;另一类是具有明显而科学的公共汽车站牌标志,不同线路在同一站的站牌要尽量设的距离近一些,以方便乘客换乘。

3.6增加路网密度,提高交通建设决策水平

增加路网密度,提高交通建设决策水平使得我收稿日期:2011-05-20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高秀秀(1988-),女(满族),辽宁鞍山人,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交通工程081,学号 081203028。

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欠账”过多,道路现状水平很低,功能混乱,已无法满足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交通需求,因此,在科学规划指导下,加快城市主、次干道和快速路建设,合理安排立交桥、人行过街设施、停车场和自行车道建设。在旧城改造中,应尽量不建占地过大的大型立交桥和拆迁过量的高架路,要加强路口渠化,打通堵头和改造“瓶颈”地段,提高支路利用率,提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路行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改变现有“三块板”的道路断面布置,建设非机动车专用道路,完善系统建设,注意节省用地,反对盲目追求高标准来提

高交通建设总效益。

4结束语

交通管理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要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可以依据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思想,分别从削减交通总量、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管理等不同层次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由于缺乏成熟系统的应用经验,本文对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的拥堵问题进行的探讨,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吴兵,李晔.交通管理与控制(第四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2] 石飞,我国交通需求管理(TDM)对策研究[J].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3] 段里仁.城市交通概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4] 陈双.城市规划概论(修订版)[M].科学出版社, 2009年.责任编校:刘亚兵

收稿日期:2011-05-20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高秀秀(1988-),女(满族),辽宁鞍山人,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交通工程081,学号 081203028。

第四篇:采油工艺配套技术

采油工艺配套技术

随着50年代老君庙和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我国引进和自我探索了一批适应油田开发的采油工程技术。在60年代到70年代大庆油田和渤海湾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的采油工程技术,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配套。80年代以后,在老油田全面调整挖潜和特殊类型油藏开发中,从国外引进和自我研究发展了多种新技术,形成了适用中国多层砂岩油藏、气顶砂岩油藏、低渗透砂岩油藏、复杂断块砂岩油藏、砂砾岩油藏、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常规稠油油藏、热采稠油油藏、高凝油油藏和凝析油油气藏等10类油藏开发的13套采油

工程技术。

一、完井工程技术

勘探井和开发井在钻井的最后阶段都是完井,我国已掌握和配套发展了直井、定向斜井、丛式井和水平井等的裸眼完井、衬管完井、下套管射孔完井和对出砂井的不同的防砂管如套管内外绕丝筛管、砾石充填等多种完井方法。对碳酸盐岩裂缝油田采用先期裸眼完井方法,保护了生产层段,取得了油井的高产,如华北雾迷山油藏。对注水开发的老油田,由于油田压力高,对加密井用高密度钻井液钻井完井并进行油层保护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大庆油田加密钻井完井获得成功。

近几年来,我国的水平井钻井和开采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对水平井采用下套管射孔完井、裸眼完井、各种衬管完井都获得成功。如砾石充填,割缝衬管、金属纤维管、烧结成型管、打孔衬管完井和管外封隔器完井等。大庆油田采用水平井测井和射孔联作也取得好效果,塔中4油田水平井500m水平井段连续完井射孔1次 4000发以上。海上油田钻成的水平大位移井西江24一3一A14水平井段长达8062.70m,衬管完井工程获得成功。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国在实践中发展配套了采油、钻井联合协作技术,以保护油层、达到高产为目标,以油层流出动态和油管节点分析为基础,用以解决生产套管直径问题的一套崭新的优化完井设计的新方法,是对完井工程技术的创新,是对传统

完井工程概念的更新。

二、分层注水技术

多层油藏注水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就是要提高注入水的波及效率。50年代克拉玛依油田在调整中对分层注水进行了探索,研究成功的管式活动配水器和支撑式封隔器,在油田分注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63年大庆油田采油工艺研究所经过上千次试验,研制成功水力压差式封隔器(糖葫芦封隔器),70年代又研制成功活动式偏心配水器,使1口井分注3~6个层段分层注水工艺完整配套,并在大庆油田大面积推广应用。80年代以来,江汉、胜利、大港、华北等油田对深井封隔器和配水器做了相应的研究和发展,为深井分层注水创造了条件,达到每井分注2~3层的基本目标。90年代大庆油田、河南油田进一步研究成功液压投捞式分层注水管柱,达到了液压投捞一次可测试、调整多层的细分注水的目的。为使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系统配套,研制了多种水质过滤装置以提高注入水水质,同时研究了防腐注

水管柱以及测试仪表。

三、人工举升工艺技术

根据各类油田在不同开发阶段的需要,50年中,我国发展配套和应用了多种人工举升工艺技术。

1.抽油机有杆泵采油技术

该技术是机械采油方式的主导,其井数约占人工举升总井数的95%。我国的抽油机、杆、泵和相应的配套技术已形成系列,其中抽油机有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异型游粱式抽油机、增距式抽油机、链条机和无游粱式抽油机等8种。抽油杆有各种强度级别的常规实心抽油杆、空心抽油杆、连续抽油杆、钢丝绳抽油杆和玻璃钢抽油杆等。根据开采的要求和流体性质的不同,研制了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定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动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整筒管式泵、组合管式泵、软密封泵和抽稠油泵、防砂卡抽油泵、防气抽油泵、防腐蚀抽油泵、双作用泵、过桥抽油泵、空心泵等特种泵,形成了抽油泵全套系列。80年代以来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和发展了抽油井井下诊断和机杆泵优化设计技术,平均符合率达到85%~90%,提高了抽油机井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2.电动潜油泵采油技术

电动潜油泵分井下、地面和电力传递3个部分组成。井下部分主要有潜油电机、保护器、油气分离器和多级离心泵;地面部分主要有变压器、控制屏和电泵井口;电力传递部分是铠装潜油电缆。我国的潜油电泵已形成4个系列,适用于套管外径139.7mmA系列,其它套管直径的QYB、QYDB和QQ系列共37种型号,最大扬程3500m,最大额定排量700m3/d,生产了7个型号的电缆额定耐压3kV,研究了电动潜油泵采油设计及参数优选、诊断、压力测试及清防蜡等配套技术。电动潜油泵采油井数占4%,但排液量占21.7%,已成为油田

举升的一项重要技术。3.水力活塞泵采油技术

水力活塞泵是液压传动的复式活塞泵,效率高达40%~60%,扬程高,最大可达5486m;排量大,最大可达1000m3/d;可适应用于直井、斜井、丛式井、水平井等。我国在应用中开发配套了水力活塞泵系列,形成了基本型长冲程双作用泵、定压力比单作用泵、平衡式单作用泵、双液马达双作用泵、阀组式双作用泵,并研究成功水力活塞泵抽油设计和诊断技术,高含水期水力活塞泵改用水基动力液等配套技术,使水力活塞泵采油技术更加完善。在高凝油开采和常规油藏含水低于60%的情况下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4.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

近年来,我国研制成功用地面驱动头通过抽油杆带动井下螺杆泵采油的成套容积泵,其特点是钢材耗量低,安装简便,适于开采高粘度原油,在出砂量高的井可正常工作。目前投入正常生产的有GLE、LB和LBJ三个系列29个品种,其理论排量3.5~250m3/d,最大扬程500~2100m,海上应用较普遍,在陆上中深井逐步推广。

5.气举采油

在油井停喷后,用人工方法向井内注入气体(天然气或氮气等)达到举升井下流体的目的。优点是举升管柱简单,井深和井眼轨迹都不受限制,举升深度可达 3658m。在中原、辽河、吐哈、塔里木等油田应用此种开采方法。作为一种工艺技术在气举管柱、气举阀、天然气压缩机及地面配气站等已形成系列,但其中高压(12MPa以上)天然气压缩机尚需依赖进口。在气举施工中我国研究开发了设计软件和诊断方法,已获得良好应用效果。除以上几种举升方式外,还开发应用了水力射流泵、空心抽油泵和有杆泵无油管采油技术等。

四、压裂、酸化工艺技术

压裂、酸化是采油工程的主导工艺技术之一。到1997年底全国大约压裂17万井次,年增产油量达200×104t以上,为我国老油田的挖潜和新油田的开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国发展完善了中深井和深井压裂以后,4500~6000m的超深井压裂技术又在塔里木油田的实践中取得成功。相继研究成功和推广应用了限流压裂技术和投球、封隔器、化学暂堵剂选择性压裂技术。水平井限流压裂和化学剂暂堵压裂在大庆和长庆油田取得良好效果。90年代以来的油田整体压裂技术,从油藏整体出发,开发了压前评估、材料优选、施工监测、实时诊断和压后评估等配套技术,使压裂工作创出了新水平。对低渗透的碳酸盐岩气田,在渗透率小于0.01×10-3μm2的条件进行酸压在四川气田取得良好效果。对碳酸盐岩油田、气田进行酸化处理,在任丘油田雾迷山油藏获得多口千吨高产井。

五、堵水、调剖工艺技术

我国50年代开始进行堵水技术的探索和研究。玉门老君庙油田1957年就开始封堵水层,1957~1959年6月,共堵水66井次,成功率61.7%。80年代初期进一步提出了注水井调整吸水剖面,改善1个井组1个区块整体的注入水的波及效率的新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机械和化学两大类堵水、调剖技术,主要包括油井堵水技术,注水井调剖技术,油水井对应堵水、调剖技术,油田区块整体堵水调剖技术和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相应地研制成功6大类60多种堵水、调剖化学剂。研究了直井、斜井和机械采油井多种机械堵水调剖管柱,配套和完善了数值模拟技术、堵水、调剖目标筛选技术、测井测试技术、示踪剂注入和解释技术、优化工程设计技术、施工工艺技术、注入设备和流程等7套技术,达到年施工2000井次,增产原油60×104t的工业规模,为我国高含水油田挖潜、提高注水开发油田的开采效率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开展了室内机理研究,进行了微观、核磁成像物模的试验,使堵水、调剖机理的认识深入一步,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技术基础。近年来开发的弱冻胶(可动性冻胶)深部调剖和液流转向技术,为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地提高注水开发采收率指出了一

个新方向。

六、稠油及超稠油开采技术

我国50年代就在新疆克拉玛依油区发现了浅层稠油,于60~70年代进行蒸汽驱和火烧油层的小井组试验。到90年代在我国12个盆地中已发现70多个稠油油田,地质储量超过12亿m3。80年代以来稠油的热力开采逐步走向工业化,1997年稠油热采产量稳定在1100×104t。经过几十年的科技攻关和实践,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自力更生相结合,已形成与国内稠油油藏的特点配套的热采工艺技术。

七、多层砂岩油藏“控水稳油”配套技术

90年代以来,以大庆油田为代表,在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为达到稳定原油生产指标和控制不合理注水、产水和含水上升速度的目的,发展配套了“控水稳油”技术,实现了大庆油田年产5000×104t原油稳产20年;减缓了油田含水上升速度,由年上升4.15个百分点下降为0.23个百分点;控制了年产液量增长速度,由年均增长5.58%降为0.795%;控制了注水量的不合理增长,在注采比持平的情况下,地下存水率和水驱指数有所提高,地层压力有所回升。主要有以下的配套技术。

1.以细分沉积相为重点的精细地质描述技术

第五篇:采油工艺研究思索论文

采油工艺综合研究目的从上文的表述中,我们已经知道采油工艺综合研究任重而道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研究的目的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l)对具体油田的工艺技术进行合理而有效的选择,充分提高其适应性与科学性。同时,对相关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而又严格的制定,提高操作队伍配置的合理性与针对性。除此之外,还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应性较强的采油工艺综合实施规划,为相关科研和生产部分的组织工作与生产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2)通过对采油工艺综合研究进行有效的探讨,可以对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一定程度的判断,并科学、有效的对工艺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并对采油工艺的科学性以及实用性进行有效的保证。

(3)对于采油工艺综合研究来说,它能够对系统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对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协调,并增强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一个有效的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必然能够对施工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对重复劳动进行规避。除此之外,它还能够推进有提开采技术的提高,促进管理水平的增进,进而对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提升。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和采油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联系紧密,是优化油田总体工作的一个重要节点。

采油工艺综合研究的内容

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包含了多个环节,首先,它需要对当前状况下的工艺技术进行充分的结合,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对油藏采油工艺进行统筹兼顾,最终科学分析研究优化采油工艺。一般情况下,它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l)油井的现状评价。通过对新井的试油试验以及对老井资料层面和生产史层面进行有效的把握,对油井的现状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评价中,需要涉及到完井方法、开采方式、井身结构以及开发方式等内容。然后,对这些方面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判断,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总结。这样一来,就可以为新井的开发策略提供有效的现实依据。

(2)新井完井技术。通过对开发方案以及采油工艺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新井的井身结构方面、套管的程序、钻井液的使用方面、完井方法方面以及完井液方面内容进行有效的研究,并注重的研究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然后,结合固井的质量对其提出新的检测方法以及技术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射孔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并有效的设定射孔参数。(3)修井技术。对于修井技术来说,它是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这一内容之时,一定要充分结合地下的实际环境,然后科学预测未来开采设计的内容和相关工作,并提出针对针对性较强且行之有效的质量要求。

(4)采油金属。对于采油工艺综合研究来说,其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便是对采油技术的有效研究。针对这一核心内容,需要对采用注采压力的系统进行有效的动态分析和评价,并优化选择自喷管柱的型号,提高油井自喷生产期预测的科学性。

(5)增产技术。对油井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讨论与研究增产方式,计算相关工艺参数,设置所需设备,分析措施的规模以及施工的工艺。

(6)生产测试技术和试井技术。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可以提出开发过程以及生产测试过程中的工作内容、设备以及配套队伍。

(7)注水技术。注水在采油工艺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会对采油的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对采油工艺综合研究进行探讨,能够对水管柱的优化选择进行有效的实现,并对注水压力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通过这些工作,能够实现对于吸水能力、水质标准的分析与制定,并最终提出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税金占之间的水质管理详细的技术做法和相关要求。

(8)技术经济分析。通过对计划措施的工作量进行有效的结合,对工艺措施的维护费用、设备投资、设备利用率与效率、可压费用以及措施费用进行科学而有效的预测,充分保证各项规定的完成并对利润最大化与资本盈利的最大化进行有效的保证,实现整体工艺方案的统筹规划。

下载采油管理论文采油工艺论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采油管理论文采油工艺论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采油化学论文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论文题目: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研究 所在院系: 理学院 课程名称: 采油化学进展 考生姓名: 刘月宁 学 号: 2011216086 专业年级: 应用化学 任课......

    非油论文

    关于便利店经营模式的思考 摘要随着国家对成品油零售和批发权的开放,中国石油集团在加油站零售领域的传统垄断格局将被打破,外资与民资的介入将给这一领域带来激烈竞争,并将带......

    采油工艺研究院的实习报告

    合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采油工艺研究院认知实习报告系别: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10化工(2)班姓名:张迁 学号:1003022040 成绩:2012 年 09 月 01 日采油工艺研......

    采油采气井控工艺题库

    井控工艺选择题1、井控设计的目的是满足施工过程中对井下压力的控制,防止(B)以及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A、井漏B、井涌井喷C、井口装置D、压力下降2、井控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合理......

    电价管理论文集约化电价管理论文(合集5篇)

    电价管理论文集约化电价管理论文:基于集约化的电价管理探讨 摘 要:电价管理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通过分析我国电力企业电价管理的现状,浅谈基于财务集约化电价管理中......

    制药工艺论文

    溶菌酶结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研究 制药工程2011级制药11班 ××× 指导老师 ×× 摘要 目的:探讨溶菌酶结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的方法。方法:以蛋清为原料制备溶菌酶结晶,首先将......

    2011采油九队政研论文

    在做好四篇文章过程中铸塑金牌之魂 在推进四大工程建设中锻造王牌队伍近年来,我队作为中石化金牌采油队,已逐渐成为江苏油田对外展示形象的一个窗口。如何让这个窗口更亮、更......

    采油一大队2012年6月份油水井检查通报(精选合集)

    采油一大队2012年6月份抽油设备及油水井 检查通报 为了切实加强对油水井的现场管理力度,提高抽油机的利用率和使用年限,确保设备的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结合正在开展的“打非......